第一篇:探访英雄后人 追寻烈士足迹
探访英雄后人 追寻烈士足迹
振林学校三(1)李佩瑶
清明节前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揣着对英雄的敬仰,一起到振林街道南关村去追寻栗振林烈士成长的足迹。
在淡雅朴素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栗振林的后人,栗振林英雄的亲侄子,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栗爷爷。他坐在板凳上为我们讲述英雄栗振林成长的故事,我们所有小记者都沉浸在英雄平凡但不平庸的故事中。
栗振林烈士为了参军,17岁那年,丢下成亲不到一天的妻子,就去了集训队,以至后来妻子去部队探亲,竟然互不相识。栗振林烈士曾到贵州剿匪,期间因为工作突出,荣获二等功,后来又因为俘获匪首,功上加功。再后来,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了异国他乡,年仅21岁。为了纪念英雄栗振林,1952年林县人民政府在当时的林州市一中召开了追悼会,振林区也随着就成立了。后来,人们还把林州市南关的一条南北直通大路命名为“振林路”。在烈士陵园内,有座威严的塑像,栗爷爷说,塑像正是按照英雄烈士粟振林生前留下的照片精心雕制而成的。
栗爷爷为了传承粟振林的精神,他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在村委会当了22年的村支书,为全村村民做了不少好事,一身正气,从不徇私舞弊。栗爷爷坚苦朴素,家具已经用了70多年了,一直没舍得换。
栗爷爷还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惜所有革命烈士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次采访,我懂得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辜负烈士遗愿,争做有志少年。
第二篇:追寻英雄的足迹
追寻英雄的足迹
许志伟同学走了,带着全国人民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他的壮举和生前学习的各个感人故事,充分体现了他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危急时刻舍身救人的崇高精神;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我们为志伟同学的青春短暂而痛惜不已,我们为志伟同学的才华横溢却像一颗流星一样划空而过而嗟叹不已,我们为志伟同学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而赞叹不已,但这一切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是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这可以从许志伟的日记和笔记中看出,这些话充分的体现出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落叶舞秋风”,“生命轻如鸿毛,信仰一诺千金”,我坚信,中国黄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所领导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
不错,在生前许志伟所做的事都是很细小,很平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伟大的成就,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件件小事,处处折射出他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例如,在他村子中,下雨时他会第一个跑出来,帮助邻居收黄豆,稻谷和衣服。每年寒暑假回来,他总抽空为村里的小孩义务补习功课,考研期间,他总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花大量时间查资料,做小结,然后把精华整理收集到一块,主动提供给大家查阅和学习,为其他考研的同学节省了时间,提供了方便。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才会在生死关头奋不顾身的英雄壮举,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词。他不愧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不愧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树木枯了,有再绿的时候;英雄去了,难道就不应该有再来的时候吗?许志伟作为一个英雄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燃烧出了憾人心魄的光和热,划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足迹,作为许志伟同学的校友和师弟,作为许志伟伟大精神的传承者,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和义务,踏着英雄的足迹,去激发出自己的青春之光吗?
我们现在也许很平凡,也许永远也不会遇到需要自己放弃生命去展现自己人生极臻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默默的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不须干某事时轰轰烈烈,让人们都知晓,只要认为自己干的事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足够了。“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他把握生命去追求梦想,真诚地投入生活,就会成为英雄。
让我们高喊”向志伟同志学习"的口号,把对英雄的缅怀之情化为大的精神动力,投身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来纪念英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追寻志伟同志的足迹,拥有他“灵魂的高度,永恒的青春”一样的高尚节操!
第三篇: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
追寻革命足迹探访伟人风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报告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012年6月30日,由信息与控制学院十余名学子组成的红色小分队从南京出发,乘车前往江苏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我有幸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一起探访伟人的历史足迹。
做了两三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我们抵达了淮安车站。时值正午,队员们都是一大早起来赶车,现在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大家商议先找一个地方解决午饭,再找一家旅馆安顿下来,为明后几天的计划安排做好准备工作。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我们找到了一家位于淮安总车站附近的旅馆。安顿下来之后,已是下午三四点钟,队长看队员们都疲惫不堪,于是提议明天再出发去周恩来纪念馆,今天先稍事休息一下,为明天一天的实践活动养足精神。
一觉醒来,隐隐约约听到了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拉开窗帘一看,天公不作美,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大雨,但没有办法,我们的实践活动仍然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加之昨天已经浪费了大半天时间,后面的活动任务会更加繁重。我们不敢耽搁,于是一行人稍微整理了下,带上雨具出发了。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周恩来纪念馆,虽然是雨天,但是纪念馆门口仍然挤满了人,可见人们对总理的敬仰是发自肺腑的。周恩来纪念馆的布局有点特别,要从正大门进去以后,走一段较长的弯路,途经一个小湖,才到达纪念馆主体建筑位置。到展览厅有一段台阶,我们商议一下,等人少了点后拉上横幅照张相,为了突出效果,还让队员把雨伞放下来,那个时候还在下雨,大家咬了咬牙,坚持了一会,等相片拍好后,队员们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
参观完周总理铜像后,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史料馆,里面有周总理的生平记事和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的一些史事,资料,以及总理的一些遗物。这些展品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油画,这幅画是按照周总理在学生时期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当时的情景画的,在当尚显稚嫩的周恩来抬头挺胸,不卑不亢地说出这句话时,周围的同学都笑了,不是赞同的微笑,而是讥讽,的嘲笑,是啊,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就已经很不易了,谁还会想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周总理却深刻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以至于在今后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周总理这种为国家,为人民的伟大精神值得身为学生的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在馆内走了一圈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于是我们照了几张照片就回去了。
后面的两天时间,我们去了趟周恩来故居,跨进门栏,看到故居内景象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时候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北京四合院。故居占地面积很大,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周恩来小的时候家里很有钱,很富裕,实则未必,故居介绍里写道:这座院子是周氏家族的住宅,而非周恩来一家所有,并且周恩来小的时候因为家中无以为继还经常那衣物去当铺换钱以维持生计,家境贫寒可见一斑。三四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三天的时间内,我们去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在对周总理生平事迹的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对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感到无比敬仰,周总理为这个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人们从心底里对这位老人流露出来的尊敬和景仰。周总理的事迹在感动一代又一代人之后,他的精神亦将随着教
育一代又一代人。
——红色小分队成员XXX
2012年7月13日
第四篇:《追寻烈士足迹,争当时代先锋》
追寻烈士足迹,争当时代先锋
【目的意义】
通过此次主题队会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1、收集、查寻有关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的各种资料。
2、学唱革命歌曲。
3、编排舞蹈、快板诗等。
【活动程序】
1、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出旗。
3、唱队歌。
4、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5、活动经过:
第一篇章:忆先烈寄哀思
男:四月,一个思念的季节。
女:天空为四月垂泪,松涛为四月呜咽。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队员们,看!这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们可知道这纪念碑纪念的谁?(齐:纪念为国家为民族捐躯的革命先烈们)
女:瞻仰着这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回忆起革命岁月的峥嵘。
男:在那漫长的征途上,多少英雄豪杰矢志不移,长眠在这碑下。
(1)说英烈
女:队员们,你们可知道,在这碑下,长眠着哪些革命先烈?
生自由回答。
第二篇章:学英烈展才艺
(1)诗歌朗诵
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
男:请听诗歌朗诵《烈士墓前祭英魂》
(2)女声独唱
女:流逝的岁月,不能把精神的光芒磨掉。英雄的业绩,永远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请听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男:多么动听的歌声啊,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队员的精彩表演。
(3)快板表演《抗日三字经》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豪气冲天、气壮山河的好作品,请听快板表演《抗日三字经》。
(4)电子琴独奏《儿童团团歌》
女:打快板,学英烈,弹起琴,颂英烈,请欣赏电子琴独奏《儿童团团歌》。
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男: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女: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队员们,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尊塑像,队员们一定很熟悉,他是谁呢?(魏金水爷爷)
(5)讲故事《魏金水的故事》
女:对了,他就是我们西陂镇条围村人民的骄傲,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魏金水爷爷谱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请听队员为我们带来的《魏金水的故事》
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吗?
女: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
男:要使祖国强盛,从小就要练好扎实的本领。
女:要使祖国强盛,从小就要有一对有力的翅膀,发挥自己的特长
(6)舞蹈《闪闪红星》
男:请看,一群小艺术家带来了舞蹈《闪闪红星》
第三篇章:表决心争先锋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现在,让我们以红领巾的名义向烈士郑重宣誓。
女:全体起立,由大队部干部带领全体同学宣誓。
(1)宣誓
宣誓誓词:(略)
女:宣誓完毕,请坐下。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2)全体默哀1分钟
男:全体默哀1分钟。
男:先辈们,你们祈盼的幼鸟翼已日渐丰满,女:我们将把重担挑上逐渐成熟的肩,男: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建设,女:21世纪在向我们召唤,合:我们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男: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去摘取科学王冠上的明珠。
女: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公民意识,努力成为老一辈革命家所期望的“四有”新人。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女: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合: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6、辅导员讲话(略)。
7、呼号。
8、退旗。
9、活动结束。
女: “追寻烈士足迹 争当时代先锋”主题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追寻英雄的足迹,读书征文
追寻英雄的足迹
每年的3月5日,学校都会开展一系列的学雷锋主题活动,老师都会给我们读雷锋的日记,讲雷锋的故事,号召大家向雷锋叔叔学习,雷锋叔叔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今年暑假,我意外地得到了一本《雷锋日记》,于是它像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我。我贪婪地读着,无数次地掩卷沉思,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尤其是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什么?为了寻求答案,我一遍又一遍地品读着,在字里行间努力地探寻着,捕捉着,终于明白了做人就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雷锋叔叔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我反反复复地琢磨着,思考着,混沌的头脑顷刻间变得开阔明朗了。它让我明白了,是水滴就要滋润土地,是阳光就要照亮黑暗,是粮食就要哺育生命,是螺丝钉就要坚守岗位„„一句话,做人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能够为他人,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雷锋叔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一件件小事却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于细小处见证了他的不平凡。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要时时刻刻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学习他那种踏踏实实做事,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为他人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