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初中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杨金兰一家在重庆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里,杨金兰他们一家本来团团圆圆的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因为一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使杨金兰失去了家失去了她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哥哥;还有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让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失去了双眼,失去了欢乐。
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是从1938年10月4日开始的,也就是日军第一次轰炸重庆市区,死亡者不少,但是庆幸的是这一次杨金兰一家都没有事。
第二场和第三场空中大屠杀是1939年5月3日、5月4日,也就是“五三”“五四”大轰炸,这一次炸死的人可就多了,一共2615人,但炸伤的人数比炸死的人数还要多,一共3668人,但是毁楼房的数量更多,一共3686栋。但是这一次杨金兰最亲爱的妈妈为了保护她的妹妹,而被炸弹炸死,也就是在这一年杨金兰的家就再也不团团圆圆了,但是这一年里还有不少空中屠杀,但都不是空中大屠杀,死亡人数比较少,炸伤人数也相对比较少。
1940年6月5日也就是“八一九”大轰炸,也就是第四次空中大屠杀。炸伤炸死人数比较少,一共313人,但是无家可归者可就多了,一共20xx余人毁楼房的数量也多,一共2224栋,但是这一次也庆幸,杨金兰他们家除了杨金兰的妈妈在1939年被炸弹炸死以外,其他杨金兰的家庭成员都没有被炸伤或炸死。
1941年6月5日也就是“六五”大隧道惨案,也可以说是最大也是人数死亡最多的唯一一次空中大屠杀。但据不完全统计,但是死亡人数是一个噩梦,死亡者一共12000人以上。而且这一次可就是杨金兰最痛苦的一次空中大屠杀,因为杨金兰最亲爱的爸爸为了保护她继母的儿子焦小宝而被炸死,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被炸伤了双眼,从此以后杨金兰的妹妹都不能用双眼去看事物,而杨金兰的继弟弟焦小宝被炸伤。
1943年8月23日也就是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死亡人数比较少,但是杨金兰最亲爱的哥哥杨柏明死于1943年夏天“几大凶手之一”溺水身亡,这让她非常非常伤心、非常非常难过,但是杨金兰不能挽回这一切。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想想以前的人们、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心中住着一颗爱国的心,一颗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但是如果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那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更好的成就来报答祖国、报答为我们付出过的人、报答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然后还可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爷爷老奶奶,有困难的叔叔阿姨,有困难的哥哥姐姐或者有困难的弟弟妹妹;也可以去给一些小学或者幼儿园建图书馆。所以好的学习、好的成就是多么的好啊!
《纸飞机》读后感600字
东华小学五年级 徐俊熙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3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39年5月3、5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5人,炸伤3668人;毁房3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313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00余人;1947年6月5日 ,”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00以上;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件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来,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