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毛泽东故居、中共五大会址有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中共五大会址有感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参观考察这一项,决定参观中共五大会址和毛泽东同志旧居。从学校南门的张之洞路千家街公交站乘坐539路到解放路司门口,下车走几分钟就到了毛泽东同志旧居。我们便在门前合影留念。门前的石板与现代相分开,仿佛回到了当年。这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是毛泽东、杨开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家人最后团聚的地方;也是1927年5月之前,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
站在大门前,看着那故居,仿佛感到毛泽东同志的感召。走进去,看着当年的房间被一间一间地隔开,又有点遗憾不能看到当年的原貌,想看看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房子里简单的家具装饰,到了旁边是简单的介绍,大多是一些毛泽东同志在武汉的记录,对于旧居的介绍并不多。感觉旧居的意味被冲淡了不少。
出门时从纪念店走出去的,简单的看了看纪念店,店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规的纪念品,和里面纪念馆一样,多是红色纪念品,与旧居的关联并不密切。另一边的是一个读书区,简单的几个书架,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装饰却看起来很温馨,给人简约但又不失情调的感觉,有想在这里开读书会的感觉。但这里和那两处一样,书架上多是一些现代的管理、经济类的作品,更像是街道的活动室,如果是一些红色的书籍或者多一些人文经典可能会好很多。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并不出彩,并没有太大的纪念意义,走出去的时候见到一本毛泽东语录,印刷尚可,有种红宝书的感觉,跟饭卡差不多大,100多页,要价15,确实贵,但心中很想买,最终还是买了。就是想找到些毛泽东同志的影子。期待这里可以改建地更好。
略微失望地走入了中共五大会址,这里没有了旧居那样生硬地纪念地感觉,虽然东西新但看着应该是原貌,更有一份慎重感。照例先合影,这里的大门很是壮观,更有革命的味道。进门登记,进去后便是一个大广场,面前是一块草坪,左边一栋楼,应该是陈列馆,(过后历离近了果然是),右边一栋楼,(出去后才想起来忘了去参观),面前便是当年开会的大堂。站在广场上,又像北方的四合院,中间有一块草坪,想起了当时的情形,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却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候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中国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紧急时刻召开的。为了挽救革命,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指示,制定新的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在武汉召开。从它的平凡中,我们看见了伟大,肃然起敬。
走进会议室,摆放整整齐齐的条凳和红色讲台一下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仿佛就坐在面前,在这会议室中激烈的讨论着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阔谈声、讨论声、争辩声混成一片,他们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当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懈的努力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这里我们仿佛见到了当时的中国命运,仿佛自己就是当年的与会代表。几人也都做到了长凳上合影。
走出大堂,便进入了历史陈列馆。党徽下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映入眼中,更是沉重的庄严感。里面的一件件地文件,一件件地历史更是深切怀念当年的情景。一楼多是文件。转角走上二楼,二楼多是蜡像和当时的会议记录。多位历史人物的指点江山、奋声慷慨更是在记录当年的与会热血。在二楼见到的仿佛是活着的历史。
转眼间这里也参观完了,历史陈列馆主要的是追念,里面的物品倒不是主要。出了大门直走,进了廉政公园。这里建设的便是服务周边的社区。在武昌闹区的包围下,红巷带着自己当年的记忆活在这里。廉政公园更为这里的宁静带来了安逸。在公园中见到老大爷围着下象棋、老阿姨带着小孩子玩,这样的地方在武汉我还没有见过。在红巷这里都是安静的生活,与五大会址等红色遗迹相映,更像是先辈在看着他们梦寐以求、奋斗终身的理想。在公园入口处也有座群塑,与陈列馆中的不同,在陈列馆看到的是庄严、危机,在这里看到的是是安静、希望。廉政公园与陈迹的对比更能引发思考。
在公交上看着远去这片宁静的区域,又冲向了武昌热闹的市区,公交车向着市区开去,那是否就是先辈们向往的现代中国?在向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希望开去?公交车开去,离了先辈的奋斗,但朝着我们奋斗的方向开去。远去的地方让我们了解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了解他们的功绩。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从他们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真知,在我们的时代将其发扬,他们在他们的时代创造了伟业,我们同样也要创造我们的伟业。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牺牲,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爱国精神是可以发扬光大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我们的贡献努力奋斗,这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法科学子,我们应为祖国法治建设而奋斗,努力学好基础,心怀大志,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早一天实现法治社会。
第二篇:参观中共五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有感
二○一三年十二月八日,对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和同伴们一道参观了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以前自己也独自参观过不少革命纪念馆,那时的自己多半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的。但是这次明显感觉心态已不同以往,我发现自己看得更加仔细,听得更加认真,可能是因为我终于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吧。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会议召开前后国内的革命形势,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已经开始向我党挥起屠刀,在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我党的先辈们审时度势地召开了这次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中共五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些正确原则,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大会初步提出了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系统的一系列措施,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前进了一大步。中共五大闭幕两个月后,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失败的痛苦中获得极为深刻的经验教训,继续在奋斗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开始向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共五大对党的组织建设的贡献包括四个方面,我想说的是如下两方面:第一,明确了党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强调党的各级组织都要实行集体领导;第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两方面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和反腐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无论是要保持先进性,还是要保持纯洁性,五大会议的这些正确原则都将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4月21日怀着无限的向往,南昌大学后勤集团第二支部和第五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考察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它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搭建的房子,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分布着主人的卧房,往里走是灶间和杂房,木制八仙桌、镂空合床,都是典型的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这些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但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与成材的。
随后,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鲜花锦簇。我们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静静的默哀,崇敬的瞻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威武的耸立在郁郁葱葱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我怀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比敬仰与怀念,深深的给铜像鞠了三个躬。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韶山游活动,既是参观又是学习,更是提高对党认识的红色之旅和感恩之旅,追思了先辈的足迹,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让我们大家深感这一次活动得益匪浅,意义重大。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企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参观毛泽东故居韶山有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韶山有感
人人皆知,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今天在公司党组织的组织下,我有幸再次踏上韶山这块具有历史性的红色土地,参观毛主席故居,广场,缅怀了老一辈先驱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重温了峥嵘的历史,那些感动再一次地洗礼着我的身心。
毛泽东的故居,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土漆方桌、镂空合床,都是19世纪初典型的湖南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这些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但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与成材的!毛主席的成功,真正在于他的实事求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坚强的毅力、坚韧和博学。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在不屑努力下的必然成果。有的人说毛主席的成功与他家的自然风水有关,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后我全然不这么认为。不错,毛主席家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且他家家境也不错。成事在人,这一点也不错,只有靠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吸取经验,并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才能成材。向毛主席学习,成材只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做一个知识渊博,服务于人民与社会、公司的人。在毛主席纪念馆中我参观到了很多毛主席以前用过的东西。打着补丁加补丁的棉衣,陈旧的就餐用品,简陋的工作室……这些无不让我感慨万分。
参观完故居,我们所有党员在我总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并给敬爱的毛主席献上了公司定制的别致的花篮,以此表达公司及全体党员对毛主席的怀念与敬仰。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深情的仰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威武的耸立在郁郁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主席的笑容永远都这么灿烂,他的笑容就像东方的红日,永远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前进。沐浴着主席的光辉思想成长的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又该怎样定位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呢﹖感受着伟人的气息,感受着伟人的追求,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更应该学习主席的无私与奉献。多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公司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某幸福……”人们用歌声表达着对主席的无限景仰与热爱,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不懈努力,矢志追求,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深深的感染了我。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灵活面对国际形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这样的党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誉。这次参观,使我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共产主义就像一面光辉的旗帜一样在引导我们,认识困难,排除困难,凭着共产党人的执著与踏实,最终必定会赢得这面旗帜,作为一名党员,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将都不退缩,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遇到如何挫折都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心和雄心,为公司的明天的辉煌做出自己应有的付出。
第五篇: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去年大年初一我和家人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当车徐徐驶进韶山冲即将到达铜像广场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心情澎湃,热泪盈眶。我心里不断想着,当年毛泽东是怎样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
我们整齐地排成五行向毛泽东铜像鞠躬敬礼。据导游介绍,当年运送铜像的卡车在井冈山旁非常“有灵那歇了一宿,也让毛泽东重革命根据地;而在毛泽东百现了日月同辉的奇观。这是深究,因为这两件事情足以心目中的地位,他永远受到
性地”抛了锚,于是车队在游了他所开辟的第一个年诞辰当天,天空中则出不是传说,我们不想进行表明毛泽东在人民群众我们的崇拜和敬仰。
我们接着参观了毛氏宗祠,这里是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杨开慧于1925年初春
创办“农民夜校”的旧址。杨开慧曾经在这里亲自为农民兄弟上过课、教过歌。毛氏宗祠的正中央是一座戏楼,一副对联镶嵌在戏楼柱的两侧,其内容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神。它依然清楚地镶嵌在毛氏宗祠戏楼的两个柱子上,好象早就预示着这里会走出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宗祠内还开设了毛泽东家世展览,介绍韶山毛氏家族的记录和毛泽东一家亲人英烈的历史。
下午,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故居。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小塘,依托青山,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干净。故居正中是供奉着神灵和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从故居大堂转过右厢家照。各间居室内均有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全。在毛泽东的卧室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学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
八十七年了。八十年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房,可看到毛泽东的全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途,一应农具家什俱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个时
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一个伟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毛泽东就是在这个时代下诞生的。80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我们瞻仰毛主席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次参观,使我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