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直一幼“探索自然 感恩成长”农庄实践活动 2018大班幼儿毕业季系列活动
省直一幼“探索自然 感恩成长”农庄实践活动 2018大班幼
儿毕业季系列活动
范成大 南宋 《四时田园杂兴》之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远离车马喧嚣的城市,暂别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走入瓜果飘香的农场,近距离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体验摘果、种花、摸鱼、寻宝、嬉戏的乐趣,尽情享受这难得的闲情逸趣......6月6日——8日,河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的400余名幼儿分批参加了毕业季系列活动——“探索自然、感恩成长”两天一夜农庄实践活动。在这里,孩子们如夏日阳光般热情,积极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着劳动、游戏带来的成长和快乐......石磨坊探秘芝麻芝麻开门吧!麦子、大豆和玉米,快快变身吧!香香的小磨油、芝麻酱、玉米糁......都是它们变的,太神奇了!灌 溉农场里的植物和庄稼跟小朋友们一样,需要喝足水,才能旺盛的生长。
护花使者小伙伴们,我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土壤,可以种植多肉盆栽,快来呀!摸 鱼夏日当空,水泽浅显,游鱼隐现。一群小儿赤足而下,于泥水之中俯身摸索,目无他顾,但随往来之黑影,用心之专也甚于习字。笑声、欢呼声不绝入耳......寻 宝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这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跟随手电筒的光,开启黑夜寻宝模式......3D欢乐谷身临其境,如梦似幻,好刺激啊!
看马戏黑熊骑两轮车,大老虎踩高跷,训练有素的样子萌萌哒!
饲养员“小羊,小鹿,小牛,小羊驼....都赶快回来吃饭啦!来,跟饲养员一起重复进餐要求:
1、不争不抢,安静进餐;
2、干稀搭配,有利于消化......”
吃饱了吗?走,我们散步去,教你散步口诀:“饭后走一走,身体健如牛”。挑 战
一、沙场足球小子争霸赛
球员斗志昂扬,分工明确、互有攻防、配合默契,啦啦队热情高涨。
二、勇者争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登上了山顶,我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三、勇往直前盯紧目标不放松,不畏险阻,一直向前......采 摘桃李芬芳,瓜果飘香。看到这满园的丰收景象,我们也是醉了......听说被小虫子亲吻过的桃子分外甜,摘些回去给爸爸妈妈尝尝......瓜果洗干净了,双手上却留下了辛勤劳动的香甜味道......一口咬下去,脆甜脆甜的,唇齿留香......夏日的午后来个大西瓜,清凉入脾......好习惯我们可是省直一幼培养的娃娃,习惯养成呱呱叫,看图吧,细节说明一切......排队不拥挤,洗手捋衣袖......餐桌礼仪不可小视:荤素搭配,保持卫生。自给自足,按量取食,节约粮食。分组打扫,团结协作,帮小鹿清理便便,让小鹿的家更加洁净明亮......离开爸爸妈妈的照顾,我们可以试着做的更好。
每一个第一次都弥足珍贵——洗袜子和内衣。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早晨第一缕阳光的沐浴下迎接新的一天,多棒的体验!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省直一幼利用大自然这本“活教材”,满足幼儿自由学习和探究自然的需要,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幼儿们回归自然,萌发了幼儿们感恩天地万物,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篇:大班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能力的实践探索范文
大班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记录
能力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其中,科学观察与记录能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要重点培养的基本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大班幼儿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观察的兴趣和主动观察的欲望,幼儿会用简单的图画、数字、图表或其他表征符号来记录。但是受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还存在着盲目性或浅层性,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比较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折射出大班幼儿有效记录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科学观察与记录能力。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05293.htm
一、培养大班幼儿观察记录能力的主要途径
1.自主创设班级和区域中的科学观察的环境氛围。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记录兴趣。大班幼儿能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发的生成问题,因此科学观察的环境应该立足在幼儿的发现、关注点上。多问一问幼儿,了解幼儿的记录,在此基础上抓住契机启发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
在科学区域设置上,我们可以留有幼儿自发形成的观察区,让幼儿觉得有趣、奇怪的物品都可以放置在这个区域中进行观察。例如在“看谁吸的多”科学活动区,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吸水材料并贴上编号,放在材料架上,幼儿操作可随时取放与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让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科学观察的乐趣。
2.开展自然角、种植区、饲养区的种植活动。
利用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在班级外可设立自然角,投放观察记录表或观察记录本,如:“植物生长记录本”、“蚕宝宝成长记”等,这样幼儿一旦有了发现,就能够立刻进行记录。在我们的“开心小农场”中,幼儿们自己种下蔬菜种子,并亲自为它们浇水、拔草,然后每天在记录表里记录为蔬菜宝宝所做的工作,还记录蔬菜宝宝的生长高度。孩子们通过记录纸上的展示,对蔬菜生长的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幼儿园的饲养区中,小兔子、鸡、小鱼、乌龟都成为了孩子们的开心观察区,他们结合网上查到的资料,为小动物们准备食物,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这些都能激发他们关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更喜欢科学观察带来的乐趣,并在兴趣中通过记录了解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过程,这进一步激发了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天气预报的观察记录活动。
“天气预报”是幼儿园常见性墙饰。大班幼儿已经学会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每一天天气情况,感受天气变化;自己学着并提示同伴根据天气的变化选择适当的衣着和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我们班将天气预报设立在班级门口,由值日生轮流负责记录。科学活动中还围绕着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天气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天气变化及常见的自然现象,从中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态度。
4.开展季节性特征的观察活动。
大自然丰富的物种给予了幼儿观察一年四季自然环境特征的良好自然条件。观察的对象就在身边,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观察探究和进行记录。看到孩子们边捡树叶边互相比较着,因此就生成了科学活动《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与色彩特征,触摸叶子的表面,闻闻叶子的味道,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各种叶子的不同,从中激发幼儿喜欢探索叶子的秘密,并学习运用语言
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不但激活了孩子在探索活动中思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充实丰富了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还让孩子们学习了观察记录的方法,拓展了学习的立体空间。
二、拓展幼儿观察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大班幼儿的记录可以采用各类粘贴、照片及实物呈现、绘画、符号等方式进行表征,还可以配上简单的文字及表格。但具体用哪种形式,还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记录的内容来确定。教师选择的记录素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水平,从幼儿熟悉方式入手,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从中习得记录方法。
1.观察记录中的表征记录。
图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每个孩子的图画都表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因而我们可以选择运用
简单的图画进行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图画来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让孩子在感知和了解什么是记录基础上,初步了解记录些什么,怎么记录。如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树》中,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线条、色彩记录不同树的外形、触感以及高度等。这些都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感觉自己进行观察记录,然后介绍给身边的同伴。教师将幼儿的观察结果整理后与其他的幼儿分享,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自己不熟悉的树木。
2.表格的记录。
表格记录是教师经常使用到的记录方法,在两种或三种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时,表格的直观性更为明显,幼儿在一项一项进行动手操作,然后将每一次的操作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进行整体的比较,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记录方法能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使得幼儿在交流记录中的新发现成为促进幼儿持续观察活动的新“动力”。
3.设置观察记录本。
这在班级的自然角观察活动中最为常见,以小组或值日生的形式轮流进行记录,每个记录的幼儿将自己今天为蔬菜宝宝所做的工作(如浇水、除草、捡石子)用自己会画的图形,色彩画出来,然后测量蔬菜宝宝的高度以及多长了几片叶子,这可以用数字的方式写出来,别的小朋友想知道自己这组的蔬菜宝宝的生长情况时,只需打开观察记录本就能一目了然。
另外还可以进行亲子观察记录,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记录,家长了解幼儿记录的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成人的简单记录方法,增进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交流,也学习了更多的记录方式。
三、提供幼儿观察记录分享的多种平台
1.幼幼互动。
幼儿间常常出现与众不同的记录方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出现的新的记录方式,并将有价值的记录方式及时
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引发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幼�豪斫馔�伴的记录内容,使幼儿的记录方式能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在相互理解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记录方式。
2.师幼互动。
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教师要选择运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应及时组织幼儿讨论记录的内容与方式,分享参与科学探索的快乐。引导幼儿用准确、连贯的话语去讲述自己记录的成果,提高他们总结、概括科学现象的能力。随后,教师要将他们零散的发现进行梳理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记录兴趣。如幼儿用数字表示观察的次数,用箭头表示事物发展的步骤,同样的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同样都是记录声音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等。在读懂、理解他人的记录方式时,为自己的记录活动积累更多经验。
在大班实施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不同记录方法,引导幼儿从
探究发展到发现,发挥记录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的最大效应,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与发展,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能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注入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