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

时间:2019-05-15 00:5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

第一篇: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

静电场

教学目的: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重点: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教学难点: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法说明: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教学学时:9学时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库伦定律;试验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叠 加原理,电偶极子。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线,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及其应用,静电场力的 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计算;等势面,电场强 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教学思路

在对高中电学有关知识简单扼要回顾的基础上,讲授电场强度、电场叠加原理,电场强度通量、高斯 定理,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及电势叠加原理,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 关系,讲好电场强度计算的思路及三种计算方法,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电势计算的思 路及二种计算方法。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理解静电场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并能分析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2、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并会用它计算对称电场的电场强度。

3、了解电位移矢量的概念以及D、E等的关系。能用能量密度计算电场能量。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电容及电场能量。

电极化强度及与D、E等的关系。介质中高斯定理的应用。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5学时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静电平衡时导体附近的电场与附近导体表 面电荷面密度的关系;静电屏蔽。无极分子电介质与有极分子电介质,电介质在电场中的位移极 化与取向极化;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电位移矢量,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D、E、P的一般关系与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电容,电容器;电荷系的相互作用能,电场的 能量,电场能量密度。

教学思路

在介绍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时,注意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在介绍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时, 注意极化电荷的分布,只有知道了电荷分布,才能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解D和E。最后介绍电容、电容器和电场能量密度、电场的能量。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

恒定电流

1、理解恒定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电流密度和电动势的概念。

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3、了解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源电动势,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源电动势。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2学时

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与电流密度,电流的连续性方程,电子的逸出功;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电源与电动势;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思路

首先介绍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接着介绍电流密度和电流的连续性方程。然后推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接下来介绍电源及其电动势。最后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九。

稳恒磁场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

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2、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能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计算。

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磁矩和磁力矩。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8学时

基本磁现象,磁场;试验线圈,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毕奥·莎伐尔定律;运动电荷激发的磁场;平面载流线圈的磁矩;毕奥–莎伐尔定律的应用。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 路定理及其应。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安培力);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受磁力矩;安培力的功。运动电荷在 磁场中受力(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霍耳效应。

教学思路

通过模拟实验的演示导入本课,并定磁感应强度,给出毕奥·萨伐尔定律后,着重讲解毕奥·萨 伐尔定律对长直导线、平面、圆电流、螺线管的应用,介绍磁矩。

类似电场的方法,介绍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后,着重讲解安培环路定理。通过讨论和应用举例,使 学生掌握和理解定律的应用条件,并掌握选取安培环路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洛仑兹力和安培力后,介绍磁力矩及其功。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练习十一,练习十二,练习十三。

磁场中的磁介质

1、了解磁介质在磁场中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2、理解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并会用它计算磁场强度。

3、了解H、B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磁化现象;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磁滞回线。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2学时

抗磁质与顺磁质,介质在磁场中的磁化;磁化强度,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的关系;磁场强度,介 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H、B、M的一般关系与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铁磁质。

教学思路

在介绍分子磁矩,顺、抗磁质,磁极化等概念即扫清道路后,由特例推出磁介质当中的安培环路 定律,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最后讲解磁介质当中的铁磁质及其磁滞回线。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四。

电磁感应

电磁场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理解并会计算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了解自感和互感。

3、了解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涡旋电场,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计算。涡旋电场,位移电流。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8学时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愣次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涡流; 自感。互感;磁场能量,磁场能量密度。

位移电流,位移电流密度;全电流及全电流的安培环流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 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电磁波的性质。

教学思路

通过电磁感应模拟试验,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阐明定律中负号的意义。通过举例,详细讲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计算。讲清感生电动势概念。通过讨论载流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引入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从自感线圈储存的能量出发,引入磁场能量,并给出磁能密度的定义。

从安培环路定律的局限性讨论,引入位移电流的概念,导出变化情况下的电磁场方程—麦克斯韦 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并阐明其物理意义。

通过对产生电磁波的波源—振荡偶极子的讨论,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主要介绍电磁波的性 质。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六,练习十七,练习十八,练习十九。相对论

1、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了解洛伦兹变换式。

2、了解狭义相对论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及相对论的时空观。

3、理解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仑兹变换式;长度收缩,时间延缓。相对论动力学。

洛仑兹变换式。相对论的时空观。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4学时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式;长度收缩,时间延缓,同时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相对论动力学基本方程;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

教学思路

通过讲述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得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进而导出洛伦兹坐标变 换式;通过洛伦兹坐标变换式的应用得出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进而得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 时空观;以完全非弹性碰撞为例,如以质量为恒量,得出在洛伦兹速度变换时动量不守恒的错误 结论,进而得出质量与运动有关而直接搬出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式;用动量定义不变得出相对论动 量;用动能定理对力的积分得出相对论能量;结合相对论动量表达式与相对论能量表达式得出相 对论动量能量的关系。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二十一,练习二十二。

量子物理

1、了解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与普朗克公式。

2、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规律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3、了解坐标动量不确定关系,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普朗克公式;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物质波。

黑体辐射定律,康普顿效应;不确定关系,波函数。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10学时

热辐射,黑体与黑体辐射定律;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与普朗克公式。光电效应,光子假设,爱因斯 坦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康普顿效应。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玻耳的氢原子理论;能级,弗兰克-赫茲实验。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 波粒二象性;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电子衍射;用驻波解释玻尔氢原子理论中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 不确定关系式。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角动量量 子化及角动量的空间量子化;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原子的壳层结构,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分布。

教学思路

通过讲述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定律,从而引进普朗克的量子假设,进而推出普朗克公式; 再用普朗克公式成功解释黑体辐射定律。

通过讲述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及其难以用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光电效应,从而引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 论,进一步阐述光的波粒二象性;再回过头来用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导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圆满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通过讲述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其难以用经典散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从而将爱因斯坦的光子 理论用于光子与电子的完全弹性碰撞,使之得到完满的解释。

通过讲述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以及难以用经典电磁辐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从而引出玻尔的氢 通过说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难以稍复杂原子的光谱,进而说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不是自恰的理论,由此讲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及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再讲述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最重要 例证电子波及其电子波的衍射,以及用电子波在绕核运转的轨道上形成驻波的观点说明玻尔轨道 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

在讲述物质波是概率波的基础上说明动量和坐标的不确定性,再将光波的单缝衍射运用于电子波 从而定性推导动量坐标的不确定关系式。

为了在微观世界描述粒子的运动,又要体现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从而引入波函数并讲述波函数的 统计解释,进而导出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通过讲述用薛定谔方程解无限深势阱的例 子,从而得出能量的量子化,进一步说明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将薛定谔方程用于解氢原子,结合讲述施特恩·格拉赫实验,得出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量子化,角动量空间量子化及电子自旋,从而得出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四个量子数。在定性说明电子绕 核运转的能量不仅与主量子数有关还与角量子数有关的基础上,讲述最小能量原理和泡利不相容 原理,进而得出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二十三,练习二十四,练习二十五,练习二十六,练习二十七。

第二篇:大学物理下p37-13

作业2: 有一同轴电缆,其尺寸如图所示,两导体中的电流均为I,但电流的流向相反,导体的磁性可不考虑。试计算以下各处的磁感强度:(1)r <R1 ;(2)R1 <r <R2 ;(3)R2 <r <R3 ;(4)r >R3。画出B-r 图线。

分析:同轴电缆导体内的电流均匀分布,其磁场呈轴对称,取半径为r 的同心圆为积分路径,BdlB2πr

Bdl0I利用安培环路定理

r<R1时,0Ir12B12πr0πrB122 πR12πR1

R1<r<R2时,B2πrIB0I2202πr

πr2R2222R2<r<R3时

B32πr0IIIRr0322B3πRR2232 2πrR3R2

r>R3时 B42πr0II0B40

B的方向与 I成右螺旋

磁感强度B(r)的分布曲线



第三篇:大学物理下作业

《大学物理(下)》作业

1)电磁感应,下册P112页:11.6,11.8,11.10,11.16

2)机械振动,上册P131页:5.7,5.8,5.11,5.16

3)机械波,上册P199页:6.9,6.13,6.19,6.20

4)波动光学,下册P163页:13.7,13.11,下册P190页:14.12,14.13,5)气体动理论,上册P233页:7.7,7.15,7.22,7.24

6)热机学基础,上册P233页:8.12,8.14,8.15,8.19,7)相对论,上册P130页:4.11,4.15,4.17

第四篇:大学物理下知识点归纳

静电场知识点:

◎掌握库仑定律,掌握电场强度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掌握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理解电通量的概念,掌握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及应用,能计算无限长带电直线、带点平面、带电球面及带电球的场强分布.◎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征,掌握电势及电势叠加原理,能计算一些简单电荷分布的电势 ◎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掌握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能计算一些简单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和周围的电场分布 ◎能进行简单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掌握各向同性电介质中D、E的关系及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掌握平行板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的计算

重点:叠加原理求电场强度,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及应用,电势及电势的计算,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简单电容器电容的计算,介质中的高斯定理,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

稳恒磁场知识点

◎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能计算直线电流、圆形电流的磁感应强度

◎理解磁通量的概念,掌握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掌握洛仑兹力和安培力公式,能分析运动电荷在均匀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了解霍尔效应,掌握载流平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的磁矩和力矩计算。

◎掌握磁场强度、各向同性磁介质中H、B的关系及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重点:毕奥—萨伐尔定律及计算,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安培定律及应用,磁力矩,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电磁感应知识点: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

◎掌握动生电动势及计算、理解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理解自感和互感,能进行简单的自感和互感系数的计算

◎掌握磁场能量

◎理解位移电流和全电流环路定理

◎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及物理意义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动生电动势及计算,磁场能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第五篇:《大学物理I》(下)(模拟题)

成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物理I》(下)(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得 分

1、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4).(B)(1)、(2)、(3).(C)(2)、(3)、(4).

(D)(1)、(3)、(4).[]

2、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有如下关系:(A)和都相等.(B)相等,而不相等.

(C)相等,而不相等.(D)和都不相等.[]

3、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vp

O和

2vp

H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2(A)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vpO/v2

p

H=4.

(B)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vp/vp

=1/4.

O2

H2

(C)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vp

O/2

vpH

=1/4. 2

(C)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vpO

/v= 4.

pH

—1—

4、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1 =

A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A)x2Acos(t

1π).(B)x2Acos(tπ).22

3(C)x2Acos(tπ).(D)x2Acos(t).[]

5、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

(B)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动.

放在光滑斜面上

(C)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振动.

(D)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振动.[]

6、下列函数f(x, t)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a和b是正的常量.其中哪个

函数表示沿x轴负向传播的行波?

ax(bt).(B)f(x,t)Acos(axbt).(A)f(x,t)Acos

(C)f(x,t)Acosaxcosbt.(D)f(x,t)Asinaxsinbt. []

7、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

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A)全明.(B)全暗.

(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率

8、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4的单缝上,对

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2 个.(B)4 个.

(C)6 个.(D)8 个.[]

9、一匀质矩形薄板,在它静止时测得其长为a,宽为b,质量为m0.由此可算出其面积

密度为m0 /ab.假定该薄板沿长度方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再测算该矩形薄板的面积密度则为

m0(v/c)2m0

(A)(B)

2abab(v/c)

(C)

m0m0

(D)[] 223/

2ab[1(v/c)]ab[1(v/c)]

10、康普顿效应的主要特点是

(A)散射光的波长均比入射光的波长短,且随散射角增大而减小,但与散射体的性质无关.

(B)散射光的波长均与入射光的波长相同,与散射角、散射体性质无关.(C)散射光中既有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也有比入射光波长长的和比入射光波长短的.这与散射体性质有关.

(D)散射光中有些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且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有些散射光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同.这都与散射体的性质无关.

[]

二、填空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得 分

1、某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到给定体积时外界对气体作功|W1|,又经绝热膨胀返回原来体积时气体对外作功|W2|,则整个过程中气体

(1)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 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能增加了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定量量度.若一定量的理

想气体经历一个等温膨胀过程,它的熵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 加,减少,不变.)

3、图中所示为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以余弦函数表

示这两个振动的合成结果,则合振动的方程为

xx1x2_____________________(SI).-

4、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 Hz.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上,垂直于光路放入折射率为n、厚度为h的透明介质薄膜.与未放入此薄膜时相比较,两光束光程差的改变量为___________.

6、某种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光栅上,由单色光波长和已知的光栅常数,按光栅公式算

得k=4的主极大对应的衍射方向为90°。(1)若知道无缺级现象.实际上可观察到的主极大明条纹共有___________条;(2)若知道缺第2级,实际上可观察到的主极大明条纹共有___________条。

7、只有在同一惯性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

才一定同时发生.

8、已知某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光子的波长相同,则(1)它们的动量大小_____________;

(2)它们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三、计算题(共46分)

得 分

1、(10分)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

为TA=300 K,求(1)气体在状态B、C的温度;

(2)各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3)经过整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各过程

吸热的代数和).

(m3)

2、(10分)图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求

(1)该波的波动表达式;(2)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m)-

3、(5分)用波长为=600 nm(1 nm=10-9 m)的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

劈形膜,劈尖角=2×104 rad.改变劈尖角,相邻两明条纹间距缩小了l=1.0 mm,求劈尖角的改变量.

分)一束具有两种波长1和2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一衍射光栅上,测得波长1的第三级主极大衍射角和2的第四级主极大衍射角均为30°.已知1=560 nm(1 nm= 109 m),试求:

(1)光栅常数a+b

(2)波长

25、(5分)设有宇宙飞船A和B,固有长度均为l0 = 100 m,沿同一方向匀速飞行,在飞

船B上观测到飞船A的船头、船尾经过飞船B船头的时间间隔为t =(5/3)×107 s,求飞船

B相对于飞船A的速度的大小.

6、(8分)一粒子被限制在相距为l的两个不可穿透的壁之间,如图所示.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为cx(lx),其中c为待定常量.求在0~l 区间发现该粒子的概率.

下载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物理下小论文

    浅谈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班号: 姓名: 学号: 摘要: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

    大学物理下热力学小论文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吗?要说第一类永动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

    大学物理教学论文

    大学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本论文结合大学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此确定以后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实现物理大学教学的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学的发展不仅......

    大学物理教学期中总结

    《大学物理》课程期中教学总结 项仕标 1 概况 本学期承担1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1、02、03共3个小班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任务。分小班上课,每班每周3学时。 第1—9周讲授......

    民族地区大学物理教学探讨论文

    一、民族地区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一)教学现状及其原因目前,民族地区部分高校中的大学物理教学不容乐观,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较慢,具有创新能力人才也比较少。大多数教师......

    《大学物理I、II》(下)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大学物理I、II》(下)重修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系一质量为m1的物体,稳定后在m1下边又系一质量为m2的物体,于是弹簧又伸长了x.若将m2移去,并令其......

    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指导书 《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孙 铁 编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八月 编写说明 风景写生是装潢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为......

    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

    篇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1038171002 湘 潭 大 学 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03月20日 前 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