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1:3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

(二)《比一比》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生字,认识笔画“竖勾”和偏旁“提土旁”。

 仔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识字

难点: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小塑料袋金橘(充当杏子)、一小塑料袋红枣、几个苹果、几个桔子(充当桃子)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比较导入

导入环节:

1、教师一边出示小黑板,一边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黑板、小黑板

3、教师将小黑板挂在教室前面黑板的右上角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块/面黑板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钉在教室前面的黑板比挂在右上角的黑板大的多。

5、老师明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本第89——91页的新课《比一比》

6、老师板书课题:

1、比一比(注音)

7、学生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词

导语:同学们,赶紧把书翻到第89页,仔细观察这幅美丽的农家小院生活图,说一说你从图画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看谁找的快、找的全面。

1、学生认真看图,同桌结合,互相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名称。

2、抽生说出观察到的事物,老师板书学生所说事物名称(加注拼音)。

3、老师引导学生拼读8个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4、学生齐读8个词语(每个词语读三遍)

5、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6、抽生朗读,即时引导纠正

7、老师一边出示所备的水果(苹果、红枣、桔子、金橘)一边提问学生这种水果的名称。

8、老师说明为何购买金橘和桔子的原因(杏子桃子为夏季的水果,此时从超市买不到),姑且把金橘想像成杏子(颜色,大小相似)、桔子想像成桃子(颜色虽不同,现状相似)

9、老师依次出示这4种水果,抽生回答它们的名称,即时纠正读音。

10、学生齐读8个词语

三、实物对比,体会大小多少

1、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看看黄牛与花猫有什么区别、鸭子和小鸟有什么不同。

2、抽生回答:(黄牛比花猫大;鸭子比小鸟大、还比小鸟多)

3、老师强调明确

4、老师再次出示水果(左手拿一个苹果,右手捏一颗红枣),学生观察苹果与红枣有何不同?

5、抽生回答;(苹果比红枣大、红枣比苹果小)

6、然后老师左手托着装有小金橘的塑料袋,右手拿着一个桔子,继续询问学生二者有何不同?

7、抽生回答:(塑料袋里的小金橘比桔子多)

8、老师板书(注音):大———小

多———少

9、学生齐读这两对反义词

四、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拼读韵文,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

2、抽生说说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相互交流通过自学认识的生字。

3、老师即时板书韵文里的生字(注音)

4、拼读生字:边、多、少、群、颗、堆

5、齐读生字

6、抽生认读,即时纠正

7、再次朗读韵文

五、朗读比赛,体会韵味

1、练习朗读韵文,要求把这首韵文读得很好听。

2、分组朗读,即时引导学生点评。

3、抽生朗读,即时点评、纠正

4、鼓励背诵,力争熟读

六、课内练习,学说量词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第91页的“我会说”中的图片名称,仿照小女孩说的“一朵花”,想一想应该怎么给其它事物加上恰当的量词。

2、抽生说一说,即时纠正明确

3、补充量词歌,注意搭配用法

七、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板书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牛、羊、小、少

2、引导学生认真看课本91页的田字格里这4个生字的笔画顺序

3、老师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上板书“牛羊小少”的笔画顺序,同时要求学生边用右手食指模拟书写,边说出笔画名称。

4、学生练习“牛、羊、小、少”的写法,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二) 比一比教案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两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昨天,有一位乡村小朋友给咱们班寄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小朋友,你们好!我叫牛牛,今年七岁了。我的家在农村,农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好多欢乐。有机会你们要到我们那儿做客哦!他还给我们寄来了一张照片,你们想看吗?

2.课件出示小院图:你看到了什么?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院子里的动物和水果想和咱们交朋友。大家快认认,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带拼音的8个词语,学生自由拼读。)

2.认识了哪些朋友?认识几个,就读几个。指名读,读对的,和他

一起读;读错的,请你帮帮忙。

3.鼓励学生连读8个词语,指名读、齐读。

4.挑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5.美读词语。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动物的悠闲,果子的甜蜜&&)

6.课件点击,剩下生字:黄、猫、杏、桃、苹、红

合作识字: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怎么认识了?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

(2)哪些字你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并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7.交流汇报:

(1)读读认识的字,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做找会生字朋友游戏。

指名学生上台找、记生字,其他学生补充记字方法。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记字方法,适时引导:桃、杏的偏旁和树木有关,可以利用偏旁的意义来记字。

8.课件点击,复现词语,齐读。

三.朗读儿歌,理解量词。

1.看到这么美的农家小院,牛牛编了一首儿歌,想读吗?

2.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读,质疑。

3.指名读。(评议)

4.再读儿歌,你发现了什么?(儿歌是在比大小、多少等。)

5.教师范读,学生来挑战读。

6.学生合作有感情读儿歌。(可以边拍手边读,可以配上熟悉的曲子唱一唱。)

7.理解量词:群、堆、颗

(1)课件分别出示:一只鸭子、一群鸭子和一朵花、三朵花、一束花。

学生看图说短语。拓展: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2)课件出示:一个杏子、一堆杏子。

看图说话,再想想:可以说一堆什么?(结合学习提土旁)

(3)课件出示:一颗糖果、一颗纽扣、一颗星星

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当学生说到一棵树时,师板画,想想为什么用这个棵?

四.练习写字,赏识激励。

汉字小、少,认读,引导观察。

(1)说一说,这两个字哪儿不一样?学习新笔画竖钩。

(2)找一找,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3)描一描,试写几个,注意写字姿势。(4)赏一赏,评议,激励,师随机范写。五.延伸学习。

上了这节课,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想在课外继续学习的?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 比一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比一比》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1--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2.引入:看,老师把自己的房间画下来了,你认识上面的字吗?我把它贴在教室里,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认一认、读一读。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你也可以在画上写上字,不会写的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同学帮忙,要是能自己去学会再写上去就更棒了!(机动:自由选择认字、看图说量词或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2--

第四篇: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比一比》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周末喜欢出去玩吗?爸爸妈妈周末常常带你们到什么地方玩?到农家乐去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你在农家乐里见到过些什么?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到一个叫“快乐之旅”的农家乐去玩,高兴吗?

坐好了,汽车出发了。

3.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快乐之旅”农家乐的门前,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仔细找找,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出示课文插图。)

二、看图识词,读说并举

1.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3.学生自由拼读词语,并与图上的事物相对照。

4.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并说说词语卡片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5.“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6.游戏:字词与其表示的事物对号入座。

过渡: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接下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比较。

我们读了课文,也听同学读了课文,那这些动物、水果在比什么呢?(比多少、大小,同时板书)谁和谁在比呀?学生说说。同时在说时学习三个量词的用法。(可随机进行)

2、比大小:谁和谁在比大小啊?你是从课文哪几句知道的啊?那你知道比的结果是谁大谁小吗?(师指着挂图)黄牛大花猫小,你还知道了什么?(头表示大的动物,只表示小的动物。)你还能说“一头”什么?(一头猪、一头象、一头熊、一头毛驴)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那么除了黄牛和猫在比大小,谁也在比大小呢?出示一颗枣,这就是枣!能用上今天学的数量词吗?一颗枣,教“颗”。你是怎么记这个字的?你能用上这个字来说说这些东西吗?再出示实物:一颗药丸、一颗糖、一颗小石子、一颗珍珠、一颗纽扣。(学生也许会说一颗石头,则石头是大大的,我们用一块石头,而这里的这颗小小的叫石子,我们就说一颗石子。)请你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小的、圆圆的)所以“颗”是表示小小的、圆圆的东西,那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一颗子弹、一颗弹珠、一颗星星、一颗红豆)如果有同学说“一棵树”,可以说“你很聪明,会用一棵树了,不过老师要告诉你一棵树的棵(板书)是木字旁的,和树木有关,而我们今天学的颗是页字旁的,表示小小的,圆圆的。”

4、理解量词“群”的用法。比完了大小,还要比多少,谁和谁在比多少啊?课文是怎么写的?那鸭子和鸟谁多呢?师边指图,边说小鸟只有一只,鸭子有几只呢?数数,七只,而且它们都是聚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知道“群”是表示什么?(多,在一起)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你能看着这幅图用上“一群”来说句话吗?(出示图片:一群鸡在吃青菜)

5、理解量词“堆”的用法。

还有谁和谁也在比多少呢?你能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吗?杏子和桃,谁多呢?师边指图,边说桃子有一个,杏子有——很多个,所以我们又知道了“堆”也是表示——?(很多东西放在一起)还可以说“一堆”什么?当学生说到“一堆土”时,所以我们知道一堆土的堆的提土旁,我们学过的字哪个也是提土旁的?(地、场)

6、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在一起比大小比多少真有趣,大家一定很想读吧?那我们同桌合作来读,你们喜欢以怎么地方式读用用什么方式读。

三、图文对照,理解韵文

1.(灯片出示课文题目和插图)仔细看图,说说图上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

2.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比__________。”

3.(灯片出示韵文)学生自读韵文,印证看图情况。

4.多种形式(同桌对读,拍手读,配动作读,小组赛读,齐读)朗读韵文。

5.图文对照,理解韵文。

(1)文中谁和谁比,比什么?

(2)指导说话:__________比__________多,__________比__________少。

__________比__________大,__________比__________小。

(3)想一想:牛、猫、鸭、鸟、苹果、枣、杏子和桃,根据数量的不同,可以用什么量词来表示?(引导学生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4)“颗”和“个”哪个词指更小并且近似圆形的东西?用“颗”和“个”扩词。

6.男女生对读韵文。

四、以说为主,拓展练习

1.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要用什么量词。

2.看图说:农家乐小院里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什么量词来说一说?

3.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用上量词说一说。想想哪些物品可以比较,怎么比?

4.说说同学之间可以比什么?(年龄大小、个子高矮、体形胖瘦,各自铅笔的长短……)

5.灯片出示《对比歌》。熟读成诵。

对比歌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个高,一个低,骆驼小羊站一起。

一个圆,一个扁,泥鳅燕鱼最明显。

一个胖,一个瘦,大象驮个金丝猴。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比一比,想一想,事物差异记得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儿歌

拼拼音节,读准音,看看结构,认清形,连成词语,理解义,自己学习,记得清。

二、复习词语

1.读词语和韵文,圈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识记生字

1.同桌互说:我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1)熟字加笔画:小→少

(2)熟字相加:木+口→杏

君+羊→群

(3)熟字加偏旁:犭+苗→猫

(4)熟字换偏旁:跳→桃棵→颗谁→堆江→红

(5)熟字换部件:近→边

四、书写生字

1.看清字形,注意笔画、笔顺。

(1)灯片出示田字格中的“牛、羊、小、少”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笔画的相同之处。(四个字的竖都要压在竖中线上,竖画两边的部分基本对称。)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比一比2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比一比3

单元目标:

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单元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单元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3课时

比一比(长短 高矮)

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预习P6比一比。

教学后记:

1本节学生对大小的比较容易掌握,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

那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各种笔、橡皮、直尺)

2、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3、我们终于帮助小玲解决难题了,你们真是爱助人的好孩子。

4、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一、练习设计:

1、第8页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2、第9页第2题,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

3、第9页第3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二、作业:

1、复习课本第8——第9页

2、试完成课本第9页第4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

一、教学后记:1学生能很好区分每一种不同的东西.对于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事物学生比较难掌握他们的分类.3 实践操作有些同学缺少条理性,不会将自己的东西分层放开.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1.《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案例

    识字教学案例 新矿小学 吕玮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夏季风景图)快来找找这些小动物......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比一比教案

    识字(二)1、比一比 永康市白云小学执教者陈淑洵 设计理念 本识字课要学习的词是与农家生活相关,并配了一首含有丰富量词、琅琅上口的韵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利......

    《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1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5

    1、能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雨点儿人教

    《雨点儿》教学反思 城南小学高霞峰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一年级语文《识字5》教学案例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一年级语文《识字5》教学案例 如东县利群小学 冒国云 我在本堂课中 让孩子们在汉字的王国里识得愉快、学得轻松 尤其是以下的教学片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