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

时间:2019-05-15 01: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

第一篇: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

古筝教学计划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杨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曲目:

1.《小剪花》(河南曲子曲牌 曹东扶订谱)2.《小金钱》(鲁琴书曲牌 高自成订谱)3.《大银纽丝》(鲁琴书曲牌 高自成订谱)4.《小鸟朝凤》☆(中州古调民间乐曲)5.《虞美人》☆(陕西郿鄠曲牌 曲云订谱)6.《过江龙》☆(潮州筝曲)7.《快乐的女战士》(赵淑屏改编)8.《桔梗谣》(朝鲜族民歌 童宜风整理)9.《拔萝卜》(杨娜妮曲)

10.《踢踏舞》(东蒙民歌 阎俐编)二级曲目:

1.《莲花赞》☆(潮州庙堂音乐 林 毛根奏 李萌记谱)2.《西厢词》☆(客家音乐 罗九香传 史兆元记 3.《赏秋》(曹东扶订)

4.《开扇窗》☆(潮州民间乐曲 杨秀明订谱)5.《阳山道》(朝鲜族民歌 金利子演奏谱)6.《胡笳十八拍》(古琴曲)

7.《陇东小调》(陇东小调 孙文研编)8.《紫竹调》(上海民歌 郭雪君改编)9.《小放牛》(河北民歌 曲云编)

10.《小星星》(傅明鉴编)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曲目:

1.《三十三板》☆(浙江筝曲 项斯华演奏谱)2.《风翔歌》☆(鲁琴书曲牌 高自成订谱)3.《飞花点翠》(高自成订谱)

4.《双叠翠》(河南曲子曲牌 曹东扶改编)5.《叹彦回》(曹东扶订谱)6.《纺织忙》☆(刘天一曲)7.《捣衣曲》(古琴曲 童宜风改编)8.《南泥湾》(马可曲 阎俐改编)

9.《美丽的夏令营》(巴图朝鲁曲 娜仁格日勒改编)10.《快乐的啰嗦》(李汴编曲)四级曲目:

1.《渔舟唱晚》☆(玉田 娄树华传 曹正谱)2.《高山流水》☆(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 项斯华奏)3.《浏阳河》(湖南民歌 张燕改编)4.《汉宫秋月》☆(黎连俊传 赵玉斋订谱)

5.《思凡》(潮州乐 林玉波传 林毛根筝奏 李萌记谱)6.《娃哈哈》(石夫曲 李婉芬编)7.《绣金匾》(陕北民歌 延甲改)8.《劳动最光荣》(史兆元编)

9.《欢乐的阿佤》(杨正仁作 叶申龙改)10.《童年的回忆》(傅明鉴编)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曲目:

1.《浪淘沙》(潮州音乐 杨秀明演奏谱)2.《云庆》☆(江南丝竹 斯华演奏谱)3.《高山流水》☆(曹东扶订谱)4.《泼水》(张树德曲)

5.《蕉窗夜雨》(罗九香传 史兆元记谱)6.《洞庭新歌》(王昌元 浦琦璋编曲)7.《绣荷包》(邱大成编曲)8.《蜜柑红》(苏巧筝编曲)

9.《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 李婉芬编曲)六级曲目:

1.《高山流水》☆(山东筝曲 高自成编曲)2.《柳青娘》(潮州民间乐曲 林毛根演 李萌记谱)3.《庆丰年》☆(赵玉斋曲)

4.《出水莲》☆(罗九香传谱 陈安华记录整理并注详细指法)5.《崖山哀》(广东汉乐 罗九香、陈安华整理)6.《闹元宵》(曹东扶编)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焦金海编)8.《丰收锣鼓》(李祖基曲)

9.《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 尹其颖改)10.《香山射鼓》(曲云曲)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曲目:

1.《寒鸦戏水》☆(潮州筝曲 郭鹰传 项斯华演奏谱)2.《山坡羊》(河南民间乐曲 任清志演奏谱)3.《花灯会》(苏振波曲)

4.《粉蝶采花》(潮州音乐 林玲编筝曲)

5.《四合如意》(浙江民间乐曲 王巽之传谱 孙文研整理)6.《铁马吟》☆(赵登山曲)

7.《秦桑曲》(强增抗、周延甲曲 周望演奏谱)8.《春涧流泉》(徐涤生曲、林玲演奏谱)9.《春到拉萨》(史兆元曲)10.《战台风》☆(王昌元曲)

八级曲目:

1.《陈杏元和番》(曹东扶订谱)

2.《将军令》(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 项斯华奏谱)3.《月儿高》(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 项斯华奏谱)4.《姜女泪》(陕西郿鄠音乐 周延甲编曲)5.《建昌月》(徐晓林曲)6.《伊犁河畔》(成公亮曲)7.《井冈山上太阳红》☆(赵曼琴编)8.《东海渔歌》☆(张燕曲)

9.《四季歌》(叶申龙 霍存慎编曲 叶申龙订指法)10.《雪山春晓》☆(范上娥 格桑达吉曲)高三第一学期

九级曲目:

1.《粉红莲》(民间筝曲 杨秀明演奏谱)2.《茉莉芬芳》(何占豪曲)

3.《幸福渠水到俺村》(沈立良 项斯华 范上娥曲)4.《银河碧波》(范上娥曲)

5.《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周喆 邵光琛 李玫曲)6.《春到湘江》(王中山改编)7.《长相思》(王建民曲)

8.《草原英雄小姐妹》☆(刘启超 张燕曲)9.《林冲夜奔》☆(陆修棠 王巽之编曲)10.《黔中赋》☆(徐晓林曲)高三第二学期

十级曲目:

1.《汉江韵》(乔金文曲 任清芝演奏谱)

2.《钢水奔流》(周德明曲)

3.《清江放排》(陈国权 丁伯苓曲)4.《山的遐想》(庄曜曲)

5.《彝族舞曲》(王中山改编)

6.《绣金匾随想曲》(赵曼琴编曲)

7.《长安八景》☆(杨洁明 李婉芬曲)

8.《幻想曲》☆(王建民曲)

9.《情景三章》☆(徐晓林曲)

注:带☆的为必选曲目 一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初步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手型和基本指法(如:托、劈、抹、勾、提、大撮、小撮、花指、揉弦、上滑音、下滑音等)的弹奏方法。

2、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型、用指规律以及简单的左右手配合的小乐曲。

3、能够熟练地演奏考试所规定的传统曲目及创作或改编的曲目。二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弹奏方法、手型、基本指法进一步熟练和提高,同时应加强四点、双手轮抹及左手按变音等技法的训练。

2、演奏中必须注重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尤其要强调大指小关节的运用,并应加强左手弹奏方面的练习。

3、在风格性曲目的学习上,应着重注意培养起良好的民间音乐特有的音高概念,并尽可能多哼唱乐曲,从中感受它们鲜明的地方风味。三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在进一步巩固前两级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出音的音质、弹性及手指的独立性。

2、初步掌握摇指(包括短摇)、轮指(三指轮勾抹托和四指轮提勾抹托)的正确演奏要领。

3、加强4、7音准的训练,同时要强调校音能力的培养。四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掌握琶音、分解和弦技法的正确演奏要领,注意音色、音量、速度的统一,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重心转换以及重心转换时自然过渡的训练;摇指技法的练习应注意腕部的松弛、点的均匀以及音色的统一。

2、加强各种节奏(大、小切分节奏以及含有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等)和速度方面的练习。

3、加强视奏能力的提高和训练,演奏上要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五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基本功,同时加强摇指演奏的歌唱性、快四点演奏的速度、左右手分指弹奏的独立性及各种指法弹奏的熟练程度等技术方面的训练。

2、演奏传统乐曲,应初步掌握各流派风格、指法、演奏的特点;演奏创作或改编乐曲,应注意两手配合的协调性及音色、音量的平衡。

3、乐曲演奏时必须按乐谱所提示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及情绪要求去做,并强调演奏的完整性及音乐的表现力。六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加强各种音色变化、控制力的训练,并进行一些特殊定弦乐曲的练习。

2、学习各流派传统乐曲时,要重点强调左手韵味的特点,并加以练习,掌握其规律;演奏上必须按照其指法特点,如山东筝曲应运用大指小关节托劈,河南筝曲应运用大指大关节托劈、八度弹奏应运用剔托指法等,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准确地表达其风格特别及掌握多种演奏技法。

3、演奏中应强调力度与音色的对比、演奏的投入及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做到强而不噪、轻而不虚、快而不赶、慢而不拖。七级的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各类摇指(短摇、长摇、扫摇、八度摇、多弦摇等)、快四点、快速分指弹奏、琶音等综合技法及双手配合的演奏能力。

2、传统乐曲要求在掌握风格特点上准确、到位;创作或改编乐曲要求技术娴熟、演奏完整。

3、演奏中强调乐句、乐段的划分;气口掌握的分寸;音乐层次的安排;气息的通顺及自如运用。处理好全曲音乐语句关系及表现方式。

八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巩固并熟练掌握各类技巧,加强指力、耐力、爆发力及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强调技术的完整性及把握性。

2、传统乐曲方面要求较准确地掌握山东、河南、潮州、客家、浙江等各流派代表曲目的技法、风格特点、加花变奏及调性规律等;创作或改编的乐曲方面应注意变化音、临时升降号掌握及训练,并要求做到演奏熟练,无明显技术障碍。

3、必须达到乐曲所规定的速度、力度及情绪要求,对音乐的表达要有一定的深度,并努力培养五线谱的视奏能力。九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双手各类技巧更加巩固和熟练运用,快速弹奏时应尽量以最小的动作去完成最快的速度,并提高复调性乐曲的演奏能力。

2、掌握传统、创作或改编、移植的经典代表曲目 及技术难度较高的曲目,并进行一些新创作的现代乐曲的学习。

3、演奏中处理好左右手之间的主次关系;强调音乐内涵的正确表达,演奏上要有一定的张力,既要讲究音乐表现的细腻与夸张,同时又不能失去音乐本身的朴素与自然。十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通过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各类技巧训练,具备起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演奏能力,为进一步综合性的提高作必要的准备。

2、传统、创作或改编、移植类代表性曲目要进一步学习与积累。

3、演奏上要求做到对乐曲音乐风格、音乐形象把握的准确性,具备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第二篇: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杨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1、金蛇狂舞 聂耳曲 梁瑞华改编 2、小猫钓鱼 郑宝恒编曲 3、喜洋洋 刘明源曲

4、紫竹调 沪剧曲调 项祖华整理 5、拖拉机来了 张晓峰曲

6、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于海英改编 7、小小竹排江中游 傅庚辰曲 桂习礼改编 【绣金匾、南泥湾、扎红头绳】

二级

1、铃儿响叮当 美国歌曲 张心抚改编 2、解放军进行曲 郑律成曲 梁瑞华编曲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美丽其格曲 张晓峰改编 4、我为祖国献石油 秦咏诚曲 甘永康编曲 5、快乐的纺织工 张晓峰曲 6、嘉禾舞曲 梁瑞华移编 【塔什瓦依、蕉石鸣琴、旱天雷】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

1、喜讯 桂习礼曲 2、水乡的春天 张晓峰曲

3、敉西调 云南民间乐曲 甘永康 康纪胜改编 4、欢乐的新疆 周德明曲 5、欢乐歌 江南丝竹 项祖华整理

6、女兵,阿达丽达 墨西哥乐曲 田克俭改编 【丰收的喜悦、战斗进行曲】

四级

1、双手开出幸福泉 丁国舜曲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 丁国舜 丁国立改编 3、珠落玉盘 钟义良曲 4、渔光曲 任光曲 张心抚改编 5、大浪淘沙 华彦钧传谱 张金堂改编 6、弹词三六 江南民间音乐 项祖华整理 【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到沂河】

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

1、海岛新貌 李小刚曲 2、春到清江 刘维康曲 3、打起锣鼓庆丰收 田克俭曲 4、水乡欢歌 甘永康曲

5、雨打芭蕉 广东音乐 梁瑞华编曲 6、昭君怨 广东古曲 桂习礼订谱 7、大象 几内亚民歌 郭敏清编曲

六级

1、映山红 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2、欢乐的火把节 刘希圣曲 3、节日的天山 曹玲曲 郭敏清改编 4、茶山情 甘永康 康纪胜曲 5、将军令 四川扬琴曲牌 项祖华整理 6、龙船 张正秋传谱 田克俭改编 7、缝衣曲 越南民谣 周德明改编

【红河的春天、洪湖随想、阿斯图里亚斯的传说】

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

1、苏武牧羊 古曲 项祖华编曲 2、美丽的非洲 于庆祝曲

3、游击队歌 贺绿汀曲 梁瑞华改编 4、木兰辞变奏曲 高龙曲 5、樱花 日本民歌 芮伦宝编曲 6、柯尔克孜舞曲 桂习礼曲 【渔岛月夜、黄河颂、啊,朋友再见】

八级

1、土家摆手舞曲 王直 桂习礼曲 2、天山诗画 黄河曲 3、雪花 曹惠岚解骏曲

4、黄河随想曲 冼星海曲 许学东改编 5、离骚 黄河曲 【黄土情、山寨风情】 高三第一学期

九级

1、竹林涌翠 项祖华编曲 2、川江韵 黄河 何泽森曲 3、凤凰于飞 桂习礼编曲

4、风暴 盖扎•阿拉加曲 李玲玲订谱 【青年叙事曲、查尔达什舞曲】

高三第二学期 十级

1、林冲夜奔 项祖华曲 2、海燕 韩志明曲

3、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陈钢曲 徐平心改编 4、鸟之舞 杨春林曲 【觅、流浪者之歌】

考试要求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一级应达到手型正确,击弦准确,节奏准确能完整的演奏乐曲

二级

二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曲目在二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高一第一学期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

三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三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四级

四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四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

五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五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六级

六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六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

七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七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八级

八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应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八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高三第一学期 九级

九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应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九级考级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高三第二学期 十级

十级应达到演奏方法正确,并且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能流畅、完整的演奏乐曲,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应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曲目在十级考试标准里面自选两首。背谱演奏

第三篇:透析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题命题要求与规律1

行政能力测试题命题要求与规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高职高专类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主要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包括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用来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相关资料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等。

数量关系题用来测查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判断推理题用来测查应试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图形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常识判断题用来测查应试者是否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则、定律、规律、是否能够运用最基本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资料分析题用来测查应试者是否能通过数据、图表、文字等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关系,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思考和分析。综上所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测查的主要是与做好一般行政管理工作有关的影响面较广、稳定性较高的潜在的能力,也正是这些能力决定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结构与题型类别。

国家机关行政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数字推理与运算能力,较广的常识面,以及面对大量信息时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只有拥有了这一系列能力,并且当这些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得到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后,才能形成综合判断、组织与人际协调能力以及资料分析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

因此,最理想的测验考题应当涉及最广泛的知识,但又不依赖于具体的知识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与素质。

什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各级国家机关遴选初级公务员的标准化考试之一。在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地方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时,它与申论考试一起,构成两个入门考试的公共科目;在许多地方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时,它与申论考试和一门专业考试一起,构成三个入门考试科目(专业科目笔试的内容、方式由各招考部门确定)。这就意味着,它是公务员入门考试的“坚定成员”和必经门槛,是无论想做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还是地方国家机关的公务员,都必须参加并成功通过的一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实质是一种根据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设计、实施的综合性测评。一方面,它从多个层面检测考生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数学知识、逻辑知识、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人文知识、科技知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借助或结合知识测试,很多情况下以独立形态来检测考生的基本技能,包括阅读理解技能、辨词会意和选择表述的言语技能、理解数量关系和心算笔算的数理逻辑技能与应用计算技能、脑筋急转弯和处理考试压力的应变技能、根据形象体来辨析相同点和内在关联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像推理技能、确定事物特征和寻找事物规律的判断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界定事物和概括事物的概念形成与运用能力、根据已知因素来进行剖析推知的联想能力和形式逻辑技能、根据经验和常理来理解现实情况或过程关系的应用性理解技能和推理能力、基于历年所学所积或所见所闻而辨知某种常规信息的记忆能力和判断能力、熟悉社会运作数字和文字的数据解读能力与常规性理解能力等等。

这就是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仅是注重测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考试,还是测查能力和技巧的综合性心理测试。考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良好、全面的技能训练,才有可能成功通过这门科目的测验。从大量实践案例来看,考生要想成功通过这一测验,还必须有一个能够确保自身所储知识技能在考场中得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的基本心理保障;这个保障只要存在一定的缺陷,就可能影响知识技能的良好发挥和充分展示,进而影响到具体解答每一个测验题的质量和整个应试效果。所以说,这种测验实际上就是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很全面的一种初级公职人才考评。

其实,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是国家人事系统依法进行初级公职人才遴选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运用了心理测评理论和技术来设计考卷并对公务员候选人进行检测与筛选的笔试之一。这就是说,作为公务员入门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按照原《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暂行规定》以及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来组织实施的,具有十分突出的严肃性、专门性和权威性。

就公务员制度,特别是“凡进必考”原则探索实施十多年的情况来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一直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其基本主干却变化甚微。这说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主体部分是过硬的,有着非常显著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不仅构成了整个测验的核心基础和重要支撑,而且还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逐步成熟和稳定下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和显著功效的公职人才选拔考试形式与模式。

根据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以及相应的考试实践可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从出发点到归宿都基于用人单位在最大概念上的区别与划分。为招收2006年的公务员和其他领域的公职人员,2005年就开始把用人单位划分为两个基本大类:第一类是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第二类是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一般来说,从事政策和法规制定、检查实施、文字综合的职位属于综合管理类,机关层次越高,职位越多;而从事具体政策实施以及为机关运行服务的职位属于行政执法类。所以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取向就有一些差异。这样的划分表面上是着眼于用人单位在整个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而实际上则是根据不同单位所处位置、所担责任、所起作用和运作的基本特点而进行的。也就是说,这种分类较好地分清并把握住了两大类型用人单位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工作特点及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比以前对用人单位基本类型的划分要更切实,也更科学。

依据这一最新的划分,招考公务员人才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就相应地呈现出两大类,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二)”。两者在题型、题量和内容上也都有一些差别;而这些差别则主要表现在配套、难度、侧重点和目的等测评指标的设计和确定上。这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不再划分为A类和B类而是开始以新的面目出现,更好地发挥人才测评的作用。从已经实施的考试情况来看,这样的测验出现了新的变化,提供了公务员考试的新动向、新趋势等重要信息与提示。对此加以了解和把握,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二)”,虽然与以往一样都由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等五部分内容和135道左右的选择题构成并同样也要求在120分钟内完成,但是每年的试题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体现在测评目的和侧重点上,而且在测评内容和题型结构上乃至题量和分数布局上存在显著的差别。

从测验应用的实践和现实运作趋势来看,公务员法律法规中确立的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原则已经远远超出了选拔行政人员的范围,扩展到了党务系统和其他国家机关以及一些重要的非政府公共部门。这就是说,任何想从事政府工作或其他重要公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要经过这道门槛、接受这一测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实际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测评效能和价值的通用性考评工具,只不过仅针对和适用于录用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选拔需要而已。一般而言,这样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有如下五方面的特点:

第一,目标、功能和特性界定明确,旨在选拔公职人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考查一个人的行政管理潜在能力的考试。其作用是通过

测量一系列的判断题目预测考生在公共管理职业领域里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其实,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是为了考查考生从事公务员工作以及其他重要公职工作的一般性实力和潜能。这里所说的“实力”虽然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整个实际行政能力,但却是很好地应付并通过这种测验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即所谓的“双基”;“潜力”就是基于这种“实力”的考试结果相对于未来工作需要的一种推断性预示,而这正是潜能的实质。事实上,它的主旨就是发现和选拔那些适合从事公务员的工作、特别是政府等部门工作的人才,以充实、更新和优化公务员队伍。

第二,考试客观化、标准化,使考生得到一个较为公平的平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35题左右,考试时限为120分钟。事实上,即使要测查考生的主观态度,它也都采用客观化、标准化的试题;至于其他客观性考试内容就更是如此了。考试一律设计为考卷与答卷(即计算机机读的答题卡)分开;考卷上的考题全部设计为一个问题、四个选项,大多数是单项选择题,但在常识测验中有时则还有不定项选择题即四选二、三或四的多项选择题;考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选项序号代码上涂黑来答题。这些都极大强化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从试卷设计到评卷出成绩都是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没有直接的主观试题,极大地提高了考试的严谨性和可信度。这不仅使考试内容都依托于一样难度的考试形式表现出来而使所有考生都获得一个同等、公平的基础,而且还使改卷与考试结果同计算机结合,避免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确保了考试的客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使这种通才考试在公平、公正、客观、可信方面具有很高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第三,试卷内容非常丰富,面宽量大,知识要点很多,直接构成数量上的考试压力与难度;知识与技能结合成一体的考题,构成了需要较高智力、较大精力才能解题的考试

从历年的考试实践来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单纯的心理测验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数理计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公共管理日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或情况的资料性分析与处理能力等等。

但是,就2005年以来的考试情况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集中到五方面的内容上,这五个方面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不过,个别地方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保留着“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

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五方面内容,还是某些地方上坚持进行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其考试内容实际上都是从事公共管理所必需的最基本教育与训练,是整个行政能力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仍然可以归结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即所谓的“双基”。这样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本质上就是一种“双基”考核与测查。

第四,考试形式灵活多样,考试题型变化多样,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不拘一格,设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以拉开应试距离

从大类上看,考试形式主要有文字、图形、数字和表格等四种基本形式。但从具体种类来看,考试形式主要有知觉测验、速度测验、准确性测验、听力测验、语法测验、修辞测验、逻辑测验、词语测验、句子测验、段落测验、篇章测验、数字推理、数学计算、图形推理、机械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常识判断、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图解数据分析等。

这些不同的考试内容有不少是彼此调整和交相替换的,甚至还有一些考题会隔年再用、隔卷重用。因此,旧的考题考卷不仅能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应试经验,有助于我们摸准这种考试的脉络,而且还能给我们提供与将来考试相同或相似的考题和考试类型,有助于提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应试能力。

第五,考试结构经常变化,每年都有不同,甚至连考试类别及其名称也在不断变化

有一段时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公共基础知识并列,各自独立为一门专项考试,后来则将公共基础知识转变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常识判断;但时至今天,还有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仍然单独进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直到2001年都没有分类,从2002年才开始进行了分类。从2002年到200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A类和B类,2005年开始又将其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二)”两类。

一般来说,每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结构,均由当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大纲非常重要,决定着当年试卷的内容、题型,决定着测验形式与测验内容,决定着具体的考试内容和题型将如何组合。

事件排序在2001年前常考,然后一直过了三年,即到了2005年公务员考试中才又重新出现。机械推理则在2002年的B类试卷中突然出现,之后则嘎然而止。听力测验在2004年突然冒出,之后也被其他内容取代。片段和篇章的阅读理解一直持续了三四年,看来几乎是基本定型了,可是到了2005年公务员考试却只留下了片段或曰短文的阅读理解了。在上述各种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中,只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常识判断、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图解数据分析等算是比较成熟而定型的,但具体的题量仍然有变化;其中常识判断的变化要算最大了,不仅题量增减较为剧烈,而且内容范围也缩扩巨大,特别是单选、多选的考试形式在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出现和消失最为典型。

然而,在2006年的考试中,事件排序却又突然被类比推理所取代,而类比推理原本只是在很少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应用过。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

试中使用这一测验题型则是头一次。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卷类型,从内容和题型的组合、考试的难度和侧重点、题型和题量以及分数布局等等,都随、层次、行业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存在较大的不同。其实,在不同年份的不同类型试卷中,这些考试内容的前后排序也是不一样的,数量关系有时摆在第一部分,有时则摆在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原来摆在最后一部分或者倒数第二部分,而近一二年来却放在了第一部分;其他内容的调整、变化幅度也是很大的。

总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客观化、标准化、题量大、内容广、变化大、时间紧、答题要求高、评分现代化和分数解释科学化。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答题技巧和较快的做题速度,而且要非常熟悉这类考试,特别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四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读书报告题目和要求1

“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读书报告题目和要求 课程名称: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论文)的形式

1.论文参考题目:

主要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进行说明,可以针对所教授的各章节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选题。包括

1.模具CAD/CAE/CAM一体化相关技术(数据交换,CAD/CAE/CAM集成技术,产品数据结构,基于网络的集成等)

2.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模型数据的发展,具体应用,综述等)

3.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和发展(成形、累加、去除)

4.模具CAPP的开发和趋势(CBR/RBR/ES)

5.模具CAD的开发和趋势(造型技术的发展,二次开发采用的技术发展,特征建模中的关键问题)

6.网络化制造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要求:

1.所有的论文均需要围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或者结合某个具体的模具、进行开发或者对其支撑技术进行阐述,例如《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数据交换的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和发展》,《CBR在模具CAPP的应用和开发》,等等。

2.字数在3000字以上(4页),打印稿。

3.符合期刊论文的要求,具有以下部分:标题、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一般的引言、具体实质内容、结论)、参考文献等。

4.能够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某个关键技术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发展进行论述,内容要有衔接,条理清晰。

5.能够反映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技术特点。

6.希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论述,体现自己的见解。

第五篇:北航12年6月课程考试《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考核要求1

北航12年6月课程考试《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考

核要求

一、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25分)

答;混凝土徐变:就是混凝土在长时期和在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随时间不短增长,荷载不变而变形随时间增大,一般持续2到3年才趋于稳定,这种在长时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交徐变。

线性徐变:就是时间和变形量成正比 比例为常数C

非线性徐变:就是时间和变形量程正比 比例为某一变量

区别:收缩时在砼凝固阶段的化学反应导致的,是短期的,在砼强度达到之后就是很小了。

徐变是砼在长时期和在作用下的变形,是长期效应,其数量级也较收缩小很多。

二、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的方向如何?(25分)

答:1.存在正应力(拉力很压力),剪力两者各自形成弯矩,且处于平衡状态

2.一是可能按正载面破坏,二是可能沿斜载面破坏。

3.正载面破坏沿弯矩最大截面的受拉区出现正裂缝。

斜载面破坏是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的截面出现斜裂缝。

三、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梁上哪些位置应分别进行计算?(25分)答;1.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2.弯起钢筋玩起点处的斜截面

3.箍筋数量和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4.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四、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5分)

答:短柱是在轴力作用下发生破坏,长柱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长柱的破坏荷载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柱破坏荷载。

原因是由于长柱的长细比较大,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的影响不可忽略,加载后由于有初始偏距产生附加弯矩。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柱的计算长度和截面尺寸。

下载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筝教学计划和考试提示与要求(1——10级).txt.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