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自己活成笑话美文
夏天的傍晚,孩子的户外活动多了起来。晚饭后,我们会去小区广场散步。那天,我却发现以前是孩子们活动的小广场,有几个大妈在跳广场舞。领舞的大妈穿得特别时尚,手腕和脚踝上都戴了铃铛,跳起来的时候,“叮铃叮铃”特别好听。
她是小区里的“风云”人物,所谓的“风云”,就是常被小区里大妈们议论。
小区里的人都叫她桂姨,跟儿子在一起生活。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在中年遭遇老公的抛弃,儿子那时才初三,她靠卖水果供养儿子读书。
儿子结婚后,她转让掉家里的水果店。在儿子所住的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子,白天在小区门口卖水果,晚上就散步或者跳舞。
为什么小区的大妈喜欢议论她呢?是因为她一个卖水果的,却打扮得花枝招展。别人议论她的话,她何尝不知道,只不过她说自己这一辈子太苦了。
她爸妈为了生男孩,把她送给了一个远方亲戚家。后来,这个亲戚生了一个男孩,她在家里的处境可想而知。她的婚姻也是家人安排的。婚后,男人就出去做生意,一年才回来一趟,最后还抛弃了她和儿子。
桂姨五十岁那年,儿子结婚。在婚礼上,她对儿子和儿媳妇说:“从今以后,你们好好过。我怎么过,是我的事。”
她不想让他们背负不孝顺的名声,所以那样说,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卖水果和跳舞,是她生活里最重要的事。
在卖水果时,她会遇见一些年轻却不善于穿衣打扮的女孩,她就说:“女孩要珍惜这一身皮囊,不然多可惜。”
有一天下雨,生意不怎么好。她坐在棚里看手机。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醉汉走了过来,说她打扮得这么好看,一定不是什么正经女人,还说自己有钱,只要她愿意,不卖水果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桂姨用辣椒水喷了这个醉汉,然后把他五花大绑,拖到小区广场中间,用卖水果的大喇叭喊着:“这谁家的?赶紧来领!”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家居服的中年女性大骂桂姨是个残花败柳。桂姨突然笑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妹子,你穿成这样,难怪你家男人能看上我这个残花败柳。你的男人欠教育,不教育好,他就是别人的了。”
从那以后,小区里很多人对她刮目相看,议论她的话里,也开始有了赞美之词。她鼓励姐妹们,穿衣打扮只是为了取悦自己,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争取一个小广场,她努力了很久,免不了被邻居说三道四。不过,她微笑着说:“我啊,这辈子就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就可以了。”
小区没有什么儿童游乐设施,这一块小广场,也就是孩子们常聚集在一起玩耍的地方。现在天气暖和了,也有很多家长晚饭后,带孩子出来散步,于是,她们不同意把这里当作跳广场舞的地方。
她苦口婆心地劝:“老人白天带孩子很辛苦,晚上活动一下对身体好。你們年轻人也应该跳跳舞,就不会有什么颈椎病了。”
她“拿”下了广场,买了播放器,免费教大家跳舞,说喜欢大家一起热情生活的样子。
熟识了以后,我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她说:“笑一笑,十年少啊!”
第二篇:把自己激励成超人
把自己激励成超人
陈安之
1、成功者有强烈的动机。
成功者“热爱痛苦”
要成功就不要有借口,要借口就难以成功
2、成功者拥有强烈鉴定的信念。
他们相信过去不等于未来;他们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他们相信假设没有得到想要的,就会得到更好的。
3、成功者愿意做一般人不愿意做的事、愿意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要成功就要与成功者在一起
成功者是比对手多做一下,坚持到底的人
第三篇:把自己站成一棵树
把自己站成一棵树
周五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写我们楼门前的树,同学一听就愁闷坏了,冬天里的树有什么好写的,但是要是仔细观察,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一入冬,教学楼门前的几棵柳树就已落尽了繁华,迎着北风的呼啸,屹立成一道绝美的风景,由于教学楼挡住了冬日里的阳光,孤单的它们,显得更加冷傲,不易让人接近。于是我带着一丝感动驻足凝望这些冬天的树,它们静静地站在雪地里,皲裂的树皮如沧桑老人的手,被岁月剥蚀,裸露的枝干交相横斜,在苍茫不着一片云的天空的背景下,像高明画家笔下勾勒出的一幅简约且细条明快素描画。我悄悄走近它,很怕打扰它们的清梦,轻轻抚摸那些粗大的枝干苍劲而有力,真像伟岸的男人的身躯;那细碎的枝条纤细却不娇柔,像坚韧的女人的风骨。原来冬天的树也会如此的美!他们褪尽了荣耀,还原了本真的面目,收敛了所有的矫饰和张扬,平静而孤清的峭立在冬天里,普普通通,却卓尔不群。
在冬天里,不妨做一棵树,做一棵不断储存能量的树,在平静的外表下,生命却能不断沉淀,不断变得厚重,唯有如此,才有在春天发芽吐蕊的希望。
我校的150班韩飞龙老师十几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七尺讲台而无怨无悔,虽然是民办教师但他一干十几年,从来没有说过苦,也没听过一句累(教育局文件精神:民办教师工作十年以上,给予转正,韩老师手续已全部办完,在这里先祝贺他)。他带出的学生一届又一
届,每个学生都象是他的弟弟妹妹一样,走出后,对他还是那样的依恋。我曾经对韩老师的学生说:“给韩老师当学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时光能倒流,我自己也希望成为他的学生”。尤其他今年带的高三班,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每天早上他要求自己六点半就到校,因为他额外给学生加了一个早自习,下午自习课又去讲课,还时常找同学谈心和谈话,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个能做到这样的教师谁能不说是一个好老师呢?我相信通过韩老师的努力,明年的夏天美丽的职中校园一定春色满园。我有时站在树下,恍然间,不知韩老师是那棵树还是那棵树是韩老师。亦真亦幻已无从知晓。
冬天里的树因为无须争春,可以心无旁骛,在枯瘦的外表下,默默储存能量,一旦春风吹来,将比任何姹紫嫣红的花儿更加茁壮,甚至令人肃然起敬„„
我校另一位曹辉老师,虽性格内向,但为人机智幽默,他一直是我在年轻人中最佩服的老师,之所以佩服并不是他的机智和幽默,而是他性格的坚忍,他一毕业就来了职业中专教书,在学校里不光苦苦钻研教学,还将班级带得井井有条,课讲得也十分精彩,一走进他的办公室都会看到他坐在电脑前不是查资料就是画工程图,很少上网聊天和娱乐八卦。我每次看见他都会讽刺两句:“辉辉,快不要散点(方言,装的意思)了”他只笑笑,继续他的学习,而我也感于他的执著,悄然退出他的办公室。这几年间,他不断读书,不断自学,不断积累,不断打磨,凭着自己的韧性,考取了建筑师二级证,还能经常给建筑工地的朋友出谋划策,这和他长期学习是分不开的。
冬天的树,坚毅,刚强,也只有这样的树,才能在第一阵春风拂过的时候,就万芽吐绿,一天,就能站成一个春天,也只有这样的树,才有资格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里的树,一棵永远心怀希望的树。我站在他们面前,我想我应该也把自己站成一棵树,装帧我视为生命的教育领域„„
第四篇:学着为自己活美文
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了。
从前总想事事都周全,人人都喜欢我。现在看明白了,我也不是人民币,没法让人人都满意。你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你好;你对我假,我也不需要再把你放在心上。活得洒脱一点,别被外人的眼光绑住了手脚。
到了我这个年龄,明白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从前我总是把极大的精力放在交朋友上,总是想和每个人都混得很熟络。现在我明白了,土豆拉一车,不如夜明珠一颗。有再多的酒肉朋友,也是白搭。平时红红火火看起来一派和气,危急关头有些人原形毕露。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你才看懂了人心。
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再去追求空虚的享受。
年少的时候总是喜欢热闹,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现在我明白了,平凡的陪伴最可贵,平淡的日子最享受。心安理得,心无挂碍,这种人生最是自在难得。
到了我这个年龄,知道了身体的健康最重要。
从前总喜欢把酒言欢,尽力玩闹。总是熬夜,总是贪图一时口腹之欲,吃太多伤害身体的东西。现在我懂了,好的身体才是你享受快乐的根基。多吃健康的五谷杂粮,天然的东西最养人。要开始好好养胃了。
到了我这个年龄,谈爱已老,谈死还早。
從前爱过的人慢慢都淡忘,从前有过的纠葛慢慢都模糊。那些说不清楚的爱恨情仇,慢慢都随风去吧。有时候,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人,来了去了;情,深了淡了。这些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放手也是一种温柔。
到了我这个年龄,心累,情深。
因为走过一片泥泞的路,所以更懂真情可贵。因为见识了生活的苦,所以更明白平淡是真。日子过得再花哨,终究抵不过自己内心的疲惫。学着对自己好一点,学着清淡点过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
心只有一颗,别太累;人只活一次,要学着为自己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了。
第五篇:把自己卖给谁美文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我就把你老人家给买了吧。南泉禅师就说,你价钱给得太高了我不卖,价钱给得太低了我也不卖,那你打算怎么个买法呢?那个和尚被问住了,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南泉禅师。这是《五灯会元》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想必许多人都知道的。
故事的寓意,当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有的人是正价值,甚至价值连城;有的人是负价值,甚至粪土不如。芸芸众生,包括自己在内,谁又能真正懂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呢?对自己估价得太高了,就会自负;估价得太低了,就会自卑。怎样才算是适得其所,使自己既不自负又不自卑呢?如果稀里糊涂的,让那些不懂得自己的人买了去,要么把金子当成了土块,大大地贬低了自己,浪费了自己;要么把土块当成了金子,无形中抬高了自己,助长了自己的虚荣心……岂不都是很糟糕的吗?
在我们的身边,贬低自己或抬高自己的实例,实在是太多了。所谓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只不过就是一种说法而已。而事实上,物尽其用的又有多少?人尽其才的又有几个?如果没有南泉禅师那样的清醒的话,就是别人把自己当狗看,自己也是会浑然不觉的。南泉禅师,修炼多年的结果,便是懂得了“价值”二字的真正涵义。在一些不懂得价值的人或价值盲面前,他又怎么可能把自己合情合理地卖出去呢?至死,他也没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买主,自然也便在情理之中了。每一个时代,总有瞎了眼睛的人,把自己卖给那些瞎了眼睛的人,还不如把自己留给自己呢。至少,自己是不会把自己当成奴隶来役使,当成机器来使用,当成垃圾来处理的。
我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位朋友,非常优秀的一位朋友。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疏远了自己所热爱的艺术,把自己的身体卖给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是当牛,又是做马,整天听任那些既无德也无能、连做他的学生都不配的人使唤来使唤去。一来二去,他的身体也便很快变成了一架破机器了,浑身是病。有一年做手术,差一点儿就死了过去。我曾经忍不住对他说,你可要对自己好一点儿呀,哪怕是一点儿。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懂得珍惜了,懒得珍惜了,那谁还来珍惜你自己呢?他点了点头。可惜,他的头点得太晚了。死神早就在他的身边等着他了。只要他一打点好行装,就可以马上上路了……每次想到他,想到众多的和他的命运大致相同的朋友,我都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我没法不心酸。
自己的价值,自己知道。是用不着别人来糊弄自己的。知道了这一点,也便知道了“识者分文不取,不识者万金不卖”的道理了。就像梵高,他把自己卖给了艺术,他向艺术索取过一丝一毫吗?就像克尔凯郭尔,他把自己卖给了上帝,他向上帝要求过什么吗?就像罗密欧,他把自己卖给了爱情,他向爱情提出过什么过分的条件吗?显然,都没有。因为他们生命的价值和信仰的价值是完全等同的。如果不等同呢?假如梵高把自己卖给了商业,克尔凯郭尔把自己卖给了魔鬼,罗密欧把自己卖给了绝情呢?还会有今天的梵高、克尔凯郭尔、罗密欧吗?肯定是不会了。爱一个人也好,爱一份儿事业也好,爱一种梦想也好,只要是真心实意地爱,就是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送给他,为他殉葬,也是无怨无悔的;相反,就是拿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去的。生命无价啊。
把自己作为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都是对上帝的杰作的亵渎。别人不尊重自己,那是别人的无礼,倒也罢了;自己不尊重自己,那就是自己在犯罪,自己做自己的罪人,不可饶恕了。别人和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都和自己做对,那自己还活着干什么呢?
适逢其会,是自己的幸运;适获我心,同样也是自己的幸运。毕竟,幸运者的份额是十分有限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无不梦想着成为上帝的宠儿。不能成为上帝的宠儿,可能是自己的错,也可能是别人的错,时代的错。别人错了,时代错了,自己也跟着错,就是错上加错了。生错了时代,就和卖错了地方、卖错了对象差不多,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了,为什么还要再去雪上加霜呢?
思量着,把自己卖出去,并物有所值,名有所归,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