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难逃不掉美文
我的实习工作是业务员。
公司对外宣称是教育文化公司,说白了就是销售高中复习参考书。业务员星期天提着厚厚的样书出差,去公司给分派好的城市,然后周五回公司,周六汇报一周的业务情况,周日再出差。
刚开始觉着工作很好,不用花自己的钱就可以去很多城市,在列车上看山峦起伏,看江河入海,正好圆了自己旅游的梦。可现实是提着很多样书,背着一包换洗的衣服,车上要时刻看好自己的东西,根本没有心思看风景。到站下车,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找宾馆,运气不好的话,夜里才到站。黑漆漆一片,没有一个认识的人。
除去这些不说,做业务就得看人脸色,我曾经被客户扯着衣服赶出来。我一度以为这辈子的眼泪都会在这份工作中流完。两个月过后,我就有点坚持不住了。每天早上在宾馆醒来,看着外面的光亮透过窗户射进来,心里总有个声音说:不高兴的一天又开始了。
辞职的心思越长越大。就在这时,我碰到了一位叔叔。说是叔叔,他却比我爸爸年长几岁,当时这样叫,不过是为了讨好他。
我到那所中学的时候正值学生上课,本想趁着人流混进学校,没想被门卫一声:“你是干什么的?”给叫住了。我马上堆起笑脸说:“叔叔好,我是XXX公司的图书销售员,来咱学校给老师送几本样书。”
门卫高高的个子,整张脸黝黑,说:“学校有纪律,不准外人入内,尤其不准推销书和招生人员进入学校。”
每天被人拒绝,我也没有心思再和门卫叔叔纠缠,索性坐在门卫室里休息。无事做便给同事打电话。
“喂,我是祥云啊,你那边怎么样?”
“我还在宾馆睡觉呢!”
“睡觉,开什么玩笑,赶快去跑业务,要不待会公司那边打电话查岗怎么办。”我又好笑又生气地催她。
“爱咋办咋办,受够了,我要辞职!”这话一出,电话这头的我就愣住了,各种委屈涌上心头,眼泪应景地涌在眼眶里。辞职,我们都想辞职了。
挂断电话,我用袖角擦擦眼角的泪,低着头,摆弄手机链。门卫看出我的异样,主动和我搭话,“看你年龄不大,还没毕业吧?”
“没有。”我声音闷闷的。
“一个小姑娘,这么大老远地跑来不容易啊!”门卫说。
实习之后,受的苦流的泪都不敢和爸妈说,怕他们担心。或许压得太久了吧,听到不容易三个字,我竟然带着哭腔和这个第一次见面,并且把我拦在门外的门卫诉起苦来,说自己受过多少白眼,说自己说了多少好话,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说自己想辞职。
门卫坐下来,点着根烟,脸上挂着淡淡的笑,那不是嘲讽的笑,也不像是鼓励的笑。他不插话,就一直让我说。
我说完过了一会,门卫才用慢悠悠的口气说:“我女儿比你大不了几岁,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我和她妈都觉得挺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也不用出力气,可是她不乐意,说太清闲,生活没意思,辞职,跑去三亚旅游。可是旅游完回来,还不是得挤在人才市场里。”
我不知道对于大学生这种浮躁的工作态度该作何辩解,捋了捋头发,不接话。
门卫也不在意,抽口烟,朝我倾倾身子,接着说:“你还年轻,吃这点苦怕什么,不努力不拼搏,以后会后悔的。现在遇上的困难,以后还会遇上,逃是逃不掉的。”
逃是逃不掉的——六个字窜进脑子里,现在的困难,以后不管以何种方式,都会再一次摆在我的面前,逃不掉的。打实习以来所有的委屈与泪水在这一句话面前都找到了意义,心中对于未来的困惑也豁然开朗。
门卫看我还是不说话,以为我还在难过,笑笑说:“好了,小姑娘,今天破例一次,让你进去,但你送完书就快出来,要是让领导看见,我的饭碗可就丢了吆。”
出乎意料,学校的老师们态度很好,说书不错,会考虑。我心情愉悦,乐得走路都连跳带蹦的,出校门时,笑着和门卫说再见。门卫挥着手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终于明白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是逃不掉的,迎上去,解决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第二篇:与困难掰手腕美文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
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来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茫茫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本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那个村庄。
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能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发着呜呜的怪响,毫无遮拦地穿透父亲的衣服,深入到父亲的骨髓深处。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父亲牵着骡子,明明知道已经迷路了,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他知道走下去就能活下来。然而那一次,命运好像偏偏和他作对。车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雪窟窿,父亲爬到车底下,清理了积雪,自己帮着边辕,狠命地吆喝着牲口,一连试了几次,车就是出不来。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
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父亲说,他当时冻得瑟瑟发抖又筋疲力尽,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
第二天天亮,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
以后,父亲偶尔说起这事时,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
第三篇:青春逃不掉的颠沛流离散文
前几天正月十五,庆幸那天白班,又赶上第二天是星期六,所以一个挺放松的姿态来迎接最后新年的这一点气氛,毕竟第一次自己以这样一个身份在外面过节,那天自己买了点东西看望一下爷和奶,晚上去了大哥家,因为那天是他和嫂子领结婚证的日子,之后就这样伴随着满大街的硫磺味和漫天弥漫的雾霾一路走了回来。
晚上街上的人很多,卖花的,放烟花的,气氛很热闹,但似乎和自己毫无关系,一路满脑子想的都是时间过的太快了,感觉时间流逝的速度远远不只有自己年龄上增加的一岁,好像昨天还背着行李上大学,今天就已经回不去那个放浪不羁的时代,去年还在家过元宵节,今年已身处异乡,这种滋味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吧,只不过自己早了点。
记得当初学校正是招聘季,各种企业,好的不好的该来的都来的,其实自己是一个处在安逸环境中久了就觉得有种很强烈罪恶感的人,毕竟这样一个年龄,拿着家里的钱,什么没学到在这过着自己都觉的奢侈的生活,不如赶紧就业,没必要在这混下去了,室友劝我用不着急,会有更好的企业来,可自己这样一个性格是容不得任何人所谓的忠言逆耳的,当时恨不得一个月一千块钱的工资我都要去的情形,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这个,直到现在。
其实现在仔细想一下当初这么着急的出来,也不是很后悔,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和人生观不同吧,想太多也是没有用的,第一次参加工作,一帆风顺的那是家里有人的,身处这样一个没人没背景的环境中,只有提前出来锻炼自己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当给自己的一个历练,苦也好,累也罢,起码努力的坚持一下,之后再回头看看自己你肯定回很佩服自己的。
离开学校至现在马上一年了,少了点当初的锐气,多了些话题感,我们的话题变得庸俗了,我们要的变得实际了,以前1000块钱过得有滋有味的现在3000块钱眼睛一争一闭就没了。以前我们牛逼闪闪心心念念憧憬的事情直到经济独立了依然没有实现,很多梦,耽误了很多人剩下的往往不是还做着梦就是不甘心醒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余地往回看,无论如何,过去已然成为过去,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对于今天和明天来说,昨天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多意义的。这场青春,终究的那么颠沛流离……
第四篇: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美文摘抄
1996年,我从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中专毕业,去了湖南经视。我梦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待10年、20年……拿下这个称号。
我刚进这个电视台时做剧务。现场两百多个观众,每人都有塑料袋,我负责录节目时往观众席发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都会偷着乐,因为我知道,发放不完的面条可以带回家。
后来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的观众朋友讲一些笑话,活跃气氛、带头鼓掌。那时,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记得有一次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这儿哪来的现场导演?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
“把手伸出来。”我心想,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我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投入,鼓掌多么卖力。”
不久,我当上了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台里面做内部晚会,有人提议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让他去试试吧。当时有个节目《真情》,台长就问主持人:“让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又问了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能让全场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回首每件事情,都是我内心已经认定的,而且这么做特别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不如往昔,摄像不是以往熟悉的,化完妆之后,总觉得自己的黑眼袋比平常要大很多,抑或今天的嘉宾、台本或是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如意时,我就告诉自己,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一定要学会很好地忍耐,对特别尴尬或者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
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度过困难,你有了度过困难的智慧;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情绪,既然都知道最终结果,我们何不欢欣雀跃地朝着那样的归宿去,因为我们心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美好。
叔本华说过:“如果你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不管怎样,我们还这么健康,还能够这么自由地呼吸、鼓掌,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即使你有一天经历了所有的东西,你觉得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的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有可能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苦难,我们应该怎样用微笑去面对它。
上天递给你的东西,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没有必要高举过头,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目的是让你的身心更坚强,双臂更有力。当有一天他馈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就能接得住。
第五篇:后大学时代——逃不掉的考研总结
后大学时代——逃不掉的考研总结.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后大学时代——逃不掉的考研总结
by 和风
我们这群大四的可怜孩子,逃不掉考研就业这一关。
街舞比赛湖北赛区在中南开赛时,我和妮子一起去当得观众拉拉队,一大一小孩的话曾让我有种老人的感觉。大四似乎就该和种种娱乐绝缘,既然考研还这也看那也瞅的,不说对不住自己,貌似也误导了某些对大四人有强烈好奇心的学弟学妹。
又如我们班集体买票去看《色戒》,一个认识隔壁班娜娜的学弟很是不解:你们都是考研的吗?言下之意是怎么考研的人还来看电影。娜娜说:呵呵,我们这一块都是考研的来着。五班的都笑了。
只想通过以上两例,说明考研的人也是人,大四的人也是人。
具体到个人,我决定考研比较晚,是在实习了两个多月之后,顺便去华东政法研究生校区买了历年考题,回武汉的火车上告诉自己:考就考贝!
暂别亲爱的室友和熟悉的宿舍,搬到东林外庐。同时,在新图书馆一楼开始朝九晚十的自习生涯。后来,妮子说老图有位子,就将自习阵地转移到这个公认的考研自习“乐土”。这样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
不知道是我心态真得好,还是出生牛犊不怕虎,抑或是麻木了,除了看书,心情也没有多么巨大的波动周期。但是累是肯定的,所以我不清楚现在适不适合写总结。
妮子,眼泪和小胖坐我旁边。天冷了以后,就很少看见眼泪了,妮子强点,后来我也冷得经常往文泰跑。
小胖是金融学院的男生,比较沉稳得一个人,还经常讲讲笑话,比如说什么去导航听课因为比较胖所以位子吃不消之类的。
斜对面的男生估计是个烟酒男,一次竟然在自习室里抽烟,周围人都闻到烟味了。那时我刚过去,不好明说,就暗示眼泪,男生说可能会好点。眼泪说了下,那男生也就灭了烟。可是第二次的时候,眼泪不在,妮子也不在,我索性写张纸条:不知道你对面坐得是女生么?谢谢!他接到我纸条,冷冷地哼了声,掐了烟。那天中午吃饭时,他带进来一盒饭,还故意有气似的问:请问,我可以吃吗?我只是让你不抽烟,又没让你连饭也不吃。所以我偏偏故意回敬:没看到我要走吗?等我出去再吃吧。哈哈。据妮子说,后来在民大考场遇到此男,就冲他笑了笑,此男依旧是冷,反问:有什么好笑的?极品~
复习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专业课+公共课,我想任何经历过得人都了解,可是过程中的细节,却是个人冷暖自知的。
比如我和妮子吃完午饭,总喜欢去西苑买点喝的。绝大部分时候我会买杯红茶,或者铁观音,偶尔的烧仙草;妮子喜欢来点柠檬水什么的。这是一天中比较轻松的时候。
也许不是真得喜欢喝什么,只是很享受这种短暂离开老图,出来放风的感觉。
个人体质比较弱,到了晚上,明显的就开始能量不足,注意力不太能集中。能否考上研,靠得不光是坚持和学习,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就以锻炼身体为借口,到操场上恶跑几圈,让身体的疲劳来释放精神的匮乏。
最考验人莫过于考研那几天了。武汉普降大雪,从未有过的大雪,开始我们还比较新鲜,到最后不行了,一边看着漫天大雪一边发愁。
1月19日,考试第一天,早晨起来一拉窗帘,呆了。赶紧收拾了双棉鞋出去打车。一路摔倒的人不断。民大都是考外校的,大家到得比较早,可是学校不开各个教学楼的大门,所以你就会看到一大片可怜的学生簇拥在雪地里,都冻得瑟瑟发抖。
不用说,最后一个小时我基本上都在发抖,冷滴...中午小龙和小兵给我四个考外校的娃送来了干袜子和饭菜,感激涕零啊~这种温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第二天就有经验多了,就是专业课容量太大,我最后算了算,那一天写了大概八千字。连监考老师看着都好奇:你们几个究竟考什么学校啊?怎么从头到尾都没见你们抬头。
呵呵,结束了。半年来就为这两天。也没心情欣赏如诗如画的民大了,一个人就往回走。这一路心情已化作最美的彩虹,驻足天空。
谢谢伍洲,谢谢妮子、眼泪和众多研友,谢谢寝室姐妹,感谢关心和支持我的每一个朋友。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
复试归来
和风
复试完,也不想多停留,还是回学校!
华东政法大学的复试占300分,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一起算起来排名,按排名决定最后录取,前60%的人可以拿公费,学费7000(自费的则一万,且没有每个月大概250元的补助)。复试时,英语听力50分,口语50分,专业笔试100分,专业面试100分。听力特别差的需要提前多练,差距主要拉在专业面试。有的人初试也许成绩中等,但是如果复试表现好,仍然可以上华政的公费。
英语听力占50分,都是选择题,听之前最好浏览下题目。我是听了没什么感觉的,有人说比六级听力稍难,有人说介于四六级之间,不过尽管大家都说听不懂,最后还是会有人听满分(承认吧,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英语口语也是50分。这个就比较搞笑比较个性一点了,我的自我介绍还没说完,老师就问:你怎么提高英语口语啊?我刚开始编织美丽的谎言说我每周都去参加周五的英语角,正准备拓展一下就被打断:恩,可以走了。
有些女孩穿得好看点,老师就问:说说你这件衣服哪里买的?
...让人昏厥!
还有人被问道:你为什么考华东政法;谈谈你的家人;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基本上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口语流畅一点的,一般时间就短,不过还要注意发音。如果口语不是很好的人,最好能以幽默一点的方式和老师交流。我们的口语被安排在河东教学楼。
专业课面试还稍微有点气氛,六七个老师坐在里面轮流提问,分组按成绩来,第一组一般问一个问题,第二组两个,第三组三个,我呢,处于要提问四个问题的那一组,还有一个死亡之组第五组。其实,有的时候分数差别很小,比如我们那一组20个人才相差3分,这个时候就是看命啊...嘿嘿,开个玩笑。
我们前面的人都一个个脸色惨白的出来:天哪,真恐怖!
是啊,不恐怖那还叫专业面试?七七八八,稀奇古怪的问题都有,反正复习也没什么用,还不如镇定一下,准备临场发挥。
烟台大学一男生问我:你是中南过来的?那你可要小心了,去年一武大女生被问哭了。本来我还不紧张,听他那么一说,心里咯噔一下,对啊,华政和中南都是政法类学校,但是我是不会给中南丢脸的!
一女生说她对trips有研究,马上一个男老师就用英文跟她谈trips,她疯了,出来后告诫大家小心啊小心。
前面还有男生被问到信用证例外的例外,闻所未闻的题目。现场于是一片恐怖气氛。
哎,终于轮到我了,冷静!面试时要带上本科生成绩单和自我介绍。所以平时没事一定要好好考试,提高自己的平均分,老师们还是喜欢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的;自我介绍很重要,老师一开始往往会根据你的介绍问问题,我在制作自我介绍的时候,页眉页脚还特意编辑了一下,页眉用的是华东政法的校训和校徽,页脚用的是他们的英文校名。也许一个小细节会将你区分出来,既然是可以加深老师印象的,就不妨一试。
面试时,老师们既没有刻意为难我,也没有特别优待我。首先让我口头自我介绍,我就简单两句就说完了,老师问我有没有发文章,我说没有(很多学生,即使不为保研,也会发文章)。后来,差不多一个老师一个问题,从我的论文开始,让我谈谈对协议管辖的看法,我有点小紧张,不过还是完整的回答了问题。后来看到我的实习经历,又问我相关的问题:渣打汇丰银行在这一轮次级贷**中损失很大,请问下,你知不知道影响次级贷**最重要的一个制度呢?幸亏我猜对了:资产证券化!另一个男老师问我:要约撤销和要约撤回的区别,我也答对了,基础知识很重要,至少就我自身经历而言是这样的,前沿问题你不会老师可能会原谅,但是基础知识没掌握则会造成很差的印象。然后,又问了下可撤销的要约可不可以撤回,这些都是《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说是民商法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也不能肯定不可撤销的要约是否可以撤回,但是前面回答了撤销和撤回的区别,旁边一位曹建明的女博士好心提醒:你就说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就行了。我于是鼓起勇气说了一句让大家都哈哈大笑的话:既然撤销不等于撤回,那么我想,不可撤销的要约就是可以撤回的。
最后,我小小声明了下,考研时武汉的恶劣天气,然后准备退场。一个老师给了评价:表现得不错,可以走了。
我觉得面试学生是可以引导老师问题的,比如说有个女生拿着自己发表的论文进去说自己对这方面有所研究,于是老师就只问这方面问题。还挺聪明的。但是这个宁波大学的女孩是第二年考的,因为害怕被问到太偏的问题,她进去后竟然说:老师,我对国际经济法其实是不敢兴趣的。呵呵,害得她出来直后悔说见鬼了。我认为,一定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如果一切准备到位,你说不定可以和老师谈笑风生!我进去后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往国际金融投资方向发展,老师后来也会问这类问题。
好多英语强人,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看错了,不少人英语75分以上,好几个80分往上的。
最后,发布些小道消息,在他们本校考和在外地考,还是有区别的,不排除某些牛人在哪都能拿高分,但是前面几组的大部分都是他们本校的。但是,进入面试就是个人造化,他们本校的一女生很有可能被刷掉。研究生学院院长找到本科生学院院长吼:这些本科生都是怎么教的?
公费小悬,但是老师面试最后评价是:不错!
恩,没有给中南丢脸!
回武汉罗...(希望本帖对以后要考华政国际法的同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