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遥知马力杂文随笔
高三那段时期,最强压。不是受不了那么多作业,是心里反抗。
厌恶枯燥的重复。厌恶像一个机器。厌恶这样的人生。没有一点获得知识的快乐。没有一点感情地生活。不知道这种日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找不到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如果仅仅是别人这样做我也要这样做。
一直在这种状态下好久。最开始还挣扎痛苦,后来感觉越来越没意思,就这样吧,不就是学嘛,我不要心地每天这样过就是了,变成机器就是了。
有一天晚自习回宿舍,跟爸爸通话,我从宿舍到宿舍外的楼梯,冷冷地说,我不想读书了。我爸停顿了一会儿,电话那头很热闹。隔了一会儿,电话那边的喧闹渐渐远去,他用很认真的语气问,为什么呢?
我说 :“就是不想读了。”
“你这样说一定是出于什么原因嘛,说说看,为什么不想读了。“
“没意思。” 我还是冷冷地回答,“ 反正就是…没意思。“
我不知道怎么描述那种心境,像一潭死水,压抑的死水,里面的生物都因为缺氧而死掉了。对人、对自己、对人生、对这个世界,都不再有波动,觉得怎样都无所谓。好坏不重要,成绩不重要,别人的期待责备也不重要,自己的心和感情也不重要。
但是我什么都没说。我说:“我想去种地。”我跟我妈也这样说。她每次都很激动地说:“ 你会种地吗!你以为种地容易吗?“
最后我爸说的什么我记不清了,但是他没有责备或嘲笑我。我只记得他说了一句“我听你讲的,给我的感受是你内心很挣扎”,一瞬间,我眼泪突然就涌上来了。
第二天依然冷冰冰地去上早自习,语文老师突然把我叫到阳台,说看我状态不好,我说没有啊,其实心里是有点吃惊的。两人聊了好久,一直是她在问,一点一点把我的心打开,第一节课都打铃了,她还让我去办公室坐,接着聊。就是在那间办公室里,我长大以后第一次嚎啕大哭。那段时期以来一直压抑许久的感情一下子全都爆发,像决堤的洪水,终于奔涌而出,我想克制,想让自己哭得不那么丑,想让自己平静。
可我根本挡都挡不住。我稍微觉得自己可以冷静一下,马上情绪更汹涌。
那是我觉得人生最最最脆弱和无助的时候:我在这个世界上,可是谁也帮不了我。我被打趴在地上伤心痛哭,没有人可以拉我。
我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战士,每次被打倒我都告诉自己要站起来,可是每次站起来都要花很大的力气,一次又一次被打倒,我觉得好累啊。我就想趴在地上,不想站起来了。”
数学老师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突然对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战士。打倒了,没关系,继续站起来。” 他笑着讲的。我平静了一些,但还是感到很委屈。
“好了,把眼泪擦干,去上课。”他说。
我努力平复心情,确定可以正常回到教室。刚好下课,我埋头径直往座位走,结果在中途撞上了张婧玥。她看到我,立马正色问:“ 你怎么了?”我看都没敢看她,匆匆忙回了一句“没什么”,情绪又开始控制不住。好不容易才凭凑好的盔甲,感觉一下又被撞碎了,只觉得好倒霉好无奈,想赶紧走。
那个时候就像一条落魄的鱼,不想碰到任何的同伴,急于找一个地方,独自安静地待着。
于是一个人跑到厕所,在终于只有自己的空间里,彻彻底底完完全全毫无保留地痛哭着。我打开水管就站在那儿哭,张婧玥一路跟在身后,只是默默地站在身后看着我。我看见她的目光,却没有办法回应。
两个人就那样站到上课铃响,我说“你回去吧,我没事。” 她还是站在那儿,说: “xxx的课,不着急。”我洗了把脸,镇静许多,听到那话就笑了。
无论隔多久,我都记得彼时她无声的静默。在最最最丢盔弃甲和崩溃无助的时刻,永生都难忘的就是数学老师那段话和张婧玥的守候。后来我在办公室看见另一个男生也在跟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流下眼泪,才感慨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心里难受。
毕业后,偶然从妈那儿得知那次语文老师找我是他们的请求。“你不知道哈?是我们让老师跟你聊一聊的。”我说难怪,这么多学生,她怎么突然就偏偏注意到了我。
我的父母总是这样,嘴上不说,尤其是我妈,对我总没什么好话,但其实默默地做了很多。我知道的。就像好多次在我睡得模模糊糊的时候,他们都会给我盖被子。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他们并不关心我的感受。只按照他们的想法要求我,从不问我怎么想,为什么那么想,从来不问我快不快乐。其实我一直都不快乐的。
但现在回头,他们只是很小心翼翼又不动声色。
写这个不是要诉说什么,或是忏悔,只是最近感受到学业的迫切,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必要的知识要学,因为自身不足又还有很多要补,过去和未来突然都凑紧到当下。感慨即使我对自己要求已经那么低,还是离研究生的最低标准差了十万八千里,真的觉得不是自己智商不够就是资质愚钝。否则怎么可能到现在了,认真写个东西还能写成这个屎样。学术之路真是漫漫长。
但是吧,有时候就是较真。比如我都觉得我不行,但是我死也要死在我行的路上。到底行不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那个牛劲!就是要去拼一拼!要有那个意志。资质不够,精神来凑。
人活,不就活一精神吗?
于是就想到高三,再困难都困难不过那段时期。如果在你最软弱的时候都曾经再站起来过,那就不会再有什么能将你打倒了。慢一点没关系,只要坚持,路遥才知马力。
但是那个时候的那种状态是值得每个人注意的,对于找得到生活意义并且每天都享受生活的人来说,我们并不很关心那些在生活里挣扎而每天都迷惘、愤怒、压抑、颓丧的人的死活。每个人看起来都好像一样,身边的孩子也看起来很正常,可是谁知道呢,他内心里有没有悲伤,他快不快乐,他讨不讨厌自己,他对这个世界满不满意,他的心还在没在跳?
不管怎样,问一问总是好的。
虽然很多时候,我并不认为我真的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但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诚恳真挚,默默守候,总有一种会有用的。
第二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
第三篇:一条路杂文随笔
公司“退城进园”搬迁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新园区,虽然大家对搬迁工作早就有了准备,但正式确定了搬迁日期,又适逢年关,各项事务冗杂,不免显得紧张忙碌。
市区到新园区有班车往返,单程大约一个小时。
每天早上,闹铃要较之前提前一个钟点,才不致贻误班车,谁愿意将暖被里的酣梦截短一个钟头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哪家公司会录用傻子呢?
清早从家里出门到班车站点,有两条路线选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以脚力来计,大致相同。
更愿意走东面,迎着晨曦。
天还没有大亮,沿街的门面大多没有开张,早点铺已开始营业。虽是一条小街,吃食却颇为丰盛,当地特色的道和顺的大包子、老东门糁汤、谢家馅饼;外埠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南京灌汤包亦是顾客盈盈。我习惯自己在家里做早点,所以从未进去过哪一家买过什么,但那热气腾腾的香味与店家一大早热气腾腾的勤勉总是让我感到亲近与踏实。
大悲庵颇有些历史,那灰墙朱门锁着我无尽的好奇,却从未踏进去看过。逢初一、十五,庵门早开,一清瘦尼姑在阶下清扫,看上去年龄不大,薄唇抿着并无表情,一位年长的尼姑整理着安放在庵门外的香火摊,香烛火纸一应俱全供香客选购,回转身又将一侧的一副一米多高的金属支架往前挪了挪,近前看时,上面红纸黄字“外香莫入”赫赫醒目。安放妥当,那老尼便满意的坐在摊位后面,像守护她的信仰一样守护着她的生意。
会通桥下的河水早已冰消雪融,翠碧的绿波映出岸边萌动的春柳。每天和榆叶梅打着招呼,花苞却紧敛一如美人不说话,才仅仅隔了一个周末呢,再去看时,枝头繁花已烂漫到难管难收。
河边的小公园简静安适,虽有不少早起晨练的人,却并不喧闹,连那太极音乐都极轻缓柔和。不知何处来的一泓泉水,由假山处汩汩流着,激荡出碎玉般的声响。三足亭对着有两丛绿竹,在这轻寒料峭的春晨,那扑人眉宇的浓翠赶走了因早起而滞缠的一点儿困意,生命原是如此清朗,于无声处,那苍郁似暗含了动人心魄的力量,使懦者立弱者强的的力量
惊蛰过了,白昼渐长。倘若不加班而又没有塞车,回家总不致太晚。
小街比早上要热闹的多。日杂店里灯火通明,那些杯盘碗盏在灯光的映照下像重新刷了一层釉色,光洁照人;竹编的笸筐紧致细密,又轻巧又扎实;胖墩墩的钢筋锅,似乎在盘算,揽一怀暄软的大白馒头该是多么可喜……陶瓷的砂锅、香椿木的擀面杖、石雕的蒜臼子......都是过日子所需,价钱也都不贵,却自有俗世的清洁朴实。
花鸟鱼虫市场就要准备打烊了。店家招呼着最后一批顾客,马上就收摊了,价钱好商量,四条锦鲤个头可真是不小呢,收50块钱再送一包鱼食儿,着实够划算,买卖双方都喜笑和气约定下次再来;隔壁关在大铁笼子里的哈士奇可不知为了什么不满意,蹙着眉仰着脖子高声叫嚷;猫儿要柔顺的多,间或优雅地坐直了身子,不屑的四下望望,又蜷缩了身子,不声不响;花店的门虚掩着,营业已移到了室内,玻璃窗里的绿叶红花热情的招邀,我闻到了晚香玉的味道……
这世上有没有完全相仿的两条路呢?我不知道,但一生中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给我好奇,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新鲜激起我的探索,在这普通的街,我只是尚葆有热情来爱这当下的一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路呢,或长或短或曲或直,一马平川要过跌宕坎坷也要过,一路风霜磨砺了耿耿之心,不妥协、不怯惧,顺天应时是对岁月的步步礼让。
每天,都含着笑意,在因缘的变化中顺应、无憾、欢欣,相信在每条路上,都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第四篇:存在杂文随笔
我不存在于此。
不,不是说没有存在,而是存在不在此地的意思。
通常的,我们会认为,存在即身体的存在。只要身体在这,你就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一种,是认为,存在不单指肉体,还指人所留下的“痕迹”。例如文字、事业、别人的脑海等等。
但是我、我找不到我的存在。
我能感受到它依旧“存在”着,但是、找不到。
我的存在,不曾于此处停留。不曾与我所知道的地方停留。
我所知道的,是另一个“人”的存在。
情感、朋友、亲人……
那是另一个“人”的世界,另一个“人”的存在。
我的存在似乎在更下面、更深处的地方,在那片黑暗里蜷缩着。
我知道找到它的方法。
对啊,我知道。
我知道的。
毕竟我的存在是在……
啊呀,不可说之地。
第五篇:静音杂文随笔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滴,滴滴答答的已经沉吟了一天。
滴…滴……答……答……
我很喜欢这样的天气,天空是纯明的,空气是脱俗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沉静。
我躲在暗沉沉的、时刻预示着可以睡觉的房间里,却一点睡意都没有。我盯着清澈的水流看了好久,终于还是把眼睛移回了电脑桌面。电视里还是熟悉的剧情,看得多了,便觉人生不外乎这几种,你的,我的,他的……都没有什么区别。你羡慕他的乖巧听话,他羡慕你的处事决断,你说他拥有名车豪宅,他念你一世真诚幸福……我们都想当然的忽视我们所拥有的,却一不小心就总是羡慕别人的人生。短短的一生,哪来那么多抱怨啊?
冷眼观看别人为了一些小事针尖对麦芒的时候,总是觉得特别搞笑,至于吗?至于吗?生命那么短,还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吵闹?可是,这样的思想也许只会是在我们冷眼旁观的时候才会有的吧,你不是当事人,你怎么去了解他真实的委屈和痛苦?我从来都不喜欢评论别人的是是非非,但我有自己的是非观,我只希望我身上不要发生我认为非的事情,那就ok了。
身边的孩子已经入睡,安静的,睡得特别甜美。我看着他,就是看着一个小精灵。他是我的侄儿。好多亲戚朋友说你一个未婚的女孩为什么要帮弟弟带孩子,你不觉得很累吗?你不觉得会影响你的生活吗?也许,在大家眼里看来是。但在我看来不会。也许,最初,我也会觉得好累,因为感觉手忙脚乱。自己一个人,当然会很轻松啊,但是,习惯了以后发现,有时候,大人和孩子呆久了,不是孩子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孩子。你喜欢他的纯洁,可爱,喜欢他简化了你的思维,喜欢他带给你的无限乐趣。我的侄儿最大的不乖,就是他不喜欢学习,给他买的所有的学习用品,他到处乱扔,为此,我也确实苦恼了一阵,但细想孩子嘛,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也就慢慢对他没那么严格的要求了。我希望在潜移默化中让他爱上学习吧!这小子不喜欢学习,却对穿着特别感兴趣,他不喜欢的衣服绝对不穿,而且我还意外的发现,他不仅对自己的穿衣打扮讲究,还要评价我。昨天我换了一套衣服,他突然就哈哈大笑,然后说,“姑姑,快把这个衣服脱下来吧,不好看!”。他总喜欢跟我抢东西。比如,我看电脑,他也要看电脑,我刚拿起手机,他又跟我抢手机。不过,他抢不过我……哈哈哈哈!我特别欣慰的是他在幼儿园学会了许多夸赞人的话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孩子话还不多,但我能感觉到他在一点点的进步。当然,作为姑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于我自己呢?其实我也很迷茫,我有时候好像挺满足于现状的。觉得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工作,生活,不争不抢,一辈子也就下来了。有时候呢,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应该不止于这样……
我害怕孤独,但是有时候又渴望孤独。就像现在。其实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我来说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把想象描述出来也不是难事,难的是我渐渐的不愿再写我心理的活动。一辈子,真的就这么一眼万年吗?
苍穹之下,阴云密布,是天暗了,还是黑了?宿舍更暗了。我不愿意开灯,并不是我有多节约,而是,这样的意境真心不错。我喜欢冷色调。
孩子还在睡梦当中,窗外雨并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我的思绪却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