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共5篇)

时间:2019-05-15 12: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

第一篇: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

要不是12岁那年打错了针,聋姐一定会出落成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漂亮姑娘。聋姐小时候的那种聪明活泼、伶牙俐齿的形象现在早已荡然无存。聋姐常常是一个人孤独地行走,有时走在马路上,后面的汽车不停地鸣笛,聋姐就是不让路,因为她根本就听不见。

聋姐毕竟是个女人,是女人也就有女人的想法。每当村里有女孩子出嫁时,聋姐虽然听不到迎亲时那悠扬的唢呐声和欢快的鞭炮声,但她能从人们的笑脸上感知到喜庆,从新娘子的羞涩中感知到幸福。

聋姐回家后缠着妈妈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要出嫁。

淑英嫂这才发现女儿长大了,真应了那句老话“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

晚上,淑英嫂把女儿的想法跟丈夫树墩说了。树墩叹了口气说,哎,是该给女儿找个婆家了!树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揪住他心的是,谁会娶自己的聋女儿呢?

淑英嫂说,我看还是找孙二婶去说说吧,孙二婶做的媒说一家成一家。

孙二婶果然有办法,三天后就带来了喜讯,神仙寨有个叫南强的小伙子,比聋姐大8岁,由于家里穷至今还没说上媳妇,只要不出彩礼,他愿意娶聋姐。

我们不要男方一分钱的彩礼,只要对我女儿好就行。淑英嫂托孙二婶再去跑一趟定下来。

南强来了,和聋姐见面了,俩人都同意了。聋姐拿出一大袋喜糖见人就发,嘴里连声说,吃糖,吃糖……

出嫁的那天,身穿大红袄的聋姐满脸都是笑意。

原以为女儿出嫁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没想到心还是牵挂在女儿身上。树墩和淑英在心里默默祝福女儿将来幸福。

聋姐每次回来,淑英嫂就问她,南强待你怎么样,树墩怕女儿不明白,还把这句话写在纸上,聋姐看了后说,他待我很好啊。树墩和淑英嫂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转眼3年过去了,3年中聋姐的肚子毫无动静,南强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南强办了一个山货营销公司,收购山里人采集、种植的山货销往城里,纯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很受城里人欢迎,南强公司的生意很好。

南强有钱了,有了钱后的南强西装革履派头十足,人们不再叫他南强而都叫他南总了。人们发现南总和公司里一个女孩打得火热,女孩长发飘飘,清纯漂亮。南强经常带着她外出,用南总的话说叫公关,叫开拓市场。有人想告诉聋姐,可是给聋姐说,她也听不见。看到南强经常与那女孩出入宾馆饭店,人们还是不忍心让善良的聋姐蒙在鼓里,有人就写了一张纸条给聋姐,把南强的行为告诉了她。

聋姐看了纸条后没有人们预想的那样惊天动地地发作,而是紧咬牙关,一言不发,双手捂着脸蹲在了地上,好半天才站起来,泪流满面地默默向家里走去。聋姐扑在床上嘤嘤地哭。聋姐很喜欢南强,但聋姐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配不上南强,当初要不是南强家里穷,也不会娶自己这样一个聋女人的……

聋姐想了很多很多,南强说话自己又听不见,成天除了睡觉有身体的接触外,没有一句言语上的交流。聋姐更恨自己肚子不争气,如果能为南强生个一男半女,也能拴住男人的心啊,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聋姐想通了,也不再哭了,她决定等南强回来直接问他,如果南强的确已经心在其他女人的身上,自己就主动离开。

南强回来了。聋姐说,有件事我想听你的真话。南强似乎预感到聋姐已经知道了他的事,南强用力地点点头。聋姐把她知道的事很平静地说了出来。南强闷头抽了好半天的烟后,找来纸笔,写下了三个字:是真的。

聋姐在流泪,聋姐接过笔在“是真的”三个字旁边,写下了一行字:我们离婚吧,我不想再拖累你。

南强怔怔地盯着那行字,又瞪大眼睛看着聋姐,他有点不相信。他在心里曾经盘算了好长时间,怎样把聋妻请出家门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南强与聋姐离婚了。

聋姐在心里还是默默祝福南强能与那女孩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南强出事了。南强在外出销货的途中出了车祸,南强的双腿被齐齐地轧断了。南强的天空一下子由阳光灿烂变成了凄风苦雨。发现自己没有了双腿后的南强歇斯底里地痛哭,在南强悲痛欲绝的哭嚎声中,那个漂亮女孩断然和他拜拜了。南强几次想到死,但没了双腿连死的办法都没有。南强每天躺在床上痛不欲生。

有人说南强这是坏了心思抛弃聋妻的报应,他们把南强的事告诉了聋姐。当聋姐终于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时,聋姐号啕痛哭。聋姐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决定:和南强复婚,照顾南强的后半生。

树墩和淑英嫂也支持女儿的决定。

聋姐来到南强的床前。聋姐什么也没说,就那样扑在南强身上放声大哭。

没腿的南强在心里向聋姐跪了下去。

第二篇:(###事迹材料)他心里时刻装着百姓

他心里时刻装着百姓

——记***市信访局局长、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主任***

2004年8月,时任***市政法委副书记的###被组织上委以重任,同时兼任市社会调解中心主任,一年后,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被调任***市信访局局长。5年多来,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把心血和汗水真诚地倾洒在调解和信访事业上,代表市委、市政府,为来访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每天,从早到晚,他读来信,跑机关,下乡镇,亲临‚第一线‛,多方调解。信访涉及的问题很多,诸如房改、拆迁、下岗就业、困难补助、宅基地纠纷、计划生育、工资待遇、医疗费报销等错综复杂,他不厌其烦,主动协调,能解决的就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诚恳地与来访人员作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怨无悔地书写着一个信访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的百姓敬他、爱他,称他是‚***的张云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上级组织也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5年,***市信访局被省人事厅、信访局授予‚全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2006年,###个人荣立苏州市二等功,2007年,被苏州市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08年,被江苏省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情系老百姓

甘为连心桥

###与调解、信访工作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缘‛。2004年1月,###调任***市政法委副书记,甫一上任,他就接到创建‚平安***‛的重大任务。###通过充分的调研,从***的实际出发,向市委提出了‚大防控‛、‚大调解‛两手抓。其中的‚大调解‛就是调解老百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成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着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的设想很快得到市委领导的赞同。2004年8月10日,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调解中心从综治、司法、信访、公安、国土、农工、建设、环保等17个政府职能部门抽调了21名人员常驻办公,此举可谓顺应民意、贴近民心的‚大手笔‛。但是谁来担任市社会调解中心主任这一职务呢?这份工作整天面对的将是骂声、哭声、吵闹声,可能是一张张愤怒、愁苦的脸。领导信任的目光盯着###,###感到了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这样,###兼任了主任这一职,心甘情愿地当上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2004年8月,###刚上任,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市政府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规划建设梁丰生态园。可生态园工程建设两次开工,都被拆迁户阻止。拆迁户情绪颇为激动,眼看矛盾愈演愈烈。

建设梁丰生态园是利民的好事,可让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农民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付出也是巨大的。###没有‚打官腔‛,而是走到百姓家里,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提出的解决二环路以内的孩子就学、建设村民公益房、审计拆迁补偿资金三大问题给予一一回应。他满怀深情地对拆迁户说:‚你们提出的孩子就学、审计拆 迁补偿资金的问题,我们马上着手解决;要求造村民公益房,这个建议是好的,但新区建设中没有这个规划、况且新区里边已没有空地来建造公益房,这要请广大拆迁户予以理解、谅解。希望村、镇在今后的村庄拆迁改造中予以考虑安排。‛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说得群众心服口服。

没过几天,###就协调了多个部门,解决了这些拆迁户孩子的就学问题,并安排了财务审计。老百姓看到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心也宽了,情绪也平和了。半个月后,梁丰生态园再次开工,工地上没有了以往推推搡搡的吵闹声,只有推土机欢快的轰鸣声……

###常常对调解中心和信访局的同事说,对上访百姓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和耐心,要理解群众,他们心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冤屈和疾苦,是不会找政府的。

不当“二传手”

善做“解铃人”

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信访量也呈上升势头。###常常想:‚既然党和政府委以重任,就应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群众解难。尽心尽职,不能只当‘二传手’。‛

前年下半年,***市一家大型集团企业与一日资企业发生纠纷,日资企业的领导找到了调解中心。原来,该企业租赁着这家大型集团企业的厂房,但是却迟迟交不上租金。日资企业提出缓付,而该集团公司却拒不答应,于是引起了纠纷。

这一纠纷属于一般的合同纠纷,按说不在调解中心的处理范围。但是他想,解决好外资企业的实际困难,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亲商 形象。他不怕麻烦,当起了‚娘家人‛,把两方公司的代表都请到了调解中心,一方面帮助日资企业迅速物色好新的厂房,另一方面请该集团公司暂缓催收房租。在###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协议,一起本该要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的案件终于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市***镇有一个信访老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农村实行口粮田、责任田分离时,村里没有把责任田分给他种,而是给了别的承包大户,他一直心存不满,多年来上访不断。前年,镇村对苏虞张公路沿途村民住房统一进行粉刷见新,他认为粉刷打乱了他的改建计划,要求给他的房子‚恢复原样‛或者予以赔偿,真让当地的村干部哭笑不得。矛盾得不到解决,他就不断上访,甚至干扰起市委领导的正常工作。后来,这个难题又交到了调解中心。

接手这一‚老大难‛问题,###没有草率处置,他一次次耐心地倾听这位‚老上访户‛的倾诉,从他切身利益出发,帮他提出符合情理的处置方案。谁知,这名‚老上访户‛情绪天天变,在他这里答应得好好的,回到村里和村干部几句话不投机又把协议推翻了,如此折腾了好几次。但是,每一次,只要他来找到###,###都亲切耐心地予以说服教育,直到他心服口服为止,终于,真诚和耐心打动了‚老上访户‛,一个棘手的难题又得到了解决。

诚心察民情

真心解民忧

信访工作既要让群众满意,又要为基层单位解决问题,使两者达到‚双赢‛。###经常告诫信访干部要‚怨声、骂声、赞扬声,声声入耳;急事、难事、容易事,事事要办。‛ 前年5月,江阴一位70多岁的老妇找到了###,她一开口语气就很冲:‚你是一把手吗?我只和你们的一把手谈。‛

原来,这位妇来反映的是关于他夫家40年代末建造的两间房子被镇上拆除后,没有得到补偿的问题。而拆除房子的问题已经是9年前的事情。那是晨阳镇当时开展大环境整治时,集中拆迁的一片破旧、废弃的老房子。他们家的那2间老房子,因为她的公公、婆婆都早已过世,房子年久失修,东倒西歪,也在拆迁之内。当时拆迁只是安排村民宅基地另行建房,对拆迁户也没有什么拆迁赔偿。几年来,这位老妇四处上访,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面对这个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陈永祥没有推诿。第二天,他就去了市档案局,亲自查起了档案,终于从一大堆档案里,找到了该幢房屋解放初期留存下来的档案资料。

没过几天,这位妇女又登门造访。这次,###交给她一份土地证的档案资料,她看后,脸不知不觉地红了。原来,房屋土地所有权证上的名字是她婆婆后夫的名字,而她以前口口声声一直说房产证是她婆婆前夫的,而且,她所说的住房面积也不准确。面前的#局,心却如此之细,让她顿感钦佩。

最后,在###的多方协调下,这名老妇终于拿到了1万多元的拆迁补贴。多年未解决的难题得到了解决,临走之前,这名老妇感动地说:‚你这样热心为我们办事,真是好人呐!‛

为切实解决信访老户的难题,2006年8月1日,***市信访局出台了《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聘请了30位由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政法工作者、基层群众代表组成的信访事项专职听证人员队伍,保障了重大疑难问题听证活动的公正与公平。这其中也凝聚着###的一份心血。

为民舍小家

奉献见真情

‚干信访工作,心里要永远装着老百姓。如果不把工作做好,就会凉了他们的心,党和政府的声誉就会受到损害。‛这是###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在###的办公室里,经常预备着一些方便面,这些都是为那些饿着肚子来上访的困难群众准备的。‚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不止一次地对信访干部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他们排忧解难。

2005年,**镇一村民在港丰公路发生车祸不幸身亡,因肇事车辆逃逸,被害人家属的权利得不到维护,死者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父母找到了陈永祥。按说这起事故算不上工伤事故,只能算是意外伤害,但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怎样得到保障?###心里很沉重。他邀请交巡警、民政等部门一起来商量解决的方案,最后,在政府的关心下,这对老夫妇很快就拿到了10多万元的救助金。看着老夫妇千恩万谢后离去的身影,###心里一阵欣慰。

调解、信访工作任务重,人手少,加上信访的突发性、无序性,每天,###总是早早上班,很晚下班,平时根本没有节假日,甚至三更半夜还要出去处理突发事件。遇上集体上访,他总是亲自到现场处理,有时会被情绪激动、不明事理的群众谩骂。人非圣贤,偶尔他也会觉得辛苦,觉得累,但是一想到那些上访群众,看看他们艰 难的生活,他便又抖擞精神,奔波在调解的第一线。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执著地走在调解、信访第一线,及时化解、处理了大量的集体上访、缠访、积案,他用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挚诚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三篇:香港脚百姓故事

大三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对手,中文系登台演讲能跟我有一拼的唯独只有阿进一人,阿进团支部书记,而且两次演讲都跟我并列第一。辅导员说:“将来留校或者分配工作,演讲比赛成绩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那时候虽然读大学了,人还是比较天真,所以把辅导员的话听得很认真,阿进无形中就成了我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团支书),我很想收拾一下他可惜找不到机会。

学校大学生集体宿舍落成以后,总务处安排两人一间寝室,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跟阿进住一间寝室,原因很简单,就是阿进是香港脚,奇臭无比,闻着恶心,也不能让阿进一个人一间寝室,辅导员陈老师就找我谈话说:“你们俩住一间寝室最合适,水平相当,爱好相同,你又是学生会主席,总不能因为一些小事给学校造成麻烦吧?”

我对臭味更加敏感,闻了香港脚的臭味我吃不下睡不着,当然不想答应,可是架不住辅导员陈老师的思想工作,而且我觉得这也给我一个收拾他的机会,就勉强答应了。

阿进一搬进来,我就跟他约法三章:第一,晚上睡觉前必须用柠檬酸洗手液洗脚,驱除臭气,鞋袜晚上睡觉时放置在窗外;第二,每天早上往自己的鞋子里倒一些白酒,把学校附近山上的黄金叶摘几片夹在脚趾缝里,以减少臭味;第三,我如果忍不住拿你的香港脚开一个玩笑不允许发火。

阿进态度诚恳说:“你说的三条我保证做到,只是我本来就是山里的人,那里满山遍野都是黄金叶,我怎么不知道黄金叶有如此功效?”

我说:“你才读了几本书?生活知识丰富着呢,你哪能什么都知道?”阿进便不再言语,两个人在一个寝室住着很长一段时间也还相安无事。

有一天下午自习,既没有导师又没有辅导员,同学们各自找一些书看着,许是闲来无事,阿文凑过来问我:“大刘,你跟阿进住了一段时间,他的臭气没把你熏晕啊?”

我说:“阿进那是与时俱进,人还在山里脚已经进了香港,属于走在时代最前面的人,向他学习还来不及,哪里就能晕菜?”于是大家都笑了,并且阿进的外号——香港脚就在这一次玩笑中正式诞生了。阿进因为我有言在先,虽然极为不满,但终究没有生气。

不久,阿进物色了外语系一个女孩梅思思,那个女孩文静漂亮,因为想在外语系获得演讲名次,就让阿进帮着写演讲稿,再翻译成英语,一来二去就跟阿进挂上了。

那天,我正在寝室鼓捣一大推化学药品,梅思思突然进来了问我:“大哥,阿进在吗?”

我不经意地说:“你找香港脚呀?不知他臭到哪里去了。”梅思思也不回话扭头走了,晚上阿进回来就冲我发火:“大刘,你也太不够哥们了吧?怎么能当着女孩说我是香港脚?你不就是嫉妒我演讲稿比你写的好?太小心眼了吧!我忍你很久了,不要当我乡下人好欺负,我还跟你说,这件事我跟你没完!”

第二天辅导员陈老师就找我谈话:“团结同学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我跟说吗?我听说你给同学取外号,挑拨离间人家女朋友关系,这性质是很严重的!”

我说:“陈老师,你这有些小题大作吧?人家都不跟他同住一间寝室,我给您解决了难题,怎么能说我不团结同学呢?他自己有一双香港脚,同学们喜欢这么叫他,他自己也答应,怎么能说这个外号我给他取的呢?另外那个女孩来问我时我也是一时没留意随口一说,根本就没有有意为之,况且我正在为他研究洗脚的药水,估计以后他的香港脚就能得到彻底治疗。”

陈老师终于被我说服了,问我:“你研究的是什么药物?”

我说:“硫酸铜加高锰酸钾食盐纯碱溶液,把臭脚在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涂抹达克宁,再在脚趾缝里夹上黄金叶一次就能治愈香港脚。”

陈老师问:“真有这么神吗?我也是香港脚,久治不愈,其痒难耐,如果有效我一定好好感谢你!”

我说:“感谢那倒不必,为人做一点好事罢了。”

后来,阿进终于治好了他的香港脚,对于他那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感惭愧,对我说:“大刘,以后没人会再叫我香港脚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说:“阿进,你说反了吧?你现在是成是败呀?”

阿进一想,哈哈笑了,毕业以后我们谁都没有留校,不过阿进在社会上混得很好,如今已经是副处长了,每当说起那一段生活感慨不已。

第四篇:伤疤百姓故事

教室黑板边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有巴掌那么大,学校让后勤人员给补上。市级文明学校评估小组马上要到我校检查验收,学校又叫师傅用白色涂料把所有的教室粉刷一次。在雪白墙壁的映衬下,原先墙上的破洞却有点显眼,像一个伤疤。让师傅再粉刷一次,还是那个效果,只好不了了之。

就在大家紧张地准备迎检工作时,我们班墙壁破洞的位置上不知被谁用刀子给刮了,粉刷上去的涂料不见了,露出黑黑的一面。我很生气,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这种随意破坏公物的现象不马上制止,不正之风的势头就会上升。我不动声色,明察暗访了几天,却没有丝毫线索,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我揪出了“作恶”者。

那天,我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处让学生用“像”来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几句话后,我又指着墙上的破洞,让学生说在雪白的墙壁上这个破洞像什么,我想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有的说像眼睛,有的说像一朵花,有的说像癞皮狗身上的伤疤,还有的说像一粒老鼠屎掉进锅里……

同学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也丰富多彩,多数人的意思是说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个破洞是不好看的,我要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在我想对大家表扬一下时,一位同学又抢着回答了一句。

“老师,它像李小鸣手上的伤疤。”

全班哄堂大笑,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抬头望了一眼李小鸣同学,发现他脸色苍白,看人的眼神有些躲闪。

下课了,我把李小鸣请到办公室。他把手藏到背后,嘴里结结巴巴地说:“老、老师,墙壁上的破洞不是我刮的。”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更有底了。我轻轻的拉过他的手,然后卷起他的袖子,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整条手臂伤痕累累,已经暗淡下去疤痕盖着新的伤疤,有的伤疤上还渗出血水,那些覆在上面的疤不知被谁揭掉。拉着他的手我心痛得掉下了眼泪,连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是爸爸打的,爸爸要求我每次考试都要上90分,差一分就要打一下,上一次考试我只考了78分,爸爸就用鞭子打了我12下,说这样我才能长记性。我又问他墙上的破洞是怎么回事。他说,我讨厌伤疤,每次爸爸打我后,结了疤,我都会想办法把它揭掉,我不想让同学笑话我。我看到教室粉刷后的破洞像一个伤疤,就想用小刀把它刮掉,没想到却变成那个样子,其实我是想让我们的教室更好看一点。

我愤怒了,一边打电话给他的爸爸,让他马上来学校一趟,一边想办法安慰他,说老师知道他从来就是个好学生,老师不会怪他的。

他的爸爸诚惶诚恐地来到学校,我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了一顿,然后才从教室的破洞说到孩子身上的伤疤,暗示孩子再这样下去心理可能要出问题,接着又向他讲了如何教育孩子。整个谈话足足用了两个钟头。最后,他的爸爸感激涕零地向我保证,今后再也不打孩子了。

星期六,我自己花钱请来了泥瓦工,把整面墙壁翻新了一遍,墙上再也见不到那个疤痕了。

第五篇:花生米百姓故事

那是十年前我上幼师时候的事了。幼师班全是女孩子,个个漂亮又多才多艺,自然都是各自父母心中的宝贝。每次假期返校时,她们的提包里都被父母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食品。

有次国庆节后,菲从家里带了瓶花生米。装花生米的玻璃小瓶十分精致,油炸的花生米挤在里边,粒粒饱满滋润,看上去很是诱人。在众人的赞叹声中,菲将那瓶花生米放进了寝室唯一张书桌的抽斗里。

中午放学的时候,花生米不见了。

很简单,花生米不见了。

所有的人都努力在替她寻找。虽然寝室是在一楼,但窗户紧闭,并没开过的痕迹,显然是寝室的某个人拿的。寝室门上的钥匙每人一把,因此七个人中有六个人是怀疑对象,除了菲。

菲很难过,呆呆地坐在床沿,喃喃地说:那些花生米是我妈妈一颗一颗剥出来的,用油炸时还被嘣出的油星烫了手背,抹了好多牙膏呢。

我很理解,菲不是心疼那瓶花生米,而是为尚未仔细品尝这份母爱而伤心。

我义愤填膺,站在寝室门口大声说 :“真是家贼难防!”正巧隔壁寝室一个同学经过,随口问:“你说什么?”我气愤地说 :“我们寝室出了小偷。”

那天夜晚上自习时,我去晚了些,进教室门,但见全班同学都奇怪地注视着我。我摸摸自己的头发,又看看自己的衣服,疑惑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听见有人说:“ 嘿,还真的若无其事呢!”敏感的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将一个好朋友拽出教室,逼她告诉我怎么回事。她冷冷地推开我的手:“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大家都这么说,如果你没偷,你为什么那么急于向人表白呢?不是心虚是什么?”

我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盯住自己这个朋友,心里无限悲哀,泪水淹没了我的眼睛。

我没法解释。我知道,我越解释,别人越肯定是我偷了花生米。

可是我真的没有碰过那瓶花生米啊。

日子在吹拉弹唱中悠悠滑过,大家渐渐淡忘了花生米的事情。可是在我心里,却成了挥之不去的隐痛。在早上练功的时候,在跳集体舞的时候,在练大合唱的时候,甚至在打开水的时候,这种痛都可能不期而至,让我想将五指伸进胸膛,把自己的心脏揪一揪。

我一直等待那个真正的小偷来证明我的清白。但她没有,直到毕业也没有。

我不知道她的心里有没有过自责和挣扎。但我知道那件事情改变了我。从那以后,我对很多事情变得冷漠起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了潜意识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原则。

莫管闲事,少说闲话,直到今天。

下载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难言之隐百姓故事

    邬总经理有难言之隐后,害怕出差了。不得不出差时,害怕住宾馆了;不得不住宾馆时,害怕那电话迟迟不来。那电话一夜不来,他一夜辗转难眠。什么电话如此要命?嗨,难言之隐。好在除他之外......

    麋百姓故事(★)

    1998年,阳春三月。小麋鹿新奇地睁开了眼睛,它没有看到自己的母亲,母亲因为难产已经去世。小麋鹿第一个看见的是丁玉华。丁玉华是中国著名的鹿类专家,自从20年前保护区成立,他就在这里工......

    媛百姓故事

    参加工作,第一个认识的女同事就是媛。媛属于那种超时代的才女,或是背离时代的才女。她人挺漂亮,喜欢穿牛仔和长统皮靴,体态婷婷,性格豪爽,但略微有神经质,唐诗宋词无不精通,日语更是......

    骗术百姓故事

    小李不到三十岁,头顶就出现了巴掌大小的不毛之地,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小李很焦虑,买了很多药,讨了不少偏方,可效果不明显。一天,小李在办公室和网友聊天。忽然,“当当当”门被敲了......

    走马观花百姓故事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在我们这个镇子上,离我家不远的街上有一家绸布店的刘老板,连到生了八个女娃儿,想到自己这万贯家财冒得个传后的,硬是不甘心。老两口加起油,鼓起劲,都快到......

    手铐百姓故事

    杜新文带着儿子穿过候机大厅,在海关闸口站住。闸口那边就算是出国了,杜新文只能送到这儿。他还有很多话想跟儿子交待,可想了又想,该交待的一路上似乎都说了,他只能弄个欲罢不能的......

    在夜壶里过日子百姓故事(5篇)

    在夜壶里过日子是古代民间骂人的一句话,意思是——你是个“鸡儿”。夜壶是古代民间的内外釉质的陶瓷便溺器皿,形状像一只乌龟,没有四脚,内空,顶上有一个提把,另有一个壶嘴,冬天夜晚......

    中秋农事的百姓故事(共五则)

    一香喷喷的月饼纠缠着田野里庄稼成熟的芬芳,沁人心脾,鼓捣得周身全是透彻的喜悦。又是一个天上月儿圆地上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又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夜间的田野别是一番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