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直面挫折》教学反思
巧妙运用教学机智,创造赏识激励的课堂氛围
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巧妙的运用教学机智,才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和处理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给学生创造赏识激励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上《直面挫折》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事先做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问卷,由教师统计整理,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然后我运用了故事导入。
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聪明的驴》
很久以前,有位老汉家里养着一头驴。有一天,老汉牵着驴驮着东西去赶集。不幸的是,半路上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枯井里面,怎么也出不来。老汉看到驴悲哀的挣扎,决定忍痛让驴“安乐死”。于是搬来一篓篓的沙土往井里倒下,开始的时候,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便发出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叫声。后来,令人奇怪的是,驴安静了下来。不久,却没有再听到它的声音。结果……
请发挥你的想像,猜猜这头驴最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用“猜”而不说“想”或“思考”,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冷门迭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又填了几铲土之后,农夫往井里看了看。他见到的情景让他惊讶不已。
驴对砸在背上的每一铲土做出了非凡之举:它把土抖掉,然后往上走一步。随着农夫不断往驴身上铲土,驴不断把土抖掉,再往上走一步。很快,农夫惊呆了——驴迈出了井口,欢快地跑了出来!
老师:驴最后转危为安,生活中的挫折就如同这里的土,各种各样的土,会往你身上铲,从井里出来的办法就是抖掉身上的土,往上走一步,我们的第一个困难都是一块垫脚石,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放弃,就可以像这头聪明的驴,抖掉身上的土,从深井里走出来。(谜底的揭示不落俗套,既有心理活动描述,又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当中来,使学生从故事中联想到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驴的聪明,也使学生让感受到自己碰到困难应该如何处理。)
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
师: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呢?
学生回忆挫折:老师提问,A你面对的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B当时心情怎么样?C你最终有没有战胜这个困难或挫折?(如果战胜了,如何战胜的?)(取材身边的事例,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感受自己做学生的神圣和乐趣,课堂再次进入高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师:刚才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战胜挫折的经验,有的同学(讲述)自己挑战挫折最终失败的经历,看来同学们的挫折经历还是很多的,生活中挫折是普通存在的,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名人是如何应对挫折的。人生于世,挫折难免,对于我们来说,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下面请看两个故事:(课本65、66)残疾姑娘小丹和美国总统林肯战胜挫折而成功的事例。(通过两个事例让学生明白,挫折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促进人成长的必然因素。我们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才能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这节课由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参与到其中,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参与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曾有过不理想的教学生成。如:在上《保护个人隐私》这节课时,我感觉这节课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是实效性较强的一节课,可是不是很理想。首先,我用一则新闻“某人的邮件在网上被晾晒长达23天之久”作为导课,启发学生思考,引出隐私权的概念,再者以小萍的故事为线索,将她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遭遇来引导学生学习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落实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然后,我找了几个例子,如:“小丽:小萍,你这件衣服很好看,是什么牌子的?多少钱买的?“小王:这是我妈妈单位里分的笔记本给你一本。哦,对了,你妈妈在什么单位啊?”“啊,你胖了,你现在体重多少啊?”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用意是这些都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不经意会犯的错误。而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属于个人比较隐私的问题,最好是不要轻易问别人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一看到材料就议论开了“我也是这样的”、“这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议论,我一阵窃喜,看来学生有共鸣了,课堂的高潮马上就要来了。谁知还没有等我窃喜完毕,问题来了。课堂开始不受控制,很大一部分的同学对材料中的做法都持赞同意见,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学竟受到底下很多同学的“围攻”。我慌忙再做解释,想把学生的想法给压制下去。但学生并不买我的帐,等我总结归纳完毕,底下的讨论并没有就此结束。“说一下父母单位有什么关系?这就侵犯别人的隐私了吗?”……为什么学生会对这一问题持这么激烈的态度?不是已经选取了学生典型的例子,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了,但为什么上课的效果会比第一次更糟?是啊,在中国这个社会里,问一问别人的体重,问问别人父母干什么,工资多少,虽然是涉及到了别人的隐私但是中国人的习惯不就是这样吗?如何真正去区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隐私?界线在哪里?好象不是一节课的时间所能讲清楚的。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效果却很差。从学生的身边入手,想法是对的,但问题是切入点找错了。并不是只要是学生身边的事情都适用,就是最佳的教学资源。有时候学生的课程资源并不适用,因为材料选取的目的性不是很强。这节课学生反应很热烈,但好象并不是真正由于课堂内容激发起来的热烈,仅仅是为争论而争论。在整节课中,没有真正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爆点。隐私权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学生会表现得无动于衷?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隐私权的重要性始终没有突现出来。如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权利,需要“激动”什么,当然可以“无动于衷”,可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隐私权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可惜在一节的上课过程中没有显示出来。
良好的教学机智是我们教师必备的素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开放,我们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这一素质,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培养良好的教学机智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真心热爱教育、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生,勤于思考、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
二、坚持以人为本,挖掘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
三、从教材中精心提炼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聚焦点凝结在这些内容和问题上,并使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提炼课堂生成。
四、学会创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败和不如意的地方,不要因为有困难我们就怕。相反,我们要敢于在教学中有适当的创新,同时也应善于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使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总之,新课程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呼唤教学机智。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学艺术。
第二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直面挫折教学设计 粤教版
6.1直面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战胜挫折的关键在于自己对待挫折的态度,尤其是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真正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2、能力目标:理解掌握挫折的两重性,挫折对我们来说不一定都是坏事,并懂得适当地结合生活实际,懂得面对挫折时能转化为积极的心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人生。要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正确看待挫折,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活动过程】
教学导入:(课件展示:2008年大雪灾图片)
同学们,你们了解2008年大雪灾的情况吗?请你当一名小记者,给我们报道在这场冰雪灾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学生可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讲解)
从同学们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2008年的这场雪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难,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感到天气寒冷之外,还感受到了“风雪无情人有情”的深厚的情感。看看这些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们,看看风雪无阻坚守在岗位的供电工人,看看这些抗灾救灾的热血男儿,我们不难看到他们在与困难、挫折做斗争时的坚强,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无论是名人、伟人,还是平凡的人都有可能遭遇挫折,而且有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那么,什么是挫折呢?我们为什么会遭遇到挫折呢?面对挫折,人们会有哪些不同态度呢?由此又会产生哪些不同的结果呢?这就是我们在第六单元第一课“直面挫折”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一、请大家阅读故事,再猜猜故事的结尾。(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发言,学生可能会回答蝴蝶会自由自在的飞走了)
大家的愿望总是美好的,都希望蝴蝶能自由飞翔,可是很遗憾。那只蝴蝶却早早死去了。问:为什么蝴蝶会早早死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爱心
用心
专心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奋进。人只有经过挫折磨砺,才能提高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才能走向成功。
二、要得到成功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练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挫折?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q0-~_Mba0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我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干扰,遭遇失利与失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碰钉子”。“碰钉子”之后,自己的目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感”。同学们,我们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天灾人祸和人为因素。前者指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后者个人因素。
三、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说说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受挫经历,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回想一下当时你的选择。(学生就这个问题充分地发言)
四、挫折是人生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在遇到挫折时,有些人会做出我们不想看到的结局,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向挫折屈服。但是另一些人在面对挫折时却是另一种态度。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是选择了发愤图强之路,一个个奋起与人生的逆境抗争,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最终迎得命运的青睐。
强者的生命赞歌:邰丽华、乙武洋匡、赵晨飞的事迹。挫折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但也能他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迈向成功。说明挫折具有两重性。他们战胜挫折的事例说明:一个人遭受挫折的打击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地战胜它,就可以战胜挫折、取得出色的成绩,就会获得智慧和成功。可见,挫折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爱心
用心
专心 2 `~@ K
五、教师提问,学生活动:通过上述人物的感人事迹一定触动了你的心弦。那么大家说一说,挫折和逆境在什么情况下能使人走向成功,在什么情况下导致失败?
(教师总结)当挫折和逆境出现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些人向挫折屈服,有些人勇敢的战胜挫折。
六、学生活动:畅所欲言
面对乙武洋匡和晨飞他们那坚定的眼神、坦然的笑容、自信的话语,你有什么样的心里话对大家说一说?(学生充分发言)
七、通过学习了邰丽华、乙武洋匡等人的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把这种态度用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用行动去证明战胜挫折的决心。学生活动:大家来讨论
当我们处于下列情形时,该怎么做? 1.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2.当我们遭受疾病的困扰时 3.当我们与别人相处不融洽时(学生讨论并回答)
八、巩固练习
1、由于身材不高,不能如愿当飞行员,造成这种挫折的因素是:()A 自然因素 B自身因素 C 心理因素 D学校因素
2、“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这表明()A 人生的道路如同顺风行船
B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苦难和挫折 C 普通人会遇到挫折,而伟人则不会 D“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九、课后作业
请你写出一些有关于战胜挫折方面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并谈谈它们对你的启示。
十、框题小结:今天学了什么
爱心
用心
专心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管是凡人还是名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1、什么是挫折
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难免会碰钉子,碰钉子之后就会产生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所谓“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产生挫折的原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3)自身因素
3、直面挫折的态度
(1)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乐观、自信、勇敢)(2)畏难止步,向挫折屈服(逃避、掩饰、屈服)
十一、诗歌朗诵《当挫折来临的时候》(学生齐声朗诵)
十二、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整堂课的结尾。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场景为背景(与第一张幻灯片形成对比),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战胜挫折之后就是阳光,就是强者,就会成功。
课堂感悟:人生的路途,遥远漫长,有时崎岖难行,有时平坦宽敞。有时风雨连天,有时花香遍地,有时欢乐,有时忧愁。抱着信心,纵使曲折幽径,万丈雄心谁能阻?怀着希望,我们应该相信,不论风雨多大,乌云多密,它们终归会过去,曾经被它们遮住的阳光,依旧灿烂。让我们做勇敢的人吧!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爱心
用心
专心 4
第三篇:直面挫折
直面挫折
一、什么是挫折
有人说挫折是考试分数让自己失望,挫折是一个好朋友背叛了自己,挫折是亲人永远离自己而去,挫折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挫折是人生旅途上的坎坎坷坷,伤痕累累。但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导致其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
二、挫折的类型
学生的挫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学习中的挫折。学习中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挫败感。我的一个学生,她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每天每时每刻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痛彻心扉,但片刻也不敢停下来„„”学习上的挫折是学生的主要挫折。
2、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与人交往的需要、归属感(组家)和渴望关爱的需要得不到满
足。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知如何把握与同学交往的分寸,同学之间很容易闹矛盾,为交不到知心朋友而倍感凄凉孤独;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不能融入集体而迷茫;还有的与老师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这些足以让学生有挫败感。
3、自尊性挫折。自尊性挫折是指中学生希望得到尊重认可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4、兴趣性挫折。中学生大都有很多兴趣,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内在。但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或父母老师的不理解不支持,使自己的兴趣无法达成,从而也有挫败感。
第四篇:直面挫折
4、直面挫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准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正确看待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应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能力:
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并懂得适当的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识: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战胜挫折的关键在于自己对挫折的态度,尤其是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真正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
游戏(进化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系的体会。
1、人生难免有挫折 ①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②挫折的产生
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有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产生挫折感。
例如去年有很多地方遭遇洪水和干旱,农民颗粒无收;工人因工厂关闭而被迫下岗;一些同学因成绩不好而被困扰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了解身边的常见挫折)
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并举例说明。(提示:答案当然不是这样,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名人、伟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如张海迪(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体育健将),郑智化(歌手)等。)
介绍张海迪和桑兰的人生历程及其相关图片。(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现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在全国性运动会上曾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美国治疗期间,以“桑兰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2001年1月14日,桑兰接受申奥形象大使聘书,成为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因此,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不可避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挫折呢?
③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包括干旱、洪水、地震、海啸、台风等;同步地展示干旱、洪水和海啸的图片。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得快,可以预测和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但也不是完全能够避免。
第二、社会因素,包括恐怖事件、战争、社会**等;展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图片;战争给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打击是最严重的。
第三、家庭因素,包括婚异、贫困、失去亲人等;展示离婚和贫困的照片。
第四、个人因素,包括智力、生理缺陷等;这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分组讨论:请大家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
(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④挫折对人的影响
挫折影响的两重性:第一、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积极影响:使人得到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经过刚才对张海迪、桑兰两位人物的认识,我们看到她们都经得起考验,在挫折中磨练、崛起,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挫折。⑤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第一、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并成为强者。
刚刚每个小组内都交流了每人遇到的挫折,下面小组内探讨针对出现的问题(挫折)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的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分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全班讨论)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管是凡人还是名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第五篇:直面挫折
直面挫折
一、活动目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并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渡过难关。
二、活动内容: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三.过程与方法:
在大家互相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克服挫折的方法,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从而达到以上的活动目的。
四、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名人的事例来激励鼓舞自己。
五、活动口号: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六:活动过程:
师说: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同学们最喜欢这首歌的哪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每个同学的生活中必然要经历风雨,而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战胜挫折,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师说:首先,看大屏幕。(手指屏幕)
大家认识他们吗?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一、梦圆温哥华
申雪赵宏博温哥华夺冠视频
【师:】的确,这块金牌得之不易,申雪赵宏博在三次冲金未果的情况下,、这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生说:面对挫折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教师出示材料:
1、小勇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把数学考砸了,他很难过。为了缓解心情,他在操场上和同学们打了一场篮球赛。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分析原因,并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使这次失败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2、章子怡在经历了“诈捐门”“泼墨门”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后,首次做出了回应。“我觉得人活着总是要碰到一些意外的挫折,我们都要坦然地去面对它,要有一颗很坚定的心和很善良的心去面对它。”
3、昨天放学后,文文同学发现她的自行车胎瘪了,她该怎么办?
4、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点火失误,没有一次性成功。闭幕式时东道主坦诚纠错,赢得掌声。
活动一:面对上述材料中的“你”,该怎么办?
生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师说:根据上述材料,学生们总结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生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师总结:战胜挫折的方法有直面挫折不畏不惧 自我疏导处我排解 主动寻求帮助 积极进取 探索创新
出示材料:名人战胜挫折的案例
1、美国总统奥巴马北京时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中承认,他在第一年执政中的确遭遇了一些“政治挫折”,但他强调自己决心将继续为自己的政治议程目标而战。但他同时表示:“我每天醒来时都知道,这些挫折和全美各地家庭今年所遭遇的挫折相比不值一提。”
2、飞人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赛场上因伤退赛,一度引发争议。经历了治伤、疗养后,自09年9月20日复出,他摘得了三个冠军一个亚军。刘翔说:“我很庆幸,能一步步爬上来”。
3、申雪、赵宏博在经历了受伤、退役、复出等一系列困难后,终于牵手站上了最高领奖台,成就了一个冰上童话,获得2010年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冠军。
师说: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证明了同学们确实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方法,那么我们同学们有信心战胜今后遇到的挫折?
活动二:说一说你的现在面对的困难
活动目的:通过广泛的交流使学生懂得人生难免有挫折,每个人生活中都有挫折,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活动三:在挫折面前你怎么办?
活动目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遭受挫折时,应不畏不惧,积极想办法去战胜它,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师总结:我们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失败和挫折将与我们终生相伴,需要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热情。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把其当成进取过程中的迂回和曲折,从而避免消极的心理。面对新事物,充满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积极寻找新答案、新途径,才能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无论是讨论、说身边的、说名人的事迹,都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并增强上课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在备课过程中,就如何营造氛围,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身边的人成为同学们看得见的榜样,下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