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3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三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教学设计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1. 播放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一边欣赏乐曲

2.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3.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痛句子

2. 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

3. 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

4.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生字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读了这首诗歌,我们都知道江南的美,美在哪里,谁能说一说?

2. 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

3.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顺水流

4. 看图了解密的意思

5. 指出图中的禾苗

6.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了解江南鱼米乡)

四、朗读,背诵

1. 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小竹排画中游,小小竹排画中游

第二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诗歌,适宜学生诵读。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反复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读出美,读出韵味,美读移情,培养语感,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但每个环节都要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降低识字难度。并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巩固。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挂图、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好不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我们快乐出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游览的地方江南鱼米乡。

挂图的运用,教师富有****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2、观察描绘:呈现挂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二、对话平台

1、初读:(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⑴ 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⑵ 学生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⑶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⑷ 指名读、伺机指导:如绿油油中的油应读 yōu

⑸ 轻声读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2、识字:(自主活动,适时调控,培养能力。)

⑴ 自读: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⑵ 逐个呈现生字:学生先读句,再说出句中的生字。

⑶ 指读。

⑷ 同桌讨论学习:怎样记住这些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⑸ 汇报:

教师适当总结识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记排,用动作发记游唱,用奇特联想法想象哗哗的流水从而记住流

有层次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识字能力。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⑹ 巩固:

小老师带读(有注音)──集体读(无注音)──看卡片、开火车读(无注音)。

⑺ 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⑻ 一字开花游戏:用生字组词说话。

三、写字

(认真指导、重在激励。)

1、看笔顺图,描红。

2、试写感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如中的最后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3、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4、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出示生字词。

2、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阅读短文:(把本课生字编成阅读材料,换环境识字)。

夏天,我坐上小竹排,去江南游玩。看,小河两岸的景色多美。树木茂盛,花儿盛开,绿色的禾田,唱歌的小鸟,河水静静地流淌,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这就好像一幅画,江南鱼米乡真美啊!我们爱江南。

二、朗读

(品词析句,体会无限美感。)

1、自读:你都看到了那些美丽的景物?

2、汇报:先用书上的诗句说一说。如两岸树木密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样的鸟儿,什么样的鱼儿

点拨:看着这么美丽的景物,我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回答:高兴、快乐)

教师伺机板书。

3、美读:让我们怀着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课文,把你的美丽心情读出来。学生练读。

4、汇报读:指读、对读。

5、交流讨论:大家的朗读使人心情舒畅!看着这美景,你想说些什么?用一句话赞美江南。为什么说小小竹排是在画中游呢?

教师要充分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注意引导、诱导、辅导,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三、诵读

1、教师配乐诗朗诵。

2、生模仿练读。

3、指读、轮读。

4、你问我答:引导学生看板书回答。

师问:什么顺水流?(小竹排顺水流)谁在唱?(鸟儿唱)两岸有什么?(两岸树木密)什么绿油油?(禾苗绿油油)

5、背诵:注意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如看图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学会巧背。

6、朗诵会:评选未来的主持人。

第三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2013年秋季学期优质课活动教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

班级:一(2)班 执教:李荔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3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赞美江南水乡秀丽景色的诗歌。一个男孩撑着小小的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旨在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全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在朗读训练。课堂上以课件中江南水乡的景美来渲染烘托课文,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品读课文,通过师生互动,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教学目标】

1、在品词读句中认识12个生字和 “” “艹”“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美丽的江南水乡,用完整的话说说自己看到的。

2、简介“竹排”这一交通工具,认识“排”字。

3、揭示课题:“3小小竹排画中游”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读文情况。(1)指导正确读“绿油油” 了解“ABB”形式词语的变调。(2)交流、积累“ABB”形式的词语。

3、检查读生字,词语,为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1)认读生字,认识“ ”三个偏旁。(2)读词语巩固识字。

4、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品读课文,感悟内容。

1、品读第一句话: 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1)读句子“小竹排,顺水流”。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

(2)说说在小竹排上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鸟儿唱,鱼儿游)(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2、品读第二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1)读句子,说说句子里描写了哪些景物。

(2)“两岸树木密”让学生说一说两岸指哪里?看图,引导理解“树木密”。(3)“禾苗绿油油”说说禾苗指什么,从“绿油油”可以看出禾苗长得怎样?你还见过绿油油的什么?引导说类似的词语,相机积累语言。

(4)引导有感情的朗读。

3、品读第三句话: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1)读句子“江南鱼米乡”结合上文,说说为什么把江南称为鱼米乡。(结合“鱼儿游”“禾苗绿油油”来理解)

(2)看图,结合上文,议一议:为什么说小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四、总结全文,品读背诵

1、总结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背诵课文。

五、走进江南,激发情感

1、谈谈江南给你留下的谈感受,激发情感。

2、引导课外阅读古诗《江南》。

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儿 唱 鱼儿 游 树木 密 禾苗 绿

第四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白水湖学校

熊瑛

教材分析: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在景色秀美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包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2.过程与方法

(1)指导看图,初步感受江南的美。(2)感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借助视频资料,深入认识江南,感受江南的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江南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 2.感受江南之美。

教学难点:在无法亲临其境的情况下感受江南之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游词引入学习,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来江南旅游。江南一带位于中国的东部,长江以南,那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乡”之称;那里河流密布,两岸树木茂密,禾苗油绿。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 领略如画美景。”

二、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如果想踏上竹排开始旅行,就要把这些生字、词语都读出来,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词语 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2.过渡:老师感到很奇怪,本来在水中游的竹排,作者怎么会认为在画中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三、感悟文本,感受江南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找找看诗中写这小小的竹排句子?抽生读,齐读。理解“顺水流”(动作演示理解)

2.让我们和这小男孩一起,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江南。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看看,你们在小竹排上都看到了什么?

(1)鱼儿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小鸟在天上快乐地飞来飞去。要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高兴)

(2)“两岸树木密”重点理解“密”。

(3)“禾苗绿油油” 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绿油油的禾苗,你们认为美吗?除了绿油油的禾苗,还有绿油油的什么?

3.这里的风景真美啊!我们一起读读第一,第二句吧!4.想象说话:

这时,你也在小竹排上,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5.为什么把江南称作是鱼米乡呢?(课件出示)

6.读了课文,看了图片,你们喜欢江南吗?为什么?课件展示江南美景的图片。

7.是呀,老师也喜欢江南,让我们一起再美美的读一遍小诗,读出江

南的美,读出你对江南的喜爱。

8.那我们现在来说说为什么小小竹排画中游?

四、借助图画,积累运用

1、课件出示图画,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把它存在小脑袋里好吗?

2.借助图画背一背,记一记。

五、导游词总结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乘坐小竹排欣赏了江南的美景,希望文明的游客们能再次来江南游玩!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等着大家去观赏!再见!

六、写字 1.出示“口、日” 2.认识笔画:

3.区分后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七、板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儿唱 鱼儿游

树木密

画中游 禾苗绿 „„

第五篇:教学设计《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草字头”,认识横折、横折钩,会写“口、日”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识记和书写本课生字,通过流利地朗读课文,品读词句来体会江南之美。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认识“游”字:谁认识这个字?这个字比较难记,但是我们都知道游泳需要水,所以这个字是什么偏旁?(三点水)游泳的池子往往是方形的,所以中间是方字,游泳的时候人往往是躺在水上的,右边上边是一个侧着的“人”字,谁最喜欢游泳啊?孩子们最喜欢游泳,这里下面是个“子”,你记住“游”这个字了吗?谁能给游组词?(游泳、导游、旅游等)。

2.师:说到“旅游”,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到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来,准备好,我们要出发了。(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希望同学们在旅途中遵守纪律,认真观察,不做小动作,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游客,那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励!

3.出示图片,这个地方美吗?(美)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是今天老师要特别介绍的地方——美丽的江南。(板书:江南)

4.师总结引出课题,江南的景色多美呀!有一首诗歌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点击课件:小小竹排画中游)

二、看图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认识“排”字。

师:生活中你见过竹排吗?因为江南的水很多,所以聪明的江南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方便的水上交通工具,它的名字叫“竹排”。(课件出示图片)顾名思义,竹排是由什么做成的?(竹)

这六根竹子已经藏到“排”字里了,你发现了吗?(生交流)启发(六根竹子在哪里?)

总结:这六个短横就像这六根竹子,被这两根长长的绳子捆在一起,就形成了排字,你记住“排”字了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竹排是怎么在画中游的呢?请小朋友赶快打开课本64页自己读一读。听清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小手指着多读几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你。小朋友们比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开始读吧!

3.范读、指名读:同学们读的真认真,我们先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谁听的最认真。听完老师的朗读,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放下书本,仔细倾听。

4.预设正音——“绿油油”

课文中还藏了个小秘密。请看“禾苗绿油油”这句话,你来看,“油”字上标的调号是几声?

对,这个“油”单个读时它读二声,在一些词语中也读二声,比如加油、油条,可是,两个油字在一起,并且和绿字交上朋友以后,就要变调为一声,不读(绿 油 油lǜ yóu yóu),而念(绿 油 油 lǜ yōu yōu),我们一起来试试。

5.齐读:知道了这个小秘密,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注意“绿油油”的发音,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6.拓展 :像绿油油这样后面两个字一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出示儿歌帮助学生积累:

绿油油的禾苗 金灿灿的麦田 红通通的苹果 黄澄澄的梨子 香喷喷的米饭 圆溜溜的皮球 胖乎乎的脸蛋 亮晶晶的星星

三、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生字。

2.同学们读得真好,谁能当当小老师再来带领大家读读 3.师:这个小老师真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字谜,小朋友猜一猜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哪个字?

出示字谜:小草长在田头上。(生:这个字是“苗”。)猜对了,就是“苗”字。这个“苗”字偏旁就是草字头。谁能用苗来组词?(禾苗、树苗、麦苗、育苗、鱼苗)

4.你还能给哪些生字宝宝组词呢?

5.同学们真能干!这些生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6.看图读词语,出示相关图片读词语。7.再读课文

师: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词语,读起课文,是不是更有信心?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教师选择一名学生读课文,小朋友边听边想象江南那美丽的景色。)

四、品悟课文第一句

1.课文共有几句话?(三句)课件出示课文情景图及第一句话。师:来,我们一起把第一句话读一下。(生齐读第一句话。)2.我们现在都站在小竹排上,用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小鸟在唱歌)(板书:鸟儿唱)

想象说话:(1)小鸟是怎么唱歌的?(叽叽喳喳)(2)多可爱的笑小鸟,你觉得它可能在和我们说什么? 3.我们站在小小竹排上,往水里看,你看到了什么?(小鱼)(板书:鱼儿游)

想象说话:你想对小鱼说什么?

4.多可爱呀,鸟儿在歌唱,鱼儿在游泳,你的心情又怎样?(高兴、开心)

5.师:来,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五、指导书写

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只能浏览到这里了,下节课老师会带大家继续去欣赏江南的风景。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写这节课的两个生字:口、日。

1.学写生字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新笔画:横折、横折钩。大家先看着老师写,现在把手拿出来,一起边书空边叫它的名称。

2.教师范写字:老师先把口和日这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大家注意观察它们的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它们的笔顺。教师边写边讲解:口字要封住四周,千万不要留缝隙让风进入你的口。日字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不能碰到横折钩,最后一横封口也要严实,不留空隙。

3.指名学生说笔顺。4.书空。5.学生描红练写。6.反馈书写情况。

板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儿唱

鱼儿游 江南

下载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 吉林省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 宋俊玉 赵秀娟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注......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三)正确朗读短文。二、教学......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和“木、艹、纟”3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3、了解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公开课教案 一(7)班执教者:廖燕燕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

    《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设计

    一年级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 南河小学吕腊梅 一、概述:本课共2课时 本课是一篇儿歌形式的词文,图文并茂。图上画的是江南美丽、富饶的风光,一只竹排在清清的河水中行驶,一......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一年级上册 版本:人教版 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学情分析:初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1、情景中学文。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在情景中读课文、学生字。 2、在读中感悟。本课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在以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