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l0题,每题l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产品成本预算
D.资本支出预算
【答案】D
【解析】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短期的现金收支预算和信贷预算,以及长期的资本支出和长期资金筹措预算。(见教材82页)
2.运用随机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均会涉及到现金的()。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交易成本
【答案】A
【解析】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持有的现金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而在随机模式下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就是机会成本。见教材169页与175页
3.下列有关租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由承租人负责租赁资产维护的租赁,被称为毛租赁
B.合同中注明出租人可以提前解除合同的租赁,被称为可以撤销租赁
C.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租赁期为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的租赁,被视为融资租赁
D.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租赁开始日最低付款额的现值小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90%的租赁,按融资租赁处理
【答案】C
【解析】选项A应该把“毛租赁”改为“净租赁”;选项B应该把“出租人”改为“承租人”;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符合下了条件之一的租赁为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2)租赁期为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3)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由此可知,C的说法正确;选项D应该把“小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90%”改为“大于或等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90%”。
4.下列关于现金最优返回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现金最优返回线的确定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无关
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最优返回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
【答案】C
【解析】现金最优返回线R= +L,其中:L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有关,所以,A不是答案;i表示的是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由此可知,B的说法不正确;b表示的是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所以,C的说法正确;如果现金的持有量在上下限之内,则不需要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5.在基本生产车间均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的情况下,不便于通过“生产成本”明细账分别考察各基本生产车间存货占用资金情况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答案】D
【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缺点是: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送的地点登记,从而也就不便于通过 “生产成本”明细账分别考察各基本生产车间存货占用资金情况。
6.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定额工时2小时,第二道工序定额工时3小时。期末,甲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40件,在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20件。作为分配计算在产品加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依据,其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件。
A.18
B.2
2C.28
D.36
【答案】B
【解析】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50%)/(2+3)×100%=20%,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3×50%)/(2+3)×100%=70%,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20%+20×70%=22(件)
7.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
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产成品入库凭证
【答案】C
【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C。
8.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销售利润率)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答案】B
【解析】根据教材内容可知,A、D的表达式正确;由于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所以,B的表达式不正确;同时,由于总的边际贡献=利润+固定成本,所以,C的表达式也正确。
9.部门边际贡献等于()。
A.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
B.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
C.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D.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公司管理费
【答案】C
【解析】选项A表示的是边际贡献,选项B表示的是可控边际贡献,选项C表示的是部门边际贡献,选项D表示的是部门税前利润。
10.下列关于利润责任中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拥有供货来源和市场选择决策权的责任中心,才能成为利润中心
B.考核利润中心的业绩,除了使用利润指标外,还需使用一些非财务指标
C.为了便于不同规模的利润中心业绩比较,应以利润中心实现的利润与所占用资产相联系的相对指标作为其业绩考核的依据
D.为防止责任转嫁,正确考核利润中心业绩,需要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答案】C
【解析】从根本目的上看,利润中心是指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的单位,所以,A的说法正确;利润中心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的投资水平,不能控制占用的资产,所以,C的说法不正确;对于利润中心进行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利润,除了使用利润指标外,还需要使用一些非财务指标,如生产率、市场地位等等,所以,B的说法正确;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所以,D的说法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8题,每题2分,共l6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股价可以综合反映公司的业绩
B.运用会计方法改善公司业绩可以提高股价
C.公司的财务决策会影响股价的波动
D.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报酬
【答案】ACD
【解析】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股价可以反映所有的可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因此,股价可以综合地反映公司的业绩,公司的财务决策会影响股价的波动,运用会计方法改善公司业绩无法提高股价。A是答案,B不是答案,C是答案。另外,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的净现值为零,因此,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报酬,D的说法正确。
2.假设企业本年的经营效率、资本结构和股利支付率与上年相同,目标销售收入增长率为30%(大于可持续增长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本年权益净利率为30% B.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0%
C.本年新增投资的报酬率为30% D.本年总资产增长率为30%
【答案】BD
【解析】经营效率指的是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资本结构指的是权益乘数,由此可知,本年的权益净利率与上年相同,不能推出“权益净利率=销售增长率”这个结论,所以,A不是答案;另外,新增投资的报酬率与销售增长率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C也不是答案;根据资产周转率不变,可知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30%,所以,D是答案;根据销售净利率不变,可知净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30%,所以,B是答案。
3.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 B.收账费用
C.存货数量 D.现金折扣
【答案】ABCD
【解析】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由此可知,D是答案;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政策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此时需要考虑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等等,计算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时,按照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作为利息率,所以,B、C、D也是答案。
4.某企业已决定添置一台设备。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5%,权益资本成本率为l8%;借款的预期税后平均利率为l3%,其中担保借款利率l2%,无担保借款利率14%。该企业在进行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决策分析时,下列作法中不适宜的有()。
A.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2%,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l8%
B.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3%,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l5%
C.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4%,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l8%
D.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5%,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l3%
【答案】BCD
【解析】根据教材的相关规定,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为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为全部使用权益资金筹资时的机会成本(即权益资本成本)。因此,本题只有A的说法正确,BCD是答案。
5.下列关于租赁分析中的损益平衡租金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损益平衡租金是指租赁损益为零的租金额
B.损益平衡租金是指税前租金额
C.损益平衡租金是承租人可接受的最高租金额
D.损益平衡租金是出租人可接受的最低租金额
【答案】BCD
【解析】损益平衡租金指的是净现值为零的税前租金,所以,A不正确,B正确;对于承租人来说,损益平衡租金是可接受的最高租金额,对于出租人来说,损益平衡租金是可接受的最低租金额,所以,C、D正确。
6.发放股票股利与发放现金股利相比,其优点包括()。
A.减少股东税负 B.改善公司资本结构
C.提高每股收益 D.避免公司现金流出
【答案】AD
【解析】发放股票股利可以增加原有股东持有的普通股股数,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交纳的资本利得税率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交纳的所得税税率低,因此,A是答案;由于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影响股东权益总额,所有,B不是答案;由于会导致普通股股数增加,如果盈利总额不变,则每股收益会下降,因此,C也不是答案。发放股票股利不用支付现金,所以,D是答案。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企业各项正常生产经营成本的界限包括()。
A.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界限 B.各会计期间成本的界限
C.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答案】ABCD cpaedu.org
【解析】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要分清以下费用界限:(1)应记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其中,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分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由此可知,A是答案;(2)各会计期成本的界限。由此可知,B是答案;(3)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由此可知,C是答案;(4)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由此可知,D是答案。
8.根据不同情况将制造费用分摊落实到各成本责任中心的方法有()。
A.直接计入 B.按责任基础进行分配
C.按受益基础进行分配 D.按承受能力基础进行分配
【答案】ABC
【解析】业绩评价中,对于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包括:(1)直接计入责任中心;(2)按责任基础分配;(3)按受益基础分配。
第二篇: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试题
多选题
1.甲公司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时采用现行标准成本。下列结论中,需要修订现行标准成本的有()。
A.订单增加导致设备利用率提高
B.采用新工艺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C.因工资结构调整工资率提高
D.季节原因导致材料价格上涨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419。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中能够引起看涨期权上升的有()。
A.预计红利发放率提高
B.无风险利率提高
C.股价波动加剧
D.标的资产价值上升
【答案】BCD
【解析】教材P230表9-6。其中,选项D:标的资产价值上升会引起股票价格上升,因此能够引起看涨期权价值上升。
【知识点】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3.公司基于不同考虑会采用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公司更多的关注()。
A.公司的流动性
B.投资机会
C.资本成本
D.收益的稳定性
【答案】BC
【解析】教材P300。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推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可见,更多关注的是投资机会和资本成本。
【知识点】股利分配政策
4.下列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中,提供产品的部门不承担市场变化风险的有()。
A.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B.固定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C.全部成本转移价格
D.市场价格
【答案】BC
【解析】教材P486。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方法下,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少时,购买部门需要的中间产品也变得很少,但它仍然需要支付固定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方法下,以全部成本或者以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市场变化引起的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它可能是最差的选择。
【知识点】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5.根据市场假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要投资者理性偏差具有一致倾向,市场就是有效的B.只要投资者理性偏差可以相互抵消,市场就是有效的C.只要专业投资者利用偏差进行套利活动,市场就是有效的D.只要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市场就是有效的【答案】BCD
【解析】教材P259。选项B属于独立的理性偏差的内容;选项C属于套利的内容;选项D属于理性的投资人的内容。
【知识点】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6.如果资本市场半强势有效,投资者()。
A.运用估计模型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B.提高基本分析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C.通过非公开信息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D.提供技术分析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答案】ABD
【解析】教材P262。如果市场半强式有效,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和各种估价模型都是无效的,各种共同基金就不能取得超额收益。
【知识点】市场按有效性程度的分类
7.下列关于实体现金流量计算的公司中,正确的有()。
A.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成本
B.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C.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经营性资产增加-经营性负债增加
D.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
【答案】BD
【解析】教材P68。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性资产净投资。
【知识点】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数的估计
8.该公司最优现金返回线水平位于7000元,现金存量下限为2000元,财务人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当持有的现金金额为5000元时,购进2000元的有价证券
B.当持有的现金金额为12000元时,转让5000元的有价转券
C.当持有的现金余额为1000元时,购进6000元的有价转券
D.当持有的现金余额为18000元时,转让11000元的有价转券
【答案】CD
【解析】教材P368。H-R=2×(R-L),所以H=2×(7000-2000)+7000=17000(元),现金余额为5000元和12000元时,均介于17000和2000之间,不必采取任何措施,所以选项A、B不正确,选项C、D正确。
【知识点】最佳现金持有量
9.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相比,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点有()。
A.可以重新审视现有业务的合理性
B.可以避免前期不合理费用项目的干扰
C.可以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D.编制工作量小
【答案】ABC
【解析】教材P448。应用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但其缺点是编制工作来量大。
【知识点】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10.下列各项原因中,属于材料价格差异形成原因的有()。
A.运输过程中的耗损增加
B.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增加
C.储存过程中的耗损增加
D.材料运输保险费率提高
【答案】AD
【解析】教材P424。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采购部门未能按标准价格进货的原因有许多,如供应厂家价格变动、未按经济采购批量进货、未能及时订货造成的紧急订货、采购时舍近求远使运费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违反合同被罚款、承接紧急订货造成额外采购等。
【知识点】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11.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变动中有利于减少企业外部融资额的有()。
A.提高产品毛利率
B.提高权益乘数
C.提高股利支付率
D.提高存货周转率
【答案】AD
【解析】教材P79。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增加)-(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增加)-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 ×(1-预计股利支付率),提高产品毛利率则会提高销售净利率,从而减少外部融资额;提高存货周转率,则会减少存货占用资金,即减少经营资产占用资金,从而减少外部融资额。
【知识点】销售增长率与外部融资的关系
12甲公司是一家非金融企业,在编制管理用财务报表时,下列项目中属于金融负债的有()。
A.应付普通股股利
B.应付优先股股利
C.融资租赁形成的长期应付款
D.应付利息
【答案】BCD
【解析】教材P64~65。由于优先股被列为金融负债,应付优先股股利就是债务筹资的应计费用,因此属金融负债;融资租赁产生的长期应付款属于金融负债,因为它被视为企业因购买资产而产生的借款;应付利息是债务筹资的应计费用,属于金融负债。
【知识点】管理用财务报表
第三篇: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前检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畴的是()。
A.对子公司的投资
B.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C.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D.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2.A公司于2007年3月以6 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并对所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于2007年确认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200万元。2008年4月,A公司又投资7500万元取得B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B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未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任何减值准备。假定2007年3月和2008年4月A公司对B公司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分别为18500万元和24 000万元。A公司在购买日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为()万元。
A.300 B.450 C.900 D.750
3.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时,下列各项中可作为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是()。
A.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B.原权益法下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C.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 D.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
4.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下列事项时,不能确认当期损益的是()。
A.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确认应享有的份额
B.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中属于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
C.收到分派的股票股利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收入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5.2008年1月1日M公司取得N公司25%的股权且具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方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0万元,M公司确认的公允价值为24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与公允价值相符。2008年12月31日,该项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N公司确认了40万元减值损失。2008年N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假定投资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那么,M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万元。
A.300 B.288 C.276 D.230
6.2008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3 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8 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但无法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乙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甲公司在2008年6月销售给乙公司一批存货,售价为20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乙公司取得存货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该项投资对甲公司2008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150 B.120 C.132 D.200
7.甲公司20×7年1月1日以6 0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费用3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20×7年8月10日乙公司出售一批商品给甲公司,商品成本为600万元,售价为800万元,甲公司购入的商品作为存货管理。至20×7年年末,甲公司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1 2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该投资对甲公司20×7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A.330万元 B.870万元 C.930万元 D.960万元
8.2008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5%股权且具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是在2006年取得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乙公司一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确认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5 年,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8年乙公司发生净亏损1 000万元,假设两个公司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投资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2008年甲公司确认的投资损失为()万元。
A.300 B.329 C.371 D.350
9.甲公司2009年1月1日,以760万元购入C公司40%普通股权,并对C公司有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C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95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款项已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760 B.800 C.780 D.790
10.非企业合并中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A.账面价值 B.公允价值 C.支付的相关税费 D.市场价格
11.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70%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于2008年4月2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万元。08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9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甲公司2009年确认应收股利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元。
A.280 B.240 C.130 D.210
12.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52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520 B.525 C.500 D.550
13.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860万元购入C公司40%普通股权,并对C公司有重大影响,2007年1月1日C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 9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款项已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860 B.800 C.760 D.780
14.正保公司在2007年5月20日以一项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20万元作为对价,从华远公司取得其持有的X公司的15%的股权,准备长期持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2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万元,X公司2007年5月20日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正保公司为进行该项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为10万元,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00 B.210 C.300 D.150
15.2008年6月1日,A公司购入甲公司25%的普通股权,对甲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支付买价520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5万元,A公司购入甲公司的股权准备长期持有。2008年6月1日,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 800万元。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455 B.450 C.505 D.52
516.甲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购买非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80%股权。为取得该股权,甲公司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4元;支付证券承销商佣金50万元。取得该股权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 000万元,支付的评估费和审计费等共计100万元。假定甲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甲公司取得该股权时应确认的合并成本为()。
A.8 100万元 B.7 200万元 C.8 150万元 D.9 600万元
17.2008年1月1日,A公司将一项固定资产以及承担B公司的短期借款作为合并对价换取B公司持有的C公司70%的股权。该固定资产原值为400万元,累计折旧1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为360万元;B公司短期借款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40万元。另为企业合并发生评估费、律师咨询费等5万元。股权购买日C公司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万元,负债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假定A公司、B公司和C公司无关联方关系。则A公司合并时产生的合并成本为()万元。
A.60 B.405 C.345 D.46
518.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以其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该无形资产原值1 000万元,已累计摊销3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0万元,20×7年1月1日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发生了50万元的相关费用。乙公司20×7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在合并前没有任何关联关系,甲公司取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1 200 B.950 C.730 D.800
19.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4月20日,长江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向黄河公司投资,占黄河公司注册资本的75%。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原价为8 0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8 1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08年4月20日的公允价值是2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 900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系长江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的。该项企业合并长江公司共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的税费为50万元。则长江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1 527 B.1 170 C.8 100 D.11 477
20.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以库存商品为对价取得乙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30%,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为750万元,为进行该项投资甲公司支付相关税费为2.5万元。在2007年12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880 B.877.5 C.782.5 D.750
2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是()。
A.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B.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C.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评估费用 D.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债券的公允价值
22.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8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 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B公司20×8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 000万元。A公司由于该项投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250 B.50 C.200 D.500
23.M公司和N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2007年2月26日,M公司以一项专利权和银行存款75万元向N公司投资,占N公司注册资本的60%,该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4 94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340万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0万元,公允价值为4 5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M公司的合并成本为()万元。
A.75 B.60 C.4 575 D.4 940
24.甲公司和A公司均为M集团公司内的子公司,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以1 300万元购入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并准备长期持有,甲公司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A公司2008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2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1 300 B.1 310 C.1 200 D.1 440
二、多项选择题
1.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投资企业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A.被投资企业发放股票股利 B.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C.被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的当时 D.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E.被投资单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下列各项可能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的有()。
A.追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D.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E.被投资方宣告分配股票股利
3.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A.被投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时 B.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E.被投资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4.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持有期间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应一并结转
B.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营业外收入
C.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投资收益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E.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5.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其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B.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作为商誉进行确认
C.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D.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作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E.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或者做相反的处理
6.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投资企业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A.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B.被投资企业购买无形资产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D.被投资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E.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7.下列有关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有()。
A.A公司拥有B公司40% 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A公司控制
B.A公司拥有B公司25%的表决权资本,但对B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相关股票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C.A公司拥有B公司1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规定,由A公司负责向B公司提供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资料
D.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的子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E.A公司拥有B公司10%的表决权资本,但A公司与B公司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上发生重要交易,进而影响到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8.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有()。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E.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9.下列有关以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
或者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B.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不应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C.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D.以发行债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债券如为折价发行,该部分费用应增加折价的金额;债券如为溢价发行,该部分费用应减少溢价的金额
E.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应包括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10.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计入企业合并成本的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
B.以支付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所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C.支付的对价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D.在合并当期,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一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成本
E.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
11.在非同一控制下发生的企业合并,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应该包括()。
A.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付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
B.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或者承担债务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C.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所支付的佣金、手续费
D.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
E.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12.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B.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C.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D.企业合并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手续费计入发行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E.企业合并时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抵减发行收入
13.在非企业合并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入账的有()。
A.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间接相关费用
B.投资时支付的不含应收股利的价款
C.投资时支付款项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D.投资时支付的与投资直接相关的税金、手续费
E.为取得投资所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14.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业务发生时,会引起投资企业资本公积发生变动的有()。
A.被投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B.被投资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C.被投资企业发放股票股利 D.被投资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资本公积
E.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15.下列情况投资企业不应该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而改为成本法核算的有()。
A.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仍然具有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B.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30%变为50%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仍然具有共同控制,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D.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E.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16.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正确的有()。
A.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B.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C.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D.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E.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17.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应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的内容有()。
A.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
B.企业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E.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比例结转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
18.下列各项中,可能计入投资收益科目的有()。
A.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
B.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
C.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结转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E.被投资方发生超额亏损
19.下列各项中,投资方不应确认投资收益的事项有()。
A.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
B.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C.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D.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属于投资前实现的现金股利
E.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
三、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6年~2009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6年9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甲公司以一组资产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所持有的A公司40%的股权,该组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一批库存商品、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组资产在股权转让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相关资料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银行存款 1 000 1 000
库存商品 800 1 000
无形资产 1 100 1 3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50(取得时成本600,公允价值变动50)730
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6年11月1日分别经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权以及相关对价资产的过户手续均于2007年1月1日办理完毕。甲公司取得上述股权后对A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A公司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2006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 500万元。2007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
(2)2007年3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2006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2007年4月20日实际发放。
(3)2007年8月,A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商品以8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07年末甲公司该批存货全部未对外销售。2007,A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4)2008年12月,A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后,增加资本公积200万元。
2008,A公司发生亏损1 200万元。
2008,甲公司和A公司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2007年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仍未对外销售。
(5)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以1 500万元受让丙公司所持有的A公司股权的20%。该协议于2009年1月1日经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涉及的股权变更手续于2009年1月2日完成,当日支付了全部价款。至此甲公司持有A公司6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假定:
(1)不考虑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
(2)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A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7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2)编制甲公司2008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3)编制甲公司2009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200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2.M公司于20×7年2月取得N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600万元,取得投资时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 6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M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M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0×8年4月10日,M公司又以1 200万元的价格取得N公司12%的股权,当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 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N公司章程规定,M公司能够派人参与N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M公司在取得对N公司10%股权后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N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要求:
(1)编制20×8年4月10日M公司以1 200万元的价格取得N公司12%的股权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3.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用银行存款66 00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大海公司发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够控制大海公司。同日,大海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80 000万元(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相等),其中:股本为6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4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 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 400万元。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
大海公司2007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800万元;2007年宣告分派2006年现金股利2 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08年实现净利润10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 000万元,2008年宣告分派2007年现金股利2 200万元。
要求:
(1)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和2008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和08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4.江海公司2006年~2008年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2006年1月1日,江海公司以61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支付的相关费用0.6万元)购入A公司10%的股权(A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其股权不存在活跃市场),A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假定A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江海公司对A公司没有重大影响,江海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
(2)2006年5月10日,江海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现金股利10万元。
(3)2006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发生)。
(4)基于对A公司长远发展前景的信心,江海公司拟继续增持A公司股份。2007年1月1日,又从A公司的另一投资者处取得A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 300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30%,对A公司有重大影响,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7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200万元。
(5)2007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
(6)2007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200万元。
(7)2008年1月5日,江海公司将持有的A公司的15%股权对外转让,实得款项1 400万元,从而对A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江海公司将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8)2008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江海公司与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四、阅读理解
1.ABC集团公司拥有甲上市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公司。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1)A公司。A公司系ABC集团财务公司,主要负责ABC集团所属单位和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60亿元。甲公司拥有A公司49%的有表决权股份,ABC集团公司直接拥有A公司51%的有表决权股份。
(2)B公司。B公司是化纤类境内、外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B公司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甲公司拥有B公司42%的有表决权股份,为B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拥有B公司18%的有表决权股份,其余为H股及A股的流通股股东。B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5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2名由其他股东委派。B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5人以上(含5人)同意方可实施。
(3)C公司。C公司系境内上市的油品销售类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C公司22%、11%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C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C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4)D公司。D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含董事长),其余3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D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D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5)E公司。E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亿元。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E公司董事会由8人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4名。E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2/3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2)题。
(1).下列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表述不正确的有()。
A.甲公司对A公司的投资无控制权,但具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B.甲公司虽然拥有B公司42%的有表决权股份,但是甲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具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C.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由于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甲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具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D.由于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所以无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E.虽然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但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所以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2).应纳入甲公司2008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公司,表述正确的有()。
A.A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B.B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C.C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D.D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E.E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2.2007年1月1日大运公司以银行存款9 000万元投资于天马公司60%的股权,当日天马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 5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2007年末天马公司实现净利润7 500万元。天马公司于2008年3月1日宣告分派2007的现金股利2 000万元。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将其持有的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60%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5 400万元,出售时的账面余额仍为9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于当日办理完毕股权划转手续。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 000万元。
除所实现净损益外,天马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大运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在出售20%的股权后,大运公司对天马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天马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3)题。
(1).大运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时,应调整增加的留存收益金额为()。
A.3 000万元 B.2 700万元 C.2 200万元 D.1 980万元
(2).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处置天马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
A.2 400万元 B.-2 400万元 C.2 800万元 D.-2 800万元
(3).下列有关大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天马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9 000万元
B.在收回投资后,应当对原持股比例60%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C.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应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D.在收回投资后,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
3.M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2008年至2009年对N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1月1日,M公司以银行存款2 000万元购入N公司2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M公司对N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08年1月1日,N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 150万元。
(2)2008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7利润100万元。
(3)2008年6月10日,M公司收到N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4)2008,N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8年初,N公司一台营销部门用的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截至2008年初,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09年5月2日,N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9年4月1日提出的2008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N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6)2009年,N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
(7)2009年12月31日,由于N公司当年发生亏损,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 790.8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5)题。
(1).2009年底M公司应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为()。
A.179.2万元 B.171.2万元 C.199.2万元 D.191.2万元
(2).2009年底M公司应确认的净亏损为()。
A.104万元 B.100万元 C.-104万元 D.-100万元
(3).2008年底,N公司实现2008的净利润400万元时,针对M公司此时应做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按照N公司实现的净利润400万元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B.不做任何处理,在N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C.首先对N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D.首先对N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计算应确认的应收股利
(4).2008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7利润,M公司应做的会计处理是()。
A.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B.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
C.冲减投资成本100万元 D.冲减投资成本20万元
(5).M公司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A.1810万元 B.1830万元 C.2000万元 D.2010万元
四、计算题。
1.M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2006年至2007年对N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月1日,M公司以银行存款2 000万元购入N公司2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M公司对N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06年1月1日,N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 150万元。
(2)2006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5利润100万元。
(3)2006年6月10日,M公司收到N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4)2006,N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6年初,N公司一台营销部门用的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截至2006年初,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07年5月2日,N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7年4月1日提出的2006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N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6)2007年,N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
(7)2007年12月31日,由于N公司当年发生亏损,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 790.8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5)题。
(1).M公司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A.1810万元 B.1830万元 C.2000万元 D.2010万元
(2).2006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5利润,M公司应做的会计处理是()。
A.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B.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
C.冲减投资成本100万元 D.冲减投资成本20万元
(3).2006年底,N公司实现2006的净利润400万元时,针对M公司此时应做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按照N公司实现的净利润400万元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B.不做任何处理,在N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C.首先对N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D.首先对N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计算应确认的应收股利
(4).2007年底M公司应确认的净亏损为()。
A.104万元 B.100万元 C.-104万元 D.-100万元
(5).2007年底M公司应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为()。
A.179.2万元 B.171.2万元 C.199.2万元 D.191.2万元
2.2007年1月1日大运公司以银行存款9 000万元投资于天马公司60%的股权,当日天马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3 5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2007年末天马公司实现净利润7 500万元。天马公司于2008年3月1日宣告分派2007的现金股利2 000万元。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将其持有的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60%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5 400万元,出售时的账面余额仍为9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于当日办理完毕股权划转手续。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 000万元。
除所实现净损益外,天马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大运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在出售20%的股权后,大运公司对天马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天马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3)题。
(1).下列有关大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天马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9 000万元
B.在收回投资后,应当对原持股比例60%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C.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应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D.在收回投资后,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
(2).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处置天马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
A.2400万元 B.-2400万元 C.2800万元 D.-2800万元
(3).大运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时,应调整增加的留存收益金额为()。
A.3 000万元 B.2 700万元 C.2 200万元 D.1 980万元
3.2007年1月1日,正保公司以银行存款500万元取得远大公司80%的股份,正保公司与远大公司在合并前后均不受同一控制。合并当日远大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万元。2007年5月2日,远大公司宣告分配2006现金股利100万元,2007远大公司实现利润200万元。2008年5月2日,远大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2008远大公司实现利润300万元。2009年5月2日,远大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第(3)题。
(1).2007年1月1日,正保公司对远大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A.400万元 B.500万元 C.560万元 D.640万元
(2).下列有关正保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正保公司应按照取得远大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B.正保公司应按照取得远大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C.正保公司应在远大公司实现净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
D.正保公司应在远大公司宣告分配属于投资后实现的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3).2009年5月2日,正保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A.240万元 B.160万元 C.80万元 D.50万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该作为金融资产核算。【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知识点考核】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6 000-18 500×30%)+(7 500-24 000×30%)=750(万元)【该题针对“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企业收到的股票股利,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该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M公司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应调整被投资方的净利润。按照公允价值应计提的减值=240-120=120(万元),应将被投资方净利润调整减少80万元,调整后的N公司净利润=1 000-80=920(万元)。所以,M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920×25%=230(万元)。【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调整后的净利润=500-(200-100)+200/5=440(万元)
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440×30%=132(万元)
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32贷:投资收益 132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7.【B】:购入时产生的营业外收入=22 000×30%-(6 000+30)=570(万元),期末根据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1 200-(800-600)]×30%=300(万元),所以对甲公司2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570+300=870(万元)。【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调整后的净亏损=1000+(800÷5-500÷5)=1 060(万元)
账务处理为:借:投资收益 37
1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71(1 060×35%)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分录应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成本)800
贷:银行存款 760
营业外收入 40
【该题针对“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2009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70%=210(万元)
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210
贷:投资收益 210 【该题针对“成本法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2.【B】企业以非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因此,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20+5=525(万元)。【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公司投资成本860万元大于应享有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2 000×40%=800(万元),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成本)860
贷:银行存款 860 【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
累计折旧 3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0
贷:银行存款 30
固定资产清理 15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0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公司初始投资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
5应收股利 20
贷:银行存款 525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应冲减股本溢价,并不计入合并成本,支付的评估费和审计费属于企业合并的直接相关费用,要计入合并成本。甲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8 100
贷:股本 2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 000-50)5 950
银行存款(50+100)150
【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7.【B【答案解析】:A公司合并成本=付出资产和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360+40+5=405(万元)。【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取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900 + 50 = 950(万元)。本题的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950
累计摊销 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无形资产 1 000
营业外收入 220
银行存款 50
【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主要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 527
贷:主营业务收入 8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377
交易性金融资产 1 900
投资收益 100
银行存款 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 800
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库存商品 8 000
【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8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银行存款 2.5
借:主营业务成本 78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库存商品 800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1.【B】选项B应自发行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抵扣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考核】
2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在购买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企业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资产转让损益,即:1 250-(1 500-400-50)=200(万元)。
【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M公司的合并成本=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 4 500 + 75 = 4 575(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575(4 500+75)
累计摊销 34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60
贷:无形资产 4 940
银行存款 7
5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60
【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 000×60%=1 200(万元)。【该题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内部发生变动,投资企业不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选项C,只有在接受捐赠的期末才需要根据实现的净利润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余三项都会影响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该题针对“成本法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选项A,被投资单位应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不会直接引起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因此投资企业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选项B、D、E,属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因此投资企业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该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ACE【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选项B被投资企业购买无形资产属于资产一增一减或者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不影响净资产,因此投资企业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ABD】: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选项AD,A公司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符合第①种情况;选项B为第②种情况。选项CE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题针对“成本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选项CD应采用权益法核算,选项E应作为金融资产核算。【该题针对“成本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BE】:选项B,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应该计入初始投资成本;选项E,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题针对“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ABCDE【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1.【ABDE】:选项C,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应冲减股本溢价,并不计入合并成本。【该题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2.【ACDE】: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有关费用,指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如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进行资产评估的费用以及有关的法律咨询费用等增量费用。不包括与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发行的债务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该部分费用应抵减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或是计入所发行债务的初始确认金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的费用,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的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A,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选项C,投资付款额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应收股利。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4.【BD】:选项A,被投资企业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当时不需要按持股比例进行调整,而是到期末根据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选项C,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发生增减变化,因此,投资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选项E,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方需要做出账务处理,但不影响资本公积金额。【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5.【ABC】: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该题针对“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AD】: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企业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该题针对“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知识点进行考核】
17.【ABCDE【该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成本法的核算,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8.【BDE【答案解析】:选项A应计入应收股利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选项C为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即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涉及投资收益科目。【该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成本法的核算,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选项A,投资企业应按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选项B,被投资方因发生资本溢价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投资方应按享有的份额调整资本公积。选项C,投资方应该确认为应收股利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选项D,长期股权投资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成本法下全部应确认为投资收益;选项E,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投资方不作会计处理。【该题针对“成本法的核算,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计算题
1.【正确答案】:(1)编制甲公司2007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①2007年1月1日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4 2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无形资产 1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5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营业外收入 200
投资收益 8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贷:库存商品8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
贷:投资收益5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 200万元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 000万元(10 000×4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 3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A公司 200(5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200
③ 4月20日取得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A公司 200
④ 2007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240
贷:投资收益 240 {[800-(800-600)]×40%}
⑤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4 200-200+240=4 240(万元)。
(2)编制甲公司2008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① 确认被投资企业产生的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其他权益变动)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200×40%)
② 2008年确认投资损失:
借:投资收益 480(1 2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480
③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4 240+80-480=3 840(万元)
(3)编制甲公司2009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相关会计处理:
对原40%的股份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240
——A公司(成本)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贷:盈余公积 4
4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96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其他权益变动)80
追加投资20%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3 840+440-80+1 500=5 700(万元)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1)20×8年4月10日,M公司应确认对N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2)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确认该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后,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 800万元。
①对于原10%股权的成本6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60万元(5 600×10%)之间的差额40万元,属于原投资时体现的商誉,该部分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8 000-5 6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24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为60万元(600×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18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
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4
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 2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960万元(8 000×12%)之间的差额为投资作价中体现出的商誉,该部分商誉不要求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该题针对“成本法转权益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1)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和2008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① 2007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大海公司 66 000
贷:银行存款 66 000
② 2007年分派2006年现金股利2 000万元:
借:应收股利(2 000×80%)1 600
贷:投资收益 1 600
借:银行存款 1 600
贷:应收股利 1 600
③2008年宣告分配2007年现金股利2 200万元:
应收股利=2 200×80%=1 76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 760
贷:投资收益 1 760
借:银行存款 1 760
贷:应收股利 1 760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①2007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66 000+8 000×80%-2 000×80%=70 800(万元)。
②2008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66 000+8 000×80%-2 000×80%+10 000×80%-2 200×80%=77 040(万元)。
【该题针对“成本法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1)2006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
应收股利 10
贷:银行存款 610
(2)2006年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股利 10
(3)2007年1月1日
①购入20%股权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1 300
贷:银行存款 1 300
②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400×10%)4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6200-6000)]×10%}20
贷:盈余公积(400×10%×10%)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0×10%-4)36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其他权益变动)20
(4)2007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1000×30%)300
贷:投资收益 300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其他权益变动)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5)2008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 1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A 公司(成本)950
——A 公司(损益调整)170
——A 公司(其他权益变动)20
投资收益 260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贷:投资收益 20
借:长期股权投资——A 公司 1 140
贷:长期股权投资——A 公司(成本)950
——A 公司(损益调整)170
——A 公司(其他权益变动)20
(6)2008年4月20日
借:应收股利(400×15%)60
贷:投资收益 60
【该题针对“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阅读理解
1.(1).【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C选项,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虽然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是甲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无控制权。因为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C公司22%、11%的有表决权股份。C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所以甲公司对C公司仅仅是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D选项,虽然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但是D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含董事长),其余3名由其他股东委派,而且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D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所以甲公司对D公司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E选项,由于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且E公司董事会由8人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4名。E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2/3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所以甲公司对E公司无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该题针对“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应纳入甲公司2008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公司有:B公司、D公司。【该题针对“成本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成本为9 000×2/3=6 0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600万元(6 000-13 5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损益为3 000万元(7 5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增加留存收益。又由于天马公司分派现金股利2 000万元,成本法确认为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则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应调减的留存收益为800万元(2 000×40%)。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 200
贷:盈余公积 220(2 20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980(2 200×90%)
【该题针对“成本法转权益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处置天马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000(9 000×1/3)
投资收益 2 400
【该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收回投资后,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并对剩余持股比例40%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追溯调整。
【该题针对“成本法转权益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9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 010-20+76-104=1 962(万元);
相比此时的可收回金额1 790.8万元,应提准备171.2万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1.2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71.2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对亏损进行调整:500+(800-600)÷10=520
借:投资收益 104(520×2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104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权益法核算下,如果在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未来期间在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净利润或应承担的净亏损时,应首先对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首先将N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调整为:400-(800-600)÷10=380(万元);然后,据此计算M公司的投资收益为76万元(380×20%)。
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76
贷:投资收益 76 【该题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N公司宣告的是M公司投资以前实现的净利润,所以M公司不能享有,应当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100×20%)20 【针对“权益法核算”知识点考核】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初始投资成本=2 000+10=2 01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2 010-9 150×20%=180(万元),属于商誉,不进行确认。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2 010
贷:银行存款 2 010
【该题针对“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初始投资成本=2000+10=201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2010-9150×20%=180(万元),属于商誉,不进行确认。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2 010
贷:银行存款 2 010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N公司宣告的是M公司投资以前实现的净利润,所以M公司不能享有,应当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100×20%)20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权益法核算下,如果在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未来期间在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净利润或应承担的净亏损时,应首先对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再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应收股利,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首先将N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调整为:400-(800-600)÷10=380(万元);然后,据此计算M公司的投资收益为76万元(380×20%)。
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76
贷:投资收益 76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亏损进行调整:500+(800-600)÷10=520
借:投资收益 104(520×2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104
(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 010-20+76-104=1 962(万元);
相比此时的可收回金额1 790.8万元,应提准备171.2万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1.2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71.2
2.(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收回投资后,对天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并对剩余持股比例40%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追溯调整。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8年12月6日大运公司处置天马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000(9 000×1/3)
投资收益 2 400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成本为9 000×2/3=6 0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600万元(6 000-13 5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损益为3 000万元(7 5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增加留存收益。又由于天马公司分派现金股利2 000万元,成本法确认为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则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应调减的留存收益为800万元(2 000×40%)。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 200
贷:盈余公积 220(2 20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980(2 200×90%)
3.(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远大公司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保公司应以实际支付的银行存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选项AB不正确。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属于投资后实现的现金股利时,投资单位才确认投资收益,同时确认应收股利。所以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7年5月2日
借:应收股利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远大公司 80
2008年5月2日
借:应收股利 240
贷:投资收益 160
长期股权投资——远大公司 80
2009年5月2日
借:应收股利 160
长期股权投资——远大公司 80
贷:投资收益 240
第四篇: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前检测练习
单选题
2010年9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0万元,每件销售价格为1.50万元,子公司本年全部没有实现对外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每件为1.05万元。2010年末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该存货跌价准备项目抵消而对“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影响为()。
A、-30万元
B、30万元
C、-15万元
D、15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子公司角度看,该存货减值45万元[(1.5-1.05)×100];集团角度看,该存货减值15万元[(1.2-1.05)×100];合并报表角度子公司多计提30万元的减值,应予以抵消,所以应该是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30万元。
单选题
2012年6月2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70%股权,付出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账面价值为4 500万元,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在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没有关联方关系。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该业务的合并商誉为()。
A、140万元
B、192.5万元
C、350万元
D、200万元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011年1月1日,A公司和B公司分别出资750万元和250万元设立C公司,A公司、B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5%和25%。C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2012年1月1日,B公司对C公司增资500万元,增资后占C公司股权比例为35%。交易完成后,A公司仍控制C公司。C公司自成立日至增资前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此以外,不存在其他影响C公司净资产变动的事项(不考虑所得税等影响)。A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A、125万元
B、225万元
C、400万元
D、15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公司持股比例原为75%,由于少数股东增资而变为65%。增资前,A公司按照75%的持股比例享有的C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2000×75%)万元;增资后,A公司按照65%持股比例享有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25(2500×65%)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125万元,在A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调增资本公积。
单选题
2015年12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发行5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期限5年,到期前债券持有人有权随时按每张面值100元的债券转换5股的转股价格,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甲公司的普通股。根据这一转换条款,甲公司有可能在该批债券到期前(包括资产负债表日起12个月内)予以转股清偿,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和情况。甲公司在2015年12月31日判断该可转换债券的负债成份列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全部列示为流动负债
B、全部列示为非流动负债
C、扣除资产负债表日起12个月内予以转股清偿的部分为非流动负债
D、资产负债表日起12个月内予以转股清偿的部分为流动负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判断时不应考虑转股导致的清偿情况,因此该可转换债券的负债成份在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仍应当分类为非流动负债。
多选题
下列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表述中,正确的有()。
A、设置合并工作底稿
B、将母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进行加总
C、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母子公司的内部交易进行抵销处理
D、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其特定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二)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三)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四)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五)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单选题
下列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当母公司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该母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是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处获取资金;唯一经营目的,是通过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有而让投资者获得回报;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
B、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C、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如果子公司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则母公司不应当将其为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D、投资性主体的母公司本身不是投资性主体,则应当将其控制的全部主体,包括那些通过投资性主体所间接控制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知识点:合并范围的豁免——投资性主体。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则母公司应当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如有)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选项B,意思就是母公司不是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取得的子公司不是为为了短期获利,是以长期持有为目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编制合并报表。
多选题
甲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于2×10年12月29日以20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600万元。2×11年12月25日甲公司又出资200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交易日乙公司有关资产、负债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为19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购买乙公司少数股权确认的股权成本为190万元
B、该项交易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权益性交易
C、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乙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
D、新取得的乙公司10%股权不影响合并报表中商誉的金额计算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购买乙公司少数股权确认的股权成本为200万元。
提示:达到控制之后,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从个别主体角度分析,母公司新增的对外投资并非权益性交易,直接按照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子公司仅仅是股东变更,股东权益总额未发生变动,无须进行会计处理。然而,站在企业集团角度,该项交易的实质是母公司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权益性交易。尽管合并股东权益的总额不变,但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发生变化,因此,母公司所支付的购买溢价或折价不得计入损益,而应调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多选题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抵销处理包括的内容有()。
A、企业集团内部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B、企业集团内部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
C、企业集团内部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D、企业集团内部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结算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等债权与债务,表现为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在母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中作为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或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列示,在子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中作为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或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列示,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予以抵销。
多选题
下列有关投资性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则只应将那些为投资性主体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B、当母公司由非投资性主体转变为投资性主体时,应将不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C、当母公司由投资性主体转变为非投资性主体时,原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于转变日的公允价值视为购买的交易对价,按照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D、当母公司由投资性主体转变为非投资性主体时,应将原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于转变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当母公司由非投资性主体转变为投资性主体时,除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外,企业自转变日起对其他子公司不应予以合并,其会计处理参照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但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理原则。
多选题
下列经营分部中,企业应该将其确认为报告分部的有()。
A、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以上
B、该分部的分部负债占所有分部负债合计的10%或以上
C、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以上
D、经营分部未达到10%的重要性标准,但是企业管理层认为披露该经营分部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的10%或以上可以确定为报告分部,分部负债不是判断标准。
多选题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关联方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关系是判断关联方的主要标准
B、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两方或多方之间构成关联方
C、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
D、企业与仅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性的单个供应商之间构成关联方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所以选项B不正确。
单选题
20×9年乙公司自其母公司甲公司处购进M商品2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M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9年乙公司对外销售M商品15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M商品50件。20×9年12月31日,M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乙公司对M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2×10年乙公司对外销售M商品1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2×10年12月31日,乙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M商品40件,M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M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24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2×10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合并报表中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金额是()。
A、10万元
B、12万元
C、14万元
D、11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10年末,剩余存货为40件,从乙公司角度看,账面原价为8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5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应为2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余额为8(10-2)万元,本期末应计提16万元;从集团角度看,存货账面成本为6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5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应有余额4万元,期初余额为0,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个别公司比集团角度多计提12万元,所以要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金额为12万元。
附注:甲公司2×10年编制的与内部商品销售有关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
5贷:营业成本 25。
多选题
下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有()。
A、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B、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要调整抵销的项目包括()。
A、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
B、内部投资收益项目
C、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D、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要调整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包括:(1)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2)内部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项目、内部股权投资收益项目;(3)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即与内部交易相关的内部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的资产减值损失;(4)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第五篇: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英文题22分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英文题22分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了《2013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及考试大纲。据中注协有关负责人透露,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主要变化集中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两个科目。另外,综合阶段考试扩充了涵盖范围,并明确2013英文题为22分。战略与风险、经济法考纲调整大 综合阶段英文题22分
专业阶段6个科目中,根据新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以及考生和专家的意见,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两个科目考试大纲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他科目考试大纲主要是根据新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了相应修订。综合阶段考试大纲根据学科内容的重要性、考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阶段考试大纲的变动,扩充了涵盖范围,并明确2013英文题为22分。各科考试题型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