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

时间:2019-05-15 15: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

第一篇:《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掘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察生活中的格子——认识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 感知格子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机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篇:有趣的格子教案

大班:有趣的格子(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3.12格的格子四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格子,了解格子形状及组成。1.看课件,说说格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格子,看看这个格子有几条线组成的?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教师:原来这是由三条横线和五条竖线组成的8个格子。2.找一找格子上的点。

教师:那我们再来找一找格子上有几个点?(请小朋友指一指)还有别的点吗? 教师:这个格子上有这么多的点,原来格子上横线和竖线相交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点。

二、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1.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

教师:看一下,有一个棋子要跳出来了,哎,停住了,它停在了第几条横线和第几条竖线相交的点上?(引导幼儿说出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三、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教师:又跳到哪啦?哎,不用着急,棋子说了,他要和所有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看着他跳到哪我们就追过去,看着他的位置把棋子放下去,(示范)如果你放对了就算他被你抓住了,放好的就赶快举手,看谁放的又准又快,好吗?

(两颗棋子)教师:几颗棋子出来了?(四颗棋子)教师:这么多的朋友来了!(六颗棋子)教师: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啦?

(九格)教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还有一种格子也要和你们玩游戏,看看它又有几条横线和几条竖线,谁来说一说。

小结:原来是有4条横线和4条竖线组成的九个格子。

(一颗棋子)教师:准备好,预备起!

(二颗棋子)教师:棋子变多咯,看看这回有几个。(四颗棋子)教师:棋子越来越多了,而且动作越来越快,又跳到哪了(六颗棋子)教师:这么多的朋友又来了。(真厉害,又找到了)

(转动格子)教师:棋子说你们太厉害了,他都不想跳了,他想玩一个新的游戏叫你转我跳。当格子转动的时候你们要说格子停一停,他听到了就会停下来,来,你们说说看。(真的停住了,赶快摆一摆)

教师:他又要转咯!(好朋友互相看一看对不对)

四、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教师:哎,棋子要回家了。

教师:他的棋子哪去了?(回家了)其实他躲起来了,你们知道她躲在哪里吗?就躲在里面,我们把他叫出来好不好?他躲的那个地方呀我会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找对了,只要用魔法棒轻轻一点,并说一句咒语(我找到你啦)他就会出来,如果找错了他是不会出来的。

(第一次)现在棋子躲在第2条横线第3条竖线上,谁来找一找?

(第二次)这次他躲在第3条横线第3条竖线上(先请你来告诉我他躲在哪里)(第三次)这次他躲到了很难找的地方,他躲在第3条横线第4条竖线上。

(第四次)现在谁来猜猜棋子会躲在什么地方?(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来说)你来说。谁来把他找出来?你也来说一个地方吧。你去请一位好朋友把他找出来。

教师:这个游戏说明我们在听的时候一定要怎样?(仔细,非常专心)(第五次)最后一次好不好?请你们一定要听仔细。

五、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教师:你们真厉害,8个格子的游戏你们赢了,9个格子你们又闯关成功了,这回要请你们自己来当棋子,看看是几个格子?12个格子我们有吗?(没有)有啊!在这里。谁愿意来当棋子玩一玩?(6人)

教师:请你们当棋子好吗?调皮的棋子跳出来,你们也要赶紧找到位置站好。(示范)教师:预备起!(赶快找。哎,发现了吗?这个游戏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互相帮助、合作)

(第一次比赛)教师:你们想玩吗?6个一组站好。你们红格子就算你们是红队,那你们就蓝队,你们是黄队。现在我们三个队伍要比赛了,那我们请一位客人老师来帮我们当裁判。准备好啦,预备起!(这次*队的速度最快,*队得一分)

(第二次比赛)教师:这回跳到哪了?

(第三次比赛)教师:第三局,变变变

(第四次比赛)教师:调皮的棋子跳跳跳(虽然他们是第三名,但是他们合作的很好,你们也能得1分)

(第五次比赛)教师:我们最后一次看看,预备起!

六、活动延伸

1.生活中的格子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玩了跳格子的游戏,你们还可以玩织网,下棋等等好多好多关于格子的游戏。

第三篇:大班数学《有趣的格子》

大班数学:有趣的格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2.通过游戏发展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九宫图,PPT,场地布置12个格子。活动过程:

一、了解生活中的格子状物体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看到过格子吗?什么东西像格子一样是一格一格的呢?

3.你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格子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4.播放PPT,引导幼儿说一说呈格子状的物体。

5.原来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东西都像格子一样的。那格子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九宫格。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小格子?

2.九宫格是怎么形成的?操作PPT,引导孩子说出九宫格是由4条横线和4条竖线相交形成的。

3.今天棋子宝宝要到格子里去玩一玩,它跳呀跳呀,跳到了哪里呢?演示PPT,引导孩子说一说棋子所在的位置:棋子在第几条横线和第几条竖线的交叉点上。4.说3个棋子的位置。

三、捉迷藏游戏,发展空间能力

1.看你们这么厉害,棋子还想跟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它躲的地方老师会告诉你们。待会儿请你们在自己的格子上找一找老师说的位置,然后把棋子放上去,如果你放对了,棋子就算被你找到了,放好的小朋友赶紧举手,看谁找得又快又对。2.教师依次说出1颗棋子躲的地方,幼儿操作并用PPT验证结果。3.玩3次之后,增加难度:一起说出2颗棋子的位置,幼儿操作并用PPT验证。

4.生生互动:请每组上的一个幼儿说棋子宝宝躲的地方,其他孩子来找。

四、合作竞争游戏:站一站

1.棋子宝宝说,在格子里玩很有趣,想请小朋友来当棋子,你们愿意吗?

2.带领孩子来到12个格子的场地,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几种不同的颜色格子?

3.交代要求:分为4队,每队6个人。4.幼儿自由结伴分组站于格子内。

5.交代游戏玩法:当大屏幕上的格子跳出来时,6个人合作找到和大屏幕上一样的位置站好。看哪队站得又快有对,就可以得到1分,最后获胜的队伍老师会有奖励哦!6.游戏4遍。

7.教师小结今天游戏的情况。

8.结束:下次请更多的棋子宝宝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今天就和棋子还有格子说再见吧!

第四篇: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格子》[推荐]

名称:《有趣的格子》 目标:

1、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一份12格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要送来一个礼物,是什么哪?(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师:平时在生活中,什么东西是一格一格的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1)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①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五角星,错的会“哭”。

②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三、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四、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十二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十二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六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六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十二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六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第五篇:格子乘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册第四单元格子乘法

临西县单屯校区教师 徐爱君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1(知识窗)格子乘法。

活动目标: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古代用格子乘法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掌握格子乘法的方法。沟通用格子乘法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与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古代数学知识了解。

活动准备:会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活动过程:

一、算一算:

1、竖式计算 35*47

2、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竖式

3、同桌交流算法和结果

4、师生一起说计算过程

二、想一想

1、同学们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已经很熟练了,这道题目对于你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那么你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吗?

2、出示书上P41的格子乘法的算法,学生观察

请你观察古人计算乘法的图,你能看出来古时候的人是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吗?(学生观察,并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两个乘数写在哪里?

(2)如何在格子中书写计算的结果。

(3)教师演示格子乘法(35*47)过程,并一起算一算并揭示这种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就叫格子乘法。

师:虽然它们乘数和积的书写位置不同,但它们的算理和结果是相同的。四条斜线格相当于竖式中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条斜线格上的数相加,相当于相同数位相加。

3、进行介绍:500多年前,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讲述了一种“格子乘法”,这是一种在事先画好的格子上进行笔算的方法。后来传到中国,因为计算过程中数字排列有序,犹如我国古代织出的锦缎,所以人们就给这种计算方法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铺地锦”。明朝的《算法统宗》中就详细介绍了 “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

四、练一练:

27*48 31*52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下载《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趣的格子》教学反思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跳格子教学案例

    《跳格子》教学案例 -----------大(1)班健康活动 宁远幼儿园李小明 活动背景: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格子”满足了幼儿......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有趣的格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有趣的格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

    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1 语文学习,不仅仅要满足于学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向纵深发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也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

    《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有趣的图形》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思考分析,觉......

    《有趣的标点符号》教学反思

    网络活动课《有趣的标点符号》 教学设计体会 这节网络活动课经过说课和课堂教学的演练,已经初步成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体会。总的来说,在这节网络活动课中,展示了学生......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1 课文《有趣的发现》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篇1国庆前一天上了《有趣的发现》一课。本以为这篇课文孩子会没有多大兴趣,但事实却是出人意料的。我从有趣一词入手,先在黑板上写下“有趣”一词,让学......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1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