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的人读后感
读《美的人》,个人收获良多。
何为美?作者从纪伯伦先生关于珍珠的一句诗来诠释:珍珠,是痛苦围绕着沙粒所建造的庙宇。这里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世间的万物都会经历种种不同的磨练,然而在磨练过后,他们都会变得成熟,变得更完美,人的一生亦是如此。
什么是本来美
美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品质去修缮,通过向道学习,向天学习,得到品质。我们每个人,天都赋予我们一种德,这种德,天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完美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独立存在、独有的品质。
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缮这些短缺,那么,我们该怎样去修缮它呢?
1、多看书,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多读书总能从中获益。
2、责任感,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负责任的心。
3、善良,这也是一项越发珍贵的个人素质,很多人往往急功近利,尤其在当下社会环境。
4、培养一颗善于观察以及思考的心,凡事辨证思维以及多换位思考。当你看到某一件事,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时间久了,你看问题的角度会很不一样。
修炼美的步骤
第一步,爱自己。一个人真正的懂得爱自己,可能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过程,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才能够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需要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只有透过学习才能不断的丰满自己的人格思想,坚强自己的意志。
第二步,把对外的手机开机。美的修炼要内观根性来修缮,外求养分,修缮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哲学思辨的过程。学习是最好的养分,在成长过程中,每经历一件事情,都是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事情”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实践。作为一名员工,工作其实就是“做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每一件事情被自己解决的过程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必然有所增加。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应该怀悲悯之心,缺失基本的悲悯情怀,我们就会渐渐变得冷漠无情,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更谈不上关爱和扶助别人。己心通天心,他心如己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要同情他人,心疼他人。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不能图方便,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得认真面对,专注面对,需要有工匠精神。修炼本来美要学会下苦功夫与笨功夫,这样才能把事情钻研出来。
邱董《美的人》一书里,用了十二种花的花品,来解释我们在修炼、修缮中所遇到的困惑。为了我们品质的发现,我们品质和我们外在的呼应,最后修炼出一种知识的美,能穿越时间的美。
结语
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的痛苦,要摆脱痛苦就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生气的时候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不要执着一件事物或习惯,我必须要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到彻底的自由。
美需要我们审美观念的上升,《美的人》书中十二种花的品性,每一种品性都是我们修炼的一种参考。当我们品质上去了,我们就能达成厚德载物的境界。
第二篇:《花月美人》读后感1500字
《花月美人》读后感1500字
作者:西林若水
我很少看见这样的小说。遣词造句,极尽妍丽典雅之能事。就好像一部电视剧,情节不够跌宕,场面不够刺激,但是不妨碍我们可以欣赏他完美的布景和时尚的服饰呀。所以一篇小说,哪怕是其中一点站住了脚,都应该算作是成功的。
我从前是没有看过昆吾老师的作品,但我知道他是九阳村读书社里的一位前辈。记得他搜罗整理了非常多的电子书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个搞创作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古龙曾经说过,他藏书过万,哪怕是一本书抄一句也够了。有人赞赏金庸,说他厉害之处,就在于可以把他看过的东西,化入到小说中去。大家通金博古的,谁不为他们不着痕迹、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帅一脸呢。博采众长,撮奇揽胜,这本来就是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段。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也不会丰富到全知全能,完全依赖天赋去搞创作,是行之不远的。当代的一票网文大神,谁不是每天都花很长的时间去“看书”,做功课呢。
都说现在肯坐冷板凳看书的人少,但并不是说人就没有对文化的感性需求。作者就像是哺育婴孩的奶妈,吃草挤奶,你不看书我替你看,看过了吸收再加工,产品附加值就上来了,读者也喜闻乐见了。文章就是这么一篇篇,一年年,制造出来的,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作者的价值所在。
话说昆吾老师的这篇小说,就是一篇三观很正的,有着历史演义背景的,传奇武侠小说。故事很简单,简言之,就是两个男朋友,去救一个女朋友的故事。小说高潮部份是佟玄谟与冒辟疆激战。打斗很精彩,现场很惨烈。然而关键的时刻,曾子也出来了,孙子也出来了。()虽然是与整篇的文风很相衬的,但总感觉两个文化人在此打架,还是莫名有点出戏的。历史演义小说,就是有这样的利与弊,一个琢磨正史的读者,会觉得冒辟疆这么能打简直扯蛋,董鄂妃之说更是无稽之谈。而一般读者,因为篇幅所限,像是看了一部长篇巨制中剜出的一小桥段,也不容易找到代入感。这个分寸,实在是不好拿捏的。所以小说也是分受众的,冒辟疆可以一句话就把叶昼劝好了,紫姬、傅璇可以用箫筝交流,懂得的人便哀而不伤,会心一笑,可以喝一杯了。这是一种新古典的、名士范的小说流。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读者的词汇量,比如我就百度了好几次,知道了那两句杜诗,想了想什么叫“怒也无言,痛也无言”.穿过这些文字障以后,看到小说的情感内核,是没有什么新意的。反清复明,驱除鞑奴,惩恶扬善之类,自然是时代的主题。唯一有趣的是男主角和男配角的戏,颇有点一时瑜亮的感觉,这约摸是现在小说的一个小趋势,不再写强烈对比的主配戏了,一般是主角很好,配角也不错。这个叶昼遇上情敌非常拎得清,知道“此刻不假以词色,日后必有事端”……所以这文又真是爽利得很。直到男主角遭逢大难,重伤失明,女主角也是坚贞表白,“为梦为影奴奴都随你”.读者此时怎么想呢,自然也只好是“身子微微一颤”,然后“神色已恢复如常”.哈哈哈。当然,这位紫姬姑娘在昆吾老师笔下是比在王度庐老先生笔下幸运多了,因为同样有着两个男朋友的俞秀莲,最后两个都抛下她,跑路了。
其实我看书,一般也是随看随忘的,某些细节当时触动了我,就会一直印象深刻,直到很久。这篇小说对葛彪的刻画就是很难忘的,甚至比男女主角还要出彩一些。比如他的歇后语,又比如他对董小宛和紫姬的比较,“一个餐风饮露”,“一个就知道吃”,确实令人“喷饭”,也一下子把他这个角色写活了。作者对历史人物与虚拟人物之间的对照和雅俗之间的切换当真是进退从容,收放自如,令人佩服的。其它如杨妃粉啦,岕茶呀,十不从之掌故呀,锦羹绮馔,也真是让人广见闻。唯一有点碍眼的就是“梅花点舌丹”了,因为太容易联想到《红楼梦》。尾声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可以独立成篇,是一篇不错的文史类小品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花月美人》
我 不知来时
却 唯恐去处
曾想 此生安然无恙
只 难料世事无常
第三篇:《美文与美人》读后感
培根在《谈读书》中曾提到,阅读可以怡情,傅彩和长才。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皆有益,唯有美文更能把阅读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何为美文,我想,即为美,必须是在某个角度或某个方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有的文章构思奇妙,峰回路转,可谓“美”;有的文章行文流畅。文笔华丽,可谓“美”有的文章视角独特,立论深刻,可谓“美”;有的文章情节扑朔。高潮迭起,可谓“美”;有的文章意境独到,超凡脱俗,也可谓“美”
苏东坡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妙喻。窃以为,美文也如美人。美文必定独具风采,要“横看成岭侧成分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好比美人,必定有她的美丽之处,或明目皓齿,或清雅无尘,或端庄秀丽,或乖巧可人。
读美文如阅美人,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能愉悦精神。
美的童话是活泼的小姑娘,天真无邪,憨态可掬,聪明伶俐,像精灵古怪的秀兰?邓波儿,淳扑淘气,惹人怜爱。
美的散文或是小家碧玉,或是大家闺秀,隽永且美不胜收。不信,你去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简直就是与一个不施脂粉、浑然天成、素面朝天的古典佳人对饮,叫人如何不神清气爽!
美的古诗词,必定是眉清目秀、飘逸脱俗的大才女。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字字珠玑,仿佛在如水的夜里,柔美的月下,一个“人比黄花瘦”的绝色女子的轻吟浅唱。
美的杂文,是个性张扬的女子,或安详,或淡定,或超然,或热烈,个性就是她的迷人魅力所在。犹如汉代乐府民歌《鼓吹曲辞》中指天盟誓的姑娘,一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成为千古绝唱,姑娘毅然决然的神情活脱脱地展现眼前。
小说也同样美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位历经沧桑的老妇,岁月留痕,却风采依然,让人倍感温馨和亲切。张爱玲的《十八春》,婉约精致,犹如成熟的少妇,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韵味十足,像张曼玉、像《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阿春,每个眼神都在诉说故事。
美文一如美人,与美人对视,盈盈一笑间,脉脉不得语,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美文又不同美人,因为即便有着沉鱼落燕、闭月羞花容颜的美人,也会迎来迟暮,令人唏嘘,这是人生难以抗拒的宿命安排。而有着真知灼见的美文则将产生恒久而非凡的生命力,傲视时间和空间的流转,历经磨砺和雕刻,在岁月的冲刷下愈发风采昂然,犹如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第四篇:《君爱美人妾爱钱》读后感
《君爱美人妾爱钱》读后感
穿越时空,返回古代,有爹亲,有娘爱,还是个千金小姐,衣食无忧,真的比当代小白领累死累活强多了,《君爱美人妾爱钱》读后感。但在一妻多妾制的古代,要想一辈子衣食无忧,光有好爹好娘不够,还得找个好相公。放眼一看,男人很多,各种类型都有,花红柳绿。可是要从中挑出一个好相公,真得很难啊!堪比沙里淘金。金子没淘到,却嫁给了个好色男。他去爱他的美人,咱爱咱的金子。人活在世上想要衣食无忧,还得靠自己。咱会女红,会厨艺,会琴棋书画,会做生意…不靠男人,咱照样能活得逍遥自在。
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女强人,可是充斥屏幕的女强人们都是武则天、慈禧和孝庄这样的太后,她们的正史野史都被历史学家、作家和影视剧编导们给翻来覆去写滥了,以至于闭着眼睛都是一个套路。说来说去,她们也都是凭借几分姿色、靠跟她们的男上司--皇帝睡觉上位的,光睡觉还不足以奠定她们的历史地位,还必须要给男上司生了儿子,这大概就是中国女强人的规定套路。至今为止,除了那些被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劳模,在其他商业片中,还没看到过哪个女强人在上位过程中不曾被一位或位高权重、或英俊多金的男人帮助过的,这无疑给观众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女人不走捷径,不踩男人的肩膀,职场是没有奇迹的。
这样的套路具有“养生”的功能,部分在职场郁郁不得志的人看了以后可以告慰自己:谁叫我不是女人!或者,谁叫我虽然是女人,却没有几分姿色!再或者,谁叫我虽然有几分姿色,却不肯跟老板睡觉!于是,每个人都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找到了自己不成功的充分理由,从而找到了安慰。比起看完《阿信》和《大长今》后的自惭形秽,中国套路的女强人和她们的办公室恋情,或许更具备给白领减压的功能。
现如今已不是旧社会了,女子没有必要非活在男人的世界里,没有他们,她们照样可以活得很精彩,不要用什么三从四德来束缚她们前进的步伐。不必再轻视自己,选择自己的路,靠自己的能力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读后感《《君爱美人妾爱钱》读后感》。男人变心了,不要伤心失落。悲伤了自己,他却在温柔梦乡甜甜的笑。不要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不要怨妇似的骂人家:“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个巴掌拍不响,坏男人与坏女人有时是成正比的,有一个坏男人,必然存在一个坏女人。怨不得谁,要怨怨你自己不该为了所谓的真爱范了糊涂,瞎了眼睛。
女人若是黄脸一张,不修边幅又没自己的事业,男人看到自家女人遗憾不如人家老婆好,心生厌恶;女人打扮得体,描眉涂腮点唇,工作稳当收入颇丰时,自信心受到强烈打击,又担心自己的女人红杏出墙。女人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是靠男人养活;女人事业做大做强,男人没得家庭幸福温暖感;女人的哭,是无助无能;女人大声说笑,是没有家教修养的体现;女人撒泼了,是泼妇;女人的发怒,是河东狮吼;女人为了生活职称适当的耍了一些手段,是最毒妇人心。女人不会上网,是低能儿弱智;女人会上网了,是存有野心怕是要逾越了“山头”,处处要防自己的女人,不可掉以轻心,被网友拐跑了老婆,搞成了网恋。难怪,就连小和尚下山,老和尚都要关照~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男人眼里完美的女人形象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床上荡妇,床下贵妇。美丽温柔贤淑能干,上对得起老,下对得起小,更要柔情似水的忠实的对得起自己。女人,为了家庭的快乐安宁,你得“严防死守,谨防大堤缺口”啊!
一个有思想的女人应该能为男人分担一些压力,至少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并不是一味的依附于男人。女人会在社会生活里和压力里学到很多东西,使自己历练的越来越成熟,有韵味,也更坚强和勇敢。有思想的女人在金钱面前有自控能力,是的谁不爱钱呀,可是并不是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你能买到真爱吗?感情和婚姻如果只是建立在金钱上靠的住吗?当富贵不在的时候她也就随之而去了。所以有思想的女人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追逐名利和金钱。
第五篇:安意如美人何处读后感
安意如美人何处读后感
很久没有读书了,无意间看到了安意如的《美人何处》,便把玩起来!
安意如的文字,像一阵带着清香拂面吹来的风,让人沉醉其中,却也保持着小小的清醒,给读者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若即若离,时远时近;不疏远,不亲昵。有时,她会把她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让我看到,这是一个独立的女人。有时,她会把话刻意说的模棱两可,让人去猜,去琢磨。就是在这探寻、揣摩之间,让读一本书,好象一场旅行,一次冒险。
美人去了何处,又该如何寻找?而美人的归宿,无非是英雄的怀抱,抑或香车豪宅之间。其实不然,不同的美人,便会有截然不同的归宿。
正如常言所说,没有无缘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故的失败,命运脉络看似混乱,实则清晰,过程倒也清楚,是萌芽、成长、延续、终结的不断循环。从某种意义上去审视,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前人的路。幸而却不是绝对的重复,依然存在些许微妙变数。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通过一条重新展开的路,达至的自我境界和目的的不同。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形形色色的女子绝不会稀少,有太多女子,性格各异,出色出众,如这世间百媚千红,拥有不同的受众。她们的美貌,她们的才智,她们的传奇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红颜祸水却成了她们的代名词。容貌姣好是错吗?父母的给予是她们无从选择的。因着那些贪色男子、是非争斗让她们的美貌成为祸水,在人们眼中的倾国倾城却是毁了她们一生的根源。才智无双是错吗?自己的能力是她们生存的理由。就是有了她们的才智,才会吸引那些乱世英雄,成就一生传奇。
可是,她们的一生是悲惨的,有了美貌、才智却失去了爱,这是痛苦的,我想她们宁可拥有一份完整的、真心的爱,也不要拥有这些令人追逐的美貌与才智吧,她们总是被人们当作物品,在政治与利益中推来往去,有谁曾真正在意过她们心中的想法,有谁曾问过她们的意愿。也许,在世人眼中,她们只是一个拥有美丽外表的花瓶罢了。
其实美人,最动人的地方不在面若桃花,樱桃小口,不在妖娆的身段,纤细的腰支,柔顺的青丝,而在于智慧,在于情商。
却也不得不提到机遇二字。
如若唐太宗那一年没有广选天下美女,武则天永远不会进入唐宫,她后来也只是个村野农妇而已,更不会有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倘使咸丰皇帝不是好女色,爱听戏,兰儿便不会因小曲唱得好而受他关注,也就不会有之后野心勃勃的慈禧。
然而,她们生来是弱势的,是要等着男人来挑选。
但武则天也好,慈禧也好,那个选中她们的男人,也只不过是她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通向自己人生顶峰的垫脚石。对于武则天和慈禧这样的女人,容貌,身材,这些评判一般女人的标准,在她们身上倒已不再重要。被世人记住的,恰恰是她们的的智慧,她们的才华!她们让自己成功“跃龙门”,跻身皇室的才华,她们操控局势和生命中那些男人的本领,抑或她们治国的智慧。
诚然,亦有很多先天优势很强的女人。
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当芳华已逝,韶光待尽,曾经那些引以为傲的资本都成为可怜的笑话。最后,只有那智慧,会凝成胸口的朱砂痣,窗前的白月光,仍然是那样美丽的容颜,不曾改变。
然后你发现,对一个女人的成功而言,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无疑更重要。其实不光是女人,世人皆如此。想起一句话: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