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1、《学会自我保护》
一、背景分析
一起溺水事件——课题的产生
2011年9月,当孩子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校园时,又一位同学却永远地远离了我们,她就是五年级的杜泽宇同学,因为去南河套时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救能力,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类似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举不胜举:还是去年,一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因骑飞车被而摔伤……同学们内心充满了恐惧,对于如何保护自己非常茫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新口号:学会生存。生存就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只有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明朗的心智才能更好地生存。面对这些,我们充满了忧虑,更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萦绕心头。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很简单,磨砺他们的不仅仅是学业,更是伴随成长的情绪自我管理、健康成长的自助意识和面对意外伤害的安全自救能力。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遇到暴力侵犯时,该怎么办?当我焦虑时怎么办……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学会从容应付,增强和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和处理危险的本领,帮助学生从稚嫩到成熟,从单薄到宽厚,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因此便产生了以“学会自我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获取一些基本的预防、处理方法,增强自助自救的能力。同时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起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自我保护为核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自我保护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三、活动目标
1、认知和技能:
(1)通过活动学习食品、人体、药品、疾病等知识,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学会对水、火、电、刀具、煤气的正确使用,提高对意外伤害的自救自护能力,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2)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儿童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品质。
四、活动实施
本活动分六个阶段进行:课题准备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阶段、课题成果展示阶段、活动评价阶段、活动延伸阶段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活动时间:2课时
2、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确立总课题。
(2)
教师以凝重的语调讲述暑假五(2)班一位学生溺水死亡的事情,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惨事件?使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会自我保护”。
(3)
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
从学校大部分学生骑自行车、部分学生坐校车的实际出发,从最接近学生的安全隐患出发引导学生讨论,产生以下子课题,并讨论确定研究内容。
A饮食安全:调查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以及中毒的处理。
B交通安全:了解交通常识,知道怎样正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出租车。C用电安全:了解电的有关知识,触电的危害性和方法,学习一些触电救护的基本技能。
D预防传染病:认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以及怎样用药。
E危急关头的安全:搜集相关案例,提高警惕性,掌握下列几种情况的自救自护措施:小偷撬门扭锁你独自在家,遇到敲诈勒索和暴力伤害,看见偷窃行为和行骗行为。
F运动安全:了解在运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和受伤时的应急措施。(4)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A、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以及调查形式。(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5)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6)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的培训。A、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B、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理论资料等。
C、进行调查前的培训指导,学习采访记录技、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纪录、如何完成成果的反映形式。
采访调查表 预设问题 采访问题 采访记录 采访后记 学会自我保护小队 我们的课题
我们的成员 组长
成员
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负责人 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我们预期的成果和表达形式
1、调查报告、论文……
2、文字、图像、图片漫画……
3、小品、救护演示、知识竞赛……
4、展示课件或网页、资料专刊……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1、活动时间:课外1—2周
2、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3、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活动:按预定的方案走访超市、蔬菜基地,采访派出所、体育馆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采访,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
(2)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电视影像资源和校本材料《生活指导用书》等,获得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1、活动时间: 2——3课时
2、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3)完成结题报告,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
课题成果展示阶段
1、活动时间:课内 1课时
2、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2)各小组汇报,分享成果。饮食安全 交流形式
表演小品:以一小孩吃了隔夜的食物引起中毒为缘由,处理方法先是喝些温开水,尽量将吃进去的东西吐掉,接着打120呼救电话,电话中要告知谁受伤,受伤程度,居住的具体位置。
交通安全 汇报形式
知识竞赛:要求把基本的交通知识、《交通安全法》的有关知识,设计成一道道判断选择题,以抢答必答的形式进行。
用电安全 交流形式
知识讲座:把电和触电的有关知识,以及对人体的伤害由这组学生向其它同学们进行介绍。
运动安全 汇报形式
根据生活实际和查找资料。预防传染病 汇报形式 表格的形式。危急关头的安全 汇报形式
应急讨论:以小主持人的身份,带领同学们讨论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小偷撬门扭锁,就我一个人在家,我该怎么对付这个坏蛋?遇到陌生人问路该怎么做?遇到有人敲诈勒索怎么做?当陌生人请我吃喝攀谈时怎么办?
你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第二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万宁思源实验学校 许祝卿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教学内容、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需要和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五个类型的活动内容:亲自动手制作动画片,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乐趣;共同关注校园公共设施;一起走进家乡,品味特产,考察古迹,领略风土人情;参与改善社区消防设施的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进行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观测预报天气情况。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走进家乡这一部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中,要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活动一:劳动技术类-------走进动画片
教学内容:教材1---12页
实践领域: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动画设计与制作。
方法引导:收集、处理与分析资料,角色形象的想象与抽象能力,技术要领指导,导演的组织与交流引导。
活动设计: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动画形象设计,制作动画片,动画片角色饰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动画片一定不少。关于它们,你一定有许多问题,来吧,和大家一起说说自己的问题,听听他人的问题。
跟大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把它们记下来,为制订活动计划提供参考。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1、了解动画片的有关资料
2、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利与弊
3、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4、制作简单的动画片
5、表演我喜欢的动画角色
三、确定活动主题
请同学们从参考主题中挑选过一个作为自己的活动主题。
四、组建活动小组;
找一找谁的研究主题一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2)学习制作时,根据需要准备可能用到的摄像机等。3)根据需要准备表演必备的道具和服装。
六、活动程序
1、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方式: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社会实践考察,采访,去电影院等
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
通过观赏、请教或者学习的方式
2、动画形象设计;
看小资料:灵感源于生活 ——米老鼠的“孕育”过程和蜡笔小新的形象设计灵感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
3、制作动画片;
方法引导:手动式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
看课本第8页内容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一、活动背景:
勤俭节约,减少浪费,是每个孩子都会说的话,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们已经学会节约了呢?但实际上,摆在我们眼前的各种浪费现象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只写了几个字的白纸、半截的铅笔、无人教室的“长明灯”、食堂中被倒掉的剩饭、洗手池边哗哗作响的水龙头、丢掉的红领巾、衣服很少有找回……对这些,孩子们熟视无睹,似乎这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些生活中细小的浪费现象都不能意识到,又怎么能真正做到勤俭节约呢?
为此,我决定组织一次“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减少浪费从我开始”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校园中的诸多浪费现象,使学生懂得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敲响校园浪费现象的警钟,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认识到校园中的浪费现象,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1)调查和访问;(2)小组合作和交流;(3)规划、表达和发思。
五、活动准备: 图片、各种有关资料、课件等。
六、活动安排及实施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针对校园里比比皆是的浪费现象,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呢?经过讨论,决定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负责追踪调查一种浪费现象,并为各组命名:“节粮组”、“节约学习用品组”、“节水组”、“节电组”。
第二阶段:分头行动阶段。这四组同学各自按照本组的活动要求进行调查、拍照、记录等,并对了解的情况进行组内交流总结。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阶段。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各研究小组按照小组的方案进行活动,主要通过对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的访问,了解校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浪费情况,进行全班交流:
1.“节粮组”
调查食堂的这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学生饭后对食堂餐厅进行参观、拍摄,并采访了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每天倒掉的饭菜情况。通过一些数据进行比较,学生们大吃一惊。在交流时有同学说道:“我以前也经常倒剩饭,总以为剩下这么一点饭菜算什么,没想到,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吓了一大跳,如果我们每人都节约一点点,那么整个食堂将节约多少粮食,可以救活多少人的性命呀!
2、“节水组”
该组同学以图片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并搜集一些由于缺水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资料。强烈的对比发人深思,在交流中同学们纷粉表示“如果大家现在不节约用水,将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所以我们还要让我们身边的人都能做到,不浪费一滴水。”
3、“节电组”。
组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头行动。有的采访了学校领导,了解我校每月的用电情况;有的去调查班级开无人灯的情况。并把他们调查的情况用照片的形式直观陈现在大家眼前,号召大家增强安全意识和资源意识,切实行动起来,节约用电。
4、“节约学习用品组”
该组向我们汇报了他们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学习用品的情况。部分学生条件比较优越,什么都不在乎,并且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穿的、用的以及学习用品都是名牌。而条件差的学生连最起码的学习用品都不能买全。在汇报交流通中,那些平时不知道节约的同学不但懂得了节约,而且知道了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了。
通过这些调查访问、交流汇报,学生们对节约的意识更强了,活动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第四阶段:活动的总结阶段
1、各个小组整理活动资料。
2、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并出一期有关“勤俭节约”的手抄报或黑板报等。
七、活动的体会与反思:
本次活动围绕着“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减少浪费从我开始”的主题展开。活动中,我们从校园的用餐、用水、用电以及学习用品等方面,分成四个调查小组。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这次活动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把视线转向了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带着学生走向生活,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说,在活动中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教学内容、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需要和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五个类型的活动内容:亲自动手制作动画片,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乐趣;共同关注校园公共设施;一起走进家乡,品味特产,考察古迹,领略风土人情;参与改善社区消防设施的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进行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观测预报天气情况。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走进家乡这一部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中,要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活动:劳动技术类-------走进动画片 教学内容:教材1---12页
实践领域: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动画设计与制作。
方法引导:收集、处理与分析资料,角色形象的想象与抽象能力,技术要领指导,导演的组织与交流引导。
活动设计: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动画形象设计,制作动画片,动画片角色饰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动画片一定不少。关于它们,你一定有许多问题,来吧,和大家一起说说自己的问题,听听他人的问题。
跟大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把它们记下来,为制订活动计划提供参考。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1、了解动画片的有关资料
2、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利与弊
3、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4、制作简单的动画片
5、表演我喜欢的动画角色
三、确定活动主题
请同学们从参考主题中挑选过一个作为自己的活动主题。
四、组建活动小组;找一找谁的研究主题一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1制订活动方案;2必要的活动准备;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2)学习制作时,根据需要准备可能用到的摄像机等。3)根据需要准备表演必备的道具和服装。
六、活动程序
1、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方式: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社会实践考察,采访,去电影院等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通过观赏、请教或者学习的方式
2、动画形象设计;看小资料:灵感源于生活 ——米老鼠的“孕育”过程和蜡笔小新的形象设计灵感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
3、制作动画片;方法引导:手动式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 看课本第8页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
二、汇报与展示;汇报展示的方式很多如动画角色表演,写出自己小组活动中的故事等。
1、展示前的准备;准备好你们的剧本;展示你们的演员表;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预演;邀请老师及家长进行参加。
2、展示时应做到;(1)告诉大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2)介绍你们组人员分工情况;(3)开展活动前的预想;(4)活动中采用的方法;(5)你们创作中的故事(6)表演或者展示活动结果;3、展示时应注意!应选好展示的地方并安排讲解员进行讲解。
三、谈收获和体会
活动结束了我们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吧。
四、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第五篇: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
《引导学生去开采民间文学富矿》
国寺营学校
苏英邦
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掌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方法。
3.调查采访、记录整理。
4.佳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关于“民间故事”。
1.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事件。
2.情节完整,有神异色彩,有教育意义,有趣味性,以古代居多。
3.有的是生活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鬼怪故事,有的是智慧故事,有的是笑话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人的,有的是关于某事的,有的是关于某地的。
二、搜集整理。
1.平时听人讲述。
2.专门采访调查。
3.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拟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理清情节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讲究文采,适当添加删改,剔除低级趣味的或宣扬坏思想的东西。
三、例子。
例1:
拴太阳
民国初年,巴东、长阳、秭归三县交界处,出了一位高明的骟马师傅,人称“马骟匠”。
一天下午,他与徒弟出远门骟马回来,从地主刘永福家门前路过。刘家这天雇了二十几个短工插秧,不巧午饭已过,又加上没人认识这两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结果,师徒俩水就没讨到一杯。一气之下,马骟匠决定戏弄他们一番。他薅了把柳叶,放入牛角中一吹,叶片飞出,落进秧田,霎时变成了条条尺把长的鲫鱼,活蹦乱跳的。那群短工不知是计,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去抢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就在大家忙得汗流浃背时,马骟匠又吹了声牛角,鱼眨眼间不见了,柳叶还是柳叶!短工们惊诧不已,猛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偏西!
地主这时派狗腿子前来看插秧的进程,不看则已,一看大惊且大怒:“怎么还只插了几行行儿?你们分明在磨洋工!”短工们就把捡鱼的怪事说了一遍,狗腿子哪里肯信,他飞跑回去向主子告状,说短工们明明消极怠工,却编出一通鬼话骗人。刘永福倒有些见识,立即叫狗腿子去打听下午从这附近过了什么人没有。狗腿子满处一问,不少人都说看见过了两个叫花子,还吹了几声牛角!地主知情后,一面派人骑快马去追赶叫花子,一面安排大摆宴席——他认定,绝对是因为招待不周,那两人才有意作怪!
追回来后,地主忙请师徒二人入席。马骟匠毫不客气,跟徒弟爬上桌子就大吃大喝起来。待三杯酒下肚,刘永福说:“二位师傅,今儿我插秧的事„„”马骟匠胸脯一拍:“好说,好说!太阳还在山边,我会把它拴住的!”
这样,短工们插呀插,一直把秧插完,太阳仍挂在山边。吃晚饭时,短工们都说:“今儿天真奇怪呀,太阳好像被定在山边了!”
“没什么奇怪的,这是我点的夜明灯!”就在马骟匠说这话时,人们惊愕地发现,天,陡然黑了,公鸡已叫起了头遍。(陈沛国)
例2:
后悔莫及
唐代名医孙思邈,人称“药王”。据传,他曾效仿古圣神农氏,四方云游,遍尝百草,疗救苍生。
一日,“药王”来到香溪河畔,一路望闻切问,治病救人。当地的一位端公听说后,心中惶然,他想:“归州一带,上至大夫王妃,下至黎民百姓,千百年来,不都是信奉端公道士扛神请仙那一套的吗?来了这么个用草药的,岂不是要砸我的饭碗?”想到这里,他心生一计,并吩咐仆人依计而行。
次日天刚亮,端公就安排仆人:“速请那药叫花儿来给我看‘病’!若他看不出病来,我要砸他的牌子!注意,回来的时候,你快点儿跑几步,及早给我传个信,我好准备!”仆人唯唯诺诺而去。
早饭熟了,仆人还没回来,端公也不等了,就开始用餐,吃到半途,仆人忽然飞跑回来禀告:“‘药王’已在后面来了!”端公忙放下碗筷,奔上楼,猛倒在床上,高一声低一声地呻吟起来。
不一会儿,“药王”气喘吁吁地赶到,听见“病人”凄厉的哼声,他心如火燎,急忙叫端公的家属陪同上楼看病。楼上,端公在床上不住地扭曲翻滚,脸色铁青,额上冷汗淋漓。家人们都暗暗佩服他装得像,可以以假乱真了!“药王”拎起端公的左手腕一切脉便连连摇头叹息:“此人肠子已断,恐怕华佗在世也回天无力了!”
“胡说八道!我家主人刚才还是好好的呢,你不会看病也罢,凭什么瞎咒人?”端公的仆人抓住“药王”,要找他不依。
“在下从不妄言!你家主人的恶疾,定是饭后剧烈运动所致!”“药王”正色道。
大伙儿再看端公,已奄奄一息。他假戏真做,没想到弄假成真,枉送了性命,真是后悔莫及呀。(陈沛国)
例3:
苍天有眼
农夫老张是个独眼龙,薅草的时候,由于看不真切,一锄将一条五步蛇的后小半部分挖断了,待他看清时,蛇已痛苦万分地向石洞钻去。一向行善积德的老张就说:“蛇呀,只怪我眼睛摩挲,才不小心伤了你,你千万莫记仇哇!”
第二年五月初五,老张的女儿回娘家过头端阳,在帮老人收拾房间的时候,她闻到了一股尸臭味,就满屋三间地找,以为有死老鼠什么的,结果,在老人床铺的蚊帐里找到了一条状如棒槌的蛇——它大概顺某处爬到了帐子顶上,在上面咬了个洞,企图钻下去咬独眼龙,以报伤身之仇,哪知后面被截断的部位所长成的那个大砣砣,从破洞里钻不过,最后吊在那儿饿死了!
人们听到这情况后,都说老张命不该绝,而蛇则死有余辜。老张更是暗自庆幸:“我没眼,可苍天有眼啦!”(陈沛国)
说明:以上4例,《拴太阳》属于神异故事,此类故事往往是与地方上某神奇人物相关的,成一定系列,比如“马骟匠的故事”、“陈家旺娃子的故事”等;《后悔莫及》属于有关历史人物的传说;《苍天有眼》属于生活故事。磨坪,有着民间故事的一脉富矿,譬如“邓嗣堂的故事”、“邓协臣的故事”、“杨六郎的故事”,还有大量的有关地名来历的故事,如“灵官殿的来历”、“天子屋场的来历”、“飞龙观的来历”„„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学生若能深入民间,去调查采访,应该有所收获。
四、课外搜集整理一则民间故事。提议大家放大周假回家后询问家长,采访附近擅长“讲古”的老人。把搜集到的故事整理出来,写到作文本上。
五、佳作展示。
1.小组内展示:把自己整理的故事念出来,每小组推选写得好的民间故事1-3则,修改,用方格稿纸誊写。
2.班上展示:从各组推选上送的稿件中挑6-10篇,在班上念出来,并请大家评点。
佳作辑录:
老虎报恩
我们这里有一个名气很旺的接生婆,虽然年过花甲,但手法却相当高明。
1971年冬天,寒风呼啸,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有三尺多深。
天还没亮,只听见大门咚咚的作响,他起了床,一开门,不觉哑然一惊。一只强健的老虎站在门口,但这只老虎不是青面獠牙,反而露出恭恭敬敬的样子。
她就问:“畜生,你到我这干什么,还是快走吧!”那老虎却一动不动。“你是不是找我有事?”她心惊胆颤的问,老虎连连点头。
接生婆终于松了口气说:“既然有事,那你在外面侯着,我去收拾下东西”。
她收拾好了东西来到门口看着外面那厚厚的积雪又犯难了:这么大的雪怎么走呢?那老虎见状伏在地上,她就坐在老虎背上,抓住它的花灵皮。那老虎顿时背着她跑起来。
老虎来到一座岩下,停了一会儿,接生婆婆马上抓紧虎背,然后老虎纵身一跳,来到岩壁中间的一个山洞里。
她一看眼前的明白了,原来一只母老虎生不出小老虎是请她来接生的。她三推四按,小老虎顺利生下来。于是公老虎又把她送回家里。
年30要到了,可今年的年猪肉都没,接生婆婆心中总是高兴不起来。到了年30,早上天还没亮,突然她又听到了那咚咚声。开门一看,一头两百多斤的野猪被咬死了放在门口,周围还有一些虎脚印。(谭雄辉)
若干头牲畜供它享用,还烧香磕头,顶礼膜拜。应龙好生感激,它饱了肚子,长了精神,点头向乡民们回礼后,幻化成一段白练状的雾气,飘然升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