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

时间:2019-05-15 03: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

第一篇: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和测量电功率的方法。(3).能用P=UI 和P=W/t及它的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教学难点: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头、导线、不同规格的小电灯、电流表、电压表。

四、教学过程

(一)从认识用电器的铭牌开始

1、活动一:观察用电器铭牌(第90页)

观察图(第90页)中的用电器铭牌,你知道节能灯铭牌上的100W、40W各表示什么吗?

2、用电器铭牌上100W、40W等数字表示的就是用电器的电功率。那么,什么事电功率呢(二)电功率

1、活动2:认识电功率

将标有“220V 15W”和“220V 100W”的两个灯泡同时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哪一个灯泡比较亮。

想一想,在相同时间内,哪个灯泡消耗的电能比较多? 通常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不同,即电流所做的功不同。

灯泡比较亮的消耗的电能会比较多。

那么换一句话也就是说相同时间内,两个灯泡消耗电能的速度不同,即电流做功的快慢不同

2、电功率

(1)定义:物理学中,把电流在某段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这段时间的比。(2)计算公式:P=W/t P:电功率

W:电功

t:时间(3)单位:基本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00W(4)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5)变形公式:

A、W=Pt(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的大小即消耗电能,用途很大)B、t=W/P(求电功所能用的时间)

3、想一想(教材第90页图6-2-2)

(三)、活动三: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有人说:电功率可能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有人说:电功率可能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的猜想又是什么?

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时,应设法控制电压不变 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时,应设法控制电流不变

3、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两个用电器、两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一:将两个灯泡串联,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图6-2-3)

实验二:将两个灯泡并联,使他们两端电压相同(图6-2-4)

数据整理 实验一

实验二

5、分析与论证

电功率的大小跟通过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有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越大,电功率就

;在电流相等时,电压越高,电功率就

。精确的实验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U跟电流I的乘积,即 P=UI U的单位为V,I 的单位为A,P的单位为W 公式变形:U=P/I

I=P/U

五、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例2:一只小电灯泡接在2.5V的直流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为0.3A,小电灯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特?若通电1分钟,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

六、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七、作业讲评:教材第93页第1、2、3题。

第二篇:电功率-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电功率-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2.理解额定功率.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的概念,再根据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给出的单位.然后从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1.重点:掌握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的定义.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的概念.二、: 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就大;电流做功慢,就小.的定义公式为P=W/t,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就越大.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例题

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

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

A.甲图亮 B.乙图亮 C.同样亮 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 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②知道焦耳定律

③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②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2)如何推导公式.三、教学器材:

电源、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导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用手去摸正在工作的电灯、电视机的后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会有热的感觉)

2、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复习:电流的热效应)

3、灯泡中的电流与导线中的相同,为什么他不感觉热而他却热得大叫?(出示动画课件演示)

(二)、新授:

1、观察电流的热效应:

实验一:(出示动画课件演示)闭合开关,你观察到了什么?并想一想为什么?(观察到:煤油柱上升。解释: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导体通电后发热,煤油温度升高,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煤油柱上升。)

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二:(出示动画课件演示)将两只瓶内装有不同电阻丝的烧瓶串联在一起(R 1>R2),同时通以电流。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煤油柱的上升情况?

(观察到:甲瓶中的煤油柱上升得更高)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两个瓶中的电阻丝各有什么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一样。两个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不一样。)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三:(出示动画课件演示)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丝中电流的大小。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四:(出示动画课件演示)用同一个电阻丝(R1)做实验,分别做两次实验,分别通电2分种和4分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实验结论总结: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分析、归纳得出: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热量的单位:焦(J)

4、例题:

例1:一根60欧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Ω×300s=6480J.答:共产生了6480J的热量。

例2: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的电饭锅,在220V的额定电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解:略

例3:两根导线电阻之比是3:4,通过的电流之比是4:3,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根导线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图6-3-6)

(三)、小结:本节课重点探究了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四)、布置作业:P97:第1、2、3、4题。(五)、板书设计:

1、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实验: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热量的单位:焦(J)

第四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8.2《电功率》教案

二、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难点:

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会用公式P=W/t P=UI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能表

教学课时:2时(1电功率,2电功率的计算及测量,)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电能„„ 电能表„„ 电功„„

电功的计算„„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能表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为什么?各电器的“W”是什么意思? 进行新课:

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讨论:如何表示?)教师:规定一时间,看谁做的功多!!

(1)定义: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即 电功率=功/时间 公式: P=W/t(2)单位:W――电流做的功――焦耳(J)t――时间――秒(s)P――功率――瓦特(W)1W=1J/s 1kW=1000W(3)、功率的应用、常见电器的功率 例:电视机的功率P=200W= Kw 例:我们说洗衣机的功率是500W,其含义是 例:课本34页例题 练习:课本36页练习。

2、“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 W=Pt 所以 若P――千瓦、t――小位 则W――千瓦时(1课时)

3、怎样测量功率

学生讨论: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大小有没有关系? 试验表明: P=IU 单位:I――安(A)U――伏特(V)P――瓦(W)例题:课本35页例题

练习:

1、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若电路的电压为200V,求灯泡的实际功率?(利用本题解释额定――实际)

2、某电能表标有“220V 3A”字样,这表最多可以在220V电压下给多少只60W的灯泡供电?(利用本题解释功率可以相加)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教学反思:

第五篇: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

一、小结电学物理量的关系:

二、习题训练:

⒈指出下列单位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⑴J·s;⑵A·Ω;⑶C·V·S;⑷w·Ω-1

11212

⒉一电阻阻值为140Ω,接在某一电源上,已知每分钟通过该电阻的电量为30C,求: ⑴电源电压;

⑵该电阻消耗的功率;

⑶每小时该电阻消耗的电功.⒊一只“220V 4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求:

⑴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⑵灯泡的电阻;⑶若此灯泡每天工作4h,则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⑷若将此灯泡接入110V的电路中使用,则灯泡的实际功率多大? ⒋如图所示,R1=R2,当S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S闭合时,R1消耗的功率为P2,则: A:1∶2 B:2∶1 C:1∶4 D:4∶1 ⒌三个相同的电阻由原来的串联连接改为并联连接,接在同一电源上,则第个电阻消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 A:11 B: C:3倍 D:9倍 93⒍两盏灯的额定电压相同,它们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P2,若把它们串联接到电压为它们额定电压的电源两端,它们的实际功率之和:

A:P1+P2 B:P1·P2 C:P1P2/(P1+P2)D:(P1+P2)/P1P2 ⒎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110V 40W”和“110V 25W”的字样,当它们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时,试讨论它们的发光情况.⒏将“220V 500W”的灯泡与“220V 15W”的灯泡串联接到380V的电路中,结果: A:甲灯烧坏,乙灯完好 B:都完好 C:甲灯完好,乙灯,烧坏 D:都烧坏 〖作业〗

练习完成《学习指导》P176“测试:A卷” *教后记*

CH 9 电功和电功率(习题课)

【教学目的】 熟练解决本章题型.【教学重点】

各关系式的熟练应用.【教学难点】

各关系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

一、习题训练:

⒘0.5kg的铝壶中装有2kg、15℃的冷水,现将水烧开,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求: ⑴水和铝壶需吸收的热量.⑵若此铝壶内装有一电热丝用来加热,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不计期货热损失,烧开一壶水需10.4min,求电热丝的功率及电阻.⒙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用电器R1标有“12V 6W”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0Ω,若使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2Ω,R1刚好能正常工作,求电源电压是多大?若电流表使用0.6A的量程,3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电流产生的条件;

2、电压的作用;

二、导入新课:

要控制电灯亮暗,就要调控通过电灯的电流,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

三、新课教学:

1、活动14.1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1)演示实验;

(2)讨论:

a、手电筒工作较长时间后,灯泡亮度变,由于电流 ;猜想引起这个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b、家用照明电灯,灯丝由于高温会不断 而变的越来越细,则亮度会,这时电流会变 ;这个电流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结论:

影响电路中电流因素:

a、电路两端的电压; b、导体;

2、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质属性,即使没有电流通过,电阻仍然存在;

(3)单位:

欧姆、千欧、兆欧

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4)了解常见用电器电阻值;

3、活动14.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 讨论:交通畅通与否和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2)思考与设计:

在电压相同,用电器相同情况下:

a、比较同长、同粗细锰铜、镍铬导体电流;

橡胶、玻璃、油;

3、练习:

区别下列导体和绝缘体:

醋、酒、香油、酱油;

四、小结:

1、控制变量法;

2、导体、绝缘体的分类、特点;

五、作业:

P82 练习1、2

教学内容:第二节 变阻器 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教学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应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进制;

2、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一导体被均匀拉长后,电阻一定变大吗?

二、导入新课;

要控制电灯亮暗,就要控制通过电灯的电流,怎样能方便控制电流的大小呢?

三、新课教学;

1、活动14.3 是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2、常用滑动器材设备:

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

3、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1)构造:滑片P、金属杆、电阻丝、瓷管、支架; 电阻丝:电阻较大的合金线,绝缘漆隔开; 瓷管:绝缘体;(2)结构示意图:

思考:如果连接在上面两个接线柱或下面两个接线柱,它们能起变阻作用吗?a、左转,电阻变大,怎样接线? b、右转,电阻变大,怎样接线?(3)制造原理:

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的;(4)使用方法: a.串联在电路中;

b.通过电流不能超过最大电流;

2、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成反比;

五、作业:

完成P92绘制曲线;

教学内容:第三节 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欧姆定律;

2、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的有关问题; 教学程序:

一、复习: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分析表格

1、表格2数据(P91);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公式:电流=电压∕电阻; I = U ∕ R ;

应用:三个量中知道任何对应两个量可以求另一个; 注意:单位要统一是国际制单位;

2、例题讲解:

例1:有一盏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解:I=U/R =220v/807Ω =0.27A 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为0.27A。

例2:有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正常发光,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电压?

解:I= U/R;

U=IR =0.45A*6.3Ω =2.8V 答: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电压为2.8v。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解:R=U/I =7.2v/0.4A =18Ω

答: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8Ω。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 U = U1 + U2 ; I = I1 = I2 ;

欧姆定律得到: U = I R ;

所以 I R = I R1 + I R2 ;

结论:R串 = R1 + R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4、思考: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四、小结:

1、测小灯泡电阻时,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2、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五、作业:

下载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2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2苏科版 电功率 【教学时间】【教者】 【教学目标】 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牡丹区安兴镇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

    初中物理第二节 电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第二节 电功率教案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一 《电功率》教学设计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第二中学 关学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

    第八章初二物理《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和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

    初中物理 电功率

    电功率一、知识点1.电功(1)电功是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2)公式:;推导公式:、;其他公式:、(3)国际单位:焦耳(J)。1J=1V·A·s。常用单位:千瓦时(Kw·h),用于......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磁感应现象说课稿

    电磁感应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奥斯特的发现说明了电能产生磁,而法拉第的发现说明了磁能产生电,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磁和电之间的联系,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

    电功率《送教下乡教案》

    第二节《电功率》 刘长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