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时间:2019-05-15 03:0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第一篇:《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以德育治教、渗透德育尤为重要。如,在音乐课本中经常会出现,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等德育思想。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认为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并帮助学生拓展情境,在情境想象中,不断渗透德育,让学生心灵震撼。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与情感丰富多样,在音乐课上经常会学到爱国主义、尊敬师长、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歌曲等。如,在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这是一首歌颂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勤奋工作的精神,曲调优美感人,情真意切,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在歌曲伴奏音乐的烘托下进行配乐诗朗诵歌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烁,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在配乐歌词朗诵之前我给学生展现了一幅老师在晚上辛勤劳作的感人图画,并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老师对学生所蕴含的无限的爱,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和尊敬。然后,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欣赏,感受歌曲四四拍子徐缓的节奏和深情优美的情绪后,再进行歌曲的演唱,做完这些铺垫,学生这时有感而发,从内心深处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师应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我在教唱二年级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这一课时,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播放了孩子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动画画面,通过这个画面的播放可以更深一步的让学生感觉到妈妈的辛苦,并下定决心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又如,在教唱《雨花石》这首歌曲时,我通过网络找到了大量的关于描述革命烈士的视频文件以及背景资料,剪辑好了做成课件并伴随着《雨花石》这首歌曲播放,当播放时,许多学生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接着,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播放中的画面和录音范唱也让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而教育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这样不仅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还让学生看到了更直观的画面效果,充分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按照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中学各学科都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自然也就孕育着巨大的德育功能,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两者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抓好德育,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努力把德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一、教师要在潜默移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老师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的言行,同时也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影响学生。如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对学生有耐性和信心,这些都是一种精神的榜样,以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影响他们。而且这也是德育渗透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一来,也是给学生最为直接、最为真切的影响。其次,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精神,还需要历史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这些需要以具体的文化知识为导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于德育的教学来说,言传身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中,也是展现其风采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牢牢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从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并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二、教师要利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成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我国在历史发展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案例或者作品,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说辞和教育。如:在讲到我国的灿烂文化,科技成就、文学成就时就行情感的渲染,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如在讲到我们历史上的美术成就徐悲鸿的《奔马图》时,这样解释,它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这些讲解,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教师要在活动课程中体现德育教学

进行德育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就要在活动教学中予以体现。活动教学可以体现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帮助,考察学生的团队交流与合作精神,这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关于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探究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可以轻松愉快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体现什么精神,体现出了怎样的情怀。”在交流分析中实现优势互补,帮助程度相对差的学生分析,这样一来也就有利于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开展德育教学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载体。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是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更是对优秀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传承,在这些历史知识中,体现着宝贵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爱国主义、也有英雄主义,以及亲情和师生情谊的,这些都使我们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以高中历史知识为依托,进而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讲解,更要深入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当中,去分析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伟大精神以及宝贵的品质。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针对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同时,充分挖掘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质,进而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

总之,我们在进行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教育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历史学科德育的强化和渗透,把学科的德育渗透作为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重心,为我们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继续探索在更大的空间去渗透学科德育教育。

第三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本文将一一讲述。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 渗透德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化教育犹如一场浩荡的春风,给沉寂多年的教育领域带来了一股浓浓的春意。这些变化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 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改革,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更关注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音乐课堂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摇篮,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使音乐课堂成为一个直面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的课堂,是我们每一名音乐教师都应该积极追求,积极探索的。我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谈谈自己一点的看法。

一、让音乐课堂在生命中趣化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观念之一。我们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犹如生命在苗圃中生长,需要得到各种养料的吸取,新课标也要求我们的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为学生的音乐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因此,“引生活于音乐,融音乐于生活,在生活中趣化音乐,在音乐中趣化生活”。能更好地让音乐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以致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在教学中我经常启发学生的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知识,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理发师》一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模仿理发师的动作,创编动作。让他们想象理发店里都是老爷爷吗?是不是还有叔叔、阿姨等等。并能按照《理发师》的歌词,想象各种行业,有厨师烹饪、司机驾驶、农民劳作等等,结合生活中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特点,小组合作创编歌词。比如:生:开汽车的司机叔叔笛嘟笛嘟,手里握着方向盘呀,笛嘟笛嘟,哎,就快到站啦,快快刹车“笛笛笛笛笛”……生:我爸爸在收玉米咔嚓咔嚓,手里握着小铁镐呀,咔嚓咔嚓,哎,今年又是个大丰收呀 咔嚓咔嚓嚓嚓嚓嚓嚓…。孩子们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时间长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让音乐课堂在求真中感化

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运用自己的综合素质,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通过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传导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怎样在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结构呢?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教师就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而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会陪伴他们一生。有的老师脾气比较急噪,一个歌曲、一条视唱、教过两三遍之后,就觉得应该都能掌握,如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大为恼火,声色俱厉,言辞生硬,害得学生噤若寒蝉;学生偷了懒或是淘气了,马上就来个“川剧”的变脸„„如此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难怪我们总觉得当老师累,每天都有气受,这气究竟是学生给我们的,还是自找的?今天想想,我不禁哑然失笑。我们是成年人,于是便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眼睛看世界看孩子,觉得应该这样或那样,结果必然是太多的不满与失落。可孩子毕竟是不成熟的,他们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多么需要教师以平和、理解的心态来引导,来鼓励,来陪伴他们的成长,而不是用批评、愤怒来开凿出师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呀。

我深切品味到“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的精妙。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殊不知,蹲下来,这边风景独好,倘若教师能再多琢磨琢磨,创造些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方式,那必定能学生快乐,自己快乐。使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真诚、真情、真心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去感染他们,去感化他们,去帮助他们,引导孩子具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一种活泼乐观的态度,具有一种永远不懈的追求。

三、让音乐课堂在求创中升华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小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好奇、喜欢表现自己,那么就让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吧。我在这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创编歌词、绘画、粘贴的方法来激发想象力、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音乐创作和器乐教学相结合,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创作的欲望,辅助学生创作音乐,同时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用竖笛吹奏并修改自己创作的旋律,然后吹奏给其他同学听赏,在得到老师及同学的公认后,请全体学生齐奏学生创作的作品,使音乐创作达到其最终目的。再如: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乐器。在感受、鉴赏了器乐曲《鸭子拌嘴》后,教师就可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来创作表现这段故事。首先,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入:池塘边,一群鸭子向我们走来,可是不知怎的,有两只鸭子吵起嘴来„„这时,学生击响手中的镲,节奏忽紧忽慢;有的同学边用打击乐进行是时急时缓的演奏,边用身体动作和神态把两只鸭子吵架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体验美感,升华情感,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过程。总之,新课改的今天,音乐教学不再是过去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学生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在这个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今天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片崭新的天空,一个生命活动的场所,一个能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因此,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充满灵性,充满希望,充满生命力!

南阳市油田教育中心第六中学:周庆江

2009年11月

下载《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昌吉州实验小学——黄赟梅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怎样的.老师们要用一颗智慧的心,......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新课程倡导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的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整个人类都变得......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德育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同时,要联系学生个......

    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近年来我国社会上频繁曝出道德失范的事情,随着经济快速会发展,我国面临着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把未来担起社会中重担的人才们教育好,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把......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含五篇)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雍妮瑛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