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3: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文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美国文学史上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家的创作倾向、思想方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对本国文学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写作手法、语言技巧等,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为学生毕业后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美国各历史段代背景和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并且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增强他们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 章次

内容

学时数

课堂讲授学时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文学 6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6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6 6

现实主义文学 8

二十世纪文学 6

总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课后延伸阅读、观赏有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取“平时考核”(占40%)与“闭卷考试”(占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作业和读书报告,主要考察学生查资料、归纳总结、比较评价等能力。“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测评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能力。考试时间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

六、参考文献: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张儒林,《美国文学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7《美国文学阅读教程》程爱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8《美国文学教程》胡荫桐、刘树森,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七、教学基本内容 美国殖民时期的文学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是学生掌握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特征,理解清教的历史渊源及思想内容和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2.教学具体内容: ⑴新大陆的发现。

⑵本土文学(印第安人的文学)

⑶清教的历史渊源,思想内容及对文学的影响。

⑷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总体特点,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早期新英格兰文学及其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难点: 熟练掌握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总体特点,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第二章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十八世纪美国文学历史上的两个代表作家的创作生涯,人生观及价值观和他们的历史地位。掌握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同时结合注释,读懂选读作品,并掌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教学具体内容: ⑴背景简介

a.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b.美国这一时期的变化 ⑵乔纳森·爱德华滋 a.生平简介

b.宗教思想及贡献 c.主要作品简介

⑶本杰明·富兰克林 a.生平简介

b.人生观及价值观。c.主要作品简介 ⑷选读作品讨论 a.主题

b.艺术特色

c.富兰克林的《自传》 d.节选部分内容概要 e.主题 f.艺术特色

重点:掌握美国革命时期美国文学的特征,理解启蒙运动对美国文学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的背景知识和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分析两个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基本特点和主要作家的文学主张和特点,理解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爱默生的《论自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爱伦·坡的《乌鸦》、梭罗《沃尔登》、惠特曼及狄金生诗歌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在于掌握这些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和浪漫主义特色。2.教学具体内容: ⑴美国浪漫主义概述

a.产生的背景:国外/国内 b.特点

⑵华盛顿·欧文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代表作简介 ⑶詹姆斯·库伯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代表作简介

⑷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a.生平

b.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哲学观及自然观 c.主要作品简介

d.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 ⑸亨利·大卫·梭罗 a.生平

b.梭罗瓦尔登经历及意义

c.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哲学观,人生观及自然观 d.主要作品简介

e.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 f.历史地位

⑹瓦尔特·惠特曼 a.生平

b.创作生涯

c.他的思想特点:民主思想,个人主义

d.他的诗作创作意图,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e.代表作简介 ⑺爱伦·坡

a.坡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b.坡的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品特点 c.坡的诗歌理论及其作品特点 d.坡在文学上开辟的新疆域 e评价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艾伦·坡, 爱默生,梭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作家及其作品。

难点:掌握浪漫主义的文学观,浪漫主义的重要分支---超验主义,以及“天人合一”论并运用所学的超验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分析选读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色。第四章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掌握它的主要特点,意义。重点掌握本章所列的两个代表作家的创作思想,代表作品及其艺术风格。同时结合注释,读懂选读作品,并掌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教学具体内容: ⑴美国现实主义概述 a.产生的背景:

b.美国的南北战争及战后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c.特点

⑵威廉·豪威尔斯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重要性(文学批评思想和小说创作思想)d.代表作简介 ⑶亨利·詹姆斯 a.生平

b.创作生涯:早期/中期/晚期 c.小说的主题 d.小说艺术特色:“视角”与心理分析 e.文艺理论著作:《小说的艺术》 f.詹姆斯的“现实主义” ⑷马克·吐温 a.生平

b.创作生涯 c.代表作简介

d.他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的异同 e.作品中的地方色彩 f.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

重点: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作家,以及必然发展至自然主义文学的趋势。难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及《加拉维斯县臭名昭著的跳蛙》中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掌握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美国二十世纪文学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代诗歌的兴起,重点理解意象派的主张和代表作,庞德的《在地铁站》、《艺术》。掌握一战对美国的深刻影响,还要了解“喧嚣的二十年代”“迷惘一代”主要作家作品,阅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难点在于理解美国南部的神话和南部作家的作品,掌握福克纳的《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所表现的神话对人的影响及引起的幻灭感。2.教学具体内容:

美国二十世纪背景简介

a.两次世界大战及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c.“爵士乐时代”与“迷惘的一代” d.时代特点 ⑵意象主义概述 a.特点

b.代表诗人

⑶爱兹拉·庞德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庞德的诗歌理论艺术特色 d.代表作简介及艺术特色 e.影响

⑷ F·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a.生平简介

b.作品主题与艺术风格 c.主要作品简介

⑸欧内斯特·海明威 a.生平简介

b.作品主题与艺术风格。c.主要作品简介 ⑹威廉姆·福克纳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技巧方面的创新 e.代表作简介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一战对美国的深刻影响,重点了解“喧嚣的二十年代”“迷惘一代”主要作家作品,阅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难点: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现代派诗歌隐藏在形形色色形式下的共同点。并且理解美国南部的神话和南部作家的作品,掌握福克纳的《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所表现的神话对人的影响及引起的幻灭感。

第二篇:文学鉴赏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导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B21015025

2、课程英文名称:Guide to Literary appreciation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

5、学分:2

6、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课。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骨干,心理素质是保障。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加强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即致力于培养并巩固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解构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活动、文学审美的敏感度,从而达到将来对文学文本的建构。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活动,包括文学的诸多要素及其形成过程,从而完成对中外经典文学得以延绵发展的初步认识;应使学生理解关于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包括文学鉴赏这一活动的性质及其心理过程,完成所谓文学鉴赏即具体文本的鉴赏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本课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掌握对文学以及文学鉴赏基本术语及具体文本的示例性分析,从而能独立完成具体文本的解构和建构。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文学鉴赏基本内容的学生,应使学生了解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要求等基本内容。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鉴赏的性质、文学鉴赏的过程、文学鉴赏的要求(2)重点内容:文学鉴赏的过程与要求(3)难点内容:文学鉴赏的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文学鉴赏这一术语名词及其属性;(2)理解文学鉴赏的性质;(3)掌握文学鉴赏的要求。

第二章

诗歌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的概述,方法的介绍,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诗歌鉴赏的认识与把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诗歌、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概述,诗歌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诗歌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古今中外经典诗歌鉴赏。基本要求:

(1)了解诗歌的性质、类别以及特点;(2)理解诗歌语言、意境、情感.;(3)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第三章

散文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散文、散文鉴赏基本知识的概述,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散文鉴赏的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散文、散文鉴赏基本知识概述,散文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散文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散文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散文基本知识及特点;

(2)理解散文的情感美、含蓄美、构思美、语言美.;(3)掌握散文鉴赏基本方法..。

第四章 小说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小说基本知识的概述,小说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小说鉴赏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小说、中外小说发展历程概述,小说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小说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小说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小说基本知识及其发展历程;

(2)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和结构、作品主题、语言特色艺术.;(3)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戏剧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戏剧基本知识的概述,戏剧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戏剧的解读,完成对戏剧鉴赏的了解与理解。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戏剧、中外戏剧基本知识概述,戏剧的鉴赏方法,经典戏剧文本解读;

(2)重点内容:戏剧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戏剧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

(2)理解戏剧冲突美、人物性格美、戏剧结构艺术.;(3)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影视文学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影视文学的基本特性、性质和特点、分类,影视文学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作品解读,完成对影视文学鉴赏的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影视文学基本知识概述,影视文学鉴赏方法,部分影视文本解读;

(2)重点内容: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影视文学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影视文学基本特性、性质和特点以及分类;

(2)理解影视文学中的画面造型美、情节和矛盾冲突,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影视文学作品的结构节奏特点,表现手段;(3)掌握影视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

网络文学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网络文学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解读,完成对网络文学鉴赏的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网络文学鉴赏方法,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网络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现有经典网络文学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

(2)理解网络文学调动感官系统全方位感受、欣赏与创造相结合的艺术;(3)掌握网络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通俗文学(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基本知识概述,鉴赏方法的介绍,部分作品的解读,了解通俗文学的鉴赏路径与意义。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通俗文学概述、通俗文学鉴赏方法,部分通俗文学鉴赏导读;(2)重点内容:通俗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部分通俗文学文本鉴赏导读 基本要求:

(1)了解通俗文学;

(2)理解通俗文学故事选材、情节、人物形象、主题选取与构造的艺术;(3)掌握通俗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五、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基于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关于文学素养的铺垫,而面向后续的影视相关类课程以及编剧类课程,亦又是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储备课。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贺明亮.文学鉴赏.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参考书:杨毓敏等.经典文学鉴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部分章节课时随着教学进程可能会做出相应调整。

执笔人:何英 审核人:

院(系、部)教学主任:

制订时间:2013年9月5日

第三篇: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课时数:64 编写单位:五年高职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文学》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为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幼儿文学概说,幼儿文学的特征、功能及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幼儿文学的体裁分类一(包括文体介绍、欣赏及创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首先应熟悉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征,从而为后续的文学体裁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是明确各章学习重点,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再次是结合各章后的“思考与练习”反顾学习,巩固学习的成果。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及《艺术欣赏》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幼儿文学》的课堂教学材料是《学前儿童文学》该书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要熟悉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及语言发展特点,有选择性地讲解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较为完美的作品,同时应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活动,从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及内容的理解。文字主教材内容含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引导学生认真、反复地研读教材,弄懂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注意利用相关媒体教材,注意利用教学网络加强教与学的沟通。做好规定的练习题,及时复习巩固已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文学的概念。认识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文学概说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的关系。第二节 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性 幼儿的心理发展 特征。文学的特殊方式。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 浅语的艺术。启蒙的文学。诗性的文学。快乐的文学。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第四节 幼儿文学的功能 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第二章 儿歌 教学要求:了解儿歌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儿歌的分类及传统儿歌的功能与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歌概说 儿歌的概念。儿歌的发展概况。儿歌的功能。第二节 儿歌的特征 节奏。音韵。语言。内容。情趣。主题。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及传统艺术形式 摇篮曲。问答歌。连锁调。数数歌。游戏歌。颠倒歌。谜语歌。字头歌。时序歌。绕口令。第四节 儿歌的创作 积累素材。立意。语言。节奏和韵律。情趣。表现角度。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第三章 幼儿诗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诗的概念及发展情况,掌握幼儿诗的语言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诗概说 幼儿诗的概念。幼儿诗的发展概况。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第二节 幼儿诗的特征 情感。节奏韵律。意境。想象。构思。语言。第三节 幼儿诗的分类 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童话诗。幼儿讽刺诗。幼儿散文诗。幼儿题画诗。幼儿寓言诗。第四节 幼儿诗的创作

第四章 幼儿童话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童话的概念、源流与发展,掌握童话的特点和分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童话概说 童话的概念。幼儿童话。童话的起源。童话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幼儿童话的特征 艺术幻想。表现手法。类型化与拟人。叙事方式。

第五章 幼儿故事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故事的概念,掌握幼儿故事的特征与创作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故事概说 第二节 幼儿故事的特征 现实针对性。故事单纯。幼儿生活情趣。语言口语化。第三节 幼儿故事的分类 幼儿民间故事。图画故事。文字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第四节 幼儿故事的创作 幼儿故事的创作要求。创编幼儿故事的方法。第五节 儿童小说与幼儿故事的区别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图画书的概念及主要特征,了解幼儿图画书的分类以及创作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图画书概说 幼儿图画书的概念。幼儿图画书发展概况。幼儿图画书的功能。第二节 幼儿图画书的特征 形象的直观性。整体的传达性。画面的趣味性。第三节 幼儿图画书的分类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改编 绘画要求。文字要求。

第七章 幼儿散文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散文的概念,掌握幼儿散文的特征与分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散文概说 幼儿散文的概念。幼儿散文的发展。第二节 幼儿 散文的特征 贴近幼儿生活。表现童心童趣。语言活泼流畅。第三节 幼儿散文的分类 幼儿叙事散文。幼儿抒情散文。幼儿写景散文。幼儿知识散文。幼儿童话散文。第四节 幼儿散文的创作

第八章 幼儿戏剧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戏剧的概念与发展,掌握幼儿戏剧的特征与分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戏剧概说 幼儿戏剧的概念。幼儿戏剧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节 幼儿戏剧的特征 游戏的娱乐性与集体参与性。富有儿童情趣的戏剧冲突。语言动作化、形象化。人物性格鲜明。第三节 幼儿戏剧的分类 幼儿话剧。幼儿歌舞剧。幼儿戏曲。幼儿木偶剧。第四节 幼儿戏剧的创作和改编

第四篇:唐文学教学大纲

第四编 唐代文学

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唐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原因包括客观的社会原因和文学本身发展的原因两个方面。唐代文学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发展时期。初唐是唐文学繁荣的过渡时期,主要进行诗风的革新运动。盛唐时期诗歌达到繁荣的顶峰,出现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更有李白、杜甫双峰并峙。中唐是唐代文学的又一高潮时期。出现两大文艺运动: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和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诗坛流派众多,传奇创作达到成熟和鼎盛阶段。晚唐文学有所衰落,但出现了李商隐、杜牧这两位杰出的诗人。此期小品文也很有成就。

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流行新的诗歌形式--词。温庭筠和李煜是晚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

第一单元 初唐盛唐诗歌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什么是“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的诗歌特点; 2.什么是边塞诗派,什么是山水田园诗派; 3.赏析《春江花月夜》;

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及其诗歌成就。2.比较高岑边塞诗之异同。3.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之异同。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初唐四杰”及其诗歌。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评析。

3.陈子昂的革新理论和诗歌创作《登幽州台歌》。4.盛唐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5.高适的生平概况。6.岑参的生平概况。

7.王维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山居秋暝》。8.孟浩然与盛唐其他诗人的诗歌创作。9.高适《燕歌行》。

第二单元 李白与杜甫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李白的思想性格。

2.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特征。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4.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5.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6.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7.背诵积累李白和杜甫的部分选诗。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李白是继屈原后的又一座浪漫主义高峰,是时代哺育出来的歌手。重点讲授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成就。1.李白的生平及思想。2.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3.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4.李白的诗作:《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子夜吴歌》

5.杜甫的生平和思想。6.杜诗的思想内容。

7.杜诗的艺术成就。

8.杜甫的诗作:《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第三单元 中唐晚唐诗歌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2.分析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艺术特点 3.掌握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4.试述“小李杜”不同的诗歌风格 5.分析掌握晚唐诗歌的特点。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中唐诗是唐诗的又一个高潮,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贞元前处于创作萧条不振的时期,贞元元和年间又出现新的繁荣局面。中唐时期诗歌流派众多,主要讲授上述诗人诗派的创作持点。唐诗发展到晚唐,不复有盛、中唐的繁荣景象。本章讲授以“小李杜”为代表的晚唐诗歌的基本风调,重点在于分析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及其与时代的关系。1.元结、顾况诗歌的特点。元结的诗歌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先声。

2.刘长卿和韦应物创作广泛,都擅长山水诗,善于描写山水景物,表现隐逸情趣。语言清新秀美,风格高雅闲淡。4.李益以写边情、宫怨著称。

3.“大历十才子”多写唱和应制之作,诗风平庸,艺术技巧比较高。钱起、卢纶稍可称道。

4.韩孟诗派的代表韩愈、孟郊、贾岛等人的创作风格及选诗。5.刘禹锡和柳宗元是革新派的诗人。

6.李贺是诗坛“鬼才”,其诗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7.了解杜牧的生平。

8.掌握杜牧的诗歌类型:政治诗、咏史诗、风景抒情诗几类,七绝尤为称道。

9.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分析李商隐的艺术成就,背诵掌握其选诗。

第四单元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2.白居易的诗歌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3.《长恨歌》与《琵琶行》的赏析。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重要的诗歌运动。本章讲授新乐府的概念、新乐府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几位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重点内容是白居易的诗歌。

1.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2.白居易的文学主张。3.白居易诗歌的思想艺术性。

第五单元 韩愈柳宗元与唐代古文运动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2.掌握韩柳的古文创作状况。3.赏析背诵韩愈的《师说》。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本章讲授古文、古文运动的概念、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在中唐出现的原因,古文运动的指导思想。重点讲授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1.古文的概念及古文对抗骈文的发展过程。

2.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指导思想:主张文道合一;强调作家的修养;反对因袭,主张独创。

3.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分类及代表作品。

4.柳宗元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5.重点文章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杜牧《阿房宫赋》。

第六单元 唐代传奇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叫“唐传奇”,唐传奇的体制特点;

2.分析唐传奇发展阶段及各阶段传奇的创作呈现出的特点; 3.分析唐传奇的艺术特点。4.选文赏析。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本章讲授唐代小说发展的整体概况和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重点介绍盛、中唐传奇。1.奇”这一名称的来由。传奇繁荣的原因。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已成熟。宋人洪迈把唐代的诗歌和小说,并称为“一代之奇”。

2.唐传奇发展的三个时期及每时期的特点。3.传奇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4.赏析: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

第七单元 唐五代词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唐五代词在体制的特点; 2.掌握“花间词派”的定义及特点; 3.赏析李煜词并分析特点。

(二)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新的诗体“词”在晚唐五代的成熟概况 2.温庭筠的创作、花间派的风格特点 3.李煜的生平与词作的关系。

4.赏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第五篇:美国文学教案

Lecture 1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I.Teaching Aim: through introduc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an idea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 and how did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and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early literature.II.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Presentation.III.Teaching Tool: multi-medium.Key poi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一、基本概况

国名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旧称花旗国。【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

【人口】2.96亿(2005年7月)。白人占75%,拉美裔占12.5%,黑人占12.3%,亚裔占3.6%,华人约243万,占0.9%,多已入美国籍(2000年美人口普查数据)。通用英语。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犹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4%,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10%。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人口约55.4万(2004年)。

【国庆日】7月4日(美国独立日,1776年)。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许多美国作家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较浓厚,总的特点是开朗、豪放。内容庞杂与色彩鲜明是美国文学的另一特点。个性自由与自我克制、清教主义与实用主义、激进与反动、反叛和顺从、高雅与庸俗、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深刻与肤浅、积极进取与玩世不恭、明快与晦涩、犀利的讽刺与阴郁的幽默、精心雕琢与粗制滥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等倾向,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形成强烈的对照。

美国文学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美国文学大致出现过3次繁荣:19世纪前期形成民族文学,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两度繁荣,并产生世界影响,已有近10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20世纪以来,许多文**流起源于美国,给世界文学同时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Lecture 2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IV.Teaching Aim: through introduc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an idea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 and how did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and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early literature.V.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Presentation.VI.Teaching Tool: multi-medium.Key poi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按照体裁分类:

一、自传

二、诗歌

三、戏剧

四、小说

最初的美国文学既不是美国的,也不是真正的文学。它不是美国文学是因为它主要是从英格兰来的移民的作品。它不是文学是因为正如我们知道的—不是以诗歌、散文或小说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些颇有情趣的旅行记载和宗教作品。

殖民时期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并不发达,主要以模仿为主,没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但那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美国文学的形成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当年来美洲大陆移民的人基本上属于两种人,一类是为逃避国内政治迫害,追求宗教自由的英国清教徒,他们来到新英格兰地区,扎根发展;另一类是谋求发财致富的欧洲平民百姓,包括野心勃勃的冒险家。不论是哪一种人都相信在新大陆都可以得到自由平等的待遇,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观点是“美国梦”成为日后美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清教主义有关人生来有罪及上帝主宰一切等思想也影响了美国作家不断思考人性与原罪、人与上帝的关系。由于这一时期文学不很发达,主要文学形式多为讲经布道之作,也有游记、书信等其他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大约从1607年约翰·史密斯船长领导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敦到1765年殖民地人民愤怒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法。总的来说,殖民时期人们忙于生存,无暇吟诗作曲,清教主义反对虚构的小说戏剧,因此文学不很发达。当时的宗教领袖和殖民区领导人物如布雷福德(William Bradford,1590-1657)、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1588-1649)等人撰写的书籍多半是讲道布经等有关神学的材料或日记。此外还有一些为欧洲读者或亲人撰写的介绍新大陆的山水风貌和日常生活的小册子或游记书信,最著名的作者是为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工作起重要作用的约翰.史密斯船长(Captain John Smith,1580-1631).即便是诗歌也拜托不了宗教内容。比较出色的诗人有安妮.布雷特兹里特(Anne Bradstreet,约1612-1672)和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 约1642-1729)。前者是北美第一位女诗人,她的诗歌虽然宗教气息较浓,但她描写夫妻恩爱,家庭美满等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歌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泰勒是位牧师,虔诚的情教徒,诗歌创作也是为上帝服务,有些跟他的讲道有密切关系。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发表,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并整理出版。两位诗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受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影响,诗歌有较大的模仿性。

二、启蒙时期与独立革命(1765-18世纪末)这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由于经济的发展,殖民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世俗生活,在欧洲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主义的统治逐渐衰落。18世纪美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in,1706-1790)。富兰克林是个人文主义者,相信人性善良、主张人权天赋、政治平等,认为行善是忠于上帝的最好表示。他出身贫苦,但意志坚定,顽强奋斗,从商、参政,写文章、研究科学,终于成为文学家、科学家和在美国立国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政治家。他的《格言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通过大量的格言警句宣传创业持家、待人处世的道德原则和勤奋致富的生活道路。他在独立革命期间撰写的《自传》(Autobiography)以亲身经历再次说明,美国有的是机会,只要勤奋便能成功。富兰克林的成功经验对美国人的人生观、事业观和道德观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自传》还开创了美国名人写传记的风气,建立了传记文学的传统。

从1765年英国殖民者第一次反对英国政府的印花税到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20多年里,北美大陆的政治形势发展很快,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宣布独立,1783年对英战争胜利,1789年新宪法生效,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独立革命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跟殖民时期一样以理性的敬文为主。主要是各派政治力量对于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与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重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时所产生的大批论点鲜明、充满战斗力和说服力的杂文、政论文和演讲辞,如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的《常识》(Common Sense)、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三、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与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但他们虽然模仿美国作家,素材却完全取自美国现实,如西部开发与拓荒经历。他们赞美美国山水,讴歌美国生活,反映美国人民的乐观与热情。

早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1851)和布赖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欧文以短篇小说见长,他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使他成为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库柏主要写长篇小说,而且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历史小说、细节准确详尽的冒险小说和对后来西部文学影响甚大的边疆小说--《皮袜子故事集》(The Leather Stocking Tales)五部曲。布赖恩特是美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第一个受到英国诗坛赞赏的美国诗人。《致水鸟》(To a Waterfowl)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在新英格兰地区,主要表现形式为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理论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和权威,强调人有能力凭直觉直接认识真理,人能超越感觉获得知识,因此,人的存在就是神的存在的一部分,人在一定范围内就是上帝,自然界是神对人的启示,人可以从自然界认识真理,了解物质发展规律,得到精神道德原则方面的启示。超验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是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论自立》(Self-Reliance)等著作对打破神学统治,摒弃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教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确立民主思想和发展民族文化起了极大的作用。《论自然》曾被称为超验主义理论的“圣经”。

棱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爱默生的朋友和门徒。他接受爱默生关于认识自我和研究自然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独自在家乡森林沃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把超验主义的原则和自己的哲理信念付诸实践。《沃尔登湖》(Walden)详细描写他在湖畔的生活,宣传自然的美好,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消极影响,呼吁人们返朴归真,到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梭罗富有正义感,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谴责蓄奴制。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主张用和平斗争的方式反对战争和奴隶制,对印度的甘地、60年代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起过积极的影响。

在诗歌方面,新英格兰地区比较出名的诗人有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94)和洛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 1810-1891)等。他们大都出身世家,有地位有名望,文化修养比较高,但又都比较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对社会问题虽有批评却比较温和。因此他们常被称为波士顿的婆罗门(Brahmins)。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1855年出版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另一位革新诗歌的诗人是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1955年出版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确立了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浪漫主义时期两位重要的小说家是霍桑和梅尔维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 1864)不赞成超验主义,尤其是“人即是神”的说法。《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描写罪恶对人的精神面貌作用;《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表现祖上的罪孽对后代的报应。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深受霍桑的影响,关心人类命运,相认邪恶的普遍性,怀疑超验主义的乐观主义理论,对社会进步持悲观态度。他们两人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戏剧色彩。但是梅尔维尔不像霍桑那样安于命运、按受现实。他进行更为深刻的钻研,探讨上帝的本质、人类的天性和邪恶战胜一切的原因。代表作《白鲸》(Moby Dick)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映。

四、现实主义时期(186-1918)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到第一次世界人战爆发,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三位最重要的作家是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1837-1920)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

五、现代主义时期(1918-1945)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新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对自由民主的信念开始动摇,普遍感到迷惘,甚至绝望。

现代主义文学是从诗歌开始的。当时的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

(l)芝加哥诗人。他们无论在诗歌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坚持惠特曼的传统,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以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和当时在伦敦居住尚未加入英国籍的艾略特(T.S.Eliot,1888-1965)为首的身居海外的诗人。(3)新英格兰诗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和罗宾逊(Edward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属于第三类诗人,介乎上述两派之间,受到新诗歌运动的感染,但并不全盘接受它的原则和主张。

很多在20年代发表作品的年轻作家往往被称为“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他们曾怀着自由民主的幻想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残酷的战争、无谓的牺牲使他们的理想幻灭了。

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虽然没有去过前线,却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和100多篇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爵士时代人们醉生梦死的空虚的精神面貌,生动地再现了20年代美国青年认为”一切上帝都死亡了,一切战争都打完了和一切对人的信念都动摇了“的绝望心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从内容到技巧都更为成熟,进一步揭露”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迷惑性和空虚。菲茨杰拉德是继德莱塞以后又一个抨击腐蚀人们灵魂的美国梦的作家。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迷惆的一代“作家的主要人物。《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反映大战后在欧洲彷徨游荡的美国青年绝望和幻灭的情绪。《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表现战争如何粉碎人们的理想和生活目的。《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描写西班牙的内战。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位心灵受过创伤、敏感而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但他作品里往往又有一位勇敢正直的英雄。海明威笔下的英雄可能是不见经传的猎人、士兵、斗中土、拳击家,但他们都具有”硬汉“性格,曲折不挠,视死如归。他们给海明威的主人公以启示,教育他们在困难前面不低头、在压力下面不弯腰的处世原则。《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的老渔民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大力推崇的在失败中保持尊严从而取得精神胜利的生活原则。海明威不仅为美国文学创造了”硬汉"形象;他那含蓄简练,清新有力的文体对美国文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下载美国文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文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1. Naturalism: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America’s literary naturalists dismissed the validity of comforting moral truths. They attempt......

    美国文学总结

    美国文学 一、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 1、 约翰 史密斯:美国文学的第一个作家,《关于弗吉尼亚的真实叙述》; 2、 纳撒尼尔 沃德:《北美的阿格瓦姆鞋匠》,北美讽刺文学第一笔; 3、......

    美国文学总结

    第一部分 殖民主义时期 the colonial period 1. Hard work, thrift, piety and sobriety were the Puritan values that dominated much of the earliest American writing.......

    美国文学考试

    美国文学考试题型 1、填空题(这部分的重点老师带我们画过,由于比较散,不方便整理,请同寝室或隔壁寝室相互告知)-----大家记得人名,作品名称等一定不要写错了 2、名词解释(共两题,每......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1.AmericanTranscendentalism:①transcendentalism has been defined philosophically as “ the recognition in man of the capability of knowing truth intuitively, or......

    美国文学讲义

    1896年———1900年间断断续续在练习本上写下了自传体长篇小说《让·桑得伊》的草稿。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观点的论文《驳圣·勃夫》 ,......

    美国文学读后感

    About WritingExperience and thinking makes a great writer is what I learned from the book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Traveling and adventure......

    美国文学复习资料

    Unit 3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作品 1 《论自然》 Nature 2 《论美国学者》 The American Scholar 3 《神学院致辞》 The Divinity School Addres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