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美术《大大的草坪》
小班:大大的草坪(重点领域:美术)
大新中心幼儿园
陆婷婷
设计意图: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特别是刚刚入园的孩子,在选用绘画的工具上必须考虑幼儿的操作能力,因此我选用了深绿和浅绿两种颜色的油画棒。在活动形式上,改变一贯美术活动首先出示范例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去观察。小班的孩子的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采用孩子喜爱的游戏的形式,帮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孩子对小草有初步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有了一些认知经验,孩子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模仿并借助语言的提示初步学习提腕的动作。(难点)
2、尝试用深浅不同的绿色画小草,练习从下向上画短线的方法。(重点)
3、乐意参加美术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草
2、深绿、浅绿色的油画棒若干
3、小兔子、小猫、小狗的头像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教师出示小草,引导幼儿感知小草的外形特征、颜色。
(小草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以实物小草作为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媒体,指向性非常明确,能把幼儿的兴趣吸引,这样的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策略,让活动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1)教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介入策略在本环节中的运用:以提问的方式介入幼儿的学习,目的明确。)
(2)教师:今天小兔子要和自己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去大草坪玩了,可是它们不知道大草坪在哪,不知道大草坪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大草坪上会有什么?(小草)大草坪里的小草是从哪里长出来的?(环境创设策略在本环节中的运用:有趣的动物情节为绘画活动的开展创设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让幼儿乐意参与绘画活动。)
(3)教师小结:草坪上长满了小草,小草是绿绿的,有长的,有短的,颜色有深也有浅。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初步学习绘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重点引导幼儿感受小草的深浅不一。(观察策略在本环节中的运用:通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感受深绿浅绿两种不同的绿色。)(2)教师示范画小草,用油画棒在画本上做快速有力的提腕动作画出小草,幼儿观察并徒手进行模仿。教师:“小草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让小草变出来。请出你的小手从下向上一提:地上的小草长出来。”
(3)幼儿观察后,通过徒手练习的方式进行模仿。
请幼儿变魔术,变出小草:“谁愿意来变魔术,变出小草呢?”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教师:让我们把小草画的更密些,这样小白兔它们才会玩的更开心哦。鼓励幼儿用深浅不一样的绿色将小草画的更密一些。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片草地?为什么?
教师评价,例如:这一片草地真漂亮,小草长得真茂盛,真好看。(观察策略在本环节的运用:带领幼儿观察作品,发现不同的个性。)活动延伸:
(1)拓展练习。草地上还有些什么呢?请你来画一画。(小花等。)
(2)家园共育。把你的草坪带回家,请爸爸妈妈跟你一起丰富一下你的大草坪把吧!。
第二篇:09学前一班小班美术《大大的草坪》(打印稿)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
题 目: 大大的草坪(小班幼儿美术活动)姓 名:
王 佳 班 级: 09学前教育(1)班 学 号: 09102021 系 别:
教 师 教 育 系 专 业: 学 前 教 育 指导老师: 任 巍
一、设计意图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创作、欣赏、评价活动中。
在户外活动时带幼儿观察过花园中的小草,知道小草的颜色,样子,及由下向上生长。《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二)利用游戏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成功感。
此教学活动采用游戏情境导入,以拟人化的口吻让幼儿帮助小兔变出小草,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也能让孩子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及作品完成后的成功感。游戏的愉悦性大大降低了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紧张感。
《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较大程度的避免了这点。
(三)小班幼儿手腕部的发展情况
学前儿童手指和腕部的肌肉群发育较晚,小班幼儿还不能运用自如。这节课是小班的美术课《大大的草坪》教幼儿快速有力的从下往上的方向画短线,快速有力的提手腕动作,既能帮助幼儿体会线条的方向感,又能使得孩子的手腕部肌肉和动作得到发展。
(四)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本班幼儿对于比较神奇好玩的东西,注意力较能集中,并且学习新事物的欲望较强。本班幼儿活泼,热情,喜欢帮助他人。这样综合美术活动的一些特点及本班幼儿情况设计了此小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草坪》。
二、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大大的草坪》 适应班级:小班(3~4岁)课题领域:艺术领域 授 课 人:王佳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深浅不同的绿色,练习从下向上画短线。(画短线时让幼儿体会到线条的方向感。)
2、体验绘画活动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乐趣。
3、通过观察、模仿、语言的提示,初步学会提腕的动作。(进行完整的演示让幼儿学会画小草的美术技巧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小草的颜色并且知道小草是从下向上生长的。(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或者去公园玩的时候见过小草,教师在户外活动时有目的的让幼儿观察过小草,从而幼儿对小草有较细致的了解。)
2、材料准备:白兔手偶(一只);深绿色、浅绿色彩笔若干(根据幼儿人数来定);装彩笔盒子若干(依小组来定);教师示范挂图(一张);幼儿画纸若干。背景音乐;湿抹布;桌子上铺的油性纸。
(三)、活动过程
1、课前安静活动:摇铃鼓和手指游戏。
小白呀,小白呀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拽拽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掉电视机,小白呀,小白呀下楼梯,去吃肯德基,汉堡包汉堡包,薯条薯条,可乐可乐,呲„„呲„„
【环节小目标】:整理幼儿的情绪,让幼儿进入上课状态,集中注意力。
2、情境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老师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让幼儿猜一猜,想一想,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想想想„„是谁呀?
教师拿出手偶小兔,并且模仿小兔说话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令我很伤心的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教师:小兔,快告诉我们,我们小朋友都认真的听你说呢。(正面的夸赞幼儿,能让孩子有集中注意力的积极性。)
教师再以小兔的口吻诉说原因
教师:好的,我告诉你们。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发现草坪上一颗小草也没有了。我们就不能在上面做游戏了。我真希望那些小草一下子都能长出来呀。
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想到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兔让小草全部都长出来吗? 幼儿自由讨论
【环节小目标】:(1)采用情境拟人化的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产生兴趣愿意去听,去想。)
(2)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是帮助小兔,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讲解画小草的步骤
(1)教师示范画,让幼儿产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王老师会变魔术,我可以变出好多好多的小草呢。小朋友们看好了,魔术开始了!教师手拿深绿色和浅绿色的彩笔,在挂图上画小草,一边画一边说“长小 草长小草,从下向上长长长。”
(教师的示范画,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2)指导幼儿认清深绿和浅绿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用魔法长出来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是绿色的。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很棒,小草是绿色的。看一看老师变出来的小草是两种绿色,这种深一点的叫深绿,那种浅一点的叫浅绿。深绿是长大了的小草,浅绿是才长出来的小草。
(此环节是让幼儿认识深绿和浅绿,并且在画小草时用上这两种颜色,如大 部分幼儿认识可做略讲,如大部分幼儿分不清楚,则教师要说清楚,小草有 两种颜色:深绿和浅绿,让幼儿在绘画时两种颜色都用。)(3)讲解小草的画法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学王老师的魔法帮助兔宝宝吗? 幼儿:想想„„
教师:好的,既然小朋友们都愿意学,那老师就教你们。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边念咒语一边做动作练习。“手腕一提,小草变出来。”
教师指导幼儿提腕,并且可以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演示。【环节小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对画小草产生兴趣。
2、让幼儿认识深绿、浅绿,并能用这两种颜色画小草。
3、教适合幼儿水平的美术方法要点,画小草时要提腕。
4、幼儿练习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我看小朋友们魔法学的都很认真,我现在就想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给小兔变出大大的草坪。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2)教师分发画纸。(对于画的慢的幼儿,教师可以先发画纸)
分发准备好的深绿、浅绿色彩笔。(以小组为单位装在盒子中)
(3)幼儿练习绘画,教师提醒幼儿变出来的小草可以是新长出来的,也可以是长大了的,用深绿和浅绿两种绿色来画。画的密密的,小兔喜欢在密密的小草上做游戏哦。(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对绘画方法掌握不清楚的幼儿)
(4)教师交代画好的小朋友交给老师,把彩笔放到盒子里面,并把小手擦一擦。
【环节小目标】:
1、让幼儿根据学到的提腕方法,画出大大的草坪,通过帮助小兔,激发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让幼儿有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2、通过幼儿的练习,让幼儿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5、幼儿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
教师:小朋友们都画的很棒,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帮小兔变出来的大草坪吧。重点从小草的样子,小草的疏密度,以及画面整体的造型感来欣赏。以幼儿优点为评价重点。
可以进行幼儿互评和自评。教师请某个小朋友自我欣赏。
教师:你画的是什么呀?你是怎么想的?要是可以„„就更好了。【环节小目标】:
1、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可以让幼儿从同伴的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2、在幼儿评价作品时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幼儿自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知道,能让幼儿知道怎么画会更好,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
6、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小朋友们都已经给小兔变出来了这么大的草坪了,那我们一起
喊“小兔快出来做游戏吧。” 师、幼:小兔快出来做游戏吧。
【环节小目标】:结束教学活动,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四)活动反思
1、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的导入采用情境拟人化的方法,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产生兴趣,仔细听老师说话。并且会对接下来小兔说的话,接下来的流程产生好奇心,这样,他们在绘画环节就很乐意参与其中。在教幼儿练习提腕,画小草时,我运用了语言的提示“手腕一提,小草变出来。”幼儿在练习绘画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会一边画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这样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创作。通过帮助小兔长小草的目的,幼儿的情绪情感得到发展,积极性、成就感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创作时,兼顾到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单独指导,让他们对创作活动对绘画产生兴趣,也能取得成就感。
2、活动的不足
(1)如何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兼顾整体,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因为整节课的主线是帮小兔变出小草,利用幼儿喜欢帮助他人的心理。这样对于某些没有耐心绘画的幼儿,还会有帮助小兔的成就感驱使它认真的创作。但是还有某些幼儿对此兴趣不大,在活动流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可能是某些细节没有处理好。在绘画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一边根据语言提示,一边认真的进行自我创作,但是某些能力弱的幼儿,不敢动笔,表现出很害怕,很无助的表情。教师对于这些幼儿应该多关注,单独进行辅导,鼓励。在进行提腕练习时,教师可以一个个仔细的教,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提腕的动作。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取一些新颖有趣的方式,让幼儿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对于教学的重点注重细节部分,确保幼儿对于重点部分能够接受的更好。
(2)如何在教学活动时控制好班级的常规。
在教学时,练习提腕,有些幼儿开始无法稳定情绪与周围幼儿讨论,嬉戏。在绘画完成收作品时,幼儿开始兴奋。教师在班级常规混乱时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语气平缓温柔的让幼儿的情绪稳定下来。在日常教学中也要训练幼儿的常规,如某一个手势,铃鼓的声音,或者一句话,让幼儿安静下来。
(3)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活动过程细节的处理,注意重点部分的 小结,用平缓清楚的语音语调让幼儿能够清楚明白的了解老师教授的重点内容。多学习园内其他优秀老师的教育教学优点及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幼儿乐意并且更好的接受所学知识。
致谢
在完成此次毕业设计活动过程中,我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及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得到了班级老师的配合和鼓励,让我能调整心态完成此次教学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园内老师也向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我感谢单位领导和园内老师对我的批评和建议。更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任巍老师,认真的帮我修正毕业设计活动教案的不足,为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为我解决了很多教学过程中一些我很困惑的问题。虽然现在我的经验及其他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相信,我会努力不断的学习,积累,对我的工作负责,对每一个幼儿负责,从而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幼儿园老师。
第三篇:小班数学教案(大大小小的树叶)
活动名称:大大小小的树叶 活动目标:
1、区分树叶的大小
2、尝试按大小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进行拾树叶活动,每名幼儿均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大小有大小树叶若干。
2、羊妈妈和羊宝宝的图片;每张桌子上摆放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上大、小标记1个)
1、宝贝儿们,咋们昨天拾了好多的树叶回来,我们一起把这些树叶拿出来好不好?(事先发给幼儿大小树叶各一片)引导幼儿挥动自己手中的树叶。
2、哇、真漂亮。我们把树叶放下吧,让它休息
一会儿。
3、咦、咩咩咩…这是谁来了呀?出示羊妈妈和
羊宝宝的图片(是羊妈妈和羊宝宝)羊妈妈说:“小朋友,我和我的宝宝好饿呀,把你们的树叶送给我们吃好不好?(好)
4、可是我们的树叶有的大,有的小,为了让羊
妈妈和羊宝宝都吃得饱饱的,我们给羊妈妈吃大树叶,羊宝宝吃小树叶好不好?
现在听胡妈妈说喂谁吃,宝贝儿们就举起你们 的树叶好不好?
师:喂羊妈妈吃,幼儿举大树叶,并说给你吃大树叶
师:喂羊宝宝吃,幼儿举小树叶,并说给你吃小树叶。
二、分一分树叶,尝试按大小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
1、这么多的树叶,羊妈妈和羊宝宝一下子也吃不完,我们给她们装好了带回家去吃好不好?
2、出示画有两个大小标记的篮子,胡妈妈这儿有两个篮子,它们有个标记。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猜一猜,哪个标记的篮子是放大树叶的?哪个标记是放小树叶的? 让幼儿猜一猜,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大小标记。
这个标记的娃娃手打得开开的,两脚也分得开开的,表示大大的,这是大标记,所以我们应该把大树叶放在这个有大标记的篮子里。
这个标记的娃娃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娃娃变小了,所以它是小标记,我们应该把小树叶放进小标记的篮子里。
三、按大小标记将树叶送进篮子
1、好啦,宝贝们现在把你们的大树叶放在大标记的篮子里,再把小树叶放进小标记的篮子里吧。
2、幼儿放树叶
四、带领幼儿将树叶按大小摆放在羊妈妈和羊宝宝的身边。记得羊妈妈吃大树叶,羊宝宝吃小树叶哦。
第四篇:小班健康活动:大大的眼睛
小班健康活动:大大的眼睛
卢家巷幼儿园 张敏
2014-11-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2.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3.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萌发保护眼睛的意识。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难点:让幼儿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万花同、望远镜、图书、图片若干张。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二、相互观察小朋友的眼睛,认识眼睛的外观结构
1.眼睑:它分上眼睑和下眼睑,找一找我们的眼睑再哪里?摸一摸我们的眼睑还会眨呢,我们平时说的眼皮就是眼睑。
2.眼睫毛:眼睑上长着一些小细毛,有的黑黑的、长长的,有的短一些,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眼睫毛在哪里。
3.眼球:眼睛里还有什么呢?在里面还有一个眼球,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眼球是什么形状的,并请小朋友转一转自己的眼球,让幼儿知道我们只有两只眼睛,一只左眼一只右眼,眼球会转。
三、了解眼睛的功能
1.请小朋友闭好眼睛,可不能睁开呀。老师手拿一本图书,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看见了吗?为什么。
2.现在赶快睁开眼睛来看看老师手拿的是什么?看见了吗?为什么?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种,老师准备好的万花筒、望远镜,图书等物品看一看、玩一玩。小结:眼睛闭上后看不见任何东西,眼睛睁开,眼球转一转,看清楚所有东西,我们的生活、学习、劳动处处离不开眼睛。
四、保护好眼睛。
1.眼睛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为什么有的人带眼镜或眼睛生病呢? 2.指导幼儿观察图片,联系自己说一说平时是怎样做的。
图1.姿要正确。
图2.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看完后闭上休息一会。
图3.手揉眼
图4.距离的不要太近
图5.在阳光灯光下看书
小结:小朋友们可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保护好视力注意用眼的正确方法
五、儿歌《保护眼睛》
请幼儿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欣赏儿歌内容: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好孩子讲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活动延伸:
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盲人的知识,激发幼儿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愿望。
第五篇:小班科学《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活动内容: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活动时间:2018、3 活动目标:
1、认识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列。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透明玻璃碗4个。活动过程:
1、出示一只鸭蛋,请幼儿观察,说说是什么动物的蛋。
2、出示大大小小的各种蛋,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蛋宝宝的特点。
(1)鼓励幼儿比比、看看,从蛋的大小、颜色来比较不同。(2)请幼儿将蛋宝宝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排队。(3)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请幼儿将蛋宝宝与禽类图片一一对应。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有的蛋大、有的蛋小;有的蛋轻、有的蛋重;有的蛋颜色偏
红、有的蛋是浅蓝色的;有的蛋带有斑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4、看看蛋的内部结构。(1)教师提出问题:鸡蛋的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引发幼儿想要打开蛋看看里面是什么。
(2)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倒进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3)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比较脆、薄,容易碎。
5、有营养的蛋。让幼儿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