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用——句型转换练习
五年级语文句型复习(教学用)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去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
2、看句子中有没有 “不”,有“不”的去掉“不”,没 “不”的加上“不”
3、改问号(?)为句号(。)
例句:
1、世界上的事难道不是无奇不有吗?(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的事真是无奇不有。
2、这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恩情,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这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恩情,我们不会忘记。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一般情况下,前半句不变,改后半句。
2、先加上(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
3、看句子中有没有 “不”,有“不”的去掉“不”,没 “不”的加上“不”
4、改句号(。)为问号(?)
例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改为反问句)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享受幸福生活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改为反问句)
享受幸福生活难道不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吗?
三、缩句
1、先缩去(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2、再缩去 表示时间、地点、大小、颜色、数量、方向、环境的词语
例句: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缩句)
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缩句)
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四、改为感叹句
1、在句子中加上(真„„啊)(真„„呀)
2、改句号(。)为感叹号(!)
例句:
1、这里的风景很美。(改为感叹句)
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2、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改为感叹句)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五、引述句改转述句
1、冒号前面的不变,改冒号(:)为逗号(,)去掉引号(“”)
2、将引号(“”)里的 我→他(她)这→那 你→前面的第二个人名
例句:
1、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转述句)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外公对小英说:“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改为转述句)
外公对小英说,那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3、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华说,她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六、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
方法:选择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是否定句。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外,还应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
例句
1、楚王尊重晏子了。(改为双重否定)
2、人人都说“法轮功”是邪教。(改为双重否定)
3、我昨晚发烧了,今天只好请假在家休息。(改为双重否定)
4、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改为肯定句)
4、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改为肯定句)
6、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改为肯定句)
七、修改病句
(一)、病句的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方法:找出缺少的“谁”,“什么”、或者是“怎么样”以作添加。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种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方法:找出不当“点”进行合理化处理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方法:找出顺序颠倒的词再作修改。例: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4.、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啰嗦,累赘。
方法:分清大小概念,决定取舍
5、概念不清:即句子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前后矛盾:即句子意思前后不一致。
方法:找出矛盾的点,删去或改掉其中的一个。例: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方法:找出不是一类的,进行修改或删除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8、不合事理:
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量少做改动,终于原意,尊重客观事实。例:春天到了,种子长叶,生根,发芽。
9、指代不明:
方法:借助词语讲话说明白。
例: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例句(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1、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2、《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3、家乡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4、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6、昨天晚上下了一天的雨。
7、我们的眼睛一下子集中到王老师身上。
8、虽然小明进步很大,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9、我唯一的业余爱好是喜欢打篮球和游泳。
10、《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古典四大名著。
11、李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近视眼睛的同学。
1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很快恢复的健康。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14、我们迈着轻快地步子和欢乐的歌声去郊游。
15、陈明同学基本上完全改掉了不好的习惯。
16、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7、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18、多读课外书,可以是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八、修辞手法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比方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 “好像’ “真像”“像„„似的”“像„„一样” “仿佛” “犹如”等 比喻句的判断依据: ①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 ②两种事物有相似之处
例句:
1、湖面很平静。(改为比喻句)湖面像一面镜子。
2、天气真闷。(改为比喻句)今天的天气像个大蒸笼,使人闷得慌。
3、泉水里的小气泡一个个直往上冒。(改为比喻句)
泉水里的小气泡像一串串珍珠直往上冒。
4、秋天到了,林间的落叶在飞舞。(改为比喻句)秋天到了,林间的落叶像一只只花蝴蝶在飞舞。
(二)、拟人句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用写人的词语去写物。拟人句中常用的词语有:
(唱歌、唱着歌、跳舞、弹琴、眨着眼睛、露出了笑脸、笑弯了腰、、回家、吃饭等)例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改写为拟人句)
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唱歌。
2、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改写为拟人句)
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
3、小溪水哗啦啦地在山间流淌。(改写为拟人句)
小溪水哗啦啦地在山间唱着歌。
4、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改写为拟人句)
清澈的溪水唱着歌流向远方。
(三)、夸张句就是对事物的某方面夸大或缩小。
例句:
1、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2、教师里真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3、他的声音真大,连聋子也能听见。
(四)、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这些菜是谁买的?原来是妈妈买的。(五)、反问句(只问不答)
例句:
1、享受幸福生活难道不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吗?
2、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六)、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两个句子也可以叫做排比句)例句:人生如酒,每一口都是醉人的;人生如泉,每一滴都是甘甜的;人生如诗,每一句都是动人的;人生如歌,每一首都是悦耳的;人生如梦,每一个都是美丽的。
(七)、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例句(什么修辞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3)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4)这块大石头,远看像一位老人。()
(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八、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假设
九、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4、小红,把窗关一下。
第二篇:句型转换练习
句型转换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1)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2)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3)练习:
1、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不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这间小房子怎么容得下这么多的人呢?(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这间小房子容得下全城的孩子。(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扫一间小小的屋子呢?(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此人年少而有此大志,单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
二、变转述句。(规则:
1、人称: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变成第三人称“她、他、他们”
2、标点符号:把句中的冒号和前引号变成逗号,把句末的后引号去掉)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变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缩句(1)步骤:
第一步: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第二步: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第三步: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2)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勇军进行曲》的结尾反映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我估计老师今天可能不上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心改掉不好的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爸爸买了苹果、香蕉、梨和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甘肃兰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美妙的歌声,心里非常的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仿写句子练习。(1、仿照修辞方法。
2、用加点字造句。)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跑来了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柳条拂动着水面。(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雪花落了下来。(至少扩两处)
11.小孩子在雪地里玩得很高兴。(改为带“!”的句子)
12.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改变句序,意思保持不变)
六、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11.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12.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13.难道这么让人激动的时刻我们会忘记吗?()14.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15.现在稻谷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渡亮的银毯》()
16.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17.四面有隐隐约约的亮光,仿佛是一抹橙黄色的雾。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18.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19.雪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20.他的脸像一朵鲜花。()21.燕山雪花大如席。()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3.我要不跑,不是还得派人吗?()
七、关联词。
1、并列关系:有的......有的、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2、选择关系: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3、转折关系: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不过、然而、只是。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不管„„总、除非„„才、无论„„都
6、递进关系:不但„„还、不仅„„还、不但„„而且、不但„„还、7、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也
8、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他()不认真学习。
2、小晴()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
3、()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件工艺品,()那么美丽。
4、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姐,()能加航模小组?
5、做任何事情,()你勤奋努力、有恒心,()一定会成功。
6、做题目不掌握方法,()你做再多的题目,()是无济于事。
7、()你到了这里,()安心地在这里工作吧。8.小军()刻苦锻炼,()考上了警校。
9.写完了作业,()玩耍,()看看课外书,多增长自己的知识。
11、()明天刮风,还是下雨,你()要去学校。
12、这里的泉水()清澈,()甘甜。
13、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认真复习,()能考出好成绩。14.()他们没有买到《丁丁历险记》,()他们非常高兴。15.()他生病了,()没有参加比赛。
16.赵刚()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从来不骄傲。17.妈妈()看电视,()织毛衣。
18.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19.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20.()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开辟出来种花生吧。21.天色不大好,()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22.()花生是很用的,()你们要像花生。23.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湖面现出迷人的魅力。
24.泸定桥头敌人重兵把守。红军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
25.他成绩优异。他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他并不骄傲。26.坚持锻炼 增强体质 27.明天有雨 音乐会改期
八、双重否定句。(用“不....不” 替换“必须、一定、只好等)练习:
1、三颗纽扣木匠只好离开这个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有一个家园、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父母,她必须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九、课内积累。
1、描写“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雪”的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师生”有关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明月”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数民族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念家乡、亲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丰收”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关“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积累”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兴趣”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与“规则”有关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乐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金钱”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金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大与小”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友谊”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学习”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含有“明”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含有“月”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3、“积累”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4、描写“雪”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5、叠词
A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BA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BA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A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6、描写声音的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7、互为近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8、含有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第三篇:初中英语句型转换练习
英语阅读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She doesn’t have to go to school.There isn’t any milk in the bottle.I didn’t see him yesterday..You need not do it today.She can’t run very fast.二.将下列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1.Tom was ill yesterday.(肯定回答)
---------------------ill yesterday?----------,he----------.2.She has 10 pens.(否定回答)
---------she----------10 pens?----------she----------.3.M y mother cleaned the room..(否定回答)
----------your mother----------the room ?----------she---------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
People will have robots in their homes.He has a new toy bus.He does his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四.对划线部分提问
I am looking for my watch.He will be here in 2 hours.The man is in the office.His ruler is blue.
第四篇: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A:改为一般疑问句B:改为否定句)
1.I am a student.A:
B:
2.They are English cars.A:
B:
3.This is a pencil-box.A:
B:
4.Its name is Polly.A:
B:
5.These are my English books.A:
B:
6.I know his name.A:
B:
7.There is some money in the purse.A:
B:
8.You can go to have a look.A:
B:
二、回答句子(A:肯定回答B:否定回答)
1.Are you a teacher? A:B:
2.Is this your ruler? A:B:
3.Are those banana trees? A:B:
4.Is there a picture on the wall? A:B:
5.Are there any trees on the hill? A:B:
6.Can you see a bird in the sky? A:B:
7.Do you know Mr Wang? A:B:
三、单复数句变换(把单数的句子变成复数,复数的变成单数): 1.Is this your box?2.There is a boy in the picture.3.That is his new book.4.It is a Chinese car.5.She is a woman worker.6.We have many old pictures.7.Are those English books?
8.They are Japanese students.9.Who are those men over there?10.They are some policemen.四、将下列句子改为选择疑问句:
1.Tom is in Class Three._________ Tom in Class Three __________ Class Two?
2.There are some sheep on the hill.there ___sheep or ___ on the hill?
五、就划线部分提问: 1.Your book is here.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book?
2.I’m thirteen.___________________? 3.Bill is in Class Five.___________________Bill __________? 4.She is in Row Nine.___________________ she ________?
5.That’s a map in English.___________________ in English? 6.Seven and eight is fifteen.___________________ seven and eight? 7.They are boxes? 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8.The woman is Mrs.Re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woman? 9.Mr.Zhang is at home.____________Mr.Zhang?
10.The flowers are near the wind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flowers? 11.The flowers near the window are purple.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purple?
12.The flowers near the window are purp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purple? 13.Jack isn’t at school today.___________ isn’t at school today?
14.There are some books under the tre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der the tree?
15.There are fifty books on the des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re
there on the desk?
16.There is a child in the tree._______________ are there in the tree? 17.My father is a doctor.__________ is ____________ father? 18.He is fine.___________ is he? 19.He is fiv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he? 20.Those apples are gre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those apples?
21.Those green apples are min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________? 22.These are their sho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these?
23.It’s twelve o’clock n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w?
24.Kate is Mr.Green’s daugh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Kate? 25.I like the pictures in this book.___________________you like in
this book?
26.It’s seven ten n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w?
27.Li Lei’s uncle is a policeman.28.I am Kate’s brother.29.Mr Green is an English teacher.30.Aunt Sally is their Chinese teacher.六、改为同义句:
1.My name is Kate Green.Kate Green.2.What’s the parrot’s name?What’the parrot?
3.Tom and Jack are in different(不同的)classes.Tom and Jack __ in_.4.Those are their black shoes.Those black shoes ____.5.My ruler is yellow.Your ruler is grey.My ruler is yellow.____________ is grey.6.7.These aren’t our pictures.These ______________ aren’t
____________.8.There aren’t any cats in the tree.There ____
_ cats in the tree.9.Lucy is in Class Two.Lily is in Class Two, too.Lucy and Lily are in_.10.11.Lily looks like Lucy,and Lucy looks like Lily.Lily and Lucy __.12.That’s OK.(1)That’s __.13.This is a red apple.This ___________ is ________.14.Your shirt and my shirt look the same.Your shirt __mine.15.She’s Ann’16.It’s five thirty now.It’17.18.It’s time for break.It’19.It’s time for games.It’s time 20.Is it time to go to bed?Is it time __.21.28.What’22.Jim is my friend.Jim is a friend 23.Jim and Bill are up there in the tree.Jim _____ up there in the tree ___.24.That woman is Jim’s father’s sister.That woman is _____.25.His aunt’s husband is a policeman.is a policeman.七、把下列句子改为否定疑问句,并作肯定和否定回答.1.I am Chinese.2.I can open the door and get the ball.3.I know his address.4.It’s over the hill.5.Miss Gao is an English teacher.6.There’re six people in my family.7.There is some money on the floor.
第五篇: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姜彩虹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3、使学生在不同句型的转换练习中,了解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在写作时能注重对语句的锤炼。
4、通过有趣的游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了解句型的特点。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和大家在录播教室上课,我很高兴。在生活中,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让事情有不同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句型转换,看看句子在转换后在语气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老师期望你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复习课——句型转换(板书:句型转换)
二、新授
渡:刚才老师举的就是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复习这两种句型的转换。(贴纸条:陈述句和反问句)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1、出示例句(PPT):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请学生齐读句子。这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师:因为它有一个“是”,它也是陈述句当中的肯定句。)
师:谁来把它改成反问句?学生说改的过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
(2)小结方法:陈述句中有否定词,要变成肯定词,还可以加上疑问词,加强语气,句尾加语气词,句号变问号。
(4)我们来读读这三个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感情朗读句子。老师读陈述句,女生来读反问句,男生读最后一个反问句。(5)师:你们发现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和表达情感作用上的不同了吗?(反问句要比陈述句感情色彩强烈,强调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色。朗读时语调上扬,陈述句语调下降。)
老师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出示练习句子: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师:注意,这个句子和刚才的句子有区别,这里有个否定词“不能”,它是否定句。)(1)读句子。
(2)师:谁来把它变成反问句。学生改成反问句。(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2)先改前两个句子,再出示第三个句子。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你完全掌握了方法,正确。)
(3)小结方法:陈述句中有否定词的把它变成肯定词,加上疑问词和语气词,问号变句号。
(3)老师读陈述句。男生读第一个反问句,女生读第二个反问句读。通过朗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知道了大家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师:反问句改陈述句又是怎么改呢?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出示例句: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1)请学生读句子。
(2)学生说改句子的过程。(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把疑问词去掉,否定词“不应该”换成肯定词“应该”,去掉语气词“吗”,问号变句号。)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
(3)小结:前面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反问句改陈述句。关键在于找准是否定词还是肯定词。师:我们再来练习一个句子。
2、出示练习句子:风沙这么大,你怎么让老乡们冲着风坐呢?(1)请学生读句子。
(2)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风沙这么大,你不能让老乡们冲着风坐。)(3)指名读两个句子。说体会。(反问句更能体现周总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你分析得很精彩。)
师:同学们课堂上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现在老师就要带领大家用上所学知识比一比,谁学得得扎实。
3、竞赛环节:同学们课堂上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现在老师就要带领大家用上所学知识比一比,谁学得得扎实。
规则:每组快速选出1名学生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按顺序答题,答对者为本组赢得一枚红花。答错不给花。抢答给本组扣除一枚红花。
4、学生竞赛。
师:在这轮比赛中,各小组旗鼓相当,各组成员紧密团结,重视本组荣誉。你们的表现让我佩服,你们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佩服。老师说的这两句话就是我们将要一起复习的句型转换——一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贴第二张纸条)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1、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出示例句: 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改成双重否定句。说过程。(他不得不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4)小结。(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就是加入双重否定词。双重否定词都有“没有……不、不得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等”)
看看下面的句子可以加入什么双重否定词。
2、出示练习句子。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文明。
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改成双重否定句。(3)请两名学生读句子,发现不同的句型在表达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双重否定句在表达感情时更为强烈,用于加强语气)
师: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那是因为她有两个否定词。否定加否定,就是肯定。师:掌握了方法,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也同样适用。
(二)、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1、出示例句:孩子们没有不喜欢王老师的。(1)指名学生读。
(2)谁把它改成肯定句。(孩子们喜欢王老师)说改的过程。
师小结:切记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一定要去掉两个否定词。再做一下调整。就可以了。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巩固一下。
2、出示练习句子。
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好朋友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1)指名读。
(2)学生改成肯定句,(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同意。好朋友的话是有道理的。)
3、小结。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转换最关键的就是双重否定词。改完后再读,确定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我真替你们感到高兴。我们四班孩子非常重视集体荣誉,那就请再次为集体荣誉而战吧。
3、我们进入第二轮竞赛“句子翻翻乐”。
4、说游戏规则:这轮比赛是抢答题环节,在比赛中各组成员要积极举手,认真倾听,如果取得发言权在10秒内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将被扣除一朵小红花。
5、学生参与竞赛。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文明。
2、对于少先队员来说,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3、我不得不去辅导班了。
4、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会羞愧的。
5、这本书今天晚上,我一定要看完。
师:在这轮比赛中,同学们反应机智,熟练地运用方法改句子,获得了小红花,没得到的也不要气馁,我们在下一环节的学习中,你只要认真听,还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师:在生活中,有时会需要我们转达别人的话,怎样才能把话准确地转达给别人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最后一项学习的任务——贴纸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让我们再接再厉。出示ppt
三、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一)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
1、出示例句。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会,我不安心。”
(1)请学生读句子。师:这是什么句?什么是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面对面说话。所以语气比较直接)师:同学们知识掌握得真是很牢固。(2)请学生把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说过程。
师: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给另外的人听,这就是间接叙述。所以语气比较委婉,句中一般没有“”。)
(3)小结: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除了标点符号的改变,第一人称“我”要变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改后再认真读,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师:让我们再来练习一种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的句子。请看大屏幕,2、出示例句: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1)请学生读句子。师:这是直接叙述还是间接叙述?
(2)你能把它改成间接叙述的句子吗?(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大嫂一程。)说过程。
(3)再找学生读。(4)学生说改的要点。师相机小结(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时,如果有具体人名,那就把第二人称“你”还原改成具体人名。要不就不知道“你”是谁了。)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是小学阶段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同学们都掌握得这么好,那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呢?请看大屏幕。
(一)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
1、出示例句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小明一件生日礼物。
2、指名读,3、指名说改的过程。(姐姐说:“小明,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4、师小结。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除了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外,还要把第三人称“她”变成第一人称“我”,具体人名变成“你”。还有再读句子,看看有没有改变句子的原意。
5、创设情境小练习。
同学们,下面请你们认真听,我下面说的话请转达给你们班主任:“你们班同学公开课表现很出色。”你们班主任就在后面坐着,谁能把这句话转达给班主任。(“宋老师,姜老师说,我们班同学公开课表现得很出色。”)
师:经过了上一轮的比赛,各小组的红花数量有了差别,现在老师就给你们再次竞争的机会。听好规则。
5、传话游戏。
规则:每组按纵队分成两个小队,第一名学生到老师那里读一条直接转述的信息,第二个人把它变成间接转述,其他学生复述然往下传,最后看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队传得最准确,最后一名学生站起来大声汇报。两个小队将各为本组赢得一枚红花。
6、学生做游戏。
7、创设情境。转达表扬的话。
四、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陈述句和反问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相转换,我们不仅学会了这些句型互相转换的方法,还知道了不同的句型在朗读时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作用也不同,在今后的写作当中能根据你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句型,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上。下课!
板书设计: 句型转换
陈述句和反问句 语气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作用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