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游英语景点路线对话
Itinerary 3 parts: part 1, preparation for setting off;part 2, itinerary introduction on the bus;part 3, get off the bus and details of explaining
A: Tour guide
B: Tourist 1
C:Tourist 2
Part 1 Preparation
In hotel A: Good morning everyone,may I take your attention please? how are you today? B,C: We are fit as a fiddle!A:OK, very well.I guess you are exciting for our first trip just as I am.I believe you will love them.Now, ladies and gentlemen, is everyone here? B,C:Yes!A: Great!before our travel, I’d like to say, 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luggages and carry-ons, check whether you have taken your phones and cameras, also take the valuable items with you.If you need any help or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please let me know.By the way, since we will have our lunch on the mountain, have you prepared your lunch as I told you last night? If not, you can buy some bread at the shop near by, and we will gather in 10 minutes latter.Ten minutes latter A:Are you ready now? B,C: Yes!
B:Madam,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we will go? A: Don’t worry Mr Li, we will go to mountain Xisai, first, it is a famous mountain in Huangshi, hubei province, and I will tell you the details when we take on the bus.B:Thanks,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 it.A:Everyone, please carry on your items and follow my flag, we will take on the bus.Part 2 Introduction on the bus A: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sit down and relax, we know you are not familiar with our itinerary , but, please don’t worry, we will explain this for you.First, could you let me know is everyone here? B:Yeah.A: OK, guys, today we will visit mineral city---Huangshi.It is a beautiful city with green mountain and clear water.Our first destination is Mountain Xisai, a place with a lot of flowers and you can see the Yangze River when you come to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it will take us nearly 2 hours to get there, during this 2 hours, you can have a short rest or appreciate the sightseeings out of the window.We will stay here about 3 hours, and around 12:30, you can finish your lunch on the mountain.When it is 2:00pm,Our bus will travel along the largest lake in Huanagshi, Cihu, after our lunch, and the time we arrive Mountain Dongfang is around 2.5 hours, and our final destination is People Square, at this time, it might be 7:00pm, we can rest along the lake when we barbecue there.C:Sorry, madam, how long we will stay on People Square? I don’t want to sleep in the open air A:Don’t worry, miss.This square is very close to our hotel, less than 10 minutes walk, and I will show you the way when we come there.B:OK, thanks.A:You’re welcome.OK,everyone, our bus will come to mountain Xisai nearly 2 hours latter, if you don’t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relax now and we wish you can have a nice journey this time.Part 3 get off the bus Come to the destination A:Sorry for interruption, everyone, we are coming to the Mountain Xisai, please take away your items and follow my flag.And, please place all trash in the garbage bins or your plastic bags.Guys, follow me please.B:Sorry madam, are there just flowers on the mountain?
C:Oh, no, not really, there are some small temples here, where you can see buddhas and spay form them, 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some troubles or show their appreciation, they will come to the tempe with hope and wishes.A:Yeah, that’s right.C:How can we come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Go along this road and the sightseeings are along the road.B:Could you tell more things about this mountain for us? A:Mountain Xisai is one of the state 3a class attractions in China, and is famous for its steep mountains and long histories.It is said that this mountain is the military position of old huangshi city, and this place has suffered more than 1 hundred battles from the end of Han Dynas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furthermore, many poets come here making poems together.OK, let’s heading for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 and have a rest.Here maybe you can experience the feelings of Chinese poets.
第二篇:现场导游考试景点路线解说词(修改稿)
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舟山考区沿途导游解说词
讲解1:市旅游局——文化路——外环线——鸭蛋山码头。(自我介绍、文化路上大、中专院校介绍)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在舟山的最后时间。我叫***,代表***旅行社来为各位送行。我们现在行驶的这条马路叫文化路。为什么叫文化路呢?因为在这条路的两旁集中着舟山市主要的大、中专院校。浙江海洋学院,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占地面积800余亩,学院经历了四十多载风雨历程,在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三所海洋类大学中的一所。东海学院,是一所民办高等院校,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旅游服务管理,财会与应用,计算机信息与管理,建筑施工管理等16个专业,2002年在校生1900人。民盟振华学校,这是一所由中国民主同盟舟山分会创办的全日制职业中学,设有经贸英语,旅游英语,日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工等五个专业。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行驶的这条六车道的宽阔马路叫外环线,是329国道定海城区段,从鸭蛋山码头一直延伸到临城。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舟山的门户——鸭蛋山轮渡码头。讲解
2、送行。(提醒工作、致欢送词、送别)
各位团友,这次在定海的旅程已经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在下车前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物品,以免丢失。这次旅游活动中,能得到了大家的密切配合,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当然,对我做的不够的地方,也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和大家相处几天,建立友谊,此刻却要分离了,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我相信有分别才有相聚,这次的分别也许是为了下次的重逢,希望各位团友有机会再来舟山,我非常愿意再为各位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
讲解
3、致欢迎词(接站服务、协助上车、舟山概况)
持接站牌迎侯旅游团。协助旅游者上车。(操作)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叫***,是***旅行社的导游,给大家开车的司机叫***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好司机。我代表***旅行社、*师傅和我个人欢迎大家来舟山旅游。在舟山期间,我一定努力工作,为大家导游好、服务好,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在这里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顺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舟山概况。舟山是一座新兴的海岛港口旅游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98万,有1390个大小岛屿,素有“千岛之城”之称,市政府所在的舟山本岛,是中国第四大岛。舟山市由定海、普陀两区、岱山、嵊泗两县组成,1988年就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区。渔业、港口、旅游是舟山的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有“中国渔都”美称。舟山的港湾众多,水深浪平,是优秀的深水良港。舟山还有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海天佛国”普陀山、碧海金沙朱家尖、南方北戴河嵊泗等著名旅游景点。随着普陀山民航机杨、朱家尖海峡大桥、普陀山佛顶山观光索道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成,舟山旅游业定会更加发达。
讲解4:轮渡码头——海军基地。(舟山交通的变化、从国防前线到海洋文化名城)各位团友,大家刚刚乘轮渡来到舟山,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舟山的交通情况。舟山是一个海岛城市,八十年代初只有到宁波、上海等几条航线,进出非常不便。遇到大风天,轮船只好停航。九十年代先后开辟了宁波到舟山、上海到舟山的客货滚装轮渡航线,只要十一级以下大风,都可以通行。海上轮渡不仅使舟山与大陆公路运输网相接,而且也连接起本市岛与岛之间的交通。随着普陀山机场,朱家尖跨海大桥的建成,舟山的交通呈陆、海、空立体化发展之势,与全国各地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了。目前正在进行“连岛工程”,将舟山和大陆连接起来,使舟山成为大陆的一个半岛,到那时,无论是怎样的狂风暴雨,舟山和大陆的交通都可以畅通无阻。
各位团友,在大家右前方的就是海军舟山基地的军港,那里驻扎着一支我国装备最先进的舰艇部队。说到军港,就必须说一下舟山的定位。直到七十年代,舟山都是作为对敌斗争的前线和国防军事基地来建设。八十年代后,才开始利用良好的港口条件,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岛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旅游业和开放型经济。现在,市政府已经把建设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的海洋文化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讲解5: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事迹)
各位团友,我们正前方有三支断箭状建筑物的那座山头就是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那是一座以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为载体,集纪念和休闲为一体的公园,始建于1997年6月,占地面积10余公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矗立在公园广场上的四根高低不一的断柱,这四根柱子上布满了弹片的痕迹,它象征着当年战争的残酷。但不管石柱如何断残,他们总是直立向上。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乔石委员长亲笔提写,纪念馆用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定海人民和爱国将领两次抗英保卫战的悲壮历史。
说起定海保卫战,就必须说到三总兵。1841年9月,英军第二次攻打定海城,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明、处州总兵郑国鸿率5800名将士分守东岳宫山、土城、晓峰岭和竹山门阵地。10月1 日,侵略军趁漫天大雾之际,分三路登陆,三总兵率军与英国侵略者奋战6个昼夜,连续9次击退敌人进攻,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
讲解6:汽车站(客运中心)——定海港。(双拥模范城、舟山港)
各位团友,我们左前方的建筑就是海军舟山基地司令部。舟山一直是个军事基地,现在仍有很多军队驻扎在这里。在舟山,部队和老百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真正做到了军民一家人。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舟山港区。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舟山港的特点。舟山港由老塘山、定海(岙山),沈家门(普陀山、朱家尖)3个港区组成,港口海域范围主要是舟山本岛南部水域。1987年舟山港300吨级以上泊位只有151个,1997年达到3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就有8个,到1999年底,全港共有船只停泊位置71个。从过去只能停靠300吨级提高到目前30万吨巨轮能自由进出,充分发挥舟山深水港资源的潜在优势。舟山港的主要功能是为舟山市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承担浙江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及华东中部地区货物运转任务。
舟山口岸是以海港为主体的对外开放类型的口岸,1981年5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 准嵊泗县绿华山和普陀区黄兴岛为外轮海产品交货点。增加口岸开放点,把舟山作为上海枢纽港的深水外港,大力建设石油、铁矿石、煤炭、集装箱等储运中转基地和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努力使舟山港成为年吞吐能力有1亿吨的亿吨级大港,这是舟山港的发展目标。
讲解7:定海港——4号码头。(舟山港概况、港务航运状况)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正经过舟山港务局。这座半圆形的大楼就是舟山港的标志性建筑——舟山港务大楼。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舟山港的概况。舟山港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处,港池不冻少淤、掩护条件好,是长江三角洲及其流域内港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南北航线和长江水系的交汇处,背靠上海、杭州、宁波,面临东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大港形成等距离海运网络。有可建码头的岸线153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9公里,港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国道329线横贯舟山岛,并有汽车轮渡与大陆和朱家尖岛相连。港口北距上海为 135海里,西抵宁波34海里。
各位团友,近几年来,舟山港的港口经营不断开拓,客货吞吐量连年递增。从1987年开港时的296万吨、340.87万人次到2001年的3189万吨、1522人次,按吞吐量排名,已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目前舟山港已开辟客运航线22条:货运航线南至海南三亚、湛 江、香港,北到大连、丹东,进长江通航至芜湖、武汉等地。讲解8:沿港公路——十六门电厂。(海岛电力今昔)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十六门电厂,它是舟山的主力电厂。说起我们海岛的电力,还真有一段历史。解放前,舟山只有一台发电机。1954年,经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批准,在舟山新建第一座发电厂,并于1955年投产发电。从此以后,舟山的电力突飞猛进。到1999年6月,舟山电厂12.5万千瓦发电机组与大陆电网顺利并网,从此结束海岛孤立电网的历史。50年来,电力公司先后建立了305万千伏以上的变电所19座,实现了村村通电,并向周围19个小岛架设跨海架空和海底电缆。现在,凡是有自然村的海岛都通上了电。讲解9:十六门电厂-----临城。(南海实验学校、临城新区工程概况)
各位团友,我们左前方的那片建筑就是南海实验学校,它是由舟山市教委主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学校,是为了满足海岛群众对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解决当地高层次全日制义务教育设施紧缺而创建的。2001年9月1日,学校开学,首批招生达1800人。该校总投资***亿,占地326亩,从幼儿园到高中设有80个班级。除了拥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外,还奉行先进的教育理念,配备一流的师资队伍,该校以“国有民办”体制,贯彻“优质教育,自主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方针,立足素质教育,允许学生跳级和留级,允许学生跨班级听课,自主选择老师。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的所在地叫临城,它将成为舟山市新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舟山市政府原在定海,由于定海是老城区,过分拥挤,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连接普陀和定海,更好地利用两区资源,市政府决定在临城建造新的行政中心。舟山市城市规划表明,新临城要建成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形成“乙”字形生态绿色空间,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
讲解10:临城——平阳浦。(舟山城市化进程、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将要经过的是临城新区。新区建设已经启动,市城建委受市政府 委托,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现代化城市道路框架,全面启动海洋文化市场、滨海绿地等景观。工业区、商业区、旅游区和居住区开发达到一定规模,到那时,整个临城新区便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生态型海洋新区。相信在舟山市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5年后的新城区将会变的更加繁荣。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它成立于1962年,以海洋捕捞为主,水产加工,海水养殖等综合经营并进,是渔业部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生产的“明珠牌”系列产品,明珠熟鱼片,明珠鱿鱼须,烤香鱼等分别获20多项省部级以上大奖,“明珠”牌商标已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并弛名国内外。
讲解11:平阳浦——大干。(兴业公司、舟山国际水产城)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舟山兴业有限公司。它是1994年11月,由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与日本玛鲁哈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投资总额35亿日元,注册资本14、88亿日元,其中舟山市占12%股份,浙江省渔业集团股份公司占30%,日方占49%股份。公司主要从事海洋捕捞和水产品加工业务,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各位游客,前面就是舟山国际水产城,它的前身为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创建于1989年5 月。现有批发市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活、鲜、干品交易区、冷冻加工区,有批发商600余家,为交易配套的服务门店300余家,是一个集观光、品鲜、购物于一体,多功能服务、全方位经营、规范化管理的产地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拥有交易客商逾4000家,交易水产品已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其中30%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欧洲国家及香港、台湾、澳门。各位游客,如果有闭暇时间,你们不妨来此地看看,选购一些鲜美的海产品带回家乡,这一定会为你的此次旅游增添风采。
讲解12:大干——沈家门。(沈家门名称由来、海力生集团公司)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城市就是普陀区政府所在地沈家门。为什么叫沈家门呢?原来这里有位姓沈的大臣对朝廷的功劳很大,于是皇帝便将此地赐给他做为坟地,还给他题联“青龙卧镇沈家地,白虎俯视东海门”从此,此地就叫“沈家门”了。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以医药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舟山水产食品厂,占地面积1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拥有浙江省海力生制药公司,舟山市医药公司等9家全资子公司,公司总资产3、6亿万,现有职工1800人。
讲解13:沈家门——半升洞码头A。(沈家门概况、沈家门夜排挡、渔港)
沈家门是中国最大的渔港,是舟山普陀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面临东海,背靠青龙,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千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港。它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朱家尖),海上仙岛桃花岛形成了东海旅游金三角。
各位团友,这条就是舟山有名的滨港路了,走在滨港路上真有点逛“上海滩”的感觉,但是有一点却是上海滩没有的,那就是远近闻名的沈家门夜排挡.由于这里地处渔港,常年汇集着各种鲜活的鱼、蟹、虾、贝等水产品。每到夜幕降临,沿港十里,“夜排挡”营业区像一条气势磅礴的灯龙,显得格外耀眼,你们看,一顶顶精巧的帐篷整齐的搭建成一排,椅子、桌子、桌布都是白色的,许多海鲜摆在蓬外,什么海龙虾、白蟹、梅鱼等等,有的 还是活的。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来此地品尝品尝。“尝海鲜,观海景,采海货”成为沈家门渔港的又一特色景观。
讲解14:沈家门——半升洞码头B(沈家门渔港历史、渔港特色)
各位团友,沈家门渔港远在清朝时期便形成了街市,素有“小上海”、“海水码头”之美誉。沿岛10多公里长的渔港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渔港,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渔港。这里常年渔船穿梭。每逢渔汛,沿海十几个城市的几十万渔民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海岛独特的渔港景观。入夜,渔灯齐放,似同繁星。
各位团友,沈家门渔港地处舟山渔场中心,是全国主要的鱼货集散地和渔船生产生活资料补给中心。每年港口货运吞吐量达100万吨。年客运量800万人次。然而,由于沈家门港区地处长江口、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地带,航道弯曲狭长,加上沿港两岸码头设施的不断增加,加大了进港涨落潮流的阻力和航道口门区潮流顶托,促使港内流速缓慢,加速淤积,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船通航的安全生产。近年来政府化大力气加紧航道疏浚,使沈家门渔港又恢复了原先的通航能力,基本上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讲解15:船上。半升洞——普陀山(朱家尖大桥、莲花洋)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华东地区第一座特大型跨海大桥——朱家尖海峡大桥。大桥横跨在舟山本岛和朱家尖岛之间,共长2706米,宽12米,主跨航道高32米,宽114米。大桥主要采用直径为12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桩,这项基础施工工艺在国内大跨度桥梁建设史上是最好的。大桥是按七级地震烈度建造的,总投资2、63亿元,总共用了2年零9个月的时间。朱家尖大桥的建成,改善舟山对外交通条件,同时对进一步开发普陀山、朱家尖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加快开发省级开发区——东港开发区具有重大意义。它推动了舟山经济的发展,为舟山半岛工程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的船只已经行驶在莲花洋面上。莲花洋是大陆到普陀山必须经过的海域。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风高浪大,当地首渔歌唱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花尖尖像牙”。特别是中午时分,潮涌水涨,浪声很重,浪花也很大,景色十分雄伟壮观因此,莲洋午度,就成了普陀山十景之一。
每当农历月底,莲花洋面上小如香火,大如电珠的火花,就好象是天上的星星掉在洋面上。特别是退潮之后,海滩上依然有亮光闪动,好似万家灯火,这其实是浮游在海洋中的生物甲藻身上发出的光。平时,甲藻并不发光,当海水被风浪搅动,甲藻身上的磷光,就会通过氧化作用放出来,直到能量耗尽后才熄灭,科学上称为生物光。
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景区导游词
普陀山景区A线:
线路:客运码头——短姑道头——南天门——金沙——南海观音铜像——紫竹林——多宝塔——普济寺
讲解1:客运码头A。(普陀山概况)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况介绍一下;普陀山是我国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造在古樟丛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我国可游的地方很多,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众多,历史上香火鼎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4000多僧侣,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所有大小寺院、庵堂都供奉着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生日、得道、出家的三大香会,全山都是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讲解2:客运码头B。(客运码头、短姑圣迹)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正从普陀山客运码头上岸。客运码头位于广福禅院前海岸边,始建于1981年。普陀山原来的码头就在不远处的短姑道头,一有风浪,船只就无法靠岸,交通相当不便。大家看,现在的普陀山客运码头有千吨级钢筋混泥土高桩梁板式固定码头1座,500吨级双撑单桥浮式码头4座,1986年建成总面积为2024平方米的客运大楼,内设普通侯船室和贵宾侯船室,并建有塔式眺望楼,供旅客观赏海天佛国风光。通往上海、宁波、沈家门、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马尾的客轮均在此泊岸。自1992年以来,该客运站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客运站和全国港口客运示范站、全国文明客运站。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普陀山最早的民间码头。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块奇怪的石头上刻着四个字:“短姑胜迹”。这里有个故事:相传有姑嫂二人渡莲花洋来朝山进香,船靠码头时,不巧小姑“天葵”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责备的意思)其无福朝圣,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独自进山拜佛去了。时近中午,潮水大涨,小船与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饿得发慌。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拎着饭篮走到码头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石块来到小姑船上,说是其嫂托她捎来的,说罢,放下饭盒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起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裾湿了一片,心里顿有所悟,原来这是观世音菩萨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大士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踩脚的石块,称为‘短姑圣迹’。讲解3:海岸牌坊。(海岸牌坊、妙庄严路)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就是海岸牌坊,它位于短姑圣迹上方,建于1919年。牌坊四柱三门,翠瓦飞檐,气势雄伟。上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匾额五重,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所题。门柱上刻有楹联,都是宣扬佛理的:“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圣迹著迦山,万国生灵皆乐育;佛光腾海岛,千年潮夕静波涛”,“一日二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知无觉“,“到这山来,末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
各位团友,大家往前可以隐约看到一条石板小路,它就是过去从码头步行到普济寺的必经之路,叫妙庄严路,意谓循此路便可进入妙法庄严的佛国。这条路从短姑道头依山循坡,逶迤而上,路面由石板铺成,每隔一定距离,都嵌有雕刻莲花的石板,莲花千姿百态,无一重复。如果把它们搞成拓片,足可以编成一本莲花图案集。路两旁有“入三摩地”、“金 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等石刻,都出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之手。当你走完这段路程,便会觉得此路妙且庄严,实在名不虚传。讲解4:南天门、金沙。(名称由来、传说)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景点叫南天门。它位于南山,与短姑圣迹相对峙。山悬海中,潮落始通,俗称杨梅跳。原与普陀山本岛隔一天然石门,后建一石桥,称环龙桥,又称大观桥,自此两山连接相通。过桥有两堵石壁,对立如门,因地处普陀山最南端,故称南天门。门侧有清代定海总兵蓝理题写的“山海大观”四字,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门里有梵宇琳宫,庙旁有一巨岩,可缘石级而登临岩顶。岩顶平坦,有两处小水潭,潭水清淳发光,俗称狮子眼。岩石上锲有“龙华大会”、“砥柱南天”、“海岸孤绝处”等石刻。据传这是八仙过海时聚会的地方。
各位团友,在观音跳和南天门之间这处地方叫龙湾,湾前金沙铺地,长570余米,过去此处沙质灿若金末,路皆黄沙,不见寸土,日光照耀,金光灿灿,佛家称此既为佛经所言“金沙布地”处,故称金沙。
讲解5:南海观音铜像A。(礼佛广场、集散广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普陀山的标志性佛教建筑——“南海观音铜像”。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礼佛广场,面积有1683平方米。请看这一对花岗岩巨狮,每只7吨多重,犹如睡狮初醒,雄踞东方。这四尊金刚力士,高3.9米,用花岗岩镌刻,威武庄严,镇守佛门。
沿级而上,第二,三层叫集散广场,正中一座四柱三门石碑坊,两旁一对7.7米高的花岗岩九龙石柱。站在广场上,右能见南天门、短姑码头、海岸牌坊和正山门、客运码头,延伸过去便是西天一线和观音洞。左能俯视西方庵,紫竹林,潮音洞等景区。直目可远眺莲花洋,舟楫过往,白浪千层,隆隆涛声犹如舟子礼佛诵经,观音道场的禅林气氛扑面而来。
站在广场上,请大家抬头瞻仰南海观音“慈眼视众生”的大悲妙相,尤其是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观音宝像似正轻移莲步款款向我们走来,令人顿生膜拜之心。讲解6:南海观音铜像B。(南海观音铜像概况、南海观音铜像制作)
各位团友,请大家细细欣赏矗立在眼前的南海观音铜像。它妙相庄严,顶现弥陀,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悲相。大佛身高18米,莲花座高2米,三层座基高13米,总高33米。用亚金铜材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壁板厚10毫米,总重量70吨。仅佛面重1.42吨,高2.65 米,宽2.4米,共用纯金6.5公斤。96块亚金铜壁板拼装成一尊大佛,并用打磨抛光法将焊缝处磨得天衣无缝。精湛的工艺令人叫绝。此像堪称当今世界观音铜像之最,是“海天佛国”的象征,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极高。
讲解7:南海观音铜像C。(南海观音铜像开光奇事、落成与开光时间)
各位团友,这尊观音铜像是1997年农历九月二十九开光的。开光那天,还发生了一桩奇事。那天,乌云密布,似要下雨。早晨8点,当妙善方丈宣布开光时,铜像上方天空顿时乌云散开,金光闪闪,佛光普照,有似白衣观音的圣像出现在天空,在场的4000余位海内外信男善女亲眼目睹,承授佛光,无不惊叹。讲解8:南海观音铜像D。(介绍功德厅及五百观音堂)
各位团友,南海观音铜像的基座分两层,底层为功德厅,内以铜雕、木雕装饰。上层为五百观音堂,内供奉500尊各式妙相的紫铜观音圣像,中间铜柱上雕刻着观音的32应化身。功德厅面积1100平方米,正中铜柱直径5.6 米,直通上层顶部接莲花座,其工艺为国内首创。铜柱上铸有20幅观音说法图和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像。铜柱外包有12毫米厚的纯透明特制玻璃护罩,四周为大型木雕壁画,用进口柚木雕成,每幅长6米,高1.6米。四幅壁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发生在普陀山的四大传说,即“短姑胜迹”、“二龟听法”、“飞沙连海”、“蓝公护法”。精雕细刻,不仅工艺高超,而且充分显示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讲解9:紫竹林A。(紫竹林名称由来、紫竹禅林、大悲殿)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紫竹林。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孙悟空几次遇到危难,都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大士。紫竹林,顾名思义,应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新植紫竹3000余株,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音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
各位团友,这就是紫竹禅林。它背山面海,门前雕栏石桥,古朴典雅。有殿堂房舍97间。塑有释迦牟尼、观音、弥勒、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八十四大悲等佛像122尊。殿分三重,第一重天王殿。第二重圆通宝殿,殿中供奉高2米、重1吨多的汉白玉观音坐像。第三重大悲楼,供奉4.5吨重的白佛,观音佛像后置有一高6米、宽5米的大型紫竹壁画。讲解10:紫竹林B。(不肯去观音院、慧锷介绍)
各位团友,请大家转身看,这座小小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过去,这里是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内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做“茅篷”。我们现在所见的寺院是2001年市佛教协会在原址上进行重新修建的建筑。相传,在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搁置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上,被当地居民张氏请回家中供奉。从那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而慧锷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讲解11:紫竹林C。(潮音洞、禁止舍身燃指处碑文解、洛迦山)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潮音洞。它在岛东南紫竹林庵前,不肯去观音院下入海处。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书“潮音洞”勒于洞壁。大家请看,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若遇大风天,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块石碑,上刻“禁止舍身燃指处”,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府所设。过去,有许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当香烛,朝拜观音,以这种虔诚的形式求见观音现身,以求观音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有人从崖上跳入潮音洞中。当时的明代定海总兵为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就竖碑告示善男信女,不得违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 意,劝人不要做此类蠢事。
再请各位团友朝东面看,对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巍然屹立,似巨人一般,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塔高25米,宽2 米,正方形。上饰四面观音像,它采用不同色彩的石块雕刻而成,一层一色,层变景异,是目前普陀山建筑中的一绝。洛迦山虽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涛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过24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传说。
讲解12:多宝塔。(历史、特点、中国古塔的类型)
请各位团友朝南看,这座石塔就叫多宝塔,它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建于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年),是当时普陀山僧人孚中法师向南京的藩王宣让王募资建成,因此又名“太子塔”。整座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层,高32米,有台无檐。每层塔的四面雕有佛龛。内供全伽趺坐式佛像,属于元代蒙古统治者所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如观音塑像体态妙若少女,神情凝重妩媚,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顶层的四角饰焦叶山花,塔刹为仰莲宝瓶,意为佛报生的净土。它是普陀山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结构方塔,在浙江仅此一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各位团友,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塔的基本情况。塔原本发源于印度,中国古塔始自东汉,随着佛教、伊斯兰教的相继传入而兴起,它们都是宗教的特殊象征,大多数古塔是为了保藏经书、埋藏舍利、纪念佛祖而建造。我国的古塔可以划分为佛塔和风水塔两大系统;其形制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其用材有砖石、木材、铁等等。
讲解13:海印池。(御碑亭、海印池、石碑坊)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它建于明代。池上筑桥3座,中桥平宽,故称平桥,它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八角亭供游人歇坐。东边一座拱桥叫永寿桥,建于明万历年间,高6米,长33米,宽7.5米,两侧石栏柱上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40只。西边一座拱桥,名叫瑶池桥。池四周用青石条砌成,池水为山泉所积,池中莲蓬满结,一到夏日,荷香袭人。
各位团友,这就是御碑亭,它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筒,金碧辉煌。内槽彩绘,结构精巧。亭正中植“御制普陀普济寺碑”,御碑系汉白玉制成,高3米,厚0.32米,须弥基座,碑首雕蟠龙,上镌由清和硕果亲王允奉诏书,关于记载普济寺兴建和普陀山历史的铭文。
各位团友,在海印池南,“观自在菩萨”壁西的妙庄严路上,建有一座四柱三门,高9米宽12米,花岗石雕凿的石牌坊。柱上横楣雕刻的云纹与石葫芦甚为精致。坊前有步行道通普济寺,显出一派佛国庄严的氛围。过去的朝山者多以过此坊进入普济寺为正道。坊之内侧立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此为皇帝立下的圣旨,凡官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
讲解14:普济寺门。(山门,即万寿御碑亭、历史及寺名由来、寺门传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禅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占地面积为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829平方米。普济寺 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康熙三十八年(1696年),朝廷赐额“普济群灵”,从此,该寺始叫“普济禅寺”。一直沿用至今。
大概有人会问:“正山门关着,我们怎么进寺内?”这里还有个故事。相传,清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顶山,游兴起,忘了归程。返回普济寺时,寺院大门早已被关,乾隆皇帝要求开此门,却遭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虽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只有遵守寺规,经东山门入内。乾隆皇帝回宫后,极为恼怒地下了道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现在只有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方丈第一次进门才打开。
各位团友,刚才我们讲了普济寺中山门的传说,但这毕竟是野史。其实现在的普济寺中山门原为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圮。清康熙四十一年改建,康熙皇帝亲笔御书记述普陀山发展史文,勒碑竖于殿内,万寿亭因此改为御碑殿,殿宇三间,建筑积179平方米。碑用红石制成,高3米,宽1,2米,厚0,2米,重约2,5吨,碑趺为一大石龟,系青石制成,长2,15米,宽1。2米,高0。6米,重约2吨。后因普济寺扩大规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内,做正山门用。
讲解15:天王殿。(四大天王、韦驮)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个重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四大天王位于东西两旁,韦驮天王手执金刚杵位于弥勒菩萨像的背后。
各位团友,我们平时所说的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手中持琵琶作标帜,护东方胜州人民;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人善根增长,手中持剑,护南方胜金洲人民;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护持西方牛货洲人民,手中缠绕着一条龙;北方多闻天王,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示福德,护北方胜处洲人民。四大天王,手执法器,掌管四方,合称“风调雨顺”。
在过去,韦驮天王手中的杵的不同持法,其寓意也不同。若杵横在胸前或举起,则表示该寺为接待寺;若韦驮天王以杵点地,则表示该寺为非接待寺。云游僧侣来寺,得先看杵,而后决定去留。
各位团友,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韦驮,即佛经中的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人会谈,说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护助诸出家人。宋以后,便在寺院里塑了韦驮天像,由于他曾为释迦牟尼从魔鬼掌中夺回佛牙有功,常被塑成英姿勃勃的卫士形象,令人注目。
讲解16:圆通宝殿。(外观、大殿的建筑特点)
各位团友,现在让我们去观赏普济寺的主殿“圆通宝殿”。请看,这个单层重檐的木结构建筑,顶盖金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外观庄重,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圆通宝殿”有“活大殿”之称,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大殿高18米,宽42 米,深24米。“圆通宝殿”匾额,是南宋嘉定七年(1214)皇帝所赐。从此,普陀山就成了专供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那么,为何观音又叫圆通呢?据佛教说,观音是耳根通,用今天的术语说,观音的耳有特异功能,她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故名“观音”。圆通即观音的代名词,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即圆满通达之意。各位团友,现在请大家入殿。我们迎面看到的就是观音的正身像,又称毗卢观音。她头戴毗卢天冠,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眉慈目善,脸 呈微笑,在莲花座上结跏趺坐,右手擎一枝半开莲花,左手以横臂挡胸,拇指尖顶在食指尖上,中空成圈形,其余三指竖而微微分开,结大悲施无畏印,善财童子和龙女侧立两旁。殿两侧是观音32化身,展示了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各种形象,包括神佛天王,文官武将,僧俗男女和蛇、大鹏等动物和拟人塑像,以显示普度众生的“法力广大”。普陀山景区B线:
线路:客运码头——观音洞——西天门——二龟听法——磐陀石——梅福庵——心字石——普济寺——海印池——多宝塔——百步沙 讲解1:客运码头。(普陀山概况)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况介绍一下;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造在古樟丛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我国可游的地方很多,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众多,历史上香火鼎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4000多僧侣,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所有大小寺院、庵堂都供奉着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生日,得道,出家的三大香会,全山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讲解2:码头、西方船。(客运码头今昔、西方船的历史、由来)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正从普陀山客运码头上船,它位于广福禅院前海岸边,始建于1981年。普陀山原来的码头就在不远处的短姑道头,一有风浪,船只就无法靠岸,交通相当不便。大家看,现在的普陀山客运码头有千吨级钢筋混泥土高桩梁板式固定码头1座,500吨级双撑单桥浮式码头4座,1986年建成总面积为2024平方米的客运大楼,内设普通侯船室和贵宾侯船室,并建有塔式眺望楼,供旅客观赏佛国海天风光。通往上海、宁波、沈家门、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马尾的客轮均在此泊岸。自1992年以来,该客运站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客运站称号和全国港口客运示范站和全国文明客运站。
各位团友,请看这座船形的建筑叫西方船,又称“慈航船”。它位于客运码头西北部海岸崖上,是民国十九年由常宝子建造。其形状像普通船形,钢筋水泥结构,高7.5米,宽5.5米,长17.2米,分上下两层,层间有梯相通。上层分二室,顶上有大桅杆,船头有一块“西方船”三字匾额,船尾有“第三亭”、“慈航”两块匾额,并有创建者的题跋,船壁题有许多佛经忏语、诗词、偈语。建此船意为佛教信徒及早修行,脱离苦海,乘此慈航船渡往西方极乐世界。过去,渔民为祈求出海平安,常来此祷告,求观音保佑渔船出海平安,波宁浪静。
讲解3:途中导游。(普陀山地理位置、佛教传统)
各位团友,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普陀山的地理位置。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的莲花洋,东经12223’,北纬302’,东达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扼祖国之东大门。与我国著名渔业重镇沈家门隔海相望,相距6.5海里。岛呈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主峰佛顶山海拔228.2米。岛四周海岸曲折,西北部岸坡较陡,北部和东南部多沙滩。环岛一周约30公里。
。各位团友,我们普陀山的佛教有着悠久的传统。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就有天竺(古印度)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前目睹观音示观。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胤派太监来山进香,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例。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慕名登山礼佛,普陀渐有名声。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住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缗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为专供观音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六月,敕封江南释教总统、宝陀观音寺住持一山为妙慈弘济大师,携国书出使日本,弘扬佛教,与日本通好,从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远播。
康熙颁“展海令”,舟山展复后,朝廷赐帑重建寺院,康熙帝还分别钦赐“普济群英”、“普济禅寺”和“天花法雨”、“法雨禅寺”额,“普济寺”、“法雨寺”自此而名。
清末至抗日战争前,是普陀山佛教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讲解4:观音洞。(形状、特点)
各位团友,这个天然古洞叫观音洞,洞中有天然形成的石乳倒悬柱地,状如垂云,四周石壁及柱上均刻有观音圣像。该洞为普陀山最大的石室。洞项巨石相累,上有奇石,名鹦哥,色白、细颈、短身,形神俱肖。石缝中有一株大樟树,遮天蔽日。站在院内向上瞭望,可见两巨石相叠,石上有“大士重现”等题刻。
各位团友,观音洞附近原无殿宇,只有梅树几株,所以古时也称“古梅岑”。明万历年间,有僧在此结茅。后经多次扩建,庵院渐臻完善。庵拥观音洞而建,错落有致。有殿宇73间,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台基。大圆通殿供奉杨枝观音坐像,像高5米,为1983年浙江美术学院院长陈长庚先生所塑。观音大士端坐俯视,目光慈祥,妙相庄严。
讲解5:二龟听法。(形状、成因、民间传说)
各位团友,大家看这两块岩崖上酷似海龟的石头。一龟踞崖顶,回首顾盼,似有等候之意;一龟绝缘石直上,昂首延颈,筋膜尽露,一副着急姿态。这就是二龟听法石。二龟的形态极为传神,令历来游人叹为观止。大家可能会问,这种形状是怎样形成的?据地质学家从龟背上取下的化石分析,这两块石头来自海洋深处,在一次地质运动中才冲出海面。它告诉我们,什么叫沧海桑田。
关于这两块石头,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讲,相传有二龟受龙王之命前来探听观音菩萨在说法台上说法,只因听得入了迷,忘了归期,遂化身为石。讲解6:磐陀石。(形状、特点、石刻、书法)
各位团友,大家看,这块从天而降凌空搁置在西天法界最高处的大石头,就是普陀山名闻遐迩的“磐陀石”,它有“天下第一石”之美誉,为普陀山的一绝。大家可以发现,磐陀石是由上下两巨石相垒而成的,磐陀石高3米,宽近7米,呈菱形。体积约43立方米,重约400余吨。两石间隙如线,似无着处,欲坠不坠,实为奇迹。佛教传说,磐陀石是观 音大士说法处。
大家请看“磐陀石”三个字,苍劲醒目,系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所写。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孙中山先生到此一游,提笔书“灵石”两字。再看石之东面尚有“金刚宝石”,“西天”等历代题刻,其书法苍劲有力。若在红日西沉,苍烟暮霭之时,站在磐陀石上,则可看到“海上渔船归欲尽,此石犹带夕阳红”的迷人景观,呈现出“磐陀夕照”的意境。讲解7:说法台石。(磐陀夕照、清•静一《说法台》诗)
各位团友,请大家往东看,这块鼓形大石就叫说法台石,该石面广约30余米,顶平如台,相传为观音趺坐说法之处。《华严经》云:“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讲说大慈悲法。”
各位团友,关于说法台石,清•静一法师有《说法台》一诗云:“说法妙高台,巍然石壁开。自从慈现后,岁岁驾云来。”大家再往西看,在磐陀石西近旁,有一石在土中隆起,一端细圆,一端粗胖,极像在池波中闲游消暑的老水牛。相传此牛赴会听法,因步缓而迟到,惭愧得无地自容,变成顽石。
讲解8:梅福庵。(庵名由来、梅福生平事迹)
各位团友,我们前面就是梅福庵,它是因西汉梅福曾在此炼丹而得名。梅福字子真,西汉寿春人,少学于长安,为郡文学和南昌尉,后去官归里。传说晚年曾来到普陀山修道炼丹,清•朱谨作诗说他:“入吴为健卒,泛海作仙人。”
各位团友,梅福庵本是旧名,普陀山住持和尚如迥初创于明万历年间,明末清初,尚书陆宝游历此庵,认为先贤之名不宜直呼,于是题额为“梅仙庵”。清康熙年间,改名为“梅岑禅院”。光绪元年(公元1875)普济寺住持隆璋募化重建,复名“梅福庵”。庵中的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殿左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梅福庵临坡而起,规模不大,但大殿金碧辉煌,舍宇窗明几洁,庵中比丘尼又一向慈容好客,香客游人以一临是处随喜为慰。僧人法堤有诗道:“行义何妨又洁身,梅花独占首阳春。寻来丹井今犹在,无复当年跨鹤人”。
各位团友,在大殿左后侧,有一炼丹洞,又名灵佑洞,相传是当年梅福炼丹所凿。洞广约4米,幽如室,顶壁泥石嶙峋,或似龙虎,或如狮象,巧妙如塑,洞内供奉梅子真塑像。有泉水自“仙童”葫芦口中流溢而出,清洌甘甜,含多种矿物质,密度较大,有一定药疗作用。被称为仙泉,游人至此
一、多以一饮为快。洞外有炼丹井,井水清澈见底,井壁有泉水滴入,其声清脆,宛如珠落玉盘。
讲解9:心字石。(张性初的《心字石诗》、民间传说)
各位团友,请看在普慧庵上方,西天门下东南方有一斜平坡巨石,广约300余平方米,圆浑平滑,中镌有长5米,宽7米“心”字,周边近50米,中心一点可容八、九人同坐,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可谓“心怀搏大”,是普陀山单字石刻之最,国内也属罕见。这块石头就叫心字石。下有小字“一片婆心,本自明镜,四大乾坤,释子僧宝头陀手作经理石。”题刻年代无考。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石上讲说“心经”。佛家以修心为上,“心即是佛”。当代诗人张性初曾作《心字石》诗:“海天胜迹在西天,一字红心耀眼先。恒作人间功德事,是心即佛量无限。”今人虽不是如此理解心字,却赋“心心相印”,“永结同心”之义,众多男女青年游览到此,都喜欢在此摄影留念,以作爱情和友谊的象征。各位团友,在心字石右上约5米峪谷间有一石叫蛇头石。它向外伸展,隐现于草莽荆棘之中,其形酷似蟒首。距此石不远处的西天门石阙西侧又有一石,形似蛤蟆,翘首向蛇,坦然自若。传说观音与一蟒蛇精斗法,以神力斗败蛇精,将蛇精点化成石并得道。一天,观音在蛇背上放一蛤蟆,以试蛇心。可那蟒蛇寂然不动,毫无伤害蛤蟆之意,这便是“佛试蛇心”故事的由来。后来便有人在蛇首石左下角平坡上刻了个大大的心字,更是妙笔点题,耐人寻味。
讲解10:千年古樟。(树龄、胸径、古樟现状、西天法界)
各位团友,大家看,这棵大樟树是本山树龄最大的一棵古樟,已有900多岁了,树干胸围达7米,树冠覆盖广达1300平方米,而且不虚不空。普陀山像这样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樟树有1339棵。这是因为普陀山地表深厚、土地肥沃、养分充足的缘故。普陀山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有584种,所以有海岛植物园之称。
各位团友,大家看这就是西天门。西天门是由三石构成的一道天然石阙:两石兀立对峙,上横架一危石。石阙狭窄,仅能容一人佝腰可通,真可谓鬼斧神工。请看横石上面写着“西天法界”四字。这是什么意思呢?西天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意指进入无杂念、无困难的清净世界。三块岩石相依,天然成门。意谓从此踏入西方极乐世界。请看竖石上面写着“证菩提道”。“菩提”系梵语,意为“觉悟”,由此可上西天法界,故曰此门为“西天门” 讲解11:普济寺门(山门,即万寿御碑亭、历史及寺名由来、寺门传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禅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占地面积为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829平方米。
普济寺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康熙三十八年(1696年),朝廷赐额“普济群灵”,从此,该寺始叫“普济禅寺”。一直沿用至今。
大概有人会问:“正山门关着,我们怎么进寺内?”这里还有个故事。相传,清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顶山,游兴起,忘了归程。返回普济寺时,寺院大门早已被关,乾隆皇帝要求开此门,却遭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虽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只有遵守寺规,经东山门入内。乾隆皇帝回宫后,极为恼怒地下了道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现在只有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方丈第一次进门才打开。
各位团友,刚才我们讲了普济寺中山门的传说,但这毕竟是野史。其实现在的普济寺中山门原为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圮。清康熙四十一年改建,康熙皇帝亲笔御书记述普陀山发展史文,勒碑竖于殿内,万寿亭因此改为御碑殿,殿宇三间,建筑积179平方米。碑用红石制成,高3米,宽1,2米,厚0,2米,重约2,5吨,碑趺为一大石龟,系青石制成,长2,15米,宽1。2米,高0。6米,重约2吨。后因普济寺扩大规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内,做正山门用。
讲解12:海印池。(御碑亭、海印池、石碑坊)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它建于明代。池上筑桥3座,中桥平宽,故称平桥,它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八角亭供游人歇坐。东边一座拱桥叫永寿桥,建于明万历年间,高6米,长33米,宽7.5米,两侧石栏柱上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40只。西边一座拱桥,名叫瑶池桥。池四周用青石条砌成,池水为山泉所积,池中莲蓬满结,一到夏日,荷香袭人。各位团友,这就是御碑亭,它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筒,金碧辉煌。内槽彩绘,结构精巧。亭正中植“御制普陀普济寺碑”,御碑系汉白玉制成,高3米,厚0.32米,须弥基座,碑首雕蟠龙,上镌由清和硕果亲王允奉诏书,关于记载普济寺兴建和普陀山历史的铭文。
各位团友,在海印池南,“观自在菩萨”壁西的妙庄严路上,建有一座西柱三门,高9米宽12米,花岗石雕凿的石牌坊。柱上横楣雕刻的云纹与石葫芦甚为精致。坊前有步行道通普济寺,显出一派佛国庄严的氛围。过去朝山者多以过此坊进入普济寺为正道。坊之内侧立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此为皇帝立下的圣旨,凡官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讲解13:多宝塔。(历史、特点、中国古塔的类型)
请各位朝南看,这座石塔,叫多宝塔,它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建于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年),是当时普陀山僧人孚中法师向南京的藩王宣让王募资建成,因此又名“太子塔”。整座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层,高32米,有台无檐。每层塔的四面雕有佛龛。内供全伽趺坐式佛像,属于元代蒙古统治者所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如观音塑像体态妙若少女,神情凝重妩媚,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顶层的四角饰焦叶山花,塔刹为仰莲宝瓶,意为佛报生的净土。它是普陀山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结构方塔,在浙江仅此一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各位团友,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塔的基本情况。塔原本发源于印度,中国古塔始自东汉,随着佛教、伊斯兰教的相继传入而兴起,它们都是宗教的特殊象征,大多数古塔是为了保藏经书、埋藏舍利、纪念佛祖而建造。我国的古塔可以划分为佛塔和风水塔两大系统;其形制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其用材有砖石、木材、铁等等。
讲解14:百步沙A。(师石、海水颜色、海水浴的好处)
各位团友,在百步沙,有一巨石悬搁在俗称“狮子尾巴”的礁岩上,似一圆台,临海击浪,岿然不动。上刻“师石”二字,意谓此石能磨顽铁,能击怒涛,其精神可为人师。当代诗人季位东以《师石》为题作诗:“百步沙头石可师,回头是岸莫疑迟。涛声终古阳里,独立苍茫自咏诗。”
各位团友,百步沙与千步沙一样,都因花岗石中矿物成分被溶解风化后,残留的石英散沙随水流冲淌到海里,又被海浪重新带回海湾沉积而成。故百步沙坡缓滩平,沙质匀细洁净。每年夏天,海水清清,这里是海水浴的理想场所。海水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即可健身,又可磨练意志。海滩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感觉特别新鲜。讲解15:百步沙B。(长度、特色、海滨浴场)
各位团友,我们眼前的这个沙滩就是百步沙。它位于普济寺、多宝塔以东海滨,沙滩全长660米,故得名。百步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海域辽阔。每当夏秋时节,白天,金色的沙滩上随处可见一顶顶漂亮的太阳伞,身着泳装的人们在这“盆广连日中,友众及天下”的浴场戏水逐浪;夜晚,海风轻拂,空气清新,更是游客纳凉散步的好去处。沙滩中间还有一小坡延伸海中,坡冈上筑有一小巧玲珑的亭子,供游人观日出,聆潮音,沐海风,别具一番情趣。普陀山景区C线:
线路:百步沙——仙人井——朝阳洞——千步沙——大乘庵——法雨寺——法雨寺停车场——普陀山文物馆——客运码头 讲解1:普陀山概况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况简单介绍一下;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造在古樟丛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我国可游的地方很多,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很多,历史上香火鼎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4000多僧侣,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所有大小寺院、庵堂到处都供奉着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生日,得道,出家的三大香会,全山都是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讲解2:师石。(师石之意、季位东《师石》诗)
各位团友,在梵山东麓,百步沙中间有一小岩坡远方伸海中,将百步沙一分为二,俗称“狮子尾巴”。坡峰上筑有一小巧玲珑的四柱小亭子,临海衔沙,位于师石东南,名为“师石亭”,也有人称其为“侍月亭”。与百步沙北端的六观亭,同是游客观日出、聆潮音、赏明月、沐海风的好去处。近沙滩临水处有一块挺拔屹立的巨石,似一圆台,临海击浪,岿然不动。上刻“师石”二字,意谓此石能磨顽铁,能击怒涛,其精神可为人师。当代诗人季位东以《师石》为题作诗:“百步沙头石可师,回头是岸莫疑迟。涛声终古阳里,独立苍茫自咏诗。”
讲解3:百步沙。(长度、特色、海滨浴场)
各位团友,我们眼前的这个沙滩就是百步沙。它位于普济寺、多宝塔以东海滨,沙滩全长500米,故得名。百步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海域辽阔。每当夏秋时节,白天,金色的沙滩上随处可见一顶顶漂亮的太阳伞,身着泳装的人们在这“盆广连日中,友众及天下”的浴场戏水逐浪;夜晚,海风轻拂,空气清新,更是游客纳凉散步的好去处。沙中间还有一小坡延伸海中,坡冈上筑有一小巧玲珑的亭子,供游人观日出,聆潮音,沐海风,别具一番情趣。
讲解4:仙人井。(特色、传说)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在这几宝岭下、百步沙上,有一堵逶迤曲折的杏黄色围墙,里面有一口井,叫仙人井。大家看墙内老树横卧,冠如华盖,荫蔽天日。树下有洞,上题“万福来朝”。洞中有井,此井紧临大海,井深3米多,泉水由井底涌出,旱不减少,涝不微增,暑则凉,寒则暖,色莹碧,饮之甘美润爽。那这口井为什么叫仙人井呢?相传秦安期生于此汲水制丸,又说西汉梅福、东晋葛洪也曾来此炼丹。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羽客仙人,所以称之为仙人井。
讲解5:朝阳洞。(特色、朝阳涌日、朝阳阁)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几宝岭上往东望,可以看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 东海,这就是象岩。象岩上侧,有驯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这就是朝阳洞。洞外巨石参差,积叠入海。洞面朝东,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
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堪叹观止。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光耀心目。”“朝阳洞”因此得名,“朝阳涌日”还是普陀十二景之一。朝阳洞是普陀山看日出的最佳处,也是听潮音的好去处。身处此洞,浪涛轰呜其下,如千百种乐交响迭奏,别有情趣。
各位团友,朝阳洞庵毁于民国初年,1992年在原址修建观日阁。现今的朝阳洞景点包括朝阳洞、观日阁、揽霞亭、六观亭等,并附设有茶室、购物商场。古色古香的观日阁,又称朝阳阁,建在朝阳洞之上方,濒临瀚海,飞檐翘角,金碧辉煌。阁高18米,长宽各12米,依山起势,蔚为壮观。阁内分上中下三层,设购物、休息、观海三个大厅,周壁陈列“三十二观音”画像,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中下二层设根雕艺术馆,展示大、小根雕观音佛像百余尊,为海天佛国新增的一独特景观。
讲解6:千步沙。(长度、特点、海滨浴场、五祖碑)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沙滩叫千步金沙也称千步沙,它位于普陀山的东部海岸,南起几宝岭北,东北至望海亭。南面过朝阳洞即为百步沙。千步沙因其长度近千步而得名。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纯净松软,宽坦软美,犹如锦茵设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处海浪日夜拍岸,涛声不绝。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摄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奇特景观,不可名状。千步沙沙坡平缓,海面开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夏日里来的游客,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或在游山之后,赤足行其上,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其趣味,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儿,听听潮声。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跃入佛海波涛,它会给你带来无限凉爽。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每临月夜,婵娟缓移,清风习习,涛声时发,其清穆景色更为诗意盎然。故有人曾将其与壮丽的朝阳涌日,合称普陀山二绝。
为使更多的游客饱览佛国景致,享受沙滩情趣。普陀山管理局新推出了以朝阳洞、百步沙、千步沙为龙头,以观海景、玩海水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专线,在千步沙游乐中心利用沙滩优势,修建了4只5500平方米的嬉水池,购置了碰碰船,在嬉水池里还饲养了6000多尾红黄相间的金鱼,引进很多广场鸽放养在占地144多平方米,地处千步沙背的“马尼拉”草坪上,供游客观尝。新开办的“摩托艇”。“牵引跳伞”等活动丰富多彩,还新建了200平方米出租淋浴室,购置了十余艘高速游艇,并开辟了百步沙、千步沙海上游艇游览项目。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在这千步沙东北尽头的石坎之中,嵌有一石,题曰:“望海”,另有一石在其下,根植于沙中,题为“听潮”。据言在此石上听潮,心潮随之澎湃,饶有情趣。二石题勒者均为近代书画家王震。“望海”、“听潮”二石的山坡中筑有一亭,称为“无量寿亭”,该亭颇得望海之胜,故俗称“望海亭”。望海亭北旁筑有石室三间,题名“净土堂”。堂高5米,宽10米,深4米,栋梁柱檐全部采用石条建造,“净土”即佛教所谓无五浊垢染的清净世界,如西方的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净土”。壁上嵌石刻佛道像五尊,镌刻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自左至右依次为吕纯阳、达摩、无量寿佛、观音大士、南屏佛祖。均出自名画家王震手迹,每幅画像碑高1.65米,宽0.84米,线条粗犷酣畅,或道貌岸然,或老态龙钟,神态逼真,形象生动,为普陀山石刻中的佼佼者,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通称“五祖碑”。
讲解7:大乘庵。(卧佛殿、千佛楼)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大乘庵,它位于玉堂街中段(从普济寺至法雨寺的一段香路),是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即卧佛)的一所庵堂。卧佛殿正中的七色彩绘释迦牟尼涅槃像,长7.6米,佛像右手枕耳,侧身而卧,神态端庄慈悲,安祥静妙,为全山第二大佛像。“涅槃”系梵语,意为“圆寂”,佛家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能“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后来往往被人解释为“佛和僧人的辞世”。原卧佛系用檀香木精雕而成,现为香泥重塑七彩贴金。
卧佛殿楼上为千佛楼,供奉着一千尊小玉佛像。此庵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佛教界影响却不小,尤以是东南亚为甚。
讲解8:法雨寺。(寺名由来、建筑材料、九龙照壁)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法雨寺,又称后寺,它位于千步沙北端的光熙峰下。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初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扩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赐“天花法雨”额,遂称法雨禅寺。寺内九龙殿的木料(又称圆通殿)是经康熙批准从南京明故宫折迁来的。殿顶九龙藻井,精雕细刻,巧夺天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雨寺总占地面积33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845平方米,有殿堂房舍294间,为海天佛国第二大寺。寺内龙凤柏、古银杏、连理罗汉松等珍贵古木,以及二十四孝图、云龙游海天等石刻栏板,都是普陀山独一无二的稀有之物。
各位团友,请看在法雨寺天王殿对面的九龙照墙,这是1987年新建的一个景点。它不同于北京故宫、北海、大同三处的陶制九龙壁,它是用60块70厘米见方的优质青石精雕细凿拼接而成。有的石板上是半个龙头,有的石板上是一只龙角,有的是一只龙爪。这么多石块拼接,竟然不露隙缝,看上去像是在一整块青石上雕刻而成。九龙壁高达2米,凸出16厘米,全长12米。下盘为清式须弥座,四边顶端飞檐翘角,上部是石粱石瓦,粱与粱之间共雕有十七条造型各异的小龙。九条青龙昂首舞爪,争抢龙珠,栩栩如生,似在画壁间飞动。
讲解9:玉佛殿。(玉佛、二十四孝图)
各位团友,这就是法雨寺的第二层,叫玉佛殿。殿内原供奉清末从缅甸请来的白玉释迦牟尼像,像高2米左右,玉色皎洁,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在殿内供奉的一尊大理石佛像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像高1.3米。
走上玉佛殿后面的月台,我们可以看到石栏上刻有“二十四孝”图,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大殿时雕刻的。这些用青石雕刻的图案,构图完整,刀法简练,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二十四孝”故事流传很广。石刻图中的24位孝子,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亲的传统美德,也成了佛教与儒家学说融为一体的见证。
讲解10:大圆通殿。(大殿结构、特点、海岛观音图)各位团友,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大圆通殿,又称九龙宝殿。据《普陀山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皇帝南巡至杭州,接见了法雨寺住持性统,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的圣旨,于是发金陵城内琉璃瓦12万张,并撤旧九殿改建,故有现在“九龙殿”之名。
各位请看九龙殿,它的屋顶为单层重檐歇山顶,属古建筑中的第二等级。九龙殿无梁无钉,堪称古建筑一绝,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大家抬头看九龙藻井。经鉴定,确认为是明代文物。九条木雕金龙升腾飞舞。一龙居中,八龙绕八根垂柱悬空而下,昂首舞爪,形成“九龙抢珠”之势,形态逼真,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请大家转后看一看《海岛观音图》,场面壮观,气势宏伟。画面正中有一目善眉慈的观音,她站在一条形体庞大的黑鳌上,一手持净瓶,另一手拿杨柳枝向挥洒,暗喻慈悲的观音以净水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画中还有五十三参大菩萨,天庭,龙宫等建筑。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惟妙惟肖。讲解11:香云路。(建造年代、朝拜礼仪)
各位团友,这条从法雨寺到佛顶山的石板路就叫香云路,它有1087级石阶,全长约1公里。此路原为羊肠小道,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济寺主持文正和尚同监院庆祥和尚募化砌石而成。1982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路旁有铁栏杆,为游人攀扶、歇息提供方便。沿香云路登佛顶山,途中有香云亭、云扶石、海天佛国崖等景点,四周秀峰险石,回首眺望、山海奇观尽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的意境。
各位团友,走在这条香云路上,随时可以看到不少香客在三步一拜地往上走,这是佛教信徒朝拜的礼仪。
讲解12:佛顶山。(佛顶山概况、华顶云涛)
各位团友,我们前面的这座山就是佛顶山,也称华顶、白华顶、菩萨顶。它海拔291米,是普陀山的最高峰。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其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峰巅呈圆平状,宽广约20余亩。其旧时筑有石亭,内供奉石勒佛像。白华顶有时云雾缭绕,誉谓“华顶云涛”,为普陀十二景之一。或烟涛滚滚,远近山峰在云海中象一座座浮岛;或云遮日霾,群山莽苍难辨;或一时四山之巅被浓雾阻塞,烟峦一抹;或四山突现,如幻来之海市蜃楼。。。
佛顶山上面有一个慧济寺,因为它位于佛顶山上,故又称佛顶山寺。它早先是一石亭,明代圆慧和尚在楱莽间发现一石上刻有“慧济禅林”四字,遂募化在此创立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经大力扩建,遂成普陀山第三大古刹。全寺深藏于林屏之中,以幽静称绝。游人到达天灯台下的平坡,还见不到寺院踪影,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林木。顺一路牌指引,进入一条间嵌莲花石板的甬道,两道黄墙夹路曲绕,行不多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院出现在眼前。真是“绝磴凌云嵌佛龛,扪天拄笏恣豪探“之感。因山势所限,慧济寺中轴线上仅有二进大殿,两侧有一字开排列的大悲楼、地藏殿等。
各位团友,佛顶山景区以慧济寺为中心,还有香云路、香云亭庵、海天佛国岩、扶云石、慧济寺、普陀鹅耳枥、刀劈石等景点组成。“海天佛国”四个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将候继高之手笔。每个字约一米见方,它十分贴切地概括了普陀山的特色。讲解13:普陀山文物馆。(历史、重要文物)
各位团友,在这千步沙西南,几宝岭和悦岭交会处就是普陀山文物馆。它是在1952年,普陀山佛教协会在原来寺庵陈列文物的基础上,借悦岭庵创办的普陀山文物馆,并收集全山各寺院所藏文物千余件集中在庵内珍藏或展出。同年九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来山参观,为文物馆题额并送墨宝。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刘海粟,罗铭,丰子恺,关良,钱瘦铁等也相继来此参观,并为文物馆赋诗作画,或赠送艺术珍品。
馆内分普陀史迹,陶瓷法器,名家书画,工艺品等陈列室,保存着为数不少的传世文物,不仅有明、清皇帝的圣旨、题词、御赐龙袍和来自西藏的佛像、元宝,还有来自日本的佛像,铜屏、菩提树叶等等,展示了普陀山佛教发展历史,以及与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经济往来。珍藏历代书画家作品甚多,其中以元朝界画《山海宫阙图》,清代虚谷和尚的《三清图》和他的12幅写意山水册页,无论色彩、线条和构图各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难得的珍品。
讲解14:南海观音铜像。(观音铜像概况、高度、重量)
各位团友,请大家从车上往左边看,那座巍然矗立的塑像就是南海观音铜像。它妙相庄严,顶现弥陀,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悲相,大佛身高18米,莲花座基高13米,总高33 米。用亚金铜材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壁板厚10,总重吨。仅佛面重1。42吨,高2。65米,宽2。4米,用纯金6。5公斤铸成。96块亚金铜壁板拼装成一尊大佛,并用打磨抛法将焊缝处磨得天衣无缝。精湛的工艺令人叫绝。此像堪称当今世界观音铜像之最,是“海天佛国”的象征,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极高。
讲解15:客运码头。(历史与现状、通往大陆的航线)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普陀山客运码头,它位于广福禅院前海岸边,始建于1981年。普陀山原来的码头就在不远处的短姑道头,一有风浪,船只就无法靠岸,交通相当不便。大家看,现在的普陀山客运码头有千吨级钢筋混泥土高桩梁板式固定码头1座,500吨级双撑单桥浮式码头4座,1986年建成总面积为2024平方米的客运大楼,内设普通侯船室和贵宾侯船室,并建有塔式眺望楼,供旅客观赏海天佛国风光。通往上海、宁波、沈家门、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马尾的客轮均在此泊岸。自1992年以来,该客运站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客运站称号和全国港口客运示范站和全国文明客运站。
佛教称佛的上足弟子为罗汉,也叫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还没有证到佛果,所以化们不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故保留了各种差异。
第三篇:导游大赛景点英语讲解稿子终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Hangzhou!I’m very happy to be your tour guide.I promise todayyou’ll have fun.Ok, now we are in the West Lake scenery, one of the famous World Heritage sites.Well, the most popular saying goes like“Above is paradise, below is Suzhou and Hangzhou.”So people say that the West Lake was originally a jewel fallen from heaven.So you can see how beautiful it is!
Alright, now let’slook at your left side.Do you see the long bridge over there? That’s our first station today “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Now, everybody follow me and be careful please.The Broken Bridge is Located at the east end of the Bai Causeway, we can see it is a single-arch vaulted stone.8.8 meters long and 8.6 meters wide, it has a clear span of 6.1 meters.It offers a nice view of the Inner Lake and the Solitary Hill.See, when standing here,you’ll get a wide view of the West Lake.Alright, now does anyone have any questions? As you can see, the Broken Bridge is not broken at all.So why do we call it“broken”? Why? Because it snows almost every winter in Hangzhou and when the sun comes out after some day’s snowfall, the snow 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bridge melts first, while the snow on the shady side of the bridge still lingers.When we lookat it at a distance or from the nearby hill, the bridge seems to be broken.So now you know, the Broken Bridge is not broken.And it looks extremely beautiful under the snow.So I strongly advice you may come and have a look in winter next time.“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Personally, I would call this bridge Heart-Broken Bridge, for it was the scene of a very popular, particularly sad folk story—the story of White Snake.Have you ever heard about it? It tells a story between a secular boy and a snake-turned girl.At one point, the boy abandoned the girl and left Hangzhou.Sad and alone, the girl went to the bridge where she met him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ang,”The bridge is not broken, but my heart is.“Just like Romeo and Juliet in the west, their ending is a tragedy.And as the story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name of the bridge goes beyond the boundary of the city of Hangzhou.In recently years, every morning, local people are seen jogging past the bridge, or practicingtaijiquan(Chinese shadow boxing)by the bridge, or even doing ballroom dancing inside pavilion and pavements nearby.Look, there are just some local drama lovers performing the local opera named “the lady white snake”in the pavilion over there, you see?The beautiful legend will continue forever.Ok, I’ll stop here.Later you’ll have 20 minutes to take photos and walk around, but not far away.Meanwhile, 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elongings.And our next station is LeifengPagoda.Its 10:00 now, let’s meet at 10:20 later right here.Have fun, everybody!See you.
第四篇:导游带团英语对话——客房设备
Chen(导游):Please pay attention to me, now, I will give you the room card.现在我把你们的房卡发给你们。Please get to your room and have a rest.请大家先回到房间休息一会。I will wait for you until 7 o’clock at the evening.我会在酒店大厅等到晚上7点,Just come to m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Li(游客)Excuse meMr.chen
Chen:can I help you ?
Li: Yes,I am afraid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TV.Chen:What is wrong with the TV?
Li:The picture is wobbly.Chen: Don’t worry!Let’s go and reflect this problem to the hotel.我们一起去向酒店反映一下这个问题。
Chen: Excuse me
Xue(前台接待):Can I help you ?
Chen:I am a tour guide.The TV in the room where one of the tourists live have a problem.我是导游,我们团队里有一个游客房间的电视机出了点问题,The picture is wobbly.Xue , I’m sorry.what is your room number?
Li:310
Xue :I’ll send for an electrician from the maintenance department.we can have it repaired.please wait just a few minutes, madam.Li:OK thanks!
Chang(维修工)Room Maintenance, may I come in ?
Li:How do you do ?
Chang: How do you do ? The TV set is not working well.Is that right, madam? Li:No ,it isn’t.Chang:Let me have a look.oh, it is the wire behind the TV that loose.是电视机后面的线松了,I will bring it right away.Madam,everything is OK now.Li : Howefficient!Thanks a lot.This is for you.Chang: Oh, no.We won’t accept tips, but thank you , anyway.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We do hope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Li : Thanks ,88
第五篇:2014山东导游考试英语导游词-山东蒙山景点导游词
山东蒙山景点东路导游词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龟蒙景区,蒙山云蒙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神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景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即指蒙山。
沂蒙山景区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称,最高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福寿康宁鼎是龟蒙景区的一大亮点,整体采用纯天然黑墨玉青石制作,大鼎为圆形,是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石鼎。鼎身三足分别对应福、康、宁三字。万寿宫始建于北宋。
山神殿供奉的是蒙山山神。这位山神是颛臾王,是古代东夷先民首领太昊氏的后裔。
玉皇殿前檐八根巨石雕刻的石龙柱参照曲阜大成殿的石龙柱雕刻而成。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三清阁供奉三清,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
蒙山坊的“蒙山”两个大字是王羲之的真迹,坊门正面南向,是进入蒙山的第一道大门。在蝎子山上有巨石极似一神龟在眺望空中的明月,人称神龟望月。
蒙山寿星又称蒙山仙翁,是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刻,高218米,宽198米,高度是四川乐山大佛的3倍,已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胜境坊是登游龟蒙顶三条路的交会点。坊为仿明风格建筑。由胜境坊向西为古人登山步行路,向东为蒙山车行东路。直接前行,即入中路能到达主峰龟蒙顶。
九龙潭瀑布因瀑布源头有九条汉白玉石龙而得名。每当夏秋季节,洪水暴涨,瀑布如银河般倒倾,落入底谭,数里开外仍可隐约听到声音。
鹰窝峰是蒙山的十大景点之一,古人把它比作蒙山的灵魂。自古有“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之说。因四周险峻,只有老鹰可以飞临其上,故称鹰窝峰。鹰窝峰北崖峭壁上刻有“鹰峰奇观”四个大字,是启功先生手臂,蒙山之险,鹰窝峰为典型代表。
东天门是步行中路和车型东线的交汇处。门坊上“云蒸霞蔚”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的墨迹。龟蒙顶是蒙山的最高峰。到达龟蒙顶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摩崖石刻“龟蒙顶”三个红字,之后会看到“龟蒙气管”四个大字。
在卧龙松上方,有孔子小鲁碑,上书“孔子小鲁处”,当年孔夫子沿崎岖山道登上龟蒙顶,仰天发出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
Yimeng Mountai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central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including Mount Yi, Gui Meng scenic area, Yun Meng scenic area.Yimeng Mountain has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Qi Great Wall, is a world-famous resort of longevity, and now a national 5A scenic spot.Confucius feel the LU kingdom is smaller when he in on the top of Mount Dong.The Mount Dong refers to Monsanto.Yimeng Mountain scenic area is blessed with natural oxygen, known as “36 peaks 72 hills”.The highest peak Guimeng is 1156 meters above sea.The Fu Shou Kang Ning Tripod is a highlight on Guimeng Mountain.Made natural black jade stone, it is the largest and tallest tripod in our nation.The three legs separately correspond Fu, Kang and Ning three words.It means bless , health and peace.Wanshou Palace was built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Shanshen Temple worships the god of Mount Meng.The god is Emperor Chuan Yu, the descendants of taeho , the leader of ancient Dong Yi ancestors.Jade Emperor Temple wotships theJade Emperor.The eight dragon-carved stone columns beside are refered to the ones of Dacheng Hall in Qufu.Sanqing Pavilion worships Taoism trinityLingbao Tianzun, right to him is Taiqing Daode Tianzun.The first gate of Mountain Meng is Meng Shan Arch, facing south.The two characters “Meng Shan” are manuscript of Wang Xizhi.In the scorpion mountain there is rock like a turtle viewing the moon in the air.It is called Shen Gui wang yue.The Longevity God of Meng is the world's largest mountain carving, 218 meters high , 198 meters wide , three times the height of Leshan Giant Buddha.The carving has been load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Shengjing Arch is an intersection of the 3 roads leading to Guimeng Peak.Heading to the west is the hiking path of ancients, east is used by cars and walking straight is can reach to the Guimeng Peak.Jiu Long Tan Waterfall is named after the nine white marble dragons of the source.Every summer and autumn, flood surging, the sound of the fall could be heard a few miles away with the waterfall pouring down as milky way and falling into the bottom.The Eagle Nest Peak is one of the top ten spots, which is referred to the soul of Mountain Meng by ancients.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is a saying that “Bu Dao Ying Wo Feng, Wang Wei Meng Shan Xing”.It means the trip of Mountain Meng is boring if the Eagle Nest Peak is not reached.Because of the steepness and only eagles reaching, it is called Ying Wo Feng.The northern cliff is carved with 4 big words “Ying Feng Qi Guan”, which is written by Mr.Qi Gong.Dongtian Gate is the intersection of walking path and driving path.The characters “Yun Zheng Xia Wei” is the writing of Mi Fu, one of four calligraphers of Song.The Guimeng Peak is the highest peak of the mountain.The first thing before we reach the top, we can see 3 big red characters “Gui Meng Ding” and 4 characters “Gui Meng Qi Guan”.Above the Wolong Pine, there is a inscription of “Confucius Xiao Lu Chu”.Confucius had reached the Guimeng Peak along with the rugged road, then he issued a feeling of "Teng Dong Shan Er Xiao Lu, Deng Tai Shan Er Xiao Tian Xia”.It means that Confucius feels the LU kingdom small when he is on the top of Mount Dong, feels the whole world small when he is on top of Mount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