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艳游戏习作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游戏习作教学设计
云阳县实验小学
范艳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三、四年级习作的目标是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次习作是孩子们第一次写活动,我想通过“创设情境,亲身体验”让孩子有内容可写,采用“问题支架”的方法把孩子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充分挖掘出来,让孩子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再把各镜头连段成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
2、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书面表达。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把活动写具体。教学准备:课件、纸张(上课初发给学生一张纸)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孩子们,看着桌上的纸,你心里在想什么呢?说给大伙儿听听!引入活动:用纸玩游戏。
二、参与活动,片段练习。
1、讲解游戏规则。
方法很简单:现在我们按座位分成三个组,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这是第三组。请大家拿出纸,专心听认真看老师的要求。请第一组的孩子在纸条上写“谁”,可以写人物、动物、植物、还可以写太阳、风、雨以及动画片里的人物等等;第二组的同学写“在什么地方”,比如在教室、在北极、在鱼肚 子里等等;第三组的同学写“干什么”,比如画画、跳舞、洗马桶等等。要求大家只写一个新颖、离奇、有趣的内容。(课件)
2、学生写纸条。学生写完纸条后,采访:
a.在写纸条时,你怎么想的,最后写了什么? b.你写好后,发现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表现?
再请学生看着大屏幕的提示,把刚才想到的、看到的连起来说说。(课件)
3、读纸条。
师:很好,接下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谜底究竟是什么呢?我先请各大组的组长把纸条收上来给我,谁坐得最端正就请谁先上来玩游戏。请谁呢?你坐得这样端正,你肯定想来对不对?你猜猜我会不会请你呢?还是请你吧!
(学生上台,在抽之前)师:这么多同学都坐得端正,老师却第一个请了你,你心情怎样?此时在想什么? 师:现在请你分别从三个纸堆里各取出一张纸条组成一句话,大声读给大家听。所有孩子注意了,当他读出句子时,你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什么呢?
采访台上的同学:
a.当你念出来后,全班同学有什么反应?
b.你发现谁的表现最有趣?他什么地方最有趣?(板书:趣)再采访下面的孩子:
a.回想一下,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纸条时有什么表现? b.你还发现谁的表现最有趣?(归纳板书:看、听)c.活动中你心里在想什么?(板书:想)师:咱们班的孩子真是会观察、会思考。想不想继续玩儿?好,游戏继续,看看还有哪些同学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写游戏片段。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赶快把这份开心记录下来。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根据老师的提示(课件)把刚才玩游戏的这个镜头写下来。注意写的时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老师给你们开个头:“接下来,老师把各组的纸条分别放在讲台上,要挑选同学上台玩游戏„„”(课件)
(学生写游戏片段)
5、写作展示。
6、小结:刚才两位同学都从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写下“读纸条”这个镜头。而且一个同学是从自己读纸条的角度写的,另一个同学是从台下的观众角度写的,都把游戏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真棒。这个有趣的游戏就叫——“语言错位”游戏(板书)
三、连段成篇,习作指导。
1、镜头回顾。
孩子们,我们玩游戏感受到了快乐,就要学会把这份快乐记录下来,与他人一起分享。怎样写,其实就像大家看动画片一样,把一个一个镜头连起来就行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活动中的几个镜头:(课件)
镜头一:老师发纸后的疑惑。镜头二:老师介绍游戏规则。镜头三:同学们写纸条。
镜头四:同学们读纸条。(已完成)
2、设计开头。
只要把这几个镜头写下来,我们的作文就成功了大半。可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结尾和题目。为了让大家的作文锦上添花,老师还给大家支个招,介绍几种游戏作文的开头。(课件)
(1)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玩了一个“语言错位”的游戏,乐得大家合不拢嘴。
(2)描写一个游戏的镜头: “王芳在空中跑步。李林在讲台上喂小猪。„„”真是太离奇了!你想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
(3)以笑声来开头:“哈哈哈„„”一阵阵笑声从我们教室里传出来。我们都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赶紧过来看看吧!
(4)从同学们对游戏的喜爱说起:提起游戏,大家可喜欢了!瞧,大家似乎还在回味刚才“语言错位”的游戏呢!
“„„”代表什么?对了,还有很多种开头方法,老师期待你与众不同、引人入胜的开头哟。
3、结尾部分只要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就可以了。
4、拟定题目。
最后,我们还差一个既新颖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题目。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老师也想了几个,请看:(课件)
《快乐的时光》《纸条里的秘密》《有趣的“语言错位”游戏》„„
5、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游戏总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无论是今天的“语言错位”游戏,还是你们以前经常玩的“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沙包”等游戏(板书„„),都可以记录下来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只要我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突出一个“趣”字,就能把游戏写得生动具体了。(边总结边完善板书)现在,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写下来。
四、学生习作,老师指导。
1、学生习作,老师巡视。
2、结束语:不少孩子都写完了,没写好的课后完成。我们下节课再分享大家游戏的快乐。
板书设计(雪娃娃形状):
„„ 听、看、想
趣
“语言错位”游戏
第二篇:范艳玲演讲稿
提高执行力、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职工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范艳玲,是来自制曲车间的一名员工,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提高执行力、从我做起”。
执行力不仅是能力问题,也是工作态度问题。那么“执行力”对一个团队而言有什么重要性呢?首先它是决定一个团队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团队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把工作目标一步步落实到位的能力。对于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而团队执行力的能力高低则反映出个人的执行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的难题,我们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只要有了“要去做,并且一定做好”的态度,各种借口自然也就没有了。而我们面临的困难也会成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思想观念“没有任何借口”,把制定的工作目标执行到位当成一种纪律,工作中对于可办能办的事抓紧办,可办可不办的事要主动办,暂时不能办的事努力办,及时做好协调,尽可能将工作目标执行到位。
要想提高执行力,就要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团队才有凝聚力,工作目标才能执行到位。就拿我们曲房管曲工来说,今年的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工作环境相对而言不是很好,我们经常要在室温高达四十几度的曲房里一工作就是两个小时,干完活出来衣服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有时一天要翻二房甚至三房的曲块,而每一房都在八千斤左右,不停地弯腰、翻曲、摆曲累的直不起腰来。除此之外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没有假期也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只有工作需要,一个电话我们都随叫随到,哪怕是深夜,也哪怕是酷热的午休,同时还要忍受毒虫的叮咬。我们没有退缩,也没有怨言,只想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纵然是这样,我们的工人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细节,在实干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管好曲、做好曲。难道这不正是提高执行力,从我做起的真正体现吗?
我是今年刚调到制曲车间,以前只是听说管曲多么轻松、多么自由。来到这以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是又脏又累,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翻高温曲时,不慎手指被蝎子蛰了一下,钻心的疼痛不由得使我流下了眼泪。组长帮我擦药膏并让我回家休息,要知道刚做高温曲,人员是多么的紧缺,主任亲自上阵接替我的工作,让我感动,如此人性化的管理怎能不使我折服。而我们管曲工也时常凑在一起探讨工作方法,遇到新的问题“多问、多看、多听”及时请教老师。如此良好的工作氛围,怎能不使我们努力工作,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
总之,提高执行力突出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的参与。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来增强自身素质。端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服众,诚实的态度和负责、敬业的精神,才能凭借着强大的执行力,把决策变成行动;把意图变为成果;把期望变成现实,推动制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仰
韶酒业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习作—数青蛙游戏教案
习作 数青蛙游戏
一、出示游戏,讲规则
1、师:今天上课玩一个考验同学们反应能力的游戏,叫“数青蛙”。
2、出示规则:一只青蛙两条腿,两只青蛙四条腿„„每个同学只能说一个字,出错的同学将接受处罚。
二、玩乐游戏,积素材
1、开始玩游戏。出错的同学上台抽“百宝箱”的题目进行表演。(生1从“百宝箱”中抽出一张炸鸡腿的图片)
师:现在你要把自己的胳膊当作一只美味的鸡腿,要从它的味道、色泽来介绍。(生1表演完,师相机自己进行表演,突出神态、动作和语言“very good good”)
2、师: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谁听到了好笑的语言?当时你出错了,你心里会怎么想?周围同学的反应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以及周围环境)
总结:怎样才能把这些场面写生动呢?老师给你们一些小妙招,幻灯出示:
动作用词要丰富 神态细节会捕捉 语言描写要生动 心理描写不可少
齐读妙招,师:在等下的游戏中,同学们就可以用上这些小妙招了。
3、继续游戏:出错生2,从箱中抽出一个墨镜。出示幻灯:熊大《江南Style》视频
师:这个同学的任务是要和熊大一起跳一曲《江南Style》。(生2戴上墨镜,开始表演)
4、引导描述 师:大家笑得都合不拢嘴了。谁能用刚才学到的小妙招描述刚才有趣的画面?(抓住生描述中的动作:拉、甩马鞭、跑„„)师:如果在这些动词前面加上一些形容词就更好了。(生:用力、使劲、高高的„„)师:谁捕捉到了他们的表情?(生:)
师:谁关注了小观众的表情?(生:笑得前仰后合、笑得东倒西歪„„)
三、指导习作,学写法
1、刚才同学们一起合作描述的就是这件事情最精彩的部分,这就是事件的经过。(引导学生再次回忆游戏过程,明晰游戏经过可写的部分)
2、写事的文章,还要把起因、结果写清楚,起因可以写什么?结果呢?(指名回答,生1: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叫做《数青蛙游戏》的作文课。)师:这个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我们也可以把结果放到前面来写。好,现在同学们就开始动笔写作吧。
第四篇:习作:记一次游戏
习作:记一次游戏
一、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一)骑“大马”
小时候,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一玩,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蓖麻秆带给我们孩子快乐,是在秋天里。蓖麻作为油料作物,它的秆子不像玉米秆子一样直上直下的只是一根光棍棍,而是枝枝杈杈的,像一棵没有长大的树。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当然,我们决不会直白白地说玩蓖麻秆,我们说骑“大马”,或是说骑“自行车”,而我更喜欢说是骑“大马”。骑“大马”多好啊,脚踩马镫,手执马缰,尽显勃发英姿,何其威武雄壮!因此一看见大人们在收割蓖麻,我们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就会身不由己走到近前去。大人们也挺理解我们挺配合我们的,见我们过来了,就会说:“别来这儿碍手碍脚的,去,骑大马吧。”说着就用镰刀砍下一棵蓖麻秆,“噌噌”几下将枝枝梢梢砍个干净,只留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我们手握“马缰”,将蓖麻秆往两腿间一夹,嘴里“得儿——驾”一声,就开始发了“疯”,一个个在房前屋后左街右巷狂奔一气。我们玩打仗,大有骏马奔驰保边疆之势;也玩娶媳妇,嘴里还会喊几句:“新媳妇,作怪哩,不吃馍馍吃菜哩。”还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一个个小伙伴拼尽全力,快要吐血。我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却乐此不疲,痛快至极,直到玩得人困,“马”废——是的,人困“马”废,人困了,“马”是不会乏的,只能废,不是这儿折了,就是那儿断了——于是我们一个个像吃了败仗的将军,将蓖麻秆随手一扔,拖着沉重的双腿,灰头土脸,低头耷脑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骑“大马”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我禁不住便想,孩子时候真好啊,对什么似乎都抱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即使就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蓖麻秆,却也可以玩出绝好的兴致来。而现在,万念俱灭一般,不论干什么——年龄老大不小了,还是别说玩了吧——都提不起半点兴致来,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老了。而人如果老了,却仍能始终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心,那又该多好啊!
此刻,神思沉浸在遥远的童年的记忆里,我仿佛又一次骑上“大马”了,耳际隐约响起“得儿——驾”一声喊,我似乎脚下生风,又骑着“大马”狂奔起来……
1.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玩的游戏是()
A.骑大马。B.骑自行车。
C.把蓖麻秆当“大马”或“自行车”骑。
2.骑“大马”的季节是秋季,从()中可知道。
A.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B.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
3.骑“大马”得有“马”,“马”是怎么来的?作者具体写出了大人一连串的动作:用镰刀________一棵蓖麻秆,将枝枝梢梢________个干净,只______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
4.在骑“大马”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吹泡泡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我”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游戏是________。玩儿这个游戏选择的时间是__________,因为这时候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2.文章第()自然段写出了这个游戏是怎么玩儿的,主要抓住了人物的()来描写。
A.二 B.四 C.动作 D.心理
3.第三自然段,作者既关注了肥皂泡的美丽样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写了“我们”的表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写游戏过程中的体会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二、习作内容:记一次游戏
1.阅读中的发现: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我发现了“记一次游戏”要这样写()
A.游戏名称——游戏如何玩——游戏中的体会——游戏过程
B.游戏名称——游戏如何玩——游戏过程——游戏中的体会
2.游戏内容:下面的材料算游戏吗?在全都算游戏的后面打“√”。
(1)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两人三足跑、一二三木头人、丢手帕。()
(2)成语接龙、讲神话故事、歇后语比赛。()
(3)同心协力跑、桌上拔河比赛、萝卜蹲、踢毽子。()
3.仿写下面句子,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他把毽子往上一扬,就左一脚、右一脚、前一脚、后一脚地踢起来,那毽子像一只蝴蝶似的在他身边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记一次游戏
一、(一)1.C 2.B
3.砍下 砍 留
4.①玩打仗;②玩娶媳妇;③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
(二)1.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
2.A C
3.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4.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二、1.B
2.(1)√(3)√
3.示例:我像离弦的箭一样逃,尽管她紧追不舍,但她仍没有追上我。我终于安全地到了她的位子。
第五篇:习作教案
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身边景色美丽的地方,并抓住该处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2.读例文,感知建议的内容与基本特点,了解建议的写法,并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训练准备:
1.课前留心观察生活中美丽的地方,有条件地可拍摄或者画下来。2.收集自己去过的并认为很美的景点的门票或其它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
1、描绘美丽的春天:
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瞧,路边的柳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公园草地上的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露出了新绿;天上飞来了从南方匆匆赶来的叽叽喳喳的燕子。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到了!(可以借用第二课与第三课一些写春天的优美语句作为本次教学的导语部分)
2、讨论:
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课前准备要充分,时不时检查一下,不然到时啥都说不出来,影响教学效果。)(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
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
1、过渡: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大自然真美啊!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池塘边春游呢,你愿意去吗? 有的同学愿意去,因为他们以前也看到过池塘觉得很美,也有的不知道池塘是什么样的,所以想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到池塘边春游没意思。
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3、交流: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池塘边游览了吗?为什么?
(1)池塘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写具体很重要,小学生具体最薄弱,重点敲打一下。)(2)“卖了个关子” ――池塘的特点没有介绍,激起大家去看看的愿望。(3)文中多处出现了“建议性”语句。
4、小结建议基本写法: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去的地方的景色,要让大家产生想去的念头。这就是本次习作与一般写景习作的区别所在。
三、配上插图,动手写作:
1、现在让你介绍自认为值得大家去游览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到那去看看。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
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或画的图画,贴在作文本上,并仔细观察。思考:你想介绍这处景点的几个景物? 你觉得最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是哪儿?
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3、动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写这一处最美的地方,并加上建议性的语句)
四、交流评改,完成习作:
1、交流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2、自读作文,修改、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第二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成绩。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出示:我的建议(待定)
2、小小组讨论: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修改?
3、交流,集体修改。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