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时间:2019-05-15 05:2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第一篇:《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

(2008-1-14修订)课程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Techniques A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

时:50 学

分:2.5 适用对象: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一、实验目的

物理化学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和提高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测定实验数据的能力,掌握正确记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演绎及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 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内容上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中涉及到的常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创新。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2.实验一:恒温槽的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4学时)

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以及安装和使用,恒温槽灵敏度的测定;测量液体粘度原理,实验测定乙醇黏度。

3.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4学时)

溶解热测定原理,用简单量热计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学习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与使用。4.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4学时)

测定饱和蒸汽压原理、方法,真空设备的使用。用静态法测定四氯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出其平均摩尔汽化焓。

5.实验四:二元液系相图(4学时)

学习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二元系统的组成。学习巩固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知识,用回流冷凝法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丙醇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二元液系的T—x图,确定系统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6.实验五:金属相图(4学时)

学习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及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作不同组成的二组分金属系统的步冷曲线,作出二组分系统金属相图。7.实验六:氨基甲酸胺分解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等压法测平衡常数原理,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基甲酸胺的分解压力,计算相应温度下该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摩尔反应熵变。8.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4学时)

学习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原理,掌握简易电池的构成,标准电池,电位差计。测定三个电池的电动势,测定一个溶液的pH值。

9.实验八: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旋光仪的使用,学习测定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10.实验九: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会用皂膜流量计确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学习巩固化学动力学知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反应物质体积和浓度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数据处理新模型。用新模型确定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11.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率与反应物质浓度,动力学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电导率仪。测量某一温度下反应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电导率。由动力学方程确定速率常数。由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12.实验十一:差热分析(4学时)

学习差热分析基本原理,了解差热分析仪器基本构造,学会操作技术。用简易差热分析仪测定CuSO4•5H2O的差热分析曲线。

13.实验十二: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4学时)

学习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由吉布斯等温式求不同浓度下溶液表面的吸附量。以兰格缪尔公式为依据求饱和吸附量。求每个分子在液体表面所占的面积。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为12个实验的平时成绩加和而成,加和后按分数高低区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

评定实验成绩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仪器能否正确使用,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并随时注意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考评。

成绩评定细则:

每个实验满分10分,根据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给分。

1.预习满分为1.5分

写出预习报告给1分;能基本理解实验要求达到预习目的再给0.5分。2.实验操作4.5分

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按时完成并经老师签字确认后给3分。实验认真,肯动脑思考给1分。完成实验后搞好卫生,实验台面及仪器设备清洁整齐的给0.5分。

能发现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或解决其它实验问题者,加0.5分或1分。

无特殊情况迟到15分钟以内扣1分,迟到超过15分钟扣2分,超过30分钟取消本次实验资格。未经教师同意早退者扣1~2分;纪律不好者扣1~2分;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实验事故者扣1~5分。

有事请假,凭辅导员签字的假条给予补做的机会。无假条,按旷课处理,不再安排补做。3.实验报告4分

按要求正确写出实验报告给3分;分析实验误差,解答思考题,提出改进实验意见给1分。实验报告有错误,酌情扣分;抄袭实验报告一旦查实,4分全部扣除。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材:郭子成,杨建一,罗青枝等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罗澄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纲制订:郭子成 大纲审订:郝彦忠

2008年1月14日

《物理化学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

(2008-1-14修订)课程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Techniques B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

时:40 学

分:2 适用对象: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环工、轻工、材料及染整等各类专业本科生。

一、实验目的

物理化学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和提高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测定实验数据的能力,掌握正确记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演绎及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 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内容上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中涉及到的常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创新。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自学)

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2.实验一:恒温槽的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4学时)

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以及安装和使用,恒温槽灵敏度的测定;测量液体粘度原理,实验测定乙醇黏度。

3.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4学时)

溶解热测定原理,用简单量热计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学习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与使用。4.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4学时)

测定饱和蒸汽压原理、方法,真空设备的使用。用静态法测定四氯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出其平均摩尔汽化焓。

5.实验四:二元液系相图(4学时)

学习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二元系统的组成。学习巩固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知识,用回流冷凝法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丙醇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二元液系的T—x图,确定系统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6.实验五:金属相图(4学时)

学习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及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作不同组成的二组分金属系统的步冷曲线,作出二组分系统金属相图。7.实验六:氨基甲酸胺分解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等压法测平衡常数原理,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基甲酸胺的分解压力,计算相应温度下该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摩尔反应熵变。8.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4学时)

学习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原理,掌握简易电池的构成,标准电池,电位差计。测定三个电池的电动势,测定一个溶液的pH值。

9.实验八: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旋光仪的使用,学习测定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10.实验九: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会用皂膜流量计确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学习巩固化学动力学知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反应物质体积和浓度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数据处理新模型。用新模型确定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11.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率与反应物质浓度,动力学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电导率仪。测量某一温度下反应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电导率。由动力学方程确定速率常数。由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为10个实验的平时成绩加和而成,加和后按分数高低区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

评定实验成绩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仪器能否正确使用,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并随时注意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考评。

成绩评定细则:

每个实验满分10分,根据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给分。1.预习满分为1.5分

写出预习报告给1分;能基本理解实验要求达到预习目的再给0.5分。2.实验操作4.5分

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按时完成并经老师签字确认后给3分。实验认真,肯动脑思考给1分。完成实验后搞好卫生,实验台面及仪器设备清洁整齐的给0.5分。

能发现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或解决其它实验问题者,加0.5分或1分。

无特殊情况迟到15分钟以内扣1分,迟到超过15分钟扣2分,超过30分钟取消本次实验资格。未经教师同意早退者扣1~2分;纪律不好者扣1~2分;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实验事故者扣1~5分。

有事请假,凭辅导员签字的假条给予补做的机会。无假条,按旷课处理,不再安排补做。3.实验报告4分

按要求正确写出实验报告给3分;分析实验误差,解答思考题,提出改进实验意见给1分。实验报告有错误,酌情扣分;抄袭实验报告一旦查实,4分全部扣除。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材:郭子成,杨建一,罗青枝等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澄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纲制订:郭子成 大纲审订:郝彦忠

2008年1月14日

第二篇:天津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2100202,2100203 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指导书名称: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开课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药学院、理学院

一、学时、学分

总学时:50 总学分:3 实验学时:48

二、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实验是面向化工、材料、药学院和理学院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是独立设课、并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及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化工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实验操作训练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教学层次组成。每学年在开始实验操作课之前,安排若干学时的理论课,讲解内容包括绪论、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报告及实验论文书写规则等,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物理化学实验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二阶段安排12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际技能训练。实验内容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方面,包含了物理化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的实验,由此可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第三阶段为学生开设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程度的研究设计型实验,学生选做其中的若干个。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初步训练学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作风。

三、实验目的和作用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基础知识讲座、基础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部分。通过完成基础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会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通过做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判断和选择实验条件、测量和处理实验数据、归纳与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归纳、综合、评价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研究型实验,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结果、书写实验研究论文,可以受到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学生从事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验具体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环节组成。

(一)理论知识讲座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实验考核内容、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为进入实验室做好准备。

(二)基础性实验

此阶段包括12个实验的操作训练,这是本实验课程的中心环节。要求做好: 1.预习

学生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中要测定的量、所用实验方法、使用的仪器、控制的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简单的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录表格。2.实验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核对实验仪器,熟悉仪器操作方法、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做好记录,包括预习报告和对实验的理解,不合格者不得进行实验。

指导教师讲解实验难点和注意事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实验现象有关的一些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独立或按学号编组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独立操作和相互配合。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勤于动手, 敏锐观察, 细心操作, 开动脑筋, 分析钻研问题, 准确记录原始数据。实验结束后经教师检查并签名,实验及其原始记录才有效。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必须忠实、准确,不能随意涂抹数据,数据记录要表格化,字迹要整齐、清楚,保持一个良好的记录习惯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3.书写实验报告

认真写出实验报告是本课程的基本训练。它将使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作图、误差分析、问题归纳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实验报告的内容大致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室温、大气压、药品纯度、仪器精度等)、原始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讨论等。实验报告的讨论可以包括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心得体会等。

实验结束的两周内完成实验报告,于下次实验时提交报告,其中必须附有教师签名的原始记录表。

(三)综合性实验

综合放实验又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1: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4个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程度的实验,学生选做其中的1个。该类型实验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后需要查找资料,研读文献,钻研有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方案,与指导教师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然后预约时间进行实验。

类型2:研究性综合实验。该类型实验均由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而来,目前开发有7个实验供学生选择,为实验兴趣浓厚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大有裨益。研究性改变了传统实验中固定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式的被动性,使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其次,实验引入了挫折—激励教学机制,允许多次失败,但要求最终一定要成功。

类型3:特色实验。实验内容由实际工业化生产转化而来,实验中大量使用大型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工业化生产过程与设备,以及大型仪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工程意识。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实验与真实的科研过程和生产过程之间的距离。

综合实验室每天都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要有空,都可以预约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五、报告与考核

学生在课下做好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指导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根据学生预习报告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出预习成绩。实验进行中,教师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根据学生实验操作、遵守实验规则、实验纪律情况以及原始数据记录情况给出实验操作分。

实验结束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并于下一次实验时提交,其中必须附有教师签名的原始记录表。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完整性、数据处理的合理性、对实验的理解和体会等给出报告成绩,包含报告完整、字迹工整(30%)、图表规范(10%)、数据处理正确(40%)、结果正确(20%)。

期末的最后两次实验作为考核实验,考查学生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给出考核成绩。

本实验课程的最后成绩:预习分20%+操作分30%+实验报告分40%+实验考核分10% 缺少实验或报告者须在实验教学结束前补做和补交,否则不予通过。成绩不合格者下学年重修。

综合实验不安排课内学时,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之前写出完整的预习报告,详细列出实验目的、依据的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表格。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水平、实验结果的创造性大小来评定实验成绩。

六、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基础实验:

恒温槽,乌式粘度计,凝固点测定装置,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真空泵,平衡常数测定装置,量热计,秒表,蒸馏瓶,调压变压器,阿贝折射仪,超级恒温槽,电磁搅拌器,酸式滴定管,皂膜流量计,电导仪,铂电极,微量注射器,表面张力测定装置,数字压差测量仪,电泳仪(含电极),U型电泳管,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干电池,待测原电池,金属相图测定仪,保温电炉。基础性综合实验:

恒温槽,杜瓦瓶,磁力搅拌装置,数字温差仪,电加热器,稳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器,秒表;

恒温槽,阿贝折射仪,比重管,密度计,精密电容测量仪,油浴超级恒温槽,电吹风,干燥器,电容池,25ml容量瓶;

比重管,比重瓶,密度计,乌氏粘度计,旋转粘度计,不同管径的毛细管,测高仪,平衡管(组装毛细管上升法测表面张力的装置),特制的带刻度的滴管,长玻璃套管(组装滴体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压差测定仪,加压装置(或减压装置)(组装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磨砂漏斗; 表面张力测定装置,电导仪,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润湿角测量仪,0.25ml注射器,载玻片,镊子,滤纸,秒表,电动搅拌装置,中号试管,大号试管,滴管,显微镜。

研究性综合实验和特色实验(只列出大型仪器部分):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4 5 1 1 1 1 1 1 红外光谱仪(A.F)AVATAR360 紫外-可见光谱仪 气相色谱仪 综合差热分析仪 微机差热天平X-射线衍射仪 Gc/Ms色谱质谱联用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压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TU-1901 CP-3800 ZRY-2P WCT-1 BDX3300 TRACEDSQ HP8453 HP1100 美国尼高力 5 13 13 10 34 58 11 24 19 10

北京普析 美国瓦里安

国别、厂家 出厂年份 2001 2000 2001 2001 1999 2001

上海精科天平北京光学仪器厂 北京大学仪器厂

Luniere Tech.Ltd 2002 美国惠普 美国惠普 美国安捷伦 美国伯乐

1999 1999 2001 1998 2000 1998 1998 2000

AGILENT1100 1 FTS3000MX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Solaar969MKIJ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气相色谱仪 光谱仪 极谱仪

七、实验项目

17.5 美、英UNICAM 11.9 美国惠普 28 2

美国BIO-RAD 中国成都

HPGC-6890 FTS3000 TP-303 1 4 实验

实验实验实验每组实验者序号 项目内容提要

时数 要求 类型 人数 类别

名称

所在实验室 1.熟悉恒温槽的构造和恒温原理 2.调节恒温槽以实现恒恒温温 槽的3.测定恒温1 调节槽灵敏度数及粘据并绘制灵度测敏度曲线 定 4.学习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利用相对法测定无水乙醇的粘度 1.学习凝固点测量技术和方法 凝固

点降2.利用凝固低法点降低法测测定定萘的摩尔摩尔质量

质量 3.绘制冷却曲线

4.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知识的理解 1.用静态法测定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2.加深对饱饱和和蒸气压、3 蒸气沸点等概念压的的理解 测定 3.用克-克方程计算液体的摩尔蒸发焓平衡1.用等压法常数测定压力的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九实验室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九实验室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八实验室 4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八实验室 的测技术和方法 定 2.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力 3.计算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5.计算热力学函数变 1.测定不同组成的乙醇二组—正丙醇二组分系统气

大专生 分液液平衡时相完气、液相的全互折射率 溶系2.绘制折射统的率—浓度标沸点准曲线 —组3.计算气液成图

两相组成 4.绘制蒸馏曲线 1.标定量热计的热容 2.测定ZnO与HCl溶液反应中的温反应度变化 焓的3.用雷诺作测定 图法校正测量温度

4.计算ZnO与HCl反应的摩尔反应焓 1.通过皂膜过氧流量计测定化氢反应产生氧催化气的体积Vt分解 与时间的关系 2.改变

本科生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实验室

本科生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实验室 6 7 4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一实验室 KI(催化剂)浓度测定不同Vt对应的时间

3.改变H2O2(反应物)浓度测定不同Vt对应的时间

4.用作图法求取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 1.测定某温度下NaOH溶液的电导G0和CH3COONa溶液的电导G∞

乙酸2.测定8 乙酯NaOH溶液与皂化CH3COOC2H5反反应 应过程溶液电导Gt 3.用作图法求反应速率常数k及表观活化能Ea 1.测定蒸馏水的最大泡压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一实验室

用最大气9 2.测定不同浓度的正丁泡法醇水溶液的测定最大泡压 液体3.计算正丁的表醇水溶液的面张界面张力 力

4.计算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吸附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二实验室 量 1.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 2.用界面移动法测定和溶胶计算溶胶ζ的制电势 备、3.计算正丁电势醇水溶液的10 与电界面张力

解质4.测定电解聚沉质KCl、值的K2CrO4、测定 K3[Fe(CN)6]对Fe(OH)3 溶胶的聚沉值,并比较它们聚沉能力的大小 1.连接线路,进行“标准化”操作 2.用对消法测定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3.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原电作,求取电11 池热池电动势的力学 温度系数

4.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ΔrGm、ΔrHm和ΔrSm 5.计算难溶盐PbSO4的溶度积Ksp 二组1.测定不同12 分凝组成Pb-Sn聚系体系的冷却统相曲线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三实验室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三实验室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二实验室 图 2.由冷却曲线读取各体系的相变温度 3.绘制Pb-Sn凝聚系统相图 1.组装简单量热计系统 2.测定液体液体在一定温度恒压范围内的定13 热容压热容 的测3.求温度区定 间内液体的平均热容和某温度下的真热容 1.配制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 2.测定溶液的密度、折结构射率、介电常数

选做 综合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数据3.计算摩尔测定

极化度选做 综合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和摩尔折射度及乙酸乙酯的永久偶极矩 实验室提供4~6种无色透明液体,物性通过物性测15 测定量实验将它实验 们区分开:

1.分析几种液体的特性,查找有

选做 研究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关的物性数据

2.设计实验将几种液体区分开 3.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水在30℃、40℃、50℃、60℃的表面张力,并与文献值进行比较,讨论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设计实验,测定水与正己烷的液—液界面张力(可用滴体积法或双毛细管上升法)1.设计实验,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表面温度及无机活性盐添加剂对剂的CMC的影响 16 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2.研究表面活性剂对非水溶性物质的分散和增溶作用 3.测定水和不同浓度的C12H25SO4Na的水溶液在玻璃、石蜡上的润湿角,选做 研究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作cosθ ~ c图,比较临界胶束浓度前后C12H25SO4Na水溶液的润湿特性 4.制备菜子油乳状液,鉴别乳状液的类型,考察氯化镁对乳状液的转型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破乳化

研究性实验:

(1)防伪材料的合成及结构与光谱关系(40学时);(2)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40学时);

(3)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在有机污染物净化中的应用(40学时);(4)固体超强酸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0学时);(5)水热合成法制备无机功能材料(40学时);(6)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40学时);(7)固相反应法合成无机非金属材料(40学时)。特色实验:

(1)模拟工业化生产氧化铁颜料;

(2)工业规模的“杂醇酯化生产有机溶剂”。

第三篇: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总结

化工11-2班 许锋

这学期的物理化学实验用到了很多实验仪器。其中不乏价格昂贵的电子仪器。当然,这是我们的学习机会,我们都在认真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方法。每次做完实验后就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所以,我们一直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工作。

我们在操作中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我们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物化实验对于我来说,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最好的课程。当然,一学期的实验课我也不断努力,我每次实验都认真完成。我喜欢坚持自己的作品,就

算别人都已经做完,我也会不慌不忙,按步骤进行自己的操作。我不知道这是对是错,但我愿意坚持自己的东西,愿意得到自己最终的实验数据。

本学期的物理化学实验使我掌握了物理化学实验的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实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仪器。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深度分析(如excel绘图等)。这培养了我们正确的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以及分析式样的结果能力。也培养我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物理化学的实验加深和巩固了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数据处理上,我经常上网找一些资料,比如下图的这些。我利用网上文库的资料进行数据的深度剖析,最终的到比较正确的结果。这也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实验课堂我也有不少趣事。我记得在做表面张力的时候实验打坏了一个大型的玻璃仪器。当时向老师报告了情况。实验室到现在都没有问我赔偿。所以,在内疚的同时,我只想在此表达我对实验室的遗憾。大一至今,我给实验室添了好几次麻烦。都是仪器的问题。这些仪器使我不断成长,让我不断理解实验的乐趣。碎了,裂了,但是我们也成长了。我会记得所有实验室的那些瓶瓶罐罐。

以上是我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总结报告,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以后的实验,我相信实验室才是化工班的基础。

第四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地运用到其它分支学科。学好本课程, 可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解。基础物理化学课程的重点在于掌握热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状态、热力学平衡态、功、热及其符号、孤立体系、封闭体系、开放体系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U的概念;状态函数与过程量

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准静过程、自发过程

焓H的定义;等压过程的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定义与性质;各种过程的Q、W、U、H的计算

实际气体的性质;等焓过程,焦-汤效应及焦汤系数

赫斯定律;反应焓的计算;物质的生成焓、燃烧焓、离子生成焓、溶解热和稀释热

基尔霍夫定律;绝热反应*

热化学的现代进展*;生物热化学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共同性质

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赫氏自由能F;吉布斯自由能G

热力学的熵判据、赫氏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及适用条件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麦克斯韦关系式

常见过程的热力学函数改变值的计算;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偏摩尔量;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化学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复相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热力学第三定律;物质的规定熵

热力学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耗散体系知识简介

*

*

溶 液

理想气体化学势;理想气体混合物

实际气体;范德华状态方程;气体逸度的概念和计算

物质的临界状态和对比态;对比态原理;牛顿图

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理想溶液的定义;理想溶液的化学势;理想溶液的性质

理想稀溶液;溶剂化学势;溶质化学势;各种标准状态和标态化学势的物理意义

稀溶液的依数性: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非理想溶液;活度及活度系数;溶液活度的测定;活度的计算

渗透系数;超额函数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杜亥姆-马居尔公式*

分配定律*

相 律

相律;体系的物种数、相数、独立组份数和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单组份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水的相图;硫的相图

二组份相图;二元理想溶液的T-x图和p-x图;非理想二元溶液的相图;精馏原理;互不相溶的二元液体体系相图;水蒸汽蒸馏原理;各类二元凝聚体系相图;步冷曲线;二级相变;氦的相图;金属的居里点

三组份的等边三角形相图*;三元盐水体系相图*;三元液体体系相图*;杠杆原理在相图中的运用*

利用相图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原理*

化 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进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等温式

气相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反应rGm的关系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复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各种经验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物质的规定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rGm的计算

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同时平衡;绝热反应的平衡*;反应方向的判断

0

0

电化学

溶液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移动定理 离子的迁移数;迁移数的测定

电解质的活度理论;强电解质的溶液理论;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

电池表示法;电极电势的规定和计算;能斯特方程;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电池电动势与rGm0、rHm0、rSm0的关系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应用

热力学体系的电势-pH图

电极过程动力学:分解电压;极化作用产生的原理 超电势的产生原因;超电势的计算;超电势在电解中的应用 金属的腐蚀;金属防腐的方法* 化学电源的类型和应用*

统计热力学

统计力学的基本方法;宏观态和微观态;相空间*;相体积*;微观态的几率;等几率原理

统计系综原理*;体系的配分函数*;热力学函数的统计力学表达式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玻尔兹曼统计

最可几分布;玻尔兹曼分布律;熵的统计力学解释

理想气体的统计理论;分子的配分函数;由分子配分函数求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

分子的核配分函数;电子配分函数;平动配分函数、转动配分函数、振动配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气体的热容理论;固体的热容理论

理想气体化学势的统计力学表达式*;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自由能函数和热焓函数求反应平衡常数

化学动力学

反应进度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三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

简单反应级数的确定;速率常数的意义、测定方法和计算

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方程式及其特点;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的活化能及其物理意义

反应的历程和反应机理;反应机理的拟定;用稳态法、平衡近似法推导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反应活化焓、反应活化熵、反应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链式反应;光化学反应

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简介*

快速反应动力学理论简介*

振荡反应理论简介*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反应的特点;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催化剂的中毒和特点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般历程和速率方程式

溶液相中的催化反应;溶剂的影响

酸碱催化反应;络合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及米氏常数*

界面及胶体化学

表面张力、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弯曲表面的蒸汽压

吉布斯等温吸附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公式的应用和简单计算

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接触角和润湿

气-固表面的吸附;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

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征;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

胶体的稳定性;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天然大分子、凝胶的初步概念

纳米材料知识简介*

*:打星号内容不作要求

第五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理论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三大部分。其先行课要求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入手,采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多采取理想化方法,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验是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化学热力学采用经典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从宏观上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的衡位置)、以及平衡状态时系统的相变化、界面变化、电化学变化、胶体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影响这些变化规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等等)。

统计热力学则从微观上,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试图通过理论的计算热力学的状态函数。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催化剂等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第一章 气体的pVT性质

考核内容: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三、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四、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五.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核内容: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恒容热、恒压热,焓

四、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热容

五、焦尔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七、相变化过程1.相变焓

八、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九、由标准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十、节流膨胀与焦尔——汤姆逊效应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考核内容:

一、卡诺循环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熵, 熵增加原理

四、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五、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六、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七、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八、热力学基本方程

九、克拉佩龙方程

十、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考核内容:

一、偏摩尔量

二、化学势

三、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四、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五、理想液态混合物

六、理想稀溶液

七、稀溶液的依数性 *

八、逸度与逸度因子 *

九、活度及活度因子

第五章

化学平衡

考核内容:

一、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二、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三、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四、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

五、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

六、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

七、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六章

相平衡

考核内容:

一、相律 二.杠杆规則

三、单组分系统相图 四、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五、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六、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七、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八、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一固平衡相图

九、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第七章

电化学

考核内容:

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二、离子迁移数

三、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四、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五、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六、原电池热力学

七、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八、电极的种类

九、原电池设计举例

*

十、分解电压

*

十一、极化作用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考核内容:

一、粒子各种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

二、能级分布的微观状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

三、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四、玻耳兹曼分主配分函数

五、热力学性质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关系

六、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

七、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八、系统熵的统计意义及熵的计算

九、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衡常数

第十章

界面现象

考核内容:

一、界面张力

二、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三、固体表面

四、液一固界面

五、溶液表面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考核内容: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二、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三、速率方程的确定

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

五、典型复合反应

六、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七、链反应

八、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九、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考核内容:

一、胶体的制备

二、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三、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四、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

五、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六.悬浮液

七、乳状液

八、泡沫

九、气溶胶

十、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

十一、高分子溶液的盐析、胶凝作用与凝胶的溶胀

下载《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大三上学期 实验一恒温槽 1.实验原理: 恒温槽之所以能维持恒温,主要是依靠恒温控制器来控制恒温槽的热平衡。当恒温槽因对外散热而使水温降低时,恒温控制器就使恒......

    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个案工作》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个案工作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课程类型:必修课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或第......

    2015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 物理化学 (英文):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代码:BT7605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64 学 分:4 适用专业:材料......

    教学大纲_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要 课程编号:020401 开课院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冶金工程 课内总学时:88(课内64,实验24)课程基础:物理化学,冶金传......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打印)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 重点: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 2. 难点:状态函数间的关系及特定条件下的意义;如何用化学势解决物理及化学变化;......

    中级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中级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中级物理化学;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091017 学 分:2分 总 学 时:32学时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物......

    物理化学自考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 (一)基本内容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模型 摩尔气体常数 1.2理想气体混合物 混......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 应用化学102班 谢叔尧 5503210114 经过了大三上半学期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到底学习,这学期开设了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