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动物过冬(教案1)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9课
小动物过冬
执教者: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许嫣娜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通过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冬眠,而小蜜蜂则是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还处处流露出朋友之间温暖的情谊。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语言也比较直白,可以作为二年级分角色朗读的例本开发。二上的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的朗读,难点在于生字教学。从朗读上看,《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最长的一篇,因此学生的初读困难相对较大。同时由于上课时间距离冬天较远,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需要情境的创设辅助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活动的设计立足点在于文章重点段落的突破、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就识字看,上课学生学习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在生字的学习上有些差异,比如本课要求的“哥”、“明”、“量”字,人教版已学过,而苏教版教材在此之前教过的“燕”和“蜜蜂”三字,人教版并没有学过,因此设计活动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立足二年级学生第一课时的要求,本堂课识字活动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熟识四会字(即田字格中的生字),初步认识二会字(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小动物间的对话。
2.认识本课10个四会生字和7个二会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关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二字。3.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4.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初步感知朋友间的互相关心。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认识一些小动物。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课件;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动物形象卡;教材。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小动物(蜻蜓、公鸡、蜗牛、鸭子、小燕子、青蛙和蜜蜂)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小动物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学生猜测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动物,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上课酝酿饱满的情绪。
(一)熟悉角色,进入情境
1.师:小朋友都挺喜欢小动物的吧!跟老师一起写一写!物是左右结构的字,牛字作部首的时候,要有变化。【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认识生字“物”。】 2.师:今天,我们就要讲一则小动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动物过冬》。【学生读课题。】
3.师: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有一个要求,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记住的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最多最准?话说啊,在小动物王国里,住着三个小动物,他们就是刚才在谜语里出现的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学生认读动物的名字。】
简洁明了,从课前的谈话情境直接切入课文的学习。课文中的角色是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让孩子一开始就熟悉角色,调动积极性,为后文的角色体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意象,营造氛围
1.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三个小动物啊,还是好朋友呢!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学生想象说话】
2.师:可是,没过多久,秋天就到了。【学生看图说话,认识生字“刮”。】 3.师: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好朋友们互相担心,大家该怎么过冬呢?【学生理解“商量”的意思,认识生字“商、量、聚”。】 师:所以,这三个好朋友就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了。
课文的一、二小节比较浅显,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创设了情境。教师恰当地运用了文本资源,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载体,让孩子迅速进入课文,并且在自然的语境中根据不同的识字目标学习生字。
(三)自学课文,练读方法
1.师:小动物到底是怎么过冬的?答案就藏在语文书里。请小朋友打开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就知道了。【学生自学课文。】
2.师:你知道谁是怎样过冬的吗?【学生分角色练读第3、5、7小节,认识生字“暖”、“钻”,理解“春暖花开”、“暖和”和“蜂巢”。】
三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是本篇课文的内容重点,而且描述过冬方式的三个小节也是文中最有阅读挑战的段落。教师紧紧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分解阅读的困难,为读好全文作铺垫。同时在生字的学习上,教师从不同的方式突破,使生字学习丰富有效。
(四)读通对话,感悟友谊
1.师:我是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啊?【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2.师:谁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学生指名分角色读课文,同桌读。】 3.师:小燕子和小蜜蜂又是怎么商量的?【学生同桌分角色读,指名读。】 4.师:小动物们商量好了,他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啊,还在这里相见。这个“第”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课文中还有什么词语也是表示“第二年”的意思的?【学生学习生字“第”,认读词串。】 5.师: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约定啊!
课文的语言形式以对话为主,对话的内容体现了好朋友间的互相关心,因此在突破课文阅读的难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分角色对话,关注“商量”和“约定”,初步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五)串读词串,回顾故事
1.师:从商量到约定,三个好朋友互相关心,彼此牵挂,这是一份多么美好的友谊啊!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黑板上的词串,一边读一边回忆这则好听的故事。【学生开火车读、齐读词串。】
词串:
商量
约定
刮起来
接着
哥哥
钻到泥土里
飞到南方去
藏在蜂巢里
第二年
明年
来年
2.师: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讲这个故事,好吗?
词串是辅助低年级学生理清文章结构的好工具。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断完善词串,既突出了生字教学的重点,又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使整堂课更加完整。
(六)分类识记,学写生字
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生字朋友。【学生默认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师:现在有两个生字放入了田字格里,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写字】 写商字的时候,上面要窄一点,下面要宽一点,因为里面要放八和口呢!暖是左右结构的字,日字旁要瘦一些,右半部分一定要看清。
生字学习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在随文识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提高识几个字的水平,并且在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商、暖”在字形上都有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教师充分解读学生识字的情况,教写两个最难写的字。附板书设计:
小动物过冬
燕子 蜜蜂 青蛙(简笔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认识本课10个生字,熟识二会生字,并能用“商量”和“约定”说话。3.能转换角色,内化文本语言,结合动物的过冬方式作生动地自我介绍。4.能借助“第二年春天”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二、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用“好朋友”的句式说话。
句式:、和我是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好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学生复习课文中的主要角色。】
2.师:三个好朋友听到了你们的召唤,给你们带来了几组词语,你们会读吗?【学生开火车读词串。】
第一组:常常 唱歌跳舞 很快乐 第二组:聚到一起 商量 第三组:明年 来年 第二年
第四组:飞到南方去 钻到泥土里 藏在蜂巢里 3.师:让我们再次跟随小动物们一起去商量过冬的事吧!
(二)角色转换,内化语言
1.师:三个小动物是怎么商量过冬的?我请三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学生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2.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吗?能不能自己说一说?【学生讲每一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师:小朋友说得很棒!每个小动物都很可爱,过冬方式都很特别。现在你就是这三个小动物中的一个,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过冬的吗?【学生自由准备,内化文本的语言。】
4.师:小动物们,谁先来说?【学生指名用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其余同学猜猜他是谁?】
(三)想象表演,感悟友情
1.师:小动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个温暖而又幸福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到了,三个小动物遵守约定再一次相聚在一起。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准备表演。】 2.师:春暖花开,好朋友们又一次相聚了。【学生指名表演。】
3.师:这就是约定,你有没有和别人约定过什么,你做到了吗?【学生说话。】 4.师:互相关心,互相惦念,虽然相隔了一个冬天,但是友情依然把他们的心紧紧相连。
(四)适度拓展,丰富常识
1.师:你能给课文中三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起名。】 2.师: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和他们一样吗?【学生交流。】 3.师: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过冬方式呢?【学生交流。】 4.师推荐阅读一篇课外阅读《小树过冬》。
(五)复习生字,默写词语
1.师:请你再次读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自由复习生字。】
2.【学生默写词语。】
词语:1.青蛙 燕子 蜜蜂 商量 刮风 哥哥 约定 第二年
2.用“商量”和“约定”造句。
第二篇:小动物过冬1
《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在情感目标上要渗透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本课的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肖晓英老师,从教这几年来,该老师一直扎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园地”里。她的教学既能适应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同时又有作为一名女性教师的特色,确实难能可贵。
这节课通过“小动物们为什么会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方法?”引入教学,然后探讨“他们是怎样商量过冬的方法的?”,引导学生分别了解燕子、青蛙、蜜蜂过冬的方法。最后,拓展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整节课教学思路明晰清楚,教学中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并且指导学生通过“读”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对于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相应的提炼,概括出“迁徙、冬眠、备粮”三种方式,使知识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年春天他们再次相聚在一起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有两点建议:
一是适当增加一点“演”的成分,像本课这样的拟人体童话极富童趣,形象鲜明,如能通过“演”来创设情境、活跃气氛,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同欢乐共忧患,会比单纯的读效果要好些。不过,这对于一名男教师来说,也许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能否触及一下动物选择某种过冬方式的原因。如青蛙为什么不选择迁徙,等等,这也许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准备,但这样做也许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加深课文理解会更有好处些。
第三篇:小动物过冬教案
小动物过冬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听好了:“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哪个季节下雪的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动物 刮起来 商量 暖和 接着 哥哥 钻到 约定 第二
(2)再读课文(要求: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把课文读一遍)2.精读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句话。
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段。
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天小蜜蜂、小青蛙和小燕子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 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情?
指名试读。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过渡: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那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大家讨论讨论。你知道谁怎样过冬?
(1)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板书:飞到南方过冬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你们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指名试读。齐读。
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
小燕子告诉伙伴他要到南方去过冬,他非常想知道他的好朋友是怎么过冬的,所以他就问了。他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 出示句子。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读。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说明什么? 指名读。同桌读。
青蛙怎么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钻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指名读。指导。“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能再读一读。“来年春天”,相机理解“来年” 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指名读,齐读第五段。
青蛙在冬天来临之前吃的饱饱的,然后钻到土里比吃也不喝,一觉能睡上一个冬天,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作“冬眠”。男女生合作读。
(3)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躲到蜂巢里 指名读第七段。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蜜蜂的这种过冬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也讲到了一种动物,也是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前先储备好粮食过冬的,小朋友知不知道是什么动物?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分角色朗读。5.精读第三部分
三个好朋友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秋风越刮越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该到分手的时候了,他们互相告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齐读第八段。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
1.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2.默读课文,思考:那些地方该怎样演?
3.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
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
四、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蜜蜂、小檐子的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下节可我们一起来讨论?
板书: 小动物过冬
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
第四篇:小动物过冬 教案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听好了:“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哪个季节下雪的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
板书课题。齐读。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
动物刮起来商量暖和接着哥哥钻到约定第二
(2)再读课文(要求: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把课文读一遍)
2.精读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句话。
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段。
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天小蜜蜂、小青蛙和小燕子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
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情?
指名试读。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过渡: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那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大家讨论讨论。
你知道谁怎样过冬?
(1)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板书:飞到南方过冬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
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你们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
指名试读。齐读。
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
小燕子告诉伙伴他要到南方去过冬,他非常想知道他的好朋友是怎么过冬的,所以他就问了。他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
出示句子。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读。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说明什么?
指名读。同桌读。
青蛙怎么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钻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指名读。
指导。“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能再读一读。
“来年春天”,相机理解“来年”
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指名读,齐读第五段。
青蛙在冬天来临之前吃的饱饱的,然后钻到土里比吃也不喝,一觉能睡上一个冬天,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作“冬眠”。
男女生合作读。
(3)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躲到蜂巢里
指名读第七段。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蜜蜂的这种过冬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也讲到了一种动物,也是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前先储备好粮食过冬的,小朋友知不知道是什么动物?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
分角色朗读。
5.精读第三部分
三个好朋友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秋风越刮越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该到分手的时候了,他们互相告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齐读第八段。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1.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那些地方该怎样演?
3.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
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
五、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蜜蜂、小檐子的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下节可我们一起来讨论?
板书: 小动物过冬
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
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
第五篇:小动物过冬教案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制作动物头饰。
2、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导入课题《小动物过冬》。师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二、课前预习检查
1、三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带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学结果,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生读。
三、学习课文
(一)、读读悟悟、感受快乐(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指名生读。想一想:从哪里看出他们是好朋友? 对,他们常常在一起——引读第一段
你有好朋友吗?常常在一起干什么?
小结:真是三个快乐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把快乐带给大家!
2、指导朗读
(二)声像结合,帮助感悟(学习第二段)
1、老师听出来了,他们是那么快乐!日子过得真快,转眼秋天到了。过渡:秋风吹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这时候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
2、出示第二段。自读课文。
生自读后回答:他们在商量过冬的事。
什么是商量?你商量过什么事吗?(重点学习词语商量)强调商量的量是轻声。
3、引读:是呀,因为(天气渐渐凉了),所以(小伙伴们在商量过冬的事)。过渡:我们已经和他们交上好朋友了,想不想和他们一块儿商量?
(三)、读读议议演演,体验感悟(学习第三段到第七段)
1、自读第三段到第七段,读完后,把这三个好朋友过冬的方法,先给你的小伙伴说说。
2、创设情境,读懂课文(学习第三段)你知道了谁的过冬方式(随机)A、燕子的过冬方法 师:是怎样过冬的呢? 生:是飞到南方去。
师:它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呢? 生答
师:对呀,北方找虫很困难,(教师引导读)“虫子也快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
师: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这个办法可真不错。哪只小燕子要来读一读? 生: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读得较慢)
师:小燕子说得可真生动,又正确又通顺。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生:春暖花开的时候。
师:春暖花开?小朋友,你们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
生:春天暖和了,花儿都开了,这就是春暖花开。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暖花开的画面【出示图片】,瞧,我们一起来记一记,这就是春暖花开。适机介绍有关春天的成语。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脸上就像开了花一样,好像春天真的来了。边读边想画面,这是用心读书。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个画面,等待小燕子回来。我们一起读,等明年——起!
生: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这样的鸟儿叫候鸟,这样的行为就是迁陟,你还知道哪些鸟也和小燕子一样过冬吗?
B、小青蛙的过冬方法
师:你还记住了谁,是怎样过冬的吗?好,就请你。师: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
生:他秋天就把肚子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睡大觉。
师:小青蛙原来是提早做准备,肚子吃得饱饱的,让我们请一只青蛙哥哥来说一说,它是怎么过冬的?(指名学生读)生读:
师:青蛙,你看准了,好好睡大觉。这样才能睡得香甜,做个好梦!我再请个青蛙哥哥,向他挑战。这回要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做做动作。谁想来试试。生再读。
师: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这也是读书的小窍门。啊,这一觉睡得好温暖啊!师:你知道这方式叫什么?冬眠。像这样过冬的动物还有。生:刺猬、蛇、乌龟、狗熊„„ C、小蜜蜂的过冬方法
师:还有一个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好,请你说。
生:小蜜蜂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这样到了冬天就可以吃很多很多了。师:小蜜蜂真勤劳,提早就做好了准备。我们就请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大声地给我们再介绍一下。就请你。生读。
指导朗读
读好“早”、“很多”。
师:真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早做好了准备。这让我想到了《蚂蚁和蝈蝈》,师:像小蜜蜂这样,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食,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做——“备粮”像这样过冬的动物还有_______。
师小结:是啊!这三个小动物真了不起!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出示儿歌,帮助记忆。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师引读:三个好朋友都为自己的冬天做好了打算,它们相约什么时候再见? 自己轻声读课文第8自然段。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