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元素(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7:2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表演元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表演元素》。

第一篇:表演元素

《表演基础课程》课程单元设计

教案首页

第3单元 7月10日上午 4学时 单元标题:

模块三:表演元素练习

任务1:表演九大元素

课堂类别:

现场教学

教学地点:

形体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表演的九大元素

②熟悉九大元素在表演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具备表演创作时注意力集中的素质 ②能掌握表演创作时肢体的松弛与控制力 ③能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④能具备感觉记忆力

⑤能具备真实的信念感和想象力 ⑥能掌握在表演中的判断与交流能力 ⑦能掌握表演中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真实的信念感和想象力

2.难点: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真实信念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现场教学、情境教学 教学材料及工具:

音乐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老课:(用时10分钟)

1.老课内容:

解放天性、想象力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引入新课(10分钟)

提问式导入,复习旧课

1、注意力是什么?

(1)平常的注意力是人们在生活当中,会自觉地去注意某个对象,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做什么,会被某个对象所吸引,注意力自然地跟了过去。这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本能,是生活中的常态,是不需要特意要求和训练的。

表演当中的注意力则是在众目睽睽中去演绎角色,这个时候会出现紧张和不安,因此,表演当中的注意力有别于平常的注意力,是有其特定的要求与素质的.(2)表演当中的注意力

有意识、有行动、感性的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25分钟)

1.任务解析:在学习了注意力和想象力练习后,继续学习表演中的其他元素,阶梯式学习,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让学生拜托束缚于紧张感,赋训练以投入的欲望,进而自然的进入表演

2、教学知识点:

1)只有在演员具备了注意力集中的素质,才能有松弛的感觉状态 *松弛与控制 有了注意力的集中式可以帮助演员取得松弛的感觉状态,但,这远远不够,演员需要不断地认识紧张、战胜紧张,自身就必须要具备与紧张斗争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通过训练培养的对自身的松弛与与控制力。松弛不是松懈,控制不是紧张。2)感觉、信念与真实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感觉、信念与真实是表演的根基,是演员必须要打下的扎实基础,也是推动表演创作能够不断得以进取的原动力。3)想象与创造 表演创作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要靠不断的锻炼来开启和培养的。

演员的想象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不同特点在于它具有不可分割的行动性、形象性、创造性。4)感觉与适应

现实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各种关系当中,不生活在“交流”的海洋里。而掌握感受与适应的技能,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交流”。

5)判断与交流

交流与判断是一个演员在创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演员有效地执行舞台行动、创造人物形象的基础。

6)节奏与健康

演员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及自己的戏在整个剧情中的位置和分量可以便在表演时按照剧情的要求,投入情绪和张弛有度的发挥 7)无实物

(三)技能训练(135分钟)

1、松弛与控制训练 划船比赛 穿梭练习形体活动与控制练习提线木偶练习

2、感觉、信念与真实 传递练习行走中的感觉练习音效练习音乐练习成长练习

3、想象与创造

神话、童话故事练习奇思妙想练习一句话练习

4、感觉与适应

单人练习双人练习集体练习

5、判断与交流 对话练习

6、节奏与健康 从一个动作开始的练习从相互的形体状态开始的练习

7、无实物 洗脸练习扫地练习

三、新课小结:

1.复习旧课部分,用提问的方式巩固已学的知识点。2.导入部分,提问式导入,强化记忆,巩固复习。3.教学内容部分简单概括,先灌输概念,形成初步印象。4.技能部分,每一个知识点的巩固练习,在理论的基础上辅以训练

四、课后作业:

一句话练习

表演基础课程单元设计教案首页

第 2 单元 第 7 周 2 单元标题:

模块二:创作素质训练

任务2.2表演中的创作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实际演练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认识表演创作基本原则

②了解演员的创作任务

③熟悉演员创作的重点

①演员的创作任务

学时 ②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与感知

2. 能力目标:

①能具备创作技能中松弛状态与创作方法 ②能掌握创作中松弛状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演员创作中松弛状态与创作方法 2.难点:创作中松弛的监督与控制

教学方法与手段:现场教学 教学材料及工具:音响、音乐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用课后作业——知名演员在表演中的肢体变异来讨论,来巩固知识点 1.变异的肢体:扭曲或与平常表演中少见的肢体。2.肢体的控制:自然且有控制的表演。

3.由老师陈述上周的内容,找名学生演出一段变异的肢体,对班级学生提出问题,表演状态是否松弛?

总结,并巩固松弛的变异是有控制的松弛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10分钟)

陈道明《康熙王朝》片段观看,提出问题由学生们讨论,这段表演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演员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同时也让人有美的感受,这就是演员的创作(引入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35分钟)

1.由影片导入,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真是感受演员创作的主体、是鲜活的,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2.教学知识点

1)表演创作基本原则

“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之创作中的创作者(演员),创作的工具材料(自身)及创作的结果(形象)——形象、演员、自身。

“三个统一”: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演员与角色统一、艺术与生活统一、体验与体现统一

2)演员的创作任务

演员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者

演员创造的接受者是观众

创作任务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真实:对于一个创作者的要求与评价,无意地体现在他对角色的扮演中。

案例:电视剧《邓小平》

善:“剧场是劝善的讲台”——果戈理。演员对角色创作会引导观众对是与非、善与恶的评判,引导对社会、人生积极的推动、有益的思索。

案例:电视剧《大宅门》,白家老三白颖宇。

美:演员在运用艺术形式创造角色、表达角色时,要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这是艺术的功能和欣赏者审美的需要

案例:话剧《茶馆》

3. 案例分析:影片《幸福来敲门》

体会创作的“真善美”分析影片创作付出的行动

站在观众的角度评论影片,体会演员的创造者是观众

(三)技能训练(35分钟)

创作素质松弛力的训练:呼唤练习(7分钟)错位练习(8分钟)

创造空间练习(10分钟)

二、新课小结:

1. 复习旧课部分,巩固知识点,让学生牢记有控制的松弛,同时为演员创作素质的训练做铺垫

2.导入部分,以中国知名艺术家的影片片段引入思考,不仅有说服力,而且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有更为直观的体会。任务明确,直接引入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部分,依然采用了案例分析,在直观的案例中总结知识点。4.技能部分,延续上节课的松弛训练。松弛训练是表演创作的最简单而最重要的部分,不断的做松弛训练有利于学生的表演状态,也让学生更加适应表演。

5.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引入案例10分钟,教学主要内容和技能训练各占35分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初学表演的学生。

四、课后作业:无

表演基础课程单元设计教案首页

第 2 单元 第 7 周 2 单元标题:

模块二:创作素质训练

任务2.2表演中的创作

课堂类别:

现场教学

教学地点: 形体教室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表演的基本功

②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感知

学时 2. 能力目标: ① 创作中的注意力

② 能掌握表演的基本功的基本特点 ②能掌握表演中的“十力十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演员创作中的注意力

2.难点:在艺术虚构的情境中注意力的集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示范法 教学材料及工具:音乐、音响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5分钟)

1.表演创作基本原则 2.演员的创作任务

以提问的方式复习旧课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5分钟)老师陈述: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角色和环境都会不同,尤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很多的观众,比如很多台摄影机。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常会紧张,于是原本松弛的状态就不复存在。那么,如何拥有松弛的状态呢?

讨论并总结积极的、专注的注意力是松弛的表演状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20分钟)

1.通过老师的陈述,让学生讨论,引入新知识点 2.教学知识点 1)注意力

积极的、连贯不断持续发展的注意力,而且是受意识支配的的注意力 受演员主体的影响

2)表演的基本功:基础训练,元素训练,小品训练,形体,语言训练

目的是为了掌握演员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艺术的第二天性

3)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感知

十力: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 摹仿力 想象力

判断力 适应力 理解力 表现力 控制力 十感:信念感 真实感 形象感 节奏感 体裁感

幽默感 审美感 整体感 镜头感 舞台感

3. 案例分析:

(三)技能训练(60分钟)

创作素质中的注意力训练: 007枪战(15分钟)

捉拿罪犯(15分钟)

改变练习(10分钟)转动兵马俑比赛(10分钟)大狮子小兔子(10分钟)抢朋友(10分钟)

三、新课小结:

1.复习旧课部分,巩固知识点。2.导入部分,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在讨论参与,进而导入新课教学。3.教学知识点在本教案中比重较轻,主要以实践学习注意力在表演创作的重要性。

4.技能部分,用60分钟的的注意力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会表演就是游戏,同时更能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引入注意力的学习和训练。5.时间分配:复习旧课5分钟,引入案例5分钟,教学主要内容20,技能训练60分钟。

四、课后作业:无

第二篇:表演元素教案

《表演基础训练》教案

第一单元 有机天性解析、创作天性与表演(40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机天性的释放,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作天性,使学生在舞台上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自由、松驰的生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演观。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什么是天性?

“天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之初并无善恶这样的道德概念,也没有因道德、法律、约定俗成的禁忌。然而随着人逐步的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各种束缚,使人不能在他人面前真实的表露自我。演员表演是“当众孤独”的,需要能够挣脱各种束缚真实、自如的表演,对人的天性的回归就将是摆在演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2、什么是有机天性?

天性加上有机两字就使它变得不同,有机是指有意识的并赋有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因此这里的有机就带有技术技巧的色彩。有机天性就是合理的赋予逻辑的运用技术和技巧使演员的自然天性回归。

3、怎样有机的解放学生的天性?

解放学生的天性就是使学生在舞台上回归自然状态的“自我”。初上舞台的学生往往因为心有杂念而紧张,从而表现出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面红耳赤、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不正常的状态。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舞台上放松呢?上台以前必要的热身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适当的调整呼吸可以使心率趋于正常,心境趋于平静。上台以后注意力的集中可以排除心中的杂念,并使头脑清醒保障条理、逻辑的完成舞台任务。

注意力集中为什么能够排除杂念呢?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一个瞬间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人十分专注于一件事往往忽略身边发生的其他事情。因此如果把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瞬间所需的注意力清晰合理的安排好并连接成不间断的线,那么演员的杂念将无隙而入,这就保障了演员始终处在表演状态而不会跳出。

到达注意力集中,需要上台以前保持心境的平静、头脑的清醒,并反复梳理默忆需要表演的每个环节乃至细节。熟练是增强自信的好方法。上台后认真执行每个表演环节乃至细节,并梳理默忆下一表演环节和细节。可逐步达到“目中无人”的境界。

二、课堂实践:

梳理练习——通过用意念带领肢体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专注,并放松肌肉。破相练习——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将自认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由于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会展示,以集体方式打破心中禁忌。

肌肉放松练习——通过寻找多余的紧张肌肉的方式,使学生提醒自己肌肉放松,找到合理的舞台姿态。

冥想练习——通过冥想使学生进入自我想象的催眠状态,放松自我。

三、作业及习题:

1、天性和有机天性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解放天性?

3、注意理集中有什么作用?

4、每天早晚将梳理练习、冥想练习作各作一遍。

5、随时做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单元

舞台行动(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舞台行动的概念

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这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意志的支配,二是要有目的性,这两点很重要,这是区别于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行为。行为是人的行动的一个抽象和概括,他是对很多的行动的抽象和概括,然后总结出来的一个概括性的东西,比如说某某同学忠厚老实,怎么来说明他忠厚老实呢?因为是通过他一系列的活动,他在某个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是这样的,最后通过总结概括出来后,认为该同学在行为举止上比较忠厚老实。另一位同学比较圆滑事故,这都是经过了总结抽象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说,日常生活中人每天都离不开动作,为什么单单说戏剧是一个行动的艺术,演员是一个动作大师,在舞台上演员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在进行着活动,去行动去动起来的,这是戏剧的一个特点,我们把这个动作,分一分类,那么我们刚才说亚里士多德说的

它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方式是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是行动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动作是具体完成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现在把动作进行一下分类:大的来说,动作分两类: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细分的话分为五类:一是纯粹的外部动作,就是你的肢体上的,如打个喷嚏,挠个痒痒,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二是性格化的动作,这个人物身上所独有的,如有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某些习惯,拿手绢擦汗啊等,性格化的生活习惯所带出来的;三是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比较鲜明的是西方的戏剧或是中国戏剧里出现的小丑的角色,先上来一个小丑,先对剧情的背景进行一下介绍,他的动作完全就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还有一种是帮助剧情发展的,如雷雨里,有几次的铺垫,说花园里的电线走电,说家里的老黄狗给电死了,他这些都是后来剧情的发展进行铺垫,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为了这个大悲剧的结果进行的铺垫,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没有实在的意义;四是内心动作,也就是心理活动,心理动作分两种:一是心理自我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心斗争,如我要不要去等?二是与他人的,这是一种判断的,如他这样说什么意思等?五是静止动作,静止的动作其实说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外部的静止,没有语言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应该有内心活动的,纯属静止的动作如发呆,这种可能属于完全静止的动作。动作还可以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实际来说,不管是外部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都是心理动作的一个外化。

2、舞台行动的三个特征:

一、直观性,它是活生生的展现在舞台上的,如走过去喝杯茶,具有

一定的直观性的;

二、揭示性,就是人的行动人的动作都是去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的,揭示人物的动机的,我们刚才讲过,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有目的所采取的手段,现在展现在我们和观众面前的只是那些手段,比如有人想无端请假,会找出许多理由来做,这都是手段,达到目的,出去玩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这个外在现象,如脸红,眨眼睛等的内心不安,通过这些来揭示他在撒谎的行动,通过现象看本质;

三、流动性或运动性,人的动作和行动不是割裂开的,都具有连续性,这个动作接上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又连接下一个动作,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一个动作可以是孤立的,以上就是舞台行动的特征。

3、行动的三要素

行动的三要素可以分为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做——目的 怎么做——适应

一、做什么:指动作的任务,即此时此刻要做什么?人们的动作总是在一定的推动下完成的。任务是动作的依据,同时又推动着动作,演员为完成任务需精心准确地去动作,任务是激发演员积极行动的动力,不同的任务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动作。善于准确而富于想象地抓住剧作提供的任务,是正确表演,正确行动的前提。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是天性,然而演员要将角色做什么化为演员的第二天性确要难得多。演员要通过艺术想象与信念等元素,将角色的艺术转化为 演员的艺术,将角色的行为动机转化为演员内心的行为动机。将角色的动作转化为“演员——角色”的动作,将剧作家文学描述或蕴含于台词中的

动作转化为活生生的戏剧动作。

二、为什么:指动作要达到的目的。任何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目的。动作的目的不同,动做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也相应不同。

三、怎么做:指动作完成的主要内容以及方式。为了完成任务(做什么),必须采取的动作与方式,而这又必须根据动作的目的(为什么)。怎么做还必须依据具体的规定情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任务关系将导致不同的动作内容和方式。怎么做还必须根据人物的性格,不同的人物完成同样的任务将会出现不同形态。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儿》的信中指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实际上,展示在观众面前最直观,最细微,最具体的是“怎么做”的方案,从而体现出“做什么”,“为什么”。

4、行动三要素的重要性

演员在表演时,如果不能找到或者抓不住自己行动的任务,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陷入直接表演热情,或者直接去表演形象,所以,抓住行动首先是要抓住“怎么做”。同时演员的想象,演员的功力,演员的魅力主要通过怎么做体现出来的。演员主要通过“怎么做”来施展英雄之用武之地。不同的演员在分析同一个剧本的同一人物时,对“做什么”,“为什么”往往大同小异。而“怎么做”却完全不同,显示出艺术之高低。人物的“性格化”往往也是通过“怎么做”来体现的。

促使行动者去做什么当然是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行动的目的是演员创造出来的,应该是能够促进角色在舞台上活起来,使演员真正地行

动起来。

在行动中要怎样做----适应,就有所不同了,尽管演员可以争先设计自己怎样去完成这一行动,但是这种争先的确定,往往是有条件的。因为,演员不能完全了解在行动的过程中他将会遇到些什么样的阻力和障碍,而最主要的是,对于将如何对待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演员所设想的完全可能被打破,所以演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应,要打破这种按部就班的模式,要随着对手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所以,演员在自己准备角色时完全可以寻找出角色的行动任务和目的,即确定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但是,如果在自己事先准备工作中,就完全确定了要怎么去做,准备好了说话的语调、主势和表情、只是按照一种模式表演的话那往往是适得其反。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必须首先抓住人物的行动。但是任何一个行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规定情境对行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演员在创作中就必须了解规定情境在人物形象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

动作的三要素是紧密相关,联成一体的,是构成动作的,不可分割,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课堂实践:

1、单人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什么是舞台行动及其特征?

2、舞台行动的三要素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3、单人行动小品。

第三单元

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的基本概念及诸环节,掌握并熟练的运用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舞台判断

舞台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在接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后才产生思想情感交织的思维活动。舞台上的规律也是一样。演员在舞台上要注意对手的一切行动和语言。演员要对发生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小变化、小细节作出反应。演员运用“内心独白”规范人物的思考,并组织成不断的线。不论在说出台词时,或停顿时,还是在倾听对手台词时,都在自己内心里即兴地产生出无声的内部语言,这种内部语言具有片断的不完整的性质,有时是一个短的词组,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并非必须有完整的语句形式,并且要防止事先写好大段独白,在表演时无声地背诵,而应当即兴创造,相对固定,在演出中生动灵活地再现这些思考判断过程。潜台词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的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潜台词„„就是使我们说出角色台词的那个东西”。

潜台词存在于一切台词之中。一句简单的话就可能有多种潜在意思,即所谓“弦外之间”、“言外之意”。当人物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他的台词与潜台词是一致的。当人物采取曲折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他的话中就有了“弦外之间”、“言外之意”。

2、舞台交流

舞台交流与适应:指在舞台上演员与演员之间真实的互相影响。交流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和信念、注意力、真实、感觉、行动等各种活动统一于表演艺术领域中,是由心理到形体组织起来的活动。演员在舞台上最直接的行为就是交流,观众在台下看到的是演员与其对象相互传达内容的这一过程,要想真正的感染观众,就必须真实的感受到对象对自己的刺激和态度,再通过自己的态度和思考反射出去,当演员做到了真听、真看、真感受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交流。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传接球一样,要接住对手丢给你的球,首先要看到,从视像到行动一定是经过你大脑思考的,相对的要对手接住你的球也是这一过程,那么就是怎样使你的对手注意到你,形成没有间隙的默契。“所谓交流就是有对象的表演,就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相互给予与接受,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对象之间的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在舞台上要做到与对手真正的交流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你有坚实的表演素质基础,这是日积月累的,做好一切基础训练才能实现舞台上真实的交流,这对演员塑造人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实践:

1、舞台判断练习

2、有机沉默练习

3、双人少言练习

4、双人交流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什么是舞台判断?

2、什么是舞台交流,有哪些环节?

3、双人交流小品。

第四单元

观察生活小品(6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学会并自觉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初步建立表演是塑造鲜活人物的理念。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生活与艺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不管艺术的发生学里讲艺术是劳动产生了艺术,还是祭祀活动产生了艺术,总之艺术是和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它既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它反映的内容又是人的生活。它们的关系既是艺术的源头,又是艺术反映的对象。作为戏剧艺术、表演艺术同样的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戏剧艺术是最贴近生活形态的一种艺术门类,它和生活最接近最具体,最容易在欣赏

这种艺术的时候去关照自己的生活,拿自己生活中的与舞台发生的事情去对照比较评判,包括舞台上反映的戏剧艺术在观众中产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也是遵循着生活的规律。

2、观察生活练习

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汲取与集中生活素材、提炼人物的鲜明特征、明确具体的规定情境,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不要随意胡造。要在真实生活的引导下去产生合理的想象、去充实和丰富矛盾冲突、去组织人物行动、去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联系可以有音乐、效果等其他表现手段的运用,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完整性。

二、课堂实践

1、模拟人物

2、观察生活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2、观察生活的要点是什么?

3、观察生活小品。

第五单元

小说片段(2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文学人物形象,并了解如何改编小说,逐步从我演我过渡到我演他。

一、教学内容:

通过小说片断的排演,使学生在正确的表演理论的指导下,初步

掌握分析剧本、分析角色以及构思角色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包括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外貌特征),掌握表演的风格体形感、节奏感。学习掌握各种表演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台词处理,动作选择,道具运用,形体表现,舞台调度等),为创造完整的作的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的专业技能:

1、能够初步的掌握剧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2、能初步具有分析与构思人物形象的能力。

3、能初步感受和掌握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特征。

4、能按照小说所提供的规定情境,根据角色的任务与同台演员共同完成角色的创造,并通过角色的舞台行为体现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5、学习并初步掌握表演的基本技法——渲染、冲突、对比、呼应、重复、衬托、层次、强调、细节刻画等。

二、课堂实践:

1、小说片断的改编与排演

这是片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小说与剧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通过小说的改编和排演,可以让学生借助小说详尽生动的情节描述和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丰富、立体且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戏剧情节的结构,清晰的感受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过程,从而在第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自我构思人物、构思情节进行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在小说的一定制约下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小说片断的改编和排练是

正式进入剧本排演的一种必要的准备和专业的训练,它可以让学生逐步熟悉和适应怎样通过人物的行动、人物的独白和对白等语言形式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所选择的小说片断,应具有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具有较为强烈和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发展具有连贯性和动作性,人物的性格较为鲜明、突出,有较好的人物语言基础,能够给演员的表演创作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行动空间。

三、作业及习题:

1、如何做人物小传?

2、改编一个小说片段。

贯穿于二——五单元的理论基础:情境与动机(48学时)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感受规定情境并在规定情境下有机合理的行动。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情境与规定情境

戏剧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之一就是:戏剧中的人总是处于情境之中的。情境可以激发人物行动,改变人物关系。情境又是 人物性格展示的平台。那么情境包括什么呢?情境就是人物所处的情势和境况。规定情境则是规定好的情势和境况,除此之外还包括演员和导演合理的想象给予补充的部分,以及演员在舞台上要注意的一切事项。

假使是使学生相信规定情境的有效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称之为“有魔力的假使”,说它有魔力其实是使学生相信规定情境,以“假使我就是我会怎么样?”从自我出发感受规定情境,对规定情境的真实感受又激发学生加深了信念感。

2、动机与动作

警官总要寻找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如果没有合理的犯罪动机将很难认证犯罪事实,可见正常人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动机是行动的驱动力,行动时动机的外在表现和执行手段。动机产生于情境,并对情境有反作用。

二、课堂实践:

1、感受练习——通过对多种不同情境的感受练习,培养学生的信念感。

2、无实物练习——通过对虚拟物品的模拟练习,建立学生的信念感。

三、作业与习题:

1、什么是规定情境?

2、动机与情境的关系如何?

3、无实物练习。

第三篇:毕业论文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表演元素的运用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表演元素的运用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别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 录

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一、电视综艺节目与主持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类型、特点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 ___________ 1 1.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电视综艺节目主持需要表演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运用表演元素的情况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元素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 1.提升了节目自身的可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确保了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真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满足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元素的消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

三、综艺节目主持人运用表演元素素质的培养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加强主持人运用表演元素的基本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把握大众化的审美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致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表演元素的运用

摘要

近几年,电视的娱乐化倾向日渐明显,综艺类电视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那么综艺节目主持人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更要不断完善自我,做出更多更好质量更高的综艺节目呈献给电视观众。为提高节目收视率,主持人在主持综艺电视节目时适当的加入一些表演的基本元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表演元素运用,如何正确看待综艺电视节目主持中的表演元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主持人

表演元素

I

The TV variety show hosted by performing element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TV programs into the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but also by the majority of the audience's favorite variety show host, then as a TV worker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to make more and better higher quality variety show was presented to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 itself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host, presided over the TV variety shows, when some amount of performance is very necessary, the use of performance elements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he host specific performance is conducive to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the host in the program, can improve the host in the program's creativity, which hosted a degree of relaxation.【Key words】TV host

performance

elements

II 前言

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者,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表演技巧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必备的一项专业素质,提高主持人的表演技巧,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持人的主持能力,表演技巧在提高主持人能力上的具体表现为有利于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的表达,能提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创造力,使节目张弛有度,主持人要掌握表演技巧需要对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培养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传情达意。

一、电视综艺节目与主持表演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表演艺术在电视媒体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创造性地荟萃了各种艺术形式及游戏样式的精华。

(一)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类型、特点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

电视综艺节目是由新闻节目和音乐节目演变发展而来。它是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如声光效果、独特的视觉造型等。电视综艺节目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猜问答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体。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再创作,既保留了原有的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了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性,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和消遣娱乐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1.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型

问答类节目:如 《一站到底》、《以一敌百》 游戏类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勇往直前》 选秀类节目:如《星光大道》、《超级演说家》、《中国达人秀》 婚姻速配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非常完美》 谈话、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天天向上》、《今晚80后脱口秀》

音乐节目:《中华情》、《同一首歌》 文艺晚会:《欢乐中国行》、《综艺大观》 饮食类节目:《天天饮食》、《顶级厨师》 女性时尚节目:《天天女人帮》、《美丽俏佳人》、《我是大美人》 明星对抗类节目:《我是歌手》、《全能星战》、《年代秀》 招聘类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

户外竞技类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

2.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综艺类节目是一种综合性的文艺节目,其特点是集音乐、舞蹈、小品、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类节目形式。通常只在电视上播出,场面宏大并且带有联欢色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国外的综艺节目起步相对比较早,对我国港台与内地的综艺目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

主持是指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肢体动作及服饰等,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性活动。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中,主持人是主持者和播出者,编辑,记者,播音员,是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综艺节目主持人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声音富于弹性,高低收放自如,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又要善于把握分寸,还要具有一定的掌控现场、驾驭局面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恰当地运用表演元素,做到无论是面对现场观众,还是面对镜头,无论是节目正常运作还是出现突发状况,都能够处变不惊、控制全场。

(三)电视综艺节目主持需要表演元素

电视综艺节目是包括舞蹈类、游戏竞猜类、音乐欣赏类等娱乐色彩较重的电视节目的总称,由于在综艺节目主持中,主持人不仅要做到发音标准、口齿伶俐,肢体动作和舞台戏剧感也极其重要。因此在美国,早期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大多是由喜剧演员担任。综艺节目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观众获得身心的放松,为电视台创造收视率。近年来,随着综艺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变得炙手可热。主持人一直以来都是综艺节目取胜的王牌,所以,表演艺术的运用成为众多综艺节目主持的首选形式,实践证明,表演艺术的运用在综艺节目主持中,确实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成为了主持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如金星主持的以脱口秀形式亮相的《金星秀》,为观众带来犀利风趣的幽默大餐,金星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结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舞台演绎,恰当适时的加入表演元素的运用,使节目开播以来创造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运用表演元素的情况分析

一个节目主持人如果想将表演元素恰如其分的运用在节目中,就应该把握好自身的表演分寸,这是决定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形象的重要因素。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掌握好生活的真实性以及表演元素之间的分寸,如果主持的节目只是一味的太生活化、太平淡,就会让观众失去继续观看的兴趣;相反,如果节目中运用了过多的表演元素,这又与电视节目的真实性背道而驰。如果添加了太多虚假的成分,不仅不会得到良好的收视率,还可能会引起观众的讨厌和反感。所以说,在表演程度的角度上讲,节目主持人应该把握好节目中表演元素的尺度。

(一)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元素的积极作用 1.提升了节目自身的可视性

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赢得较多的受众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节目本身轻松活泼,简单易懂,使受众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放松 ;二是主持人的主持魅力,使其吸引大批忠实的受众,为节目创造高收视率。而当前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惯用的一种主持模式,就是表演艺术型主持,这种主持模式,也极大程度的增强了综艺节目的可视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将个人的才艺充分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还应该依靠现场的观众和嘉宾,寻找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身边发生的热门话题,并就这些话题发表一些相关言论或者适当加入夸张的表情,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氛围,这样可以让主持人主持的节目的可视性及传播效果得到显著的增加。

2.确保了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真实性

纵观国内外的节目主持,节目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喜欢,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主持人能够将 2 真实的自我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感觉到真实。但是对于那些将信息传播作为主导的主持人,就算这些主持人都是用真实的身份参与传播的,但是当进入演播室的特殊环境,灯光、观众等造成影响,主持人已经很难在镜头面前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主持人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的喜欢,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用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观众,把自己置于和观众同等的位置。

3.满足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期待

从目前电视节目观众的心理来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越来越追求新鲜的节目模式。观众感兴趣的内容是充满趣味以及娱乐性的节目,而他们喜欢的主持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主持能力,还要是外表好看、充满幽默的人。比如内地的《快乐大本营》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属于综艺搞笑类节目,能够使受众获得身心的放松。主持人参与游戏,和嘉宾打成一片,主持人本身就是公众形象,许多甚至影响广泛、家喻户晓,人们也乐于看到他们的表演。几乎疯狂的搞笑节目是整个节目的特色,完全的自我发挥以及搞笑的游戏让节目现场充满幽默。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元素的消极作用

1.主持人专业水平不过关,单纯地运用表演艺术主持节目

在表演元素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运用不合理的情况,部分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达不到主持人应有的标准。周立波以其独创的海派清口为表演艺术形式表演《壹周立波秀》。周立波坦言,他这种独创有评书、小品的影子,更有脱口秀即兴表演的特色。在他脱口秀的表演艺术中,周立波凭借自己独特的见解、犀利毒辣的语言、大胆的表现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追捧。然而,周立波在受邀主持浙江卫视第六季《中国梦想秀》时,他将自己在《壹周立波秀》中的表演艺术运用到《中国梦想秀》的主持中,主持时的话语充斥着唯我独尊、咄咄逼人、强势的海派清口表演的元素,使《中国梦想秀》的舞台表现不是十分和谐。周立波在主持时,多次打断点评嘉宾的讲话,还弄哭了自己的主持女搭档,让自己在舞台上唱独角戏,甚至不给观众参与和思考的时间,使得有些观众无法接受他的主持风格。

2.主持人角色意识不足,导致节目主题偏离

目前,综艺娱乐节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整个节目的进行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风头过大,将嘉宾的风头压下去了,给观众一种主持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喧宾夺主并不是最主要的弊端,更为严重的一个影响是主持人造成节目主题的偏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角色意识不足,主持人毕竟不是演员,他是整场节目的串联者和引导者。不恰当的表演,很容易造成节目主题的偏离,弱化应有的传播效果。

3.过分地使用表演艺术,造成娱乐节目失去亲切感和真实性

表演艺术的确能够为综艺娱乐节目吸引一大批的忠实受众,但这是基于合理使用的前提之下 ;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说是对表演艺术的分寸把握不当,就会引起受众对节目主持人,乃至对这档娱乐节目的反感,从而给节目带来负面的传播效果。当前的一些综艺节目,不得不让人反思。主持人的表演过于夸张,让受众在观看整个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愉悦和快乐,而是反感和排斥。这种失去分寸的表演使综艺娱乐走向了低俗化道路,完全失去了节目寓教于乐的导向作用,使受众在节目当中感觉不到主持人的诚意,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4.主持人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奇装异服

服饰等副语言是主持人形象的创造,服饰可以反应出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思想个性和精神风貌,是突显主持人个性与魅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快乐大本营》的主持吴昕 3 经常穿的蓬蓬裙就显现出吴昕性格可爱的特点,同时还反应了《快乐大本营》青春活力阳光的主题,但有些综艺节目主持人过分地强调标新立异,在现场主持时,穿一些奇装异服,用夸张的服饰突出自己,结果只能起到反作用。

三、综艺节目主持人运用表演元素素质的培养探索

主持既然是艺术,那就意味着它是以有声语言为主,以肢体动作、服饰等副语言为辅来传达信息、感染观众的语言艺术,那么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就行为和效果而言,节目本身就具有表演性。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想要将中国综艺电视节目健康、繁荣的发展,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要在突显高规格的时尚特性时同样还应该增加节目自身的内涵。将表演元素运用到节目主持中并不难,如何将表演元素恰如其分的应用到节目中才是难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拒绝创新,但绝不让庸俗、媚俗的风气充斥我们的视线,我们需要具有属于自己风格的综艺节目,这需要通过主持人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地去完善和创新。作为一名综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形容描述的,表演艺术中有许多综艺节目主持人都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无论是《康熙来了》中“鬼马精灵”小s,还是《快乐大本营》中“搞笑百变”的谢娜,她们都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她们幽默机智、反应极快、动作夸张,在节目中总是能恰到好处的找到笑点,为节目增添更多的欢乐色彩。节目的主持人在运用表演元素的时候要真实、真诚、恰当切确,进而由内而外的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综艺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我国娱乐电视发展的主力军,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学习才能做出更多更好更具创意的节目,使我国的综艺电视事业再登高峰。

(一)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主持人是节目的掌控者,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综艺节目是为了娱乐受众、为受众缓解精神压力的节目。主持人的表演,能使节目的娱乐效果更加显著,使节目进展的更加顺畅。对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来说,电视所传播的内容除了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之外,还包括姿势、神态、服装等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既是主持人树立角色意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而主持人良好的角色意识以及准确的角色定位,都是为了节目更好的展现。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要从节目要求出发,主持人外在形象的塑造、有声语言的表达、主持人的思想等要符合节目播出的大背景,在节目的大背景下,真情实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节目和谐统一。

(二)加强主持人运用表演元素的基本训练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演并不是纯粹的生活的展现,主持人的表演要符合电视传媒的特征。将表演元素融入电视综艺节目中并不难,如何将表演元素恰如其分的应用节目中才是难点。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表演元素的时候要真实、恰当确切,从而由内而外的提高表演艺术素养。主持人表演的魅力最难得可贵的是自然,将表演的技巧和主持融会贯通,进行再创造,以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力。所以我们就从表演元素中的游戏感、幽默感、感受力、注意力、想象力、表现力、亲和力,这几个方面着手,作为对主持人能力培养的一种途径。

1.寻找游戏感。我们很多时候会羡慕孩子在嬉戏玩耍时活泼可爱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只是全情投入的在玩耍,孩子在投入游戏时这种轻松快乐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感。游戏带来娱乐性,所以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游戏与观众进行互动,进而提升节目的娱乐性。比如《快乐大本营》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都会与嘉宾互动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会适当的加入夸张的表情和搞笑的肢体动作,使节目变得 更加轻松活泼搞笑,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能被这种轻松活泼搞笑的气氛所感染,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2.培养幽默感。幽默不仅能够活跃现场的气氛,增加节目的可观赏性,而且还能够缓解现场嘉宾和观众的紧张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缓和的气氛。因此,主

持人现场幽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幽默也特别能体现出一个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因为幽默一旦过度就会变成低俗趣味。所以幽默的运用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出于善意,目的是活跃现场气氛,而不是贬损他人、拿他人的短板开玩笑;二是要把握分寸,要掌握幽默的度,看准时机、场合再幽默,同时注意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天天向上》中汪涵就很好的掌握了幽默这一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经常时不时的说几句幽默的话,而且分寸拿捏得当,使现场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跃,获取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3.增强感受力。主持人的感受力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事物的能力,这要求主持人要对现场进行的一切事情有敏锐的、强烈的、亲身的感受能力,不管是喜悦、痛苦、还是开心的体验,都要快速并且恰当的表现出来。缺乏感受力就不能真实的去体验去感知,表演也必然会显得虚假。

4.集中注意力。主持人在拍摄现场时,要在导演、摄像、灯光及摄制组的其他工作人员的身边进行创作,这些因素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行动的对象上,并且随着节目的进展将注意力持续下去,做到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感受。

5.培养想象力。在综艺节目主持中,主持人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跳跃性思维,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事情,与其他各种相关的娱乐因素完美联结。制造笑点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进行再创作,能出人意料地抖出包袱,让笑点层出不穷,收到更好的播出效果,从而丰富和深化主持人的自我形象。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主持人之一欧弟就十分善于模仿,他一会儿模仿张学友,一会儿模仿郭富城,一会儿模仿迈克杰克逊,惹得观众笑声连连,他的模仿使他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想象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首先,要学会模仿,因为模仿者需要在头脑中不停地回想某人或物的形态,再经过语言和身体动作加工表现出来;其次,多看看有益的书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再次,多观察、勤思考、多联想,敢于表现。

6.提高表现力。主持人的表现力是在现场对人物的体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准确的用内心的情感、语言及肢体动作展现在屏幕上,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假如一个主持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理解力、感受力也很好,但是却不能在镜头面前表现出来,那么个性鲜明的形象就无法呈现给观众,所以表现力对主持人来说尤为需要。

7.回归亲和力。亲和力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主持人自身一种的修养,亲和力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亲和力是让人感到亲切、放松的气质和魅力。像朋友之间的交谈一样,交流传递着一份真诚,以亲切、真诚做铺垫,更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信任。比如杨澜在主持《杨澜访谈录》时,语言风趣幽默,与嘉宾沟通时亲和到位,使观众感觉自然舒服。

(三)把握大众化的审美倾向

综艺节目主持人既要满足观众的需求,还要明确清楚导演的意图,言语表达要做到与节目浑然天成,这考验着主持人的文化素养、道德取向和生活阅历。电视综艺节目正如其名,应该有娱乐性和艺术性,如果一味地讲究教育,那是教育类节目应当承担的责任,但这并不代表综艺节目节目不用考虑其他因素。结论

节目主持人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所以主持人的言行举止,甚至是妆容或着装都会给观众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把握好表演元素的尺度则可以充分的将节目的意图和主旨表现出来,更加的贴近观众的生活。适当的表演在综艺节目主持中是必要的。表演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在舞台或银屏上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为观众所接受认可的人物形象。作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表演,除了展示自身的个性魅力之外,更应该准确地展示出综艺节目的形式和内涵美,而不是单纯的作秀,这就需要主持人深入理解和把握节目的主旨,不断提升自身的表现力和现场掌控力,让节目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阐述了电视综艺节目与主持表演的概念,分析了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运用表演元素的情况,探索了综艺节目主持人如何培养表演元素素质。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表演艺术的分寸,权衡度量,积极发扬优势,巧妙规避缺陷,让综艺节目主持在表演元素的配合下熠熠生辉。主持人是连接节目和观众的桥梁。在主持综艺节目时,一方面要演绎节目的创意,一方面又要调动观众的兴趣,这些都需要主持人依靠适度恰当的表演。同时表演还可以使主持人更好地保持公众形象与个性风格,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俗话说“学无止境”,相同的主持也是没有尽头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只有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在主持中对表演运用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胡爱民《电影表演与电视播音主持的结合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5); [2]陈柏仲《非角色表演在节目主持中的运用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07); [3]刘晶《浅谈主持人的表演艺术》[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4]孙丽《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J].理论观察.2002(03);

[5]刘竞营《浅谈表演元素在娱乐节目主持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下.2012(02);

[6]熊先进《广播影视理论与实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第九章; [7]徐佳林、李瑞芳,《试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适度表演》[J].黑河学刊.2009(146); [8]王博宁《从“社会表演学”看电视主持人对角色的把控》[J].戏剧之家.2010(01); [9]王欣欣、张丹,《浅谈主持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结合》[J].黑河学刊.2008(03); [10]施玲、侯玉梦,《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J].新闻界.2010(05); [11]唐衍欢《表演对主持人建立个性化风格的作用》[J].东南传播.2009(01); [12]陈岐岳《浅谈表演艺术在节目主持中的运用》[J].东南传播.2009(03).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董俊芳导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没有董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谢她在这四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同学和朋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愿他们前程似锦。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即将结束在此学习的生活,相信等待我的是一片充满机遇、风险与快乐的土地;也相信我和同仁们的事业必将如涅磐之凤、浴火之凰;更加相信,不朽的民族精神终将引领我们创造新的奇迹!

第四篇:元素教案

课题2

元素

龙头中学

汪秋娟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即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为8的是(氧)原子,而不是其他原子

碳原子质子数为(6),而不会是其他数值

﹝导入新课﹞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我们再来看一下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一氧化碳分子,这些分子中都有共同的(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核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核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从而引出课题---------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核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并举例:C和O(×)

Ne和H2O(×)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宏观概念(这是元素定义必须注意的三点)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那么元素是变化还是不变化呢?(课本59页)

+

氧气→二氧化硫

(S)

(O2)

(SO2)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和元素都不发生变化。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微观,既讲种数又讲个数

宏观,只讲种数,不讲个数

①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氢氧元素组成

水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3、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4、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前四位是:氧、硅、铝、铁

二、元素符号

1、书写

首大二小

H

O

N

Na

Al

Ca

Fe

Zn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O氧元素 微观表示一个相应的原子 O一个氧原子

②宏观:还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如金属,碳,硫,硅等

③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仅表示微观意义相应个数的相应原子 4H 5N 6Na 练习题

⑴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表示——;——。2H表示——。⑵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改正过来

铜CU 锌ZN 银AG 氯cl 钙ca ⑶写出氮、氯、硫、磷、锰、铜、镁 的元素符号 板书设计 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核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微观,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宏观,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4、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前四位是:氧、硅、铝、铁

二、元素符号

1、书写 首大二小

2、元素符号意义

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表示一个相应的原子

②宏观:还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如金属,碳,硫,硅等

③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仅表示微观意义相应个数的相应原子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顽童。在一个炎炎夏日,我曾经不止一次一丝不挂地跳进这池塘,追逐过游鱼,捉过青蛙,逮过蝴蝶,摘过莲蓬,挖过莲藕,也掐过荷叶,采过荷花。那时候仿佛爱什么就追什么,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要求不高,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多顾虑,似乎与世无争,仿佛无欲无求,心里纯洁得像白云,感情简单得如白纸,天真无邪得好像我就是一个主宰者,而池塘就是整个世界。这里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神奇,这里既有幽静的诗情画意,又有热闹非凡的花鸟虫鱼。水是流动的诗,鱼是水中的鸟,荷是纯情的少女,蝶是多情的公子,黄鹂和燕子是行吟诗人,青蛙和知了是不倦的歌手。我曾经在水里静静地观看那柔若无骨的荷花,也曾经把莲蓬里的莲子想象成一位位神童,曾经趴在岸边对着泥洞里的青蛙默默地观望,也曾经把莲叶当遮阳伞顶在头上观察那飞来飞去欲停未停的美丽蜻蜓。我曾经把荷花当成天上的仙女,也曾经把荷叶上的水珠当成未经定型的珍珠

第五篇:《元素》教案设计

《元素》 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

2.会写、会读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3.在讲清元素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能力目标] 1.加深学生对元素的理解,学会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2.统一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略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评:这样的复习提问不仅复习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新课引入:构成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不管构成哪种分子的氧原子,它们都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我们把这些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样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此外,还有铁元素、氯元素、钾元素等等。〔板书〕

一、什么叫元素?

阅读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句):

〔讲述〕无论在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有8个质子。所有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的这一类原子,就统称为氧元素。所以说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同样硝酸铵分子、尿素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所以说它们都含有氮元素。评: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看书,画关键词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方法。强调:1.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数。

2.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元素组成物质。

(3)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讲述〕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②同一类原子③总称,这就明确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也表明了元素只论种类而没有个数的特点。例如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但却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也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讲述〕世界上的一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到月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仅有112种,这112种元素怎样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这是化学课长期学习的问题。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差别,就是原子中核电荷数不同。

〔板书〕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钙„„„„„

教会同学们会看“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记住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还可介绍宇宙、地壳、水、生物体、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指导阅读选学材料。〔板书〕

二、元素符号

〔讲述〕目前知道112种元素,组成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物质。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言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古代各个国家,甚至各人都自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元素。这样很不便于科学文化的交流。19世纪道尔顿用园圈内加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但由于元素不断发现,这种符号也不能适用了。后来1860年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作者大会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做化学元素符号。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元素就依次用O、H、N、C来表示等。(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等。〔板书〕1.写法、读法

(1)1—20号元素是按质子数1—20排列的。(2)写法一大二小。

(3)读法:看课本P73的表格,教师领写。

〔讲述〕书写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原则必须牢牢掌握,否则不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还闹出笑话来。如钴的元素符号是Co,如果写成CO,就不是钻元素而表示化合物一氧化碳了。

评:把元素符号按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排列进行教学,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后面,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化合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作准备,使学生初步形成“周期”的概念,为高中学习做铺垫。这种方法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掌握这些基本上能满足初中阶段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需要。〔板书〕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

练习:说明H、K、Cl、O、Al代表的意义?(3).系数:5个氢原子如何表示?

练习:写3个氢原子,10个硫原子,5个铝原子„„ 〔板书〕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讲述〕元素和原子是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将下表制成投影软片进行投影和讲解。

[小结] 本节课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熟记、会写会读27种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布置作业:

下载表演元素(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表演元素(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元素》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15篇 《元素》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

    元素定义

    元素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 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

    元素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

    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 共1课时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 1学情分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是高一第二学期学生首先学习的内容,学生已完成高......

    植物元素总结

    一、N (1)吸收形式:主要是无机态盐,即铵态盐和硝态盐,也可利用有机态盐,如尿素等。 (2)存在状态:有机态氮 (3)功能: 1.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的组成成分; 2.各种酶和很多辅酶(如NADH、HADPH......

    化学常见元素

    拓展一、常见的一些元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3、自然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是:C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

    流行元素文字编辑

    当季最新鞋包潮流 对于许多女生来说,鞋子包包永远都不够多,每一个新款都让她们欲罢不能。我们为你精选10大秋冬潮流趋势,就是希望你即便要出手也有的放矢。硬朗当道:靴子从来都......

    《元素》教学反思

    《元素》教学反思 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及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