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5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第一篇:《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第88页练习十六。

二、教学目标:复习梳理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它的具体意义。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相关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五、过程:

一、横线上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1)1粒纽扣的面积约是1。(2)教室的大门高2。

(3)一个运动员体重70。(4)课桌椅80。

(5)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4。(6)一瓶墨水的容积是60

(7)军军跑60米的成绩是11(8)

4、一个鸡蛋约重55

二、填空。

1、闰年的第一季度有()天。六月份有()天,是第()季度,2018年是()年。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18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2018年10月16日凌晨6时23分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小时()分。

3、在1988、1950、1900、2018、1976、2000、2018、2018、2040这些年份中闰年的年份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300米=()千米()米 5060米=()千米

7千米90米=()米=()千米 10升50毫升=()毫升

5.5公顷=()平方米 40500平方米=()公顷

2时30分=()时=()分 1时25分=()时

2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1.25时=()时()分

3吨45千克=()吨=()千克 13 时=()分

5立方米40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6.5立方分米=()升=()毫升

2.04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第二篇:《如梦令.常记》教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二、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时数

试讲15分钟(第二课时)

六、教学用具

粉笔、黑板、多媒体

七、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开始上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板书:如梦令)首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板书:

一、复习)“如梦令”是词牌名,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以后人又称她为李易安,代表作品有《漱玉词》等。这些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板书:

一、复习)具体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赏析一下这首词,首先老师给大家诵读一下。老师强调一个字的读音,“兴”应读四声,表兴致、兴趣。

(二)精读全词,古文今译

1、老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大家根据课文注释翻译一下,呆回儿老师找个同学来试着说一下。(略顿)

好,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略顿)不错,大致意思都对了,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这首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这首词都描写了哪几个意象?溪亭、舟、藕花、鸥鹭(板书:溪亭、舟、藕花、鸥鹭)这首词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来展开的。

2、师释疑

①“常记溪亭日暮”。“溪亭“就是溪边的亭子。这句中交代了游玩的时间、地点,时间为曾经的一个日暮时分,地点为溪亭。在时间地点之前又加了一个词“常记”。为什么会“常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在这里词人也是这样的。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那么在那里是怎样一种情形让她如此难忘呢?第二句告诉我们了: ② “沉醉不知归路”。“醉”字,为什么会醉呢?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作者就醉了。说到这儿,老师要补充一下: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在“醉”字前面,词人又加了一个“沉”字,“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而且还可能不知她一人,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生活画面:一群少女在夕阳西斜的傍晚,相约于小湖边的一个亭子里,畅所欲言,或吟诗作赋,或打闹嬉玩,或推酒行令,不知不觉中一个个都满脸红霞飞舞,醉眼朦胧。仅一个“醉”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少女们畅饮的图画。“沉醉”二字则从侧面表现出少女时期那种童心未泯的情趣,有点任性,但任性得可爱,任性得活泼。因为“沉醉”,她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其实从“沉醉“词可看出词人当时是敞开胸怀尽情的游玩的。在这种情况下,她也许一时根本没想到要回家。

③“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来时所乘的那条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沉醉的后果产生了。“误入藕花深处”,“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此时肯定开始心慌意乱起来了。④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的“争”,是通假字,通“怎”作怎么讲。“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在词人焦急万分之时,忽然“惊起一滩鸥鹭”,“鸥鹭[ōulù]”,鸥和鹭都是水鸟,沙鸥和白鹭。当她正在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小词写到这里,戛[jiá]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想来,可能是惊飞的水鸟,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终于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三)、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1、想象画面

老师刚才带领大家把这首词分析了一下,大家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那么,老师有个问题问大家。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就是一幅画。那么,读完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嗯,好,从同学的描述中,老师了解了同学们眼中李清照以及她郊游时的图景。

2、教师深情描述,加强理解

老师也来描述一下,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酒意未消?还是景色宜人,惹人陶醉?兼或有之吧!直到她游玩兴尽才准备乘船归去。此时,湖上娇艳的荷花朝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地驾起双桨,向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谁知蓦然间想起一阵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白鹭被她惊飞了。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是不是很美?(美!)

(3)有感情朗读。

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词,我想有好多同学会读得更美,谁来试读一下。(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点评。)

嗯,很好,果然读出了词的味道。

(四)感悟主题

如果用词中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词的主题,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板书:醉)对,整首词正是围绕着一个“醉”字展开。词人坐在溪亭,与友人推杯换盏、吟诗作对,此情此景以足以让人沉醉。而接下来的“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都因“醉”起。而这首词的构思也非常巧妙,作者没有写这次郊游的全过程,而只是剪取了它的尾声,写归途中迷路时“争渡”的情景。但是,通过这片刻间生活情状,却可以使人想象出这一整天的郊游是何等的欢快,令人难忘。这是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此时她生活优越,这一段时间也是她一生之中最美好也最幸福自由的时光。正是有着这样美好的心境,词人才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在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五)、指导背诵

好了,同学们对这首词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了,下面大家跟着老师一块来试背一下这首词,并再一次体会一下词人的感情。

背的还不够熟练,课下努力!

(六)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结合作品内容和情景,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散文化的片段。

第三篇: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3-1)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京剧脸谱,了解祖国灿烂的京剧艺术。

2、练习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京剧脸谱,了解祖国灿烂的京剧艺术。练习写好钢笔字。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京剧脸谱,了解祖国灿烂的京剧艺术。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第一部分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自由读说。(4)指名说说你了解的内容。

(5)和同桌交流,试着说说这些脸谱分别指谁。(6)请学生连线。(7)评一评。

2、第二部分(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3、第三部分

(1)读读,想想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3)能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大

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述、淡、趣”。(2)读一读

(3)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说。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

3、练习。

(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改为点?(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作品,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关羽——红脸 包公——黑脸

孙悟空——猴脸 秦桧——白脸

练习7(3-2)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2、练习写毛笔字笔画:提。

教学重点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练习写毛笔字笔画:提。

教学难点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

第一组指军人的戎马生涯,第二组指军人的严明纪律,第三组告诉我们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组指军中指挥者的计谋。(7)练习:自由读,同桌互相练背。(8)反馈:指名试背,集体背诵。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这段“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这段“贤文”的含义。(3)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个例子吗?(4)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

(5)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试背。(6)反馈:检查朗读(要求学生评议朗读者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检查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习“提”的写法。“提”有“提”和“竖提”。

2、教师书写“提”。

(1)指导运笔方法:起笔逆锋,向左上入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露锋提笔回缩收笔。(2)学生练习书写“提”。

3、教师书写“竖提”。

(1)指导运笔方法:是竖与提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行笔至“提”处稍驻,提笔微向左,旋即折向下蹲锋,得势后向上挑出,收笔同“提”。(2)学生练习书写“竖提”。

板书设计

戎马一生 身经百战 刮骨疗毒 传为美谈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练习7(3-3)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自备图书、玩具等。教学过程

一、审题

1、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2、交流指导。明确交流要求。

A、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B、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学生十分钟

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2、请每一小组长做推销员,组员们分别当一次小顾客,上前去要价、讲价,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

3、讨论:当一名聪明的顾客,要学会哪些买东西的技巧?师生归纳: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要会辩质量,说出物品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还要有礼貌。

4、评选“聪明小顾客“。面对几名”超级推销员“自愿上台争当“小顾客”的同学,谁能在讲价钱,辩质量,有礼貌等方面做得很出色,那他就可以获得“聪明小顾客”称号,并同时获得小红花奖章一枚。

5、再以四人一组进行交际。先做小推销员,把自己喜欢的产品卖个好价钱;再做小顾客,从别人那里买到自己喜爱的东西。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都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板书设计

小小展销会

跳蚤市场

第四篇:解方程练习教学设计

解方程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73-74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在练习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的意识。强化用代数思维列方程。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4.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与习惯,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和题型 教师:有关练习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汇报展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情况

教师:这一单元我们在了解珍稀动物的同时学习了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课下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整理情况?

学生汇报展示。

预设:学生可能采用知识树或统计表或手抄报的形式。在汇报质疑互答的互动教学中完整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方程的意义、列方程的关键——找等量关系式、等式的性质、各类方程的解法„„

二、基础练习1.解方程练习(第3列验算)

2x+3=15 x-2=30 4y+7y=33 0.5x=12 3.8x-x=11.2 4y+7=33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订正时重点说说各类方程的算理解法,并区别第三列两个方程的解法。学生体会做题时仔细观察和验算的重要性。

2、列方程解答(课本73页第7题)

课件逐个出示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讨论设哪个未知量为x方便,明确后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三、综合应用练习1.(课本73页第5题)

这道题是复习前面知识的,练习时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2.(课本73页第6题)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第(1)题简单,列方程和算术法都可以。第(2)题也是顺向表述,预设同学们可能有的用方程有的用算术法,可以通过比较来体会这道题用用算术法比较简单。

3.比较5、6两题体会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简便,在什么情况下用方程解决问题简便。

4.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解决问题(课本73页第8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如果用算术法解答,需要逆向思维,很容易出现845+38-24这样的错误。如果用方程解决很容易找到“上学期人数+转入的人数-转出的人数=这学期人数”的等量关系式,设上学期有x人,列出方程x+38-24=845。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5.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课本74页第9题)

这是一道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在学习本单元前同步练习上就出现了这类练习,当时我们结合线段图,演示等很不容易推出了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的关系式才解决的。当时我就埋下了伏笔,说我们学完下一单元时还有更简便的做法。现在你会列方程来解答吗?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式。预设有两种:王刚走的路程+李红走的路程=总路程或(王刚的速度+李红的速度)×时间=总路程,然后设相遇时间为x分,独立列方程解答。

三、开放性练习

2004年中国派出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代表团参加雅典奥运会。参赛的407名运动员中,有84名曾经代表国家参加过奥运会比赛。(1)女运动员有269名,男运动员有多少名?(2)年龄最大的运动员44岁,比最小的运动员年龄的3倍还 大2岁,最小的运动员有多少岁?(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全面巩固知识和反馈本单元所学情况的目的。

四、总结评价

通过以上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单元的学习进行评价与反思。预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学会了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时除了以前学的算术法还可以列方程解答。根据具体问题判断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我在学习中还要学会更积极的思考„„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到你们这么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老师非常高兴,希望大家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法宝,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更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让这个法宝服务于你的学习与生活。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深入研究这个法宝。使用说明:

1、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是:

(1)布置学生课前自主梳理本单元知识,课上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单元结束都整理,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内化。在汇报交流中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在质疑互答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的互动性。

(2)习题设计有梯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解决问题时重视培养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的意识。强化用代数思维列方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按照:整理相关知识—基础练习—综合应用—开放性练习—总结评价的思路环节进行设计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练习题加以更换或调整。

3、需破解的问题。能否再设计一个统领本课的情境串,使复习教学更有趣和高效。

第五篇:《解决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完成课本第40页第4题。

①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③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 2.完成课本第40页第5题。

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②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学生独立完成,并请4位学生板演。④讲评:师生交流,共同分析。

二、课堂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课本第41页第9题。

你从此题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4.课本第41页第13题。

小数点向右多点清了一位,说明什么?正确的商是多少? A、让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5.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作业。

课本第41页第10、12题。

下载《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练习8》教学设计

    练习8 教学要求: 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3、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钢笔字。4、说说写写——请假条。 5、学写毛笔字......

    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提示: 课型:练习课教学要求: 1.看图认识五种花。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出是什么花。 2.写好钢笔字,当......

    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简称歌,了解这些简称代表了哪个省、市或自治区,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体会祖国的广大辽阔。 2.按笔顺正确书写“返”“越”“处”3个字。注......

    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2.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4.口语交际——练习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

    练习5 教学设计

    练习五 语文与生活(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意思具体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把句子、段写通顺、写具体,而且写......

    《练习四》教学设计

    《练习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练习目标: 1、 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2、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3、掌握长方......

    《练习4》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

    《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4》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4、说说写写——留言条。 5、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