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 飞天(二)
第7课 飞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感悟表现飞天的线条艺术特征,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并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体验,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体会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探究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难点:飘带与人物动态的变化关系以及表现出飞天飞舞的动势。
教师教具:白板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的神仙,他们能歌善舞,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姿态极其优美。
二、导入
1.师: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添画的游戏,请每组用1分钟时间,动笔让屏幕中的飞天飞起来。再请一名学生在白板课件上完成添画。2.展示小组添画作品(学生作业纸贴在黑板上展示)。出示教师添画作品。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的添画作品。
飞天伴着飘带,曼妙飞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飞天-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知
1.师问:飞天的灵魂在于-飞,通过刚才的小游戏,大家来一起分析飞天是怎么飞起来的、怎样让他赋予动感呢?
学生回答:飞天主要靠飘带来飞的。”(教师板书:飞舞的彩带)师问:那么用怎样的线条画出富有动感的飘带呢?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飘带。
直线,折线太硬不适合
曲线柔软适合衣裙和彩带的表现。
我现在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试着用线条画一画富有动感的飘带。(如:弯曲、盘绕、遮挡等几个关系)
学生回答:“彩带方向要与飞天飞的方向相反”
“把彩带画得弯曲一点,不要太直”……教师示范后补充:“我们还可以把彩带反转一下来增加飞舞的感觉。请大家欣赏飞天的视频 归纳特点:
流畅有力,富有韵律感的曲线
2.师问:“除了飘带,还有什么也有飞舞的感觉?” 学生回答:“衣服、裙子。”(教师板书:飘曳的衣裙)3.师问:“如果像老师这样(教师笔直站立)添加上飘带和衣裙有没有飞翔的感觉?”
学生回答:“身体要弯一点或者斜的。”(教师板书:倾斜的姿态)
教师画出动态线
4.师问:深入探究:飘带与飞天的动势有什么关系?
小结:感受飞天是凭空而飞,借助飘带来体现更虚幻,更充满想象力。了解飘带与人物飞舞方向相反,流云飞花的衬托装饰作用。
三、作业
师:遥远的飞天壁画寄托了祖先们对驰骋蓝天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梦想而飞,把自己的形象变成飞天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画一幅飞天的线描作品。
四、学生创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点评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飞天,研究了飞天,还尝试摆了飞天飞翔的姿态,添画了飞天的飘带,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纷纷说:“飞天很神奇”“飞天很精美”“画飞天的画家很了不起”“这么漂亮的飞天应该要好好地保护”……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这么神奇、精美的飞天壁画不仅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更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不过,敦煌的很多洞窟曾一度被侵略者作为煮饭和休息的场所,这些壁画飞天也遭到惨重的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专门成立了保护敦煌壁画和彩塑的部门,而且敦煌莫高窟在1 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六、欣赏飞天现代作品
飞天的形象也被借鉴到其他的艺术形式之中,如敦煌市的标志、春晚上的飞天舞蹈、动画中的飞天,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见到飞天的形象,如礼盒的装饰、瓷碗装饰等,最常见的还有明信片
七、教师总结
第二篇: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窗口教案(精选)
第 7 课 窗 口
教学目标: 技能领域: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认识领域: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创造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
情感领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学具准备: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口》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 面的处理上。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第三篇:二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条纹乖乖》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条纹乖乖》
宝盖第三中心小学
陈燕钦
教学目标:
1、了解条纹的基本样式,能画出各种条纹。
2、能画出穿条纹服装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有个性的条 纹服装。
3、感受条纹给人的视觉影响所产生的美感效果。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画出各种条纹。教学难点:
能画出穿条纹服装的人物形象。课前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美术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欣赏学生身上穿的条纹毛衣,引起学生对条纹的关注。
2.通过对条纹衣服的感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同色彩条纹搭配组合的美。
3.这样一条一条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叫条纹。
二、课件展示,欣赏生活中更多用条纹装饰的物品,引导学生探索各种条纹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5分钟)
活动1.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①不同排列方式:直纹、横纹、斜纹、波纹…
②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排列。学生活动画条纹
活动2.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条纹组合带来的视觉效果。
①冷暖色②对比色③无彩色④彩色。
活动3.引发感知彩条局部装饰的变化美,欣赏课件中的条纹衣服。
活动4.感受生活中跟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
三、引导探索如何在白色物品上进行条纹装饰,尝试画条纹(10分钟)
1.小训练:学生尝试画条纹。
在小纸张复印好的的衣服上用不同的画笔画线来组成条纹并给条纹衣服上色。
2.教师随堂观察,五分钟后有选择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可以从条纹的颜色、粗细、方向等丰富变化角度来点评)
四、大胆创作。(15分钟)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讲条纹与衣服结合起来,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件条纹衣服当成新年礼物。
2.重点鼓励用不同方法表现彩条纹,鼓励大胆创作、积极探索,并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体验。(5分钟)
1.引导学生将绘画好的作品布置在“创意空间”合适的位置里,共同欣赏作品。
第四篇: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飞天》教案
《飞天》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版 课 时:2课时
授课对象:水磨小学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杜凯燕/郑州市二七区水磨小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美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第七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是在上节课对飞天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深入领略飞天动势美和线条美的一课,也是线条系列中的一课。
在本课中,通过网络查找各种与飞天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动态和线条艺术特点。学生学着运用线描的方法在刮画纸上表现出飞天的各种动态,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线造型能力。但因为刮画纸的特性,要在上面直接作画,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我国飞天的动态美、线条美,感悟飞天线条特点,能运用线描临摹或创作飞天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对比观察、赏析探究、实践表现中,感悟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能运用线描表现飞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飞天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飞天的动势。
教学准备:飞天资料、课件、书、刮画纸、竹签、范作等。教学活动设计:
一、欣赏交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网络搜索的《飞天》视频,学生初步了解飞天,认识我国的飞天形象,初步感受飞天的美,感悟我国传统
造型艺术的魅力。)
师:大家都知道飞天吧。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我国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而创造了自己的飞天,现在已经成为敦煌的标志。来看一段视频,请仔细观察,在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造型、动态的飞天?
播放视频——《飞天》
生:捧着花的飞天;拿着乐器的飞天;头上戴着花的飞天。师:飞天那造型、动态优美,吸引着中外来宾,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这更值得我们去欣赏、表现。(板书:飞天)
二、探究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探究飞天形象,学生发现飞天是依靠什么产生的动感,以及飘带与飞天动势之间的关系。师生互动中,尝试用各种曲线画出有动感的线条,学生了解如何用线表现飞天的动势,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1、欣赏、感受飞天的动态:
师:想一想在壁画上的飞天是静止的,为什么我们却感觉他们在空中飞舞呢?
生:因为衣裙给人以飘动感。
生:飞天飘舞的衣裙和彩带让我感觉他在空中飞舞。
教师小结:中国的飞天凭借人物的动态,飘动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表现出飞天轻盈、飘逸、动态的美。表达了咱们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2、飘带与动势之间的关系: 1)飞天飘带与人物动态之间关系:
(课件展示)大家注意到吗,飞天的飘带与人物动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飞天的飘带与动态方向相反。2)飘带飞舞时的变化:
请学生舞动飘带,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舞动飘带,其他学生观察。
生:飘带飘了起来。生:有的还卷曲起来。
师小结:飘带随着人物的动态变化出现了卷曲、翻转。
3、线条的表现: 1)尝试用线条表现:
请每个小组在飞天图上添加飘带。想想怎么样用线条表现出飞天的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样的线条能表现出飘带的弯曲、卷折的变化。看看哪个组能表现出飞天那飘逸的美、动态的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图上用线条结合飞天的动态画出飘带。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后简单展评。2)了解如何用线:
师小结:作画时可以运用不同形态的、流畅的曲线,表现出飞天的飘逸感。
3)欣赏作品,感受线条的美:(课件展示作品)师:大师作品中,抓住了什么表现的飞天? 生:抓住了飞天的动态。生:人物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生:运用了不同的曲线。
师小结:因此我们可以抓住飞天多姿多彩的动态,运用曲线的变化来画飞天。
4)师演示:
师演示在刮画纸上用线描画飞天。边画边引导学生注意线条的变化,飘带的曲折、盘绕、遮挡等变化。
三、赏析实践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欣赏飞天的绘画作品,拓展思路。同时从作品中,进一步感受作者是如何用线来表现飞天的动感。在实践作业中可采用线描的形式进行绘制,感受飞天美。)
1、欣赏学生作品:
赏析发现,除了用刮画纸来表现飞天,还可以用线描、涂色的方法来表现。
2、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在刮画纸上用线描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温馨提示:1)注意抓住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飞天的动态。2)线条的表现。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作业赏作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展评,评议谁的作业用线表现出了飞天的动感和美丽。欣赏根据飞天形象表现的其他艺术品,进一步感悟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美,树立民族自豪感。)
1、展评学生作业:
请学生评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飞天,并说说理由。学生说说自己作品最得意的地方。教师点评。
2、拓展:
1)中国历代画家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出许多优秀作品,既可以表现出像飞天一样轻盈,又可以表现出人物衣服的宽大和厚重。(课件出示作品)
2)(课件展示)飞天因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他的美不可比拟,所以被应用到各个艺术领域。做成宣传画、剪纸、雕塑、茶壶、工艺品,还把她编成飞天舞蹈等。让我们做个小宣传者,让全世界有更多的人了解飞天,欣赏飞天。
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主要亮点或创新点:
什么是飞天,飞天的动势及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等,单纯靠讲,不如影视、图片来的直观。因此,我插入了有关飞天的视频资料和图片,精彩的视频、丰富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视频画面精美,直观形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促使他们能带着问题去欣赏,有的放矢,从中很好的领会、感悟,为后面表现飞天的动势,和飘带与动势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正因为飞天有其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美,所以它被应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人们运用飞天制作了宣传画,环境雕塑,装饰盘,茶壶,舞蹈等。教师边说边播放PPT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展示飞天图片、视频。在欣赏中,师生互动感受飞天的艺术魅力。
修改说明
本设计在第二部分“体验探究”环节中,添加了“线条的表现”小环节。
因为通过观察学习,学生了解了飞天的飘带与动态,方向是相反的。并实际观察到当飘带飞舞时,出现了卷曲、翻转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尝试用线条表现飞天的飘带,给学生一个尝试探究的机会。这样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运用合适的线条表现飞天的飘带。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线条组织能力,为后面学习如何使用线条表现飞天打下基础。
随后在欣赏大师作品时,通过对比观察、赏析,明确使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飞天合适,怎么使用线条能更好的的表现出飞天的飘逸感,展现出飞天动态的美。这样能更好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反思
飞天是从印度传来的艺术形象,后经过我国的艺术创作,现成为敦煌的艺术标志,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本课,学生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动态和线条艺术特点。学着运用线描在刮画纸上表现出飞天的各种动态,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一、直观感受中,感受飞天的艺术美。
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虽然名声在外,但学生对飞天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导入时,播放了微视频,引导学生从观看中,感受飞天的动态美、线条美。精彩的视频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享受,从中感受到飞天那优美的造型和动态,飘带与飞天动态之间的关系,及所蕴涵的艺术文化。同时学生在观察、感受、表现中体验到飞天的艺术美,为我们拥有这艺术瑰宝而感到骄傲。也为后续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尝试实践中,学会用线条表现飞天。
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线条表现飞天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请学生舞动飘带,学生发现飘带飘动的弯曲、翻转变化,由此以小组为单位,先将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尝试表现出来,这是学生初步以自己的感受用线予以表现。再请学生赏析范图、观看教师演示,学习如何用线表现飞天,将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学习如何用线描的方式予以表现,为实践作业打下基础。在合作中,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作业展评时,我看到他们的飞天作业姿态优美、各不相同,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线条的表现效果很好。
当然,本课也有不足的地方,个别学生因为初次在刮画纸上做画,所以放不开,以至线条感觉有些拘谨,不够自信。所以在今后的作业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第五篇:四年级美术《飞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讲故事、配演说词、示范、临摹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飞天的故事、飞天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2、认识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了解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掌握飞天的三个经典样式,同时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3、体会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形象特点,从而促进审美情感的升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中国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掌握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辨别出飞天的三种基本样式
2、难点:分析飞天形象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三、课前准备:(学生)固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卡纸一张(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三角形构图框若干组,课件一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分步局部出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
问题一:你们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吗?它是谁?引出《双飞天壁画》以及这幅壁画的所处地址
学生活动
(一):观察,独立发言。
(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探索感知,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讲述飞天形象的来历及历史
问题二:听了上述故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一做这些题吗?
问题三:看视频,听教师概括讲述飞天的发展历史和用途。你还知道飞天被画在莫高窟的哪些地方?
问题四:飞天形象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学生活动
(二):听故事,完成填空练习
学生活动
(三):看视频,听讲解,完成教师提问
学生活动
(四):小组讨论,表述欣赏感悟
(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做填空、个人发表等学习形式,分析欣赏唐朝飞天的形象,感悟飞天的形象韵味)
3、作业:体验实践,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出示敦煌莫高窟飞天图一组
学生活动
(五):当回小导游,请为这组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六):请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
(七):看锦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八):请学生朗诵图配上解说词
(通过小组合作配解说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巩固所学飞天的知识)
4、课后:拓展开发
教师引导:
问题五:如果请你临摹飞天,你会选择哪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呢?为什么?问题六:美丽的飞天会是用哪些工具材料绘制的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
(九):小组交流表述
教师总结:毛笔勾线,矿物颜料绘色
(通过交流表述,引出飞天壁画的创作材料,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