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综合实践活动
单位: 汤山一小
班级: 一(3)班
姓名: 罗 娅
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第1课 认识新学校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认识新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环境和组成。
2、初步知道学校教学楼分布及学校大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的环境和组成。
[教学难点]:知道学校教学楼分布及学校大环境。[教学准备]: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
1.根据图片找到学校相应的设施位置。2.欣赏小明的校园图画。(1)学校有哪些东西组成。(2)说说我们的学校有哪些。
二、画一画
1.学校真像个大花园,请把你的学校画下来。2.你还希望校园里有什么?把它画下来。3.比一比,谁画的校园最美?
展示学生作品,全体同学欣赏并加以评价。
三、查一查
1.让学生组成小组进一步去了解学校的情况。
1、学校有多少个班?
2、学校有多少位老师?
3、学校有多少间教室?
1.为
、学校有多少学生?
四、看一看 学校的设施真齐全。看看我们的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我喜欢学第2课 结识新朋友
五、夸一夸 1.夸夸我们的学校 校的,因。
六、教师总结。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结识新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朋友之间怎么相处。
2、学会用简单的信息对自己做一下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的信息对自己做一下自我介绍。[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信息对自己做一下自我介绍。[教学准备]: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
在学校里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生活、游戏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结交了许多朋友,在他们的陪伴下我感到特别的快乐!1.《找朋友》游戏和唱歌。
二、说一说 1.介绍自己
(1)根据书本上的案例介绍自己。
(2)从今以后,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数一数
1.我身边的朋友:。2.本班的朋友:。
3.除了班上的朋友,我还认识:。
四、想一想
1.我们应该怎样与小伙伴相处呢?
(1)上课时。(2)小组活动时。(3)体育锻炼时。
(4)打扫卫生时
。(5)上课时
。(6)放学时。
这里呀!老师要给同学们讲讲关于幼儿、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法律法规。对于此呀!我们国家出台了两项法律法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十分重视,全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不断下降,非正常死亡人数逐年减少。同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学校安全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增加。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急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所以同学要特别注意安全。《安全教育》
五、猜一猜
1、认识我的好伙伴:
一排小娃娃,一个老师不说话,穿着花褂褂,肚子里面学问大,五颜六色爱画画,有啥字儿不认识,交个朋友小画家。你就快去问问他。像糖不是糖,长长的身子,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六、画一画
1.请你来画画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
七、讲一讲
1.说说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的好方法。(1)为书本穿上外衣”。(2)在文具盒上贴上自己的名字。(3)收拾书包。
八、比一比
1、看谁的书包整理得又快又好。
2、看谁的课本包得又漂亮又平整。
3、看谁的作业本保护得又干净又平整。
九、教师总结。
细细的肠子,帮你画画写字,长大变成矮子。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我长大了教学目标]:
第三课 我长大了
[[ [
1、了解自己已经长大了,知道哪些事情要自己做,在家应该做些什么。
2、学会应急情况下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1、知道哪些事情要自己做,在家应该做些什么。
2、学会应急情况下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知道哪些事情要自己做,在家应该做些什么。[教学准备]: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长大了,我能自己做很多事情了。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根据书上图片内容了解自己应做的事。
(2)我还能做到。二.比一比
1、看谁系鞋带又好又快。三.想一想 遇到困难我不怕:
1、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麻烦和突发事件,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2、生活中和学习中还可能遇到 困难,我会。
3、小提示
地震来了不要慌,跑到屋外空地上。如果逃跑来不及,桌下床底都可藏。家人病重别慌乱,120医生帮你忙。遇火险拨119,危险地带别停留。遇匪徒打110,警察叔叔来帮您。
4、孩子们,遇到危险不要慌张,首先要自救,电器、煤气不能乱动。
四、做一做
在学校里,我们学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大家都说我们懂事了。
(1)在公共场合,我。
(2)在学校里,我。(3)在家中,我。(4)有客人来我家做客时,我。
五、夸一夸
1、老师和家人这样夸我:
(1)老师说:“。”
爸爸、妈妈说:“ “
[
(2)爷爷、奶奶说:“。”(3)。”(4)邻居说:。”
六、教师总结。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总结活动 [教学目标] 第四课 活动总结
[
[
[
[
1有。
、总结活动中自己优缺点,并加以改正。教学重点]:了解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改正。教学难点]:了解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改正。教学准备]: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在这次活动中,我主动认识、在家中我有什么变化? 朋友的。
3、在学校我有哪些进步?。
二、评一评
1、在这段时间里,你都获得了哪些奖励?把你得到的奖项填在这里。
三、想一想
1、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里呢!老师想给同学们说说关于回家路上的一个交通安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共八章124条,其主要内容有制定该条例的依据,适用范围,政府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责任等;机动车登记和机动车驾驶人的有关规定;道路通行条件和有关规 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及其附则等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为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我还想再这些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第二课:相约秋天
《相约秋天》教学设计
活动场地:教室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观察、收集、记录、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收集成语、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活动过程:
一、感受阶段。
什么?
找秋天
哪里也找到秋天了?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生:我喜欢秋天的落叶。生:我喜欢秋天的菊花。生:我喜欢秋天的天空,高高的蓝蓝的。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环节b组织学生寻问:你们平时从周围的生活中感受到秋天来到我们身边了吗?你们从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从夏天到秋天发生了变化呀?
学生自主讨论选择地方,讨论后决定到田野、学校的劳动基地(花圃、小树林)去找。
有的从花草树木的变化来感知秋天,有的从人们穿衣变化来感知秋天,有的介绍动物的冬眠,出示各种冬眠的动物图片,有的介绍大雁等为什么要南飞???
3、欣赏一组图片。
4、小结过渡:秋天是金色的、沉甸甸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快乐。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
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一)知识小组。
预估:
1.?如果学生说到秋天天高了,天气凉爽了,教师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上学过的词概括:秋高气爽。
2.?如果有学生说到秋雨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说出:“一场秋雨一场凉”。
花草树木组:
1.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身边的花草树木。如:白杨树、菊花、地雷花、松树、葡萄、小草等。介绍时,有的结合实物介绍,有的结合自己画的画来介绍,教师适时引导。
2、展示用落叶制作的粘贴画。?师:小朋友,你们把自己喜欢的落叶收集起来,可以做贴画或做标本。(学生捡自己喜欢的落叶做标本。)
3、朗诵描写花草树木的诗词。
4、?学生概括秋天树木有什么变化?花草有什么变化?
5、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 秋风过耳 秋扇风捐 多事之秋 秋高气爽 秋毫之末
美术小组 :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实物(落叶、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贴画。
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找秋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秋天,你们感到高兴吗?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二篇:一年组综合实践活动报道
我实践、我快乐
——辽宁省实验学校一年级社会实践活动
11月26日,辽宁省实验学校一年级全体师生来到皇姑区素质教育学校,参加了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皇姑区素质教育学校为一年级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课程有烘焙、软陶、国防教育、攀岩、车辆模型、创意美食、航空模型等,囊括了生活、艺术、科学、军事四大领域。新颖的课程,别致的教室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听课时,神情专注,实践时,团结合作。在厨艺活动中,同学们亲手制作了造型可爱的饭团、美味无比的披萨,当日恰逢感恩节,有的孩子做完美食后舍不得吃,要把它作为感恩节礼物送给妈妈。在国防教育与攀岩活动中,同学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在模型制作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钻研,并在活动结束后,主动拾捡垃圾,摆好桌椅,受到素质教育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到实践的乐趣,也体会到了与别人合作的快乐。同学们满载而归,度过了一个格外有意义的感恩节!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落叶跳舞 活动目标:
1、喜欢秋天,感受秋天落叶的美景。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制作落叶跳舞的图画。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奉献、懂得感恩。活动准备:
1、师:多媒体课件、各种落叶、用卡纸制作各种树叶头饰、胸饰等。
2、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落叶,准备好胶水或双面胶、油画棒、蜡笔或水彩笔、勾线笔、落叶(洗好,用书压平)、底板纸数张、剪刀。教学重点:能利用落叶制作各种图案,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望,体会快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运用树叶进行拟人化的处理和修饰。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同学两个问题,第一个谁敢挑战老师?(生举手)一年有几个季节?(四季:春、夏、秋、冬)掌声送给他,不错。第二个是:这些图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出示图画学生说)看着这个画面老师想起了我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一首古诗—叫《山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画面,引导生读)
这首诗中描写哪个季节?(秋季)同学们喜欢这个季节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秋天果实累累、秋高气爽、风景绚丽……老师也特别喜欢秋天。那随风飘落的叶子展示着他们优美的舞姿,可爱极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落叶跳舞》。(板书课题:《落叶跳舞》)
二、阅读绘本,感受快乐。
1、请同学们边听故事边欣赏图画,注意看落叶在无风和有风的时候的样子,跳独舞和群舞的时候的形状,高兴和不高兴时候的表情等等。(播放朗读)
2、小结:全书60个树叶精灵,表情不同,动作各异,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每个人长得不同,但每个人都很可爱。画家根据树叶的形状拼成了昆虫、动物和各种小人儿,重叠、修剪,同时运用对称性的装饰手法,将各种不同深浅的黄色、红色树叶搭配,色彩协调、层次丰富,让它们变得栩栩如生。
3、游戏《落叶跳舞》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感受一下树叶跳舞呢?(想)那我们就来做一次树叶吧,请站起来边唱边跳,尽情地感受落叶那优美的舞姿吧。播放《会跳舞的叶子》用酷狗弄出歌词来,学生扮演落叶跳舞。音乐停止,每人模仿绘本或自创摆放一个有趣造型。(安排几个会跳舞的学生戴着教师准备的胸饰、头饰一直跳完,并摆好最后一个造型)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三、讨论交流,激活思维。
1、讨论交流,如果让你来制作这样的会跳舞的树叶图画,你们想怎么做?让落叶扮演什么主角?
2、欣赏各种各样的绘画、树叶制作——跳舞的落叶。
落叶除了可以制作图画,还可以粘贴落叶贴画。小朋友们可以找找你们喜欢的造型。(欣赏艺术图案)我们也赶快来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吧。
四、尝试创作,体验乐趣。
1、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六10人,选好1号和2号和组长,负责分工整理工作。(要求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安全使用剪刀,保持室内卫生)
2、同组商定要制作的样品是什么样,合作制作一张落叶图画。要求给树叶装饰,画上眼睛、四肢等,使树叶变成一个生命体。粘贴落叶贴画之前也要商定好要粘贴的图形,尽量不要浪费材料,懂得节俭是我们的美德。
3、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学生制作跳舞的落叶图画。(播放轻音乐)
4、展示,交流,评价。(选几幅好的,用磁钉粘在课题之下)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讨论落叶除了可以制作图画,还可以做什么?(生:当贺卡、当书签、制作玩具……)
2、师小结:它的作用可多了,落叶不仅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它掉在地上可以化做肥料,来年使大树会长得更茂盛,也就是说叶子的凋零是为了树的成长,就像爸爸妈妈的老去是因为我们的成长,老师的青丝变白发也是因为让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儿。叶会凋零、人会老去,我们因该知道珍爱生命;同时,我们要学会奉献、懂得感恩。(板书:学会奉献、懂得感恩)
3、制作一张树叶卡,送给老师同学。(是否播放感恩的心?)
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机会:选一张最好的树叶,写上自己想说的话,送给含辛茹苦的父母、循循善诱的老师或是帮助过你的小朋友。如:老师:您辛苦了、爸爸我爱你、妈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小朋友你最棒等等。(写给老师、同学的树叶卡现场送,写给爸爸妈妈的回家去送)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五(下)农田里的故事
活动一:农民的好帮手——农具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调查、采访、交流介绍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活动重难点:
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你们见过农民是如何翻田地、播种子、收谷物、晒谷物的吗?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农具帮忙完成这些工作,也许你们对农具还比较陌生,现在就分组到村里开展采访活动,认识各种农具,然后在班上作一次介绍交流。
二、确定要采访的问题
三、走访农户
四、汇总与交流
活动二:农事谚语知多少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搜集了解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重难点:
搜集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作用分类、归总。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二、认识二十四节气
1、请教科学老师,对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含义、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完成表格: 阴历月份、节气、阳历日期、节气含义
三、搜集农事谚语 用哪些办法可以搜集到谚语呢?
1、可以上网查。
2、可以问一问有经验的老农。
3、还可以从节气、植物的变化和动物的活动等掌握农谚。
四、整理归类
介绍交流各自找到的农事谚语及其具体的含义,然后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
五、“实战”体验
现在恰巧处于()节气,我们决定到田地里去看看如谚语所说的饿农民们辛勤忙碌的场景。
活动三:野外观蛙记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活动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活动准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不如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吧!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观察目的、观察地点、观察时间、观察方法及装备、观察内容、组员分工、安全准则)
四、观蛙去
进行野外观蛙活动,并填写观察记录
五、观蛙归来
回顾、整理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六、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关注校园生活,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2.了解综合课的重要性
3.初步掌握探究过程,结合实际,搞好活动
教学重难点 :关注校园生活,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实践方式: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实践体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每天用眼睛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各种现象,从所观察的对象中,你会发现许多美妙的东西,产生许多疑问,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行动、有收获,可见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知识点
观察顺序有哪几种?
A.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里到外 B.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C.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二.探究课题
1、走进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你了解综合课吗? 三.研究实施
观察是什么?其顺序是?(看)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采访方法:对象、提纲、时地、记录。
重知道落实,学生可以把握,为具体探究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四、拓展作业
进行一次有序地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采访,采访的步骤是怎样的。教学重难点
掌握采访的一般方法
实践方式: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实践体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探究课题
平日了看过哪些采访?
三、研究实施
1.采访调查(采访方法)
(1)确定采访对象(定时采访)(2)列采访提纲(问什么)(3)约时间、地点(4)做好采访记录
2、收集信息
课外作业、网上查看家长指导、将收集资料填在信息资料整理表中弄清问题与答案,下节课班内交流。
四、拓展作业
采访你的老师,作好记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信息交流、分享收获。
2.学会倾听、学会寻找活动主题。教学重难点 :目标2。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交流信息,分享成果。
1、查看学生利用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网络,收获信息、分享成果。
2、明确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3、探讨交流,向高年级学习。(1)交流四年级同学在研究什么主题.(2)怎样研究的.(3)交流收获.(个人发言)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探究的都是自己感兴趣。.学会观察、终身受益.。调查采访、学问很多。发现问题、会探究。
三、拓展作业
向高年级请教,做好探究准备。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寻找探究主题。教学重难点 学会寻找探究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讲解。
1、说说自己觉得哪些主题值得探究?
2、组内交流。
3、推荐组内选定的主题,说说选定的理由。
4、怎样寻找探究活动主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选择什么主题好,主题来源于我们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方法有:
1、关心问题
2、开展的活动
3、传统节目
4、家庭生活
5、社会生活
5、小结:感兴趣的问题都可以是主题。
三、拓展作业
选定本组的探究主题,展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