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藤萝瀑布》知识点梳理
《紫藤萝瀑布》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全文以此开篇,有什么作用?
答:作用是突兀而起,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作者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从而引起下文,侧面烘托了紫藤萝花眩人眼目的美丽。
2、揣摩“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句写景的妙处。
答: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将花比作瀑布,气势非凡,灿烂辉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3.文中有多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答::例: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理由:这一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流动”,“欢笑”,“生长”三个词使静态的花跃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趣盎然。
B: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一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颜色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C: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一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花朵的生气与情趣。D: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一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花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的生机勃勃与烂漫,表现出我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欣喜之情。
4.第二段中的“点点银光”和第三段中的“春红”分别指什么?
答:“点点银光” 指花中最浅的部分 “春红”指春天的花
5、第②段“辉煌”一词什么意思?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原意是光辉灿烂,文中指紫藤萝花开得艳。生动形象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情态。6.文中把紫藤萝比作“瀑布”,哪些动词的运用与这一比喻非常切合?
答: “垂”“流动”“泛”“迸溅”
7.细读课文第三段,面对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作者的心情会怎样的,下列诗句哪一句最能传神的表现出来?(B)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翁宏)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D、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8.选文第⑦自然节所说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中的“焦虑和悲痛”具体指什么而言?
答:焦虑和悲痛是指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
9、为什么作者在观赏紫藤萝的过程中,感觉到“它带走了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答: 因为紫藤萝带给了“我”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0、“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答:作者睹物释怀,他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11“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答:上面的盛开故色浅,下面的含苞欲放故色深。未开的花朵
12“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是作者好奇的发问。联系上下文,请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答: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13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花朵儿一串换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写出藤萝花的什么特点? 答:开得很密,充满着活力
15、怎样理解“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答: 我从紫藤萝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中找到了慰藉,受到了鼓舞,冲淡了焦虑和悲痛,振作了起来,悟出了生命的美好。
16、第⑦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答:紫藤萝在我心头缓缓流过; 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17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答: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着,形容看得出神。“观望”是张望的意思。用观望不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紫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 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
答: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2、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答: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得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象征了人的不幸遭遇,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3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两句中的“流”应该怎样理解? 答: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让我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第⑨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这一句由花及人,点明了文章主旨,也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进程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改变。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不幸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振奋精神,勇于战胜困难,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5、文末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 加快了脚步表明“我”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所感染和催促,压在心头的焦虑与悲痛已移去,心情已变得轻松起来,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6.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不少于两个)
答:莲象征纯洁,高尚;壮丹象征富贵。
7.从古到今,吟咏花木的诗句非常多,请你搜集两个吟咏不同花木的诗句,和同学交流一下。答: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空处总虚心;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8、“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象征什么?
答:象征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9、何理解“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答:比喻。物我交融,既写出了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历经磨难的藤萝重现生机,象征了国家和家庭也重现生命。
第二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教学课题】
《紫藤萝瀑布》是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应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让学生正确认识这样的道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并进一步认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教材分析】
作者宗璞是一位女作家,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本文体现宗璞写景散文的风格:积极含蓄的主题,婉转有致的情感,精美细致的描写,简洁洗炼的文字。由于文章写在**初定、热情复苏的年代,这篇散文就有着更为普遍的意义和很强的感染力。【设计思路】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 做好衔接:
1.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巧妙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的学习。教学时突出课文描写上“细”、“美”的特点,课文中的工笔画可作为解决初中生阅读和写作粗疏问题的范例,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悟的人生哲理。教师联系课文背景讲读一、二段,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进而指导学生独立分析其他段落,始扶渐放,锻炼分析能力。
2.情感与态度的衔接: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对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实现本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征、准确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情感与态度目标:
借助背景资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征、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
【教学难点】借助背景资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一张照片导入
百度搜索:紫藤萝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7%CF%CC%D9%C2%DC%CD%BC%C6%AC&in=15355&cl=2&lm=-1&st=&pn=8&rn=1&di=***&ln=2000&fr=ala1&fm=ala1&fmq=***5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1&di17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屏幕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观察得都很细致,面对这茂盛的紫藤萝,女作家宗璞是如何描绘的呢?又引起了她的哪些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去观览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2.了解作者
百度搜索:宗璞
http://baike.baidu.com/view/9124.htm?hold=r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1.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注意感情。【百度搜索】《紫藤萝瀑布》朗读
http://
㈡、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本文的主题吗?
歌颂生命的美好、顽强、永恒。
六、拓展迁移(赏图言志、畅所欲言):
请你选择向日葵、爬山虎、白杨树、牵牛花中的某一种植物(屏显),发挥联想,说说你能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
百度搜索: 向日葵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F%F2%C8%D5%BF%FB%CD%BC%C6%AC&in=3790&cl=2&lm=-1&st=&pn=10&rn=1&di=107997899985&ln=1992&fr=ala0&fm=ala0&fmq=***9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0&-1&di
百度搜索: 爬山虎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5%C0%C9%BD%BB%A2%CD%BC%C6%AC&in=4804&cl=2&lm=-1&st=&pn=42&rn=1&di=108061528785&ln=2000&fr=ala1&fm=ala1&fmq=***2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5&-1&di
百度搜索: 白杨树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0%D7%D1%EE%CA%F7%CD%BC%C6%AC&in=3561&cl=2&lm=-1&st=&pn=16&rn=1&di=70035935610&ln=2000&fr=ala1&fm=ala1&fmq=***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6&-1&di7
百度搜索: 喇叭花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AE%B0%C8%BB%A8%CD%BC%C6%AC%B4%F3%C8%AB&in=8029&cl=2&lm=-1&st=&pn=51&rn=1&di=99546888165&ln=2000&fr=ala1&fm=ala1&fmq=***6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七、结束语:
同学们,愿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萝花,酝酿自己的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帆在闪光的花瀑上冲浪,在花河上远航!
八、作业:
把“拓展迁移”部分加以充实、修改,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九、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对紫藤萝花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2.发现点拨教学法
由于本课为散文,语言优美,初中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基础上要读懂本课有一定的难度,5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环节,以发现法、点拨法贯穿全课。特别是在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指导上和学生学法指导上更应以点拨为主。点拨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应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3.读写结合法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辨证途径。”因此,感知、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以课堂训练或课外练笔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练习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一教法而设计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篇: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读完这篇文章,不知为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只有一个感觉,真的是太美了!美就美在那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浅浅的紫色,更美在作者对生活、对于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作者与紫藤萝花有着奇妙的感情,就好像是久别重逢的故友。十年浩劫,作者的家庭以及那紫藤萝花,都遭到了厄运,花的主人在期间历尽了坎坷。看着眼前的花,我们都仿佛已经化成了作者,领会到了他此时的心情,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一直埋在作者心里的痛苦、焦虑以及愤懑,都被这条泛着点点银光的“紫藤萝瀑布”冲淡了,冲走了。人生在世,一生中总要遇到重重困难,难道因为这样就放弃吗?有句话说的好:“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我们看着那些成功人士,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些成功是他们克服一道道障碍,用汗水和艰辛换来的。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界万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的不幸,才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为我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打下了基础。不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惧怕不幸,不愿意去面对,去战胜,那么你只会被不幸压死、逼死,那时你就会明白,如果当时选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一切却会变得美好起来,发现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要相信不幸过后就是晴天,幸运之神是会眷顾懂得奋斗,有追求的人的。每个人都要有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遇见的一切。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但也不可能一生坎坷,一帆风顺的人不要太得意,应要再接再厉,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而一生坎坷的人也不要自卑,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千万不可气馁,要拾起信心,努力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了生活的意义,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我相信这将是我们的成功之路上坚固的堡垒,坚强的后盾。
第四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义马市二中 李艳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
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C、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稀落;⑷伶仃;⑸酒酿;⑹挑逗;⑺忍俊不禁;⑻仙露琼浆;⑼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D、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三、朗读比赛;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句子的重读; 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五、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思考;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⑴颜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外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组讨论;先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用“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来回答。(1)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2)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六、探究赏析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思考; 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七、拓展迁移(赏图言志、畅所欲言):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有向日葵、爬山虎、白杨树、牵牛花等)
八、作业:
请先仔细观察你所喜欢的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然后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看花-------美丽缤纷 忆花-------赞叹生命 思花-------积极向上
第五篇:《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板书题目、作者),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阅读课文。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谈谈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理解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体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紫藤萝瀑布》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和、体验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篇文章围绕紫藤萝来抒发感情,从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自己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获得大部分的信息,但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 人生哲理,特别是结合语文学习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朗读抒情散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文中精彩的语段和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通过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引导学生观照生活,感悟人生。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将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分析课文,感受语言。
三、学法指导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评价教师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朗读抒情散文的技巧,体会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四、教学程序
(一)课文引入
教师介绍紫藤萝,同时展示课件,配以紫藤萝的图片和轻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景入情,进入到紫藤萝瀑布的想象和回味之中。同时为讲授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二)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教师配乐朗读。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和对媒体课件的配合,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紫藤萝瀑布的景象,把学生带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世界。
第二,通过学生对教师朗读进行评价和自读,激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的分析,使自己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和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进行碰撞,同时学会朗读抒情散文的技巧。
三、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深入理解课文 第一,分小组赏析课文。赏析第一部分‚花之美‛
学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修辞方法及作用。
①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按花瀑──花穗──花朵,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藤萝花的。花瀑:第2—5自然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穗:第6自然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花朵:第6自然段。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②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修辞手法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⑴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⑵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赏析第二部分‚情之美‛
①思考在第7自然段中作者看着这么美丽的花,有什么感受?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生死谜、手足情是什么意思?自然带出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默读第8—9自然段,思考藤萝花的有着怎样的经历。引导学生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与文章的写作背景的联系,深入理解作者在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
赏析三部分‚悟之美‛
① 在9—10自然段中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和人具体指代什么?引导学生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与人的不幸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即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第二,全班共同研讨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简洁有力的开头和结尾对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三,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行朗读,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要重点在写景散文的特点这方面加以引导,有以下几个要点:
1、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绘形、绘神、绘声、绘色。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
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感情,并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
4、要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五)作业设计
留心观察一种花草,思考从他们那里能得到什么启示,依照课文,做一次小练笔。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反思和学以致用,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思考人生和感悟生命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的这个板书呈现的是整篇课文的核心内容,由看花、忆花、悟花分别引出作者的不同感受,从而体现出对人生的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