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焊用火六字措施及十不焊
电焊工用火六字措施:
落实清(清理易燃物)、接(接住火花)、浇(不能清理的可燃物用水浇湿)、看(专人看火)、检(检查电气焊设备和操作点)、严(严格执行防火制度的规定)
电焊工十不准
1. 没有操作证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合格证》,不能进行焊、割。2. 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不得擅自进行焊、割。
3. 盛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清洗后未进行气体测爆,或测爆后间隔2小时以上时,不能焊割。
4. 不了解焊,割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能焊、割。5. 不了解焊、割件现场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割。
6. 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冷却、隔间、隔热的部位,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经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7. 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得焊、割。
8. 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 与外单位相接触的部位,在没有弄清对外单位是否有影响或明知存在危险性又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10. 焊、割场所附近与其他工种互相抵触时,不能焊、割。
第二篇:电气焊作业措施
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副井底北巷使用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副井底北巷变电所风门损坏变形,严重影响安全。为了根除该现象,需要对副井底北巷变电所风门重新改造加固焊接。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完成,特制定该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内容:副井底北巷变电所风门重新改造加固焊接
二、作业时间:2015年5月13日
三、作业地点:副井底北巷
四、项目负责人:樊战杰
五、安全负责人:孙占峰
六、作业负责人:张炎锋 电焊作业安全措施:
(一)准备工作:
1、在作业地点回风侧5米处悬挂便携式报警仪,当报警仪报警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作业前由瓦检员检查作业点10米范围内瓦斯,当瓦斯浓度低于0.5%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2、检查电焊机电源线,焊接电缆线、电焊钳是否完好。
3、检查电焊机电源线与电源、焊接电缆与电焊机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4、现场准备好四个灭火器、四桶水、适量消防沙。
5、必须有安全员、瓦检员在现场监督,确保各方面安全可靠,获得安检员施工允许后方可作业。
(二)作业步骤:
1、所有工作人员穿戴整齐劳动保护用品并认真学习该安
全技术措施,工作人员提前把所有使用的作业工具、消防器具准备整齐并带到作业现场。
2、作业人员各自到位,汇报到位情况,并保持精神状态良好,听从项目负责人的操作命令。
3、焊接前切断电源,并挂“有人施工、禁止合闸”标示牌且派专人看管;副井底北巷变电所风门附近所有煤及杂物清理干净,在附近洒水(洒水时不能把焊接地方弄湿)。
4、在获得安检员同意施工的指示后,施工人员方可进行施工。
5、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观察工作环境,查看是否有火星飞溅及火星随风漂移现象。
6、施工结束后收回所有工具,并向调度室及队部汇报工作情况。
(三)注意事项:
1、所有工作人员作业前必须认真学习本施工措施并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电气焊安全作业规程》培训,必须持证上岗,清楚作业技术范围及危险点的注意事项。
3、现场作业必须派专人观察工作环境,查看是否有火星飞溅及火星随风漂移现象。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
4、作业前必须拉警戒线,挂警告牌,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项目负责人的统一指挥,时刻注意自主安保,搞好自保互保工作。
6、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人工作一人监护,坚决杜绝无人监护开展工作,作业中严禁大声喧哗和打闹,每项操作必须全神贯注并符合规程要求。
7、电焊机电源线,焊把线与电焊机连接安全可靠,线与电焊钳应无破损。
8、电焊机应保证完好,电源调节装置灵活、准确可靠;带电部分与外壳的绝缘电阻大于0.5MΩ;电源线相间绝缘大于2 MΩ接地安全可靠并接地电阻小于2Ω。
9、电焊机在运送过程中避免淋湿和碰撞,除指定人员可调整电焊机电流外,其他人员禁止靠近电焊机。
10、运送至现场的工器具、消防器具的摆放稳妥,并确保在使用时方便快捷。
11、施工前,副井底北巷风门附近应用水喷洒,工作完成后再次用水喷洒并专人在工作地点监视不得小于1小时,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12、检查工作地点前后10米范围内易燃物品清理干净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电气焊工作。
13、派专人用石棉板将焊接地点与其上方电缆线隔离,避免有火星飞溅至电缆上发生以外。
14、电焊机电源线连接时,与当班值班人员配合,断开配电柜总开关,并挂“有人施工、禁止送电”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电源连接时,必须反复确认接线柱无电后,方可接电焊机电源。在没有施工负责人允许的情况下,不得私自送电。
15、施工完毕后,由施工负责人派专人拆除电焊机电源,拆除电源时,挂“有人施工、禁止送电”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拆除电焊机电源。气割作业安全措施:
(一)准备工作:
1、检查氧气、乙炔发生器及其连接部分不得漏气。
2、检查橡胶软管是否有鼓包、裂缝或漏气,如有漏气现象,应将其损坏部分切掉,用双面接头管,并用夹子或金属绑线扎紧。
3、氧气瓶口附件和皮垫,及减压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泥污,否则必须擦拭干净。
4、氧气瓶、乙炔瓶不许碰撞,并严禁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5、工作时的氧气瓶、乙炔瓶要垂直放置,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6、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瓶与瓶之间要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严禁将氧气、乙炔瓶放在一起使用。
7、施工前首先要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浓度,符合规定方可同意施工。
(二)作业步骤:
1、施工前,要准备好完好的灭火设施,灭火器两个,放在施工上风侧,水管扯到施工地点,并保证水源足够,把施工周围洒水防尘,保证施工现场无可燃物,并准备好施工
所需要的材料。
2、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洒水防尘防火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有燃烧预兆,及时用灭火器和水及时扑灭。
(三)注意事项:
1、动气前要经过有关部门领导认真审批后方可动焊;
2、施工人要持证上岗;
3、动焊前,施工人员要学习本措施;
4、施工人员及防火人员要站在施工地点的上风侧。
5、整个施工过程,有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监督管理。
6、管理施工完毕,对施工现场采取再一次防火措施,保证不得小于1小时后切实无隐患,由瓦检员、安检员和单位正职在动火报告上签字,方可离开施工现场。
7、氧气瓶和乙炔瓶当班必须及时回收上井。
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5月13日
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副井底北巷使用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5月13日
第三篇:森林防火野外用火管理“十不准”“六不烧”
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六不烧”
十不准
一、不准在林区边缘烧田边低头草;
二、不准在林区点火把照明行路;
三、不准在林区内吸烟丢烟蒂火种;
四、不准在林区内烧炭、烧火粪;
五、不准在林区上坟烧香纸、燃放鞭炮;
六、不准在林区生火煮饭、生火取暖;
七、不准进入林地或林地内玩火;
八、不准在林区毁林烧荒开垦;
九、不准在林区使用土制火枪狩猎和烧火驱兽;
十、不准携带火机、火柴、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
六不烧
一、未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不烧。
二、为开好足够20米宽度以上。
三、未组织好足够人力看守不烧。
四、未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五、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
六、刮风、高温、干旱天气不烧。
第四篇:安全生产纪律(十不焊十不吊等)
施工现场十不准
1、不戴好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酒后和带小孩不准进现场。
3、井架等垂直运输不准乘人。
4、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鞋上班。
5、模板及易腐材料不准作脚手板使用,作业时不准打闹。
6、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未经训练的职工,不准操作机械。
7、无防护措施不准高空作业。
8、吊装设备未经检查(或试吊)不准吊装,下面不准站人。
9、木工场地和防火禁区不准吸烟。
10、施工现场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1.8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臂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
2、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3、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限位保险装置齐全,安全可靠,不准“带病”运转,不准
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保护;
5、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7、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8、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设施;
9、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10、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坡等危险地区应设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起重吊装“十不吊”规定
1、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2、起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3、钢筋、型钢、管材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靠,多点起吊。单头“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准准吊。
4、多孔板、积灰斗、手推反斗车不用四点吊或大模板外挂板不用卸甲不准吊。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准双拼吊。
5、吊砌块必须使用安全可靠的砌块夹具,吊砖必须使用砖笼,并堆放整齐。木砖、预埋伯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稳妥,叠放不齐不准吊。
6、楼板、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7、埋入地面的板桩、井点管等以及粘连、附着的物件不准吊。
8、多机作业,应保证所吊重物距离不小于3m,在同一轨道上多机作业,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9、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10、斜拉重物或超过机械允许荷载不准吊
气割、电焊“十不烧”规定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办理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元气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排队危险性之前,不准进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尽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
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第五篇:防止错焊和漏焊的措施
防止错焊和漏焊的措施
在所有的电阻焊当中,电焊焊接的主要缺陷有:虚焊、漏焊、焊点扭曲、焊点压痕深、焊接位置不正确等等。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错焊和漏焊的,有的地方该焊的没有焊到,不该焊的就偏偏给焊了,这些问题常常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话,甚至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公司的破产,因此,防止错焊和漏焊的现象发生尤为重要。
在错焊和漏焊当中,首先来想想看,生产当中,为什么会生产漏焊和错焊的现象,漏焊往往是我们工人操作的疏忽所造成的,如有的零件有比较多的孔,常常把M5和M6的焊反了,这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过,有的零件不是很大,就焊有M5和M6的螺母,就目前我们现使用的点焊机电极的销子,不管是M5还是M6的销子都可以焊接M5和M6的螺母,尽管焊接M5螺母零件的底孔放不M6螺母的销子,但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是防不胜防。就目前我们工厂的设备来看,错焊基本就在M5和M6之间,两螺母的外形基本相同,差别就在于底孔的不一样,从外观上看,是很难区分的,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确保我们的零件是百分之百合格的才可以送到我们的顾客手中,下面来说明下我们防止错焊和漏焊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1.在焊M5和M6的螺母当中,严格控制好操作流程,先焊完M6的螺母,然后再焊M5的螺母,确保一人一机,一人焊一种螺母,焊完的螺母班长回收和保管,就可以大大减少错焊的可能性,同时在特别容易的地方。2.加大质检巡查,毕竟有这种情况的不是很多,所以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3.从工艺上考虑,站在主机厂的角度,有两种螺母装配,肯定在财力和物力花费比较大,因为在距离不是很大的地方有两种比较相近的螺母,势必会对装配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两种螺母就会用到两把枪,所以建议同一个零件尽量用同一种型号的螺母,这样对我们焊接螺母焊错的几率就很小很小了。
二.至于漏焊,1.我们首先可以从我们的焊接参数方面考虑,焊接的参数会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焊接电流和压力直接影响到焊接螺母的牢固,很容易形成虚焊,虚焊就很容易造成螺母的脱落,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在焊接参数的控制,要求操作工在操作前必须把工艺卡放在旁边,对照好焊接参数才可以焊接。2.漏焊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流的管理不当造成的,经常会把一些焊接半成品混到成品区里,所以物流的管理显得尤为的重要,焊接的时候,把焊接的半成品和焊接成品分离好(经常会发现两种状态的产品共用一个物料框),这是很多公司都没有做有物料框的标识,往往容易导致漏焊的产品的出现,所以在生产的物料框做好标识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