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13:2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县城东距省会贵阳117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毕节115公里,县域面积2380.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62个村(居)民委员会。全县现有幼儿园3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6所),小学292所(其中教学点43个),初级中学33所,完全中学8所,高级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12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专任教师341人,小学专任教师4092人,初中专任教师2424人,高中专任教师738人。在园(班)幼儿20884人,小学在校生71311人,初中在校生42742人,高中在校生14923人,职业中学在校生2507人。

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快教育发展

近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在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将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牢固树立“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一均衡、两突破”全面推进我县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狠抓控辍保学,确保适龄儿童正常入学

一是加大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党以办教

239所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标准化食堂,由县财政拨款新增了500名食堂工勤人员,并在原有基础上配齐食堂设备设施。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层层签订了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食堂食品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加工、供应等全过程的有效监管。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和学生实名制管理,严格报账制度。教育、财政、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等部门多次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实地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让学生吃到足额、营养、可口、安全的营养午餐。

(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配置均衡

2012年,我县公开招录中小学特岗教师300名,并全部安排到教学一线岗位任教。目前,全县初中教职工2509人,师生比达1:17,小学教职工4313人,师生比达1:16.5。职工占教职工总数的百分比:小学达5.1%,初中达3.3%,基本满足中小学教学需要。

大力推进城镇教师到农村、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到边远校点支教工作。2011年全县教师交流人数779人,交流率达12.21%,2012年全县教师交流人数1013人,交流率达15.54%。

(六)加强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为:小学500元/生/年,初中700元/生/年,切实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11年全县预算内教育拨款45971万元,全县生均教育事业费为:小学3193元,初中3240元。

民办教育是黔西教育事业发展上的一朵奇葩,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全省民办教育的排头兵。为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壮大,县委、县政府在2004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意见》,提出了10条有利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者来***创办学校,内容涵盖了民办学校用地、教师引进、师生与公办学校实现同等待遇等方面。

1999年,我县第一所民办中学——水西中学在县城奠基,规模化的黔西民办教育由此拉开序幕。民办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管理从无序到规范。树立中学、云志中学、世杰中学等一批民办中学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黔西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2008年,民办水西中学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成为全省第三所、县属第一所进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的民办学校。9年来,水西、云志等四所民办中学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二本以上高等院校输送合格学生1500多名。四所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先进民办学校”、“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贵州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贵州省先进团组织”、“贵州省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贵州省家长学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2011年,县委、政府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目前,全县有民办完中3所,民办独立高中1所,民办学校校园面积1280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1492平方米, 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从外地引进教师200多名。

体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资源整合工程。坚持“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每个乡镇建好一所中心幼儿园”的学校布局调整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继续扩大城镇学校的容量,建设规模适当的区域性初级中学、农村寄宿制小学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三是强师兴教工程。按照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的目标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四是更新装备工程。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装备更新计划,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五是教师安居工程。积极争取教育部、省政府对毕节市帮扶的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力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逐步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六是内涵提升工程。坚持“以点突破、点面结合”和“继承、发展、创新”原则,走“合格—规范—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在特色中追求教育质量,在发展中实现教育公平。七是扩容促优工程。加大普通高中投入,扩大县城高中办学规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八是振兴职教工程。积极探索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路子,在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九是平安校园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适时对学校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努力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坚决杜绝严重危害和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事件发生。十是创新德育工程。将社会

第二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中心于20*年6月组建,承担了对中南大学基础教育的管理与工作指导的任务,党政工团实行“3113”管理模式:三个支部,一个行政(普教中心),一个部门工会(2006年下半年组建),三个团总支的模式;下辖三所中学(含二所小学),现有教职工238人,离退休教职工227人,合格学历227人,占94。6%,中高级职称192人,占80%,其中副高76人,占31。6%;中共党员77人,占32%;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多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达347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7。24%,除教职工工资与部分岗位津贴(占80%)外,校拨公用办学经费50万元/年。生均公用经费为111元。

一、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辖三校由于种种原因办学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普教的同志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普教中心组建六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17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了中南大学的资产),占总投入的73。5%,极大地促进办学环境的优化,形成了三校建校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普教中心组建时,三校在校学生仅有2740人,而2007年上学期在校学生为4512人,净增2288人,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各校的生源质量与收入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经费紧张与教职工待遇偏低提供了支持。

3、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我们普教整体规模较大,但三校分散,相对而言,各校又较小,如何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是普教人值得深思并为之奋斗的重大难题,我们提出了“团结建校,素质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近些年来普教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绿色环保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体育传统项目、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步入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

4、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普教部门被戏称为“家属大院”。由此可见,普教的师资队伍何等地堪忧!并校后,中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同意了我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请求,近些年来,我中心在中南大学纪委、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60多名)优秀教师进入了我普教的行列,较好地改变了师资结构,为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特色的彰显、师资队伍的优化,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经过普教人的努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进入市区的前列,中考成绩成为了长沙市的排头兵(前三位),高考上线率(94。3%)、本科上线率(53。2%)、录取率(96。2%)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层次提高,获奖人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06年达1800多人次,在长沙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被长沙市教育局、湖南省教育厅认为“进步快、来势好的单位”之一。

6、声誉与实力进一步好转

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各校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共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17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称号16项,省级44项,市级(含中大级)61项,区级52项; 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36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市级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各级教学比武获奖340多人次,办学规模年均增长率突破了两位数;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1%,教职工幅利年均增加20%,年均投入建设经费在150万元以上,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成为了各校取得成果最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普教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普教定位问题

普教中心作为中南大学直属的副处级二级单位(全校仅五个)已明确规定了,但其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教学单位的性质始终不明确,特别是普教末列入《中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将对普教的建设、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始终列入优先发展的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议中南大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普教工作与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普教事业发展。

2、普教编制问题

普教理应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基本教学单位,理应遵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编委的定编政策(省编委省教育厅[2002]44号文件),结合三校分散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编制,确保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情况是:若不考虑三校分散的情节,按上述文件精神,应配教职员工3*人,实际缺编63 人,缺编率26。5%,造成了人平均超工作量为25%以上,教学骨干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5倍以上的人员就达到30%以上,而外请教师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教职工待遇下降日益突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

3、普教经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是构建和谐的公平教育之基石,国家对此实行的是强制保障标准,依法保障,处于优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基础教育为本。保障基础教育经费是考察各级政府和领导是否重视教育工作的试金石。而目前我中心的年公用经费为5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仅为111元,低于全国最低生均公用经费250元的一半以上,甚至低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最低生均经费189元的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每年我中心需自筹(20%)的岗位津贴总额就达到73。3万元;国家对收费标准与收费行为的严格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加之,我中心从中南大学的利益出发,减免了中南大学教职工的第三代子女以及为中南大学服务的临聘人员子女的部分办学费(分别为减免25%和10%),我中心又无经济实体,既要保障教职工福利的增长和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要推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中心负债200多万元),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领导干部拖入“抓质量、抓经济”无可奈何境地。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长沙市将对辖区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而我中心义务教育阶段3476名学生被减免的费用如何补助到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中南大学组成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人负责依法与省、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来处理此问题,否则,我中心将无法运转!

4、普教场地问题

我中心下辖三校占地面积67亩,合44666平方米,生均面积9。9平方米,与国家最低标准的生均面积15平方米相比,相差了50%以上,不足总面积22950平方米,合34。42亩;总建筑面积为2446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低于国家最低生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标准,生均不足建筑面积率32%,不足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11520平方米;加之三校分散,场地利用率降低等,可见,以上三项造成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的发展。

5、扶持政策问题

基础教育是需要扶持的公益性事业,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普教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国家百年大计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南大学的普教人,担负着为全校教职工服务,培养好他们的子女,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的重任,我们将不负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期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请求中南大学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能采取积极政策与措施,切实从政策上保障普教的合理定位、经费支持、场地与基本建设、编制落实、教职工待遇、招生政策扶助等,并将普教的发展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规划,使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三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中心于20*年6月组建,承担了对中南大学基础教育的管理与工作指导的任务,党政工团实行“3113”管理模式:三个支部,一个行政(普教中心),一个部门工会(2006年下半年组建),三个团总支的模式;下辖三所中学(含二所小学),现有教职工238人,离退休教职工227人,合格学历227人,占94。6%,中高级职称192人,占80%,其中副高76人,占31。6%;中共党员77人,占32%;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多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达347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7。24%,除教职工工资与部分岗位津贴(占80%)外,校拨公用办学经费50万元/年。生均公用经费为111元。

一、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辖三校由于种种原因办学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普教的同志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普教中心组建六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17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了中南大学的资产),占总投入的73。5%,极大地促进办学环境的优化,形成了三校建校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3、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我们普教整体规模较大,但三校分散,相对而言,各校又较小,如何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是普教人值得深思并为之奋斗的重大难题,我们提出了“团结建校,素质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近些年来普教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绿色环保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体育传统项目、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步入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

4、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普教部门被戏称为“家属大院”。由此可见,普教的师资队伍何等地堪忧!并校后,中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同意了我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请求,近些年来,我中心在中南大学纪委、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60多名)优秀教师进入了我普教的行列,较好地改变了师资结构,为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6、声誉与实力进一步好转

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各校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共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17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称号16项,省级44项,市级(含中大级)61项,区级52项; 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36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市级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各级教学比武获奖340多人次,办学规模年均增长率突破了两位数;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1%,教职工幅利年均增加20%,年均投入建设经费在150万元以上,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成为了各校取得成果最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普教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普教定位问题

普教中心作为中南大学直属的副处级二级单位(全校仅五个)已明确规定了,但其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教学单位的性质始终不明确,特别是普教末列入《中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将对普教的建设、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始终列入优先发展的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议中南大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普教工作与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普教事业发展。

2、普教编制问题 普教理应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基本教学单位,理应遵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编委的定编政策(省编委省教育厅[2002]44号文件),结合三校分散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编制,确保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情况是:若不考虑三校分散的情节,按上述文件精神,应配教职员工3*人,实际缺编63 人,缺编率26。5%,造成了人平均超工作量为25%以上,教学骨干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5倍以上的人员就达到30%以上,而外请教师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教职工待遇下降日益突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

3、普教经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是构建和谐的公平教育之基石,国家对此实行的是强制保障标准,依法保障,处于优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基础教育为本。保障基础教育经费是考察各级政府和领导是否重视教育工作的试金石。而目前我中心的年公用经费为5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仅为111元,低于全国最低生均公用经费250元的一半以上,甚至低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最低生均经费189元的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每年我中心需自筹(20%)的岗位津贴总额就达到73。3万元;国家对收费标准与收费行为的严格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加之,我中心从中南大学的利益出发,减免了中南大学教职工的第三代子女以及为中南大学服务的临聘人员子女的部分办学费(分别为减免25%和10%),我中心又无经济实体,既要保障教职工福利的增长和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要推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中心负债200多万元),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领导干部拖入“抓质量、抓经济”无可奈何境地。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长沙市将对辖区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而我中心义务教育阶段3476名学生被减免的费用如何补助到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中南大学组成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人负责依法与省、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来处理此问题,否则,我中心将无法运转!

4、普教场地问题

我中心下辖三校占地面积67亩,合44666平方米,生均面积9。9平方米,与国家最低标准的生均面积15平方米相比,相差了50%以上,不足总面积22950平方米,合34。42亩;总建筑面积为2446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低于国家最低生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标准,生均不足建筑面积率32%,不足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11520平方米;加之三校分散,场地利用率降低等,可见,以上三项造成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的发展。

5、扶持政策问题

基础教育是需要扶持的公益性事业,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普教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国家百年大计的重要基础。

第四篇:2012教育工作汇报

2012年教育工作汇报

○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390人,在岗教师176人。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滦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教育系统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教育发展纲要,积极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体干部教师发奋图强,凝心聚力,创先争优,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以教学为为中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教育系统的核心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镇教育办始终把抓好教学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在每学期开学伊始都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考评机制,细化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了教育办领导包校制,力求在强化管理中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都能够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细化奖惩机制,全体教职工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镇中小学都取得了骄人的教学成绩,镇中学在今年的中考中,创历史新高,被县一中正取57人,年级教学总成绩名列全县初级中学第一名,再一次被县政府命名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截至今年,滦阳镇中学已经连续十年被县政府评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镇各小学也是成绩斐然,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在全县名列前茅,优异的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镇教育办的精心管理,得益于拥有一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校长队伍,得益于全体教师的求真务实、勇于争先的奉献精神。

二、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它牵涉到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平安,牵涉到学生、家长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滦阳镇教育办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镇教育办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总校长任组长,由一名视导员任副组长,主抓各校的安全工作,同时要求各校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2.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镇教育办与各学校、各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将安全工作责任到人。3.要求各校都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经常性开展安全演练。4.加强安全教育,各校及时发放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溺水等致家长的一封信,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做到了学校与家长对学生安全的齐抓共管。5.认真落实了安全月报制度,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6.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经常性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及法制教育活动,保障了全镇各校都能有正常的教学秩序。通过一系列努力,全镇各校未出现一例师生人身伤亡责任事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消防安全责任事故,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0,使全镇各校秩序井然,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三、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唐山市中小学教师十忌》和《迁西县教育系统六条禁令》,规范教师言行,各校经常性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并通过开展师德演讲、争创师德标兵等活动,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使全体教师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打造了一支行风正、教风浓的教师队伍。

四、加快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滦阳寄宿制小学附属设施建设。滦阳寄宿制小学于2011 年10月投入使用,因为是老教学楼改建的学生宿舍楼,密封效果差,住宿学生冬天冷,今年暑假,我们投入资金4万元,将宿舍楼的走廊进行了密封,保证了今冬学生能在温暖的环境里生活;又投入资金近两万元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2、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是全县重点项目,我们竭尽全力配合县局及施工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不误工期。现在已经有近30户双职工教师喜迁新居,生活在整洁、温暖的教师宿舍里,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3、铁门关幼儿园建设:教育办积极协调,在镇、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高标准的铁门关幼儿园,该园投资350万元,占地6.3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在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暑假后投入使用,届时准备将该园打造成省级农村示范园,将使我镇的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有大幅提高。

五 以艺体教育为抓手,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镇各中小学普遍实施了“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并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五月中旬,镇教育办统一组织了滦阳镇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取得了理想效果;派出代表队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小学均获得了突破性成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校生活,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 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 建立了镇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建有标准的成人教育基地,实现了村村有成人学校、村民学校。一年内,有效地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社区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重点组织开展了涉农专业培训,2012年,滦阳镇又招收学员60人,使全镇涉农培训学员达到224人。这些学员学习积极性高,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对滦阳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滦阳镇的继续教育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镇教育办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做到了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多次被评为市级、县级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有五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网络研修之星”,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继续教育工作者。

回顾过去,尽管我们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一是学校布局还相对分散,整合教育资源尚有空间。二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三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未能真正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今后工作设想:

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服务于教学;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专心上课,向45分钟要质量;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到唐山、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授业水平;进一步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提高教学成绩赋分比重,使其能够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发挥奖励和激励的作用。

二、继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大对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调动村两委的建园积极性,将原黄石哨小学和亮家峪小学改建成独立幼儿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加大成人教育投入,致力于改善成人学校办学条件:一是要加强镇成人学校建设,添臵教学仪器、图书等设备,使办学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二是要加强村成人学校建设,使“六有”成人学校达到半数以上。

总之,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开展好各项工作,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再谱滦阳教育的新篇章。

第五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迎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我校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本着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现将我校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XXX位于XXXXX,坐落在风景优美的XXXX,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我校是一所单轨制完全小学,承担着周边四个自然村的普及小学教育任务。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积极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教育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工作普及程度

1、我校辖区共有小学阶段适龄儿童294名,入学294名,入学率100%。

2、学年初在校学生284名,学年末284名,巩固率100%。学年内无辍学现象,年辍学率为0。

(二)师资队伍

1、全校共有教师14名,学历达标14名,达标率100%。

2、所有教师均具备教师资格,全部达到任职要求。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各类教学用房符合省规定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

2、全校共有图书:7800册,生均 26.54 册。

3、学校各类教学仪器配备达到一类标准,能够满足教学正常需要。

(四)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做到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管理有序。治理校园环境上,做到了学校周围安静,无噪音干扰,无污染源,校门前和两侧无小卖部,无堆放杂物,无网吧。校园内实现了美化、净化、绿化。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安全责任管理,确保不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五)教育教学质量

1、我校全面贯彻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全开齐 课程。全校学生都能遵守法律法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违法违纪现象。

2、一年来,教育成果喜人。2011年,我校毕业班毕业率100%,学生综合考核成绩名列全乡前茅。被乡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我校按照市、县教育局的部署,广泛开展“十个一进课堂”、“双爱好”活动。通过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了。我校有多名学生在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和学生征文活动中获奖。

三、主要做法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普及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保证,事关教育的振兴、民族的兴衰、国家的繁荣。为此,我校坚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位教师政治理论过硬、教学理念先进,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2、多方筹资,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条件 我校在学区正确领导下,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争取资金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2010年我校改建了厕所,更换了学校大门。新建4个教学专用教室。学校环境的改善,办学条件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欢迎,增强了我校的竞争实力。

3、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全开齐 课程;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织的作用,建立“教、学、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主题明确,活动记录齐全。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做到做到“五严”“一改”,抓评价、促发展。

“五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执行以“教学六认真”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规范,推行领导推门听课制。严格常规的督查、指导、反馈、整改制度,对备、教、改工作进行周、月度检查;严格实施学科抽测制度,抓好教学各阶段的质量监控。

“一改”即改革学生素质评价方法,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期末设立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等表彰项目。

工作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努力做到“把眼光盯在质量上,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把基础放在个人素质提高上,把关键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全体学生的进步和提升上,把效果显现在40分钟的课堂上”,保证教学工作扎实有效。

4、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性办学思路,推进教育改革。长期的实践证明,封闭办学只会把学校带劲狭隘的死胡同,坚持开放性办学,学校才会越办越活。我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精神,抓住“高效课堂建设”的契机,组织我校优秀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先后组织教师到杜郎口、矿区学习,同时,请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我校讲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这一系列的举措,更快、更好的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探索与展望: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并就我校教学工作下一步发展方向展望如下。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办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集中有限的资金,分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学校教学设施滞后问题。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把培训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上来。

3、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实践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监控的作用,促使教师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加强教师备、教、改、导、检、析、研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夯实教学基础。

以上是我校的工作汇报,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XXXXX学校

迎教育督导评估

汇报材料

下载教育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学年度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合川区双槐镇2010-2011学年度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和大家一起隆重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同时,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

    教育工作汇报

    街道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这春暖花开、充满希望的时节,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临我街指导教育工作,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工委、办事处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

    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的汇报 (XX年10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硕果累累、充满希望的时节,省里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亲临我镇指导教育工作,这是我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2011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发展教育是立国之本,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宗旨,从古至今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2011

    教育评估汇报材料武安镇 西竹昌幼小一体园 2011年11月武安镇西竹昌幼小一体园 教育评估汇报材料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园始建于1951年,1999年9月迁入新址,新园位于 村中心。占地......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各位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县”战略,着力建设优良的教育机......

    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汇报万代基业,教育为本;富民强市,教育先行,教育工作汇报。近几年来,教育工作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强市战略的正确指引下,经过无数教育人的艰辛努力,实现了跨越式......

    艺术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艺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重视艺术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