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保障权益,增强维权,促进我校妇女儿童权益事业发展
2011年,我校妇女儿童工作在地区妇联、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巾帼建功”主体实践活动,团结带领全校女职工勤奋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女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加强女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我校长期在教职工中开展学习政治、学习理论活动,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宣传有关妇女工作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女教职工的权利意识,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强化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多次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出台了《关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处罚办法》等,积极协助党委抓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全体教工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3、创设青年女教职工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注重培养青年女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她们多学习,多实践,积极营造“强素质,促发展”展示才能的平台。对于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子拜师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手把手地给予教育教学的指导,帮助她们早日站稳讲台,锻炼成长。2011年有35 名青年女教师勇挑重担,担任班主任工作。
4、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巾帼岗位练兵活动。
动员女教工积极投身各种学习与改革,在女教职工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提高女教职工敬业爱岗、科学育人的水平,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师表形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提高女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掌握现代多媒体手段,并能运用于教学中。
二、增强主人翁意识,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实施维权工程。
1、参政、议政,做学校的主人。
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利用教代会,女教师积极提出有价值的提案,关心学校发展。利用民主对话的形式与领导座谈,共商学校大计,使我们学校的内部改革能 顺利进行,积极参与一些“责任制”、“考核制”和奖励办法的制订、考核工作,时时为学校献计献策,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2、积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为女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女教工特殊利益。女教工评职晋级、进修学等方面与男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女教工孕产期、计划生育假等待遇的落实,为争取她们的权益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
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好职工医疗待遇,每年组织35岁以上女职工体检做了胸透、心电图、肝胆肾、子宫附件B超及各项化验,建立职工健康档案。足额发放职工工资,没有拖欠现象。对生育期间的女职工、生病住院的教工及教工配偶、亲属尽量安排及早到医院探望,送去学校的关怀和爱护。对家不在哈密的年青教师尽力从生活、工作及各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安心教学,认真工作。
女职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享受带薪寒暑假。依法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做好女职工五期保护工作,保证女职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待遇。
三、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每年的“三八”、“五一”、“教师节”和“十一”国庆等节日,我们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跳绳、拔河比赛、卡拉OK赛、小合唱、集体舞等,通过开展趣味体育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教工间的交流与协作,增强了凝聚力,展现了教师的别样风采,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欢声和笑语。在“六一”儿童节时候,为全校18岁以下的职工子女分别送上价值100元的购书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注与关爱,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我们将继续关心女教工的身心健康,依法维护她们的合法权利,听取女教工的心声、争取党政领导的更加重视,开展有益教工身心健康的活动,不断营造一个让女教工健康成长的好氛围。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多宣传女教师的平凡伟大,让社会给女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
第二篇: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校的妇女儿童工作在学校党支部和女工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1、是大胆任用女教师进入管理层。学校把优秀女教师陈锦华同志从一名普通教师提拔为教务主任。她在管理岗位上,联系女教师,关心女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现在有4名女教师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成为学校管理的有生力量。
2、我校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吃透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条款及有关政策法规,把我校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之中。
3、女教职工承担家务较多,为此,学校在课程安排、阶段性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尽量减轻工作量。对于产、孕的女教工在工作上、经济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慰问,调动了广大女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十分关心女同志的健康状况问题,对有病的女教师关怀体贴,对怀孕待产的女教师尽量安排适合的工作,做到了关怀备至,人本管理。
4、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妇女合法权利。使每位女教职工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确保护自己权利的途径和依据。
5、注重学生家长培训工作。学校处于外来务工人员高度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根据当地学生家庭教育基本上由女家长承担的实际。学校认为,只有提高了妇女家长的素质,才能保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每学期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至少一次,通过学习、互动、交流、探讨,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技术,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提升了母亲教育的水平。家长通过对学校的了解,解决了学校许多具体困难,每年都有乡镇企业的慷慨解囊,捐资助教。
6、狠抓儿童教育工作。儿童教育工作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狠抓了学生养成教育,狠抓了学习品质的培养,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特别是在关注“待进生”的基础上,关注了新兴弱势群体——流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目标管理,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把妇女儿童发展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进两个规划的实施,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2011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2011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九台市第六小学
妇女儿童工作是关心妇女儿童的一个重要体现,我校在县妇儿工委、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学校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上级妇女儿童工委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妇女儿童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为保证学校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由校长和工会主席任领导小组组长,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针对我校的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推进了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取得的成绩与具体措施。
当今社会,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妇女儿童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自我校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工作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科室和学校齐抓共管,妇女儿童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一)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校通过板报 1
标语、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规划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宗旨。在庆祝“三八”妇女节和“六一”儿童节期间,我校围绕妇女儿童工作的宣传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大大加强了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意识。
(二)努力把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为保证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对各班实施妇女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职责分解,制定了学校计划,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把目标落实。
(三)本所做的妇儿工作。1、3月12日进行“师生共植纪念树”活动。2、3月17日进行“节约广告语”的征集。3、3月26日进行“安全读秒紧急疏散演练”。4、4月18日进行“泼水节狂欢”活动。5、4月23日进行女职工读书心得交流。6、5月12日启动“校园小歌星、校园小舞星”海选。7、5月21日对学生进行“法制讲座”。8、6月6日进行“庆六一”“爱心义卖”活动。9、9月8日进行“德艺双馨教师”“优秀教研组”“三好学
生”“行为示范标兵”“书香家庭”“书香小明星”的表彰。10、9月24日进行优秀教师“校级展示课”。11、10月10日进行学生美文朗诵比赛。12、10月15日进行学生科技作品大赛。13、10月17日进行学生秋游拉练活动。14、10月23日进行学生现场书法大赛。15、11月5日进行女职工美文朗诵大赛。
三、妇女儿童教育程度的明显提高。
1.2014年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是100%。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基本能就近就学,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3.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学校周边儿童的入学需求。
4.教师队伍学历和素质的提高。多渠道引进优质的培训,全面推广教师系统性、循序性的专业培训,积极推进教师学历的提升,扎实开展教师素质的全员培训。如与钦州学院联手稳妥地推进教师脱产置换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校妇女儿童发展工作的各项目标,距各级各部门的要求仍有差距,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待解决,许多目标、任务还要花大力气努力实现,可以说是时间紧迫、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全校进一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完成我校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12月
第四篇: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2014
北关小学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妇委会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教体局妇委会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工作计划。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
本,我校“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继续进行,我校许多教师与多名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结成对子,他们经常与学生谈话,多次家访,赠送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真正从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学生健康成长,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年“六一”儿童节,我校举行了“庆六一文艺汇演”,同时举行了“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赠送节日礼物、学校为特困儿童送礼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及特困儿童再次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爱心妈妈”们及学校的期望。
二、积极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努力为女教职工办实事。
一是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我校对生病、住院的女教职工及产妇都能做到及时看望了、登门慰问,真正做到从生活点滴之处关心她们的生活。
二是认真开展有利于女职工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等活动,增进了女职工们的交流和友谊,增强了女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今年“三八”节期间,学校向全体女教职工发放了节日慰问品,同时妇委会还组织学校女教职工举行了踢毽子、下跳棋比赛。场面别开生面,女教师积极性高,开心快乐地度过了自己地节日。2015年元旦,学校举行了“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在歌声与笑声编织的舞台上,我校女教师们载歌载舞,纷纷登台,尽展风采,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与对新春的祝福。
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1、关心少年儿童成长。一是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和每周的班会时间经常开展学生法制纪律安全教育,还加强了对传染病预防、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摔滑、防走失、防雷电等教育,确保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健康成长。二是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分期举行了各年级家长会,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三是重视少年儿童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秋季,我校在继退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读本《德润童心》之后,又推出学生养成教育的校本课程优秀读本《中华经典简明读本》。读本收录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名贤集》、《小学生歇后语》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读本在释义的同时,我们还精心精选了一系列的经典故事,配上了精致的插图,以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该读本在全校各年级推行,通篇构架严谨,内容丰富,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华传统启蒙教育的精髓,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2、积极配合上级开展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在校内张贴有关宣传挂图,利用宣传栏开设计生宣传专刊,宣传维护妇女权益和计生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落实好育龄妇女各项节育措施,做好台帐,对学校女教师及男教师家属严格按计划生育条例进行管理。本,圆满地完成了教 育局对我校计生工作的检查。
回顾过去的一年的工作,我校妇委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热心公益活动,尽职尽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加强学校文明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学校气氛,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我校将在上级妇联和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开拓创新,为我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篇:2012最新精选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妇女 关注儿童 促进发展
今年以来,我校的妇女儿童工作在学校党支部和女工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1、重视女教师的培养工作。我校女教职工占教职工总数的八成以上,做好女教职工的工作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历来重视女教职工的工作,尤其是女教师的培养。
一是开展了《准名师工作室》活动,每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学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官方教师博客圈。按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竞赛,在博客论坛建立了专区,截至目前,已经达到了访问量的最高数字。以岗位练兵、外出培训等形式,促进女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举行教师基本功达标、“五课”教研之星评选、教学论文竞赛、新教师培训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家在学校的博客圈中大家自由的交流,把自己读书读报的体会,教学的反思和案例分析,不断地在网络上交流。同时,我们组织了各项才艺比赛,如,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电脑打字、多媒体课间制作、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技能等比赛,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学校优先安排女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先后有1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区业务培训,促使女教师提高了业务能力。何美霞等5位女教师参加了区优质课竞赛活动,取得了骄人成绩。张彤等18位女教师的21篇教学论文获奖,女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二是大胆任用女教师进入管理层。学校把优秀女教师石娜同志从一名普通教师提拔为教导主任。她在管理岗位上,联系女教师,关心女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为此,她先后被评为洛阳市骨干教师。现在有4名女教师担任党支部委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成为学校管理的有生力量。另外,设有女职工代表,参加校务会议,讨论研究学校重大事项,调处工作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成为女教工与学校联系的纽带。
2、我校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吃透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条款及有关政策法规,把我校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之中。
3、关心妇女同志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组织每位一份女职工进行了一次妇女妇科普查,为每位女教职工发放生活用品。每年妇女节期间,学校举办妇女座谈会,倾听女教职工的心声,为她们排忧解难,并送上节日礼品。女教职工承担家务较多,为此,学校在课程安排、阶段性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尽量减轻工作量。对于产、孕的女教工在工作上、经济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慰问,调动了广大女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十分关心女同志的健康状况问题,对有病的女教师关怀体贴,对二位生育在家休息的女教师我们前往探望,对二位怀孕待产的女教师尽量安排适合的工作,做到了关怀备至,人本管理。
4、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妇女合法权利。积极参加了市、区“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使每位女教职工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确保护自己权利的途径和依据。
5、同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每次活动有记录或小结。做好各方面妇女宣传工作,做好综合计划生育工作动态表。每月发放好避孕药具,确保无人工流产,无计划外生育,无婚前生育。
6、注重学生家长培训工作。学校处于外来务工人员高度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针对这一实际,自2001年成立了“家长学校”“洛阳市母亲教育基地”。邀请有关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校长,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辖区内同乐寨村两委党支部书记担任副校长,为办好家长学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当地学生家庭教育基本上由女家长承担的实际。学校认为,只有提高了妇女家长的素质,才能保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每学期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4—7次,40-100学时,要求妇女家长参加,通过学习、互动、交流、探讨,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技术,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提升了母亲教育的水平。家长通过对学校的了解,解决了学校许多具体困难,每年都有辖区企业的慷慨解囊,捐资助教。家长学校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家长学校和河南省首批示范家长学校。
7、狠抓儿童教育工作。儿童教育工作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狠抓了学生养成教育,狠抓了学习品质的培养,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特别是在关注“待进生”的基础上,关注了新兴弱势群体——流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过各班全面摸底,学校现有流动儿童436名、留守儿童23名,其中流动女儿童211名、留守女儿童11名,流动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85%。学校为他们建立了个人档案,向全社会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书,提出了“三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的工作措施,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对流动留守学生进行两次以上家访,另外,开展与优秀学生“一帮一”的手拉手共同成长行动。全校师生为他们倾注了更多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校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春风骀荡花千树,不待扬鞭自奋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和涧西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进一步关心、关注妇女儿童群体,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积极推进课改进程,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群众满意的省级示范性学校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