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总结 万德松
个人工作总结
万德松
2012以来,在市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本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十八大重要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林业发展,切实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廉洁从政,团结带领林科所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基层林业工作,真抓实干,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认识
近三年来,在市林业局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在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勤政廉政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单位制度得到健全和落实,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思想上树立了“四民”思想,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摆清楚了自己的位置,搞清楚了“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二是忧患意识加强,责任意识明显。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森林覆盖率低下,林业经济资源匮乏,我们作为林业基层单位,从林业具体工作为切入点,抢抓机遇,以我市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美丽乡村”、“三边植树”、血防林、长防林等各项林业工程为抓手,勇于担当,逐步把林科所建设成为我市最大的造林苗圃和城镇绿化苗圃,为我市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充足的苗木。
二、加强生产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建设“省级良种油茶牙苗粘嫁接繁育基地”100亩,每年产能100万株,近三年每年为我市发种油茶种苗30—40万株。
2、新建精品绿化苗木示范园50亩,建设以蒲城丹桂、红叶碧桃、广玉兰为主的绿化精品园,为我市广大绿化苗木生产者提供示范,促进我市绿化苗木生产健康发展,促进绿化苗转型升级。
3、每年为我市各项造林绿化工程培育以马尾松容器、湿地松容器、杉树苗、杨树苗等30多个品种,种苗200万株,为我市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苗木,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4、建设以香樟、桂花、栾树、水杉等为主的城镇绿化苗木基地1000多亩,近几年为我市“乡村美化亮化工程”、“三边植树”、“环梁子湖景观林带”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绿化苗木,是我市林业系统最大的绿化苗木供应基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职工生产生活
1、组织实施落实了棚户区改造工程,从2011年冬起,我们结合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通过几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林科所原址改建新建98户,现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在城区民地新建18户,现已基本建成,有望在年底完成交接。通过棚户区改造工程,使林科所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2、完成张远了望塔的建设。2011年,我们在张远修建102平方米的了望塔,用于管理张远片绿化苗木,以及周边地区火情监测。在2013年,我们又在了望塔边修建职工用厨房48平方米;2014年8月,我们完成了张远了望塔固定电路的安装工作。
3、完成疫源疫病监测站厨房、柴房、场地硬化、绿化工作。2013年至2014年,我们为了完善疫源疫病监测站的配套设施,保障监测站正常运行,新建厨房68平方米、柴房42平方米、硬化场地1000多平方米,修建挡土墙82立方米,建花坛60平方米。
四、成立鄂州市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通过努力,2013年7月18日,鄂州市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挂牌成立,对鄂州市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及时报送信息,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人将在后的工作中,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林科所发展为己任,以职工群众利益为前提,不断加强学习,勤勉工作,在林业基层战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师德试卷(万松)
瑞安万松实验学校暑假师德培训考核试卷
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在括号里把正确答案字母上打“√”)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A、育人为本;B、提高质量;C、促进公平)
2、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A、均衡发展;B、增强体质;C、减轻负担)落实到中小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在师德培训过程中,主要对(A、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B、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C、班主任工作和校规校纪培训)。
4、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于(A、2009年11月27日起施行;B、2010年3月1日起施行;C、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5、《条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A、就近免试入学;B、就近考试入学;C、就近面试入学。)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A、校长聘任制;B、党支部领导;C、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A、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学习能力,分析思考能力,改革能力和实践能力;C、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8、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解聘。(A、对学生实施体罚; B、劝学生退学;C、收取学生班务费)。
9、党“十七大”部署两项活动(A、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建文明民主国家活动;B、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国家活动;C、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
10、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必然要求(A、办出特色学校;B、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C、精心策划“十二五”规划)。
二、问答题。(共70分,第一、二题各10分,第三、四题各25分)
1、什么是我国教育方针?
2、2010学年全市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3、结合王局长学校工作报告,如何开展学生品德教育?
4、在新学期里,你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第三篇:学习总结1-张万德
青年巷小学挂职学习工作总结
2012年11月26日至2012年11月30日,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我来到了青年巷小学挂职学习一周时间,在过去的五天时间里,我充满着感恩之心,洋溢着感激之情,感谢教育局领导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青年巷小学为我们搭建学习的平台,也感谢青年巷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学习的支持。在青年巷小学这座文化氛围浓厚、学习风气醇厚的美丽校园,我感动于青年巷小学领导和老师的忙碌,感动于青年巷小学老师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感动于学生们的多才多艺,感动于青年巷小学深厚的文化精神,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的思考。现将挂职以来的学习情况和体会、感受汇报如下:
在挂职期间,我时刻牢记学校领导的叮咛:“多看、多学、多思、多问”,通过听、看、议、谈,我深深地领略了领导们精湛的管理艺术,目睹了老师们忘我的敬业精神,体验到了青年巷小学和谐进取争优的氛围,可以说是收益匪浅,感触颇深。在挂职培训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学习领会青年巷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以及校园文化特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各种会议,经常和学校老师沟通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思,做到了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边总结。认真学习青年巷小学的各种资料、活动方案,始终不忘和自己过去的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比较,进行深度思考,从中吸取精华,探寻教育教学的良计妙策。把在青年巷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我的收获、思考、体会及时记录,并归纳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从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和管理的境界。
首先,走进青年巷小学,从校园环境、处室布局、班级布置到班
级管理、无不诠释着这所学校的规范。青年巷小学的整套管理制度可谓全面而细致,从中可以体现青年巷小学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
留意观察学校正常运转中各项规范的执行情况,发现在细微处,都体现了“规矩”的存在。比如:早操路队行进按照音乐行进,上下楼梯也是井然有序。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后是对上一周值周情况汇报,值周学生表扬前一周涌现的优秀中队,再指出学生学习活动的细节处反应出来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公布优胜中队,值周教师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生的每一处细节。周一升旗仪式全体师生一起到操场排队参加升旗仪式,除班主任外,其他教师和学校领导都整齐列队参加,无一例外。
正如一句话说的好:学校管理就好像走路一样,你不能要求路上没有石子,要走得稳健,就要穿上一双鞋子。就让“规范”成为你行走的一双鞋子,也许刚穿上这双鞋子的时候,你会觉得磨脚,但唯有借助这双鞋子,你才能走的更远。
确实,青年巷小学的全体教师和学生都穿上了这双“规范之鞋”,大家自觉维护这双合脚的鞋子,相信青年巷小学的道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
其次,青年巷小学浓郁的现代教育气息也让我感触颇深。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和配备现代化固然重要,但这仅是一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应根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来自于学校,营造一种氛围,切合实际,能调节师生情绪,陶冶师生情操,让师生愿意而且快乐地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走
进青年巷小学,扑面而来的是那浓郁的现代教育气息,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告诉您: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校园!
通过这次挂职学习,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对老师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感悟。老师应该博学多闻,具备比较深厚的专业素养,从传统教育理论到新课改理念,老师应该了解的知识太多了,因此学习尤为重要。
总之,这次学习感悟很多,收获颇丰,使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不少新的知识,好的经验,填补了平时工作上的缺陷,也使自己对今后的工作有也更加明确的思路。时代呼唤优质教育,时代期待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负担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为基础教育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华
2012年11月30日
第四篇: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下面是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曾是明清时期杭州地区最大书院、浙江最高学府的万松书院,更因梁山伯、祝英台在此“同窗共读整三载”的美丽传说而闻名。目前,杭州这处著名人文景观已修复重现。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万松书院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万松书院位于南线景区的万松岭下,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的。重建工程中按民国初期原样恢复了照壁和平台,重刻了孔子图像并凿“万世师表”四字,修复了牌坊和供桌。
万松书院传说是晋代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地方,不远处的长桥是他们“十八相送”的饯别之处。
篇二: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万松书院位于西子湖畔,万松岭南坡,取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白月中。”的诗意。
走了几十级台阶,看到了三座牌坊,中间的书写着万松书院和太和元气,左边的写着敷文书院和道冠古今,右边写着太和书院和德侔天地。万松书院、敷文书院、太和书院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三个牌坊成“品”字形,说明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牌楼上的花纹非常精美,让人惊叹不已。
接下来是仰圣门,仰圣门是提醒人们必须服装整洁,心怀敬意才能入院的礼仪之门。
穿过仰圣门,来到明道堂,明道堂是用于藏书、祭祀的活动的,不仅如此,明道堂还是万松书院的讲堂。
最后,我们来到大成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是赞扬孔子的学识和学术。孔子像旁还有孟子、曾子、颜子、子思四位配享,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发扬着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让人们知道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一圈看下来,让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太崇拜太敬佩他们了。
万松书院真清幽啊!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篇三: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各位游客:提起书院,人们都知道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书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古人都喜欢在环境清幽、山色秀丽的地方建造书院,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万松书院,就是一处坐落在万松岭下,唐朝时候就被白居易赞誉为“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风光绝佳之处。下面请大家前去参观。
游客们:万松书院这么有名,当然离不开几大原因,一是书院历史的悠久;二是在此曾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爱情故事;三是书院造就了许多颇具名望的俊杰英才,从而成为了杭州一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古迹。在参观过程中,我再给大家一一讲解。关于万松书院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它是座寺院,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名叫报恩寺。寺内主要建筑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南宋时,寺院香火盛极一时。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在杭任地方官时,曾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墨宝,被后人传为佳话。
书院正式建立是在明代,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时任浙江右参政的周木,在原报恩寺的遗址上改建万松书院,供奉孔子圣像。到了清康熙十年节(1671年),浙江巡抚范承谟又对书院进行了重建,并改名“太和书院”。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圣祖玄烨亲笔手书“浙水敷文”匾额,由浙江巡抚徐元梦从京城捧回杭州,并勒石立碑,建亭纪念,书院更名为“敷文书院”。
从万松书院到太和书院,又从太和书院到敷文书院,其间经历了四毁四建及十余次重大维修的历史变革,可算得上是多灾多难。然而书院鼎盛时期,确实曾以完备的常规章程、丰厚的典藏书籍,成为明清时期杭州城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称为杭城“四大书院”,且位居其首。
[万松书院概况]
游客位,万松书院地处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岭上,这里曾是清代钱塘十八景之一的“凤岭松涛”所在地。沿着这条碎石山道向前,两旁绿树浓阴蔽日,周边的高大乔木分别是松树、银杏、沙朴、香樟、枫香等,给人一种“万株松树青山上”的意境。
小道尽头便是万松书院。复建后的万松书院景区,占地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于2001年9月兴建,历时一年竣工,以清乾隆南巡胜迹图中的“敷文书院”图为蓝本,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是西湖周围唯一的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公园。主入口是一幅梁祝同窗共读的大型浮雕,接着是书院的主体建筑--三座石牌楼,随后仰圣门、明道堂、大万殿三进建筑依山而建,这些建筑都集中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景区内秀逸的石林与人工堆砌的湖石、假山连成一体,步移景异,曲折有致。园内遒劲的五针松、腊梅、紫竹、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景致,显露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精妙造园手法。
[主入口浮雕--品字型石牌楼]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书院正大门--万松门。这里有一整块灰白色的浮雕,向人们展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情景。梁祝故事传颂千年,已经是家喻户晓,“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相会”、“梁祝化蝶”等浪漫故事早已在人们心中扎根,传说万松书院是梁祝共同学习、生活过三年的地方,因此我们来到这里,亲眼看一看“实迹”,想一想“传说”,更能激起对梁祝往事的无限感慨。
进入万松门后,在如草如荫的草坪上,竖立着对中国书院文化有较大影响的名人塑像和万松书院的山长等,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
接着我们来看书院的主体建筑---三座呈品字型排列的石坊。大家仔细看,这三座牌坊的排列和上面的题刻,都有着深刻的寓意:牌坊的阳额分别代表书院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即明代万松书院时期、清代太和书院时期和敷文书院时期。牌坊的阴额多为对孔子的赞语:“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赞颂孔子的贡献如同天地一样博大,孔子的主张从古到今都是最好的。“太和元气”赞颂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牌坊呈“品”字型排列,包含着“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的深刻含义,这在现世也有着一定的警示意义,大家说是不是?坊脊两端堆塑的龙首鱼尾的“鱼化龙”,就是喻示学子只要一心向学,就可脱胎换骨,从一条普通的鱼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三座石坊在书院创办之初就有了,是万松书院的标志性建筑。
[仰圣门--毓粹门--明道堂--居仁斋--山义斋--大成殿]
万松书院的建筑按明代风格修复,依山而建,自下而上分为三进。我们先来到第一进仰圣门,“仰圣”是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左右两间现为书画展览室。请各位心情崇敬之情步放这道礼仪之门。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毓粹门,毓是培养,粹是精华,言下之意万松书院是培养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的学府。诚然,万松书院造就了袁枚等一代博学大家,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齐召南、秦瀛等大学者也曾在此教书讲学。有联为证:“浙水重敷文,看此山左江右湖,千尺峰头延俊杰;英才同树木,愿多士春华秋实,万松声里播歌弦。”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了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过了毓粹门,便来到了二进明道堂,“明道”即申明道理之意。这里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是书院的核心部分。历史上的明道堂轩敞宏丽,现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堂内正中悬有“正谊明道”横匾,意思就是端正行为,阐明道统。这里还陈列着“中国科举文化风俗”立体彩塑,集中展示了明代科举赶考的场景,主要画面有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科场风云、临轩唱名、丰乐赐宴、荣归故里。
明道堂两侧厢房分别是居仁斋和由义斋,以前曾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现已作为陈列馆。关于居仁斋和由义斋的名称来历,是取自《孟子》的“居仁由义,体用己全”,意为一个人拥有仁义之志,就拥有了一切。
我们先来看居仁斋,这里分为大小两房,大间作中国书院陈列室,主要陈列着中国书院简介,如著名的湖南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无锡东林书院等,同时陈列的还有书院与官学介绍,书院与科举简介等。小间原为琴房棋室,现展示杭州四大书院的内容。
再来看由义斋,这里也分大小两间,大间陈列着万松书院的历史沿革、学规、章程、教学特色、祭祀制度、藏书制度、考课制度、著名学者等内容介绍。小间系书画室,用拓片、书法、山水画等形式展示了万松书院的碑记和诗词等。
随着台阶的步步高升,第三进大成殿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国最大的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所谓集大成者”,意思是说孔子学术的博大精深已经达到了集古圣先贤大成的境界,颂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渊博文化。大成殿也就成了师生们祭祀孔子及历代儒家先贤的场所,是师生们施礼的好地方。请看:殿中有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额,正中为孔子及“四配”的木雕坐像。这里的五座塑像分别是:正中的孔子像和两侧的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两侧墙面用壁画形式展示了孔子行教图,分别是:杏坛设教、读〈易〉有感、舞雩从游、泰山问政、子贡辞行、忠信济水、侍席鲁君、礼堕三部。此外旁边还设有青铜祭器10尊。
再看殿前还有两座碑亭--颜乐亭和曾唯亭,分别以孔子的学生颜乐和曾唯命名,亭内分别有康熙御题“浙水敷文”碑和乾隆〈七言御诗〉碑。
大成殿后面有一处民国时期的平台,现尚存一对石狮、一堵照壁及嵌入其中的孔子线刻像碑。
[毓秀阁--孔家山石林]
游客们,来到万松书院,千万不要错过参观梁山伯和祝英台当年读书的地方毓秀阁。这是一座体现江南民居风格的围合小院,上为接侍厅,下为梁祝书房。“梁祝”的书房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当年刻苦攻读诗书之处,厅堂内,以东阳木雕的形式塑造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像,正在同窗共读。墙面用壁画的形式表现梁祝草桥相会、柳荫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等场景,同时还摆放了梁祝“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和以明代服饰为蓝本的梁祝“穿戴”过的服饰。背景则放映着越剧〈梁祝〉演唱片断。来到这里,使人们充分感受到“梁祝情节”的美好氛围。
其实毓秀阁始建明嘉靖四年(1525年),由御史潘仿所建,当时是专门用来接待四方云游之士的。请各位随我登上二楼接待厅,凭栏远望,整个万松书院尽收眼底。书院白墙黑瓦,古朴简洁,这座明清时期浙江的高等学府,犹如一位倚山而坐的饱学老人,不事张扬,内敛深沉。
另外,想感受“梁祝”十八相送的情景的朋友,可到观音堂和双照井参观。前面就是观音堂,相传梁山伯和祝英台曾在“观音堂前拜一拜,拜请观音来做媒。”
双照井是因梁祝故事而传名的一处景观。祝英台曾在水边说:“这水里双影,一个英姿飒爽,一个容貌俊丽,两人要合作起来,这水也会为之增色不少。”暗自把自己的女儿身作了暗示,可惜梁山伯什么都没听懂,于是被祝英台戏称为“呆头鹅”。
孔家山石林是万松书院一处妙不可言的自然景观。石林秀逸嶙峋,姿态奇特,分圭峰、芙蓉岩、留月崖三部分,以石奇、景秀、文雅而闻名。古人赞曰:“留月崖头圭石峰,万千削出碧芙蓉。振衣直上依云止,倚遍闲亭看古松。”芙蓉岩上有见湖亭,是整个书院的最佳观景点。
游客们,让我们登高远眺,只见湖中三岛一览无余,雷峰新塔金碧辉煌,钱塘江水一波三折,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再看看石林周边,还留下了历代名士题写的摩崖石刻,有“万古嶙峋”、“高大光明”、“日光玉洁”、“天地万物”、“时雨圣化”、“开襟”、“有美”、“登峰”等字迹,均系游目骋怀、抒发胸臆之作。
[节义亭]
梁祝故事广为流传,京师书生崔升携妻客居杭城也留下了一段佳话,并在万松书院存有墓台遗迹。来到书院门外的节义亭,想起这对恩爱夫妻的往事令人肃然起敬。相会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崔升携妻陈氏来杭,因生计无法着落以至穷困潦倒而无钱返乡,有人劝陈氏改嫁,以改变贫困的生活,陈氏坚决不允,“固穷守志,至死不移”,终为生活所迫,双双自缢身亡。同治年间(1862--1874年),钱塘县令非常同情这对苦命鸳鸯,于是令人在万松书院厚葬了崔升夫妇,并建节义亭以志纪念。人们以坟为屋,塑崔氏夫妇像供人凭吊、拜祭,一度香火旺盛,于是节义亭又称为“双吊坟”。如今根据清代学者俞樾〈春堂随笔〉一文中的记载复建节义亭,给万松书院又增添了一段历史的佳话。
各位游客,万松书院的游览即将结束,从刚才的参观中,我们领略了书院重建后的风采,它向人们展示了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场景,演绎了梁祝同窗共读的绝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了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的风貌,使我们受益匪浅,心旷神怡。有道是:湖山胜迹何处寻,万松深处有佳景。梁祝故事添逸韵,浙水敷文照汗青。
第五篇:万德中学家访制度
万德中学家访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电子(电话、电子邮件)联系;
3、请家长来校座谈
二、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家访原则
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应包括中是等学生的家访。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流动生,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四、家访要求
1、班主任每一学期尽量达到全员家访,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家访任务。
2、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3、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5、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6、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7、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硬性指标,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8、做好家访记录,填好家访登记表或撰写家访日,并做好访后分析。
五、家访注意事项
1、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2、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
4、尊重家长,抱着热诚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切忌与家长“斗气”。
5、牢记安全第一,注意家访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六、考核
1、每学期由班主任收齐家访记录,上报政教处,学校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家访记录进行检查考评并通报,作为完成任务的一部分纳入班主任考核。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师德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评优、岗位聘任、职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3、对家访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家访经验进行推广。
长清区万德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