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大比武铜仁市初赛结果工作总结
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大比武铜仁市初赛
结果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水平,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热爱专业岗位、刻苦钻研技术的热情,为全国第二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大比武贵州赛区选拔出铜仁市优秀代表队员,市农委于9月10日至15日举办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铜仁市初赛,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就初赛工作组织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为组织开展好此次技术技能大赛,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实现通过竞赛提升人员技能素质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事业健康发展,市农委领导对此次技能大赛的举办工作高度重视,按照抓早、抓紧、抓实的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宣传、动员、培训、练兵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3年9月10日下发了《铜仁市农业委员会举办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铜仁初赛的通知》。通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技术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制定了科学、详实、可行的竞赛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委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检中心相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专业竞赛领导小组。
二、大比武竞赛程序规范科学
本次竞赛的方案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工作技术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参照省农委《关于技工技术技能大赛的标准》制定实施。大比武活动以理论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占30%,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检测的基本知识等,现场操作考核占70%,主要考查参赛人员对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喹硫磷、伏杀硫磷、氧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毒死蜱、杀扑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水胺硫磷和甲基异柳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过程中《NY/T 761-2008》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规范要求等。选拔赛的考评人员由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检中心的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分标准参照首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比武方式进行,实行现场打分,现场阅卷,确保了比赛公平、公正、公开,做到竞赛程序规范、合理科学。
三、大比武竞赛圆满成功、收效良好
按照大比武竞赛实施方案要求,市农委于15号下午对竞赛结果进行了通报表彰。在此次竞赛阶段中,全市8个县共12人全部参加了竞赛,实现了竞赛“全员参与,人人技
能提升”的目标要求。根据竞赛要求,玉屏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刘恩德同志在理论考试和现场操作中表现优异,获得比赛总成绩第一名,并被专业竞赛领导小组和市农委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大比武贵州省初赛,届时第二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大比武铜仁初赛圆满结束。
四、竞赛经验和措施
本次竞赛成功举办的经验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市农委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强有力的领导支持,使大赛各项工作准备落实早、上下各块协调联系紧密,竞赛工作开展顺畅。
二是大赛专业竞赛领导小组工作务实、高效。专业竞赛领导小组从筹备阶段就抽调了得力人员,对大赛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各个工作环节精心布臵安排,认真细致地制定了科学、务实的竞赛实施方案,为整个大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三是各县参赛人员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高。从宣传动员阶段开始,参赛单位和人员就对举办此次竞赛翘首以待,认为这是一次学习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的良好机会。
总结:此次技能大赛,为参赛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一个总结、检验岗位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的良好平台。从本次竞赛实施结果来看,效果十分显著,这种培训+现场考试的“实
战型”竞赛,让参赛人员都对自己的技能素质情况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并以此次为契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正掀起一股敬岗爱业,学习技能的良好风气,起到了以竞赛促进检验检测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我市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的高技能检验检测人才队伍而继续努力。
2013年9月20日
第二篇: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 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周密部署,下大力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工作措施
(一)科学制定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了《***区2011年农产品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区2011年畜产品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与相关部门和各乡人民政府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我局成立了***任任组长,主管农业的***为副组长,3个相关专业科室(站)科站员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细致,职责明确,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与各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1、加强宣传,打好民众基础。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途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安全知识、生产技术普及到农民、企业、超市、消费者,充分调动广 1
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农户依法依规生产的主动性。今年以来,印发宣传资料*万份,举办专题宣传*次,开展政策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畜牧培训*期,培训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生产人员**人次,农业植保培训*余次,营造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为”的良好氛围。
2、抓标准示范,打好按标生产基础。全区由合作社牵头,建立生产基地7处,由农委派技术人员入村,进行了棚室建设、栽培技术的专题培训,印发栽培技术资料***份,指导其按规范组织生产。指导基地按病虫害防治规程实施了统防统治,有效地遏制了各类病虫的发生程度,带动周边种植户按规范生产,吸引周边县区多次前来参观学习。
3、加强投入品监管,打好投入基础。坚持常年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市场整治与使用监控相结合,深入持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资市场整治年活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建立进销台帐、标签标识、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五种禁用高毒农药和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行为。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清理整顿超市**次,农产品市场**次,农药经销店**家,兽药门市**次,奶站**次,饲料生产经营单位**次。
4、抓好体系建设,打好安全保障基础。一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造就一支高水 2
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紧紧围绕生产过程控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突出问题能管住、关键措施能到位。
一是突出重点农时,在农事关键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活动。二是突出重点区域和品种,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经营店,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兽药、饲料生产销售记录、包装标识、质量标志和使用添加剂、等执法监管,确保全区肥料、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100%达到监管。三是突出重点环节,从使用投入品到收获(出栏),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测范围。四是突出重点检测项目。今年3月底至四月底,对全区所有的生猪养殖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瘦肉精”快速抽检,定点屠宰场屠宰生猪每日抽检,截止目前累计抽检***余头份,阳性检出率为零;蔬菜农药残留,累计检测***个样品,均无农药超标现象。五是突出重点节日。在元旦、端午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执法人员对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重要节日无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四)注重“三个检查”,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
一查主体资格,从规范农资经营主体入手,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企业以及农资经营企业的资质进行全面检查,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严把农资商品市场、兽药、饲料经营准入关。对全区*家种子和*家农药经营、*家兽药经营、*家饲料经营户进行彻底清理。3
从严查处不具备法定经营主体资格的违法行为。二查包装标签标识,以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主要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严厉打击一品(药)多名、登记内容与包装标签标识不符,与质量标准不符,经营过期失效、超范围的行为。三查生产经营记录及进销货台账,检查经营者是否严格落实农资、兽药、饲料经营记录、进销货台帐和索票索证制度,确保可追溯管理。
二、工作成效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市农牧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基地初具规模 2011年全区共有蔬菜基地*个,奶牛养殖小区*个,正在建设的千头现代化奶牛牧场*个。
质量监管有序 按照“先易后难、先常规后特殊、先大宗后个别”的原则,不断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兽药、饲料市场整治,“瘦肉精”、生鲜乳专项整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到目前我区“瘦肉精”检出率为零,生鲜乳抽检合格率100%,蔬菜合格率达100%。近年来,全区未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
及检验检测体系为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及流通过程的监控,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为”的监管机制。大力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全区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三篇: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NTSCET)
初赛试题
第II卷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部分(80分,共八大题)
一、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本题计15分)
1.M .West曾说,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因此,“学生主体”指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其他方面应由教师主导或指导。()
2.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与德语相近,但使用了拉丁语字母。()
3.当今科技发达,知识更新快,英语教师应抱着开放态度,从新鲜信息中学习,传统的反思、联想等学习方式已经过时了。()
4.在英语课上实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是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活动。()
5.2001年7月,教育部已公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0年3月和10月先后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稿)都已失效,不能作为确定教学目的要求的根据了。()
6.英语教材都经过缜密的编写过程并经国家审定。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忠实于教材,不必对之再作取舍、分割或组合。()
7.当前各中学英语教师教哪一年级只领取哪个年级的课本,这意味着教师应倾全力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教什么就管什么,不必考虑教材的前后联系。()
8.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主要体现于采用学生能够听懂、读懂的语言结构,去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的语言往往是简化语,虽然它必须规范,但并非日常的交际用语。()
9.有效的教学情境要符合两点要求:A.反映所学英语材料的语用特征;B.学生易于接受且易于设置。()
10.现在的英语课本,尤其是初中英语课本都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角度配备了所需的语言材料,以及反映这些材料使用情境的图画,所以评价教师听说读写唱做画七种技能的高低,只须看他把教材提供的材料用得好不好,七种教学技能已无创造性使用的空间了。()
11.培养学生自学英语能力的主要工作是促使学生投入英语活动之中。()
12.有人提出“以家长为上帝,视学生如亲子”,这充分反映了教育者尊重学生、家长之合理需求与习惯的教学理念。()
13.英语教学的教材(语言)本身并无严格的逻辑顺序,当前又提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所以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和工作中,已无必要遵守严格的逻辑顺序。()
14.科研的选题一定要针对创新或发明,不必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15.世界日益“缩小”,社会上的多元化现象日益严重,英语教师也有必要使自己的言、行、仪表多样化,不必恪守“言传身教”的传统形式。()
二、选正(多项选择)题:从多项答案中将正确项或最佳选项选出。高中教师作1—12题,初中教师作1—8题及13—16题。(本题计12分)
1.英语教师应该这样对待学生___________。
A.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弟
B.把学生看作塑造对象
C.把学生看作自己事业的寄托 D.把学生看作可以发展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主体
2.你作为一位忠诚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信念中首先想到的是___________。
A.只帮助学生运用英语
B.只帮助学生打下继续学好英语的基础
C.在教学英语中寻找适当机会穿插素质教育
D.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所以要把英语教学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
3.当你和一位学生或同事产生意见分歧时,你认为最妥当的处理是___________。
A.批驳他的错误
B.说服他相信你的意见
C.置之不理,叫他自行改变
D.找出他的意见中的合理部分,立即表示接受,先认定他的优点
4.最近几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分别出版了___________。
A.多套中小学英语辅助教材
B.多套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专著
C.英语原版的国外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专著各一套
D.汉英词典各一部
5.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方法论修养,了解教、学英语的规律和成功经验,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这样,他就能___________。
A.成为优秀教师
B.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C.使自己工作得轻松愉快
D.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好英语
6.英语课堂上的三大学习形式是交流(根据交际)、练习和活动(用英语做事。)为了组织好这三类形式的学习,教师应该___________。
A.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
B.根据活化所学英语教材的情境,或单用一种形式,或交叉、按序组合几种形式 C.先练习,次交流,最后做事
D.按3P的需要选用学习形式
7.英语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__________。
A.见缝插针,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B.多搞课外活动,训练各种动手能力
C.寻求参与运用英语的社会活动或交往活动
D.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建立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在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他们英语素质和其他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8.英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___________。
A.迎难而上,持久苦战
B.绕过难点,让它久后消
C.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D.根据难点性质和学生情况,选用或组合A、B、C三种方法
9.英语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的活动,教师通过组织教学这个环节去加以掌握。通常的作法是___________。
A.教师步入课堂后通过师生互相问好、环视全班、亲切表情以及提出课题等活动,集中了
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以完成组织教学,再开始上课
B.每个教学环节开始之际,引导学生了解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
C.教师力求统一全班学生的思考与活动并加以控制
D.在一节课中教师自始至终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进入自己的学习,像乐队演奏中的不同乐师一样
10.开学后你的教学一直能按计划平稳地进行,但也突不破“平平常常”。这意味着教学中潜存着什么问题,你应该设法发现,再研究解决。为此你首先要___________。
A.对学生的作业本或课本(如果他们都在课上记、划的话)进行考查、分析
B.向学生提问,问他们有什么问题
C.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有什么问题 D.学习有关理论著作
11.英语教师在讲解、发生指令、表演等教学活动中,要比其它学科使用更多的体态语言(身势语)。因为体态语言可以用于直观释义,注释英语口语,虚拟情境和使口头表达更生动。所以教师要这样组合运用体态语言___________。
A.尽量多用
B.根据自己使用体态语言的那种功能去组合运用,可多可少
C.只在演唱中使用体态语言
D.只让学生使用
12.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的最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
A.学生需用什么方法就介绍什么方法
B.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英语学习信念,根据信念选用学习策略,根据选用的学习策略选用、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C.组织师→生、生→生互相介绍学习方法
D.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13.耐心是优秀教师都应具有的品质。英语教师不能耐心施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学生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而又改不过来
B.教师个性急躁,不能用敬业精神加以约束
C.教师工作重、学生多,没有对少数滞进生耐心施教的时间
D.教师急于求成,忘了教育和英语学习都是一个曲折的长期过程,学生的改变和学习进步都不可能立竿见影
14.人教社与朗文公司合编的高、初中英语课本对于语法的处理是___________。
A.溶于课文之中
B.采用归纳法教语法
C.采用演绎法教语法
D.采用“归纳———演绎———归纳”法教语法
15.问卷调查是英语教材中用得极多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的要求很多,其中能保证问卷结果可信度的首要要求是___________。A.问卷目的明确
B.问卷数量多
C.样本(问卷对象)的选择保持随机性
D.统计准确
16.中国古训“学无大小,达者为尊”的适用范围为___________。
A.一切学者、教师、知识分子
B.知名学者、教师、知识分子
C.新老师、青年学者
D.英语水平不高的教师
三、排误(多项剔误),从多项答案中将错项选出。高中教师作5—16题,初中教师作1—12题。
(本题计12分)
1.公正诚实是英语教师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它首先应通过“以身作则”体现出来。为此___________。
A.教师应不厌弃差生、“调皮生”而又不帮他们掩饰弱点
B.教师应从成人的伦理规范来评价公正诚实,不是从学生的认识角度来评价公正诚实
C.教师应在学习评价和奖惩中做到公正诚实
D.教师应对贫或富的学生、聪明或迟笨的学生、活跃或沉默的学生、亲近自己或反对自己的学生都同样公正诚实
2.如果教材的深浅、教学设备的多少、上面对教学要求的高低都不如你的理解,你应该___________。
A.根据上面的要求办事,以完成任务
B.根据实际情况剪裁教材,稳步加速
C.有什么设备先用好什么设备
D.建立教好学好的信心
3.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挫折之时,教师应该___________。
A.表面不批评,但指出他挫折形成的原因,使他明白挫折是他自己不遵教诲而形成的 B.安慰安慰他,鼓励一下
C.本着移情体验的精神,自己先从学生角度体验一下挫折的滋味
D.指出他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
4.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实质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各科教学方法的学科。
因此___________。
A.它在英语教学领域与心理语言学的作用相同
B.它研究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
C.它也研究课堂教学心理
D.它不能取代教育学。
5.英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为此,他应该___________。
A.根据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个体差异去选择、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B.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去选择、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C.根据自己的长处去选择、创造教学方法
D.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把见到的有效方法都引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6.学生的反馈反映学生的需求,所以,重视学生的反馈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反馈有外显的,也有隐性的。外显易见,隐性难查。为了查知隐性的反馈,教师最好___________。
A.观察并评估学生对英语课的态度
B.通过课堂中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分析差生有无进步,因差生的进、退步,往往反映全班的进、退倾向
C.要求科代表、值日生或学生轮流汇报学习情况
D.考察并评估优生的学习进展
7.学生主体首先体现于教学内容、方法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此,教师可以___________。
A.分不同阶段,抓主要问题,比如,初一上学期着重抓学习习惯、方法和发音,高一上学期头1—2个月着重调整,初
三、高三适当侧重备考
B.抓中间层学生,适当照顾优、差两层
C.抓尖子和优生层,满足他们的要求,让其他学生尽力靠拢 D.保优帮差,自然地促进中间层学生
8.在当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把教材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转化为行动,以进行活动教学。
这种活动教学的操作有几种方式___________。
A.像编剧一样,把新、旧教材编成一幕幕的活动
B.让教材上口,使读写听说化
C.结合学生生活改写教材
D.联系前后相同的话题,并在活动中加以运用
9.在人教版高一(上)第五课有这样两段话:“W hen you have fin ished your experim en t,please tidy the lab an d put everythin g back in the cupboards.”“W hat about w hen w e leave?”“Before you leave the lab,m ake sure the electricity is turn ed off an d the w in dow s are shut....”突出这两段话在学生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教育性,你组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活动?___________。
A.一个(组)学生做这个动作,另一个(组)学生用英语解释动作
B.对学生操练,一人说,一人做,反复互换
C.每个学生边说边做
D.先作A项活动,下课时用英语要求学生擦净课桌和关好门窗、电灯等等,以后用英语问句检查学生在做完功课和离开公共场所时是否做了这些,帮助他们养成习惯
10.盲听指听未读过、听过的材料,它是一种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活动。为了避免学生因盲听而加班预习,教师可以。
A.变换盲听的内容,只要没听过的材料都可进行盲听,不一定听新课文
B.要求学生不预习,但听前先认读所听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
C.将听音中需要捕捉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或在听音中由教师加以解释
D.听过之后马上进行快速阅读
11.协调学生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原则是___________。
A.既要力求使全班学生都投入活动又要防止有的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南郭先生”
B.既要合作学习,又要以个人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基础
C.既要活跃,又要沉静,以适应外倾和内倾学生的需要
D.重在保证课堂活动不单一化,也增强直观性 12.教师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和标新立异的技巧首先是___________。
A.克服自己头脑中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的“主导”思想
B.反对喜爱学生“听话”、“顺从”的传统
C.倾听学生的发言
D.组织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标新立异的竞赛
13.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___________。
A.学生学习无进步之时
B.学生和自己“对着干”之时
C.学生讨人喜欢之时
D.学生因自己的过错而遭受困难之时
14.英语教学离不了或明或暗的类推与比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___。
A.抓住机会多多练习类推与比较,以扩大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B.备课中比较,课堂上类推
C.巩固时比较;运用中类推
D.英—汉比较适宜暗中进行
15.规范的实验研究要求很多,比如___________。
A.取得满意的成果
B.计划实验时确定好三种变量:刺激变量、反应变量、控制变量
C.管理好实验过程
D.评审实验结果
16.英语教师要随客观的发展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这里的“客观发展需要”指的是这些因素___________。
A.学生的进步速度高于原来的教学安排
B.为了追赶先进的班级
C.教学设备有了改进 D.学生的积极性与成绩日渐下降
四、改错:改正题中的错误,方法是先写出错误的词或句,再划→,然后在箭头后写出改正的词句。改正词句的含义必须与标准答案相符,文字可以不一致。(本题计12分)
1.当一节课不能按照教案进行,或者学生提出了教师预计之外的答案或活动,甚至出现纷纷嚷嚷的现象,作为一名工作严谨的英语教师,应采取果断行为,使教学活动回到教案规划的轨道之上。
改错:___________
2.英语教师由于每天在初、中级英语教材里打滚而工作又很繁忙,所以不可能作到教学相长和教研相长。
改错:___________
3.当前世界各国都着力提高本国英/外语教学的质量,其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普及交际教学法。
改错:___________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英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升入高校学习奠定基础。
改错:___________
5.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多奖少贬主要是在学生说英语和用英语进行活动时,只求其达意,不用改错去打断学生的英语表达。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答问或活动都报以Good,Very g ood之类的奖励,是可取的。
改错: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一名英语教研组长和有经验的教师,而组内成员全是年轻新手。为了在教师力量上扬长避短,你只好积极向新教师“传经送宝”,要求他们互相观摩、研讨,并对自己的教学多作反思。
改错:___________
7.英语教学中进行教育是一件大事,必须以教材为依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坐、写的姿式,收拾学习用品,公共卫生,人间礼貌,都不必计较。
改错:___________
8.语篇教学:采用语篇教学的形式有:作值日生报告、讲述故事、新闻发布、文艺表演、诗歌朗诵和短文报告。采用的语前训练方法是快速阅读、猜测生词、重述内容、文体转换和课外阅读。这些形式和方法有人已经提炼成系统操作方法了。你觉得最好在自己的教学中全部加以引用。
改错:___________
9.高、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年级的不同而存在心理活动的不同倾向,一般说,一年级,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存在着适应心理活动,如适应教师、教材和学风;三年级存在备考心理活动;两者之间则存在评估自己学习进展的心理活动。教师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要多多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满足其心理活动的需求。
改错:___________
10.改错应立足于错误分析,对于妨碍沟通的错误和影响学生下一步学习的错误,必须在不打断说话的条件下及时予以改正。改正之后不必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接着进行矫正性练习。
改错:___________
11.教学中突出重点,就是不要让重点材料多次在一般材料中加以运用。改错:___________
12.在英语教学中,总结经验和研究教材常常相辅相成,所以对于早已熟悉教材的教师说,已无必要再去进行教材研究和经验总结。
改错:___________
五、填空,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话语,话语必须与标准答案相符,文字可以不一致。(每题1分,计14分)
1.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
2.中学英语课的语言目的是以___________ 为立脚点,帮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英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除了诚实公正之外,还应具有的另一个必要的品质是___________。
4.英语教学要应用语言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西方把英语教学法看作是___________ 的主要内容。
5.作为英语教师,由于英语在不断变化,而年轻学生接受外/英语的敏锐性往往强于年长的老师,所以英语教师也可采用___________ 的学习策略。
6.英语课堂上发生妨碍教学活动的偶发事件时,最好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___。
7.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根据教学目标、前后教材和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它与___________ 往往并不一致。
8.用英语教学语言例释in troduce,___________。
9.在教学一段对话的课堂上,如果你发现学生在对话表演中有困难,最好马上改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10.英语教学中提问技能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对学生___________ 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状态的估计是否得当。
11.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转述练习时不宜紧扣教材,而应___________。
12.阅读一篇课文教学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前者侧重综合,后者侧重分析,但最好是___________。
13.进行科研工作在选题之后,要对所选题目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反复___________ 得出解决问题的假说/设想,再去制订研究计划。
14.幽默感能增强一个人的自控能力,英语国家的人们大都崇尚幽默。从实质看,幽默感的有无还表现一个人的___________ 水平。
六、英语教学法术语注释。(5分)
写出下列术语的汉译或释义。
1.TEFL and TESL
2.Formative Evaluation
3.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4.Applied Linguistics
5.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七、写出你在教学中使用过的一首英语歌的歌词。(5分)
要求写出歌名和全歌词,不写谱。字母歌除外。
八、根据所附教材内容用英语写出一份提纲性教案。(5分)
1.高中教材为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下)第90课。必写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按3P模式安排)、练习活动形式、教具(可含课件)。
要求:规范可行,项目齐全。
2.初中教材为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下)第97课。
必写内容和要求同高中。但教学过程中可以按任务教学安排或按3P式安排。
附1(高中教师用):
Lesson 90
1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 the text to find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1.How was one telephone connected with another in the past?
2.How is one telephone connected with another today ?
TELEPHONES
How a telephone works is a question which not everyone can answer.When you speak into the telephone,the sound waves of your voice are turned into electrical signals.The signal is sent down a pair of wires to the receiving telephone.There the electrical signal is changed back into sound.
The earliest telephones were not popular and it took a long time before people began to hire or buy them .At the beginning it was difficult to hear people over long distances.The wires which carried the telephone conversations were thick,heavy and expensive.In those days,to make a call,you had to wind a handle at the side of your telephone.This produced enough electricity to make your call.You called the operator and told her which number you wanted.The operator connected the two numbers and made a note of the length of the telephone call and the charge.
The first telephone directory was printed in a town in the USA in 1878.It was just one piece of paper,printed on one side.In 1877 there were only 2,600 telephones in the world.By 1990 there were over 300 million.
There have been great advances in telephone equipment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For example,radio waves can be used to send telephone signals over long distances,often by satellite.The problem with electrical signals is that they fell weaker and weaker as they travel along metal wires.They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every 3-4km.Light signals,however,can travel 150 km without getting weaker,and their signal is clearer too.So now a days,in stead of using metal wires to send electrical signals,very thin glass pipes,about 1mm wide,are used to send light signals.
A person's voice is changed into electrical signals.These electrical signals are turned into light signals which are sent down the thin“pipe”.At the other end,the light signals are received and changed back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and finally sound.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I卷职业技能部分
一、1.×2.√ 3.×4.√ 5.×6.×7.×8.√ 9.√ 10.×11.×12.×13.×14.× 15.×
二、1.D 2.B 3.D 4.C 5.D 6.B 7.D 8.D 9.D 10.A 11.B 12.B 13.D 14.D 15.C 16.A
三、1.B 2.A 3.A 4.A 5.D 6.C 7.C 8.B 9. B 10.C 11.D 12.D 13.C 14.A 15.A 16.B
四、1.应→不可 2.不可能→必须
3.普及交际教学法→多元并存的学用结合的教学法 4.升入高校学习→终身学习5.是可取的→是不可取的 6.只好积极→要多管齐下
7.都不必计较→也是进行教育的内容
8.全部加以引用→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组合,以求创造性的引用。9.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己的教学方法 10.不必引导→必须引导 11.不要让→要让
12.已无必要→仍有必要
五、1.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3.丰富的情感和广泛的爱好 4.应用语言学 5.向学生学习
6.照常推进教学活动 7.难点
8.Make somebody known by name to one another.eg.“Mum,this is my teacher,Miss Gao.”“That's TangLin,Come on,I'll introduce you.”
9.听音、听写 10.答问
11.变换课文的语言形式
12.综合———分析———综合/上———下互交 13.论证 14.审美
六、1.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与英语作为二语教学 2.形成性评价
3.交际(交流)语言教学 4.应用语言学 5.认知教学法
七、评分标准:写出的歌词只有一个拼写错误者得5分;歌名、歌词表意正确,而存在拼写和语法错误者,视错误多少,得3—4分;写出歌词不能达意者得1—2分;不能写或基本不能写者得0分。
八、高中教案评分标准:规范可行,项目齐全。且书写错误不多者得4—5分;设计可行,项目欠缺1—2种,书写错误较多者,得2—3分;不达到2—3分标准者得0—1分。
初中教案评分标准:规范可行,项目齐全。且书写错误不多者得4—5分;设计可行,项目欠缺1—2种,书写错误较多者,得2—3分;不达到2—3分标准者得0—1分。
第四篇: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工作总结(摘编)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
2006年12月1 9日,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在北京广东大厦举行了工作总结会议。大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于清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学桐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国防料工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技能竞赛处处长贾伟一主持,大赛承办单位和八家协办单位以及《机械工人》、《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社代表参加了会议。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于2006年11月27日胜利闭幕,本次活动在大赛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竞赛继续采取了政府部门主办、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公益性支持的方式进行,是通过市场运作组织竞赛活动的再一次成功尝试。本次大赛在各赛区受到的重视程度、参赛规模、竞赛试题难度、选手水平和竞赛组织工作等方面都比上届大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品牌又一次得到广泛宣传和提升。下面对本次竞赛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活动从2006年5月份正式启动,历时7个月,全国31个省市区报名参赛,大赛设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三个竞赛工种,分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决赛两个阶段,全国各地企业、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近20)5'人参加了省级选拔赛。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共计510人,比上届增长20%,其中职工组146人,教师组149人,学生组215人。决赛共计产生了15名冠军,有30名选手被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6人向全国总工会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00人晋升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北京等六个赛区分别获得团体前三名,湖北等9个赛区获得最佳组织奖,80个选送单位获得突出贡献奖,组委会还评选出了3名最佳裁判员和2名最佳工作专家。
二、竞赛主要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
劳动保障部田成平部长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张小建副部长担任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并出席了大赛开闭幕式活动,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全国总工会、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副部级领导担任大赛副主任;各地劳动保障厅局领导亲自担任赛区组委会主任,出席赛区各项活动,同时对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高起点、高标准
本届大赛以保持零件加工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为主要目标,大赛技术纲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决赛命题重点考核选手的工艺能力和产品质量意识,工件加工要素均来自实际生产中的典型产品特征。因此在考核重点、试题难度、工艺要求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较之第一届大赛都有大幅提高,从比赛现场和考试结果分析来看,参赛选手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注重技术工作环节,提高竞赛质量
本次竞赛活动将加强竞赛技术工作和提高竞赛质量为重点。在闭幕式上,邀请技术专家对竞赛活动进行技术点评,并就这次竞赛内容、技术特点、评判规则、成绩核定等环节做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和评价。同时大赛组委会不仅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担任大赛评审专家组组长,还
邀请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来自生产一线的数控高技能人才担任大赛裁判工作,使比赛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
(四)保密工作完善,确保比赛公开,公平、公正
大赛组委会极其重视试题和赛场的保密工作。大赛组委会与命题人员和赛场所在单位分别签署了保密协议。在全国决赛过程中,组委会对裁判员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切断了裁判员与外界的联系,保证了加工试题不会泄漏。同时组委会共准备实操试题6套,确保每天比赛一套试题。另外赛前由专人对零件先进行试加工,对图纸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调整,同时保证了每套试题难度系数相同。竞赛完成的试卷、图纸一并交由赛场档案室封存保管。决赛成绩的统计工作由专用软件完成,保证了统计工作的保密、迅速、完整、科学。
(五)组织高效、计划周密
2006年大赛承办单位都具备了相当的办赛经验,同时增加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使大赛的组织力量有所加强,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大赛组委会先后召开了3次工作会讨论研究大赛有关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召开了近30次周例会,保障了大赛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各阶段的顺利进行。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本届大赛活动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邀请了《机械工人》和《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两家专业媒体作为大赛核心媒体加入具体承办工作,参与策划和实施宣传工作。组织编辑十期《赛事通讯》,发往各赛区、有关专家、企业、院校。并通过与有关网站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合作,中央电视台一套在黄金时间分别报道了全国决赛开幕式和闭幕式。组委会还编辑出版了《大赛会刊——指南篇》和《大赛会刊——咸果篇》。在全国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还举办了“中国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和数控技术发展论坛”活动,围绕我国数控技能人才如何培养、激励、使用和数控技术发展等各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引起了数控业内、相关部门及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七)合理安排赛程,确保后勤接待
本届大赛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决赛期间活动策划和后勤接待方面工作,有力保证了赛事工作顺利完成。同时本届决赛赛程安排汲取了上届的经验,缩短了赛程,由第一届14天赛程缩减为8天,决赛开幕式安排在 8天当中,使整个赛程安排更加合理、科学、紧凑、有效。各赛区在京期间的时间和经费压缩到最低,减轻了各赛区的经济负担。
三,本次竞赛的积极作用
本次竞赛活动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数控技术和技能的高潮,激励广大劳动者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不畏挑战,全面提升岗位技能,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一)对职业培训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次竞赛过程中,参赛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都针对各自特点组织了强化培训。许多院校还借大赛春风,加大经费投入,使数控专业建设和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更上一层楼。通过培训,选手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工艺水平。通过大赛的历练,选手们成为了企业和院校的技术骨干。
(二)进一步推进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技术、CAD/CAM软件和数控设备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进程。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师资培训
第一届大赛结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加大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国各地数控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有了较大水平提高。但是,师资水平的提高幅度要落后于数控设备等级的提高幅度。既具有丰富数控理论知识又掌握一定数控加工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仍然十分短缺,这将严重制约我国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质量。我们建议,应该大力开展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双师型师资培训,只有提高职业院校师资水平,才能保证教学和培训质量。
(二)产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从考试结果分析看,教师组和学生组的加工工件形状做得很好,但是,在加工精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图纸要求。这反映出质量意识淡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职业院校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
回顾近一年的赛事活动,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达到了预期目的。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大赛的知名度,提升了大赛品牌。数控大赛对企业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对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乃至院校品牌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长葛市农业局
2011年上半年,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安委会的指导下,市农业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管理,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深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切实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我局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生产无小事”的观念,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度警觉的态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姬玉山同志为组长,主管副局为副组长,种植业管理股、局监察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执法中心、植保站、种子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使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站、股、室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做到了上下衔接,政令畅通,为我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农产品生产的安全稳定。
宣传横幅,与各农资经营商户签订不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承认书,在门口张贴农药安全使用明白卡。宣传活动累计出动近200人次,接受群众咨询8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四、强化措施,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加强了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除坚持每星期对农产品市场例行抽检外,每次取样12-20个,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在中央农村经济会议许昌召开期间,坚持每天抽检、汇报。截至目前,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共抽检样品425个,合格414个,合格率97.4 %,农产品食用安全放心。目前市区所有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已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2、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检查情况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市农业局对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没有发现标志与实物不符、标志与证书不符、擅自转让或买卖标志、伪造或冒用标志等现象。
3、强化农产品基地监管,确保消费源头安全
为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以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围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和市场准入几个环节,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专项检查,认真检查
商户、群众发放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资料5000余份,通过专项治理,我市农药经营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6、积极受理投诉,开展维权活动
随着政策的深入宣传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广泛普及,农民朋友的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通过执法大队公示的举报电话6012316,尽心竭力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切实保护农民朋友合法权益。对每一起投诉、举报均详细登记备案,快速赶赴现场展开询问调查,对查实确是农资质量问题的,督促经销商马上采取补救措施或予以赔偿;对因生产操作不当或气候等其它原因造成的损失,耐心向当事人做好解释,并协助做好善后工作,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全年共受理农资举报投诉10起,成功处理10起。为我市“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7、抓好沼气生产
沼气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特别注意安全工作。我们首先与沼气工程业主和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单位,立即出具安全隐患告知书,并责令期限期整改,对于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我们和属地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安监局等单位结合,勒令停产停工,直至整改到位方可复工,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相应处罚。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电视台结合制作专题片,提高沼气工的业务水平,提高广群众沼气安全生产意识,使人民群众科学的认识沼气,正确使用沼气,从而使沼气安全生产达到家喻户
是经过无公害认定的基地产品质量要更加重视。
5、建立和完善农安全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准出准入、质量追溯、包装标识等各项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2011
长葛市农业农林局 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