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督员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2011年4月颁布并实施了新版体系文件以来,明确了部门的职责、各岗位的职责,制定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及作业指导书,组织全体员工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学习,从而为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证,为了检查、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期间进行了两次内审。
通过两个月以来质量体系的运行,我们感到:按照标准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规范了各项与质量有关的工作,促进了检验水平的提高。
尚需改进的地方:
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尤其通过内审,发现我所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全体员工的质量体系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在有的员工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不了解,内审员对17025、1069、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不熟悉、内审经验不丰富。因而出现内审效率低、意见难统一、巡查不到位、现场审核记录不完全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组长作用,对体系熟悉、了解的组长不但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增加组员的信心和极积性,让每一个内审员通过每一次内审都能加深对体系、对内审的了解。起到带动作用。
2、时间安排。根据我所特点,每一个体系中的职务基本为兼职,更有两到三个职务。不可能完全脱离本职工作完全投入体系的运行维护中来,合理的安排和规定可提早为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3、提高认识。要求内审员认识上的到位,思想上的重视,这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多次的合作才能达到。建议组织多次的模拟内审工作。提高熟悉度。
4、全员素质。全体员工对体系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体系运行的状态。很多问题不用内审,在工作中就能发现并提到内审会议解决,使体系持续改进,正常运行。建议全员体系培训并考核。
5、强化监督员工作。建议相关责任室对监督员的工作有计划的实施、开展,下达任务,细致到人和时间,工作完成后提交监督表。
第二篇:办公室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办公室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自公司确定准备建立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三项管理体系以来,办公室承担主要的策划、联络工作。从2005年体系通过认证审核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办公室一共完成了体系运行的相关各项工作,并按照公司体系要求,履行了本部门的体系运行职责。现将办公室的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实施情况
1、及时发放文件,确保作业场所所有文件的有效版本
办公室从2005年12月开始组织人员对公司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按照ISO14001-2004版要求进行编制,对公司体系文件进行换版。在1月10日将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标准等)全部发放到位。保证了文件使用场所的文件有效性。
2、员工健康安全体检二年一次,受件率≥90% 公司与2005年12月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受检率达到了100%。
3、消防器材配置率、合格率100%;
2005年5月20日,办公室对公司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换药,经检查,公司共27台套消防器材全部合格。到2006年,办公室将于5月安全宣传月组织进行第二次换药,计划已经制定。
4、不发生本部门责任的消防事故、交通事故; 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发生一起消防事故、交通事故。
二、体系运行情况:
1、文件管理
公司到2005年12月为止,换版体系文件基本上编制、审核完毕。办公室按照文件控制要求建立了公司有效文件清单,一共包括727份有效的受控文件。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文件更改、作废情况,各部门没有违反文件控制要求的不合格。
2、记录控制
办公室按照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对公司目前体系的记录进行整理、标识,并建立了记录控制清单,一共319份体系运行记录。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没有增加、删减、修改和作废的记录。
3、信息沟通
从认证审核后到目前为止,办公室共接收到外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信息2次,没有发生信息接收错误、不完整现象,并均在3天内传递到相关责任部门,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均达到了100%。
4、内部审核
办公室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对公司体系的内部审核进行了策划,并在2006年3月25日到27日成功的完成了公司的第一次内部监督审核。在内审中一共开出了9份不合格报告。在4月3日,内审员对内审不合格项的关闭情况进行了验证,确认不合格均得到了关闭。
三、体系运行的建议 由于公司员工对体系文件的理解程度不够,对一些新工作、新活动的适用的程序和作业要求不了解或理解错误,导致仍然出现违反体系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的事件,在今后的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杜绝一切违反文件和工作完成后不形成记录等不规范的行为的发生。
2006.4.7
办公室
第三篇:人力资源部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人力资源部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一、培训情况
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是依据上海瑞气气体设备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培训管理规定执行,建立
培训控制程序、培训指导,培训计划等,每位员工建立了培训档案。在2011开展培
训如下:
1、新员工入职培训:所有新员工进入公司时,参加了新员工入职培训。
2、岗位培训:依据各职能部门岗位的需求,组织、安排员工外部、内部学习教育。
外训方面:生产部,行车操作证、特种设备、焊接、电工等培训;
财务部,会计上岗证持续教育培训;
品质部,内审员培训、质量检验员培训、标准化培训;
内训方面:公司管理标准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各部门作业规范培训、产品知识培训、技术
设计规范和电器控制知识培训、体系培训等。
人力资源部的质量目标为:
延迟到岗不超过5﹪。
人力资源部的环境目标为: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明确各岗位人员所具备的环境责任100﹪。
二、培训结果验证:
外部培训以取得合格证书、验证证书。
内部培训以组织考试和现场操作及行为评估。
三、问题改进:
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监督、控制及时修缮不力;
2、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人员流动频繁,导致衔接不力;
3、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岗位自身专业不够;
4、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岗位对质量体的熟知不够;
5、人力资源部门自审、纠正不力。
以上问题在2012将坚决避免,严格落实2012培训计划及预算。
人力资源部 2011年12月21日
第四篇:2013年生产部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泉 州 市 华 圣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FORTUNE FLOUR & FOOD CO., LTD.—————————————————————————
2013年生产部三大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呈报部门:生产技术部
呈报对象:内审组长
呈报日期:2013-12-2
2一、概况
1、制定与生产技术部适应的质量方针与目标
1.1质量与食品安全方针:优质安全诚信守法 顾客满意持续改进
1.2质量与食品安全目标:成品质量合格率≥99.5%
1.3环境方针: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持续改进
1.4环境目标:噪音排放:昼间≤60分贝,夜间≤55分贝;车间粉尘排放符合GB16297-1996标准表2二级标准,吨麦电耗≤61.5度。
二、三大体系在生产车间运行带来的好处
1、依照三大体系(ISO22000、ISO14001、ISO9001)标准,结合我部资源,形成与公司质量体系适应的质量手册,明确了对生产过程和活动的管理要求,制定了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规定了部门质量方针及质量体系中全部活动的政策,规定了对质量体系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体系中的各种活动的行动准则及其体系程度,通过明确的权限规定,包括管理执行、验证活动方法,为完成质量体系中所有主要活动提供方法或指导。
2、2013年生产技术部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对部分设备及工艺
—————————————————————————
进行改进与完善,主要案例有:
2.1配粉工段检查筛的更新,旧的打板圆筛,筛孔过大(Ф=1mm),异物和虫害混入面粉的机率较高,通过新增小方筛后,增加筛理面积,缩小筛孔直径(小方筛筛网筛孔直径Ф=0.34mm),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完全。
2.2面粉打包工段新增抽屉式磁选器,旧的磁选器为圆筒式磁选器,磁筒直径较小,物料经过时料层较厚,无法保证物料里面的磁性金属物全部选出,通过新增抽屉式磁选器后,增大物料通道,使料层均匀的通过磁选器,更有效的去除磁性金属物,保证产品安全。
2.3改进下脚料在线收集回收再加工工艺,通过增加部分设备和通风除尘管道及输送管道,进一步完善下脚料回收工艺,使生产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避免浪费,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收入。
2.4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对麦间清理工艺进行整改,由原先的干法清理工艺改为干法清理和湿法清理并联使用,实现了产品多样化生产及操作灵活性,进一步清除小麦腹沟里面的泥沙和各种粘附物以及上道工序未清除的部分并肩杂,清除粘附在小麦表面的微生物和病菌,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
2.5为了改善麦间环境卫生,生产部增加了部分管道和一组脉冲除尘系统,把下粮坑吸风罩单独设置吸风除尘,进一步保证了麦间粉尘的有效收集和空气排放的纯度。
2.6为了节能降耗,生产部对磨粉机部分磨辊更新,以前旧的磨辊使用年限已高,磨辊直径变小,除了对生产研磨效果有影响外,对生产耗电量也有所增加。
—————————————————————————
三、运行中的不足:
1、由于生产一线员工流动性较大,新员工对三大体系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2013年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有以下案例:
1.1 2013年4月6日,由于改良剂现场管理不规范,领出的改良剂未做好标识,在交接班后,操作人员改良剂投错料,导致23吨面包粉生产质量不合格,对该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处理,浪费人力物力。为了避免浪费资源,通过此事件后生产技术部2013年4月7日对改良剂现场及时做了整改,并形成改良剂领用管理制度和辅料领用流程规定细则。
1.2 2013年9月18日,清理操作工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润麦控制,使20吨的高筋麦混入140吨的低筋麦里面,造成了资源降等处理160吨小麦,直接生产出不合格半成品96吨。为了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生产技术部及时对该技术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设备硬件上的整改,并形成现场巡视签到记录并把该项列入员工绩效考核。
2、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差距,缺少对实际效果的控制和考核。在文件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管理机制。
3、体系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由于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在程序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由于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牢,在作业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还没真正把体系文件作为必须执行的文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照程序规范去做,没有真正接受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四、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的整改措施
1、加强部门新员工思想意识的培训,动员一线生产人员全都参与。
—————————————————————————
2、2014年生产部需要增加一名生产内勤,由生产内勤专门负责三大体系在生产技术部的运行和推进工作,避免生产经理生产业务繁忙,跟踪不到位现象。
3、完善部门的体系文件架构,体系文件应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加以完善。
3、强化内审工作,提高审核质量,即从面上完全覆盖、又从深度上提高审核质量、改进工作方式。
生产技术部
2013-12-21
第五篇:质量监督员总结报告
武汉中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员总结报告
地基***室
为全面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我严格按照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的要求,对检测的关键环节,例如抽样、样品准备、仪器设备操作、环境条件控制、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进行日常监督。其中包括新项目、新方法、新人员、新设备等情况时进行专项监督,以及确保与质量有关的资源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一、质量监督的依据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计划表格等。其中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计划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二、质量监督范围
2.1、质量监控计划:内部比对试验、技术校核及检定报告形成的全过程
2.2、检定原始记录:其中包括: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环境、检定方法、检定记录、检定证书。
三、工作监督记录统计
在2012年中,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认真完成了2012年质量监督计划,监督内容包括:季度报告的检查、检测资源(地基基础和基坑检测)及检测过程(取芯、静载和小应变)的监督,季度安全作业的随机检查,并提交了相应的监督记录。
对检测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包括样品的准备、标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检定的方法程序、原始记录的填写和检测报告的审核(或复核)等,没有出现其它不符合项。检测工作的监督记录统计表明,我室检测工作的过程完全符合相关规程和操作程序的要求,检测结果真实、有效,检测报告内容齐全,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我室的检测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了及时检定,并新购了部分检测设备,保证了我室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质量监督工作小结
通过公司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验证了公司管理体系在我室是有效可行的,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强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交流,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更加有效的运行,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新规范、新标准的学习,向其它科室的同仁学习,向其它专业的同仁学习,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
201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