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06队报送地质协会的总结(2010)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6大队
2010年基层地质学会工作总结
2010年,在四川省地质学会的关心指导下,我队地质学会紧紧围绕地质中心工作,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新成绩。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真抓实干,积极参与地质勘查项目。以服务冶勘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地质找矿决策为宗旨,以开辟有价值找矿靶区为目的,地质学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综合研究国家与政府找矿政策,把握地质找矿导向,收集凉山州、甘孜州及西藏等地区的基础性地质资料和科研资料,为获取优质矿权和筛选省地勘基金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组织地质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地质勘查项目,克服种种困难,较圆满完成了“甘洛县波洛铅锌矿普查”、“盐源县--梅雨井田煤田地质勘查”、“雅安市汉源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工程”、“阿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荥经县应急地灾排查”、“都江堰龙池镇八一沟泥石流治理”等多个地勘基金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二、求实创新,精于探索,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结合全队实际,我队地质学会积极引导技术人员加强与兄弟单位、科研院校、成矿所的紧密联系,引进、消化和运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努力克服大队当前地质勘查综合研究能力较弱、有效资料占有较少的不利局面。同时,深入开发找矿资料,重点对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背景、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找矿方法进行认真研究,圈定新的找矿远景区,优选新的找矿方法,提高找矿的目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求投入最少而效果最好。大力提倡,积极鼓励技术人员精心选题,参与学术交流,2010年全年,我队地质技术人员分别在《西南冶金地质经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以及局内部交流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大部份论文切合实际,理论性创新性较强,全队学术交流空前活跃。
三、积极配合,主动参与,营造了活跃的宣传氛围。2010年,地质学会组织大队内外培训宣传活动达200余次,不仅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团体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而且极大地提升了606队在业界的品牌和影响力。2月到4月,地质学会按照成都市国土局安排,先后对彭州、新都两地等12个地灾易发区开展群测群防、地灾简易监测以及农村房屋建设选址防范宣传和培训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月至10月,又针对全队新招聘人员,实施岗前培训100余次,详细介绍单位基本情况,提出工作要求,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其业务技能,加快其适应工作环境。9月8日至27日,我队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土厅开展灾区紧急应排查的号召下,迅速组织10余名经验丰富的地质技术人员,为荥经县21个乡镇,1000余名干部村民上了一堂生动、具体、实用的地灾防治知识课,还发放地灾防治宣传资料200多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我队地质学会还积极响应中国地质学会号召,组织报名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四川营活动,广泛激发了我队职工子女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加深了他们对地质队的情感。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四川地质协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队地质学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队地质学会将继续在四川地质学会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为全队生产经营服务好务,为冶勘事业发展服好务,为“富强文明和谐”新型冶勘单位建设做出更多新的贡献!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地质爱好者协会简介
地质爱好者协会简介
1.社团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地质爱好者协会
2.本社团成立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对地质地理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但由于院系专业的不同很多人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而且目前我们兰州大学还没有针对这方面的社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推广地质地理自然科学知识,同时提升社团成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增长自然科学知识,增强团结意。我们由一群热爱地质知识,有理想的有报负的热血青年自发组织申办“兰州大学地质爱好者协会”.3.社团宗旨:揭示大地奥秘,再现探索历程。
4.社团精神:探索地球,实现梦想,超越自我,走向未来。并以服务会员,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为基本目标。
5.我们的“闪亮之处”:我们是河南工程学院第一个专门学习研究地质知识的协会.虽然会面临经验不足的考验,但我们有信心闯过难关,因为我们有一颗热爱地质,敢于探索,勇于拼搏的朝气蓬勃的心,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同样坚定的心.做为协会的负责人我们会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首先,在学术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会员的学习能力及整个社团理论水平以及社团学术和会风的建设;在实践方面,努力拓宽途径,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会员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断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除此之外,还会在校内外里推广地质知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地球,爱护地球.6.本社团发展规划及目标:本社团发展规划为从小活动做起,逐渐穿插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并与其他社团联合举办活动,逐步将我社团发展成为完善的社团,逐步向精英社团发展。
第三篇:地质爱好者协会2014工作计划
地质爱好者协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2014年4-5月 :四个协会联合举办计算机软件mapgis培训以及最终的竞赛。二:2014年5月:中国活动构造分区特征PPT报告讨论会。
三:2014年6月:培训如何解说某地区地质区域图的发展简史(岩性,地层,构造,古生物特征)。
四:2014年6月:请地质学专业历届学长学姐参加考研经验座谈会。
第四篇:地质总结
1. 地质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其主要研究对象还只能是地球的壳层---地壳。即主要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构造、地壳的发展历史及其各种地质作用、地壳中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3. 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4.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场地及周围的岩体、土体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各种
自然地质作用
5. 地球的内圈层构造:地核、地幔、地壳
6. 地球的形状:三轴旋转“梨形”椭球体
7. 矿物: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8. +岩石:矿物在地壳中按一定规律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由某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9.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10.+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
11.地质作用: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1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3.内力地质作用按动力和作用方式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14.外力作用的方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块体运动
15.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最基本单位
1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化学元素单质或化合物,是
组成岩石的基本物质:
17.矿物光学性质: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8.矿物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19.矿物力学性质:解理和断口;硬度
20.岩浆:是存在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富含挥发性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熔融体
21.岩浆作用:地下深处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岩浆,受地壳运动影响,就会沿着地壳中薄弱、开裂地带向地
表方向运行、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
22.岩性:岩石的地质特性(包括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23.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25.岩浆岩结构:岩浆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相互关
系的特征
26.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27.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原岩经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28.沉积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7.9%;占陆地面积75%
29.沉积岩形成的过程:原岩风化破碎作用、沉积物的搬运作用、沉积物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0.+成岩作用: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新结晶
31.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及胶结方式)、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
构
32.胶结物: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石膏质;
33.胶结方式:基底式;空隙式;接触式
34.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包括层理构造及块状构造、层面构
造、结核及化石
35.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先期生成的岩石在各种变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或矿物成分发
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36.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特性的岩石
37.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38.变质作用的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区域
39.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
40.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相对密度;密度;空隙性
41.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
42.岩石的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拉;抗剪
43.+岩石的风化作用: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的过程
44.岩石的工程分类:岩石按坚硬程度划分(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岩土施工工程
分级(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45.黄土: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
46.黄土颜色为:淡色;褐色或灰黄色
47.黄土失陷性问题:原则p56
48. 湿陷系数
49.黄土失陷性的防治措施:防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地基进行处理,降低黄土的空
隙度,加强内部联结和土的整体性,提高土体强度)
50.软土:一般指天然含水率高、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很低、渗透能力差的呈软塑
一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51.软土的地基加固措施:堆裁预压法;强夯法;砂垫层;砂井;生石灰桩;旋喷注浆法
52.膨胀土:是一种区域性的富含亲水矿物并在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或当其变化受约束时常产生较
大内应力的特性粘性土
53.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致建筑物变形;开裂;下沉;失稳破坏
54.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防治措施:地基(防水保湿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土中水分蒸发,保持地基
土湿度,控制其胀缩变形。地基土改良措施:消除或减小土的胀缩性能);路基边坡变形(p69)
55.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层岩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56.地质形态的类型:不同产状的岩层;褶皱和断层
57.岩层:指被两个平行或近乎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58.岩层厚度变化形态:正常层;夹层;尖灭;透镜体
59.岩层(状态)分为:水平;倾斜;直立
60.岩层产状描述:水平岩层;陡倾;缓倾;直立
61.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
62.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63.褶皱构造:在构造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4.褶曲:指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分为背斜、向斜
65.褶皱构造类型:复背斜与复向斜、隔挡式与隔槽式
66.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
67.节理: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节理的断裂面
68.断层: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69.断层分类:p8
270.断裂构造的工程评价: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及稳定性;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
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发生坍塌
71.地质图: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
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72.地质图包括:平面;剖面和综合地层柱状
73.水分为大小循环
74.水岩土存状:气态水;洗着;薄膜;毛细;重力;固态
75.地下水类型:按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76.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部分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地面沉降;流沙和浅蚀
77.滑坡: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内部一定得软弱面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
移的破体变形
78.滑坡分类:按滑动性质分(牵引式;推动式;混合式)
79.滑坡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
80.滑坡防治措施:排水(排除地表、地下水)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刷方减载;滑坡前部加载;抗
滑挡墙;抗滑桩;锚杆锚固和锚杆挡墙;其他)
81.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82.泥石流的防止措施:生物工程及稳固山林;拦挡工程;排导工程
83.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第五篇:2010地质总结
盘县淤泥乡湾田煤矿
2010地测总结
湾田煤矿
二零一一年元月五日
2010地测总结
我矿2010年在公司与矿领导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在做下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2011年的地质工作。
成绩方面:
一,基本满足生产、建井的需要,搞好了
各工作面的地质说明书,各巷道的地
层与构造基本情况已经掌握。
二,测量完成了各项工程的贯通,完成了
分煤层工程平面图。
三,开展了地测达标工作。取得了三级标
准。
四,五,六,不足方面:
储量管理方面,台账不全,素描不全。没有分层底板等高线图。图件不全。
2011年元月5日 地质测量都采用了CAD制图。各掘进工作面,有地质说明书。各石门有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