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时间:2019-05-12 22:2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第一篇: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2012年的7月,细雨蒙蒙,我来到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迎着大门,是一座军人挥舞红旗挥举臂鸣枪的群雕像。往里走,右首边是一座灰砖红窗圆拱门的四层楼房。踏着台阶走进去,就是一座高大的回廊式民国建筑,门的两侧是账房和存物处,三面都是落地红门红窗的客房,中间部分是一个大大的天井,下面的地上种着些绿色植物。沿着回廊,走走,看看,有的房门开着,里面窗明几净的,地上铺着整齐的红木地板,有一张长桌铺着白色桌布,周围环着数把铁椅子,顶上挂着数盏长穗儿宫灯,像是小会议室的模样。还有的明显是客房,里面有挂着白帐子的床,有两张椅子夹着一个茶几,床头,还有一个挺旧式的梳妆台,这里曾经是营房。还有的会议室较大,里面摆放着数张青色花梨木的圆桌,四周围着椅子,壁灯亮着,头顶的长穗宫灯也都亮着,正中两张太师椅中间夹一个高腿方几,背后是一面非常大的青色花梨木的镂花屏风。灯亮着,似乎在等待里面的主人归来,长长的回廊里,我们的脚步在轻轻回响着,身旁,仿佛有许多身穿灰色军服颈围红巾的军人,正在匆匆走过,他们的眉目间写满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们的腰间带有一把手枪,他们的身上散发着八十多年前的硝烟味,中华历史,在这一时刻,似乎若隐若现的重现于眼前,那场曾经的紧张激烈的战斗指挥场景,似乎又在真实重放。外面,细雨朦胧,无数的雨珠轻轻飞向大地,天地间的过客,来于斯,归于斯,归归来来总是一片对故土的深情。雨中,神思飘飞。八十四年前,南昌城里,一声清脆的枪响,震耳欲聋的激荡在神州的夜空里。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二万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后来,在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在1949年,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它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写就的武装斗争篇章。今天,红色八一军旗,在神州大地上猎猎飘扬,我们穿着军装的战士守卫者祖国的领土和海疆。在红旗下,我们的老人坐在阳光里讲述过去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快乐的捉迷藏,我们的社会里有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在努力工作,我们的田野里有农民在辛勤的播种、除草、收获农作物。因为,我们有了八一军旗的飘扬,所以,我们才有了现在宁静的生活。

第二篇: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前半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期——1949年10月1日,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

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作为一次党团日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趁五一放假没有上课,我与同学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起义领导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从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

作为一次参观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

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我和同学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时,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下面是纪念馆的资料介绍: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

当时的江西大旅社共有客房96间,设有茶楼酒馆,烟赌娼俱全,是二十年代南昌城内首屈一指的豪华大旅馆。由于地处闹市区,来往人员复杂,因此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非常隐蔽。1927年7月贺龙部队二十军进驻南昌后,其第一师将江西大旅社整个包租下来,把师部设在这里。

第三篇: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心得

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心得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回顾了先辈们的光荣而不朽的事迹。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以八一南昌起义为主题的展览馆,同时又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来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

一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江泽民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整个展览馆庄严肃穆,一道大门似乎将馆外的喧嚣隔绝。

在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与革命的伟大似乎有着某种不对称性。在这些用品当中丝毫体现不出来伟人的“伟大”,那种战场上豪气冲天的气质在生活中荡然无存,剩下的是温柔的细腻,简朴和简单。然而真正的伟人又恰恰是这样的。能简单的生活的人往往不简单。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是伟人,他们有着不简单的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是真正的伟人。

走出展厅,回首那“群星”的塑像、那并不巍峨的纪念馆,我领悟到了“八一”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一种忠于祖国、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一种所向无敌的伟大的实践精神。这种精神为我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提供了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此次参观意义深远,将更激励我和学生们奋然而前行!

第四篇: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的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我也读过他的散文,但许多太深奥,看不懂。但我爸爸就十分的喜欢他的文章了。

那天早晨,我们一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鲁迅的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就连空气中都有文学的味道。在二楼的东面,全是名言,其中,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的确是活着的,但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没什么意思,思想已经死了。但死去的人呢,他在生前做过很大的贡献,人们还记得他,所以他还活着!

进入主展厅进口,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名言、作品、照片……

突然眼里看到了鲁迅!原来是彩色塑像!他在干嘛?原来是和几个青年在交流!我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栩栩如生的彩色蜡像感叹道:“啊!怎么会做的这么像呢!”

很快,我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那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鲁迅的作战武器!————钢笔!那个可是著名诗人冯雪峰在鲁迅53岁时送给他的金笔,还是原物哦!还有好多都是原物!比如背心、杯具、冬天用来取暖的怀炉等等。看到鲁迅亲手用过、穿过的东西,能不令人激动吗?

转了好久才到出口,只见旁边都是鲁迅的书刊,再加上墙顶的镜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在鲁迅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第五篇: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在庆祝建党90年之际,为了缅怀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西洋特肥党委在杨成世书记带领下来到了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隆隆的炮火”之中,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中三大著名战役中的首役——辽沈战役而修建的。走近纪念馆,我那原本平静的心情不知在何时竟异常的激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称之为“胜利之门”的大门,在大门右侧镶有叶剑英同志题写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我们一行40多人在这里举行了新党员宣誓和老党员在宣誓仪式,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战史馆记录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和一些经典战役,那里陈列着当时的一些武器装备和烈士们的遗物。那些武器、那些奖章、那些锦旗是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真实写照,那一份一份战争时所用的文件、一个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幅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与战史馆不同,支前馆里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的,军民鱼水情的感人画面彻底让我领悟到军民一家亲的伟大力量。参观完支前馆,来到烈士馆,在烈士馆看到了许多烈士的雕象,其中有当时阵亡的最高将领朱瑞,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杨志荣烈士,还有女烈士姜仁福等。外面的墓碑上记载着一排一排的牺牲名单,仅团级以上的就有上千人,想想那些没有任何军衔的战士,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还有那些支

援前线的后方群众们,他们更是无名的英雄,实在令人敬佩!全景画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亲眼目睹了 解放锦州时那场壮烈的战争画面,一幕幕的战火连天在我眼前循环上演。在那个硝烟弥漫,蔓草连天的时代,无数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放眼望去,满目荒凉,一片片被烧毁的民房,一条条躺满战士尸体的战壕,一股股漫天翻滚的浓烟讲述着战争的惨烈。试想一下,那时候的人已经不再是想怎样生活了,而是要想怎样竭尽全力地生存下去。

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天这种和平的环境里,我们西洋人应该怎样做?我想应该以感恩、结缘、诚信、正心、包容、分享之心去从事我们的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受教育,我被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并再一次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

辽宁西洋特肥 硫酸分厂:马青元

下载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社会实践感想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提要:正值黄金人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希汲取精神力量,缅怀秋白之旧物,思索生命的价值.追寻梦想,不舍不弃,爱我所爱,思我......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上周日下午,在校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了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短短2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我们怀着十分......

    观董存瑞纪念馆有感

    观董存瑞纪念馆有感 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上、电视上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对他的故事倒背如流。而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董存瑞纪念馆参观学习,对我们来说可谓是意......

    观八一纪念馆有感

    观八一纪念馆有感 几日前近现代史老师组织我们班级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也是我来南昌第一次参观参观纪念馆。其实在初中历史课上,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有关南昌起义的知识:......

    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

    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

    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 现在,神州大地上到处都在传颂着一位导弹将军的英名。他的名字让我们铭记心间,他的声音让我们热血澎湃,他的品格让我们肃然起敬,每每想到杨业功将军的感人事......

    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精选]

    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 四月十二这一天对我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是刻骨铭心的。这一天在刘方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庄严的走进纪念馆。 走进宽宏明亮的纪念馆,顿时觉得汹涌澎湃的心......

    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学号:201169002014 姓名:周丽婷班级:11英语(国际新闻) 选定了一个周末,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到达目的地后,和以前参观八一起义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