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情境教学”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感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成喜学、乐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使创设的情境生活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创设的情境生活化,就是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有关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的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把问题情境地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物品的模拟活动,我还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请学生回家逛超市,用规定的10元钱买4样东西,可以买哪4样,还可以找回多少元,学生兴趣盎然,第二天纷纷交流买东西的经历,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所以通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研究、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
二、使创设的情境趣味化,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七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较薄弱,容易思想不集中,让学生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数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有趣的教学情景,再配以恰当的活动,可以把学生真正地推到学习的主人翁位置。
而创设趣味性情景的一个良好途径即采取游戏教学,把教学内容,尤其是
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适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减法的意义”一课中,渗透“两数相差几”这一较抽象的意义,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请出5位小朋友,再拿4个杯子,每人分得一个后,还差几个?一看便知是1个,怎样算出来的?5—4=1,实际上就是人数与杯子数的差,再把此题改换一下,准备8个杯子,来了5个小朋友,问:“还有几个没来?”这次的结果是,杯子数与人数的差,8—5=3。最后把两次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最后结论:两数相差几,就是用大数去减小数,得到的差,这样就使“无形”的理论,“有形”有迎刃而解。
再如,有关数的组成及20以内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数学中,经常开展师生对口令、猜一猜、计算接龙、夺花、夺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游戏竞赛活动,变机械计算为丰富多彩的游戏竞赛性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乐”、“玩”中增长才干,增长智慧。
因此,游戏教学与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使创设的情境活动化,确保个体的有效参与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使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亲自投身到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减法练习中设计了“吹泡泡”活动,这一情境,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活动行列,此时此刻,老师及时用画外音“原来有几只泡泡,吹掉了几只泡泡,还剩下几只泡泡?”把五彩的泡泡变成有趣的数字,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另外,从生理的角度看,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由于一系列生理反应,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的学习,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学生看似玩,其实是在自身的活动中,练习了减法运算,整个课堂活动活而不乱,兴味盎然。
四、使创设的情景自然化,促使学生的能动探索
课堂中创设的情景是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情景问题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再通过自己的发现解决新的情景问题,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所以与课本所学内容无关的生活情景切忌牵强附会,不要为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由于教材的难点是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及对时间单位的观念形成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时,我联系学生学习的作息时间,当学和从屏幕上看到自己上学、升旗、做眼保健操,以及放学的情景时,学生的兴趣盎然,这可以从他们专注的神情上看出。此外,由于时间单位比其它计量单位更为抽象,学生又缺乏生活经验,对1时、1分、1秒的时间有多长在观念上比较薄弱,所以我截取了1分钟的MTV片段,让学生跟着片中的范晓萱跳健康操,既感知了1分钟的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在情景内容的选择上力求自然、贴切,所创情景力求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概念和方法,实现教学再创造。
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产生强烈的情绪感染,整体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浅谈低年级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情境教学
摘要: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小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具有短时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表现欲强的特征,情境教学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年龄特征,可以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启蒙,为高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实际,分别从挖掘教材内涵、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反复实践、创设活动等几个方面尝试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低年级;英语课堂;情境教学
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小学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是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手段,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根据特定的情境理解和运用知识。它可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一)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
“有趣”是学生对新颖、新异事物产生的直接兴趣,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可抓住学生刚开始学英语的时机,进行一些“身势语言”的情境教学,让他们从直觉上感到“英语很有趣”。例如,在教低年级学生时,恰当地运用body language,让学生律动起来,会让学生很有兴趣。在教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时,教到哪个单词,就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Head,学生就指头,nose,学生就指鼻子,训练由慢到快,还可以交换,两个同学互相操练。之后,学唱歌曲《head, shoulders and toes?》,学生边唱边做动作,由慢到快,气氛到达高潮。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觉得很有趣。
(二)情境教学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乐趣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应为学生自然地从感到英语的“有趣”转变为对英语的“乐趣”创造契机。乐趣是兴趣的升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就会找到乐趣。例如,在教“May I come in?”时,我让一名学生站在门口,假设为迟到,说May I come in?另一位同学说Come in, please.让学生上来操练,学生非常积极。学生觉得自己学的英语在生活中也能用上,很有乐趣。以后,学生英语课迟到,都很乐意说May I come in?同时,也会相信学生再也不会忘记这句话。
(三)情境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融入一种语言的掌握中。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英语教材中教学内容均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经过自己的加工,给学生设置一个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情境,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我们引导进入角色。如在教学颜色时,教师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一个彩色世界。带着孩子们在彩色世界中认识各种颜色以及单词的读法,然后在情景中学习句型“what color is it?”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并灵活运用。这样,学生积极专注地投入到情境中,潜移默化的已融入到英语知识的掌握中。
二、如何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
(一)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
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内容,比如北师大版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境会话贯穿全套教材,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歌谣、游戏和浅显易懂的故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实施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教师可以把几个动物,特别是学生熟悉的“dog、cat、monkey…”的声音“wang wang、miao miao、zhi zhi…”等录下来,并编成一个故事。当要教的动物登场时,就放录音听叫声,再教此动物的单词。每个学生过关后,再继续讲故事。学生既听了故事又学会了单词,心里自然很高兴。
又如在教“monkey”时,教师左手反遮前额,眼珠上下转动,四处张望,右手抓耳挠腮,这样,一只小猴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也可边做动作边说英语。巩固练习时,可听英语模仿动物的叫声或用形态表现,也可以听叫声、看形象,用英语来猜动物的名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人人都在参与,都在学习。学生在玩、说、学的情境教学中深深感到“英语真有趣”。在呈现新的语言知识点时,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实物(不同的学习用具、水果、蔬菜等),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进行向学生介绍,这样就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使学生直接感受英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优化情境
教育家1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情境,如: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音乐教学(唱英语歌)、游戏教学、课前或课后师生对话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开辟英语语言环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电化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好英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三)引导反复实践深化情境
英语课的实践性是很强的,而“练”才是学生自己的实践。在英语课堂上反复实践,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我在接手一年级时,给全班学生每人都起了一个英文名字,上课提问直接叫他们的英文名,并要求他们不仅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在课外也尽可能多加使用,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口语练习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对这种语言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还经常创设情境,如用“Guessing Game”操练所学内容,如:学习完动物bird, ribbit, monkey等单词后,我就让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动物的相应动作,让其他学生根据动作进行对话。Guessing Game游戏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营造了快乐、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多媒体课件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四)运用积极的鼓励唤醒情境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做两人对话时,我会双手合拢,对学生说:“Pair work, please.”每当Free talk突然无声时,我会及时轻声地鼓励学生:“Don't be afraid.Never mind.”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会及时地表扬:“Very good!”“Great!”“Cool!”。学生听了老师的表扬,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充满了成功感,自信心也增强了,学英语就更起劲了。
(五)即时创设活动激活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例如我在上“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这一句型时,刚好我们班里有一位学生生日,我就抓住这一机会,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我手捧一只点着八支小蜡烛的生日蛋糕,跟着录音机里同学们所熟悉的乐曲,唱着“Happy birthday to you”,向那位同学走去,其他同学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我哼起了歌。我边向她递上蛋糕边对她说:“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紧接着,全体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说:“Happy birthday to you.”我们共同为那位同学开了个小小的“birthday party”。他们自然而然从情境中接受了这两个句型,也知道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减少了用母语心译的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交际化,为学生用英语交际打下了基础。即时活动使学生真正找到了英语课的“乐趣”所在。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著名教育家2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也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英语。
何秉正.英语情景反应教学法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2](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 公司,1990.[4]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禹明.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张剑屏.小学英语教学情景创设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8).[7]李钰.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3.(5).[8]王卓.论情境教学.[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9).[9]白玉.走进小学英语新课程体验情境教学.[J].甘肃教育,2009.[10]柯兵兵.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小学英语,2007.
第三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摘 要: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策略
一、以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初期,很容易因为不习惯学校当中的约束性而产生叛逆感。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然而适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经环节,因此为了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让他们能够喜欢上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些课堂游戏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当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可能性”的问题时,就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谁会赢?”“谁能赢?”“一定是我赢吗?”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当中的可能性概率。
二、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除此之外,问题还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激活,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想要让学生学懂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成长特点,精心为学生创设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当中去探索和求知,并最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收获。
例如笔者在进行《圆的周长》内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周长计算公式,笔者提出了硬币的周长、足球的周长、电风扇护网的周长、汽车轮胎的周长等多个实际事物的周长计算例子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在笔者的引导下让他们从中寻找到圆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让他们进行实际计算与验证,从而让他们在学会圆形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让他们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记忆,使圆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真正成为他们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
三、以动态情境激发学生潜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传心授,那么对于刚刚步入学校校门不久的小学生而言,其是很难达到基本教学效果的。这是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而导致的,其是学生正常的必经阶段。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动态的、有趣的、色彩丰富的学习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还必须要具有易操作、易懂、逼真等特点,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出动态情境,让他们能够在自身接受范围内,主动地去进行知识的接收,进而实现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所以笔者选用多媒体,是因为多媒体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感官刺激,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口传心授”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感官的刺激来实现对知识的接收。例如笔者在进行“年月日”的知识教学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将问题抛给他们“何为日?何为月?何为年?”经过多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学生发现“地球自转一周为日,月亮绕地球一圈为月,而地球绕太阳一圈为年”,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真正感知到年月日的来历与规律。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攒射动态情境,不仅能够几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锻炼,从而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教学的价值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并不是完全枯燥而抽象的理论和形式。它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体验数学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更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洞察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指引进行深加工或者再创造。二是创设的场景必须是?_放式的,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以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创设体育老师需要本班的学生为他分球的情境,现在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小组进行练习,体育老师共有12个排球,那么应该怎样分呢?学生最开始都回答每组六个排球。这时教师说:“男生有32人而女生只有16人,每组六个排球男生那边非常不高兴,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又开始思考,怎样分配才是合理的,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照男女生的人数不同进行分配,男生人多排球也要分得多。教师及时地进行分配规则的引导,如何分配才是均匀的。学生进一步的思考,逐渐地得出结论:需要根据人数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最后得出实际可行的方案。这样与实际生活相连的事例拉近了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这样的问题比起枯燥的加减乘除有趣很多。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技能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对于一些繁琐的公式难以理解,而情境教学则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何如栋.小学数学教育科研[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黄艳珍.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现情感目标[D].福建师范大学,2002.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一.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
教学情境是被优化了的教学环境,是通过教师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而出台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说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预设”,也期待着课堂上因精心“预设”而得精彩“生成”。
我认为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情境是被优化了的教学环境,是通过教师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而出台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说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预设”,也期待着课堂上因精心“预设”而得精彩“生成”。
我认为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三.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 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用好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 “ 数学问题生活化 ” 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这有别于语文的 “ 看图说话 ”,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2.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3.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如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的关系,生活性与数学性的关系等.类似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的确突出了生活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起到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之目的。案例 :认识人民币。
问题情境 :(课件演示 “ 小兔当家 ” 的动画故事:妈妈不在家,小兔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又去菜场买菜,付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在储蓄罐。)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已经学习过 100 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不会感到困难,只要看清 数后面紧跟着的单位就可以了。况且有关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学生也并不陌生,买东西要付钱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分析,围绕上述问题情境进行活动时,学生始终停留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进行简单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许多问题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并没有在数学思维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节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应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注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如(出示一种商品)要学生猜猜需多少钱,给三次机会,比一比,谁猜得准或最接近。(出示标有不同价钱的某种学习用品)你要买吗?如果想买的话,你要哪一种?说说理由等问题情境。这样不仅突出了生活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会合理用钱,进而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即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处理好生活性与数学性的关系。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 “ 情境 ” 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宽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第五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目 用浅探
罗文君 10407050844
王建平教育科学系 10小教8班
三稿完成时间 2014.4.30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学生姓名: 罗文君 系部名称: 教育科学系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指导教师:
王建平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
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
日期:二O一 年
月
日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创造出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领学生思考、探索、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可见,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用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结合情境的涵义、情境教学的理论,整理分析出情境教学的主要基本。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总结出一些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I
ABSTRACT
Compuls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math(2011 edition), this famous book clearly refers tha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based on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 to creat a situ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tudents to study by themselves and to lead a way for students to think ,explore, practice cooperate and exchange, etc.Thus help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teaching.It is thus obvious that situation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is combining with the meaning and theoretic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thus analyzing the basic content of situational teaching.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stud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n synthesizing the status quo problem of rural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thus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some tactics of creating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suit for student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Key words: Situation teaching;Rural primary school;Mathematical education
II 毕业论文(设计)
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一、引言................................................................................................................................1
二、情境教学概述及其理论基础........................................................................................2(一)什么是情境................................................................................................................2(二)什么是情境教学.......................................................................................................2(三)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3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 2.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3 3.情感教育理论............................................................................................................4
三、国内外小学课程情境教学模式简介及基本特征........................................................4(一)国内外情境教学模式举隅.......................................................................................4 1.抛锚式教学..............................................................................................................4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5(二)情境教学基本特征...................................................................................................5 1.情感性......................................................................................................................5 2.生活性......................................................................................................................5 3.探究性......................................................................................................................6 4.趣味性......................................................................................................................6
四、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现状........................................................................................6(一)农村教师情境教学理念的滞后...............................................................................6(二)教材中的情境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7
(三)情境的创设缺乏真实性...........................................................................................7
(四)多媒体设备与技术不齐全.......................................................................................7
五、农村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策略....................................................................8
(一)生活情境,引起共鸣...............................................................................................8
(二)巧妙设问,设置悬念,促进自主学习...................................................................8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9
-IIIIV-123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