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未来的另一个211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和共青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5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70年来,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新世纪以来,学校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的办学理念,弘扬“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23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4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68个本科专业;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10个省级软件科学(高校工程、实验示范)技术中心。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60余人,博士(含在读)500余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3%;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3%。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0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6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选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14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2人,博士生导师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9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学校以培养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1999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强化基础理论、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采取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培养模式,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改革,稳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万种新教材5种,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省“重中之重”学科3个,省高校高水平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2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蓝天”环保社团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为全国高校唯一获奖学生社团;杨文军同学成为历史上第一对蝉联皮划艇项目奥运冠军的运动员,金紫薇和她的队友们实现了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在第16届亚运会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劳义同学勇夺亚运会男子100 米决赛冠军,成为我
国在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男子百米冠军;艾黎莎同学参加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第一名,李凡同学参加2003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铜奖。学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0%左右,连续多年全省高校排名第一;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茅;从2008年起,学校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
学校始终坚持教师教育办学传统和特色,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探索实施基于大学-中学合作、培养培训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积极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现已成为江西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摇篮、教师骨干人才培训的基地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累计为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教师,一大批已成为各地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中坚骨干力量。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被确定为全国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连续18年被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学校围绕“立大项目、出大成果、获大奖励”的科研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6年以来,学校累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达200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近3亿元。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包括合作),其中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是我省以高校为牵头单位首次获得该类别项目;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项,其中1项是江西省第一次作为该计划类别的项目依托单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项(含子课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20多年来我省第一次获得该类别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5项,其中1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江西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著作4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1250余篇被SCI、EI、ISTP、SSCI和A&HCI等收录。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始终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服务为使命,充分发挥在江西科学发展中的“人才库”、“发动机”和“智力源”作用,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20万名。解放后,学校积极支持和帮助筹建地市大专院校,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学校注意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以及在我省独有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优势,打造赣鄱文化平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学科和理工类应用学科优势,重点加强鄱阳湖学科研究,打造鄱阳湖学科平台,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首倡单位。学校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振兴计划,总投资1亿多元的“年产1500吨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现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
学校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与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17所高校实施学分互认、师生交流等项目,招收1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与10余个海内外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与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共建了该国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长期聘请一批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其中外籍教师Constance Gibson荣获国家“友谊奖”。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朝着建设一所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而奋斗,努力在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再谱新篇。
第二篇:江西师范大学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本着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为基础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 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造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及加强素质教育都至关重要。
一、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本着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为基础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教师不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多扮演教学中的设计者和激励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另外,学生也不只是无意识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多地参与到课堂,针对课堂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这四大部分内容,它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它是在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出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案例,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与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相对来说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综合性比较高的科目,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地学习。如果继续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以讲述案例为基础,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内容,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到量变与质变这一节内容时,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经典有趣的哲学小故事《笨人吃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抽象的哲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总称。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之前,绝大多数政治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及学情分析,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机械死板地记背知识,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高效率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与新课改要求相契合的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及学情特征,筛选出与课堂内容相符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由过去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上去了。
(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联系的客观性时,我们可以运用当今北京受雾霾天气影响的例子。对同学依次提出以下问题:一,为什么北京会有雾霾天气?二,我们不愿意雾霾的发生,可它却发生了,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三,面对雾霾,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有什么预防措施?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讨论完之后各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习其他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自己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社会上真实发生的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一来,学生不用真正投入到实践当中就能了解到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就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例如在讲到“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中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时,可以引出最近发生的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中的英雄事迹,许多消防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就义,但也有很多人趁机发布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通过学生熟知的案例,这样讲课更有时效性和说服力,也便于学生理解。三、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参考文献:
[1]李天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11).[2]蔡华.论新课改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使用[J].政史地教学(下旬),2000(02).[3]秦鹏珍.浅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中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06).
第三篇:江西师范大学
在江西师范大学
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 傅修延(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隆重庆祝江西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首先,我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向出席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从一九四○年创建到今天,迎来了七十华诞。学校先后历经国立中正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等历史时期,是江西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怀抱赤诚的爱国之心。学校在抗战烽火中诞生,自杏岭肇基以来,虽数易校址,几度更名,但始终以名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己任,与民族命运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从为匡时救国创立学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育英才,学校的历程汇成了一部波澜起伏的壮丽史诗,化成师大人心中永不磨灭的集体记忆。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操守。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抗战时期,还是在辗转腾挪的院系调整之中,无论是在十年浩劫时代,还是在沉重的债务危机面前,学校都已一往无前的精神和百折不饶的勇气,沉着应对,攻坚克难,从容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每道障碍。学校的传统与文脉,精神和底蕴,代代延续,一脉相承,显得出极其坚韧而又旺盛的生命力。
七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始终闪耀深厚的人文精神。学校创建伊始,名师荟萃,俊彦云集。他们以高尚人格激励后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们以“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为信条,以“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精神为激励,志存高远、术德兼修。
灼灼桃李,郁郁纷纷。从当年国立中正大学“三院九系”,首届招生四百人,到今天江西师范大学二十五个学院,在校生四万余人,学校已形成了从本专科到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近二十万人才,其中中学教师十万人。他们当中,既有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也不乏政界高官、学界泰斗、艺苑名流和体坛精英,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边远的乡村,都对国家、对社会有一份独特贡献。很多校友自从毕业以后就一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向红蜡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把光明与温暖向周围播撒。有的校友毕业之后从来没有回过南昌,从来没有回过母校。亲爱的校友,几十年以后,我们终于在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期间又一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你们,你们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深情。母校为你们自豪,为你们骄傲!
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艰苦奋斗,学校现在拥有三大校区,清幽典雅的青山湖校区代表着学校的昨天,生态画卷般的瑶湖校区代表着学校的今天,刚刚破土动工的共青校区则寓意着学校的未来。学校不仅有过硬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而且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科梯队,既有全国教学名师,又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既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又有国家“百千外”人才,这意味着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的建设目标,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得以实现。学校还把握历史机遇,一举化解了基建债务风险,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入内涵建设,配合国家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建设富有生态人文气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校园,打造了一座“天人合一”、“同聚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生态大学城。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所存在七十年的老校不是无根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学校是在红土地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第一所本科大学,吸取了千年书院的灵气,浸润着赣鄱文化的精血,我们的发展离不开赣鄱大地的养育和承载,离不开江西人民的关心和哺育。为此,我们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报恩之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办好这所大学,为江西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竭尽绵薄。
此时此刻,我们要深切缅怀肇基创业的学校前辈。胡先骕、姚名达等创校先贤、名家大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用血肉之躯披荆斩棘,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克服艰难险阻,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定力抵制社会浮躁。已故校友公刘说过:“假如我要死去,我的每一滴血,都将渗透到地下,鲜血,和诗歌一样,能营养我的国家。”前辈的高尚言行已经化作精神营养,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富有营养的校园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师大人,总是能够不断战胜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总是能够专注大学使命,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与时代栋梁。此时此刻,我们要衷心感谢来自各界的关心支持。学校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赢得今天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兄弟院校、海外友好学校和国际友人都对江西师范大学给予过无私的帮助,我向你们的真情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要向全体师大人表达衷心祝福。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师大人,无论是国立中正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当年井冈山大学的校友,还是已经汇入师大的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的校友,无论你们身处何方,都关心师大建设发展,关注师大未来命运,心系母校,赤子情深。全校在校的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紧密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满腔热情地参加学校建设发展,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感谢您们!
校庆,是一次全员参与的集体性质的寻根之行,是一次集体性质的温梦之旅。教育部门专门发来贺信,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校庆前夕亲临学校观察工作,省长吴新熊同志、省政协主席傅克诚同志等领导亲临学校参加庆典,万绍芬老书记、沈德咏大法官等领导以校友身份参加校庆聚会,充分肯定学校为全省培养了许多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表示要对学校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希望学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不断提升学校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希望广大学生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和可爱家乡的栋梁之才。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注和殷切希望,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些犹如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角,催使我们加快建设和发展,在新的时代担当使命,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十年,江西师范大学将围绕建设地方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要求,力争使办学各项关键指标都有实质性提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领导,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继续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继续坚持学科引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
七十年的今天,首任校长胡先骕博士在就职典礼上,饱含激情、字字铿锵地向师生们提出:“从校长以至同学,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目标,这就是要使本校成为国内一个最好的大学。”我们全体师大人都要牢记前辈的嘱托。我们坚信,沐浴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春风,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体江西是大人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坚强决心,有全体江西师大人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坚韧毅力,江西师范大学一定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充满蓬勃朝气,焕发生机活力,实现进位赶超,一定能够早日建成一所一流的地方师范大学。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光大传统,共同创造新的辉煌,在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第四篇: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
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 机关趣味运动会
秩 序 册
江西师范大学机关党委 二○一三年三月七日
一、组委会
主 任:何小平副主任:白 浔 王次农
成 员:黄建民 邱东升 张朝光 李 伟 李建亮 龚水平
付小玲
秘 书:袁 蓉
二、裁判
裁 判 长:朱志鹏 裁 判 员: 定点投篮:共7人
负责人:梁 君
检录员:姜海燕记录员:陈怡欣计时员:朱小青定点射门:共7人
负责人:崔嘉玥
检录员:练继世记录员:刘奇奇计时员:吴世超飞镖掷准:共16人
负责人:徐 维
检录员:苗龙飞记录员:池谭谭 裁判助理:朱 星
贾 慧 徐 畅 吴相辉 翁江莹 黄 塞 袁朝连 吴 程 张 琦 郑寅翠 — 2 —琚行洲侯嘉捷吴 燕 李安琪廖聪睿朱 林达先元潘奇斌黄 凤
拾蛋接力:共7人
负责人:王 盟
检录员:尹宏业 谢芙蓉 记录员:周雅韵 周颖新 计时员:姚 翔 刘泽宇 抢种抢收:共7人
负责人: 陈 洁
检录员:黄富龙 郑文武 记录员:王蕊鸿 李淑荣 计时员:王 超 吴雨佳 健步走:共10人
负责人:罗曼丽
检录员: 王 欣 李 霖 喻丽萍 记录员:余 楠 庞荣峰 唐 雪 计时员:王名龙 邓友恒 古贡文
总记录处:朱志鹏 周 超 胡应山 尹中英 吴雨珈
三、主持人
王次农
四、关于举办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机关趣味运动会的通知
为丰富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身体素质和凝聚力,展现和谐机关,根据机关党委工作计划,机关党委决定于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举办第五届机关趣味运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人员及组队要求
1、党群部门党总支、综合部门党总支、教学部门党总支、学科部门党总支、学工部门党总支、离退处党总支,每个党总支组织一个代
表队参加运动会,后勤服务部门党委因党员干部职工人数较多,可组成后勤服务部门党委一队、后勤服务部门党委二队参加运动会。
2、集体项目(拾蛋接力、抢种抢收)各总支(部门党委)必须按竞赛规则要求的人数组队参加,否则该代表队不计算团体总分。个人项目原则上按竞赛规则要求的人数组队参加,如有特殊情况经组委会批准,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参赛人数。
3、个人项目原则上各参赛队每个项目中至少要有一名女队员。
4、每人限报一个项目。(参加集体项目的队员,如本代表队人员不足,经部门党总支(部门党委)申请,组委会同意,可再兼报一项个人比赛项目)。(二)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3月29日14:00-16:30 地点: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体育馆(长胜园南面)(三)比赛项目
1、定点投篮;
2、飞镖掷准;
3、定点射门 ;
4、拾蛋接力(集体项目):
5、抢种抢收(集体项目);
6、健步走。(四)评奖办法
1、个人项目奖:每个比赛项目男、女均取前8名,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如遇特殊情况某项目参赛不足8人,获奖人数不递减,所设等级奖人数不变(如某个人项目参赛只有5人,获奖情况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2、集体项目奖:每个比赛项目取前3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3、团体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
4、参赛队员全部设有纪念奖。
(五)计分方法
1、个人项目按照9、7、6、5、4、3、2、1计分方法,即每个项目第一名计9分,第二名计7分,第三名计6分,以此类推。
2、集体项目按照7、4、2、计分方法,即每个项目第一名计7分,第二名计4分,第三名计2分。
(六)比赛方法
(一)定点投篮
项目说明:每个参赛队可报3-7人(至少要有一名女队员),每人投篮5次,同时计时(当裁判员发令开始投篮时,开表进行计时,当第5个球投出手时停表),队员可选择在不同区域线投篮,投篮区域线共分三个,在不同区域线投进蓝得分不同,在篮球罚球圈低线投进一个球得1分,在篮球罚球线投进一个球得2分,在篮球罚球圈顶部投进一个球得4分。以个人总得分数决定胜负。遇获奖队员总得分相同时,则以5次投篮总时间少的队员名次列前,如果再相同,则以更远距离投篮命中多者名次列前。
要求:可以采用单手或双手持球投篮,但持球投篮高度不能低于胸。
(二)飞镖掷准
项目说明:每参赛队可报5-10人(至少要有1名女队员)。参赛人员在3米线以外进行飞镖投掷,每个运动员共投6个飞镖,以6次投镖所得总分多少决定胜负。如总分相同时,则加投一次,直至决出名次。
要求:飞镖投掷完毕后,脚不能踩过或踩到起投线,违例者本次掷镖按0分计算。
(三)定点射门
项目说明:每个参赛队可报5人(至少要有1名女队员)。球门用田径项目低栏来设臵,射门距离10米。参赛选手每人用脚踢5个球,射进球门一次记一分,最后以得分高低进行排名,若出现积分相同,则以踢五球所用时间少者为胜。
(四)拾蛋接力(集体项目)
项目说明:每个参赛队可报6人(至少要有2名女队员)。参赛选手听到起跑令后,第一个选手拿着筐子和筷子跑出,依次把沿途放臵在8个杯子中的鸡蛋用筷子夹到筐子里,跑到折返点绕过标志杆后,快速返回起点,把筐子和筷子交给下一名选手,第二名选手再把筐中鸡蛋用筷子依次夹回到8个杯子里,跑到折返点绕过标志杆后,快速返回起点,把筐子和筷子交给下一名选手,依次夹、放接力。最后以6名选手接力完毕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排名,用时越少,排名越前。
要求:鸡蛋必需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拿,否则成绩无效。
(五)抢种抢收(集体项目)
项目说明:每个参赛队可报5人(至少要有1名女队员)。参赛队员听到起跑令后,手持装有10个羽毛球的盘子跑出,依次将羽毛球放进沿途设臵的10个杯子中,跑到折返点绕过标志杆后返回,再依次捡起杯子中的羽毛球放回盘子中,跑到终点交给下一名队友,依次接力。最后以五名选手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排名,时间越少,排名越前。
要求:羽毛球必需放进杯子中,交接前盘中必需有十个羽毛球,否则成绩无效。
(六)健步走
项目说明:参赛人员绕400米跑道走12圈,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出。(每参赛队报名人数不限)
要求:绕跑道步行12圈,不能跑,不得少圈。如有违规,则取消
比赛成绩。
(七)报名时间
2012年11月30日---12月14日
(八)颁奖仪式
1、裁判长宣布比赛成绩和获奖名单。
2、由组委会成员向获团体总分奖单位颁奖(由于时间关系个人不进行颁奖,个人奖品和纪念品,请在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九时,由各总支(部门党委)派专人到组织部办公室处领取。
3、组委会主任宣布运动会闭幕。
(九)其他
1.裁判员于2013年3月29日下午13:00分准时到达比赛现场。2.参赛人员于2013年3月29日下午13:30分准时到达比赛现场。3.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机关趣味运动会于2013年3月29日下午14:00分准时开始。
3.闭幕式于2013年3月29日下午16:30分进行(全体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在未宣布运动会闭幕前不得离开赛场)。
4.各参赛队及相关单位请自行在网上下载打印秩序册,不另行印发。(秩序册将于2013年3月7日通过OA发给组委会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
5.组委会全体成员于2013年3月20日(周三)下午二点半,在先骕楼四楼会议室召开预备会。
6.全体裁判员于2013年3月22日(周五)下午二点半,在先骕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学习裁判规则。
7.请各总支将秩序册通过OA发给所辖党支部及相关人员。
五、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机关趣味运动会议程
时间:2013年3月29日14:00-16:30 地点: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体育馆
(一)运动员入场(放进行曲);
(二)介绍领导和来宾;
(三)校领导致辞;
(四)校领导宣布运动会开幕;
(五)运动员退场,比赛开始。
六、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趣味运动会项目报名表
第五届趣味运动会项目报名汇总表
党群部门党总支
定点投篮: 李建德 男 李肖娜 女 曹小高 男 钟雪艳 王景洪 男 周利生 男 胡琳琳 女 王次农 定点射门: 徐海燕 女 周丽娟 女 李 昕 男 李胜利
张 洪 女 黄保文 男 艾素贞 男 刘 春
毛明斌 男 邓劲梅 女 万森林 男 毛龙珍 龚慧萍 女 赖艳玫 女
飞镖掷准: 谭 春 女 赵 璇 女 张 智 男 丁 辉
冯 昊 男 李满萍 女 罗 军 男 邱 曦
洪剑东 男 姚春英 女 曹 琪 女 吕新生
刘 健 男 熊 霜 女 戴莲妹 女 徐 强 黄建民 男 袁 蓉 女
拾蛋接力: 李玉兰 女 欧阳小勇
男 江美霞 女 徐 强 马 莉 女
抢种抢收: 许靓静 女 罗向晶 女 胡 弢 男 李玉兰 绕跑道步行: 黄珊丽 女 戴莲妹 女 杨祖德 女 赖慧琴
袁学涌 男 刘芳华 男 付小玲 女 吕建星
王晓燕 女 邹 婕 女 刘 玲 女
综合部门党总支
定点投篮: 赖
超 男 肖小兰 女 洪 敏 女 毕迎春
女 欧阳小勇男 周建国 男 黄志刚 女 刘 洁 女 文晓梅
男 杨望生 男 李从江 男 董江洪 男
白 浔
男 袁 蓉
女 徐海燕 女 胡 弢 男 张路正
女 王 科
男男男女女 男男男男 女 女男男
男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刘慧兰 蔡美丽 魏菊萍 刘永初 王 真 朱国辉 钟理宏 尹 凡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罗来成 蔡建华 黄丽君 陈洪涛 喻荣芳
王 欢 何小华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男 何久钿 康国卿 胡名楷 罗 缨 丁 蕾
周晓妍 王亚闽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饶永和
胡 燕
陈蓓蓓
熊雅琴
男
女 杨 磊
女 钟 华
女 曾秋凤
男
女
女
定点投篮: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定点投篮: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定点投篮: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定点投篮: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卓少林 朱咏梅 郑卫平宋崇虎 肖 蕾 杨 蕾 杨 蕾 郑卫平卓少林 周日辉 胡启敏
毛端谦 刘钟吉 李永红 肖子良 谢武平李小琴 吴 赘 无 张而军 肖文兵 刘志华 陈 军 王 钠 李胜利 无 罗志民 袁 良 高志标 教学部门党总支
男 万向东
男 沈艳菲 女女
男 喻 鹏 男 赵高勋 男男 王 玉 女
女 王飞军 男 陈朴青 男女 陈德强 男
女 万向东 男 王 玉 女男
男 邹生根 男 杨 桴 男男 丁学秋 男
学科部门党总支
男 舒 娜 女 郭荣华 男男 李 非 男
男 邓建刚 男 杨雪莲 女女 李 伟 男 许 璟 男男
男 游 珍 女 孙桂珍 女女
男 郭荣华 男 王金莲 女
学工部门党总支
男 刘亭亭 女 谭菊华 女男 程宇昌 男 刘 晨 男女 易明艺 女 吕 莹 女男 吴意嫣 女 邓 婧 女男
男 宋美凤 女 陶素琴 女
后勤服务部门党委一队
男 王舒元 男 宋显迏 男男 金绪忠 男 罗 颖 女男 甘安龙 男 戴小平男— 9 —
胡 鹏
袁 芳
徐景士
胡 鹏
邱春新
唐日新
杨 溢 赵云霞
周小觉
曾剑锋
刘亭亭
余小芳
万庆祥
周俊国 男 彭 莉
女 王小凡
男 袁建军
男 赵高勋
男 齐 鸣
女 刘小明
男 张文舜 女 李淑真
女
杨
颖
男 王昌明
女 林 俊
女 应群燕
男 占峦峰
男
刘玉铭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方新红 墨雷林 罗 颖 周海波 刘群峰
男 李建生 男 邱仁学 男 兰 萍 女 欧阳小媛 男 熊世斌 男 蔡 明 女 汤士龙 女 宋显迏 女
邱仁学 李 红
男 罗 巍 男 邱庆祥 男 常 雯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欧阳永明 男 兰龙珍 女 韩晓晖 男 汤小燕 女
后勤服务部门党委二队
定点投篮: 杜群兴 男 万国良 男 龚建昌 男 方 剡 男 徐宏伟
男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定点投篮: 定点射门: 飞镖掷准: 拾蛋接力:
抢种抢收: 绕跑道步行:
向 俊 赵晓霞 章军梅 胡 安 赵晓霞 何林茂 郑清凤 朱新萍 韩建明
汪春平胡小萍 汪春平徐美金 无 无
女 郑清凤 女
女 何贵秀 女 何林茂 女 张 茹 女 黄 灏 男 方新红 男 吴晓飞 女 朱玲华 女 徐宏伟 男
女 何贵秀 女 高伟卿 女 何显道 男 周 荣 离退处党总支
男 沈 强
男 孙丽纯 男 张汉军 男 李万根 女 王建平男 李 杨 男 卢 俊 男 王建平女
男 李继发 男 路 尔 男 龚著文 男 方 剡
男 周 荣 男
女
男 戴 强 男 卢 俊 男 李万根
男 程政君 男 杨美璋
男
男 向 俊
男 龚著文
女 徐美金
男
男 孙丽纯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第五篇:江西师范大学策划部工作计划
江西师范大学策划部工作计划
每当进入一个新的学期,内心总有不断涌出的激情与热忱,带着这份热忱,我们可以跨越一个有一个的障碍,或许是团结的力量,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经过了不断的计划与总结,才或许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超越,历史是我们的足迹,然而足迹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要看我们能够望到多远。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策划部的主要职能是:策划学校各社团之间大型活动,增强社团之间的合作和了解,同时通过活动增强各社团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主要任务是进行定位,根据形势对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社联现状进行思考,努力完善社联的制度,以便更好的运行,使其不会因为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而影响起正常运行.主要职能是负责全面的活动策划工作,负责社团联合会各项工作与活动的策划;负责协助各个学生社团大型活动的整体策划和安排;负责协助其他各部门完成社团联合会日常工作的策划;对社联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进行事情策划,力求使策划书具有可操作性,活动后进行总结,分析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以便以后举办活动时更加成熟;策划品牌活动,孵化新活动,帮助扶植各社团组织活动;整合社联内部文件;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把我们是打的品牌项目社团形象大使,十周年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