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甘肃省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电力监管条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规范发电厂并网运行的安全管理,保证甘肃电网及并网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规章标准,结合《西北区域新建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建和扩(改)建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在并网运行前都必须按照《西北区域新建火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西北区域新建水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已并网未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机组,必须补充完善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三条 当发电厂并网必备条件发生变化或者与并网有关的主要设备或重要辅助设备因进行更新改造,造成设备或系统有较大变化,影响到电网安全,需要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经有关发电厂提出申请,可以提前组织对该电厂或相关机组进行全部或部分项目的并网安全性评价。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并入甘肃电网的所有发电机组。
第二章 组织
第五条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西北监管局兰州监管办公室(以下简称兰州电监办)负责甘肃省内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六条 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由兰州电监办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进行。中介机构应从甘肃省电力安全技术专家库中抽取专家(根据需要可聘请部分高等院校或外省专家参加),组成安全性评价专家组,并经兰州电监办审核同意后,进行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三章 申请与查评
第七条 发电厂申请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前应组织力量,认真按照《西北区域新建火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西北区域新建水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逐项进行自评和整改,自评结果达到安全性评价要求后向兰州电监办提出并网安全性评价申请。
第八条 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的发电厂,应明确负责并网安全性评价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做好查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查评期间配合工作。
第九条 新建和扩(改)建发电厂应当在发电机组首次并网30日前向兰州电监办提交并网安全性评价申请书。并网安全性评价申请书的内容应包含:本次申请并网设备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立项、开工等有关审批文件、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工程和验收情况、并网机组调试方案和调试计划、时间安排和自评报告等内容。
第十条 兰州电监办对申请书所填报的内容审核通过后,委托中介机构与电厂商定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具体事宜。
第十一条 中介机构在正式开展查评工作前,应对被查评电厂和机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查评方案,包括查评内容、查评方法、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提前将查评工作安排、需要电厂配合的工作和提供的资料清单送交被评价电厂准备。
第十二条 查评工作结束后,中介机构应在两周内完成总评价报告,并提交兰州电监办。总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包含:查评情况、必备条件审查结果、主要成绩、存在问题、整改项目和建议。
第十三条 专家查评应做到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对查评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 兰州电监办收到安全性评价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将审核通过的评价报告批复至被评价发电厂,并通知中介机构和相应的调度机构。
第十五条 被评价发电厂在接到安全性评价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整改,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整改计划报兰州电监办。
第十六条 被评价电厂应在接到安全性评价报告后3个月内完成全部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结果报兰州电监办。
兰州电监办对不满足必备条件或未达到要求的发电厂适时组织复查。
第四章 评价与考核
第十七条 所有并入甘肃电网的发电厂,均应经过兰州电监办组织的安全性评价。完成初次评价的发电厂,以后每三年组织评价一次。
第十八条 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由“必备条件”审查和“评价细则”检查两部分内容组成,并网发电厂或机组必须满足“必备条件”。
第十九条 “评价细则”主要检查安全性评价内容确定的影响电厂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因素,以及可能对电厂和电网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的严重问题。
第二十条 根据评价结果,对被评发电厂分别以下列方式处理:
(一)满足必备条件,兰州电监办批复机组通过安全性评价,对评价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要求整改的项目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二)不满足必备条件,兰州电监办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发电厂应按第十六条的规定进行整改和申请复评。经过整改后复评,必备条件仍然达不到规定的发电厂,再次整改。第二十一条 对经过两次整改仍然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发电厂、在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发电厂,给以通报、罚款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电网安全运行可能构成潜在威胁、问题严重且不满足必备条件的发电厂,在报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批准后,将取消其并网运行资格。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篇: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规程
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规程
1总 则
1.1总体原则
1.1.1为了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及电网发展的要求,确保电网及并网电厂安全、稳定、可靠、优质运行,依据国家、行业(原电力部等)、国家电网公司(原国家电力公司)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定,同时参照有关网省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规程、规定等,制定《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评价》)。
1.1.2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电网及所有并网的发电厂的共同责任。所有并网的发电厂均应服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负有相应的责任。
1.2适用范围
1.2.1本评价办法适用于所有井网发电厂(机组)。
1.2.2《评价》的内容也适用新建、改扩建发电厂(机组)的规划、设计、选型及安装建设过程。
1.3评价内容
1.3.1《评价》中的评价内容包括发电厂的调度运行及发电厂的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及发电机调速系统。
1.3.2电气一次设备包括的单项内容:发电机、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外绝缘和构架、过电压保护和接地、高压电器设备、姑用配电系统和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1.3.3电气二次设备包括的单项内容:励磁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通信、直流操作系统。
1.4评价项目分类
1.4.1评价的内容根据对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必备项目及评分项目。
1.4.2必备项目是指极有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项日。
1.4,3评分项目是指除了必备项目之外的所有其他项目。
1.5评价办法
1.5.1所有并人电网的发电厂,均应经过电网企业组织的安全性评价,完成初次评价的发电厂,以后每2-3年评价一次。
1.5.2新建、改扩建发电厂(机组)所有必备项目均满足本评价办法,且评分项目中的各单项(3.1.1-3.1.7,3.2.1-3.2.5)得分率均达到或超过75%,其评价结果为合格。否则,其评价结果为不合格,不得进人商业化运行。
1.5.3已并网的发电厂(机组),所有必备项目均满足本评价办法的要求,月.评分项目中的各单项(3.1.1-3.1.7,3.2.1-3.2.5)
得分率均达到或超过75%,其评价结果为合格。否则,其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1.5.4对不满足本办法要求的必备项目,发电厂应立即整改,具体整改期限由专家提出建议,电网企业审定。
1.5.5对评价结果为不合格且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没有完成整改者,所在电网企业有权将电厂与电网解列。
1.5.6评价不合格的发电厂(机组),再次要求评价时,应向所在电网企业提出申请,所在电网经营企业应尽快安排复查,复查只对不合格项目进行。
1.6评价程序
1.6.1并网发电厂(机组)根据本《评价》中的评价内容进行企业自评价。
1.6.2新建、改扩建发电厂(机组),在进入商业化运行前,向所在电网企业提出安全性评价申请,并提出自查报告,电网企业在收到发电厂的申请一个月内对该发电厂进行评价。
1.6.3电网企业根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已并网发电厂在适当时间安排专家评价,被评价单位在专家评价前一个月向电网企业提出自查报告。
1.7评价办法的颁布
1.7.1本评价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颁布。
1.7.2本评价办法的解释权归国家电网公司。
2必备项目
2.1电气主接线及厂、站用电系统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满足电网安全要求;11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必须经电网企业审批,并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并网电厂高压侧或升压站电气设备遮断容量应满足电网安全要求。
2.2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截面积应满足热稳定校验要求主变压器和高压升联电抗器中性点应装有符合上述要求的两根接地引线。
2.3新投产的电气一次设备的交接试验项目应完整、合格。已投产的电气一次设备最近一次大修试验和预防性试验表明没有危及电网安全运行隐患。
2.4新投产的发电机应具有一定的耐振荡能力,并应具备相应的防止振荡和失步给机组造成损坏的技术措施。
2.5发电机应能进相运行,在不同有功功率下的进相范围(一般应在0.5Pn~1.0Pn间取3-4点),应报电网企业审定批准。
2.6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应能满足电网稳定运行的要求;机组必须具备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电网频率波动时,能够自动参与一次调频。有关一次调频的具体要求,按照所在电网有关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的内容执行。发电机应能满足电网对机组调整负荷准确性、负荷变化范围和负荷变化率的要求。
2.7新建2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已运行的300MW等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供热机组)、40MW等级及以上水电机组应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上述机组在下式并网前应与EMS系统进行AGC联调试验并满足电网有关调整要求。
2.8100MW等级及以上容量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各环节参数应书面报电网企业审核。如发生参数变化,应及时报电网企业再次审核。
2.9100MW等级及以上容量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的传递函数(包括发电机、励磁机或励磁变、整流柜、自动励磁调节器在内的整体传递函数)及各环节参数(包括发电机、励磁机或励磁变的设计和试验参数、调节器各功能环节单元的整定参数)经试验验证后书面报电网企业审核;在机组并网后有关参数发生改变时也应及时书面报电网企业再审核。
2.10电网要求配置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装置)应进行PSS装置的静态检查及动态投入试验。在机组负载试验时应计算机组有功功率振荡的阻尼比并出具相关的频率特性数据报告,当PSS装置具备投入条件时应书面报电网企业审核。在机组并网后相关参数发生改变时也应及时进行PSS参数调整,并书面报电网企业再审核。
2.11100MW等级及以上发电机并网和正常运行时,励磁系统必须投入自动励磁调节器运行,并应配有完善、可靠的失磁保护。
2.12母线、断路器、高压并联电抗器、联络变压器和1lOkV及以上线路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选型必须经电网企业审定并能正常投入运行。
2.13200MW等级及以上容量发电机组配置的高频保护、低频保护、过压保护、过励磁保护、欠压保护定值,应提供整定计算依据并经电网企业审批。与电网保护配合的发电厂内保护须满足电网配合的要求,继电保护定值必须认真执行定值通知单制度并与定值单相符。
2.14对于已投入并网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包括线路、母线、发变组保护、励磁、故障录波器、同期、低频、低压、解列、联切等设备),应按电网企业的要求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工作。
2.15要求加装的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以及要求采取的安全措施应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完成。应有相应的运行规程和校验规程,并按期进行校验,校验项目齐全、数据准确,相关资料上报电网企业。
2.16远动等调度自动化相关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按调度自动化有关的技术规程及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在机组正式并网前应与相关调度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调试成功,所有远动信息已按要求接入EMS并能正确接收EMS的调整和控制命令,并应与一次设备同步投入运行。
2.17电力监控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已采用了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电力监控系统不得与互联络相连,并严格限制电子邮件的使用。
2.18电厂至电网企业的调度部门必须具备两个及以上可用的独立通信通道。
2.19通信设备供电电源应稳定可靠并且交流备用电源能自动投入,通信设备要有可靠的直流备用电源,当交流电源中断时,通信专用蓄电池单独供电时间至少应能保持1h。
2.20电厂升压站二次用直流和机组直流系统的设计配置应符合《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1995)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规定。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应符合《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及厂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2.21严格执行与电网安全有关的反事故措施。
2.22电厂的运行值长及有权接受调度命令的值班人员,应全部经过调度管理规程及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培训,经电网企业考核合格。
第三篇:并网安全性评价自查报告(范本)
华能辛店电厂
#3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自查报告
尊敬的查评组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来我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根据鲁电监供【2007】11号文件《关于下达2007全省发电企业(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计划的通知》的安排,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电网和并网发电企业安全运行,我厂对照山东省发电企业(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了自查,由于涉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在我厂是第一次开展,若有不足,敬请批评指正。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一、检查内容
我厂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照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逐条进行检查,根据标准要求丰富技术资料,推进设备台帐和技术监督的整理工作。
二、得分情况
涉网安全管理480分(总分490分),得分率97.86%;一次部分867分(总分930分,因我厂无GIS装置,故总分扣除70分),得分率93.2%;二次部分948分(总分1000分),得分率94.8%。
三、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1、检修方面: ……………………
2、技术监督: ……………………
3、专业管理: ……………………
四、具备的运行条件
4.1 并网发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以及与购电企业或电网运营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我厂已签订。
4.2 发电企业(机组)主接线满足发电企业(机组)介入系统设计可靠性标准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我厂满足要求。4.3 调度管辖范围划分明确,所有设备已按规定命名编号并报有关调度机构批准实施。满足要求。
4.4发电企业值长、单元(机)长等涉网运行值班人员配齐,通过培训熟悉掌握相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涉网运行值班人员名单已报调度机构。满足要求。
4.5 涉网发电企业的发电机、升压站一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通过正式验收,试验数据齐全,技术指标合格,符合运行要求,相关参数已报调度机构。已完成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并报有关调度机构备案。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进相运行能力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新建发电企业(机组)必须进行进相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调度机构。进相实验未进行,开机时进行试验。
4.6 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调度机构的技术要求。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框图、传递函数及相关参数已通过试验并报调度部门。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按要求投入,电力系统稳定装置(PSS)已通过试验,具备投入运行条件。我厂励磁系统无PSS,可上报计划配置,目前系统能稳定运行。
4.7 发电机组、升压站的继电保护配置、设备选型符合电网的技术要求,整定范围划分清楚、分工明确。发电机组的低频、高频、低电压、过电压和解列保护的整定值已经调度机构同意,设备调试校验合格,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有关资料已报调度机构备案。根据系统安全要求加装的安全稳定装置已按规定时间完成,并纳入厂内技术管理范畴。满足要求。
4.8 发电企业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置、选型符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有关技术标准提出的要求,在机组正式并网前所有远动及数据信息、控制命令已送到相关调度机构,并与调度能量管理系统(EMS)联合调试合格。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具备投入运行的条件。规定投入自动电压控制(AVC)和动态信息实时检测(PMU)的发电企业(机组)应按要求投入。我厂AVC系统已安装结束,开机时调试并投运,其他满足要求。
4.9 发电企业调度通信系统配置符合电网调度要求,通信设备已接入调度通信网管理系统,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使用的通信设备及通道正常运行。满足要求。
4.10 按照国家、行业和山东电网有关技术监督工作规定,发电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按规定开展并执行预防性试验规程,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满足要求。
4.11 发电企业落实电网调度机构制定的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可靠完善的保厂用电措施,制订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及“黑启动”方案。满足要求。
五、#2机大修后安全运行管理
3#机组大秀自6月23日0:00开工,7月15日10:00向省调报竣工。目前脱硫技术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根据《山东省发电企业(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试行)的规定和要求,对照运行管理考评标准中的条目进行了自查和整改情况如下;
1、严格遵守执行省、地调调度规程安全的运行方式运行,加强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根据技能培训的要求,每月按照人次进行技术问答、事故预想、默画系统图等方式进行常规培训,每季度进行专业的反事故演习,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厂性的反事故演习,并积极参加各级调度组织的事故演习,通过事故演习提高运行值班人员对异常情况及事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确保电网和本厂机组的安全运行。运行部还针对运行的特点,编制了各项安全运行措施和事故处理预案,如《黑启动方案》、《保厂用电措施》、今年6月份厂组织编写了《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厂用电中断应急预案》、《防止本厂变为孤岛应急预案》等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每年9月份对各运行规程进行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值班,做到了各值班人员熟悉本厂电网的运行方式和继电保护配置以及事故处理的步骤。积极参加省地调组织的培训班并按照省调度中心的要求,组织值长、电气班长参加了上岗考试并全部合格,其中两名同志进行了复证工作。三期副值长将于今年10月份参加省调组织的上岗考试。
2、涉网的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涉网的操作严格按照调度员的指令进行操作,调度员的操作指令均记录在《调度指令记录簿》中,调度电话全部按照厂调度规程规定进行录音。在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厂制定的《两票工序标准》和操作纪律进行操作,在母线操作时严格执行《到位制度》、双人监护制度,确保了每项的正确性,涉网操作票的合格率100%。
3、严格执行调度纪律,接受调度指令时执行调度指令复诵制度、录音制度,于调度下达的指令正确迅速的执行。严格按照每天的调度计划进行机组有功负荷的调整,按照每季度下达的电压调整曲线进行无功调整,保证电压合格率100%。
4、严格按照调度批准的设备名称及编号对设备进行编号,并符合电气安全工作规程中双重编号的要求,设备的相色正确无误。电气防误闭锁功能齐全,运行正常。对于需要解锁操作的,按照解锁操作规定执行,考核期内无电气误操作事故。电气一次接线圈、二次回路控制图和现场设备相符,现场备有全套的一次接线图和二次控制回路图和保护定值单。
第四篇:国家电监会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为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行为,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的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11月27日以电监安全[2007]45号文予以印发,其全文如下: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并网安评)行为,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并网运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制定本办法。中国电力网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并网运行的单机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l OO兆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核电机组,500千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其它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参照执行)第三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发电机组在进入商业运营前应当通过并网安评。已投入运行的并网发电机组应当定期进行并网安评,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四条 并网安评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电力监管机构编制辖区内并网安评工作计划;
(二)发电企业在自奎、自评满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并网安评申请;
(三)发电企业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规定要求的安全评价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
(四)电力监管机构审核中介机构派出的并网安评人员资格;(五)并网安评人员进行现场查评,中价机构提出并网安评报告;(六)电力监管机构组织评审并网安评报告,公布并网安评结论。
第五条 并网安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一)涉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电气主接线系统及厂、站用电系统;(三)发电机组励磁、调速系统o(四)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一次调频功能;(五)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直流系统;(六)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七)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电厂其它设备及系统。
第六条 并网安评应当坚持“谁评价、谁负责“、“谁评审、谁负责”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科学、公正、客观。
第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按照并网发电机组的电力调度关系,负责组织辖区内并网发电机组的并网安评工作,并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组织制定并网安评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
(二)审查并公布符合并网安评要求的中介机构名单;
(三)监督中介机构的并网安评工作,协调解决并网安评中的问题;(四)监督、检查发电企业的并网安评工作。
第八条 发电企业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并网安评工作:(一)按照并网安评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和整改工作;(二)按有关规定向电力监管机构提交并网安评申请;(三)选择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开展并网安评;(四)协助、配合并网安评工作;
(五)对并网安评中查出的问题,按要求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电力监管机构。
第九条 电力调度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配合开展并网安评工作:(一)参加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并网安评活动;
(二)督促调度范围内并网发电厂开展并网安评工作。(三)执行电力监管机构有关发电机组并网安评工作;
第十条 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并网安评工作:(一)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定范围内开展并网安评活动;(二)选聘业务素质满足要求的专家参加并网安评工作;
(三)并网安评工作应当做到独立、公正、客观、真实、准确,对并网.安评报告承担相应责任;
(四)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收取费用;(五)并网安评业务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并网安评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电力监管机构投诉或者举报。
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电力监管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 区域电监局可根据本办法,组织本区域内有关城市电监办制定本区域的并网安评管理实施细则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办法,并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并网安评)工作,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并网运行,确保华东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根据国家电监会《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45号)的规定,结合华东区域电力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并网运行的单机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核电机组,500千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
其它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三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发电机组,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行满负荷试验结束后,进入商业运营前应当通过并网安评。
已经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应当定期进行并网安评,周期为五年。
第四条 当发电机组并网必备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电网安全时,应当进行并网安评;经有关发电企业提出申请或者电力调度机构提出建议,电力监管机构可以提前安排对相关机组或者设备进行全部或者部分项目的并网安评。
第二章 管理与职责
第五条 华东区域内电力监管机构监管职责
(一)华东区域内电力监管机构按照发电机组电力调度关系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负责组织辖区内并网发电机组的并网安评工作。
1、华东电监局会同南京、杭州、福州电监办制定《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
2、华东电监局负责辖区内区域电网调度机构和上海市、安徽省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的发电机组并网安评工作。
3、南京、杭州、福州电监办负责辖区内省级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的发电机组并网安评工作。
4、江苏、浙江、福建省内由区域及省电力调度机构共同调度的发电机组,由相关城市电监办具体组织并网安评工作、华东电监局负责对安评报告与结论组织审定。
(二)审查中介机构并网安评资质,公布合格的中介机构名单。
(三)监督中介机构的并网安评工作,协调解决并网安评中的问题。
(四)监督、检查发电企业的并网安评工作。第六条 发电企业的工作职责
(一)按照华东区域并网安评《实施细则》、《评价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使之达到并网安评的要求;
(二)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电力监管机构提交并网安评自查报告和安评申请;
(三)从电力监管机构公布的中介机构中自主选择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开展并网安评工作;
(四)协助、配合并网安评工作。明确本企业负责并网安评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做好查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查评期间的配合工作,为专家查评工作提供适当的办公条件;
(五)对并网安评中查出的问题,按要求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电力监管机构和相关电力调度机构。
第七条 电力调度机构的工作职责
(一)参加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并网安评活动;
(二)督促调度范围内并网发电企业开展并网安评工作、落实安评整改措施;
(三)对调度范围内存在重大隐患、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发电厂或者机组,及时向电力监管机构报告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四)执行电力监管机构有关发电机组并网安评的决定。第八条 中介机构的工作职责
(一)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及行业标准,按照华东区域《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开展并网安评活动;
(二)选聘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及业务素质满足要求的专家参加安评工作;
(三)并网安评工作应当做到独立、公正、客观、真实、准确,对并网安评报告承担相应责任;
(四)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收取费用;
(五)并网安评业务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
第三章 内容、要求和程序
第九条 并网安评的主要内容为:
(一)涉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电气主接线系统及厂、站用电系统;
(三)发电机组励磁、调速系统;
(四)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一次调频功能,主要保护整定、热控设备;
(五)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直流系统;
(六)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七)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电厂其他设备及系统; 第十条 并网安评的原则与要求
并网安评应当坚持“谁评价、谁负责”,“谁评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科学、公正、客观;自查与专家查评相结合。
第十一条 并网安评前期工作
(一)电力监管机构按照安评监管职责分工编制并网安评工作计划。
(二)发电企业按计划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并在符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申请表》(附件一)。
电力监管机构接到发电企业并网安评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意见告知发电企业。
(三)发电企业选择中介机构,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四)中介机构按照技术服务合同的约定,制订现场安评工作计划和组织并网安评专家组。同时,应将技术服务合同、安评工作计划、专家组名单等资料报电力监管机构审核。
(五)电力监管机构负责对企业并网安评自查报告、现场安评计划和安评专家资格进行审核。
(六)中介机构应在现场安评前将电力监管机构审核确认的现场安评工作计划和安评专家组名单送达被评价发电企业。
第十二条 并网安评现场工作
(一)召开现场并网安评首次会议;
(二)按专业分组开展现场查评;
(三)按专业分别进行评分和撰写评价意见建议,形成并网安评初步报告;
(四)召开现场并网安评末次会议,通报现场安评意见和建议。第十三条 并网安评后期工作
(一)现场安评工作结束后,中介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形成并网安评报告,经专家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后,将《华东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报告审批表》(附件二)报送电力监管机构审核。
(二)电力监管机构负责组织调度机构及相关专家对并网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对于审核批准的并网安评报告,以文件形式将审定意见印发相关发电企业和调度机构;对于没有通过审核批准的并网安评报告,要求中介机构重新开展相关工作。
(三)区域及省电网调度机构共同调度的发电机组,由华东电监局将安评审定意见印发区域电网调度机构,相关城市电监办负责将安评审定意见印发省级电网调度机构和发电企业。
(四)发电企业在接到并网安评报告及整改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应将整改计划报送电力监管机构、抄送调度该发电机组的调度机构,并同步组织开展整改工作。
(五)发电企业在接到并网安评报告及整改意见后6个月内,应将整改情况报送电力监管机构。电力监管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六)对未通过并网安评的发电机组,中介机构应在发电企业提出复查申请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整改工作进行复查,并及时将复查结果报电力监管机构,由电力监管机构审核复查结论,并将复查结论和意见通报相关发电企业和调度机构。
第四章 评价与考核
第十四条 凡未达到并网安评《评价标准》中“必备条件”的,或者存在影响电网安全运行重大问题的发电机组,必须经过整改并由中介机构复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并网运行。
第十五条 并网安评《评价标准》中“评分项目”是根据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因素确定的,中介机构通过现场查评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进行评分并给出单项得分率。发电机组满足并网“必备条件”的要求,但“评分项目”总得分率不满足以下标准时,必须经过整改达到“评分项目”标准,方可并网运行。
(一)新建、改建、扩建和投入运行10年内的发电机组:“评分项目”得分率大于等于80 %;
(二)投入运行10年至20年内的发电机组:“评分项目”得分率大于等于75 %;
(三)投入运行达20年及以上的发电机组 :“评分项目”得分率大于等于70 %。
第十六条 首次整改核查后,发电机组若仍然不符合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标准,电力监管机构应责令发电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应当通知有关调度机构,限制该发电机组并网运行。
第十七条 对于经过两次整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发电机组,电力监管机构应给予通报,并通知有关调度机构,严禁其并网运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并网安评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电力监管机构投诉或举报。
第十九条 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电力监管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原《华东区域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华东电监安全〔2006〕186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