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读后感

2022-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麦克白读后感》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1

重温了《麦克白》,联想到“女巫预言”和《俄狄浦斯王》中巫师预言的比较。古代人(东方或者西方)似乎挺喜欢在预言上面做文章。两者的主人公的行为都受到了预言的影响,最终都没有逃出预言的魔咒。但是《俄狄浦斯王》给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违抗神的意志时,再刚强的个体也可能被摧毁。俄狄浦斯王犯下的罪行是无妄之灾,很难去避免。

而《麦克白》中,麦克白登上王位也选择不相信预言中的“森林移动之日是僭主被杀之时”,最后预言应验。但是这并没有让人感到神力的强大和不可逆转,只能说这一切都是他的个人意志一手造成的。没有无力感,麦克白在此前对自己命运有很强的掌控感,有因必有果。这也反应了文艺复兴时期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精神,即人的命运追根溯源都是他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有什么样的意志,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也是一种对神性的去魅。人可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掌控权在自己手里。这个观点就和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再加上近几个世纪的全球化过程,我们已经分不清人性的哪一部分是文艺复兴塑造的,但确信自己也在其中。《俄狄浦斯王》的魅力在于古典时代赋予人神秘和不可解释的命运,《麦克白》的魅力在于它拥有现代人高贵的理性精神。

麦克白读后感2

自19世纪起,《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即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人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

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麦克白读后感3

从《威尼斯商人》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成了悲剧,再到《麦克白》,命运的悲剧变成了人性的悲剧。它已经不再是由某种冥冥中的手在掌控,而是人成为自己的敌人。

文艺复兴高举人性来反对神学和理性,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距但丁和薄伽丘已近两个世纪。我想莎翁最终感到的不是人的高贵,虽然在《哈姆雷特》中他慷慨激昂了一番“人是最高贵的生物,是万物的灵长”,但对他来说,更多的是失望。人性解放走向了纵欲的反面,莎翁笔下的人物大多身份高贵,也摆脱不了心灵的烂泥。

我认识的麦克白有很多,安分守己,唯唯诺诺,温驯善良。日常中作为一个好儿子,一个欢脱而幼稚的弟弟,一个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终于被一些欲望驱使,与过去告别,执着而坚定地追求野心。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一度犹豫不定,像麦克白和哈姆雷特一样,他在追求欲望的时候,过去那些经验告诉他这样是错的,应该追求平和而温润的情感,但他终于没能割离欲望,在一次次内心争斗中,逐渐狠下心来,无情而绝望远离了过去,远离高贵的自己,那些仿佛存在于彼岸中的温情。他于是坚定不移,执着追求野心,同时对一切随之而来的缺乏坦然接受。他深知,既然做出这种选择,就必须接受它的后果。像很多清醒者一样,他痛苦地活在泥沼中。

麦克白读后感4

读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麦克白片面听信女巫的所谓预言,利益熏心,残忍地将国王杀死,到头来他自己也走上了断头台。

起初的麦克白,他并不是一个人人唾弃、禽兽不如的逆贼,而是一个勇士,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是什么使他走向了这条不归路?莎士比亚在剧中说麦克白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会当上国王。麦克白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他看到比他强大的人都意外的死去,加上他的利欲熏心,盲目地听从妻子谗言,谋杀了国王,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王,成为暴君。麦克白到后来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海上的一叶孤舟,若不能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无情地掀翻。当他获得权力之后,胡作非为,失去民心,百姓把他看成“夏桀、商纣、杨广”之类的昏君。

麦克白丧心病狂的举动如其说是不得已,倒不如说是多年利欲熏心而所为。不可否认巫婆这个外因,才促使了内因——麦克白夫人对她丈夫的怂恿。如果麦克白的妻子并没有出现在主人公麦克白的生活中,如果麦克白并没有听取妻子的谬论,我们的主人公可能在凯旋归来的时刻被晋封为考特爵士,然后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业,最后安然地度晚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利益熏心是一把害人、害己的双刃剑。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必须学会加强自身修养。

麦克白读后感5

这部书是四大悲剧里最短的,同样,也是最没有知名度的。

麦克白斯和他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凯旋归来,途中遇上了一位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可以当上国王,那位朋友的后代可以当上国王。回到国内,麦克白在家中设宴宴请国王。受自己妻子的怂恿,麦克白轼君自立,验证了预言。同时他又担心自己的那位朋友,于是找个借口也把他给杀了。后麦克白德暴行激起各路人马的反抗。麦克白不得不去镇压义军,途中又遇到了女巫,女巫说,除非森林移动,麦克白的政权才会灭亡。又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能杀死麦克白。

为了掩人耳目,义军把某某森林的树枝砍下来拿在手上作伪装,远远看上去就像某某森林移动了一样。被义军逼得节节败退,最后陷入绝境的麦克白遇到了墨脱客,墨脱客说自己要杀了麦克白,麦克白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能杀死我。墨脱客说,那就是天意了,你的死期到了,我并不是正常分娩生的,而是剖腹产生的。结果麦克白就被自己的贪念和欲望弄得身败名裂,并且死不瞑目。其实本来麦克白还是一个好人,不过麦克白夫人确实心如蛇蝎,看来不少的人都是被枕边风吹坏的。最后那个被麦克白杀了的朋友的后代当了国王。预言一一实现,带来的却是灾祸。

红颜不是祸水

在世人的眼中,麦克白夫人就是其夫弑君夺位的罪魁祸首,是恶魔的化身,是厄运和毁灭的肇始者,是她一手将麦克白推进了罪恶的深渊,致使麦克白由无比的荣耀而走向罪恶与毁灭的命运。难道没有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就不会犯下弑君大罪吗?麦克白对权欲的极度渴望才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而麦克白夫人是盲从了她的丈夫,才成为杀害国王的帮凶。

在麦克白凯旋而归的路途中,遇见了三个女巫,女巫称他为葛莱密斯爵士,预言他会成为考特爵士,尔后成为君王。果然,麦克白因其赫赫战功而被封为考特爵士,预言的第一步应验,隐伏在麦克白心中的权欲急剧膨胀,他渴望拥有至尊者的权势。在麦克白的自白(第一幕第三场)中可以一见端倪,“葛莱密斯,考特爵士;最大的尊荣还在后面”这段自白暗示着麦克白权欲的闸门已经打开,对王位存在觊觎之心了,并开始酝酿杀害国王的恶念。在马尔康被封为肯勃兰亲王时,麦克白认为王子是一块横在自己前途的阶石,必须跳过这块阶石。“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别望这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会吓得眼睛不敢看。”(第一幕第四场)而在麦克白对夫人的信中(第一幕第五场)也这样写道:“她们在我胜利的那天遇到我;我根据最可靠的说法,知道她们是具有超越凡俗的知识的。当我燃烧着热烈的欲望,想要向她们询问的时候······而且她们还对我做这样的预示,说是‘祝福,未来的君王!’我想我应该把这样的消息告诉你······好让你不致于

因为对于你所将要得到的富贵一无所知,而失去你所应该享有的欢欣,把它放在你的心头”。麦克白坚信女巫是可信的,是具有超越凡俗的知识的。那么他凭什么认为这是最可靠的说法呢?他的深信正表明女巫的预言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所埋藏的欲望。甚至在女巫离去之时,仍然不依不饶的追着,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一探究竟。“当我燃烧着热烈的欲望”麦克白如此说道。他的热烈的欲望就是他会成为未来的君王,心中燃烧着权势的熊熊地烈焰。他急切的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夫人,也正是对王位的急切渴望。麦克白认为应该把成为君王的富贵放在心头。

当麦克白被授予考特爵士时,他的心已全然失去了常态,思想中浮起了杀人的妄念。“这好比是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而麦克白夫人正是看出了麦克白的野心,“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做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第一幕第五场)才决定让自己的精神力量倾注在麦克白的耳中。他弑君夺位的思想只不过是借助麦克白夫人之口说出的,“让命运和玄奇的力量把黄金的宝冠罩在麦克白的头上”。即使麦克白夫人具有舌尖的勇气,倘不是麦克白自身存在这样的恶念,她舌尖上的勇气对麦克白是没有用的,不会仅凭一番话就杀害国王。可见麦克白夫人并不是麦克白杀害国王的罪魁祸首。她只是麦克白的妻子,她以麦克白为自己生命的全部,以麦克白的所想为自

己所想,她愿意帮助麦克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麦克白夫人决意要杀死国王的这段台词(第一幕第五场),“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灌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怜悯钻进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来,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撒满空间,到处找寻为非作恶的机会,进入我的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当做胆汁吧!来,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切开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衾里探出头来,高喊‘住手,住手!’”也被世人所诟病,认为说这话的人必定是出自一个狠毒,残忍,冷酷,无情的人。更何况是一位妇人,更见其冷血。这不是欲加之辞吗?认为麦克白夫人才是痛下杀手的人。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麦克白和夫人密谋杀害国王之时,麦克白夫人这样说道,“倘不是我看他睡着的样子活像我的父亲,我早就自己动手了”此时此刻的她下不去手,她不愿亲手杀了国王。她内心深处还有未曾泯灭的良知。无论之前她的话语听起来是多么的可怕和恐怖,最后亲手杀害国王的人是麦克白并不是麦克白夫人,而麦克白夫人也并不具备她所认为的狠毒和残忍。

且后来为了保住王位,是麦克白杀死了麦克德夫的妻儿和班柯,而不是麦克白夫人。对这些罪行,麦克白夫人一无所知。可见,麦克白才是这些所有罪恶的肇始者,她的行为和意念只是跟随着麦克白。

麦克白夫人并不是罪恶的罪魁祸首。在杀害国王之后,她的内心伴随着深深的不安,甚至已经开始后悔,“费尽了一切,结果还是一

无所得,我们的目的虽然达到,却一点不感觉满足。要是用毁灭他人的手段,使自己置身在充满着疑虑的欢娱里,那么还不如那被我们所害的人,倒落得无忧无虑。”(第三幕第二场)此时的麦克白夫人已经开始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认为此时自身的处境还不如那被我们所害的人,还不如一个死去的人,心中充满着深深的罪疚。反观此时的麦克白,不仅没有收手,还毫不犹豫的杀死了班柯以及更多无辜的人。认为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

怀揣着不安麦克白夫人开始惧怕幽深的黑夜,所有黑暗的存在让她感到恐惧。甚至于在寝殿里要通宵点着灯火。此时的麦克白夫人已经不敢在阴沉的黑夜里睡眠。幻觉开始出现,不停的擦拭,不安的睡眠。在梦游中一遍遍重复当初带她走上不归路的信。“开了橱门上的锁,拿出信纸,把它折起来,在上面写了字,读了一遍,然后把信封好,再回到床上”(第五幕第一场)可以想见,她的睡眠中伴随着巨大的恐怖,是夜夜不能寐。不停的害怕,不停的后悔。每晚的自语和动作是内心深处的反映。“这两只小手再也不会干净了吗?”“这儿还是有一股血腥气;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叫这只小手变得香一点。“这是她的一个惯常动作,好像在洗手似的。我曾经看见她这样擦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不停的洗手,不停的自语。她的惯常,正是内心不断的挣扎。麦克白夫人沉重的叹息,正是她心里蕴蓄着的无限凄苦。麦克白夫人眼中的罪恶是这两双永远也洗不净的手,在罪恶之后她的理性开始慢慢回归,开始意识到他和丈夫犯下的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罪过,她的罪恶在脑中一次又一次的放映,无时无刻不给她带来痛

苦和折磨。她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不断的照着她丑恶的心,她最终毁灭了她最有价值的东西。她怀着巨大的恐惧,笼罩在她内心的是不安是凄苦是忏悔。麦克白夫用自己无尽的臆想和偏执编造出来的毒言恶语编织了一张永远都挣脱不了的网,夜夜纠缠反复,沦陷其中。以至于最后心理崩溃,在发疯而死。

麦克白夫人真的就是祸水吗?显而易见,是否定的。“红颜祸水”是祸难来临时男人掩饰自身过失、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口头禅。而且在这场权势的争夺中麦克白夫人是无法左右结局的,所有这一切都要取决于麦克白自身的抉择。是麦克白最终亲手杀死了国王,染上了无辜者的鲜血。并且一错再错,诛杀了更多无辜的人,最后众叛亲离。

在这场弑君夺位的杀戮中,麦克白才是所有罪恶的根源,即使没有麦克白夫人的存在,他的悲剧依然会上演。究其根本,是他内心对权势的极度渴求让他走上这条不归之路,对无上的荣耀,至尊的权势,无可比拟的地位追求才是这场罪恶的罪魁祸首。麦克白夫人何尝不是一个悲剧。麦克白夫人的所有恶念起源于丈夫,她只是盲从了丈夫的行为,才被世人所诟病,认为红颜是祸水。

下载麦克白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麦克白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的辉煌,在16世纪并未获得殊荣,直至19世纪英国掀起浪漫主义狂澜时,他才被提升至天才的地步。而在莎士比亚传奇般的一生中,有几个作品是......

    麦克白读后感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它巧妙地向读者展现了命运、志向、野心、人性及迷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麦克白曾经是一个英勇、有野心的人,在......

    麦克白读后感

    浅谈《麦克白》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是人性与欲望的演绎,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 主要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白》讲述的是主人公麦克白从忠臣到暴君的转变以及他堕落与毁灭的故事。人们常说,麦克白是一个十足的恶人——弑君、篡位、凶残、暴......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1 《麦克白》的悲剧往往借取历史题材,从封建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寻找对于当代具有政治意义的历史教训,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由于权欲熏心而堕落的......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1 麦克白本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得胜归来.和大将班柯在途中路遇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了麦克白将会成为苏格兰的国王,隐藏的野心被挑旺起来.......

    麦克白读后感

    红颜不是祸水 在世人的眼中,麦克白夫人就是其夫弑君夺位的罪魁祸首,是恶魔的化身,是厄运和毁灭的肇始者,是她一手将麦克白推进了罪恶的深渊,致使麦克白由无比的荣耀而走向罪恶与......

    麦克白读后感

    范文一: 前些日,英国剧团来中山大学演出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比起书本,这种感觉的确是比较震撼的。因为,诗因翻译而失落,而演出却能让我感受到悲剧的恐惧的气氛。内心的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