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记忆征文

时间:2019-05-12 01: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色革命记忆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色革命记忆征文》。

第一篇:红色革命记忆征文

重温红色记忆,珍惜幸福生活

“任何人都不会被忘记,任何事都不会被遗忘!”

硝烟早已散尽,伤痛不能忘却,珍惜和平吧!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坚持了7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计15年,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赢来了抗战的胜利?1945年5月9日,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从程序上讲这才是正式的投降?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日本将中国视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正式向中国投降?按照国际惯例,签字的次日,即9月3日,是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的日子?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

战争、硝烟,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无尽的伤痛,是家破人亡,是流离失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从而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九一八!!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行为,令多少人们丧失生命,多少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一首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就唱出了他们的思乡之情:“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这首歌唱出了3000万东北同胞的悲惨遭遇和思乡之情,尤其是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时,更是让人心酸不已。同时,这首歌也愤怒地控诉了蒋介石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传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为了亿万人高唱的战歌,鼓舞了人民抗击日寇收复失地的战斗热情。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多年前,一叶小舟在风雨飘摇的南湖上扬帆起航,此时的华夏大地,正是满目疮痍,破碎的河山遍布着断壁残垣与坟白骨,多少人的期盼和梦想,多少人的血汗和泪水,终于在死亡线上看到了曙光。您,如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指引着万千热血战士,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如不灭的灯塔,在漫漫长夜,照亮战士前行方向;您是力量的象征,激励着无数战士披荆斩棘,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虽然都是人民大众组成的,没有上过军校,没有统一的军装,没有好的装备。炎黄子孙都是好样的,“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精神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风所指,所向披靡。”他们凭借自己坚韧的性格,换来了胜利,换来了自由,换来民族的解放。

谁说炎黄子孙是东亚病夫!炎黄子孙都是好样的!!

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话,响彻天空,穿越时空,一个世纪的屈辱随着这声巨响,销声匿迹。华夏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从此不再是一头沉睡的雄狮,那些所谓的东亚病夫的称号已不复存在,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光阴似箭,日历撕了一张又一张,60多年了,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谁说中国人没志气,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戴安澜马革裹尸抗敌枭、吉鸿昌变卖家产为抗日、马本斋回民支队的司令员、杨靖宇侵略军最害怕的抗联司令、赵一曼:着名的巾帼英雄、卫立煌:指挥忻口战役的抗日将领、谢晋元:八百壮士的指挥官、张自忠:尽忠报国的一代名将、赵登禹:血战南苑的北方大汉„„他们都是好样的!!

60多年的光辉,弹指一挥间,在前进的路上,美好的未来向人们招手。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高山流水,而是人民在前进的高歌!!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歌声飘扬。啊!我的祖国!中国共产党!我伟大的祖**亲!你的儿子衷心祝愿你:

愿您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愿您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第二篇:红色记忆征文

“传承红色基因,抒写时代感悟”中小学生征文

初中组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张掖市第五中学初一(3)班

李晓菲

指导教师:管玉凤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天空,呈现着血光;太阳,被血液浸染得通红。血一滴一滴地流淌而成河流,从祁连山北麓冰天雪地的山川脚下流入沙尘滚滚、戈壁荒凉的河西走廊,融入广袤的高远、荒野、云空,以沉默的方式写在历史的无字碑上……

枪声、炮声从1936年冬天响起,远远传过1937年,直到今天。阴霾的天空中雪花飞舞,一个个铿锵贞烈的姐妹面对狂奔而来的铁蹄,牙缝里咀嚼着怒火,乱发飘扬成旗帜,怒目观天,眸子里燃起一缕缕的刃光,刺入祁连山高高的峰巅。

巍巍祁连山不会忘记,80年前,有一支“妇女抗日先锋团”,为打通国际通道,她们与红西路军一道西渡黄河,在穿越河西走廊途中遭到西北军阀马步芳部的围追剿杀。“娘子军”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碧血黄沙,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时光荏苒,80年过去了。如今,在早年去世的红西路军老战士们的墓碑上,斧凿刀刻的字迹已经模糊。今年7月下旬,贵州省组成军地慰问团,千里迢迢远赴甘肃省兰州市八里镇,看望慰问了96岁高龄的贵州籍红西路军女战士陈慧芳老人,听她讲述了心中那尘封已久的故事。

陈慧芳老人依稀记得,她的老家在贵阳市白马洞街上,十几岁时母亲突然离家出走。一天,她在寻找母亲时遇见红军,于是就参加了红军,被编在少先团。她说:“那时,吃的困难,穿得破烂,我们抽空就自己打草鞋。过草地时饿得吐酸水,闻到战友们烤皮鞋的味道都觉得香得很。后来我被编进妇女团。打腊子口那一仗,我们妇女团也上了,死伤不少。后来过腊子口,到会宁,三个方面军会师。红军部队渡过黄河西征时,我们唱着战歌,好雄壮啊!”

7月23日下午,慰问团一行驱车沿着河西走廊,向当年红军西路军征战地高台进发,去追寻、探访当年红西路军战斗的足迹。途中,车内播放的长征组歌,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6年10月,妇女先锋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后,即与其他部队一起,面对密集的战事。她们首战吴家山、大捷一条山、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10月底,妇女先锋团随红30军进至一条山,便与前来堵截的马家军展开激战,妇女团缴获骆驼30匹。11月上旬,妇女团随主力进到古浪的大靖、土门一带,1营、2营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3营被阻截。女战士们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搏斗,子弹、手榴弹打完后,便挥舞大刀与敌拼杀。3营100多名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为部队趟开一条血路。

高台攻防战是整个西征中最为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幕。1937年元旦拂晓,马步芳、马步青部5个骑兵旅、2个步兵团及炮兵团、民团共2万余人向高台城蜂拥扑来。红五军主力被迫全部退守城内。1月20日,敌倾力攻城,城墙被打开好几处缺口,红五军和妇女团战士全部上到城头奋力抗击。女战士们英勇杀敌,刺刀大刀卷缺了,就用石头砸,用牙齿咬,直到最后扭住敌人滚下城墙同归于尽。

在经历5个多月80多次战斗后,妇女团伤亡最为惨重,只存活300余人。陈慧芳老人记得,出发前妇女团有千多人,她说:“名义上是妇女,其实也跟男的一样,除了要一样的参与战斗,西路军没有运输部队,也没有运输车,子弹等武器都是女红军在背。女战友们被俘后,有的吞针自杀,有的越狱逃跑,有的惨遭杀戮,有的被转卖不知所终,最后被营救回到延安的只是极少数。”

“当时我和一些战友被抓进一座大庙,因为是女兵,所以侥幸没有被杀,而是被押去青海,一路上受尽凌辱。到了西宁,我们又被押送到青海一个毛纺厂做工。”陈慧芳老人回忆道。后来,陈慧芳老人九死一生逃离出来,却找不到组织,只好在兰州一家印刷厂当了名装订工。新中国成立后,她的西路军女战士身份得到政府的确认,自己也与一位曾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转业军人结了婚,二人相依相伴走过了幸福的后半生。

陈慧芳老人一生没有生育,她把爱都给了那些可怜的孤儿,先后收养过多名孩子。目前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是她的养孙朱建华,他也是老人40年前收养的最后一个孩子。老人现在与孙子一家四口居住在由兰州市民政局给她安置的住所里,同享天伦之乐,小屋里常常充满笑声。说到这些,老人满怀感激之情:“党和政府对我们很好,我当年跟共产党走,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有来生,我还当共产党!”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陈慧芳和众多红西路军女战士一道,用脚板丈量了甘肃西部的雪山、草地、戈壁,用血汗浇灌了祁连山的雪莲,用生命和意志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沙渺渺,风凄凄,远离芳草地,只见雪纷飞。稔知死者英灵别,安问生者怎样口,?沙茫茫,风吹吹,心言难听到,精魄将何依?后死荣为先死悼,知为后死悼者谁。

赤胆忠心昭日月唯以英雄百折而不息 ,还历史本来面貌质本洁来最终还洁去。华夏儿女永远铭记红军西征鏖战功绩,烈士含笑九泉精神英灵永存光照寰宇!

张掖五中

第三篇:我的红色革命记忆(本站推荐)

我的红色革命记忆

今年是我们新中国63华诞,60多的年家国巨变,把我的思绪带回60年前的沧桑岁月,无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赴汤蹈火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形象活生生如在眼前。我似乎一下就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似乎又看到了苦命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战疆场的情景。有英名长存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力堵枪眼、刘胡兰英勇屠刀下,我们老一辈领导者在西柏坡的运筹帷幄,我们一二九师的英勇善战等等。是呀,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次秘密会议,宣告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往无前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此后28年间,近2000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那是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号,是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是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是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腔腔热血、铮铮铁骨、首首绝唱,谱写出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诗史,凝结成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

想起一位作家说过:“生活在本质上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我认为这是一条相对真理。尽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尽管缺了衣食住行生活就无从说起,但人类的生活在本质上确实是精神的。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在基本生理要求得到保证之后,人活的就是一口气。这就是精神,就是追求,就是思想境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坚守某种精神。要争一口气。这气不是别的,是浩然正气之“气”。人类从蒙昧蛮荒时代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文明

社会,除了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之外,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一种正气的引导。尽管历经曲折,人类社会朝向最终的合理目标的步伐不可阻挡。正气左右规律,规律决定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本质上是精神的,精神的支柱就是一股正气。

有人说,改革以后之所以呈现经济繁荣景象,主要原因是承认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运用利益杠杆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它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利益固然重要,信念和精神追求往往更为重要。辩证唯物主义从来不否认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否则无法解释当年人们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土窑洞效力的现象。成千上万的青年,其中不乏富家子弟、名人之后,辗转几千里,历尽艰辛来到延安,那里没有个人利益,没有享受,没有高薪,他们却坚定不移,虽九死而不悔。

这些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这就是《永远的丰碑》和“追忆课文里的红色记忆”还能够感动我们的原因。曾经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仍将激励我们前进,并不因时移世易而稍有改变。这也是《永远的丰碑》和“追忆课文里的红色记忆”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亲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挪动脚步。直到1949年,她甩开了脚镣,挺直了胸膛,祖**亲用大步前行为我们赢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祖**亲

却已经六十周年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亲六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试想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青少年,享受的先辈们用血肉开创的基业,沐浴着前辈血泪建设的和平小康生活,我们又承载起了多少责任呢?每次班级值日都有人溜号,学习中不交作业,不认真听课,不尊敬师长,不体贴家长,过着呼风唤雨的“小皇帝”生活,我们又如何面对先烈们的鲜血和遗愿呢?今天唤起的红色记忆,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一定将取得更大的,让人瞩目的成就!

高臾一中李阳辅导教师:吝永强

第四篇:“寻找红色记忆”征文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铭记党史,开拓未来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就选择了中国最伟大的政党——向共产党积极靠拢。

在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五周岁的华诞!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 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是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起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回首眺望走过的历程,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把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

第五篇:国庆征文: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回望过往

当毛主席庄严并铿锵有力地向世人宣示,当礼炮的轰鸣声响彻天际,那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使之为它欢呼、为它雀跃。在地球的版图上,东方龙的图腾耀着鲜红的肤色跃动,这是块特殊的土地,它哺育了千年的文化,古老、神秘,然而它又列于世界之林之先。红色的血液流淌在红色的大地上,红色的政权建立于红色的大地上,红色的国旗飘扬于红色大地的上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一段浴血奋战的战斗史,也是革命老辈用鲜血与智慧铸造的红色记忆。

依稀望见,1949年10月1日举国欢腾的盛况。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历史长卷自此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摆脱了愚昧与封建的束缚,驱除了青面獠牙的“外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无法忘怀,那段沉痛的历史;无法释怀,那段悲恸的记忆。中华民族崛起的代价是惨重的,无数的烈士为了祖国的光明与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多少次惊涛骇浪激荡于这片土地的苍穹,多少次生离死别的呼号充斥着广袤的大地,多少鲜血因残忍的杀戮而汇成了红色的河流。祖国疮痍百孔,可惨烈表象的背后却是中华民族不肯屈服的傲气,誓死抗敌的风骨。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事我们不应该也永远无法忘怀的,红色的记忆必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只要祖国存在一天,我们便要记得自己的根在何处,我们是红色大地上的儿女,必定要将这份红色的记忆凝为鲜血流淌在你我的体内。

还看今朝

时光荏苒,祖国已在时间的长河中度过了六十个年头。六十年比起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何其短暂,然而六十年的文化积淀却是如此厚重。六十年,传承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创造了新时代的新文明;六十年,谱写了祖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的新篇章;六十年,勾勒了祖国的新面貌。六十年中,我们有得有失。在得失之间,党及各阶层总结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六十年的风风雨雨铸造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中华民族已然崛起,沉睡的雄狮开始撼动天地。世界各地印有中国的足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大事标志着中国的成长,为中国刻上了大国的印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沿海各省市设立经济开发区,为祖国的繁荣奠定基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全球联成为一个整体,大国的复兴指日可待。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迅速的营救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在面临重大事故时的统筹能力。同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明,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古典与现代相互融合的国度。2009年10月1日,祖**亲的六十华诞,宏伟的阅兵典礼不仅再一次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同时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强大以及祖国统一的伟大心愿。

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构成,各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幼年的天真烂漫,青年的激情昂扬,中年的沉稳踏实,老年的旷达致远。祖国亦如

此,刚成立的祖国犹如新诞生的婴儿,面对未知的将来用尽全身的气力摸索着前进。六十年后的今天,祖国逐渐强大、繁荣,犹如青年般调动所有的感官与激情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无论幼年青年抑或中年老年,每一个阶段都不是一个独立体,因为有幼年与青年的积淀,中年的奋斗才有老年的沉静与豁达。中国亦如此,如若没有红色记忆中的铮铮铁骨,没有六十年的艰苦创业,中国也就不会有现世的景象。我思忖,如若没有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会怎样?无数的假设充斥着我的大脑。但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强大。或许应该感谢每一个阶段的人与事物,无论好或坏就如古语所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正是有那些琐事的 点滴积淀,才会凝聚成现今的民族大盛世,才让祖国变得更为自信、更为强大。

展望未来

中国在六十年的风雨中屹立不倒,而必将在下一个六十年,抑或下下个六十年中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牢记自己的根,我们应将“中国”二字铭刻于心。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不应只为子我的利益而奋斗,更应担负起民族的使命,心系祖国,真真正正地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力量再小。要明了,一滴水滴乘以十三亿便能汇聚成巨大的海洋。

让我们共同铸造、共同勾勒祖国未来的宏伟蓝图,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长盛不衰!

下载红色革命记忆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色革命记忆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色记忆教师征文

    创先争优征文红色记忆红色记忆在我的心头澎湃,党就在我心中。 ——题记 1921年 “据说有一个叫中什么党的在上海成立了啊!” “哦,你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吧!” “中国共产党?真新鲜,......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真谛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真谛 ——沙洋县工商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延安接受红色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

    红色革命

    红色文化的力量 近几年,红色之旅一直很热,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振兴中华。经常上网浏览一些红色革命旅游景点,想去看看的念头越发激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但是看到一些照片,一些文......

    红色革命

    红色革命 班级:高一(19)班姓名:苏奕荣跨越时空的隧道,去寻找历史的足迹,你定会为之震撼;面对革命英雄的大义凛然,面对他们宁死不屈的决心,你定会为之感动;面对壮士们不为艰险,面对他们......

    红色革命

    红色革命 八月一日,在今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是第80个八一了.这是为了纪念红军们80年的红色的革命精神. 在毛泽东主席的诗里有这样的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

    征文我的红色记忆大全

    我的红色记忆 ---吴博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 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 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

    征文我的红色记忆

    我的红色记忆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战乱纷纷的......

    征文《我的红色记忆》

    《我的红色记忆》征文 我的红色记忆 我有幸参加了赵固二矿党委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在这短暂的学习生活中,认真学习了新党章,接受了党组织党史知识辅导。 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