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一、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医务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医院医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二、其它医疗机构拟邀请我院医师会诊,需向我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紧急情况下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接受会诊邀请:
1、会诊邀请超出邀请单位诊疗科目或者邀请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邀请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四、被邀请医师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五、同一医师外出会诊,原则上每周不超过一次。特殊情况须经医院领导批准。
六、医院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院领导批准。
七、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八、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九、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十、会诊施行手术治疗要严格执行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特殊诊疗技术项目应在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十一、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
十二、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邀请医疗机构支付会诊费用应当支付给医院财务部门,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由会诊医师代缴费用的,会诊医师应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会诊费用缴至医院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出具相关票据给邀请会诊单位。会诊医师会诊收入由医院统一结算给付。
十四、医师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十五、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篇: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栾川县人民医院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医师外出会诊是指由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中,未经医师所在医疗机构的批准,医师不得擅自外出会诊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一、允许外出会诊医师的资质和条件:
(一)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
(二)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三)在不影响本科室、本医疗组正常工作并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
二、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须与我院医务科电话联系并发出书面邀请函,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情摘要、拟邀请科室及邀请医师姓名、会诊目的、会诊时间等。
(一)医务科根据邀请函内容联系相关科室及邀请医师。
(二)被邀请的医师在外出之前须到医务科领取《医师外出会诊反馈表》,会诊后由邀请医疗机构填写并加盖公章,由会诊医师带回医务科备案;如邀请医疗机构的条件有限不能发出传真邀请或患者病情紧急等特殊情况,由医务科批准的外出医师可在会诊后将邀请函和反馈表一同带回医务科备案。
(三)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反馈表及有关情况报告医务科。
三、外出会诊的医师在会诊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并严格执行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四、外出会诊的医师在会诊的过程中,如发现难以胜任的会诊工作,应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五、如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等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六、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相关规定处理。
七、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八、如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的,将记录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九、如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的相关条例处理。
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邀请医疗机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和医疗机构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一)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二)本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及不具备医疗救治条件的。
(三)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第三篇:医务人员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外出会诊是指医务人员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务人员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临床科室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医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院长批准。外出会诊必须经科主任同意由科主任实施,并报医务科批准,如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上报医务科必须于事后3天内报医务科,一份交医务科备案。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不得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5、医院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6、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8、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
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9、出诊医师应当在返回医院3天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主任和医务科。所有出院手术必须填写出诊手术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交住院处,由住院处填报出诊手术辅助交财务科核实发放。
10、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必要时,医院协助处理。
11、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
12、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13、医师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对私自出诊手术人员及提供方便的其他人员(如麻醉师提供手术器械、药品、材料等)经查实后医院将作严肃处理,处理条款如下。①罚款2000元,从工资中扣除。②除职降级使用。③必要时调离工作岗位或待岗处理。
第四篇: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医务管理部门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2.1 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2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2.3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2.4 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5 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7 医师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 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 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管理部门。会诊费用应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 结算。不得重复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考核相结合。
第五篇:医院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
院内会诊
一、科内会诊:危重或疑难病例,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者,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组织科内会诊,认真分析,充分讨论,及时确诊,制定有效诊疗方案。
二、科间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科室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应当向会诊医师说明病人的诊疗情况,陪同检查病人,根据会诊指导意见进行下一步诊疗计划。
三、全院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进行全院会诊的,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批准,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
四、会诊申请签发:科间会诊申请单由经治治疗组质控医师签字,全院会诊申请单由经治科室主任签字,送医务科审批,由医务科室送达拟邀请科室。
五、会诊医师资质:科间会诊由总住院医生以上人员承担,全院会诊由科主任或科室骨干承担,如会诊医师不能解决的应立即请示本专业上级医师会诊,力争达到会诊目的。
六、邀请会诊科室的准备:
(一)确定会诊时间,提前一天将会诊申请单和病历摘要(急会诊除外)送到拟邀科室;
(二)填写会诊病历,写明会诊目的及要求:
(三)专家会诊时,必须派知情医师简述病情并陪同专家检查病人;
(四)管床医生做好会诊前准备,包括病历、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并做好会诊记录。
七、会诊程序
(一)会诊主持:科内会诊由经治组质控医师主持;全院会诊由邀请科室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特殊情况由医务科主持。
(二)会诊流程:
1、管床医师报告病史、上级医师补充
2、会诊医师追问病史,检查病人;
3、会诊医师发表会诊意见;
4、主持人总结会诊专家意见。
八、会诊到达时间:
(一)急会诊:应邀人员必须10分钟内到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会诊。
(二)一般会诊:应邀人员应在48小时内完成。
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要求外院专家会诊的,经治科室应当向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同意后,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书面报医务科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
二、经医务科审批同意的会诊邀请,由邀请科室确定会诊时间,医务科或邀请会诊科室向被邀请医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包括拟邀请医师或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称、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地点、交通安排和费用等情况,加盖医务科公章,并附会诊患者病历摘要。
三、拟邀请的专家必须具备副高以上专业职称,在本专业有一定的影响或知名度。
四、会诊主持:一般由医务科主持,特殊情况由分管副院长或院长主持。
五、请外院专家的会诊费、手术费、往返路费、住宿费等均由患者承担。医师外出会诊
一、本规定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我院医师经医务科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进行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外出会诊必须经我院医务科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二、邀请我院医师会诊的医疗机构应是一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
三、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需向我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包括拟邀请医师或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称、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地点、交通安排和费用等情况,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并附会诊患者病历摘要。除紧急会诊外,不接受电话邀请会诊。
四、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持邀请函和病历摘要,经我院医务科审批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医务处通知相应科室主任,科室主任根据会诊要求及目的安排医师。外出会诊医师在医务科领取《会诊情况反馈表》前往。
五、外出会诊必须是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医师返院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将会诊情况向医务处及科主任汇报,并将会诊邀请函、病历摘要、邀请会诊医疗机构签字盖章的《会诊情况反馈表》交医务科存档。
六、在会诊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包括路途中人身安全、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由邀请医院负责解决,我院协助处理。
七、为保障医疗安全,手术科室外出会诊,除因病情危重不能转院、必须就地手术者外,原则上外出会诊医师不参与院外手术,应将病人转入我院治疗,必要时通知医院急救呼叫配合接转患者。
本管理制度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
人民医院
二○一三年五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