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市场该实行计划生育了
汽车市场该实行计划生育了。现在中国的道路资源、城市空地资源已基本被低端廉价汽车挤占殆尽。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匮乏之国学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之路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我国大部分城市将变成钢铁垃圾场。今后城市交通的出路只能是发展高档舒适的大公交及高端轿车,淘汰低端廉价的小轿车。从现在开始淘汰、关停低端、廉价车生产为时已晚。现在还核准低端车制造商上市,无疑是对国人,尤其是对未来的国人犯罪(因为除了占用道路、空地资源外,最主要的是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第二篇:计划生育政策该反思了
闾丘露薇:计划生育政策该反思了 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候,政策制定者就说过,三十年后应该进行检讨。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了,这封公开信对于这些学者们来说,就好像掉在海绵上的一根针,没有产生任何的回响。人口增加并不会分薄经济收益,为何这样的讨论不能大大方方的展开?
应该是两年前,朋友约我吃饭,说起了他的一个打算:要做一部纪录片,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然后准备放到网上去。因为我是做电视的,所以来寻求一些专业建议。
我很惊讶,因为朋友是一名企业家,这个话题,学界关心的人更多一些。当然,他也算得上半个学界人士,当时他正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而人口政策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正是他手中进行的课题。仔细想想,倒也就不奇怪了,因为自己创业作企业,自然对创新这个问题非常敏感,而创新说到底是人,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自然对创新也有关联。虽然我没有经济学背景,但是朋友拿出来的数据和推导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有说服力。这和之前我所获取的一些观点当然很不相同,人口红利,分子分母的关系,是证明人口多的弊端的最多被人提起的理由。
我当时提醒朋友,这可能是一个敏感的题目,我甚至无法确定,是不是可能在网络上传播。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在几个月后的两会,有人大代表提议,开放二胎,准备就这个话题做一期节目进行讨论,结果,嘉宾都来到演播室门口,一个电话,节目临时换题。
也因为这样,当朋友自己撰稿的纪录片,半年后在网络上出现的时候,又有点惊讶,然后开始揣摩:难道口径开始松一点了?至少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人口政策,应该算是安全了吧?
于是,做了一期关于人口政策的节目,从丁克家庭,生了二胎面临罚款的家庭,到老人院,很婉转的讨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三十多年之后,目前面对的问题。都不敢提前预告,担心“午夜凶铃”,不过,节目播出之后,一切都没有发生。
不久前,朋友把他的研究结果写成了书。关于这本书,也有点波折,最后被归类在学术书籍当中才最终出版。新书发布来了很多家媒体,好奇搜索了之后的相关报道,寥寥无几。研讨会上,一位被邀请的学者,显然和朋友的观点不同,我当然喜欢这样针锋相对的场面,因为学术讨论,就是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和质疑对方的方法。只是听到这位学者指责朋友以及其他支持对人口政策进行讨论的学者,是在攻击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免心生反感:如果连学术讨论都被按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那又如何可能对一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一位计生委的退休官员,在研讨会上讲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中国的妇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向她们道歉。”也因为这句话,我坚定的认为,一定要和他做一个访问,让他在我们的镜头前,好好的谈谈他的心路历程。
他回忆自己九十年代抓各地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要是我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他讲起自己看到汶川地震,那些失去了唯一孩子的家庭,他的眼睛开始湿润:“我们真的对不起这些家庭啊。”
就在几年前,这位退休的官员和其他的一些学者,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重新审视目前的一胎政策。这些学者当中,有从事人口学研究的,也有法学专家,他们提醒政策制定者这样一点: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候,政策制定者就说过,三十年后应该进行检讨。
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了,这封公开信对于这些学者们来说,就好像掉在海绵上的一根针,没有产生任何的回响,至少从官方的层面。这不免让他们有点失望,甚至有些绝望:因为在一些人口学家的眼中,改变中国低出生率的最佳时机已经彻底的过去了,未来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老龄化,年轻人缺乏的倒金子塔国家,而在我那位朋友的研究结果看来:未来中国,会步入日本的人口结构的轨道,而被印度迅速追上。
多一个人,就会分薄资源和经济总量,这样的思维方式,说到底还是把人当成一个分母,这样的思维模式在现在,至少可以让这些学者们觉得欣慰的是,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大多数了。一些人对自己的生育权利,对别人的生育权利,开始有了不同的思考,权利意识的觉醒,也让基层的计生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当然,也间接的导致了一种新的营收模式的出现。
只是,如果真的觉得,人多会影响经济,那又为何存在只要支付了罚款就可以多生的现实?既然有研究认为,中长期来看,人口增加并不会分薄经济收益,为何这样的讨论不能大大方方的展开?如果计生影响了社会和谐,是否应该反思政策的合理性?难道放开了,人口真的就会大幅度增加,因为其他国家走过来的道路都说明,经济越发
展,生育率约低,难道中国真就是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和全球发展趋势不一样?
第三篇:实行计划生育
生育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隋况经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也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省《条例》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再生一胎: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1个子女的。
(二)独生子女死亡的。
(三)只有1个子女,该子女经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设立的技术鉴定组织确诊患有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四)一方为革命烈士亲生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只生育1个子女的。
(五)一方在煤矿井下连续从事采矿作业5年以上,并仍在从事煤矿井下采矿作业,只生育1个女孩的。
(六)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居住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只生育1个子女的。
(七)归侨、侨眷或者在本省定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其子女均在国外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定居的。
(八)双方均系华侨,一方回国时间在6年以内,只生育1个子女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再婚前只生育1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十)双方均为农民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只生育1个女孩的;
②男方到无兄弟的女方家结婚落户只生育1个子女的,但女方姐妹有2人以上的,只能准许1人;
③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其父亲或者母亲亦无兄弟姐妹,只生育1个子女的;④男方的兄弟均无子女并已丧失生育能力,只生育1个子女的。
节育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应在3个月内采取上环措施,生育二个子女以上的育龄夫妻一方3个月内应采取结扎措施;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及时落实人流、引产手术,已上环、使用避孕药具、未落实节育措施及结扎未满一年的对象,必须参加一年三次的环情、孕情检查,不适宜采取上环或不适宜落实结扎措施的育龄夫妻,要按规定办理暂缓上环、暂缓结扎手续,并选择其他避孕节育措施。
违法生育处理
计划外生育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外,属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的,除按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应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其中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奖金,不享受有关生育的福利待遇,孕期检查、分娩、产褥期的医药费均自理;国家公职人员的子女有违反计划生育行为的,责令公职人员督促其子女接受处理到位。
第四篇:浅析实行计划生育的弊端
浅析实行计划生育的弊端
作者: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人口学家,他在l957
年7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了“新人口论”的书面发言。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他的《新人口论》。“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三十年中,出生人口6亿多,除去死亡,净增
人口4.3亿多人。”①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
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坦诚道
出人口过快增长给国家给民生带来的严重困难,提倡每对夫妇只生育
一个孩子。30年过去了,第一代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孩子已经成年并
走上社会。据统计,这项国策已经帮助中国减少了至少4亿的人口增
长。总结成绩的同时,这一成绩也每每遭遇热议。中国已迈入老龄化
社会、人口性别比失调加重、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等已成为未来社会
发展的重大隐患。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可
能需要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关键词:计划生育;
一、导致性别比失调加重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新中国的落后
现实,在一系列政策、观念的引导下,虽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寅初
先生曾提出过控制人口问题,但并未得到执行,几十年间,我国变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在带来充足人力资源的同时,也给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因此,在我们
这样的国度实行与别国相反的政策计划生育毋庸置疑,目的就是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综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几十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实行计划生育在发挥积极作用即控制、减少人口出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性别比失调加重就是其中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出生属于自然无序增长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小孩性别比失调相对比较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根据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特别是近年来比较严,大部分家庭夫妻双方只能生一个小孩,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政策限制下,规定只能生一个小孩的夫妇不管出生的小孩性别如何只能要一个孩子。这样的政策间接加重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
我们知道,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民群体比例大,我国本来几千年来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加之当今计划生育的控制,广大农民群体被迫作出无奈德选择,即我们在农村经常看到和听到的,一对农民夫妇为了生一个男孩,可谓是费尽心机、心力憔悴、九死一生,也要想办法躲避计划生育追击生一个男孩。那为什么广大农村夫妇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是农民的却偏偏还要多生,生男孩来增加他们的负担呢?按常理,农村农民夫妇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或叫第九世界,他们的生活是最艰苦的,他们受到的重视最少受到的歧视最多,应该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也是最差的,但为什么他们偏要多生特别是一定要生下一个男孩,这里面有其
深刻的现实原因,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苦衷,他们之所有多生,一定要生男孩,原因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因为这一边缘广大群体最少受到重视,直到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处于空白,他们就是为了“养儿防老”,而政策越严他们就越重男,这样长此下去,必将加剧中国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加重。
二、老龄化提前到来
三、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
注释:①摘自《中国青年》2010年第20期半月刊
第五篇:关于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关于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
为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进程,发挥村规民约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作用,使新一届“村两委”真正担负起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中央《决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行动指南,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村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力开展村民自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群众性工作,这一群众性决定了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必然性。广大群众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只有把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难”的问题。今年,省已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列入专项考核,为此,全镇上下要充分认清形势,不断增强做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工作标准,确保省专项考核取得好成绩,为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
二、把握重点,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村要健全协会组织、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和民主监督领导小组。
2、要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制度,即:学习制度、活动制度、联系户制度;民主议事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奖励审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包保制度。
3、要明确职责,即:会长职责、秘书长职责、会员小组长职责、会员职责等。
(二)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干部承诺制和包保责任制
1、镇党委、政府与村 “两委”重新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2、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干部、计生专职主任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向镇党委、政府写出计划生育工作承诺书,随时接受群众和上级的监督。
3、村党员、干部全面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村居所有家庭都有人包保,实现全覆盖。
(三)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1、重新修订《村规民约》,要采取“三征求一通过”的模式操作,留下手稿、会议记录等资料。
2、继续使用往年的《村规民约》的村居,也要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后,方能使用,同时留下会议记录。
3、《村规民约》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要有移风易俗、利益导向、男女平等的内容;要有旧村改造、农村社区建设中对涉及宅基地、承包地、住房等重大利益分配对计生家庭优先优惠内容。
4、《村规民约》要做到一村一约,要符合本村实际,杜绝雷同。
(四)签订《合同》
1、《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村规民约》内容要求,要简明扼要、实用。
2、签订范围,村与全体已婚育龄妇女签订《合同》。
3、《合同》必须由育龄夫妇本人签字,杜绝代签、替签。
4、育龄妇女家庭和村里都要有《合同》。
5、签订完的《合同》要经过司法公正。
(五)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1、法定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机关事业单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晚婚晚育奖、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免费。
2、自制奖励:农村自愿放弃二孩生育计划终生只要一个女孩提前享受奖扶、一女双女养老保险奖励、“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对计生家庭优惠。《村规民约》中各种奖励条款兑现。
(六)整理文档资料
1、反映日常工作的记录;
2、各种随访记录、统计档簿。
(七)加强集中入户宣传。把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各类计划生育家庭应享受的奖励、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同、违法生育人员处罚征收、优生优育等宣传品发放到户。各类宣传资料在群众家中要集中存放,便于学习和迎接检查。
(八)专项培训。镇计生办和各办事处对村干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考核内容集中培训,村干部要对本村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一口清”。村要利用人口学校,重点对一孩户、双女户、奖扶户、特扶户、违法生育户、计生困难户等家庭集中学习培训,做到家喻户晓。
三、加强村级阵地建设
(一)加强服务阵地建设
按照上级的要求,各村要进一步规范“两室一校”等服务阵地和服务设施建设,各村要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对服务阵地
墙壁全部粉刷一遍,服务室要配备冷暖空调。
(二)规范上墙版面
各村要按照村两委换届后的人员分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更新上墙版面。
(三)加强宣传舆论环境建设
各村都要建设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墙、宣传一条街,进一步规范“三栏一报”(宣传栏、阅报栏、政务公开栏、黑板报)。
五、加强领导,确保完成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是新形势下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办事处、村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村民自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工作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人人肩上有担子;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完成时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三要强化督导检查。镇党委、政府将采取跟踪督查、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各办事处、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迎检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保障不到位、影响全镇成绩的,除给予通报批评外,还将追究其相关责任人责任。
附:
1、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
2、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民主评议制度
3、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