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年作文阅读题型分析
附:历年广州小升初试题作文题型分析
2011年广州小升初作文题型分析:
作文:任选一题完成作文(35分)
1、送人玫瑰,手留有余香(季羡林),一这句名言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文
体不限,题目自拟。
2、生活中的智慧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请用:我用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具体叙述,写出真情实感。
400字左右。
分析:
两个文题均以写事的文章为主,并倾向于“话题作文”,要求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并且有较强的铺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还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技巧要求:
1、并不要求多么新颖的结构,“总分总”的结构足以应付考场作文,叙事类、话题类作
文均可以使用这种结构。
2、素材积累。一是自己亲身经历,二是通过看书读报,对于社会某些现象的事例,能够
得出深刻的寓意。
3、文学素养的要求。能够引用名人名言、警句、诗句等。
2010年广州小升初作文题型分析:
作文(35分)
一根藤,一根软弱无能而又好高骛远的藤,几次想站起来远眺春色,但都失败了。它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痛苦地翻了个身,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忽然,它的目光落在一棵参天大树身上。片刻间,一个计划在它心中形成„„
请认真阅读上述文字,根据这段话,展开你合理的想象,续写一个故事,题目自拟,中心明确,400字左右。
分析:
续写故事的作文,根据文章提供的开头,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续写故事情节,主题必须健康有意义。
技巧要求:
1、做到想象合理。
2、巧妙运用过渡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续写内容的情节须有名确、集中的中心。
2009年广州小升初作文题型分析::
作文(35分)
广州连降大雨,黄小明走在去比赛的路上,又突遇大雨。设想情景,自拟题目。(不少与400字)
分析:
此次作文为开放性命题,情景式想象作文。根据给定的情景,想象进行写作。想象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想象。
技巧要求:
1、丰富的课内外知识积累,日常生活等方面常识的积累。
2、做到对结构的合理把握,情节的掌握
2008年广州小升初作文题型分析:
作文(30分)
以《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500字左右。
分析:
命题式作文,主要注重选材,通过所选的题材,突出文章的中心。
通过具体的事例,组织语言,注意文章结构,可以在篇尾点题,也可以开门见山,重点是对题目的把握,题目即为中心。
技巧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
2、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2007年广州小升初作文题型分析:
作文:(35分)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描绘吗?要求内容具体、真实,字数200字左右。文章中不能出现学校名和真实姓名。
分析:
命题式作文,主要对于学生日常积累的考查,通常以记叙文为主,通过叙事或写人,得出道理或赞美某人,题材需积极向上,有积极意义。
历年作文总体分析:
题型导向:
历年语文联考试卷作文题目: 07、08 年是命题作文,09、10 年是情景作文,11 年大联盟作文是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相结合(二选一),作文的分值是 30-35 分。
1.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入理解标题所隐含的双关义;材料作文要看清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尽量让自拟的标题新颖独特、吸引眼球。
2.应学会立意,尽量避免内容空泛,应扣紧题意写出细节,通过一些精彩的细节片断的描
写,提升作文品味。要使语言流畅、朴实,充满感情。
3.多积累素材,多从社会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4、多读优秀篇章,背诵几篇优美的文章,记住文章中真实感人的事例
5、勤于动笔,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篇:历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比重分析
历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比重分析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苏国友
笔试是静态的,面试却是动态的。相对笔试而言,面试更复杂,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在面试中,考生不仅要面对数名各具特色的考官,还要应付千奇百怪的问题,考生要想在面试中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对于参加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的考生而言,就要对湖南省公务员录用的面试情况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面试考试的复习找好方向。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就历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考生予以重视。
一、历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统计分析
要想取得面试的成功,对本省面试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握住了面试命题的基本规律和题型特点,才能够使自己在众多面试考生中脱颖而出。湖南省公务员招考包括省直机关和各市州的招考单位,并且这些不同层级和不同系统的面试题目和题型各不相同,所以湖南省公务员面试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耗时长、题量大、题型全的特点。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的特点,中公教育在此为考生提供了2008年—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考试中各种试题类型所占比重的统计表格作参考。
表一:2008年—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总体比重分析
【中公名师分析】通过分析历年面试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近几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都是在五大类题型之中进行选择,其中综合分析题、计划组织协调题和情景应变题是历年面试考查的重点,尤其是综合分析题,个别部门招考职位面试题中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道或三道。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和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所占比率相对较小。为了更好的区分各类题型的比重,下面中公教育将五大题型的比重进行排序:
1.综合分析题:38.55% 2.计划组织协调题:22.89% 3.情景应变题:17.57%
4.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10.85% 5.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10.24%
二、历年湖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面试题型比重分析
表二:2008年—2010年湖南省省直机关面试题型比重分析
【中公名师分析】通过对湖南省历年公务员面试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湖南省省直机关之间的面试题型比较接近,但与各市州的面试题型相比则区别较大,所以在这里中公教育专门对省直机关面试题型比重进行了分析,以帮助考生在备考面试时能够对不同层级的考试区别对待。从表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湖南省省直机关面试题型主要以综合分析题、计划
组织协调题、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为主,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几乎不考,这与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总体比重有明显地区别。
五大类题型比重排序: 1.综合分析题:33.33% 2.计划组织协调题:29.17% 3.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21.88% 4.情景应变题:13.54%
5.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2.08%
注:由于湖南省各市州的面试题型不大一致,很难准确地统计各类题型所占比重,所以在这里中公教育不做专门的题型比重分析。
第三篇:历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维度分析
历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维度分析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裴少英
了解面试题型有利于考生对面试做到心中有数,稳住阵脚,安心备考。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结合近三年云南省面试真题来分析,总结出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的七大特点,供考生参考:
(1)综合分析题领军地位不可动摇
从中公教育专家对云南省公务员面试近三年面试真题的整体分析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市的情况大体一样,综合分析题的领军地位不容动摇。具体到云南省面试来看,综合分析题占有五分之一强的比例,远领先于其他题型,这在讲究各题型均衡考查的云南省面试中实属不易。而如果将含有其他测评要素的类似题目作为综合分析题的话,我们可以发现综合分析题所占比例又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综合分析题是考生参加云南省公务员面试必须攻克的题型。
(2)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堪当中坚
云南省公务员面试近三年的真题中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题的比例达到了17.14%,近三年的比重非常稳定,已然是面试的中坚力量。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国家公务员面试和大部分地方省市面试。按照正常的发展逻辑,对于考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考查逐渐走向暗处,但是云南省面试却依然对这一考查要素抱有相当大的热情。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是符合云南省人才选拔的要求。因为,最原始的特定面试题反而会让考生展现出自身的原貌。
更重要的是,云南省公务员面试在考查这类题型时有着区别于其他地方公务员面试的鲜明特点,使这一题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考查方式灵活多样以及考生的情况和能力成为面试关注的焦点。
(3)情景处理题的地位稳固
这一点反映在2010年面试题中,情景处理类试题有14道之多,无论是从历年所占比例还是从总体情况看,情景处理题在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型中稳居前列。云南省公务员面试中的情景处理题一大特色在于命题人喜欢打“组合拳”,经常在考情景处理题的同时兼具考查其他测评要素。
(4)计划组织协调题考查颇受重视
计划组织协调题在云南公务员面试中具有与情景处理题相当的地位,两种题型结合起来
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公务员面试试题中,计划组织协调试题一般被认为可以有效地测查考生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的题型。在云南省公务员面试中,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计划组织协调题型比例不高。这类题型往往围绕考生的实际情况、报考岗位的特点提问,并且经常结合其他题型考查,或者其测评要素在其他类型题目中有所体现。
(5)人际关系题相对弱化
相对其他传统结构化面试题型来说,云南省面试中人际关系题比重较轻。但是,中公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云南省面试十分注重题型考查均衡分布,所以人关系题弱化的趋势并不像其他省份那样明显;同时得益于云南省面试注重题型创新、多要素综合考查的特点,人际关系题在云南省面试中焕发了新的活力,2010年面试中数量出现了小幅回升。
云南省面试中考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经常会结合其他要素一起考查,且考查方式不拘于传统,灵活多样,出题角度十分独特,往往是考生陷入“两难”的境地,能够有效考查考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意识与实际能力。
(6)各种新颖题型方兴未艾
云南省公务员面试注重创新,题型涵盖非常全面,在结构化面试中集中体现为各种新颖层出不穷,这与其他省市相比显得异常大胆。材料分析题、串词题、即兴演讲题等多种题型每年都会出现,几率非常高。而且,云南省面试还经常在一套题中考查一道以上的新颖题型,这对考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当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7)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题独当一面
从近三年云南面试真题的情况看,非结构化面试题型日益受到青睐。中公教育专家通过总结近三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的实际情况,理出了云南省非结构化面试发展的清晰脉络:
第一,非结构化面试形式每年必考,且比重不低,在云南面试中牢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总量和历年考题分布来看,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非结构化面试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0%左右,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第二,2008年云南省推出模拟法庭辩论的考查形式,专门用于法检机关司法岗位的面试,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属首次,可谓独领风骚。这意味着非结构化面试的作用在一些特殊部门和岗位的面试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其地位已经从原来的“龙套”逐渐走向“主角”,具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
第三,2010年云南省直机关公务员面试公告中明确规定,省级暨部分省级直管单位公务员招录面试统一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形式。非结构化面试形式取得了独当一面的地位,云南省公务员面试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云南公务员面试体系化的趋势日渐明显,非结构化面试在省直机关、法检机关司法岗位面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趋势对报考这几类职位的考生具有明显的风向标作用,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必须针对这一趋势做好充足的准备。
当然,报考其他岗位的考生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及时关注相关招考政策和文件。2010年红河州面试就一致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这表明州市一级的面试采用非结构化面试形式的可能性很大,应当引起所有考生高度重视。
第四篇:历年考研数三真题题型分析
历年考研数三真题题型分析
考研数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8年的考研数学还分为四个类别,即:数
一、数
二、数三和数四,但是从09年开始数学三、四将合并为数三。
考研的学子们要了解数学的命题原则及考试题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三的试题以考察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的考察。研究生数学命题具体遵循的原则是科学性、公平性、考察内容全面性以及难度适宜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三的常见考试题型:
一、填空及选择题
实际上相当于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用于考察“三基”及数学性质。选择题大致可分为三类:计算性的、概念性的与推理性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和比较。
二、证明题
对于数三来说高等数学证明题的范围大致有:极限存在性、不等式,零点的存在性、定积分的不等式、级数敛散性的论证。线性代数有矩阵可逆与否的讨论、向量组线性无关与相关的论证、线性方程组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的论证,矩阵可否对角化的论证,矩阵正定性的论证,关于秩的大小并用它来论证有关问题等等,可以说线代的证明题的范围比较广。至于概率统计证明题通常集中于随机变量的不相关性和独立性,估计的无偏性等。
三、综合以及应用题
综合题考查的是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此类题难度一般为中等难度。同样每一试卷中都有一至二道应用题,前几年研究生考试中就考察了一道有关于经济类利息率的应用题,而合并后数三的应用题更会涉及经济方面,所以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加强对经济类应用题的复习。
第五篇:历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题
2006《冻顶百合》
12.作者说“冻顶百合”是一个憋脚的词语,却用它做题目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13.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生动的语言概括叙述。(60字左右)(4分)
14.第二段中引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中“曾经沧海”指的是,“难为水”指的是。(2分)
15.“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6.任选一组,体会两个句子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多答按第一组计分)(4分)
①陪同的女作家不断向我介绍沿路的风景,时不时插入“玉山可真美啊”的感叹。
②“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危险。”她叹了一口气,面色忧郁,目光黯淡。
答:
①纷披的金黄色花瓣活灵活现,袅娜多姿,像千手观音。
②那些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在一起,好像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答:
17.倒数第三段(文中画线外)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18.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写得不妥或可商讨的地方,并简要说明。(3分)答:
19.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感悟?引发了哪些联想?请写在下面。(请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10分)
2007年《人生的春》
13.作者认为人生的春是什么?(3分)
14.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
15.文中两次出现“嫉恶如仇”,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16.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物象(见画线部分),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
17.下面两句话中的“熬”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1)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
答: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散步》)
答:
18.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及作用。(4分)
(1)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依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
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
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
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济南的冬天》)
答:
19.探究问题,说说你的看法。[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2分)
(1)“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这个说法你同意吗?
(2)“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这个结尾删掉可以吗?
答:
20.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在下面。(不要超出所给字格)(10分)
2008年《青春的门槛》
16.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3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18.“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2分)
19.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①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青春的门槛》)....
②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
上。(《登上地球之巅》)
20.文中“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2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4分)
①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青春的门槛》)
②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钟声敲响15下16下或者17下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读者〃卷首语》)
22.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2分)
23.作者说要“义无反顾”、“欢欣鼓舞”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10分)
2009年《心境防割》
17.题目“心境防割”的意思是:。(1分)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19.文章以“这是心的功能啊”结尾,“心的功能”有哪些?请概括回答。(3分)
20.“人是不能每时每刻都裹在钢丝里面的,那样我们将丧失对人间百态的灵敏
触碰和对风花雪月赏心悦目的叹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2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
(1)只是那些蔷薇上的锐刺如同贴身保镖般尽忠职守、虎视眈眈。....
(2)我戴上防割手套,所向披靡地抓起月季花茎。....
22.比较下面两段话,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4分)晶光闪烁长刃劈下的那一瞬,我骇得紧闭了眼睛,心像被铁钳夹住似的,揪了起来。脑海里已是一片皮开肉绽,血花翻飞,恐惧像山洪挟沙裹石般袭来,我惊悚得不敢睁眼。(毕淑敏《心境防割》)
(2)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曹文轩《孤独之旅》)
23.有人认为文章⑩段可以删去。你怎样认为?请说明理由。(2分)
24.作者在文中说,“想保有你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就必须 “敞开你的心扉”。由此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请简要谈谈。(不超出所给字格)(10分)
2010年《冬日北国鸟》
20.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4分)
21.说说第⑿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的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2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
23.为什么作者直到第⑹段才交待麻雀也叫北国鸟?(3分)
24.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这一问题,作出你的回答。(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