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食药监局关于报名参加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会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国家食药监局关于报名参加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会的通知有关单位:
为广泛听取监管相对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水平,我司拟于10月中下旬分别召开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会,从即日起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可报名参加座谈会:
一、企业信誉好;
二、从事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工作三年以上;
三、熟悉保健食品化妆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四、熟悉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和相关业务知识;
五、关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能够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请报名参加座谈会的同志认真填写报名表,并加盖企业公章,于2010年9月30日前将报名表反馈我司食品处。我司将根据报名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具体名单确定后,我司将提前通知有关企业。参会时间另行通知。
联 系 人:王婷婷
联系电话:010-88330403
电子邮件:wangtt@sfda.gov.cn传真:010-88373527
附件:企业座谈会报名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二0一0年九月八日
第二篇:国家食药监局关于保健食品再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食药监局关于保健食品再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
保化函[2012]48号)
关于保健食品再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食药监保化函[201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行政受理服务中心,有关单位: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就进一步做好保健食品再注册工作通知如下:
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国产产品批准证书有效期已不足三个月的,申请人应提供书面说明,经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并认可,函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后,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方可受理该产品再注册申请;进口产品批准证书有效期已不足三个月的,申请人应将书面说明直接寄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经审核同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中心方可受理该产品再注册申请。
二、申请人再注册申请已经受理的,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作出审批结论前,原产品批准证书继续有效。产品受理通知书可作为原产品批准证书继续有效的依据。
三、产品批准证书有效期已届满,或者申请再注册的产品营业执照地址与原产品批准证书不一致的,该产品再注册申请应不予受理。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保健食品申报资料受理工作的管理,把好资料审查关,同时应将本通知传达到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0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0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黑龙江农垦总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为全面了解粮油加工业生产运行状况,建立健全粮油加工业统计监测体系,根据《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有关粮油加工业统计的规定,现将2010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努力扩大全社会统计覆盖面
粮油加工业统计是指导粮油加工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编制全国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高加工业统计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及时性。要健全加工统计工作体系,稳定粮油加工业基层统计队伍,保证统计人员到位。及时部署加工统计工作,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和加工企业统计员培训工作,落实统计保障措施,完善网上直报所需的硬件设施。
请重点做好辖区内规模较大的粮油加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尤其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外资企业、央企下属企业、承担油菜籽和大豆托市等任务的加工企业统计。与粮食收购资格、定向销售、托市收储等国家政策性任务资格审核工作紧密衔接,做好加工统计制度宣传,着力扩大全社会加工统计覆盖面,提高加工企业网上直报率,确保享受政策性补贴企业和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均纳入到粮油加工统计体系,承担相应义务。
二、加大数据审核分析工作力度,确保数据真实
各省(区、市)要加强对粮油加工业统计资料的审核,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意识,实事求是,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汇总。统计中要避免错报、漏报、重复填报,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各地区、各单位汇总上报的统计数据及简要分析报告必须经本省(区、市)粮食局及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方可报出。
各省(区、市)要根据粮油加工业统计数据和有关情况撰写分析报告,做到数据详实,图例清晰,用语规范。同时,请各地区针对粮油加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做好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
(一)统计对象
统计对象为各类以粮食和油料为原料、进行加工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法人资格单位。
(二)统计分工
实行在地统计原则,各统计对象应向县级或以上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统计数据,并由相关部门汇总分析后上报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央企业的直属及控股加工企业,向其所在地县级或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加工统计年报表。同时,中央企业要将本单位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合并报表向国家粮食局报送。粮油加工产品年产量达到1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或集团公司,由该企业或集团报送《集团合并报表》(格式同GL19表),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单独报表直接报送本省粮食局,但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由省级粮食局审查盖章后,随本省(区、市)统计年报汇编材料一并报国家粮食局。集团企业的合并报表与下属企业单独报表数据必须相符。
(三)统计数据填报
粮油加工业统计实行网上填报,直接登录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
(),通过“粮油加工业统计信息系统”链接进入填报页面。
(四)粮油加工业统计指标修订情况
1.根据新实施的《大米》国家标准(GB 1354-2009),结合实际执行情况,按照优质大米和普通大米分类,其中普通大米以一、二、三、四级分别统计,“大米合计”中增设了“粳米”和“二次再加工大米”指标,以修正实际大米产量重复计算的数据;
2.对食用油加工产能,增加了“油菜籽处理能力”、“菜籽油精炼能力”及“小包装油脂罐装能力”指标,合计中“小包装食用油指标”;
3.增加了部分副产品指标,如“小麦麸皮、豆粕、菜籽粕、花生粕”等;
4.针对油菜籽、大豆政策性托市收购企业,为便于掌握情况,企业属性中增设了“托市收购”标识;
5.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号增加了“饲料企业”;
6.从业人员数中“在岗职工”中增加了“经营管理人员”指标。
(五)统计时间和报送要求
1.统计时间要求。本统计截止时点为2010年12月31日。请各粮油加工业企业于2011年1月15日前将《粮油加工企业年报表》(附件1)报所在地县级或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011年2月28日前,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完成数据审核及提交工作。各省级粮食局及央企于2011年3月15日前将汇总数据及分析报告报送至国家粮食局(汇总表见附件2)。日处理粮油原料400吨以上(含400吨)的粮油加工重点跟踪联系企业,在2011年7月15日前填报《重点粮油加工业企业生产情况上半年报表》(见附件3)。
2.报送要求。各单位报送的统计材料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正式文件(文后附分析报告及数据汇总报表),本省或单位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报告的电子文本。联系单位: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综合处
联 系 人:管伟举,010-63906837
温朝晖,010-63906903
谭本刚,010-63906972、63906932(传真)
电子邮件:fzzh@chinagrain.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
邮 编:100038
粮油加工业统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支持:中华粮网
联 系 人:续亚锋
联系电话:0371-68085901
附件:
(http:///n16/n1077/n447016/n4537328.files/n45373
36.rar)
1.粮油加工业企业年报表(GL 19表)
2.粮油加工业统计汇总表(GL 19-1~5)
3.粮油加工重点企业生产情况半年报表(GL 20表)
4.粮油加工业统计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二0一0年十月十九日
第四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办渔【2010】123号 2011年01月11日)
向远洋渔船派遣国家观察员,是我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对远洋渔业实施有效监管的需要。近几年来,我部已陆续向部分远洋渔船派遣了国家观察员,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科研数据,落实了在相关国际渔业组织的管理要求,对维护我国际渔业权益、争取公海渔业份额及树立我国负责任渔业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观察员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是指由我部统一派遣、代表中国政府登临远洋渔船(含运输船),执行科学观测、数据收集及其他指定任务的专业人员。国家观察员须熟悉相关远洋渔业生产和科研活动、有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及公约的规定和管理措施,并接受过岗位培训,能够根据相关要求履行观察员职责。
二、国家观察员的选拔、派遣等工作由我部统一组织管理,并向相关国际渔业组织备案。观察员执行任务期间的交通食宿费由我部按国家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三、有关渔业科研、教学单位可向我部推荐国家观察员候选人。国家观察员候选人应具备如下条件:具有渔业资源、海洋渔业科学或海洋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大专及以上学历,或相当专业知识和经验;具有科学调查实践能力和相应的英语水平;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能适应海上工作。
四、“农业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负责对国家观察员候选人进行培训,对经考试合格的人选颁发“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任职资格证书”,并将合格人员名单报我部渔业局列入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人才库。培训中心要做好观察员候选人的培训和服务工作,认真编写培训教材和资料,严格组织考试和资格证书发放,确保国家观察员具备应有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五、根据我部委派通知派出国家观察员的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及国际管理组织的要求,做好观察员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协助和督促观察员做好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工作。派人单位年终应将观察员工作总结及经费使用情况报我部渔业局。
六、有关远洋渔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实施国家观察员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根据要求选择合适渔船接纳国家观察员,为观察员提供工作便利和支持。接纳观察员的企业和渔船应向观察员提供与本船大副职务船员同等的生活待遇、安全设施以及必要的工作空间,允许观察员使用渔船上设备和设施开展工作,不得干涉或阻挠观察员履行职责,不得要求观察员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海上生产作业活动。
七、国家观察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履行工作职责,按规定和要求收集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做好记录,不得故意错记、漏记或误记。观察员执行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对渔船正常生产作业活动造成干扰,在完成任务前不得擅自离船。
观察员应在完成任务回国后2个月内向我部渔业局提交符合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要求的观察员报告(中英文)和工作总结报告。
八、观察员在承担任务期间所收集的任何数据资料属国家所有,由我部统一管理。观察员应做好数据资料的保密工作,回国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资料提交我部指定单位。未经我部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界提供相关数据资料或用于其他用途。
九、有关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教育和督促辖区远洋渔业企业做好国家观察员的接纳工作。中国渔业协会远洋渔业分会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按我部委托做好远洋渔业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协助产学研各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第五篇:关于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关于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通知
局所属各单位:
近年来,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在促进测绘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审计署2009年审计发现,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在运行中存在事企不分、侵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权益、管理不规范,甚至违法乱纪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测绘事业的发展。为切实维护测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权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发〔2010〕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规定,决定对局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的原则
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理顺测绘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各有关事业单位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要规范所办企业经营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以所办企业的繁荣壮大促进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清理整顿的范围和重点
清理整顿的范围: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
清理整顿的重点:产权不清、事企不分、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事业单位加挂企业牌子)的;效益低下、无发展前景的;经营管理混乱的;侵占事业单位利益(无偿或低于市场价格占用事业单位资源、以事业单位名义承揽业务、对所属事业单位无合理投资回报)的;存在严重违法经营等行为的企业。
三、清理整顿的方法
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按照调整优化、整顿规范、明确股权结构、合并、撤消等方法进行。
对经营状况良好、在促进测绘产业发展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要根据测绘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对投资不实、产权不清、经营管理混乱的企业要进行整顿规范。
对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单位没有控股权的,要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并按程序、分步骤实施。
对经营方向及业务重叠的企业,要根据测绘产业发展方向予以合并,实现规模效益。
对于效益低下、无发展前景,侵占事业单位利益,严重违法经营的企业,属于单位控股的,要坚决予以撤消;属于单位参股的,要予以脱钩。
四、清理整顿的要求
(一)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对所办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人事、纪检监察、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走过场。
(二)各单位要按本通知要求,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提出清理整顿的具体方案。对由于企业清理整顿可能产生的资产重组、业务衔接、人员安置及社保等方面问题提出妥善处理办法,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确保清理整顿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三)各单位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对政策明确的要边整边改。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的要求,加强干部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企业兼职,经批准在企业兼职的人员,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同时享受双重待遇。
(四)各单位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要健全和完善对所办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出资有责任,经营有考核,监管有措施,投资有回报。实现产权清晰、事企分开、经营规范。
(五)各单位清理整顿方案应于9月30日之前上报国家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
二0一0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