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培训
师德培训
内化师德是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例:滚出去!
把你的手放下!
一言一行的教育,促使师德更加高尚。
师德不是外化的,而是内化的过程,在不断捏话的过程中才不断高尚。如何内化?
三力合一,内化师德
1、内在有动力:孔子说“大象无形”
2、潜在有魅力:师道尊严,首先要尊重自己,学会换位思考。
3、外在有活力:培养孩子的能力。一、二、三、四、理念提出的背景
1、文明时代“公正而和谐”的思想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2、“双向主体和谐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
3、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而优则仕”
4、教师师德不是靠外化约束要求来完成的。
人师:1.教育家2.心理学家
一、锤炼自我,内在有张力 启迪自我心灵 完善人格素质 追求人性完美 把真善美与品行、情操、行为相结合学会宽容、宽差容劣
从心里接纳孩子
教育是花园、天堂,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例:乖孩子
1、追求人性完善是内化师德之本:公正公平
人性化、完美化。
2、形成个性优化是内化是的之源
3、力求厚德懿行是内化师德之美
美好的语言、行为去感染孩子
教师水准-----追求道德“上线”
道德上线——厚德懿行
道德下线——遵纪守法
让内心有宽度
1、以书养清心
2、以情育德性
3、以诚导人生
鞭策自己、心策他人
二、修养自我,潜在有魅力
提高素质。完善自我1、健康心理是内化师德的基石
学会把快乐的人生传递给孩子;给孩子的心理发展留有空间;学会放飞孩子的心灵。
2、健全的人格是内化师德的灵魂
3、提升人师的境界是内化师德的目标
怎样做人师?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孩子心贴心的交流。
教化学生心灵。
用人师的思想,培养孩子的思想
用人师的情感,培养孩子的情感
用人师的意志,培养孩子的意志
用人师的个性,培养孩子的个性
用人师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心灵
用人师的灵魂,培养孩子的灵魂
三、超越自我,外在有活力
活力:教师通过内化而产生的多种能力
再好的理论,孩子接受不了就是失败
1、建立超出自然又溶于人生
2、不断学习、掌握超前教育理念
一定要让孩子们学会实现理想创造价值。
教师要做好奋斗前准备,建立人生目标。具有广博知识的能力型教师
理性的爱需要力量
优秀品质、博才多学,传递给孩子
追求卓越精神的能力
1、启发、暗示、激发、调动内驱力
2、宽容对待孩子的“超越性”
方法:
1、用心不用手段
2、唤醒求知欲
3、内心领航员
创造:
1、重视过程
2、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
3、不求全责备
教师是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绵”
以美养德,德美并重
以才养德,德才并重
以智养德,德志并重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内化师德——学生的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包括:
1、自主的、理性的热爱(从热爱生命开始,是成长教育的核心)
2、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重视德育)
3、心智的、学识的提升
4、奇蒙的、完整的提升
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把握;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面对;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创造。
成长教育的特点:阶段性、独特性、潜在性、综合性、心理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教师要以行为教育、以身作则
闪光教育,要多看孩子的优点。
学会换位思考,助人为乐
例: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理念
坐轮椅走上坡:从亲身体验残疾人中感受到需要别人的帮助,激发孩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内化师德——孩子高自尊品质的培养方法
例:你抄的不错嘛!
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
教育要有赏识也要有批评。
例:青春期早恋,老师公开批评
——缺乏自尊品质的保护和培养
高自尊品质要用发展心理学去看待。
例:你真是个优秀的孩子,你不学都能这么好,要是你学的话那就更加出色了。例:根据我对你的了解,我觉得你已的一只脚经跨进大学了,加油!
尊重的三种形式:自尊、互尊、他尊
自尊品质的分析:
1、处于自尊低潮期
2、错过自尊培养期(幼儿园、小学)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心里美大于天
3、评价误区导致自尊缺陷
例:请孩子写自我鉴定,要求多写优点。
高品质自尊的培养方法
一、正确的自尊意识的培养
1、重要感:我是多么重要
例:班干部轮流、各项评选
2、成就感:让孩子亲自做、亲身体会
3、力量感: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
子要有信念,就会有力量感:日本飞行员的坚强信念
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
倾听、感悟、交流、赏识(把握度,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动机(教育
前教育)、动力、行为、体验
三、完整的价值观培养
1、做具有高自尊品质的人:从点滴小事做起;靠自己的汗水积淀,成就未
来。
2、做具有高水平知识的人
3、做具有高成就能力的人
第二篇:师德培训
某地区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教师还没有掌握有效的与学生沟通与表达的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2、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
A、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 B、从网上找题,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C、摆正教师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 D、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4、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的是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5、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 C、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C
6、下面哪一项不是关于制止教师体罚现象的措施?()A.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修养。B.其次,教师要多学法懂法。
C.第三,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体罚学生现象的惩治力度。D.提高学生素质。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D
7、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如果早恋被老师干涉的话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所以对于他们的早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
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错
8、导致教师“吃拿卡要”恶习的原因有哪些?()
A.大环境的影响 B.永无止境的欲望驱使 C.个别学生家长的诱导 D.以上都是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 B、体罚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C、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 D、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10、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C
11、某教师为维护教学管理秩序对学生进行体罚,学校应当对教师的职务行为承担 责任 A、民事 B、刑事 C、无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12、上体育课时,学生张某私自到其他年级军训场地玩耍,某教师追过去用手拽住张的红领巾推搡,并杵其一拳。张当时感到胸部发闷,中午回家后全身抽搐。经送市卫校附属医院诊断,被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某教师的行为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13、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对
14、下列对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述不当的是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名誉地位的追求; D、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C
15、体罚对学生生理上的危害易于发现,而对其心理上的危害一时不易被人觉察。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对
16、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老师的严格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偶尔打几次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对
17、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知情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18、学生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家长带着礼品找到班主任,希望对学生能免予处分。您会()A婉言拒绝,并向家长讲明,学校会从有利于孩子一生良好的发展方面考虑,以教育为最终目的,处分也是教育手段之一。作为班主任今后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关心他、教育帮助他。B严词拒绝,对家长的这种做法表现出反感。C欣然接受。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19、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要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从()中解放出来,实现向()的真正转轨。A.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B.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B 2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不正确的是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小心做人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C
21、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对
22、我国古代素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之说,所以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手软,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
本题答案:对错 正确答案:错
23、为避免学生的早恋,老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开展活动时应注意:()A.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如辩论赛、课本剧编演、诗歌朗诵、放风筝等。
B.注意活动时的异性群体组合,活动中用小群体为单位,男女生搭配在六人以上,避免两人世界。
C.以上都对。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C
24、某老师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安排毕业班学生照相事宜,他认为“在照相前召开了会议,各班也征求了家长和学生意见”,于是向毕业生收取照相费。
该案例之所以发生,原因是什么?
A、该老师对教育收费的具体规定认识不清,对违规收费的危害认识不深刻。B、该老师知法犯法,无视法律。
C、经常如此,该教师认为没啥大不了的,就该收取。D、该老师认为学生自愿缴费,不是违规。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25、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与()的互动作用来完成的。A.老师 B.同学 C.校长 D.家长 本题答案:ABCD 正确答案:A
第三篇:师德培训材料
师德培训材料《中国师德手册》
(一)2010年师德培训材料《中国师德手册》
(一)第一章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
第一节用博爱之心铸造教师之魂
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塑造每一位学生。
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可以形成教师良好的心灵,激起对工作的高度热情,领略到教育事业的幸福和乐趣,激起自己克服困难,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正所谓“爱有多深,责任感就有多强。”因此,博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内在动力!
博爱应该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要看到学生的点滴需要,这样的爱才算是伟大的爱,这样的师德才算是无比崇高的师德。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就是这个道理。
实施“博爱教育”的具体方法:
1、加强自身建设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地加强师德建设,这样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帮助学生。
2、理智地引导学生
3、威信以博爱为载体
教师只有赢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而这种敬重和爱戴是以博爱为载体的。
4、视博爱为教育的支撑力。
5、用博爱避免“错爱”
让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博爱精神,真正地去爱学生,用博爱之心铸就教师之魂。
第二节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出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
宽容是人间最美好的品德,是师德的精髓所在,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一、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老师应该用爱去营造一个“大家庭”,让所有的成员都能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用爱去营造就是用爱去容纳学生的一切。只有容纳,才可以有一颗“慈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问题。
二、善于忘记,给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教师要学会忘记学生“不光彩”的历史,这是给学生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教师应该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实施“宽容之爱”的具体方法:
1、宰相肚里能撑船——由爱而发的宽容
2、应该记住和忘记一些事情。
善于忘记学生的“劣迹”,尽量少去提起,这样的“忘记”可以帮助自己和学生相处得更好。善于忘记,并不是把所有都忘记,教师应该记住学生的缺点,尽量在学生快要犯错的时候提醒他,但教师的提醒应该是善意的。
3、宽容但不消极的接受,宽容并不等于纵容。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用爱心去宽容是我们每位教师教书育人必须要锻炼的科目——像父母一样去关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感受到师德的力量。
第三节信任之爱——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对师爱的最好诠释。
一、信任是创造奇迹的魔法石。
爱的信任是双方的,信任和被信任都同样重要。信任是一种爱,也是一座桥梁,能帮助教师度过学生的“心河”,直到学生的内心最深处。
二、信任之爱是对学生的特殊鼓励。
爱学生就信任他们,信任学生的同时也是让学生信任老师。信任之爱有时是一种特殊的鼓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信任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有时是一句短短的“我相信”的话语,但是给学生带来的却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鼓励和强劲的动力。
三、实施“信任之爱”的具体办法:
1、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
2、时刻以爱为出发点。
3、用尊重体现信任之爱。
4、以鞭策激励释放信任之爱。
5、用信任接近学生。
6、抱定“朽木”亦“可雕”的信念。
第四节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师爱
赏识之爱应该是冬日暖阳,沙漠甘泉!
教师师德的核心是爱生,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赏识之爱早已赋予了新的意义。他要求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每位学生生命中的每个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都能尽情地吸收爱的甘霖,从而使之发展自己的个性,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生命的美好。
一、学生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
只有懂得赏识、赞美、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赞美是种力量。作为一名注重师德的教师,他的工作,应该起始于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教育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碰撞。
二、在赏识中指出学生的不足。
一句话可以使人笑起来,一句话也可以使人暴跳如雷,关键就在于这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教师的赞赏往往会决定一次教育的成败,甚至影响学生的命运。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有必要用一种欣赏的动态思维去审视每一位学生的言行。
三、释放“赏识之爱”的具体方法:
1、将赏识之爱用提前夸奖法释放出来。
2、将赏识之爱用人前夸奖法释放出来。
3、将赏识之爱用间接夸奖法释放出来。
4、将赏识之爱用动作夸奖法释放出来。
5、承认差异,要留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6、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7、多管齐下,营造赏识的环境。
赏识学生,这能使每个学生确立自信,这是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而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是这种自信的加油站。教师要用职业的敏锐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不断挖掘其潜能。教师的赏识之爱,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也是师德得以诠释的最佳途径。
第四篇:师德培训
师德培训主题:讲正气、树新风、争当优秀教师
时间:2009年9月18日
主讲人:张爱民
题目: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
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
师德培训主题:讲正气、树新风、争当优秀教师
时间:2009年11月20日
主讲人:张爱民
题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五篇:师德培训
师德学习心得
石门小学孙洪霞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在学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故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更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在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那么,怎么爱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呢?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