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

时间:2019-05-12 02:5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

第一篇: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

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7月8日,南昌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预计将有40%左右的南昌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

有些职校录取前会面试

“我们今年计划面向全省招5000名初中毕业生,目前已经有4000余名学生报名。接下来,我们将对报名的考生进行面试和职业能力测试。”7月8日,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杨乐文告诉记者,每年经过面试、职业能力测试后,有20%左右的学生将被“刷下来”,“职业教育最终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能没有任何门槛。”

南昌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孙佳乐告诉记者,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等南昌比较热门的中职学校,每年招生的情况也不错。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

记者了解到,中职院校的招生“苦乐不均”,办学有特色、办学质量高的中职院校,学生慕名而来。办学没特色、质量又不高的学校,招生压力很大。

孙佳乐告诉记者,每年南昌有近40%的初中毕业生要读职业学校,南昌市中职学校85%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

学位上升通道将打通

“目前中职学校数量并不少,但„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既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影响到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我省一所中职学校的校长说。

此外,中职生的上升通道目前确实十分有限,尽管有“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有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入读高职招生政策,但中职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高职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十分雷同。

6月26日,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到,我省将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如果中职生到研究生的通道能打通,中职教育的吸引力、社会认可度以及培养质量均将大大提升。”我省多所中职院校负责人称。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 廖济堂

第二篇:从中职到研究生 职业教育通道将打通

从中职到研究生 职业教育通道将打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确定,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草案对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第三篇:中职学校农村生源潜力探究

中职学校农村生源潜力探究

武汉市娲石技术学校 蔡鸿

摘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发展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源是中职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源流失现象严重,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巨大,对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者在招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对农村生源流失的原因作出初浅的分析、探讨和归纳,并提出发掘农村中职生源潜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生源缺乏 农村生源 潜力探究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职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作出了一定贡献,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工业化生产技术工人转移,中职教育承担着就业前岗前培训教育的重要责任。生源萎缩和对中职教育的误区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掘生源潜力是中职教育当今首要任务之一。

一、中职学校生源现状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外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推动了职教事业的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曙光。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控制力度加大,以及农民对计划生育重大意义认识的提高,使得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人数较10前年急剧减少,尤其近五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农村中小学撤并现象极为普遍,学校及学生人数的减少,以及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升温有增无减的局面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严重威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农村初中

毕业生占有相应的比例,而中小城镇的中职学校生源90%以上来自农村。面对中职生源萎缩的现状和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发展中职教育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值得探究。

二、生源紧缺的因素

1.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人口增长控制上起到了明显的收效。根据新华网2005年3月1日讯: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减少,共减少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2004年,我国普通小学总数为39.42万所,共有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我国初中总数为6.38万所,共有在校生6527.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1万人。2.辍学

在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仅以武汉市新洲区某中学为例,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120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670余人,辍学率44.17%。另一所中学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76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480余人,辍学率36.84%,有的学生中途辍学,只是中考时又返校参考,其目的是为了能拿一份毕业证。其它学校辍学现象也较严重。3.高中热的升温及跟风现象

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高中热升温。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和发展,很多父母 只要能支持得过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高中以便今后能考上大学,而且在农村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同一个村有几个一起毕业的学生,如果有的考取了高中,有的没考取高中,往往没考取的学生家长宁可拿钱买高中读,甚至倾其所有,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高中。4.农民对中职教育的认识缺乏

受中职教育现阶段在农村宣传力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对中职教育认识不足,认为读了中职也就是去打工,还不如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打工,免得既花冤枉钱又耽误时间,甚至戏称中专、技校为“打工学校”。还有社会不正之风滋生了邪恶,使社会上出现一些“混混”,凭自己的厚脸皮和“英雄气”恶霸一方、垄断经营、“发家致富”,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我们那儿发了财的都是没读书的”,加之有的学生在校基础不牢固,缺乏吃苦精神,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以及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致使有的学生就业后又回乡呆着或务农,这也造成当地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否定。

三、生源流失及原因分析

本人从04年到08年五年期间,每年暑假都走入农村家庭招生,每年大致要进入150至220个农村家庭。从自己经历的这些家庭以及70多个同事招生经历

交谈来看,不愿读中职的学生和家长原因各种各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2、重男轻女。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一部分家长封建观念仍很严重,认为男孩子是自家的,女孩子出嫁后是人家的,让女孩读书不划算,读个初中毕业就很不错了。

3、家庭背景影响。有的父母本身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子女的学习更是无所谓,希望子女只是学一个“手艺”混口饭吃就行,没必要读什么中职学校。

4、单亲家庭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子女,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子女,大多缺乏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心理造成阴影或障碍,以及学费、生活费来源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致使终止学习而提前进入社会。

5、从小父母溺爱,好逸恶劳、厌学逃学、劣习不改被学校劝退或开除。

6、读书无用论。受少数个例影响,以偏概全。以少数人没读书发了财,读了书却没事干为例,如是认为读书无用。

7、重学历轻能力、虚荣跟风。认为不管怎样也要让孩子读高中,考个大学,即使考不取,买也行。这主要是一些家境较富裕的家庭认为,只要有个大学文凭,学不学技能无所谓。他们认为的不是“没有知识不行”,而是“没有学历不行”。有的甚至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

8、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学成效差、就业不理想、就业后期服务没跟上,致使中职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甚至有的把中职学校戏称为“托儿所”、“爱情培养基地”等。

9、国家发展中职教育政策宣传在部分地区欠到位。有很多农民认不清当前中职教育的意义,也不知道国家大力发展职教事业,扶持资助农村学子的相关政策和形势,他们几乎很少出家门,不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对政策和形势茫然。

四、农村中职生源潜力及发掘建议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大量学生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流向社会,没有经过就业前培训,给就业带来困难,有一部分人还可能成为社会的潜在危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在中职生源紧缺的现状下,农村中职生源存在巨大潜力。积极发掘农村中职生源,对发展中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1、中职学校率先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振兴中国制造业、繁荣地方经济,减少农民和穷人为己任,将国家职教惠农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

2、加强义务教育中的教师师德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强后进生的 管理和教育,提高其学习兴趣,降低辍学率。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

制度和措施,把生源稳定作为义务教育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3、政府舆论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 和发展形势,提高全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4、中职学校应根据生源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制定相应招生策略,激励 发挥教师的招生热情,提高招生教师的说服技巧和能力。

5、提倡招生教师懂一点招生心理学。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期长不短,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顾虑,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对家长和学生循循善诱。有很多家庭本来没打算让孩子读书的,经招生老师耐心加技巧的劝说下,高兴地将子女送进了中职学校的校门。

6、中职学校应明确办学宗旨和理念,练好内功,提高中职学校口碑,吸引生源。要“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形成“学技有门”、“就业有路”的良好局面。

7、加强在校学生管理,关心、关注、关爱在校和已就业的学生,搞好就业学生的安置和稳定工作,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

8、中职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开设专业应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的专业。

9、调整课程设置,淘汰过时课程或章节,开发适用性、科学性、适时性的校本教材,提高课程适用性和专业就业对口率。

10、提高就业课程生动性,给学生灌输、培养勤俭朴实、脚踏实地、靠勤劳和智慧创业,以好逸恶劳、投机钻营为耻的理念和荣辱观,使学生就业稳定,从而以就业促招生。

11、政府部门应加大用工监管力度,提倡持证上岗,对用工违规现象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东方今报》2007年10月23日 [2].《教师之友》 2005年5期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4].《温家宝活动报道专辑》2005年11月7日

[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杭政〔2007〕4号

下载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超85% 江西将打通学位上升通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